一、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外经贸发展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黄安[1](2014)在《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危机中涅盘,转型中重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发展快速,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显着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际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外贸易在彰显其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其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从国际上看,目前虽然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经济复苏乏力、形势复杂多变、隐忧风险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仍较大,外需尚未根本改善,贸易摩擦增多等;从国内看,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明显、发展方式粗放等矛盾突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面对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表面是对我国外贸增长速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外贸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以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为基础,对西方近现代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把握。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体制演进、发展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剖析。随后,论文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中国外贸如何转型时,论文分析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当今世界贸易强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最后,本论文在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借鉴世界贸易强国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探索了比较贴近实际、科学可行的路径选择,对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提供了发展思路。
马慧敏[2](2003)在《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回顾中国古代、近代对外贸易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综述建国以来中国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政策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的情况,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的概况。总结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及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阐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在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认识上,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认识上,对对外贸易体制认识上,对西方贸易理论认识上以及研究方法上实现的转变。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垄断外贸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接轨这一基本线索,在这思想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关系: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与学术界学者的对外贸易思想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与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史的关系;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与基本指导思想的关系。
白雪瑞[3](2007)在《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迫使中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转变中国农业增长方式。长期以来,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增长道路。通过考察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是特定集权条件下的信息结构与激励机制内生的结果。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基本具备了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条件,但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异常艰难。通过对成功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并深入分析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不难看出,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主要是由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有力的推动着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本文运用构建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体测算了1952—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根据测算结果判断,在1997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已经从典型粗放型阶段进入了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在此基础上,预计2010年、2020年、2050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将由现在的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顺次进入低度集约型阶段、中低度集约型阶段、中高度集约型阶段。为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本文从强化科技支撑和投资保障、加强制度创新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本文按照逻辑分析的层次,除绪论之外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构成,概述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章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概述,主要分析了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类型,以及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和特征、时机和条件、路径选择的特点、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研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理论。第三章构建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具体测算了1952—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以测算结果为基础划分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阶段。第二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构成,运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外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第四章在回顾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和现阶段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制约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成功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比较研究,总结了对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启示,包括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应该吸取的教训。第三部分由第六章内容构成,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章提出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十一五”目标和远期目标,并详细论述了目标提出的依据。第四部分由第七、第八章构成,主要论述了为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第七章论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支撑和投资保障,在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基础上,着重论述中国农业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如何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如何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优化投资的来源结构和方向等。第八章论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创新和政府支持,在明确资源配置方式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基础上,具体分析中国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生产要素市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可能的途径,论述政府发展战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深入思考开放条件下农业的国内支持等问题。本文的创新点:(1)本文把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划分为五个阶段类型,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粗放—集约过渡型、低度集约型、中低度集约型、中高度集约型、高度集约型,并且明确了各阶段类型的评判标准。(2)本文构建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保证了历史分析和目标选择的内在一致性。本文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三个子系统、九个类指标、十四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中明确规定了具体指标权重的赋予方法、具体指标数值的标准化、综合分值的测算模型等。(3)本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十一五”时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预计2010年、2020年、2050年中国农业增长方式将由现在的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顺次进入低度集约型阶段、中低度集约型阶段、中高度集约型阶段,并详细论述了目标提出的依据。
黄伟新[4](2015)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特定国际经济环境背景下,一国或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能够实现外贸平稳增长基础上,不断追求外贸结构优化,外贸经济社会效益提高以及适应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方式和途径。随着地区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变化,适时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实现地区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疆外贸已然处于中亚及周边国家这一传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区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缓慢的现实情境。加快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无疑成为促进新疆外贸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新疆在国家向西开放中战略地位的不二法门。本文综合运用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新疆外贸发展所处的特殊区情,就如何加快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从以下八个章节展开了详细讨论: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本研究的背景并指明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中指出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切入点,并对文章的逻辑结构、行文思路、研究内容进行安排,最后还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文章作出的贡献进行说明。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对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论述。第三章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现状。该章梳理了建国以来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历程及其实践成果,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存在的不足,从而总体上理清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现状。第四章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从出口生产环节资源利用方式、国际市场开拓方式、国际市场竞争方式、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综合测评了金融危机以来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进程和各子系统的转变效果,从中指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探讨。第五章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分析。利用调查问卷收集得到的影响因素评价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二项分布logistic模型探寻当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下文找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提供了有力依据。第六章国内外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功经验的凝练概括,为明确新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和缕清转变思路提供了有益启示。第七章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从新疆区情出发,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和转变思路,据此建议采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驱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走出去”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加速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四条可行路径。第八章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措施。为保障路径实施能够达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从科技支撑、制度保障、金融支持、人才引领四个方面提出了可以采取的保障措施。通过全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之后,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纵观建国以来的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历经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向过渡经济体制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再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三个历史转变阶段。历经六十多年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新疆外贸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表现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带来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而且在外贸结构方面,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序转换,对外贸易方式愈加多元,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越趋合理,对外贸易疆内区域布局加速调整。而随着新疆外贸出口商品质量的提高以及国际市场开拓方式与竞争方式的多样化,新疆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同时也拉动了地区经济较快增长并带来了社会效益的相应提高。不仅如此,单位出口价值能耗减少以及每单位地产品出口废水、固体废弃物减少使得对外贸易节能环保效益也逐步显现。第二,金融危机以来,新疆外贸发展环境风云变化,虽然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做出了积极调整,但是总体而言,对外贸易所涉及各环节现行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新要求,突出表现在外贸出口商品国内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外贸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方式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的选择局限性明显。第三,衡量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可以对比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前后的优化程度加以描述和评价。总体来讲,金融危机以来的2008年到2010年是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起步探索阶段,之后的2011年到2013年是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调整适应阶段。然而这期间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仍旧处于较低层次之间转变,转变进程不仅缓慢而且稳定性不高,使得新疆当前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尚未发生质的转变。具体从出口商品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前后效果来看,新疆本地生产的出口产品其资源利用方式虽然有所尝试向更高水平作出转变,但其不仅没能够持续推进,而且还出现了急速倒退。从国际市场开拓方式转变趋势看,新疆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也是经历了2009年至2011年三年时间的调整适应阶段之后,新疆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已经日益多元化且正逐步趋于优化。从国际市场竞争方式转变前后效果看,新疆外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方式在经济环境变幻莫测时期一直处于调整适应状态,不过这种微幅调整对新疆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从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的转变前后效果看,新疆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已经发生了积极转变,然而区域分工、产业分工以及企业分工三种方式转变的不稳定性使得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转变趋势并不稳定,也就反映出新疆外贸在促进国民收益增加的方式上尚未探寻出一条符合新疆本地特点的发展道路。第四,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尚未发生质的转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出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不足、城镇化水平滞后、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低且运转失衡等因素是决定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缓慢的首要原因。其次,贸易发展理念中政府视贸易为推动GDP增长手段,企业追求做大做强而非做专做强的发展理念也是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再次,技术创新能力与动力不足也对新疆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五,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流基础设施质量、资金供给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外贸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效果以及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需求状况等;而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外贸行业竞争秩序、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则起到了负向阻碍作用。
邓飞霞[5](2008)在《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对外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3%。在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出口效益低下、竞争力弱、贸易结构不合理、环境资源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也相当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些战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同时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也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而相关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正是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所做的研究。紧紧围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总的来说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内容。首先,对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了介绍,接下来分析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出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使我国外贸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对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具体内涵做深入探讨,然后分析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并在最后提出根本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对上述观点,笔者在文中展开了详尽的论述。本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引出研究主题,接下来对相关研究作了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主题及基本结构,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前言部分为整篇文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构建了本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第二部分是“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界定及一般关系分析”。这一部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外贸增长方式概述、贸易可持续发展概述和贸易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关系。外贸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本部分对外贸增长方式的这两种增长方式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不同外贸增长方式各自的适用性做研究。接下来分析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要求来分别衡量粗放型和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下的发展是否俱备可持续性。最后得出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贸易可持续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要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集约型的外贸增长方式。第三部分是“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是: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贸易结构有的优化但仍然不合理、劳动力优势与竞争力弱势并存、贸易发展不平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认识的偏差也有深刻的现实原因。贸易保护主义、西方经济学中对进口的认识和比较优势理论都对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有很大影响。除这些传统理论的影响外,我国对外贸易粗放式增长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缺乏,贸易体制不完善的基本国情。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它造成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过高、外部压力增大、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第四部分是“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及其确立依据”。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就是要使外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包括外贸与资源环境协调、内需与外需共同支撑、进口与出口平衡、质量和效益并重、贸易结构优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并在此论述采用这种集约型外贸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在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的总体要求、遵循WTO及其他重要多边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培育内生增长优势等基本原则。第五部分是“影响我国贸易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因素”。这一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我国要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恰逢大好时机,不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都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从国内来看,国内宏观环境良好、资金充足、市场巨大、产业结构提升迅速、技术进步明显、人力资源丰富、各类宏观经济指标良好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和加入WTO的契机;从国际来看,国际政治环境稳定,各国外交开始以经济为中心、国际经济增长持续强劲、高科技发展迅猛、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绿色贸易广泛兴起、等。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外贸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国内来看,我国粗放式外贸增长观念将在较长时期影响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内贸易体制落后、外贸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贸易质量和效益低下等情况很难在短时期改变;从国际来看,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不平衡、FTA和区域贸易合作发展迅速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等。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才能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为我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创造条件。第六部分是“根本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这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在通过前面几部分的分析和论述之后,本部分分析如何采取相应对策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部分分三节,分别从改变思想认识、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与战略和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一节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入手,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正确认识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强调立足非贸易品生产。第二节提出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能源、重要资源进口;积极扩展市场空间,发展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并开拓多元的国际市场;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培育大型跨国公司,鼓励实现企业跨国经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第三节是政府对微观经营主体的引导主要包括鼓励企业发展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以及扶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品的企业等方面。
王茂杰,王曙光[6](1997)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外经贸发展道路》文中研究表明
王静媛[7](2015)在《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5年间中国货物进出总额从206亿美元(1978)上升到了41600多亿美元(2013),增长了201倍,世界货物贸易的排名从32位上升到第1位。但伟大成就的背后也伴生了诸多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和社会生态问题。出口产品数量虽多但结构不合理;出口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出口企业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等等。这种粗放型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适时调整。本文以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转变的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当前对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筑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对近年来的转变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并以吉林省作为地方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第1章是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并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探讨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及“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等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对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经济增长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理论。第3章是探讨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经济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并采取粗放型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对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不同的战略调整,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无论从贸易差额、商品结构还是贸易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4章是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研究。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及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有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依然很多:过度强调出口导致顺差大,效益低;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迅速,但结构失衡;成为世界工厂,但实为“世界加工厂”;区域间对外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不均衡。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做出调整和转变。第5章是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通过对主要评价指标的选取,构建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并利用SPSS19.0软件,以1983年—2012年共30年的对外经济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果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30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效,整体向着改善的方向发展,但从2004年以来,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并出现一定下滑。主要下滑原因是对外经济发展结构、竞争力、环境指标在不断下降,同时抵御外来风险能力较弱。第6章是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实践,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在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着对外经济规模小,逆差大;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优势产业作用不突出;利用外资规模小,分配不合理;省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应加大出口力度,发挥区位优势;深化农业比较优势,打造产业竞争优势;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建立服务型政府。第7章是分析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生产要素、经济体制和机制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一定的阻力。在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方面,应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转变以及完善政府职能三个角度入手,达到转变的效果。
李宁[8](2004)在《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契机。东北地区的新一轮发展有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其中最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失业与再就业。它已成为时下“东北人”关心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的就业现状做出了初步、客观的诊断和评价。与广大农村相比,东北地区的城市就业压力更显严峻,所以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城市(产业)。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如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中小城镇不发育等等,因此存在着能力的空间差异和能力建设问题。在对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增长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中相关的就业理论与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炼出了衡量地区就业能力的影响因子。进而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作者以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相关的区域与空间理论及分析方法为基础,在系统论思想及指标与指标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衡量地区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35个地级市一级的行政区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指标的对比与分析,确定其就业能力的区域分异及所反映出的地域结构特征和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规律。针对研究结果所反映出的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强弱及存在的症结,本文设计策划了相应的提升城市就业能力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相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区域就业调控政策与措施。
丁霞[9](2012)在《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宗明义,总体意义上的“中国模式”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因侧重点和分析视角不同,由此生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或子模式、分模式往往又被冠之为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不一而足。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层面演绎而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经济模式。鉴于中国经济模式与广义的“中国模式”之间存在共生共长、共损共荣的内在联系,本文必然要涉及对后者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模式逐步上升为国际社会中持续升温的焦点问题。“中国模式”是中国特殊国情的时代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内核和本质要求。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学体系及提升中国软实力。虽然目前人们对“中国模式”存在与否还存有争议,但从中国发展实践,以及邓小平等几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表述、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与总体研究趋势来看,“中国模式”业已生成且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而中国经济模式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发展实践之中,以其丰富内涵与独特优势从全球关注视野中耸立而出。绪论部分探究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济模式的科学内涵,厘清了“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历史起点与本文的研究重点。此外,还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认识历程、研究成果、研究特征与代表性学术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本质化解读和探索的基础。第一章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创新。主要包括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等。毋庸置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与和谐共生是中国现实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深化和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且,我国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及贯穿于并支配整个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一条主线。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艰难发展及其经验教训为后三十多年的高速持续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在不断试错、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该章分别分析改革开放前后这两大产业的演进历程和经验教训,并从整体上深入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第三章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各种主流国家发展模式。对美英模式、莱茵模式、日本模式,以及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俄罗斯转型模式、印度模式的历史演进、显着特征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梳理。目的在于从这些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中得出重要启示,同时主张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外国发展模式,既要对其失败之处引以为鉴而避免重蹈覆辙,也要合理借鉴其先进成分来发展本国经济。第四章详尽剖析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该章研究中国如何推进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巩固与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形成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寻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多方共赢路径,有效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缩小贫富悬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第五章重点论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战略与主要途径。当代中国面临着提升国民经济质量与经济整体素质乃至经济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我国需顺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条件,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下,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注重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六章探讨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和转型。一是回顾政府职能演变历程与相关西方理论研究,二是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与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三是指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并强调应从推行“人本行政”理念、打破行政垄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政绩考评体系、依法行政与建立健全大部门体制等层面入手,加快推进传统全能型政府向现代服务效能型政府全面转型。总体而言,本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中国特色研究范式,注重积极把握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阐述权和话语权,深度剖析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中,分别探讨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从发展整体看,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各项制度改革等各环节之间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共进是一大特色。第三章客观评析了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定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坐标系中所处的具体方位,并能促进我们从全球视野提升中国经济模式。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于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范畴、中介环节,详尽论述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战略和提升途径。强调在后改革时代与后危机时代发生重叠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有效推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第六章探究如何加快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以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大转型。概言之,本文在厘清基础理论之后,重点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未来转型之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并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
惠宁,刘鑫鑫[10](2019)在《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探究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产业政策的变化特征,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不断优化,三大产业发展趋于合理,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中国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产业政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坚持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推动一二三产业合理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外经贸发展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外经贸发展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意义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论述 |
第二节 西方近现代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外贸体制演进和发展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外贸体制转型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的成功实践 |
第三节 我国外贸发展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要求 |
第二节 践行“互联互通”等战略的迫切需要 |
第三节 继续发挥外贸对经济引擎作用的需要 |
第四节 科学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 |
第五章 世界贸易强国的外贸发展模式及借鉴 |
第一节 世界贸易强国的主要特征及其衡量指标 |
第二节 日、美世界贸易强国外贸发展模式探究 |
第三节 世界贸易强国发展经验对我国主要启示 |
第六章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探索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
第二节 影响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理性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绪论 |
第一节 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的总体描述(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篇 当代中国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对外贸易思想 |
第一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 |
第一节 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政策产生的必然性 |
第二节 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思想的内容 |
第三节 国家统制型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所坚持的原则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外贸思想及其纠正 |
第二章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开放型贸易思想和政策 |
第一节 扩展对外贸易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经济外交思想 |
第三节 利用外资思想 |
第四节 世界市场思想 |
第三章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开放型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一节 “三个代表”思想与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全球化经济战略思想 |
第三节 利用外资思想 |
第四节 国际经贸与科技合作思想 |
第二篇 当代中国经贸学术界对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
第四章 关于西方经济学贸易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比较成本学说”的探讨 |
第二节 关于“国际分工理论”的讨论 |
第三节 关于“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的争论 |
第五章 关于对外贸易在当代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实现使用价值的转移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高级平衡作用 |
第六章 关于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
第二节 国际大循环战略构想 |
第三节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第四节 “大经贸”战略 |
第五节 “科技兴贸”战略 |
第七章 关于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时期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时期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对对外贸易经营机制的探索 |
第八章 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 |
第二节 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依据 |
第三节 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 |
第四节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理论依据 |
第五节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 |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对对外贸易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探讨 |
第二节 关于服务贸易问题的探讨 |
第三节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探讨 |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我国的对外贸易 |
第三篇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及认识的转变 |
第十章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外贸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影响 |
第四节 西方新贸易理论与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和政策 |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实现的转变 |
第一节 对对外贸易的作用认识上的转变 |
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想认识上的转变 |
第三节 对对外贸易体制认识上的转变 |
第四节 对西方贸易理论认识上的转变 |
第五节 对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方法上的转变 |
结论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发展中的若干关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增长方式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农业增长方式理论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农业增长方式理论研究状况综述 |
1.2.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概述 |
2.1 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和类型 |
2.1.1 农业增长方式的内涵 |
2.1.2 农业增长方式的类型 |
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条件和路径选择 |
2.2.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概念 |
2.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 |
2.2.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特点 |
2.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科技进步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 |
2.3.2 制度创新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
2.3.3 政府支持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量 |
2.4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2.4.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
2.4.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
2.5 研究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
2.5.1 农业经济理论 |
2.5.2 经济增长理论 |
2.5.3 产业结构理论 |
2.5.4 新制度经济理论 |
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3.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 |
3.1.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方法 |
3.2.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3.2.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数值的标准化 |
3.2.3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算模型 |
3.2.4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阶段的评判标准 |
3.3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测算及基本判断 |
3.3.1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分值测算 |
3.3.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综合分值测算结果的基本评价及历史阶段划分 |
4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历程 |
4.1 典型粗放型阶段前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1.1 战后恢复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1.2 “一五”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1.3 “二五”及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1.4 “文化大革命”和恢复整顿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1.5 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的形成原因 |
4.2 典型粗放型阶段后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2.1 农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2.2 农业徘徊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时期的农业增长方式 |
4.2.3 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之初的农业增长方式 |
4.3 粗放——集约过渡型阶段的农业增长方式 |
4.3.1 农业投入产出的变动 |
4.3.2 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 |
4.3.3 农业市场化程度 |
4.4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
4.4.1 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转变缓慢的根本原因 |
4.4.2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总体落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
4.4.3 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
4.4.4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其他原因 |
5 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
5.1 早期工业化国家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
5.1.1 英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5.1.2 美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5.1.3 日本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5.2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
5.2.1 韩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5.2.2 台湾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
5.3 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
5.3.1 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
5.3.2 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重视教育和科研 |
5.3.3 积极推进土地改革,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 |
6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趋势和目标 |
6.1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背景和基本趋势 |
6.1.1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特殊背景 |
6.1.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趋势 |
6.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提出的基本原则 |
6.2.1 实事求是原则 |
6.2.2 战略性原则 |
6.2.3 可持续原则 |
6.3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提出及依据 |
6.3.1 “十一五”时期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选择及依据 |
6.3.2 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远期目标的提出及依据 |
6.4 实现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前提条件及对策框架 |
7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支撑和投资保障 |
7.1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 |
7.1.1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科技进步 |
7.1.2 农业技术进步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
7.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所需的农业技术 |
7.2.1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
7.2.2 中国农业技术研发的主攻方向 |
7.3 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1 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体系的组织建设 |
7.3.2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
7.4 健全农业投资保障机制 |
7.4.1 农业投资来源结构的现存问题及优化措施 |
7.4.2 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优化农业投资方向 |
8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创新和政府支持 |
8.1 市场经济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前提 |
8.1.1 保障农民权利,使农户成为市场主体 |
8.1.2 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 |
8.1.3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
8.1.4 落实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
8.1.5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
8.2 政府发展战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
8.2.1 调整工业化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
8.2.2 城市化战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
8.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8.3.1 统筹规划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8.3.2 农业中介组织的发育和完善 |
8.3.3 推进中国农业标准化建设 |
8.4 开放条件下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
8.4.1 开放条件加剧了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 |
8.4.2 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国内支持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关于对外贸易动因研究 |
(2)关于对外贸易效益研究 |
(3)关于对外贸易政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
(3)关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对外贸易 |
2.1.2 对外贸易发展 |
2.1.3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
2.1.4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2.2.3 外贸转型升级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现状 |
3.1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1949-1978) |
3.1.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1979-1991) |
3.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1992-至今) |
3.2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成果 |
3.2.1 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
3.2.2 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
3.2.3 对外贸易竞争力有所提升 |
3.2.4 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显着 |
3.2.5 对外贸易节能环保效益逐步显现 |
3.3 新形势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存在的不足 |
3.3.1 出口商品国内生产环节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
3.3.2 外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式落后 |
3.3.3 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局限性明显 |
第四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综合测评 |
4.1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出口生产资源利用方式指标 |
(2)国际市场开拓方式指标 |
(3)国际市场竞争方式指标 |
(4)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指标 |
4.2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2.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2.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2.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测评结果分析 |
4.3.1 总体效果评价 |
4.3.2 分项指标评价 |
(1)出口生产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分析 |
(2)国际市场开拓方式转变分析 |
(3)国际市场竞争方式转变分析 |
(4)外贸增进国民收益方式转变分析 |
4.4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缓慢 |
4.4.2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平稳性不高 |
4.4.3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所处层次偏低 |
4.4.4 外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方式转变水平呈下降趋势 |
4.5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存在问题的成因透视 |
4.5.1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首要原因 |
4.5.2 贸易发展理念落后是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 |
4.5.3 技术创新乏力极大延缓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 |
4.5.4 多重矛盾交织使得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
第五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甄选 |
5.1.1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甄选依据 |
(1)国外因素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
(2)国内因素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
5.1.2 影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选择 |
5.2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1)数据来源 |
(2)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5.2.3 基于因子分析和Logistic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 |
(1)因子分析 |
(2)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 |
第六章 国内外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
6.1 主要贸易强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 |
6.1.1 美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经验 |
(1)美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2)美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验 |
6.1.2 德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经验 |
(1)德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2)德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验 |
6.1.3 日本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经验 |
(1)日本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2)日本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验 |
6.2 国内相关省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 |
6.2.1 广东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经验 |
(1)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2)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验 |
6.2.2 浙江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经验 |
(1)浙江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2)浙江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验 |
6.2.3 广西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经验 |
(1)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
(2)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验 |
6.3 国内外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6.3.1 要认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是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过程 |
6.3.2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具有趋势性,要掌握其转变方向 |
6.3.3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路径并不唯一,要因地制宜 |
6.3.4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在尊重市场竞争规律同时,要合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
第七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和路径设计 |
7.1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 |
7.1.1 实现出口增长从过分依靠廉价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要素最优配置驱动转变 |
7.1.2 实现国际市场开拓和份额提高从机械型抢占向主动和主导型占有转变 |
7.1.3 实现外贸由追求数量扩张和高速增长向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 |
7.2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
7.2.1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7.2.2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以竞争优势培育为核心 |
7.2.3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以品牌塑造为主线 |
7.2.4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
7.2.5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载体 |
7.3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设计 |
7.3.1 路径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驱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1)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
(2)以开展产业差异化自主创新推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
7.3.2 路径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1)以进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基础 |
(2)以产业链建设强化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优势 |
7.3.3 路径三:推动企业“走出去”带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1)“走出去”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选择与路径安排 |
(2)“走出去”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选择与路径安排 |
7.3.4 路径四: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加速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1)参与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
(2)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
第八章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措施 |
8.1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支撑 |
8.1.1 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保障 |
8.1.2 创新科技机构运作模式,以高质量科技产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8.2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保障 |
8.2.1 改革完善外贸政策,形成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支撑体系 |
8.2.2 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配合,凝聚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合力 |
8.3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 |
8.3.1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
8.3.2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商业性金融支持 |
8.4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才引领 |
8.4.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人才发展支撑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8.4.2 重视人才引进与留用,引聚高层次人才引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主题及基本结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外贸增长方式与贸易可持续发展概述及一般关系分析 |
2.1 外贸增长方式概述 |
2.1.1 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 |
2.1.2 外贸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2.2 贸易可持续发展概述 |
2.2.1 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2 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
2.3 外贸增长方式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关系 |
2.3.1 不同外贸增长方式对贸易可持续发展条件的影响 |
2.3.2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关系 |
3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影响 |
3.1 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 |
3.1.1 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与效益低下并存 |
3.1.2 贸易结构有所优化但仍然不合理 |
3.1.3 劳动力优势与竞争力弱势并存 |
3.1.4 贸易发展不平衡 |
3.2 我国外贸粗放增长的原因 |
3.2.1 我国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 |
3.2.2 决定我国外贸粗放增长的因素 |
3.3 我国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 |
3.3.1 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 |
3.3.2 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
3.3.3 外部压力日益增大不利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4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方向及确立依据 |
4.1 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具体方向 |
4.1.1 外贸与资源、环境协调增长 |
4.1.2 内需与外需共同支撑增长 |
4.1.3 进口与出口平衡增长 |
4.1.4 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增长 |
4.1.5 贸易结构优化的增长 |
4.1.6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的增长 |
4.2 确立我国外贸集约型增长模式的理论依据 |
4.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4.2.2 竞争优势理论 |
4.3 确立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原则 |
4.3.1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4.3.2 符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的总体要求 |
4.3.3 遵循WTO 及其他重要多边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
4.3.4 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 |
4.3.5 有利于培育内生增长优势的原则 |
5 影响我国贸易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因素 |
5.1 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 |
5.1.1 国内有利条件 |
5.1.2 国际有利环境 |
5.2 实现外贸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制约因素 |
5.2.1 向集约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国内制约因素 |
5.2.2 向集约型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制约因素 |
6 根本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 |
6.1 根本改变思想认识 |
6.1.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
6.1.2 重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 |
6.1.3 正确认识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
6.1.4 立足非贸易品生产 |
6.2 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与战略 |
6.2.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 |
6.2.2 控制部分产品出口,增加能源、重要资源进口 |
6.2.3 积极扩展市场空间 |
6.2.4 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 |
6.2.5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
6.2.6 培育大型跨国公司,鼓励实现企业跨国经营 |
6.3 加强对企业的引导 |
6.3.1 鼓励企业发展品牌战略 |
6.3.2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
6.3.3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
6.3.4 扶持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品的企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 |
1.2.2 国内相关文献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论文可能实现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 |
2.1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2.1.1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出历程 |
2.1.2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 |
2.2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国际贸易理论 |
2.2.3 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理论 |
第3章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演进 |
3.1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
3.1.1 国际环境 |
3.1.2 国家统制的进口替代模式 |
3.1.3 对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3.2 改革开放之后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3.2.1 对外经济体制改革 |
3.2.2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调整 |
3.2.3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 |
第4章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状研究 |
4.1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内外环境 |
4.1.1 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出口风险增大 |
4.1.2 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4.2 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现状 |
4.2.1 对外经济增长迅速,进出口额跃居全球首位 |
4.2.2 为世界提供大量工业品,被称为“世界工厂” |
4.2.3 对外经济商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增长较快 |
4.2.4 对发达国家贸易增速放缓,对新兴经济体贸易出现分化 |
4.3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过度强调出口导向,贸易顺差过大,效益较低 |
4.3.2 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迅速,但结构失衡 |
4.3.3 成为“世界工厂”,但实为世界加工厂 |
4.3.4 过度追求出口驱动,区域发展不均衡 |
4.3.5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 |
4.3.6 “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不均衡 |
第5章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5.1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5.1.2 评价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指标 |
5.1.3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 |
5.2.1 数据的选取及测算 |
5.2.2 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评价 |
第6章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地方实践—以吉林省为例 |
6.1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
6.1.1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
6.1.2 吉林省对外经济发展现状 |
6.2 吉林省对外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6.2.1 外贸规模小,逆差大 |
6.2.2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优势产业作用不突出 |
6.2.3 利用外资规模小,分配不合理 |
6.2.4 省内发展不平衡 |
6.3 吉林省对外经济发展合理化建议 |
6.3.1 加大出口力度,发挥区位优势 |
6.3.2 深化农业比较优势,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
6.3.3 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
6.3.4 建立服务型政府 |
第7章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
7.1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
7.1.1 思想观念的制约 |
7.1.2 生产要素的制约 |
7.1.3 经济体制、机制的制约 |
7.1.4 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 |
7.2 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7.2.1 推动对外经济结构转变 |
7.2.2 推动对外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
7.2.3 完善政府职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 录 |
绪 论 |
第一章 东北地区就业现状诊断 |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及滞留经济代价 |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的规模及省际差异 |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经济代价及省际差异 |
第二节 城镇就业压力巨大 |
一、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逐年攀升 |
二、国有企业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叠加 |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大 |
第三节 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 |
一、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弱 |
二、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存度逐渐降低 |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性差 |
一、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缓慢 |
二、劳动力区域流动量不大 |
第二章 就业一般理论与就业影响因子 |
第一节 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的根本性因素 |
一、经济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效应 |
二、投资率变动的劳动力需求效应 |
三、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
第二节 非公有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
一、 非公有经济发展对解决就业增量和存量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
二、 非公有经济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 |
第三节 第三产业:缓解失业压力的重要出路 |
一、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就业 |
二、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三、 发展第三产业对拓展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意义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经济发展与就业的源动力 |
一、 人力资本的界定 |
二、 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
三、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及劳动就业的作用 |
四、 失业的人力资本诠释 |
第五节 城市化:经济发展与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
一、 城市化促进就业的几个重要环节 |
二、 低度城市化对就业的不良影响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聚类分析 |
第一节 指标与指标体系的一般理论 |
一、 指标的内涵 |
二、 指标的类型 |
三、 指标的功能 |
四、 指标体系理论 |
第二节 地区就业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
一、测度地区就业能力的指标体 |
二、主成分分析法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数量分析 |
一、 Princomp程序设计及运算结果 |
二、 基本结论与相关分析 |
第四章 东北地区提升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调控 |
第一节 国有经济集中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
一、 焦点问题一: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问题 |
二、 焦点问题二: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问题 |
三、 焦点问题三:对外开放与就业目标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
一、开发接替产业,实行集约型的发展模式 |
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
三、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 |
四、对资源性城市实行特殊的政策扶持 |
第三节 边陲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
一、 积极引导边境贸易的良性发展 |
二、 促进旅游业态创新与就业空间开拓 |
三、 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 |
第四节 低度城市化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
一、 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 |
三、 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就业 |
第五节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本政策 |
一、 减少劳动力供给 |
二、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
三、 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
结 语 |
一、写作手法 |
二、基本结论 |
三、主要贡献 |
四、遗留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 谢 |
(9)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 与选题相关的基础理论 |
三、 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品性 |
二、 国有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
三、 民营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品性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转轨道路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 |
一、 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历史演进 |
二、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创新 |
一、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
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品性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及其创新 |
一、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
二、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 |
第三章 当今世界典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
一、 美英模式 |
二、 莱茵模式 |
三、 日本模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
一、 东亚模式 |
二、 拉美模式 |
三、 俄罗斯转型模式 |
四、 印度模式 |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借鉴启示 |
一、 理性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
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型与完善 |
第一节 深化我国国有经济改革 |
一、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方向 |
二、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举措 |
第二节 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
一、 解除外部制约因素,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
二、 突破内部发展瓶颈,增强内生转型动力 |
第三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
一、 营建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 |
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
三、 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
四、 完善各类价格形成机制 |
第四节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一、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评析 |
二、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分析 |
三、 探寻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多方共赢路径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与转型 |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 |
一、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
三、 我国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演进 |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突破口在于调整经济结构 |
一、 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 |
二、 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 |
三、 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 |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建设“两型”社会 |
一、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
二、 提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三、 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
第六章 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与转型 |
第一节 政府职能演变历程及其西方理论研究 |
一、 政府职能演变及其西方理论探索历程 |
二、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之目标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 |
二、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型现状与转型路径 |
一、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 |
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 |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10)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的演进 |
(一)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1949—1977) |
(二)健全工业门类,形成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1978—2012) |
(三)第三产业产值超越第一二产业,中国进入服务型经济社会 (2013年至今) |
二、新中国70年产业政策的调整 |
(一)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7):“恢复”与“失衡”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1978—2012):“均衡”与“升级” |
1.经济体制改革(1978—1992): |
2.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1993—2002): |
3.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2003—2012): |
(三)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至今):“效率推动”与“高质量发展” |
三、新中国70年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一)高质量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条件 |
第一,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8]。 |
第二,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
第三,明确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
(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
第一,构建现代化农业。 |
第二,构建智能化工业。 |
第三,构建新兴服务业。 |
(三)创新驱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方式 |
第一,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 |
第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三,构建高质量的创新环境。 |
(四)绿色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准 |
第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第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三,引导产业绿色化发展。 |
(五)改革开放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 |
第一,培育高端外经贸人才。 |
第二,改善国家贸易结构。 |
第三,营造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 |
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外经贸发展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D]. 黄安.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2]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研究[D]. 马慧敏. 复旦大学, 2003(03)
- [3]中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 白雪瑞.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3)
- [4]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黄伟新.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5]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基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视角[D]. 邓飞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
- [6]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外经贸发展道路[J]. 王茂杰,王曙光. 理论探索, 1997(01)
- [7]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王静媛. 吉林大学, 2015(08)
- [8]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 李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4)
- [9]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D]. 丁霞. 武汉大学, 2012(07)
- [10]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J]. 惠宁,刘鑫鑫.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