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研究

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研究

一、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朝旭[1](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吴清[2](2013)在《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椭圆模型的历史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震仪器记录的历史较短,不足以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弄清楚地震活动性规律,因而对历史地震的研究非常重要。地震史料只有转换成用现代地震参数(如震级、震中位置等)的形式来表达,才有可能用于地震科学的各种研究。已出版的各版本历史地震目录里地震参数估算方法主观经验性较强,不确定性较大;现有新方法多以圆烈度衰减关系为基础,忽略了烈度分布的椭圆特征。本文通过建立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联立椭圆数学方程,直接带入原始烈度点信息来估算历史地震基本参数,并以蒙特卡洛方法对参数估定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历史地震参数估计的科学性,减少主观判断带入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地震资料的特点,认为我国历史地震记录虽然跨度时间长,资料丰富,但受历史条件所限,在时、空、强上分布均不均匀,地震记录与烈度点都存在着不完整性,而且历史地震参数不确定性较大。针对历史地震资料的特点,我们基于宏观影响场的图像特征来建立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引入空间统计分析的概念,从空间数据的角度给出了离散烈度点的定义,阐述了空间离散烈度点建模理论。以原始烈度点空间分布为基础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各地震各烈度区椭圆烈度估计线,进而对烈度估计线统计回归得到椭圆烈度分布模型。依据所能获取的地震烈度信息,本文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南北地震带、东部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充分利用了大量原始离散烈度点信息,通过数学手段得到烈度估计线,避免了等震线圈定过程中的主观经验因素。根据所建立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联立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建立了地震参数估计方程,给出了参数求解的基本条件,并用既有仪器测定记录又有宏观考察数据的现代地震进行了内符验算和外推验算,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通过大量的抽样模拟,定量分析了所得参数的不确定性,并进一步讨论了本文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本文建立了一套估算地震震中与震级的方法,旨在用此方法来估算只有烈度记载且烈度数据点相对较少的历史地震参数。以云南地区和山西地区为例,将此方法应用于有真实历史记载的地震进行了试算。历史地震算例表明,此方法对烈度数据点较少、等震线不易勾画的历史地震颇为有效。处理过程直接明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不确定性,可重复和再现。同时证明了该方法对烈度信息空间分布散乱的稳定性。由于单烈度点地震占了历史强震总数的近1/3,本文单独对这类地震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表明,历史强震目录里单烈度点地震的震级可能存在普遍偏小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广人稀而又地震活动频繁的地方,可能会造成大量历史大震的漏记或者错记。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使用历史地震资料的若干建议与研究展望。本文建立了椭圆烈度分布模型和地震参数估计方程,直接利用全部烈度点的空间分布信息来估算地震震级和震中,为历史地震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史料的可用性,提高了历史地震参数的可靠性,对于历史地震的重建和历史地震参数的校核具有重要意义。

张艳[3](2011)在《高层结构地震放大作用及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实际震害表明,即使离震中较远的地区,高层反应也比较强烈,引起较大恐慌。一般而言,地震反应随着楼层增高逐渐增大。我国地震烈度表中提到:在高楼上人的感觉要比地面上室内人的感觉明显,但并不清楚具体放大程度和规律。本文对六栋典型混凝土高层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了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高度结构对地震的放大作用,得出了具体的放大程度及规律。这样高层上的人可以通过所在层的反应,来判断实际的烈度,减小高层上的人对地震的恐慌。剪力墙是高层结构普遍采用的抗侧力构件,然而剪力墙非线性数值模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尝试采用壳单元建立剪力墙结构数值模型,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其可靠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研究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高度结构对地震动的放大关系及规律,选择了能充分反映典型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6栋建筑进行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坚硬场地上的高层反应较弱,楼层的放大作用不明显;中等场地上的高层顶部楼层反应较为明显,20层左右顶层放大约1.42.6倍,40层左右的高层顶层放大约2.8倍;软弱场地上的高层建筑反应最强,楼层放大作用特别明显,20层左右结构顶层放大约为2.73.2倍,40层左右结顶层放大约为3.9倍。2、为探讨高层上人对地震的感知情况,计算了这6栋高层各楼层加速度反应谱,楼层反应谱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峰值频带,分别对应地震动卓越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医学研究及结构动力实验表明人的各种活动周期一般集中在0.331s,在此区段内,对应的楼层反应谱值随着结构楼层高度增加而增大,因此越到高层顶部人的感觉越为强烈。3、为讨论高层上人的感觉的宏观表现,计算出这6栋高层楼层加速度峰值,参照中国地震烈度表中人的感觉和对应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坚硬场地上的高层顶部人的感觉基本与地面实际烈度时人的感觉一致;而中等场地上20层左右比实际烈度时大1度左右,40层左右为比实际烈度时大12度;软弱场地上20层左右比实际烈度时大12度左右,40层左右比实际烈度时大2度左右。根据这些相关关系,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感觉对应烈度表中人的感觉,合理估计地震大小,从而减小高层上的人不必要的心理恐慌。4、为验证壳单元在建立剪力墙数值模型及其在剪力墙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可行性。本文采用ABAQUS壳单元建立建立墙模型并对其进行非线性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模型较为合理。采用相同建模原理建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高层结构,在大震下满足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为1/120的限值要求。计算分析结果可为相关研究人员及工程人员参考使用。

王龙[4](2007)在《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现有地震预报水平下,如何在震后迅速掌握灾情,组织实施救援行动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在地震灾害严重的我国,地震应急工作尤为重要。地震应急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进行震害损失评估,它根据收集的地震破坏情况评估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评估结果反映了地震破坏的规模,为组织救援决策提供支持。目前我国地震应急工作主要是通过现场工作队进行,所以很难在震后较短时间内得到初步的损失情况。与此同时,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观测领域的不断发展为地震灾害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了满足地震应急工作对震后快速评估工作的要求,论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以期在震后短时间内完成震害快速评估,反映灾区宏观灾情。评估方法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为核心,通过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的分析提取建筑物地震破坏信息。评估方法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基于遥感震害指数的震害损失评估和基于遥感震害分类结果的震害损失评估,第一种模式更快速,第二种模式更准确。震害指数由评估人员人工目视判读震害遥感影像给出,根据转化关系变换成等效地面震害指数后,就可以生成地面的烈度分布。烈度是和建筑物易损性相关的,从全国不同地域的建筑物易损性矩阵中选择不同建筑类型的破坏比和损失比,用于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图像分类是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遥感震害影像进行分类,经过图像分类技术的相关环节后,得到了分类分级的房屋建筑震害信息,通过分类结果就可以统计计算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比和破坏面积。两种模式由于震害提取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震害损失评估流程,评估模型以地震现场应用模型为基础,模型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数据不仅包括震害遥感图像,还包括灾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例如地震影响范围由地震烈度衰减与全国背景行政区划图通过空间分析确定;而震害指数模式中的建筑物面积通过受灾乡镇的总建筑面积和不同类型房屋的面积占有率相乘得到。在建筑物震害评估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灾区基础资料,还可以评估地震人员损失。由于目前的遥感技术尚不能准确的反映灾区生命线系统的损失,所以采用间接方式来计算地震造成的整个灾区直接经济损失。通过分析115个破坏性地震现场震害评估的相关资料,发现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存在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两者回归方程,就可以根据评估得到的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来计算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得到计算结果后,论文还通过修正模型对其进行修正。修正模型采用多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方式,对不同设定因子的影响显着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震级大小、震源深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因素来修正回归结果,采用非线性拟合曲线得到三个因子不同指标下的修正系数矩阵,试验证明修正提高了回归结果的精度。遥感技术要在地震应急中发挥作用,开发适合行业特征的专业软件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在系统开发前,根据评估方法对遥感震害评估的实现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整个评估流程包括响应准备阶段、震害提取阶段和损失评估阶段。响应准备阶段用来收集震区的基础数据;震害提取阶段采用遥感震害指数和震害分类等不同模式来获得建筑物震害信息;损失评估阶段则根据提取震害结果计算各类震害损失。因此,震害评估系统主要包括震害提取模块、损失评估模块、信息服务模块和数据库系统。震害提取模块的功能包括评估区域抽样选择、震害训练样本提取、震害分类提取等。损失评估模块包括计算建筑物破坏比、计算建筑物建筑物面积和各破坏级别破坏面积、计算建筑物震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人员损失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等功能。信息服务模块实现多源数据的显示与维护、空间分析、结果展示与输出等。震害评估需要各类数据的支持,以上这些模块都以系统数据库为基础。系统数据库首先是空间数据库,它存储和管理全国基础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灾区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典型震害影像等栅格与矢量数据;其次数据库还管理灾区社会经济资料、预置的建筑物易损性等参数信息等。所以系统数据库包括影像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震害样本影像库和震害评估数据库等子数据库,以关系型数据库ORACLE为平台,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管理空间数据。论文还利用提出的遥感震害评估方法和评估系统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部分受灾地区进行了遥感震害评估的试验。试验结果说明论文方法在应急遥感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中有应用价值。

郝敏[5](2006)在《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烈度物理标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性的研究课题,由它引发出的地震动破坏势研究也已开展了一百多年。由于地震资料匮乏,这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以长期积累的地震记录和震害资料为基础的,但不同地震的震源机制、地震动特性、受损结构属性以及烈度评定是不同的,这种将不同年代、不同地点的多次地震的资料混在一起研究烈度物理标准虽然不尽合理,但也是十分无奈,不得已而为之的。另外过去的研究虽也考虑了区分结构类型,但总的来说较为粗糙。此外涉及的地震动参数也很简单,主要都是一些峰值参数和少量频率参数,而一些重要的地震动特征,如能量参数和持时参数从未考虑到。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利用台湾集集地震提供的同一地震中得到的丰富的地震记录和详尽的震害资料开展了烈度物理标准和地震动破坏势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统计了集集地震的工程震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平均震害指数方法绘制了集集地震的烈度等震线。(2)选取了量大面广,且震害资料丰富的砌体、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三类结构,计算了它们在多种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损伤,并研究了这三类结构的损伤与地震动幅值、频率、持时和能量特性等15个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地震动参数与结构损伤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探求地震动的破坏势。结果显示:地震动输入能量Einput、地震动滞回能量Eh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表现出与所有结构都非常好的相关性,其中两个能量参数达到了除砌体外和所有结构相关系数都近似1的相关性,说明能量参数能够非常完美的表征地震动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势,和砌体结构的反应也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不如混凝土结构明显;对于砌体结构,地震动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与之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SV与低层框架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有很大相关性,PGV、PSD、Arias强度与中层框架相关性较好; Arias强度与高层框架相关性较好;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PGV、Arias强度与之反应相关性较好。(3)由于Einput、Eh、PGA、PSV、Arias强度、EPA、PGV、PSD这8个参数和结构的反应或损伤有较好或一定的相关性,将214条集集地震加速度记录参照根据本文绘制的烈度等震线按照7、8、9、10度区进行划分,计算出每个烈度区内这8个参数的算术平均值,将这些均值和烈度分别进行基

王虎栓[6](1994)在《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新的认识,本文采用更丰富的强震观测资料和新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地震烈度物理标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王虎栓[7](1991)在《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的研究》文中指出 地震烈度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有几百年的历史。其有关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873年,到19世纪末,它已在欧美两大洲广泛使用。它是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学联系的纽带之一。在地震学中,地震烈度被用来分析历史地震资料、区别不同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强弱,作为地震区域划分的标志,对已

杜国政[8](1985)在《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刘恢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恢先是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他为地震工程这门科学在中国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刘恢先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4年赴美留学,1937年获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湘桂、叙昆、黔桂、平汉等铁路工程司,浙江大

胡聿贤[9](1985)在《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刘恢先》文中指出 刘恢先是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他为地震工程这门科学在中国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刘恢先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4年赴美留学,1937年获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湘桂、叙

二、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3.1 引言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3.4 致死性水平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3.6 死亡率分组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4.1 引言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5.1 引言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6.1 引言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6.3.1 历史地震检验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6.3.3 实际地震应用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6.4.2 实地调查方式
    6.5 实地调查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椭圆模型的历史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传统历史地震参数估定方法及其不确定性
        1.2.2 历史地震参数估定新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1.2.3 本文研究思路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历史地震资料概况
    2.1 中国历史地震资料
        2.1.1 中国历史地震史料
        2.1.2 中国历史地震目录
        2.1.3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2.1.4 其它历史地震资料
    2.2 历史地震破坏描述及调查考证
        2.2.1 历史地震破坏描述
        2.2.2 历史地震的调查考证
    2.3 历史地震记载点烈度值的确定
        2.3.1 地震烈度表
        2.3.2 地震烈度的含义
        2.3.3 地震烈度的性质
        2.3.4 历史地震烈度值的评定及其不确定性
    2.4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分布特征
        2.4.1 资料概况
        2.4.2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总体分布
        2.4.3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和震级上的分布
        2.4.4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2.5 历史地震资料的不确定性分析
        2.5.1 历史地震发震时间
        2.5.2 历史地震震中精度
        2.5.3 历史地震震级不确定性
    2.6 历史地震的完整性分析
        2.6.1 历史地震记录的完整性分析
        2.6.2 历史地震烈度点的完整性分析
    2.7 历史地震资料的可用性问题
    2.8 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
    3.1 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建模的理论基础
        3.1.1 空间离散烈度点数据
        3.1.2 空间统计学
        3.1.3 空间点分布
    3.2 地震影响场与地震基本参数
        3.2.1 地震影响场
        3.2.2 地震震级
        3.2.3 地震震中
        3.2.4 地震烈度
    3.3 地震烈度分布图或等震线
    3.4 地震烈度分布模型
        3.4.1 地震烈度圆分布模型
        3.4.2 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
        3.4.3 地震烈度断层破裂分布模型
    3.5 基于烈度点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及其回归方法
        3.5.1 椭圆烈度估计线
        3.5.2 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
    3.6 中国分区地震烈度分布椭圆模型
    3.7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参数估计方法及不确定性分析
    4.1 目前国内外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技术途径
    4.2 本文历史地震参数确定的逻辑框架
    4.3 基于椭圆烈度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4.4 参数求解的基本条件
        4.4.1 烈度点数量
        4.4.2 烈度点空间分布
    4.5 震例验算
        4.5.1 内符检验
        4.5.2 外推检验
    4.6 地震参数估计不确定性描述及分析
        4.6.1 不确定性的含义
        4.6.2 描述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
        4.6.3 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
        4.6.4 地震参数估计不确定性分析
    4.7 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的稳定性
    4.8 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的适用性
    4.9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历史地震参数的试估算
    5.1 1599年10月16日云南嵩明5.0级地震
    5.2 1696年7月7日云南昆明5.5级地震
    5.3 1876年8月5日云南永平6.0级地震
    5.4 1909年5月11日云南米勒西南6.5级地震
    5.5 1581年5月18日河北蔚县山西广灵5.8级地震
    5.6 1614年10月23日山西平遥、榆社6.5地震
    5.7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关于单烈度点历史地震资料的讨论
    6.1 单烈度点历史地震的统计分析
    6.2 烈度记载点稀缺对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问题讨论
    7.3 使用历史地震资料的若干建议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3)高层结构地震放大作用及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基本概念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各章主要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结构分析
    2.1 六栋结构概况和模型简介
        2.1.1 粮食大厦
        2.1.2 三盛巴厘岛
        2.1.3 西湖好美家
        2.1.4 融汇江山
        2.1.5 中央公园
        2.1.6 正大广场
        2.1.7 六栋高层结构基本特点的对比
    2.2 楼层反应加速度峰值分析
    2.3 根据楼层实测地震记录判定放大倍数
    2.4 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1 粮食大厦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2 三盛巴厘岛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3 西湖好美家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4 融汇江山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5 中央公园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6 正大广场楼层反应频率成分分析
        2.4.7 楼层反应谱分析的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地震烈度和人的感觉的关系
    3.1 中外烈度表对比研究
        3.1.1 中国地震烈度表
        3.1.2 中外烈度表对比
    3.2 高层反应和人的感觉的相关性
第四章 高层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4.1 数值模型原理的简要介绍
        4.1.1 塑性金属材料
        4.1.2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4.1.3 钢筋混凝土复合单元
        4.1.4 显式积分算法
    4.2 实验对比
        4.2.1 实验模型简介
        4.2.2 数值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验模型分析结果对比
    4.3 弹塑性时程分析
        4.3.1 结构特点
        4.3.2 弹塑性时程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
    5.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4)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地震灾害与震害评估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绪论
    2.1 震害评估的发展
    2.2 遥感震害评估技术研究依据
第三章 基于遥感和GIS 的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3.1 方法研究的总体思路
    3.2 建筑物震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3.3 地震直接损失评估模型
    3.4 生命损失及失去住所人数评估模型
第四章 基于遥感和GIS 的震害评估系统
    4.1 震害评估的实现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评估系统的功能设计
第五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 遥感影像在空间数据库中的存储
    5.2 系统数据库管理
    5.3 数据库设计
第六章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6.1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模型
    6.2 震例资料的收集与初步分析
    6.3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回归模型
    6.4 不同因素对回归结果的修正
    6.5 对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值的多因子修正
    6.6 小结
第七章 2003 年巴楚-伽师6.8 级地震的遥感震害损失评估试验
    7.1 地震概况
    7.2 遥感震害评估试验结果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 论文成果
    2) 论文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简介
附录Ⅱ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附录Ⅲ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实践
致谢

(5)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烈度物理标准的研究意义
    1.2 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地震烈度表的诞生与发展
        1.2.2 烈度物理标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3 烈度物理标准研究的进展
    1.3 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小结和几点讨论
第2章 基于震害的集集地震烈度等震线的绘制
    2.1 引言
    2.2 集集地震建筑物宏观震害统计分析
        2.2.1 震害的地区分布
        2.2.2 受损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统计
        2.2.3 受损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统计
        2.2.4 受损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统计
        2.2.5 受损建筑物的层高统计
    2.3 集集地震烈度等震线的绘制
        2.3.1 建筑物破坏等级划分和震害指数规定
        2.3.2 地震主要受损地区建筑物震害统计
        2.3.3 绘制地震动参数等值线所用地震动记录的概述
        2.3.4 烈度等震线的绘制
    2.4 烈度等震线和峰值加速度等值线的大致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震动参数和建筑结构反应相关性分析
    3.1 引言
    3.2 地震动参数的分类
        3.2.1 地震动峰值参数
        3.2.2 地震动频谱参数
        3.2.3 地震动持时参数
        3.2.4 地震动能量参数
    3.3 所选结构的介绍
        3.3.1 砌体结构
        3.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3.3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3.4 地震动参数和结构反应的计算
        3.4.1 砌体结构破坏指标
        3.4.2 混凝土结构破坏指数
        3.4.3 各种地震动参数的计算
    3.5 地震动参数和结构反应相关性分析
        3.5.1 地震动峰值参数和各种结构反应相关性分析
        3.5.2 地震动频谱参数和各种结构反应相关性分析
        3.5.3 地震动持时参数和各种结构反应相关性分析
        3.5.4 地震动能量参数和各种结构反应相关性分析
    3.6 地震动参数间相关性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的回归分析
    4.1 引言
    4.2 地震动记录按集集地震等震线不同烈度区的划分
    4.3 地震动参数和烈度的线性回归
        4.3.1 回归方法介绍
        4.3.2 各个地震动参数与烈度的回归结果比较
    4.4 和其它烈度物理标准研究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烈度表中PGA、PGV 对应不同烈度取值区间的确定
    5.1 引言
    5.2 基于中国烈度表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等值线与等震线的比较
        5.2.1 等值线绘制方法简介
        5.2.2 基于中国烈度表的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等值线绘制
        5.2.3 与烈度等震线最相似的峰值参数等值线取值区间确定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矩阵和地震动潜在破坏矩阵的建议
    6.1 引言
    6.2 地震动参数等值线的绘制
    6.3 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矩阵和地震动潜在破坏矩阵的建议
        6.3.1 地震动参数等值线与等震线的相似性比较
        6.3.2 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矩阵和地震动潜在破坏矩阵的确定
    6.4 新的烈度物理标准应用于抗震设计和灾害评估的思索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2]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椭圆模型的历史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 吴清.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3(01)
  • [3]高层结构地震放大作用及反应分析[D]. 张艳.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1(10)
  • [4]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D]. 王龙.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7(03)
  • [5]地震烈度物理标准及地震动破坏势研究[D]. 郝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11)
  • [6]地震烈度物理标准研究[J]. 王虎栓. 中国地震, 1994(03)
  • [7]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的研究[J]. 王虎栓. 世界地震工程, 1991(04)
  • [8]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刘恢先[J]. 杜国政. 力学与实践, 1985(04)
  • [9]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刘恢先[J]. 胡聿贤. 世界地震工程, 1985(01)

标签:;  ;  ;  ;  ;  

地震烈度及其物理标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