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膜与神经外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

神经外膜与神经外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

一、神经外膜与束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云霞[1](2016)在《超声定量评价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对肌骨解剖知识的不断掌握、超声技术及高频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超声在各种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的的病程发展及转归,目前超声尚缺乏客观的评估体系。本研究通过超声探查大鼠坐骨神经,并用超声回声强度定量评估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坐骨神经内回声变化,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材料和方法1.超声探查大鼠坐骨神经在下肢的走形及其毗邻关系,并与显微解剖进行对比。并比较不同平面超声测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与组织学数据的关系。2.以自发性糖尿病大鼠ZDF为动物模型,以病程的1个月和4个月为时间节点,超声测量坐骨神经CSA,超声回声强度Echo Intensity,EI以及前后径值(Inner Diameter,ID),并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50%缩抓阈值(50%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组织学检查。3.对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横断-吻合模型,神经吻合处远端外膜下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roma cell,BMSc)及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术后1-8周,分别对再生神经组织进行超声、功能学以及组织学评测。结果1.超声能清楚显示大鼠坐骨神经在后肢的走形及其毗邻关系,与显微解剖位置相对应。在坐骨神经发出股后皮神经前超声测量CSA与组织学呈正相关。2.坐骨神经超声回声强度随病程增加而升高,且与神经功能检查结果呈负相关。3.超声能反应坐骨神经横断-吻合后的形态学改变,BMCs组大鼠中段及远段EI值较PBS组下降较快。结论超声能清楚显示大鼠坐骨神经走形。超声测量大鼠坐骨神经CSA以神经开始发出股后皮神经前的位置作为测量点,其神经纤维数量与组织学数据有较好的相关性。超声回声强度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进展有关。超声可用于评价周围神经吻合术后的神经修复,EI值下降较快提示神经修复较好。超声定量方法可能为临床评价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梅思伟[2](2018)在《不同修复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后GAP-43蛋白及其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不同修复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后GAP-43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来探讨临床上常用的神经修复方法,如神经外膜端-端吻合法、胶原蛋白神经套管套接法及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并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究,以期对临床工作中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两月龄S-D大鼠90只,体重约250g300g,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为A、B、C三组:A组为神经外膜端-端吻合组,B组为胶原蛋白神经套管套接组,C组为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组。A组切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并予以原位神经外膜原位端-端吻合,B组离断后予以胶原蛋白神经套管套接,C组则予以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分别于术后第5、7、14、21、28天取出神经标本并进行Western Blot技术及RT-PCR技术检测再生神经组织中GAP-43蛋白及其m RNA表达情况,以比较三种不同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神经内的GAP-43表达规律及差异。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果:三组不同修复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神经内的GAP-43 m RNA及其蛋白表达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m RNA表达均在2周前后最多,而其蛋白含量在3周左右最多。人工神经套管组及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组GAP-43蛋白及m RNA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多于端-端吻合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神经套管组与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组相比,GAP-43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差异并不明显。结论:胶原蛋白神经套管套接及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构建的神经再生室相对于神经外膜普通端-端吻合更有利于GAP-43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对损伤神经修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有效的吻合方法。

宋凯凯,张锴,贾龙[3](2021)在《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微环境与修复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一直以来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虽然显微外科技术能很好地恢复损伤神经的连续性,但是由于周围神经组织存在分化程度较高、再生能力较低的特点,使得神经修复效果仍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周围神经损伤微环境尚无统一定论,常用的修复方式众多。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微环境及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式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64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 injury,microenvironment,microsurgical technique,small gap bridg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微环境,显微外科技术,小间隙套接法",最终选择5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经过一系列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神经再生通道的建立、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激素调节等微环境变化已被证实是影响周围神经修复的重要因素;②生物套管小间隙套接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具备替代临床常用的传统神经外、束膜的可行性。

张辉东[4](2019)在《芪参还五胶囊对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院内制剂芪参还五胶囊对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修复的临床疗效,为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功能快速恢复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显微外科单指或多指完全离断住院治疗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即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指体类别等相关因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在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参还五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共服药4个疗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弥可保片口服,每次0.5mg,每日3次,共服药4个疗程。分别于术后4周、8周、16周进行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两点辨别觉等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1)术后治疗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患指感觉评级均为0级,两组患指无差异,不予比较;比较两组患指单丝触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交感神经恢复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治疗8周,对两组患指感觉评级、单丝触觉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交感神经恢复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6周,对两组患者感觉评级、单丝触觉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第16周两点辨别觉恢复状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交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还五胶囊可促进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功能恢复,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可以在临床中作为治疗神经断损重要选择。图4幅;表13个;参90篇。

亚穆罕默德·阿力克[5](2019)在《仿生多通道人工神经导管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采用高分辨显微断层扫描(Micro-CT)扫描获取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三维结构的最佳实验条件。(2)以兔坐骨神经为“原型”,设计可引导神经组织内部各神经束准确支配远端靶神经纤维的多通道神经导管数字化模型。以PLGA及明胶为原材料制备仿生多通道神经导管,评价多通道导管物理及生物性能。(3)将制备的仿生多通道神经导管植入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缺损处,探讨定制化的仿生多通道组织工程神经导管对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1)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中段坐骨神经组织标本10mm,A、B组分别用20%、40%Lugol’s液对神经标本染色,光学显微镜及Micro-CT下分别采集两组标本在1-3天染色过程中,每1天时间点的显像变化。将显像良好的Micro-CT图像序列导入三维重建软件(Mimics)软件,通过三维重建图形实现兔坐骨神经显微三维结构的可视化。(2)取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中段坐骨神经25mm标本,采用Micro-CT扫描及H&E色切片染法获得神经各束解剖学数据,对上述两种图像从神经束的数量、面积、是否存在神经束之间融合或分离现象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依据神经组织H&E染色切片及Micro-CT图像,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设计4组具有多组通道结构神经导管数字模型。采用静电纺丝、冷冻干燥、3D打印等技术构建4种通道类型的PLGA/明胶微孔神经导管。通过观察其外貌特征,吸水膨胀实验、热收缩及力学性能测量等实验进行导管物理属性评价,细胞增殖实验及酶降解实验被用于评价导管生物学属性。(3)将仿生多通道神经导管植入新西兰大白兔中段坐骨神经10mm缺损模型。以自体神经移植及单通道(1-CANC)神经导管作为对照组,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肌电生理检测、逆向荧光示踪等实验探讨仿生神经导管定制化的多通道结构对周围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结果:(1)A组神经标本在染色3天、B组标本在染色2天可经Micro-CT扫描获得较为清晰的神经显微三维结构的图像。Micro-CT图像显示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中各神经束立体行径相对固定,生成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在任意横断面实现坐骨神经内部显微结构可视化观察。(2)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中段具有11±1个呈不规则排列的神经束,Micro-CT扫描提示坐骨神经中段25mm各神经束之间无明显的融合或分离现象。采用Adobe Photoshop软件测量CANC导管通道和神经束匹配指数(MI)得出:3-CANC组最高(84.4%),4-CANC组最低(51.4%),2-CANC和3-CANC组MI分别为75.5%、77.1%。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ANC导管具有一致的外貌、孔隙率、热收缩性能特征;吸水膨胀方面:1-CANC导管组与2-,3-,4-CANC组相比,其吸水后管腔横截面积更易于减小(p<0.05);侧方应力实验中1-通道导管抗压强度最高,4-CANC较2-CANC组可承受更高的侧方压力(p<0.05);抗弯曲实验显示:4-CANC抗弯强度高于3-CANC和2-CANC(p<0.05);体外降解实验显示:与PLGA生物膜相比1-、4-CANC神经导管具有较快的降解速率;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附着于PLGA/明胶导管组Schwann细胞数量多余于PLGA生物膜组(p<0.05),CANC导管组组间Schwann细胞数量无差异(p>0.05)。(3)在植入兔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术后第12、24周观察发现,自体神经移植组在组织学观察、电生理检测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方面效果优于所有神经导管植入组(p<0.01)。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显示:各CANC神经导管组之间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无差异。但(2-CANC、3-CANC组)相对(1-CANC和4-CANC组),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直径更大且髓鞘更厚的成熟神经轴突组织。类似的对比结果也出现在肌电生理检测、自噬行为及运动功能评定实验。逆行荧光示踪实验结果显示,CANC导管组中各组被荧光标记的神经元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中被FB-NY双标记神经元比例最高的是1-CANC组(7.1%±2.4%),4-CANC组最低(2.2%±1.2%),结果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采用20%Lugol’s液染色3天或40%Lugol’s液染色2天后的神经标本经Micro-CT扫描可获得较为清晰的显微三维图像。生成的三维重建模型可作为设计三维仿生人工神经导管重要参考依据。(2)Micro-CT扫描可准确、清晰的连续观察新西兰大白兔坐骨神经中段显微三维结构,联合3D打印模具、冷冻干燥及静电纺丝等技术可制备出简易的以兔坐骨神经解剖结构为“原型”的仿生多通道神经导管。上述方法制备的多通道仿生PLGA/明胶神经导管具有较好的生物属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可满足人工神经导管植入于动物前期实验研究要求。(3)仿生数字化人工神经的多通道结构参数对神经组织修复再生过程具有显着影响。高度仿生的神经导管多通道结构具有降低神经轴突发生错配的作用。导管通道与神经束匹配指数(MI)可能可作为研究定制化多通道神经导管仿生程度的一项评价指标。定制化的仿生神经导管多通道结构(管腔直径大小、管腔分布位置等)与修复靶神经中相应神经束解剖结构越相似,多通道神经导管MI指数越高其修复效果可能越好。

王培吉[6](2012)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研究临床上,周围神经断裂尤其是高位损伤后应用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单纯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束膜缝合)常发生神经束的错接、逃逸及吻合口神经瘤的形成等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理论的提出为小间隙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提供了理论依据。许多学者应用天然的或者合成的神经导管桥接周围神经损伤,但存在需要牺牲自体组织、移植物来源受限、供区功能缺陷等不足。一些学者应用自体神经外膜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断裂,但是其神经外膜吻合口位于小间隙内,这仍可能导致神经瘤的形成、神经束的逃逸及神经功能恢复差。其中有学者报道应用翻转或滑行的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的方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但是翻转或滑行自体神经外膜后破坏了神经外膜的血供,并使其部分正常神经束暴露,这可能会影响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目的:应用剪开套接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断裂,并探讨通过这种方法所构建神经再生室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三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40只,体重250±30g,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8只,小间隙吻合组16只,外膜原位吻合组16只。显露大鼠左下肢坐骨神经。正常对照组分离暴露坐骨神经,未做特殊处理;小间隙吻合组在坐骨神经盆腔出口与胫腓神经分叉之间坐骨神经的中点处切断坐骨神经采用剪开套接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2.0mm神经小间隙);外膜原位吻合组采用神经外膜原位吻合。术后大体观察实验动物肢体恢复自主活动的时间及溃疡愈合情况;于术后12周时,显微镜下肉眼观察再生室及吻合口处的大体形态,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硝酸铅染色后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进行观察;大鼠行步态分析,测量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大鼠在麻醉后,肢体妥善固定,暴露术侧坐骨神经约2.0cm长,用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结果:1.术后正常对照组大鼠无明显改变,实验组大鼠均瘫痪。小间隙吻合组大鼠术后恢复自主活动较外膜原位吻合组快,小间隙吻合组大鼠溃疡愈合比外膜原位吻合组快。2.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量结果显示小间隙吻合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大于外膜原位吻合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神经未见明显改变;小间隙吻合组神经小间隙外膜无塌陷,无移位,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粘连轻,无神经瘤形成;外膜原位吻合组神经外膜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神经瘤形成。4.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有髓神经纤维正常出现,规则整齐,无结缔组织增生;小间隙吻合组小间隙部位结缔组织增生明显较少,再生神经束排列有序成带状,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外膜原位吻合组吻合口处神经排列紊乱,大部分呈卷曲状,结缔组织增生明显较多。抗S-100及NF-KB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的神经髓鞘直径最大,且视野内髓鞘厚度上无明显差别,无明显雪旺氏细胞增生;小间隙吻合组再生神经髓鞘直径较大,且视野内髓鞘厚度上差别不大,并且雪旺氏细胞增生明显,雪旺氏细胞数目较多;但是在外膜原位吻合组中再生神经髓鞘直径较小,且视野内髓鞘厚度上差别较大,并且雪旺氏细胞增生不明显,雪旺氏细胞数目较少。5.透射电镜观察示正常对照组神经轴突和髓鞘成熟,髓鞘板层呈同心圆状,无明显雪旺氏细胞增生;小间隙吻合组小间隙远端再生神经髓鞘板层呈同心圆状,排列致密、整齐,雪旺氏细胞增生明显;外膜原位吻合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再生神经髓鞘板层排列疏松不整齐。6.神经电生理检测显示小间隙吻合组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外膜原位吻合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证实通过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该方法修复周围神经的效果优于神经外膜原位吻合法,是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一种有效的小间隙吻合法。2.该方法无需另外取材,避免了供区功能损害,同时应用有良好血供的自体神经外膜避免了因应用合成的生物或非生物导管产生的排斥反应等,用这种方法构建的神经再生室是相对密闭和完整的,并使后移的神经外膜吻合口不在小间隙内且与神经断端不在同一个平面,这避免了神经束的错接、逃逸和神经外膜吻合口神经瘤的形成,为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第二部分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应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1年12月,采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对9例患者上臂、前臂及腕部断裂的神经进行修复,在神经的近侧断端全周径外膜下游离神经外膜长度为1.0mm,切除该段神经外膜1.0mm;在神经的远侧断端神经外膜做一纵行切口,长度为3.0mm,锐性分离神经外膜使纵行切口段神经外膜与神经束分离,将该段神经束切除,适当牵拉远端的神经外膜使之与近端的神经束套接,使神经断端留有2.0mm的小间隙,用7-0~10-0的显微缝合缝线对吻合口及远端纵行切口神经外膜行间断外翻缝合。术后辅以神经营养药物及适宜的康复功能锻炼,术后3周拆除石膏后,进行低频脉冲电疗。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6个月。按照Ross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本组神经功能恢复优7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临床优良率达到88.9%。术后5个月行肌电图检查,均可见再生动作电位产生。结论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能够为神经轴突的再生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微环境,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提高再生质量,可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是修复周围神经断裂恢复神经功能有效的方法之一。

刘鹏飞[7](2018)在《面-舌下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解剖和组织学角度研究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为面-舌下神经吻合(FHA)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FHA端端吻合(ETE)和端侧吻合(ETS)后神经形态和功能的恢复进行动态评估,并探索ETS再生纤维的来源;通过建立四种临床常用FHA术式的大鼠模型,系统研究供体神经不同处理方式对受体面神经再生及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显微镜下解剖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并行神经组织形态学观察。(2)大鼠随机分为未损伤组,ETE组和ETS组(未行外膜或束膜开窗)。根据观察期限不同,各实验组分为两个亚组。术后4月和8月,分别对触须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特点和神经组织形态等进行观察分析,并用荧光示踪剂注入神经干进行逆行双标示踪,动态定量分析荧光标记神经元。(3)大鼠随机分为ETE组,供体神经纵向劈开端端吻合组(ETE-Hemi)、供体神经外束膜开窗组(ETS-PW)和30-40%部分纤维切断术(ETE-PN)。术后8月,对各组行触须运动功能评估、电生理检查、神经及舌肌组织学观察。舌肌组织学观察指标包括肌纤维横截面积、截面积胶原比及肌纤维表型等。结果(1)大鼠面神经干颅外段长度(5.94±0.15mm)显着大于面神经干分叉前-舌下神经最短距离(5.20±0.20mm),可实现FHA无张力端侧缝合;舌下神经截面积、有髓纤维数量均小于面神经。(2)ETE神经再生效果明显优于ETS,但后者对供体神经功能影响轻微。ETS术后面神经核内未见标记神经元,舌下神经核内仅散在分布双标神经元。经受体面神经逆行标记舌下运动神经元中双标神经元所占比例由术后4月的19.8%降至术后8月的6.0%。(3)各实验组均获得不同程度的面神经形态及功能恢复,但未取得完全恢复。各组供、受体神经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等无显着差异。ETE神经再生效果明显优于EEN-Hemi和ETS-PW,但与ETSP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TE和ETE-Hemi对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损害程度要显着大于ETS-PW和ETS-PN。结论(1)大鼠面-舌下神经吻合模型存在供、受体神经直径匹配不佳的缺陷,但可较易实现无张力端侧缝合,不失为研究FHA端侧吻合较理想的动物模型。(2)侧芽再生与断端再生同时参与ETS的轴突再生,断端再生是再生纤维的主要来源;尽管ETS运动神经再生效果未达到ETE水平,但前者几乎实现供体神经功能的完整保留。(3)ETS术中切断部分供体神经(30-40%)在最大程度促进受体神经再支配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损害;舌下神经纵向劈开(ETE-Hemi)对供体舌下神经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显着影响。

孙贵新,王欢[8](2011)在《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修复神经缺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背景:神经端侧缝合对治疗神经近端回缩或撕脱消失的神经损伤有明显的优点,无需考虑受损神经近端缺损距离的大小,不影响供体神经的功能。目的:总结端侧缝合修复周围神经的科研与临床领域方面的研究,为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特别是神经缺损较长、近端无法寻找而不能做端端缝合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万方数据库1990-01/2010-10发表的相关文献。以"end-to-side neurorrhaphy or end-to-side coaptation,nerve repair"或"神经端侧缝合或神经端侧缝合,神经修复"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与神经端侧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有关的文献,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及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86篇文献,排除无关重复的文献,保留38篇文献进行综述。目前认为是许旺细胞可诱导完整的供体神经轴突的侧突出芽,许旺细胞在吻合口处快速增生,并产生大量营养因子。神经外膜及束膜,在神经端侧缝合中起到屏障作用,可阻止新生的轴突长入神经断端。端侧缝合对损伤的周围神经为有效的修复方式,必要时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王华伟[9](2020)在《吡非尼酮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处瘢痕形成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吡非尼酮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处瘢痕形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再分为第4周检测亚组和第12周检测亚组两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对所有大鼠制作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次日开始三组分别按0 mg/kg、25 mg/kg、100mg/kg剂量给予吡非尼酮混悬液灌胃。分别于术后第4周、第12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测定,然后取材进行I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做图像分析,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第4周,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44)。术后第12周,对照组大鼠足印模糊,分趾不清晰,可见明显拖沓痕迹;高剂量组大鼠足印已可见清晰分趾。三组之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两两比较,低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优于对照组大鼠(P<0.01);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优于低剂量组大鼠(P<0.01)。2.神经电生理检测:术后第4周,三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P=0.482)、波幅(P=0.623)、潜伏期(P=0.787)之间差异均不明显(P>0.05)。术后第12周,低剂量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22);高剂量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快于低剂量组(P=0.016);低剂量组大鼠波幅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大鼠波幅高于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大鼠潜伏期比对照组缩短(P<0.01);高剂量组大鼠潜伏期短于低剂量组(P=0.001)。3.I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镜下可见I型胶原蛋白被染成棕黄色;对照组神经吻合口处I型胶原蛋白在术后第4、12周增生明显,神经纤维排列紊乱;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术后第4、12周神经吻合口处I型胶原蛋白增生较少,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图像分析表明:术后第4周,对照组I型胶原蛋白含量高于低剂量组(P<0.01);对照组I型胶原蛋白含量亦高于高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之间无差异(P=0.893)。术后第12周,对照组I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I型胶原蛋白含量要多于高剂量组(P=0.011)。结论吡非尼酮能明显减少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处I型胶原蛋白的沉积,有效减少瘢痕形成,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有利影响,其效果可能和吡非尼酮的剂量相关。

雒萌[10](2014)在《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联合神经碎片、VEGF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缝合联合神经碎片、VEG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为临床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奠定研究基础。[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切断坐骨神经后,传统端对端吻合组(对照组)直接行原位神经外膜的端对端缝合修复;单纯小间隙自体神经外膜桥接缝合组(实验组A)采用小间隙自体神经外膜桥接缝合构建神经再生室修复;小间隙自体神经外膜桥接缝合+神经碎片组(实验组B)采用小间隙自体神经外膜桥接缝合构建神经再生室后并于再生室中添加神经碎片修复;小间隙自体神经外膜桥接缝合+神经碎片+VEGF组(实验组C)采用小间隙自体神经外膜桥接缝合构建神经再生室后并于再生室中添加神经碎片、VEGF修复。术后大体观察实验大鼠手术切口、肢体肿胀、肢端溃疡形成及肢体恢复自主运动情况;术后12周显微镜下大体观察吻合口及神经再生室情况,并行腓肠肌湿重比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评价及病理切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再生轴突直径、髓鞘厚度检测。[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各实验组肢体运动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C肢体自主运动恢复最早;术后12周显微镜下大体观察,各实验组神经再生室完整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神经瘤形成,对照组吻合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局部呈膨胀性生长现象、神经瘤形成。2、神经电生理检测示: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实验组C>实验组B>实验组A>对照组。3、腓肠肌湿重比检测示:各实验组腓肠肌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B和实验组C优于实验组A。4、组织学及病理切片图像分析系统评价显示:各实验组再生室内均可见再生神经纤维,分布均匀、密集,排列较规则,无神经瘤形成。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较少、排列不规则大部分呈卷曲状、神经瘤形成、吻合口周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再生轴突直径、髓鞘厚度检测示:实验组C>实验组B>实验组A>对照组。结论:1、自体神经外膜可作为优良的神经导管用于构建神经再生室。2、采用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构建神经再生室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可行的并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端对端吻合法。3、于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构建的神经再生室内添加神经碎片、VEGF,利于形成适宜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促进了损伤神经再生及功能重建。4、我们采用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构建神经再生室并且联合神经碎片、VEGF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极大的促进了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重建,为临床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神经外膜与束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外膜与束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定量评价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1 周围神经病变
    2 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估
    3 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大鼠坐骨神经的超声局部解剖及组织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超声评价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超声评价骨髓间充质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1 全文研究总结
    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的学术成果

(2)不同修复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后GAP-43蛋白及其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与材料
        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3 常用溶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模型的制作
        2.2 神经标本的制备
        2.3 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GAP 43 在不同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量
        2.4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
    3.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1. 成功构建大鼠动物实验模型
    2. 定量PCR检测GAP-43 在不同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量
    3. WESTERN BLOT法检测再生神经GAP-43 蛋白表达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微环境与修复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资料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资料的获取及文献质量评价
2 结果Results
    2.1 微环境
        2.1.1 神经再生通道的建立
        2.1.2 神经营养因子调节
        2.1.3 免疫反应
        2.1.4 炎症反应
        2.1.5 激素调节
    2.2 显微外科技术
        2.2.1 传统的神经束膜、外膜、神经束+外膜缝合术
        2.2.2 神经移植
        2.2.3 自体生物材料小间隙套接法
        2.2.4合成导管小间隙套接法
3 总结Conclusions

(4)芪参还五胶囊对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两组患者入院一般情况比较
        1.2.2 两组患者术后指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1.2.3 安全性检测
        1.2.4 典型图例
    1.3 讨论
        1.3.1 传统中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
        1.3.2 现代医学对指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
        1.3.3 芪参还五胶囊的现代药理研究
        1.3.4 芪参还五胶囊在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价
        1.3.5 课题设计思路及不足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2.1.1 神经吻合方式研究进展
        2.1.2 术后营养神经药物的应用
        2.1.3 神经修复导管在手术中的应用
        2.1.4 基因治疗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2.2 传统中医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2.2.1 中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2.2.2 针灸疗法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2.3 院内制剂芪参还五胶囊相关研究
        2.3.1 实验研究
        2.3.2 临床应用
    2.4 中医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芪参还五胶囊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恢复
    病例报告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仿生多通道人工神经导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兔坐骨神经显微三维结构的获取与重建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1.3 实验分组及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多通道导管的模型设计及制备及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能检测评价
    1.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1.3 相关液体配置
        1.4 实验分组与方法
        1.5 检测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多通道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兔坐骨神经的实验研究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相关试剂
        1.2 相关设备
        1.3 实验动物及分组
        1.4 观察及检测指标
        1.5 统计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研究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 大体观察
        2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
        3 显微镜下大体形态观察
        4 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学观察
        5 超微结构观察
        6 神经电生理检测
    第三章 讨论
        1 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
        2 小间隙吻合法的理论基础
        3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法提出的背景
        4 自体神经外膜作为神经桥接物的优点
        5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6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创新性
        7 本实验的局限性和偏倚性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编专着
致谢

(7)面-舌下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大鼠颅外段面神经、舌下神经的解剖及组织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大鼠面-舌下神经直接端侧吻合神经再生效果的动态定量评估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面-舌下神经直接吻合中供体神经不同处理方式对受体神经再生及供体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课题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及参与学术活动

(8)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修复神经缺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质量评估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2.2 文献证据综合提炼
        2.2.1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的观念
        2.2.2 实验动物研究
        2.2.3 再生神经来源及轴突出芽理论
        2.2.4 供体神经外膜或束膜是否开窗的研究
        2.2.5 与其他吻合方法的比较及运动神经重新支配的评价
        2.2.6 临床应用
3 讨论

(9)吡非尼酮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处瘢痕形成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吡非尼酮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处瘢痕形成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绪论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2 实验试剂
        1.2.3 实验材料和仪器
        1.2.4 实验模型制作
        1.2.5 模型评价方法
        1.2.6 术后处理
        1.2.7 给药方法
        1.2.8 检测指标
        1.2.9 检测方法
        ⑴一般情况观察
        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⑶神经电生理检测
        ⑷I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
        1.2.10 统计学方法
    1.3 结果
        1.3.1 一般情况
        1.3.2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1.3.3 神经电生理检测
        1.3.4 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
    1.4 讨论
第二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前言
    3.2 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现状
    3.3 周围神经结缔组织的构成与胶原蛋白的分布特点
    3.4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
    3.5 瘢痕与细胞因子抑制剂吡非尼酮
        3.5.1 瘢痕
        3.5.2 细胞因子抑制剂吡非尼酮及其在抑制瘢痕方面的应用
    3.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联合神经碎片、VEGF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动物来源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
        1.2.2 手术方法
        1.2.3 术后管理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 大体观察
        1.3.2 神经电生理检测
        1.3.3 腓肠肌湿重比检测
        1.3.4 HE染色和病理切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2.1.1 解剖大体观察
        2.1.2 术后12周显微镜下大体观察
    2.2 神经电生理检测
    2.3 腓肠肌湿重比检测
    2.4 组织学评价
        2.4.1 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2.4.2 图像分析
3 讨论
    3.1 自体神经外膜作为神经导管背景及优点
    3.2 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构建神经再生室的创新性
    3.3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构建神经再生室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3.4 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桥接法构建神经再生室微环境的改善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神经外膜与束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定量评价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D]. 黄云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2]不同修复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后GAP-43蛋白及其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 梅思伟. 苏州大学, 2018(01)
  • [3]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微环境与修复方式[J]. 宋凯凯,张锴,贾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04)
  • [4]芪参还五胶囊对断指再植术后指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D]. 张辉东.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仿生多通道人工神经导管的研究[D]. 亚穆罕默德·阿力克.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1)
  • [6]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周围神经断裂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王培吉. 苏州大学, 2012(09)
  • [7]面-舌下神经端侧吻合修复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基础研究[D]. 刘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5)
  • [8]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修复神经缺损的研究与应用[J]. 孙贵新,王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28)
  • [9]吡非尼酮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处瘢痕形成及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华伟. 河北大学, 2020(08)
  • [10]小间隙桥接自体神经外膜联合神经碎片、VEGF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D]. 雒萌. 内蒙古大学, 2014(10)

标签:;  ;  ;  

神经外膜与神经外膜显微缝合比较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