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转炉烟气混送制酸初步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15)在《镍钴冶炼中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镍和钴在工业中应用广泛,有“工业味精”和“工业牙齿”之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镍、钴冶炼工艺复杂,排污节点众多,污染控制难,在冶炼过程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加快对其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及防控技术的研究,减少重金属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对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确保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目前,随着对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视,虽然我们国家也加大了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力度和管理,国家环保部针对镍钴冶炼行业发布了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最佳污染防控可行技术等标准与技术政策。但是,我国尚未形成有针对性、系统性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度,现有的规定不能满足目前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要求,从而使得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鉴于此,本文以典型镍钴冶炼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镍、钴冶炼企业开展排污节点调查和监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主要节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重金属污染源;讨论镍火法冶炼含重金属烟(粉)尘的无组织扩散模式;最终提出我国镍钴金属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源监管方案与建议,为我国控制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冶炼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论文中主要调查的镍钴冶炼企业的产能占我国镍钴生产企业的85%以上,在我国镍钴冶炼行业其生产工艺及产排污情况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中调查实测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有色喀拉通克铜镍矿、新疆有色众鑫矿业公司、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江锂科技有限公司五家镍冶炼企业,调研的生产工艺组合包括:①鼓风炉熔炼+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②富氧顶吹+沉降电炉+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③电炉熔炼+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④闪速熔炼+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⑤高锍磨浮+镍熔铸+镍电解生产电镍工艺、⑥加压-浸出电积镍生产工艺、⑦常压酸浸-氢氧化镍-萃取电积工艺。论文中主要调研的钴冶金厂家包括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浙江嘉利珂钴镍材料有限公司和赣州逸豪优美科实业有限公司三家钴冶炼企业,调研的生产工艺组合包括:①氯化钴生产工艺、②电积钴生产工艺、③氢氧化钴系统生产工艺、④草酸钴生产工艺。论文中重点调研和实测这7家典型企业的11条生产线,其范围包含了硫化镍矿制取高冰镍和电镍所有典型工艺,以及钴盐和电钴生产的所有典型工艺,覆盖典型工艺所有排污节点的汞、铬、铜、镉、砷、铅、钴和镍等8种典型重金属的排放量。通过辨析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源,得到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节点及排放节点的污染源清单:①需要重点防控的含重金属废水排放节点包括:P204萃取除杂、沉铜、沉镍、镍钴分离、P507除杂、脱氯、CN过滤器、离子回收、碱液洗涤、过滤洗涤;②需要重点防控的含重金属废气排放节点包括:鼓风炉、富氧顶吹熔炼炉、电炉、闪速炉、反射炉、贫化炉、沉降电炉、转炉、回转窑、制酸;③需要重点防控的含重金属废渣排放节点包括:鼓风炉、闪速炉、沉降电炉。在硫化铜镍矿焙烧、熔炼过程中,重金属元素pb、cd、as、hg、cr、zn、cu、ni等氧化或升华后进入烟气,部分进入烟尘,从而造成冶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本文通过采集4家镍冶炼企业的鼓风炉熔炼+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富氧侧吹+沉降电炉+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电炉熔炼+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闪速熔炼+转炉吹炼生产高冰镍工艺的备料工段废气、熔炼炉废气、吹炼炉废气的收尘灰进行重金属烟(粉)尘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收尘灰中含重金属废气中颗粒物的cu、ni、co金属含量较高,与精矿中这三种重金属的品位十分接近,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可直接返回相应工序回收利用;同时,熔炼炉含重金属废气、吹炼炉含重金属废气以及贫化炉含重金属废气的收尘灰中重金属as、pb、zn、cd的含量也较高。本文还以富氧侧吹工艺中的熔炼和转炉工序的收尘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烟(粉)尘组分分析的基础上,还对其收尘灰中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重金属烟(粉)尘粒度特征分析和烟尘表面特征分析。可以看出烟(粉)尘由大量微米级细小晶体颗粒构成,表面重金属含量均较低,远低于体相中重金属含量。因此,提高现有的环境集烟系统的集烟效率是控制含重金属烟(粉)尘逸散的关键。在对逸散烟粉(尘)排放污染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生产规模为10万t/a高冰镍的某镍冶炼企业为研究对象,在车间下风向布点研究其污染源无组织扩散模式。通过现场监测,获得车间的含重金属部分逸散烟(粉)尘的重金属无组织排放数据,然后通过高斯模型反推得到的重金属排放源强,并通过现场实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重金属是工业废渣中最重要的污染成分,重金属污染物质所具有的不可降解性决定了其将长期存在并可能对环境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本文以我国最大的镍生产企业的主要火法工艺冶炼中排放的废渣为试验样品,通过采用国内外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对废渣进行全量溶取,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镍冶炼废渣中cu、pb、zn、as、cr、cd、co、hg、ni主要离子的浸出行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液固比、振荡时间、浸提剂ph值和振荡方式等因素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液固比的增加,废渣与浸提剂混合后的ph值均下降;废渣中浸出的重金属浓度先增加后减小,浸出总量不断增加。随着振荡时间的增加,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逐渐增加,很快到达平衡状态;采用hac/naac溶液浸提时,金属的浸出浓度在8-12h达到最大。浸提剂ph是影响重金属浸出的主要因素。在强酸条件下,浸出浓度普遍较高,随着浸提剂ph的增大,浸出浓度逐渐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浸出浓度逐渐趋于稳定。同一种镍渣样品使用不同浸出方法,其浸出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差距明显。以HAc/NaAc缓冲溶液为浸提剂,其络合作用对金属浸出的影响明显,且浸出后体系的酸度变化幅度较小,金属的浸出量很高;以H2SO4/HNO3为浸提剂,浸出后混合液的pH反映的是废物的酸度,金属的浸出量远低于浸提剂为HAc/NaAc的浸出量,但二者均高于去离子水。采用HJ/T300-2007与TCLP方法镍渣浸出总量差距不大。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浓度限值,本试验镍渣样品不属于危险废物,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最后,论文通过从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现状,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现状,重金属污染防控措施、方法现状三个方面概述了我国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环境监督和管理的现状,总结镍钴冶炼行业中重金属污染防控环境监督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对策建议,讨论了镍钴冶炼中的重点监管节点与污染物,及监管主体及频次。
田月[2](2012)在《某铜冶炼厂车间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及其防治对策》文中认为铜冶炼过程中,车间环境主要存在烟尘(铜、铅、镉、砷等)、SO2、硫酸雾等空气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呼吸、皮肤接触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基于某铜冶炼厂的工程分析,找出污染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结合现场监测与实验室分析,探讨各工段车间环境空气中重金属污染、SO2、硫酸雾等污染的特征;同时,收集职业人群年龄、工龄、岗位等信息,采集作业人员血、尿等生物样品,分析血铅、血镉和尿砷等参数;采用SPSS16.0、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探讨车间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综合评价车间空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得出,熔炼车间主要污染物为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的烟尘、SO2;硫酸车间污染程度相对较高,主要污染物为烟气中的SO2和硫酸雾;电解车间及阳极泥处理车间酸性溶液贮槽露天布置形成了无组织酸雾面源;阳极泥处理车间主要污染源是重金属烟尘、SO2;亚砷酸生产是湿法过程,主要的污染物是砷及其化合物和硫酸雾。(2)车间环境空气污染以重金属、SO2为主。车间环境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熔炼车间,其中铜的浓度范围是0.0010.268mg/m3,铅的浓度范围是0.0300.135mg/m3,镉的浓度范围是0.0200.630mg/m3,砷的浓度范围是0.0010.227mg/m3,浓度均值大于阳极泥处理车间;SO2污染分布比较广,熔炼车间的浓度范围是0.2515.51mg/m3,高于车间外环境,也高于其他车间;电解车间砷化氢污染较为严重,浓度范围是0.0300.214mg/m3;电解车间硫酸雾浓度范围是0.130.98mg/m3,均值高于其它车间。(3)铅污染对作业人群的危害较大。整体血铅浓度与年龄、工龄相关性不显着(P>0.05),但回转窑、金银电解工段职工血铅浓度与年龄相关性显着(P<0.05),回转窑工段血铅浓度与工龄相关性显着(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间血铅浓度差异有极显着性意义(P<0.01),男性组血铅水平显着高于女性组水平;血镉浓度与年龄、工龄相关性不显着(P>0.05);尿砷浓度与年龄、工龄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间尿砷浓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冶炼厂采取了较为先进的环保措施,采取的管理措施在环境监管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纪罗军[3](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有色金属矿物多以硫化物的形态存在,在铜、镍、铅、锌、钼、锡、锑、钴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的烟气。由于冶炼原料、冶炼工艺及设备的差异,有色冶炼烟气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烟气量大且存在波动,烟气SO2浓度分布范围很广,低的浓度在1.0%以下,高的(φ(SO2)可达20.0%30.0%。冶炼烟气中含有重金属、砷、氟、氯等多种有害杂质,这给烟气环保治理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我国有色冶炼工业发展迅猛,有色金属产能、产量高速增长,铜、镍、铅、锌冶炼技术和装
纪罗军[4](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脱硫制酸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有色金属矿物多以硫化物的形态存在,在铜、镍、铅、锌、钼、锡、锑、钴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SO2的烟气。由于冶炼原料、冶炼工艺及设备的差异,有色冶炼烟气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烟气量大且存在波动,烟气SO2浓度分布范围很广,
魏可染[5](2008)在《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呈增长趋势,其中工业过程排放的气体二氧化硫是金昌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本文通过对长期困扰金昌市的工业二氧化硫大气污染问题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探讨金昌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主要工作如下:(1)对1996—2005年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金昌市二氧化硫大气污染浓度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归纳;(2)分析地形地貌、气象因素等自然因素和产业结构、城市布局、环境经济政策等社会综合因素对金昌市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的影响;(3)以金昌市2003年点源、面源监测值为基础,筛选主要点源、面源研究对象,模拟计算各重点污染源在金昌市二类区和三类区三个监测点的浓度贡献值,并对照实测值比较分析各重点污染源对研究区域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浓度贡献率,划定重点治理对象范围;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建议通过政府调控措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市布局调整、强化环境管理的经济和教育手段、提高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等宏观措施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同时,结合金川公司“十一五”期间已建成或拟建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重点建设项目,预测“十一五”期间项目实施后金昌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主要监测点的浓度值。得出结论:如果各项减排措施能够如期保证实施,预计到2010年,金昌市全市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将降低至接近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目标,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王庆伟[6](2011)在《铅锌冶炼烟气洗涤含汞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铅锌第一生产大国,2009年铅、锌产量分别达370.79万吨和435.67万吨。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大量SO2烟气主要用于制硫酸,烟气中还含有汞等重金属烟尘,烟气制酸前在洗涤除尘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酸性重金属废水(简称污酸)。污酸废水酸度高,其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且重金属离子浓度高,形态复杂,毒性大。传统的硫化处理方法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污酸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而排放入环境,将会给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本研究以株洲冶炼集团铅锌冶炼过程烟气洗涤产生的污酸为研究对象,其性质非常复杂。污酸中硫酸的含量在2-4%之间,还溶解了高浓度的SO2酸性气体,主要含有汞、铜、铅、锌、镉、砷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高浓度的氟、氯及硫酸根离子。针对目前采用硫化法处理含汞污酸难以稳定达标的现状,研究了污酸的性质,提出了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研究污酸的性质及其中汞的赋存形态,确定了污酸中汞主要有三种赋存形态:颗粒态、胶体态和离子态;通过研究硫化法处理污酸的热力学,剖析了硫化法处理污酸重金属不能稳定达标的原因,为解决胶体汞去除的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采用电毛细曲线法研究了污酸中汞胶体的结构,建立了污酸中汞胶体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原子态汞进入污酸溶液将优先超载吸附HgCl42-形成三电层结构,并对其形成胶体键能进行了分析,发现原子汞表面和HgCl42-之间产生的键能较弱。根据Gouy-Chapman-Stern (GCS)模型对汞胶体的zeta电位进行了推算,并考察了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对胶体汞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污酸中胶体汞的破坏方法。开发了“生物制剂配合—水解”处理污酸新工艺,研制了处理含汞污酸的生物制剂,并优选了一种高分子阳离子化合物——脱汞剂,通过生物制剂和脱汞剂的协同作用同时深度脱除污酸中的汞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生物制剂基于其中含有的多种功能基团脱除污酸中离子态汞和其他重金属离子,实现出水高效净化。脱汞剂主要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胶体汞的结构,以网捕架桥的作用使胶体汞发生絮凝沉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生物制剂法脱除污酸中汞及其他重金属的最优条件:生物制剂/Hg=16,脱汞剂投加量16mg/L,配合反应时间30min,水解pH值10.0,水解时间30min,处理后出水中各重金属离子浓度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为了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化学反应适应实际工业生产,在株冶污酸工段现场进行了污酸(15-30m3/h)生物制剂连续化处理的中间试验。研究开发了多级溢流反应设备,基于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了管道反应器,实现了生物制剂、脱汞剂与污酸中重金属的高效混合反应,并优化工艺参数,确定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各药剂的投加量和生产参数:生物制剂/汞=40,脱汞剂的投加量为20g/m3,水解pH值10-11。新工艺在株冶原硫化设施上进行了试运行,通过湖南省环境监测站连续48小时的跟踪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中各重金属离子浓度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基于污酸中不同形态汞的特征,提出增加均化工序以净化颗粒态汞的新思路。在株冶原硫化处理设施上进行工业试验,为污酸生物制剂处理工艺改造提供设计参数,同时为污酸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制剂法通过均化、配合、水解三个过程,实现对污酸中的汞以及其他重金属同时深度处理,回收的均化渣和配合渣中汞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31%和45.08%,均可以作为冶炼原料回收其中的重金属。水解渣中重金属含量低,便于安全处置。在工业试验的基础上,株冶集团根据生物制剂法处理流程对污酸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建成了100m3/h的工程示范,该技术列于2009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可为国内同类废水处理提供可行技术。
陈卓[7](2002)在《铜闪速炉系统数值熔炼模型及反应塔炉膛内形在线仿真监测研究》文中提出铜闪速熔炼是一个多操作变量、多过程耦合的复杂熔炼过程。在投入工业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闪速熔炼工艺以其巨大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了世界火法炼铜行业的亲睐,特别是“四高”作业制度的实现,更是开创了铜工业高技术熔炼的新时代。熔炼强度的不断增加,熔炼指标的不断提高,都给闪速炉生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进一步强化生产和节能降耗为目标,以“数学模拟—全息仿真—整体优化”为技术路线,开展铜闪速炉熔炼过程的合理强化与反应塔炉衬保护的计算机仿真研究就显得日趋重要。 为了适应生产强化的要求,更好的协调系统配置,科学地挖掘闪速炉生产潜力,本文通过对闪速炉熔炼过程及系统设备的详细研究,以闪速熔炼过程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数学模型为基础,综合熔炼系统四环节六大因素,开发了闪速炉生产系统数值熔炼仿真模型,并针对贵溪冶炼厂闪速炉系统进行了仿真强化试验,论证了其扩产改建的可能,同时提出了铜锍品位、富氧浓度、闪速炉渣成分以及精矿含铜品位等生产参数的合理选择方案。 熔炼过程的强化不仅对系统设备要求更高,而且使得炉衬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损毁加快。通过对闪速炉反应塔炉衬蚀损机理的研究,作者发现,在反应塔壁面挂渣良好的保护作用下,反应过程中高温熔锍、熔渣以及腐蚀性气体的侵蚀是造成塔壁耐火砖衬损毁的主要原因,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反应塔壁面炉衬的工作温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将有助于塔壁的保护,延长炉体寿命。 在铜闪速炉反应塔炉膛内形数值仿真研究中,作者建立了闪速炉反应塔炉衬热场的数值解析模型;给出了反应塔炉膛内形的定义并进行了物理界定,分析了闪速炉反应塔内壁挂渣层厚度及移动边界的形成与变化机理,提出并定义了反应塔壁面挂渣的“过冷态”与“过热态”的概念;详细研究并提出了实现闪速炉反应塔炉膛内形仿真研究的物理模型以及数学求解方法,开发了反应塔炉膛内形在线监测系统,并分别在贵溪冶炼厂与金隆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座闪速炉系统上投入使用,实现了闪速熔炼过程中对反应塔塔壁状况的实时仿真监测与预警分析,为现场调整操作参数,控制塔壁温度,加强炉体保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文还对闪速炉反应塔壁面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与优化研究。通过建立局部塔壁的三维传热数值解析模型,作者提出了,提高塔壁耐火材料的热导率,降低壁面温度,适当减少砖衬厚度,以进一步延长炉体使用寿命的结构优化方案。
纪罗军,金苏闽[8](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续)》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我国低浓度SO2冶炼烟气脱硫技术和冶炼烟气制酸技术的进展,对比并探讨了各种烟气脱硫、脱硝、收砷、除汞工艺选择及其工业适用性。总结了冶炼烟气制酸在节水与酸性水减排、节能与低温热回收、高浓度SO2烟气转化、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新设备材料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成果。预测"十三五"我国冶炼烟气制酸新增产能在8 00010 000 kt/a,"十三五"末全国硫酸总产能约1.35亿t/a,其中冶炼酸产能约45 000 kt/a,装置开工率仍将保持85%左右。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调结构去产能将是未来有色金属及制酸行业发展趋势。
杨小琴,张邦其[9](2003)在《铜冶炼系统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艾萨熔炼技术引进的决策过程、技术改造的目标、改造实践及改造后的效果,并对整个铜冶炼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效果进行了评价。
刘建军[10](2019)在《铜冶炼厂改造工程设计难点及技术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国外某铜冶炼厂在改造扩建过程中面临的设计难点及处理方法 ,详细分析了设计中的技术创新点和实施结果。通过精心设计,使项目得以按时按质顺利投产,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接近世界闪速炼铜工厂的先进水平。
二、部分转炉烟气混送制酸初步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分转炉烟气混送制酸初步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镍钴冶炼中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世界镍钴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1.2.1 世界镍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1.2.2 世界钴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1.3 我国镍钴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1.3.1 我国镍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1.3.2 我国钴冶炼行业发展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源的识别研究 |
2.1数据收集与处理 |
2.1.1 数据获取方式 |
2.1.2 数据整理与处理方法 |
2.2 镍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源调查实测 |
2.2.1 调查范围 |
2.2.2 重金属废水污染源实测与分析 |
2.2.3 重金属废气污染源实测与分析 |
2.2.4 重金属废渣污染源实测与分析 |
2.3 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源调查实测 |
2.3.1 调查范围 |
2.3.2 重金属废水污染源实测与分析 |
2.3.3 重金属废气污染源实测与分析 |
2.3.4 重金属废渣污染源实测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镍火法冶炼含重金属烟(粉)尘排放污染物特征分析及逸散污染源无组织扩散模式研究 |
3.1 含重金属烟(粉)尘排放污染物特征分析 |
3.1.1 试验材料与制备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含重金属逸散烟(粉)尘污染源无组织扩散模式研究 |
3.2.1 逸散含重金属烟(粉)尘调查实测 |
3.2.2 逸散含重金属烟(粉)尘重金属污染源强估算 |
3.2.3 逸散含重金属烟(粉)尘重金属污染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镍钴冶炼废渣形态分析及毒性浸出规律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设备 |
4.1.2 试剂 |
4.1.3 主要浸提剂和分析液的制备 |
4.1.4 样品采集及制备 |
4.1.5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正交试验 |
4.2.2 浸出特性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4.2.3 不同标准方法对毒性浸出结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环境监督管理方案与建议 |
5.1 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环境监督和管理现状 |
5.1.1 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环境监督和管理现状 |
5.1.2 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环境监督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 镍钴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对策建议 |
5.2.1 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法律法规的对策建议 |
5.2.2 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技术政策建议 |
5.2.3 污染防治标准建议 |
5.3 镍冶炼行业监管方案与建议 |
5.3.1 重点监管节点与污染物 |
5.3.2 监管主体与频次 |
5.4 钴冶炼行业监管方案与建议 |
5.4.1 重点监管节点与污染物 |
5.4.2 监管主体与频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某铜冶炼厂车间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及其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铜冶炼工艺发展情况 |
1.2.2 主要污染物的危害研究情况 |
1.2.3 车间环境空气样品分析方法 |
1.2.4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 |
2.1.1 熔炼车间 |
2.1.2 制酸系统 |
2.1.3 电解工段 |
2.1.4 阳极泥处理及金银回收工段 |
2.1.5 亚砷酸车间 |
2.2 样品采集 |
2.2.1 现场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
2.2.2 采样布点 |
2.2.3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 |
2.3.2 试剂 |
2.3.3 标准样品 |
2.4 样品分析 |
2.4.1 样品分析方法 |
2.4.2 车间空气样品分析 |
2.4.3 生物样品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5.1 车间空气的质量控制 |
2.5.2 生物样品的质量控制 |
2.5.3 质量控制样品检测 |
第3章 资料和数据分析 |
3.1 车间空气检测结果与分析 |
3.1.1 熔炼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2 硫酸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3 电解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4 阳极泥处理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5 亚砷酸车间空气污染物含量特征及来源分析 |
3.1.6 空气中污染物车间分布特征分析 |
3.2 生物样品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1 血镉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2 血铅检测结果与分析 |
3.2.3 尿砷检测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对策 |
4.1 工程技术措施 |
4.1.1 闪速炉、转炉烟气环保措施 |
4.1.2 卡尔多炉(处理杂铜)烟气治理措施 |
4.1.3 阳极炉烟气治理措施 |
4.1.4 阳极泥处理车间烟气治理措施 |
4.1.5 环境集烟治理措施 |
4.1.6 无组织排放的酸雾净化措施分析 |
4.1.7 个体使用防护用品 |
4.2 环境管理措施 |
4.2.1 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
4.2.2 环境管理建议 |
4.2.3 废气污染源监测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区域及功能区划分 |
1.1.2 研究区域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 研究基础 |
1.3.1 理论研究 |
1.3.2 技术研究 |
2 二氧化硫污染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2.1 分布特征分析 |
2.1.1 时间分布特征 |
2.1.2 空间分布特征 |
2.2 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自然因素 |
2.2.2 社会因素 |
2.3 监测点采样代表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重点污染源浓度贡献度分析 |
3.1 重点污染源筛选及确定 |
3.1.1 控制区网格化 |
3.1.2 污染源分布情况统计 |
3.2 重点污染源对研究区域二氧化硫污染物浓度贡献度分析 |
3.2.1 扩散模式 |
3.2.2 贡献率分析 |
3.2.3 重点污染源的来源及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4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对策 |
4.1 政府调控措施 |
4.1.1 加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 |
4.1.2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
4.1.3 推进城市布局调整 |
4.1.4 强化环境管理经济手段 |
4.1.5 强化政府环境管理能力 |
4.1.6 抓好全民环境教育 |
4.2 技术措施控制重点污染源排放量 |
4.2.1 一硫酸挖潜改造系统 |
4.2.2 二氧化硫烟气混配制酸系统 |
4.2.3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 |
4.3 金昌市“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及环境质量预测 |
4.3.1 金昌市“十一五”期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预测 |
4.3.2 主要减排措施实施后对各监测点的影响分析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铅锌冶炼烟气洗涤含汞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冶炼烟气制酸现状及工艺 |
1.1.1 冶炼烟气制酸现状 |
1.1.2 冶炼烟气制酸工艺 |
1.2 污酸的产生及其危害 |
1.2.1 污酸的产生 |
1.2.2 污酸中的主要污染物 |
1.2.3 污酸的危害 |
1.3 污酸处理的主要方法 |
1.3.1 污酸处理的传统方法 |
1.3.2 我国冶炼企业污酸处理工艺 |
1.4 国内外含汞废水处理技术 |
1.4.1 物理化学方法 |
1.4.2 微生物法 |
1.4.3 其他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思路 |
1.5.1 本研究的意义 |
1.5.2 本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污酸中汞形态及硫化法存在问题剖析研究 |
2.1 株冶污酸的来源 |
2.2 株冶污酸的性质 |
2.2.1 污酸成分复杂 |
2.2.2 污酸酸度高 |
2.2.3 污酸中重金属浓度高波动大 |
2.2.4 污酸中重金属形态复杂 |
2.3 污酸中汞形态研究 |
2.3.1 焙烧烟气中汞形态分析 |
2.3.2 污酸溶液中汞形态分析 |
2.4 硫化法处理污酸存在问题剖析研究 |
2.4.1 硫化法处理污酸热力学计算 |
2.4.2 污酸汞形态对硫化法脱汞影响的研究 |
2.4.3 污酸性质对硫化法除重金属影响研究 |
2.4.4 处理工艺流程对硫化法除重金属离子影响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电毛细曲线法对污酸中胶体汞结构的研究 |
3.1 电毛细曲线法的实验原理 |
3.1.1 电毛细曲线 |
3.1.2 滴汞电极的性质及特点 |
3.1.3 滴汞电极测定界面张力 |
3.1.4 滴汞吸附热力学原理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3 污酸体系各主要成分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 |
3.3.1 亚硫酸根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 |
3.3.2 氯化汞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 |
3.3.3 氯离子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 |
3.3.4 氯离子与HgCl_2共存时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 |
3.3.5 氯离子浓度对Hg(Ⅱ)存在形态的影响研究 |
3.4 基于Zeta电势确定汞滴界面吸附离子种类的研究 |
3.4.1 HgCl_2浓度对ζ电势的影响 |
3.4.2 氯离子浓度对ζ电势的影响 |
3.4.3 汞滴在溶液中的电极电势 |
3.5 胶体汞结构研究 |
3.5.1 汞胶体的三电层结构 |
3.5.2 胶体汞结构 |
3.5.3 特征吸附化学键 |
3.6 基于胶体汞结构模型推算其Zeta电位 |
3.6.1 NaCl溶液中的Zeta电位计算 |
3.6.2 HgCl_2与NaCl共存溶液中的Zeta电位计算 |
3.7 破坏汞胶体结构的新方法研究 |
3.8 小结 |
第四章 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脱汞剂的优选 |
4.3 生物制剂法脱汞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3.1 配合时间对脱汞的影响 |
4.3.2 水解pH值对脱汞的影响 |
4.3.3 生物制剂加入量对脱汞的影响 |
4.3.4 脱汞剂加入量对脱汞的影响 |
4.3.5 水解时间对脱汞的影响 |
4.3.6 反应温度对脱汞的影响 |
4.4 生物制剂对各重金属离子的脱除 |
4.5 正交实验参数优化 |
4.6 最优条件实验 |
4.7 生物制剂脱除重金属行为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中试研究 |
5.1 中试工艺流程与试验方法 |
5.1.1 中试工艺流程 |
5.1.2 中试设施 |
5.1.3 试验药剂 |
5.1.4 分析方法 |
5.2 多级溢流反应器的开发 |
5.3 射流管道反应器的研制 |
5.3.1 射流管道反应器模型 |
5.3.2 搅拌反应槽模型 |
5.3.3 管道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
5.3.4 管道反应器计算机仿真 |
5.3.5 搅拌槽计算机仿真 |
5.3.6 仿真结果对比 |
5.4 中试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5.4.1 生物制剂用量的优化 |
5.4.2 脱汞剂用量的参数优化 |
5.4.3 污酸流量的影响 |
5.4.4 水解pH值的优化 |
5.4.5 优化条件下的连续稳定运行 |
5.4.6 汞、铜、铅、锌、镉、砷的脱除效果 |
5.4.7 新工艺在硫化设施上的调试 |
5.5 配合渣与水解渣的性能分析 |
5.5.1 配合渣物理化学特性 |
5.5.2 水解渣物理化学特性 |
5.6 中试的技术经济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污酸生物制剂处理工业试验研究 |
6.1 工业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流程 |
6.1.3 工业试验参数优化 |
6.1.4 分析检测 |
6.2 均化-配合-水解过程中汞的脱除研究 |
6.2.1 均化过程中汞的脱除研究 |
6.2.2 配合过程中汞的脱除研究 |
6.2.3 水解过程对汞的脱除研究 |
6.3 配合-水解过程中其它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研究 |
6.3.1 铜离子的去除研究 |
6.3.2 铅离子的去除研究 |
6.3.3 锌离子的去除研究 |
6.3.4 镉离子的去除研究 |
6.3.5 砷离子的去除研究 |
6.4 配合-水解过程中阴离子的去除研究 |
6.4.1 氟离子的去除研究 |
6.4.2 氯离子的去除研究 |
6.5 工艺过程渣的特性研究 |
6.5.1 均化渣分析 |
6.5.2 配合渣分析 |
6.5.3 水解渣分析 |
6.6 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平衡研究 |
6.6.1 汞的分布平衡 |
6.6.2 锌的分布平衡 |
6.6.3 铅的分布平衡 |
6.6.4 其他元素的分布平衡 |
6.7 工业试验运行成本分析 |
6.8 株冶污酸工业生产工程化改造方案 |
6.8.1 工业生产实施方案 |
6.8.2 新增设备 |
6.8.3 设备利旧情况 |
6.8.4 改造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
6.9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目录 |
(7)铜闪速炉系统数值熔炼模型及反应塔炉膛内形在线仿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铜精矿造锍熔炼工艺的发展及闪速炉仿真研究的意义 |
1.1 铜熔炼工艺的发展与现状 |
1.1.1 铜冶金的现代生产方法 |
1.1.2 现代铜火法熔炼工艺及设备 |
1.1.3 闪速炼铜工艺的发展与现状 |
1.2 有色冶金热工过程研究的发展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 |
1.2.1 有色炉窑热工过程研究方法的发展 |
1.2.2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闪速熔炼工艺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奥托昆普闪速熔炼过程及其设备的发展 |
2.1 概述 |
2.2 奥托昆普闪速熔炼过程 |
2.2.1 奥托昆普闪速熔炼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 |
2.2.2 奥托昆普闪速熔炼过程的反应机理 |
2.2.3 奥托昆普闪速熔炼生产的强化与进展 |
2.3 奥托昆普闪速熔炼炉 |
2.3.1 奥托昆普闪速炉结构 |
2.3.2 奥托昆普闪速炉炉体改进与发展 |
2.4 小结 |
3 铜闪速炉系统数值熔炼模型及生产合理强化的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闪速炉系统数值熔炼模型 |
3.2.1 闪速炉系统数值熔炼模型组成与结构 |
3.2.2 系统参数计算模型 |
3.2.2.1 物料化学成分计算模块 |
3.2.2.2 物料物相组成计算模块 |
3.2.2.3 温度计算模块 |
3.2.3 闪速熔炼过程衡算模型 |
3.2.3.1 建模方案选择 |
3.2.3.2 模型描述 |
3.2.4 闪速炉生产系统优化仿真模型 |
3.2.4.1 模型功能 |
3.2.4.2 建模前提 |
3.2.4.3 模型表述 |
3.2.4.4 约束条件 |
3.3 系统运行 |
3.4 铜闪速炉熔炼能力综合仿真研究 |
3.5 铜闪速炉熔炼过程合理强化仿真研究分析 |
3.5.1 铜锍品位对生产强化的影响 |
3.5.2 工艺风富氧率对生产强化的影响 |
3.5.3 铁硅比对熔炼过程的影响 |
3.5.4 精矿含铜品位对系统能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铜闪速炉反应塔炉衬蚀损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色冶金过程常用的镁铬砖 |
4.3 有色冶炼过程中炉衬蚀损的一般形式 |
4.4 反应塔炉衬蚀损的显微镜结构分析 |
4.4.1 挂渣层 |
4.4.1.1 渣层区全体形貌 |
4.4.1.2 Cu与Cu化合物的分布 |
4.4.1.3 挂渣层扫描电镜分析小结 |
4.4.2 砖衬层 |
4.5 反应塔炉衬蚀损机理分析 |
4.5.1 挂渣对反应塔炉衬的良好保护 |
4.5.2 熔锍在耐火材料中的渗透 |
4.5.3 熔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
4.5.4 气体侵蚀 |
4.5.5 冲刷蚀损 |
4.5.6 分析小结 |
4.6 本章总结 |
5 铜闪速炉反应塔炉衬热场数值仿真及炉膛内形在线显示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反应塔炉衬热场数值仿真研究 |
5.2.1 建模理论与求解方法 |
5.2.2 求解区域 |
5.2.3 传热控制方程 |
5.2.4 边界条件及其计算 |
5.2.4.1 边界条件确定 |
5.2.4.2 边界条件计算方程 |
5.2.5 边界参数计算 |
5.2.6 热场计算流程 |
5.3 反应塔炉膛内形移动边界仿真模型研究 |
5.3.1 Stefan问题及其求解 |
5.3.2 反应塔炉膛内形物理界定 |
5.3.3 挂渣边界消长过程机理 |
5.3.4 反应塔移动边界仿真模型 |
5.3.5 反应塔壁面挂渣相变温度确定 |
5.4 仿真软件的运行检验 |
5.5 系统运行 |
5.5.1 仿真信息源输入 |
5.5.2 实时结果显示 |
5.5.3 反应塔壁面炉衬蚀损预警分析 |
5.6 仿真试验研究 |
5.6.1 仿真试验计算 |
5.6.2 温度对反应塔移动边界的影响 |
5.6.3 生产参数对塔内温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闪速炉反应塔塔壁结构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反应塔塔壁结构优化模型 |
6.2.1 模型及传热方程确立 |
6.2.2 边界条件及其计算 |
6.2.3 反应塔壁面三维传热仿真计算 |
6.3 反应塔塔壁结构优化计算 |
6.3.1 耐火材料热导率的优化 |
6.3.2 反应塔塔壁砖衬厚度优化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续)(论文提纲范文)
5 低浓度SO2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
5.1 脱硫工艺选择 |
5.1.1 铜、镍冶炼环集烟气脱硫 |
5.1.2 铅、锌冶炼烟气脱硫 |
5.1.3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烟气脱硫 |
5.1.4 制酸尾气脱硫 |
5.2 脱硫技术比较 |
5.2.1 钠碱法 |
5.2.2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电石渣-石膏法) |
5.2.3 双碱法 |
5.2.4 湿式氨法 |
5.2.5 氧化锌法 |
5.2.6 氧化镁法 |
5.2.7 双氧水法 |
5.2.8 可再生有机胺法 |
5.2.9 活性焦法 |
5.2.1 0 新型催化法 |
5.2.1 1 柠檬酸钠法 |
5.2.1 2 其他脱硫工艺 |
5.3 脱硫工艺选择探讨 |
5.4 烟气脱硝 |
5.5 烟气收砷及除汞 |
6 冶炼烟气制酸技术进展 |
6.1 节水及酸性水减排技术 |
6.1.1 节水技术 |
6.1.2 酸性水减排技术 |
6.2 节能与低温热回收 |
6.3 高浓度SO2烟气转化 |
6.4 固体废渣资源化利用 |
6.5 新设备材料应用 |
7 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十三五”发展展望 |
7.1 政策驱动,调结构去产能 |
7.2 保障有色金属矿供给,合理利用国际资源 |
7.3 冶炼烟气制酸产能、产量将继续增长 |
7.4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将稳步提升 |
(10)铜冶炼厂改造工程设计难点及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 |
2 设计难点 |
2.1 原始设计资料缺失 |
2.2 停产对接时间短 |
2.3 不确定因素多 |
2.4 改造所需场地受限 |
2.5 尽可能利用原有设备设施 |
2.6 设计深度要求深 |
2.7 全厂原系统自动化改造难度大 |
2.8 标准规模差异大 |
3 工程改造技术创新 |
3.1 窄轨大型门座式起重机精矿卸运技术 |
3.2 高精度铜精矿连续输送称量计量系统 |
3.3 大型精矿干燥技术 |
3.4 闪速炉改造方案的优化设计 |
3.5 闪速炉余热锅炉的双汽包设计 |
3.6 电收尘器模块化设计 |
3.7 饱和蒸汽透平发电取代过热蒸汽发电 |
3.8 先进的烟气制酸技术 |
3.9 先进的炉渣选矿技术 |
3.1 0 新型炉渣缓冷自动控制技术 |
3.1 1 三维设计 |
3.1 2 点云模型应用 |
4 结语 |
四、部分转炉烟气混送制酸初步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镍钴冶炼中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D]. 李静.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2]某铜冶炼厂车间环境空气污染特征研究及其防治对策[D]. 田月. 南昌航空大学, 2012(04)
- [3]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A]. 纪罗军. “澄天杯”第三十六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暨2016年废硫酸/含硫废液再生制酸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4]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脱硫制酸技术进展与展望[A]. 纪罗军. “双盾环境杯”第四届全国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除汞技术年会(2016)论文集, 2016
- [5]金昌市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 魏可染. 兰州大学, 2008(01)
- [6]铅锌冶炼烟气洗涤含汞污酸生物制剂法处理新工艺研究[D]. 王庆伟. 中南大学, 2011(12)
- [7]铜闪速炉系统数值熔炼模型及反应塔炉膛内形在线仿真监测研究[D]. 陈卓. 中南大学, 2002(04)
- [8]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续)[J]. 纪罗军,金苏闽. 硫酸工业, 2016(05)
- [9]铜冶炼系统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效果评价[J]. 杨小琴,张邦其. 有色冶炼, 2003(05)
- [10]铜冶炼厂改造工程设计难点及技术创新[J]. 刘建军.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