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龙胆草,清热燥湿药

(3)龙胆草,清热燥湿药

一、(三)清热燥湿药石龙胆(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风药”用药规律》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病案,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喜奎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张喜奎教授从“风”论治慢性肾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治疗慢性肾炎常用的“风药”、常用的治法、常用的药对、常用的联合用药等规律,能更好总结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以及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导师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炎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按照统一格式整理,运用Mir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2.0等软件,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例病案,200诊次,性别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上,41岁到50岁以及31到40岁发病率较高;使用频率大于5.00%的药物有53味,为本研究的常用药物。根据本研究纳入的风药范围及类型,本研究常用风药为22味,前10位的药物分布为:白鲜皮、蝉蜕、麻黄、地肤子、牡蛎、桑寄生、连翘、钩藤、天麻、赭石。常用的治法有祛风解表法、平肝熄风法、祛风解毒法、祛风湿法、补肾祛风法、搜风通络法、祛风理气法。主要的药物组合有麻黄与杏仁,麻黄与连翘,柴胡与黄芩,白鲜皮与三七,山药与钩藤、天麻与钩藤,牡蛎与石决明,蝉蜕、白鲜皮与地肤子。聚类得到四组核心处方分为为:第一组药物:麻黄、五味子、苦杏仁、茯苓、泽泻、大腹皮、陈皮、连翘、白鲜皮、蝉蜕。第二组药物: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牛膝、三七、芡实、茯苓、白茅根、白鲜皮、蝉蜕。第三组药物: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牛膝、茯苓、白茅根、麻黄、五味子、苦杏仁、白鲜皮、蝉蜕、地肤子。第四组药物: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黄芪、天麻、钩藤、牡蛎、赭石、珍珠母、石决明。结论:慢性肾炎多由内、外二因引起的以肺、脾、肾三脏亏虚,肝气郁结为本,风、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堆积为标的疾病。用药上多以寒味药清热解毒,甘味药扶助正气,辛味药祛邪解表、调畅气机;药物多归肾、肝、肺三经;药类上多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风药常用药味高达22味,所占比例大,风药多使用祛风解表药、平肝熄风药、搜风通络药、祛风湿药、补肾祛风药。处方上,根据六经辨证以确立处方用药,风邪首犯太阳,以宣肺祛风为主,予麻杏味甘汤;太少阴合病,风邪内伏,以扶正祛邪为主,予黄芪二至丸加减;脏腑亏虚,内风久稽,极易引动外风侵袭,在扶正祛邪的同时内外风共解,予黄芪二至丸合麻杏味甘汤;少阴肾水不足,厥阴肝风内动,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为主,予芪麻地黄汤。

吴妙丽[2](2021)在《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VVC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常用内服中药治疗VVC的用药特点。2.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1片/次,单次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抗菌汤。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评分、阴道微生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三个月复发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Meta分析:纳入33个研究,共3922例受试者。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单纯西药相比,在真菌转阴率、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症候积分、阴道瘙痒、白带异常、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阴道分泌物改善时间、IFN-γ水平、IL-6水平、IL-8水平、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一/二/三/六个月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明显(P<0.05);在显效率/好转率、症状体征总积分、外阴瘙痒改善时间、TNF-ɑ水平和IL-4水平方面疗效相当(P>0.05)。纳入文献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使用以补气健脾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见,疏肝、凉血、活血单药出现频率亦较高。2.疗效观察:(1)转阴率:试验组转阴率为74.19%,对照组转阴率为82.7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试验组“阴部瘙痒”、“倦怠嗜睡”、“纳少便溏”、“中医次症”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带下质地”、“中医主症”、“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中医次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疗效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中医主症”、“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面色(?)白或萎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6)复发:三个月后,试验组复发4.8%,对照组复发17.4%,差异不明显(P>0.05)。(7)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Meta分析提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常规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恢复,降低远期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临床VVC常用中药以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多配伍疏肝理气药、活血凉血药。2.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取得较高的真菌转阴率和较低的远期复发率,能明显改善早期及远期的中医证候。3.相比克霉唑阴道片,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在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早期/远期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远期中医主症疗效方面更有优势。4.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陈丽莎[3](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慢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全国名老中医伍炳彩教授临床实践为基础,借助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辨治方法、方药组成规律及用药特色,总结其学术经验,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患者病例,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以及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辨证方法、用药规律等。结果:1.一般资料:研究的324例患者中,男性有128例,占总比例39.51%,女性有196例,占总比例60.49%。年龄主要分布集中在32-68岁之间,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年龄区间在44-45岁,达到119人,占总人数比36.73%。2.频数分析: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有:胃胀、寐差、胃痛、口干、打嗝、乏力、怕冷、口苦、口黏、反酸。辨证为湿热证最为多见,其次还有肝脾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等。治则主要以理气化痰(59.57%)、除湿健脾(3.70%)为主,佐以解表、疏肝理脾、寒热平调、养血健脾。舌象分析频数统计,排列前10的舌质表现为舌红(207)、舌淡(98)、舌暗(83)、舌体胖(36)、边有齿痕(31)、中有裂纹(13)、舌尖红(9)、舌紫(6)、舌下络脉粗(6)、边有瘀点(4)。苔象主要表现为苔黄(183)、苔腻(157)、苔白(114)、苔薄(84)等。高频脉象有脉弦(217)、寸旺(128)、脉细(117)、脉沉(96)、寸浮(91)、脉软(45)。使用频数超过10的方剂按次序为温胆汤(193)、四逆散(177)、小陷胸汤(57)、银翘马勃散(34)、丹栀逍遥散(17)、半夏泻心汤(17)、李氏清暑益气汤(12)。共使用210味药物,频数在2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40味,其中高频药物依次包括甘草(300)、法半夏(259)、陈皮(259)、茯苓(249)、厚朴(233)、香附(222)、柴胡(217)、白芍(214)、苏梗(211)、竹茹(206)等。对药物进行分类及频数分析,结果按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可分为补虚类(24.61%)、理气类(15.89%)、清热类(15.08%)、解表类(12.14%)、化痰平喘类(10.68%)、利水渗湿类(9.28%)等18类。对210味药物进行四气频数分析,使用频次最高的为温性药(35.57%);五味频次较高为苦(32.59%)、辛(31.93%)、甘(29.27%);归经频次统计前三位为脾(23.41%)、肺(22.21%)、胃(15.29%)经。3.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可得到甘草-法半夏,甘草-陈皮,甘草-茯苓,陈皮-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陈皮-法半夏等41个组合。4.聚类分析:得到金银花-马勃-牛蒡子-连翘-射干;香附-苏梗-厚朴-茯苓-竹茹-陈皮-法半夏-炒枳壳;柴胡-白芍-甘草;黄连-瓜蒌壳;党参-干姜-黄芩;炒麦芽-南山楂-神曲;白术-当归-泽泻-葛根-麦门冬等7类处方。浙贝母+乌贼骨、百合+乌药、炒枳实+莱菔子、香附+苏梗、茯苓+竹茹、柴胡+白芍、生姜+大枣、党参+干姜、炒麦芽+南山楂、焦栀仁+薄荷、白术+当归、泽泻+葛根等12组药对。结论:伍炳彩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有饮食失宜、外邪侵袭、情志失调,而湿热致病为主要病理基础,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可归纳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调、久则瘀血内阻四个方面。以理气化痰、除湿健脾为治疗原则,佐以疏肝理脾、寒热平调、养血健脾、活血化瘀等。证型主要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寒热错杂型、胃络瘀血型五大类。善用合方,灵活加减;配伍严谨,喜用药对,以增强药力、制约副作用、产生新疗效的作用;处方简约,药味轻,用量较少,喜用温补之品以护胃,甘寒之品护胃阴,善用平性药物防止气机升降太过。伍炳彩教授据证立法,以法设方,组方用药体现了其辨清寒热虚实、注重恢复脾胃升降、清热利湿谨防伤正、久病入络须活血,疏肝解郁调气机、重视脾胃与脏腑的关系的学术思想。

朱紫尧[4](2021)在《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主要类方的药物运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类方进行梳理,归纳书中各类方的使用范围,总结其加减用药规律,以便发现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并与《伤寒论》进行对比,分析其对仲景学术治法、组方、用药的继承与发展,以期有利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统计《伤寒蕴要全书》中所有方剂,完全录入Excel表格,运用文献研究及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以方类证”分类法,将其中内服方剂进行分类整理,以方名、组成为主,人工分析为辅,病机为主要鉴别核心,以基础方为纲,对各类方中使用较多的药物进行分类解析,挖掘共性与特色,对各类方的使用进行总结,并与《伤寒论》对比,探讨吴绶对仲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吴绶组方用药的特点。结果:1.通过对1188个内服方统计,归纳为266种类方,将正文部分使用频数最高的10类方与全书加减变化数量最多的10类方比较,取其共有类方,发现全书以小柴胡汤类方、桂枝汤类方、四逆汤类方、理中汤类方、五苓散类方、四物汤类方、四君子汤类方7种类方,使用最为频繁,变化最为灵活。2.通过对《伤寒蕴要全书》中主要使用的7类方的各症状、证型与加减药物的分析总结得出:小柴胡汤类方方证多有湿热、痰浊、水饮内停、腑实便秘等实邪为患,且以热证居多,增加药物多见桔梗、栝楼仁、茵陈、茯苓等除湿、化痰、利水之药,黄连、栀子等清热药,栝楼根、玄参等滋阴药,多去大枣、甘草、人参等壅补之品;桂枝汤类方方证多为虚实夹杂证,表里同病,增加药物多见麻黄、细辛、葛根、川芎、防风等辛散温通祛风解表之药,和当归、人参、饴糖、附子、白术等补足阴阳气血之药;四逆汤类方方证多为阳虚阴寒、阴阳格拒证,增加药物多见葱白、干姜、附子等温阳散寒,交通上下之药;理中汤类方方证多为中焦虚寒,水湿内停,升降失调,气机逆乱,增加药物多见陈皮、厚朴、半夏、丁香、木香等理气药,茯苓、藿香等除湿利水药,桂枝、附子等温阳药;五苓散类方方证中多见水湿停聚、气机逆乱、津不上奉、湿热阻滞,增加药物多见茵陈、滑石等清热利湿药,以及升津止渴、升阳止泻之葛根、去暑要药之香薷;四物汤类方方证多为血虚发热、气血两虚、血虚气滞,增加药物多见柴胡、生地、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丹皮、地榆等清热凉血药,人参、黄芪等补气药,木香、陈皮等理气药,附子、肉桂等温阳药;四君子汤类方方证多为饮食不化,食滞中焦,胃气上逆,增加药物多见陈皮、半夏、青皮、枳实、砂仁、香附、丁香、木香等理气和胃降逆药,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化积之药。3.与《伤寒论》原方证对比分析得出:吴绶使用桂枝汤与五苓散皆同仲景之法;对小柴胡汤证出现的发热、头痛、耳聋等症状及其使用禁忌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对四逆汤证之汗出、口渴、舌苔做了完善;对理中汤证之疼痛、面色做了补充。与《伤寒论》相似加减方对比分析得出:吴绶使用小柴胡汤类方时,在阳盛阴虚证中做了较多的补充,多为清热解毒、滋阴润燥、降气化痰之药,更多用于调畅气机、通散实邪、清热滋阴;使用桂枝汤类方时,则分别增加攻邪药与补虚药的种类,在桂枝汤的攻补兼施之法上做了一定的拓展;使用四逆汤类方时,则更注重在补虚温阳之余,交通上下;使用理中汤类方时,更注重气机升降与传变他经;使用五苓散类方时,在湿热发黄证中新增较多方剂,说明在吴绶生活的明代中期江浙地区,湿热证已极为常见。结论:吴绶对《伤寒论》中部分方证进行了补充,列出禁忌症,其组方用药则具有注重气机通畅、擅长攻补兼施、喜用寒凉药物三方面特点。对于研究伤寒学术发展有一定的价值,且可有益于临床。

杨旭[5](2021)在《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收集、整理导师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医案及临床经验,总结概括其诊治经验,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其用药规律,为学习、继承导师经验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本研究对传承名老中医脾胃病辨治经验和方法将具有积极意义。方法:1.跟随导师侍诊抄方,记录导师医话,归纳、总结、整理朱方石教授诊治功能性胃肠病的学术经验和临床经验。2.收集朱方石教授2020年05月至2021年0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门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门诊处方。3.将患者的就诊信息(姓名、就诊时间、诊断、方药等)录入Excel办公软件以建立信息数据库,使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总结朱方石教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1.一般情况:共收集病例90例,处方133张,其中男性36例,女性54例。2.疾病分型:收集病例90例中,其中诊断为FD有56例,占比62.22%,IBS 34例占比 37.78%。3.频数分析:在本次收集的133张处方中,总药物频次为1640次,使用中药共计115味。使用频次大于15次的药物有40种,占总药物频次的80.12%。出现频率最高的10味中药降序排列如下,陈皮、法半夏、佩兰、酒黄芩、厚朴、枳实、石菖蒲、赤芍、泽泻、莱菔子。40味高频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3大类,由高到低排序为理气药、清热药、化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解表药、泻下药、平肝息风药、止血药。4.聚类分析:对40味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出四类聚类组合:第一类:香附、枳壳、苏梗、木香、枳实、陈皮、车前子、茯苓、薏苡仁、泽泻、石菖蒲;第二类:大黄、火麻仁、五灵脂、炒麦芽、炒谷芽、六神曲、鸡内金、莱菔子、黄连、决明子、栀子、牡丹皮、赤芍、酒黄芩、煅赭石;第三类:麦冬、白术、白芍、藿香、苍术、厚朴、佩兰;第四类:紫苏子、苦杏仁、法半夏、川芎、郁金、延胡索、柴胡。5.关联规则分析:对133张处方共计1640频次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低条件支持度设置:30%,最小规则置信度设置:70%,最大前项数设置:3。得出前项数为1的关联规则共有16条。前项数为2的关联规则共有16条。前项数为3的关联规则共有3条。结论:通过三年的跟诊抄方,导师临证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收集、整理朱方石教授医案,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最后总结出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如下。1.导师对于FGIDS的病因病机认识为该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胆肺肠密切相关,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禀赋不足相关。最根本的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食、火,病理产物涉及水湿、瘀血。2.导师治疗FGIDS的学术经验为:①辨病为先,辨证为重;②内伤杂病,细辨脉象;③治病求本,知病所起;④病邪难解,里有积结;⑤脏腑虚损,寓通寓补;⑥斡旋气机,升降有序;⑦因势利导,邪有出路;⑧形神一体,身心兼顾;3.导师治疗FGIDS常用基础方为:四逆散、痛泻要方、不换金正气散、小柴胡汤、保和丸。4.导师常用药对有:佩兰-石菖蒲、酒黄芩-泽泻、牡丹皮-赤芍、陈皮-枳实、法半夏-酒黄芩、陈皮-法半夏、佩兰-赤芍、陈皮-佩兰、法半夏-厚朴等5.导师常用药物:陈皮、法半夏、佩兰、酒黄芩、厚朴、枳实、石菖蒲、赤芍、泽泻、莱菔子。6.用药特点:注重理气活血,移湿去浊,散结开郁,消食行滞。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出了导师对于FGIDS的诊治观,尤其强调病理产物在疾病的过程中的重要,这对于临床诊治FGIDS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韩英豪[6](2021)在《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中医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作用的中药制品,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次对孙思邈《千金方》中内服膏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整理,主要对其方药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及规律总结,同时对膏方制剂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医膏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当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遵循孙思邈着述卷目分类分科方法,分类整理内服膏方的方药配伍规律,探究其内服膏方的方药病证特色及学术思想。结果(1)建立《千金方》内服膏方方剂数据库和膏方药物数据库,整理出孙氏内服膏方69首,涉及药物147种,药物使用频次632味次。将孙氏内服膏方按照卷目分类,涉及妇人、胆腑、七窍、辟谷、养性等28卷次,治疗范围广泛。(2)研究发现内服膏方以虚实辨证为主,适应于虚证的膏方有47首,占68.12%,适应于实证的膏方有22首,占31.88%。(3)膏方配伍灵活多变,小方大复方并用。组方药味数的范围在1~46味,平均药味数为18味,膏方药味数在10以下的小方有49首,占71.01%;膏方药味数在10~20之间的大方有13首,占18.84%;药味数在20以上的特大膏方有7首,约占10%。(4)在膏方的组成上,中药饮片为主体占81.96%,精细料(人参、羚羊角)占1.9%,胶类药物占0.95%,糖类药物占6.17%,其他相关食物(清酒、苦酒、猪脂膏、牛髓、羊脂等)占16.14%。(5)膏方剂型大体分为固态(57.97%)和液态(42.03%)两种。根膏剂的稀稠状态,液态制剂有膏汁、膏饴、膏饧、膏糜;固态制剂有膏餔、膏丸。(6)膏方类型有清膏、素膏、荤膏三类,清膏有9首,占13.04%,素膏有22首,荤膏有38首,占55.07%。(7)内服膏方药类频次上,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类是:补虚药类,使用172次,占27.22%;食物类,使用89次,占14.08%;温里药类,使用79次,占12.5%。其中,补虚药以补气类为主,占59.88%,补阴药、补阳药、补阳药所占比例相近。(8)内服膏方常用药物以辛甘温热为主,主入脾、心、肺、肾经。(9)内服膏方主用“药食同源”类物质熬膏,约占50%;药食两用膏方共计25首,占所有内服膏方的36.23%。(10)孙氏内服膏方常用溶媒种类有10种,依次为:苦酒(醋)、水、酒、蜂蜜、地黄汁、生姜汁、胡麻油、猪脂、羊脂、牛乳。结论孙思邈内服膏方集开唐以前内服膏方数目之最,滋补之最,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之最,膏方的种类剂型亦是丰富多彩。孙思邈内服膏方注重脏腑虚实,专科专膏,辨证施治。孙氏膏方多为小方,用药轻灵而精炼,善用辛甘温补类药物及药食同源物质,奠定内服膏方滋补养生的基础,开创药食两用膏方的先河。

赵凡[7](2020)在《黄芩在治疗抑郁症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黄芩作为传统的清热药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许多含黄芩方剂临床治疗抑郁症疗效显着。目前有关含黄芩治疗抑郁症方剂(以下简称“含黄芩抗抑郁方”)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有报道,而明确含黄芩抗抑郁方的临证应用指征和配伍方法对于中医临床运用黄芩及含黄芩方治疗抑郁症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论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特点及主要配伍方法;并运用实验研究观察黄芩及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对皮质酮(CORT)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效应,从干预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发生这一维度,探讨黄芩及黄芩苷的抗抑郁机制,以冀初步阐明抗抑郁方剂配伍黄芩的科学内涵。方法1.数据挖掘研究 收集整理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等)1986~2019年公开发表的含黄芩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文献,将其分为临床研究(病例数30例以上,有对照组)、病案及临证加用黄芩三类。①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对各部分文献的方剂名称与类别、临床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主治病证的证型及病机(病性和病位证素)、症状和舌脉、配伍药物(单味药和药物类别)、黄芩及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与比例等进行频次统计;②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的Apriori算法对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高频症状进行两症状和三症状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并对方剂组成中的高频药物进行两药、三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③采用Gephi 0.9.2软件对证素-症状、药物-症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以探讨含黄芩抗抑郁方的证治规律。2.实验研究①采用慢性CORT皮下注射6周建立抑郁小鼠模型,造模3周后分为空白、模型、阳性药、黄芩苷低剂量、黄芩苷高剂量、黄芩低剂量和黄芩高剂量7组,分别给药治疗3周后进行糖水偏好、悬尾、强迫游泳、开场、新颖摄食行为学测试,同时取血检测血清皮质酮含量,观察黄芩及黄芩苷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的影响;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Ki-67及BrdU 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齿状回BrdU/DCX/NeuN叠染细胞数,高尔基染色检测齿状回神经元形态、树突长度、树突棘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给予PI3K及AKT抑制剂LY294002、Perifosine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黄芩苷对CORT造模后HT-22细胞中上述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芩及黄芩苷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对神经发生的影响;③采用高效液相测定黄芩水煎剂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1.数据挖掘研究 共收集整理含黄芩抗抑郁方临床文献464篇,其中临床研究文献249篇,有明确疗效的病例9702例;病案文献122篇,有明确疗效的病案153例;临证加用黄芩文献93篇。三类文献的研究结果如下:1.1临床研究文献在临床研究文献中,所涉及的含黄芩抗抑郁方共90首,方剂类别9种。使用频率位列前4的方剂类别为和解剂、化痰剂、清热剂、理气剂,其中和解剂(使用频率65.49%)远超过其他类别方剂。和解剂中柴胡类方使用频率最高(56.9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居所有方剂之首(33.10%)。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表明,临床含黄芩抗抑郁方中药治疗组、中西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证型有21种,实证为主,亦有虚实夹杂。证型出现频率位列前4的为肝郁气滞(18.72%)、肝郁痰热(12.34%)、肝郁痰阻(10.37%)、肝郁化火(热)(9.66%),累计占51.08%。涉及病性证素1 1种,病性有虚有实,以实为主。主要病性为气滞(85.14%)、火热(46.21%)、痰(30.66%),此外还有气虚(10.97%)、血瘀(10.95%)等。涉及病位证素9种,病位以肝居首(出现频率96.17%),其次为脾(16.03%)、心(12.55%)、胆(6.66%)等。在配伍方面,与黄芩配伍的核心单味药为柴胡、半夏,使用频率分别为88.03%、75.21%;主要配伍药物(使用频率在30%-60%之间)为茯苓、牡蛎、龙骨、白芍、大枣、生姜、桂枝、大黄,以上除白芍外,均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组成;次要配伍药物(使用频率在15%-30%之间)有郁金、石菖蒲、酸枣仁、合欢皮、远志、当归、陈皮、人参、党参、栀子、枳壳。常见的两药关联主要有半夏-柴胡、茯苓-柴胡、茯苓-半夏等,常见的三药关联主要有桂枝、半夏-柴胡,大黄、半夏-柴胡,大黄、牡蛎-柴胡,大黄、龙骨-牡蛎,大黄、龙骨-柴胡,桂枝、牡蛎-柴胡,多为上述核心药物与主要配伍药物之间形成的关联。与黄芩配伍的主要药物类别为理气药(使用频率93.38%)、补益药(86.02%)、安神药(83.59%)、化痰药(79.15%)、清热药(57.06%),次要配伍药物类别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泻下药。黄芩及其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黄芩为2-20g,平均10.50±2.26g;柴胡为6-36g,平均13.45±4.87g;半夏为4-20g,平均10.35±2.54g。黄芩与柴胡、黄芩与半夏的用量比例均以1:1为主,三药配比亦以1:1:1居多。1.2病案文献在病案文献中,所涉及的含黄芩抗抑郁方共46首,方剂类别8种。所治证型有19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肝郁气滞证(13.95%),其次为肝郁化火(8.53%)、肝火扰心(8.53%)、肝郁痰热(8.53%)、肝郁痰阻(7.75%)、肝郁脾虚6.98%,累计占54.27%。各类方剂使用频率、主治病证的证型、病性及病位、配伍药物及核心配伍药物用量的统计结果与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基本一致。有关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证候研究显示,此类方剂主治病证的症状计有92种,涉及舌象15种,脉象10种。其中,主要症状(出现频率>30%)在神志方面的表现有忧郁,烦躁,易怒;在躯体方面的表现有寐差,纳差,胸胁不适;舌脉表现为舌红、淡红,苔黄、白、腻、薄,脉弦、细。次要症状(出现频率在8.5%-30%之间)在神志方面的表现有悲伤欲哭,少言寡语,厌世求死,记忆力下降,多思多虑,焦虑,精神紧张,兴趣减退;在躯体方面的表现有乏力,口苦,心悸,大便秘结,口干,头晕,咽部不适,脘痞不适,出汗,腹胀,大便稀溏,头痛,叹息,寒热异常感;舌脉表现为舌暗、胖大有齿痕,苔厚,脉数、滑、沉。常见的两症状关联为忧郁-脉弦、纳差-寐差、纳差-脉弦、烦躁-寐差、苔黄-脉弦、苔腻-寐差、舌红-脉弦,常见的三症状关联为易怒、寐差-烦躁,苔黄、忧郁-脉弦,苔腻、纳差-寐差,易怒、烦躁-寐差,舌红、寐差-脉弦,烦躁、脉弦-寐差,纳差、忧郁-脉弦、乏力、寐差-纳差,多为上述主要症状、舌脉与次要症状之间形成的关联。在证治规律即病机、症状与药物关系的研究方面,利用复杂网络勾勒出3个较为清晰的常见病证与选方用药之间的联系脉络。①肝郁气滞、肝郁脾虚等证:涉及的症状有忧郁,少言寡语,悲伤欲哭,厌世求死,反应迟钝,胸胁不适,寒热异常感,胃脘不适,乏力,纳差,腹胀,叹息,嗳气,消瘦,大便稀溏,苔薄,苔白,脉细;所用代表方剂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逍遥散类方。②肝郁痰热、胆热痰扰等证:涉及的症状有精神紧张,幻觉,多思多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寐差,头重,四肢不温,呃逆,苔腻,脉滑;所用代表方剂为温胆汤类方。③肝郁化火、肝火扰心等证:涉及的症状有烦躁,易怒,恐惧感,心神不宁,口苦,口干,耳鸣,头痛,腹痛,全身疼痛,小便黄,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脉弦;所用代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及龙胆泻肝汤。1.3临证加用黄芩文献在临证加用黄芩文献中,所涉及的方剂有60首。研究表明,当临床医家运用不含黄芩的方剂治疗抑郁症时,于原方中加用黄芩的主要依据是:主治病证有热盛、肝郁化火、痰热等病理改变,症状表现为口苦,心烦,大便干结或不畅,急躁易怒,舌苔黄腻,口干等。临床与黄芩同时加入处方的药物主要为栀子、黄连、龙胆,其次为柴胡、瓜蒌、半夏、牡丹皮、胆南星等清热、理气、化痰药。黄芩的常用剂量为6-20g,平均10.35±2.54g。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及中医传统理论可知,黄芩在抗抑郁方剂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①清热泻火以祛热邪;②清气降火以除痰热;③未雨绸缪以防邪郁化热;④配伍柴胡、半夏以调畅气机;⑤以寒制温,以防温药助火。黄芩在抗抑郁方剂中主要作为臣药、佐药,但其作用与地位不可小觑。2.实验研究2.1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含量的影响慢性皮质酮40mg/kg皮下注射6周后模型小鼠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延长,新颖摄食中潜伏期增加、食物消耗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现出明显的快感缺失、行为绝望状态;且造模6周后血清皮质酮含量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可显着改善CORT诱导的上述抑郁样行为、降低血清皮质酮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2.2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的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发生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模型小鼠齿状回中Ki-67及BrdU 阳性细胞数显着降低(p<0.01),而黄芩苷及黄芩治疗3周可增加阳性细胞数(p<0.01)。免疫荧光显示,模型小鼠齿状回中DCX+/NeuN+/BrdU+标记的未成熟神经元细胞数目显着降低(p<0.01),DCX-/NeuN+/BrdU+标记的成熟神经元阳性细胞数显着下降(p<0.01),而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可显着增加存活的成熟及未成熟神经元数目(p<0.01)。高尔基染色显示,模型组齿状回神经元树突分支少、形态简单,树突总长度显着减少(p<0.01),而给予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可显着增加神经元树突复杂性,增加树突总长度(p<0.05,p<0.01);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统计显示,CORT造模与黄芩苷、黄芩给药均未对神经元总树突棘密度及蘑菇状树突棘密度产生影响(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及突触蛋白PSD95、Synapsin 1表达降低(p<0.01),给予黄芩1.5g/kg、黄芩苷60mg/kg后上述相关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在CORT诱导的HT-22细胞上,黄芩苷可上调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p<0.05,p<0.01),而给予PI3K及AKT抑制剂LY294002、Perifosine后可抵消黄芩苷作用(p>0.05)。2.3黄芩水煎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黄芩水煎剂主要含有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4种物质成分,其中黄芩苷含量最高,为217.77±1.96mg/g。结论1.含黄芩抗抑郁方临床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肝郁痰热、肝郁痰阻、肝郁化火(热)、肝火扰心和肝郁脾虚等证型。其主治病证以实为主,亦有虚实夹杂。常见病性证素为气滞、火热、痰,此外还有气虚、血瘀等;病位主要在肝(胆),其次为心、脾(胃)等。2.含黄芩抗抑郁方主治病证的主要症状,在神志方面表现为忧郁,烦躁,易怒;在躯体方面表现为寐差,纳差,胸胁胀满。次要症状在神志方面表现为悲伤欲哭,少言寡语,厌世求死,记忆力下降等;在躯体方面表现为乏力,口苦,心悸,大便秘结,口干,头晕,咽部不适,脘痞不适等。舌脉主要表现为舌红、淡红,苔薄、苔白、苔腻,脉弦、细。3.含黄芩抗抑郁方中与黄芩配伍的核心药物为柴胡、半夏,三味药物平均用量分别为10g、13g、10g,黄芩与柴胡、黄芩与半夏的两药配比均以1:1为主,三药配比亦以1:1:1居多。4.在含黄芩抗抑郁方中,与黄芩配伍的单味药除柴胡、半夏外,主要有茯苓、牡蛎、龙骨、白芍、大枣、生姜、桂枝和大黄,此外还有郁金、石菖蒲、酸枣仁、合欢皮、远志、当归、陈皮、人参、党参、栀子和枳壳等。与黄芩配伍的主要药物类别为理气药、安神药、补益药、化痰药和清热药,此外还有活血化瘀药、开窍药和泻下药等。5.对常见病证与选方用药关系的研究表明:以肝郁气滞或肝郁脾虚等为主的病证,所用代表方剂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逍遥散类方;以肝郁痰热或胆热痰扰等为主的病证,所用代表方剂为温胆汤类方;以肝郁化火或肝火扰心等为主的病证,所用代表方剂为龙胆泻肝汤或黄连解毒汤。6.黄芩和黄芩苷可通过上调PI3K/AKT/GSK3 β/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CORT抑郁模型小鼠齿状回神经发生发挥抗抑郁作用。

朱立[8](2021)在《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耐药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关注的问题。世卫组织预测,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们将步入无药可用的“后抗生素时代”。目前,西医主要通过研发新抗生素来应对耐药菌,但因耐药菌形成速度快于抗生素研发速度,所以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于是我们想到了中医中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应对耐药菌感染依然以辨证论治为主,缺乏专门指导耐药菌感染辨治的中医理论。鉴于此,导师提出了“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新论并在古方达原饮的基础上创制了新方“新加达原散”。本论文即是围绕这两项创新点展开的。研究目的通过整理文献,解释中医新论“耐药菌感染从伏邪论治”的立论基础。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生物膜的作用。通过临床研究,评价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理论研究:①通过梳理及研究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中与伏邪相关的文献及古代七位代表性医家王履、吴又可、张璐、蒋宝素、叶天士、雷丰、柳宝诒对伏邪的治验发挥,探讨了伏气学说的源流、概念的演变,以及伏邪与耐药菌的关系。②通过查阅本草及方剂相关的古今文献,从方中的四组药入手,进而对每味药及全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验研究:①XTT法观察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形成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和药液各100 μL,培养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酶标仪上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②XTT法观测药物对MRSA、多重耐药Kp成熟期生物膜膜内活菌的影响:96孔板中加入MRSA或多重耐药Kp菌液(OD600=0.1)100 μL,培养24小时后加药,药物作用24小时后洗板,加入XTT,检测万古霉素和新加达原散对MRSA、多重耐药Kp膜内活菌的影响。③扫描电镜观察新加达原散对成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的影响:24孔板内置入干净、无菌的玻璃片,加入MRSA、多重耐药Kp菌液培养24小时后加入同体积的药物,药物作用24小时后,制成药品,观察并拍照。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观察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安门医院ICU/急诊病房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结合组、西药组。三组均予以基础及支持治疗。中药组予新加达原散,结合组予相关抗生素与新加达原散,西药组予抗生素,疗程均为7天。三组均于第0、3、7天观察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PIS评分、痰培养、中西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以评价新加达原散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理论研究:①中医新论“耐药菌从伏邪论治”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伏气学说的继承和创新。②新方“新加达原散”是对古方达原饮的继承和创新,更契合今日临床实际。实验研究:①XTT法示新加达原散对形成期及成熟期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②扫描电镜示新加达原散可破坏MRSA、多重耐药Kp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最终中药组49例、西药组48例、结合组49例,共146例患者入选。三组基线指标(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基础病分布、痰培养结果、机械通气与血液净化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体温:三组体温均下降。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结合组差异最明显(P=0.000)。下降程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常率比较,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1)。白细胞:三组白细胞均降低。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组均下降。治疗前后,结合、西药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23)。C反应蛋白: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降钙素原:三组均下降。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氧合指数:三组均上升。三组整体比较,三个时间点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分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IS评分:三组变化趋势不规律。三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结合组差异相对最大。中医证候积分:三组均下降。中药、结合组三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痰培养结果: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有效率:从中医积分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63.3%),但三组有效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从西医指标判断,结合组有效率最高(77.6%),三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但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安全性指标:未发现与试验用药相关的安全性指标异常。28天病死率:结合组最低(38.8%),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研究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体外对MRSA及多重耐药Kp生物膜膜内菌有抑制作用、且能破坏生物膜及膜内菌的结构。临床研究表明,新加达原散在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对体温、炎症指标的夏常、氧合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与抗生素联用疗效更佳,且28天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中医新论“从伏邪论治耐药菌感染”与新方“新加达原散”是理论依据充分、实验结果阳性、临床用之有效的两大创新点,可以解决一部分抗生素耐药的问题。

邢婧瑜[9](2020)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通过对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及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参西录》)中清法相关内容的整理,总结张锡纯在清法组方用药和临床应用中的特点,研究得出《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研究方法对《参西录》和仲景清法条文、方剂、药物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数据统计、比较分析和整理归纳等方法,总结《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和发展。2.1分类方法1.分类标准:参考中医教材《方剂学》,按照清法方剂的分类,确定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清热祛暑、清热利湿、清热化痰九类,并依据教材确立划分标准。2.方剂纳入标准:(1)张锡纯本论符合分类标准者;(2)本论不明者,参考历代医家对相关方证的阐述,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方剂功用、主治及方论选录等相关内容,论述符合分类标准者;(3)有争议者,参考《方剂学》相关内容,论述符合分类标准者;(4)以上满足其一即可纳入相应分类。3.方剂排除标准:(1)未注明剂量的方剂;(2)转录的古方、他方或出处不可考的方剂;(3)随证加减化裁及张锡纯不以之为固定方的方剂。4.条文纳入标准:同方剂纳入标准。2.2统计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各分类中方剂用药数和方剂用药频次进行统计。为方便阅览,规定输出数据结果中,始终保持横坐标分组≤25,药味数量超过25即剔除频次最低的数据。3研究结果1.清气分热:(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21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34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34、154、155、176、219、350条进行了探讨;提出温病统于六经、伤寒温病始异终同的观点;在猩红热的治疗中体现了病证同治的思想。(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11首,《参西录》相关方剂17首。《参西录》在仲景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豉汤的基础上,扩展了热在气分的诸多方证,并有中西药合用方2首。(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清热药为栀子、石膏,《参西录》常用药为石膏、知母、白茅根,常以连翘、蝉退为引经药,对西药阿斯必林进行了讨论。《参西录》提出辛凉药物更宜阳明经证;补充扩展石膏功效;以人参助石膏清热益阴;重视热有出路,强调审病机而因势利导。2.清营凉血:仲景方中无此类方剂,但防己地黄汤中生地黄之用为后世清营凉血方之祖;《参西录》代表方为鲜小蓟根汤,可清血中热毒,临证亦多以生地黄清血分之热。3.清热解毒:(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5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24篇。《参西录》对仲景阳毒、肺痈的治法进行了讨论;对瘟疫、霍乱的治法进行了补充;强调传染病应防热毒扰心;对肠溃疡的讨论体现了病证同治的理念。(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4首,《参西录》相关方剂15首。《参西录》提出桔梗不宜于肺痈、辛温不宜于阳毒;补充了霍乱、毒淋、眼科等证的方剂。(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药为甘草,《参西录》常用药为甘草、鸦胆子、硼砂、金银花。张氏承仲景习惯常生用甘草;善用鸦胆子清肠中热毒,甘草、三七解毒去腐;对毒淋、霍乱、眼科疾病中的西医用药进行了观察讨论。4.气血两清:仲景无相关条文和方剂。《参西录》中代表方剂为清疹汤,并取白虎汤之意清阳明气分之热。5.清脏腑热:(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12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28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63、162、371、373条和《金匮要略》十七篇17、46条均有阐发;对肺热、热痢、黄疸、吐衄证的治疗进行了补充;对肺结核的治疗体现了病证同治理念。(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9首,《参西录》相关方剂22首。《参西录》对仲景麻杏甘石汤、白头翁汤、硝石矾石散、泻心汤均有讨论和发展。(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药为黄芩、黄连、甘草;《参西录》中常用药为甘草、芍药、牛蒡子、玄参、朱砂,对阿斯必林、百布圣、臭剥等西药药性进行了阐释。《参西录》对仲景方中白头翁、矾石均有探讨;温病中用药常以辛凉代仲景辛温;对西医治疗热痢、黄疸病的用药进行了讨论和评价。6.清虚热:(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共计9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共计7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第303、310条进行了讨论和扩展。(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8首,《参西录》相关方剂3首。《参西录》对仲景黄连阿胶汤有所探讨,并发展得到少阴热化证自拟方。7.清热祛暑:(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仅1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4篇,对暑热不夹湿或夹燥证、暑热泄泻伤阴证以及伏暑证进行了扩展补充。(2)方剂用药对比:仲景代表方为白虎人参汤,《参西录》中代表方为加味天水散和加味益元散。仲景用人参生津,张氏以山药增液。张氏治疗伏暑常用仲景白虎汤或大剂石膏。8.清热利湿:(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14条,《参西录》相关篇目12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第223条和身发黄证进行了探讨,对淋证、水臌进行了补充完善;指出西医混治五淋,疗效不及中医。(2)方剂对比:仲景相关方剂10首,《参西录》中相关方剂9首。《参西录》对仲景猪苓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有所讨论和发展。(3)用药对比:仲景常用药为滑石;《参西录》中常用药为滑石、甘草、芍药。两者皆善用滑石,张氏又善用滑石、甘草取天水散之意。9.清热化痰:(1)条文篇目对比:仲景相关条文仅1条,《参西录》中相关篇目8篇。《参西录》对《伤寒论》原文第138条进行了讨论,并补充了痰热所致神志异常疾病的论述。(2)方剂用药对比:仲景代表方为小陷胸汤,《参西录》中代表方为龙蚝理痰汤和荡胸汤,常用药物为赭石和朴硝。《参西录》取仲景小陷胸汤之意拟荡胸汤,对痰热壅滞之神志病的治疗进行了补充。4研究结论1.《参西录》的清法思想承自仲景、兼融寒温,认为仲景部分清热剂亦为温病方,并对其用药进行了讨论,指出应以辛凉代仲景辛温;又在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伤寒、温病始异终同的观点,对清法在温病、寒温同治中的应用进行了补充和发展。2.《参西录》继承仲景思想,重视使热有出路,认为热从肺、腠理、水道皆可清散,并善借药力升提、透发之性,引深伏之热外见;同时张氏又强调因势利导,指出热从汗解未必须用汗法,当审其病势、调其阴阳,寒热相合亦可使热作汗而解。3.《参西录》在清法的应用中常遵仲景方,又提出古方今用须有通变,结合病证变化对仲景清热剂多有化裁通变,大大扩展了原方的应用范围,对热毒、疫毒炽盛等证的讨论也弥补了仲景清法理论的不足。4.《参西录》在对仲景清法有所发展的同时,又中西互参,病证同治,并在清法的诊疗中,对中西医结合用药、提高中医疗效进行了尝试,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姜秀新[10](2020)在《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孔伯华先生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对“热病”诊疗尤为擅长,研究其辨治热病的经验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文献信息学、逻辑学、数据挖掘等方法,以珍贵孔先生医案手抄稿编撰而成之《孔伯华医案存真》热病病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孔先生专着、医论、中医经典理论及时代特点、自然物候等从时空、地域、医案三个维度,主要通过“孔伯华热病医案分析解析研究”、“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研究”及“伤寒经方传承与新用”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以探微索隐、揭示规律、彰显特色,从临证实录的角度探讨孔伯华先生辨证热病学术特点、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力求客观、深度挖掘孔伯华先生治疗热病临证思维、常用立法及用药特色,为当前热病研究和临床提供新的视角。研究结果1.孔伯华热病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以《孔伯华医案存真》中医案为本底资料,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主要运用数据挖掘与归纳推理的方法对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经验进行梳理。筛选孔伯华以发热为主症的热病医案144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65例,性别不详4例,共计352诊次,研究主要从发热与舌诊、脉象、伴随症状、证候分布、病位、治法、用药分析等几方面深入挖掘分析。在对信息的抓取与分析中,揭示孔先生治疗“热病”的潜在规律。研究提示医案所载发热为主症医案脉象频次由高到低主要是:数大、滑数大、滑数、弦滑数、左关盛、数、弦数、关盛、有力、弦滑数大等;单脉象及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数、大、关盛、弦、有力、洪、平、缓等,医案中脉象多为阳脉。舌苔频次由高到低前10位依次是白腻、未退净、厚腻、黄厚、苔退、白厚腻、垢厚、垢糙、垢腻、厚糙;舌质颜色频次最高的是白、其次是黄、赤;舌苔厚薄及频次是厚苔明显高于薄苔;舌质津液情况及频次糙大于润;舌苔净垢情况及频次是垢明显高于净。医案所载发热主要伴随症状及证候分析。伴随描述:便秘、便泻、口渴、神昏、呕吐、谵语、腹痛等症状,辨为阳证较多。证候分布由多到少排列:为湿热内蕴、气分热盛、热入营血、表热、表湿等,其中湿热内蕴证占60%比例居多。病位分布从高至低排列:以肺、胃、肝、脾、心包、肠胃,提示外感发热最易以肺和胃受累,所涉非一脏,往往多脏器受累,治病用药需兼顾其他脏腑。药物性味归经,性以寒、平为主,味以甘、苦、辛为主,归肺、胃、肝经的中药最多。中药以鲜苇根、地骨皮、生石膏、旋覆花、代赭石、薄荷、生石决明等为高频用药。同时,对症状、证候与中药关联分析提示了石膏、地骨皮、黄柏、代赭石及安宫牛黄丸的用药特点。研究亦得出了石膏、知母等31对常用药对。2.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和学术特点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临证实录角度进行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和学术特点研究,探讨孔伯华先生辨证热病学术特点、临床诊疗经验,深度挖掘孔伯华先生治疗热病临证思维、常用立法及用药特色。首先,从“病因”“发病”“辨证”“治则”“调护”等角度对孔先生辨治热病思维进行整体探析。其次,根据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揭示的病机、证候特点等提取出的“郁热”这一重要致病因素,阐述了孔先生从“郁热”论治热病的学术特点。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辨治“郁热”重视从少阳宣郁泄热、郁热挟湿重视畅通三焦等。再次,总结出“通”“降”“和”三个主要治疗法则,整理了孔先生审因组方、审病位组方的特点与用药特点,归纳出“郁热轻”“郁热重”“邪为湿固”“在表在上”“在表在里”“邪退气阴亏”等方阵特点,及以“石膏”为代表的药物应有特色。最后,从“谨遵经旨,首辨阴阳”“凭脉辨势,四诊合参”“溯源循因,重视郁热”“顺天之道,调畅气机”“治病求本,顾护脾肾”“截断扭转,已病防传”6个特点对孔先生辨治热病学术特点进行了诠解。3.孔伯华传承伤寒经方和新用研究研究中发现孔先生对伤寒经方传承中多有创新,以“旋覆代赭汤”“小柴胡汤”“改良大承气汤”应用可见一斑。通过以经解经,应有对比、推理,对以上三方中蕴含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初步阐发、对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认为“旋覆代赭汤”在药物组成、配比、适应症方面均有活用,如旋覆花与代赭石经典比例为3:1,孔先生应用比例为1:1,功效为“镇肝降逆,调和脾胃,化痰通腑,并降诸上逆之气”适应症扩大为呃逆,咳嗽,呕吐,头痛眩晕,大便不通等。孔先生和解少阳,不用小柴胡汤,而以自拟“薄荷龙胆汤”为主,更强调“辨素体阴阳”,突出“阴不足”的病机特点,脉象以“弦大或数”为主,治“胃”臣佐半夏、知母、藕;治“脾”酌加谷芽、稻芽;治“肝”酌配“地骨皮、石决明、桑寄生”等。孔先生“改良大承气汤”与伤寒“大承气汤”相较,方药组成为“酒大黄,瓜蒌,玄明粉或加枳实、大腹皮、厚朴花”,其中,酒军(1.2-4.5g,平均剂量3g)、瓜萎(9-30g,平均剂量24g)玄明粉(1.2-6g,平均剂量3g),煎煮方法中“川军(开水泡,兑)取之气,弃其味,玄明粉(冲)”用药时机为“胃实肠满,潮热,腹满,汗出”服用方法“得下,如仍有燥屎,可续服用”,传承中又多活用,特色鲜明。研究结论研究认为孔伯华对热病论治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难经》。热病论治孔伯华重视“郁热”,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辨治“郁热”重视从少阳宣郁泄热调畅气机;郁热挟湿以分消上下之势畅通三焦;“祛邪”之法重视通降并用,气血同调。辨“素体”阴阳盛衰以固本,护心、脾阳、滋阴以病防传。孔先生热病辨治“寒温融合,法效伤寒”,而用药之性,参悟《本经》擅用妙用石膏、喜用芳香之品鲜药、兼用中成药以补汤药之不及。总之,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经验丰富、特色鲜明。通过以上研究,亦可窥其对中医学术继承和发扬上的贡献。本论文立足于客观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对孔先生热病辨治经验与学术特点进行总结和阐发,对其辨治经验的梳理尤为着力,相信对当前中医药防治热病临证探索及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等或应有所助益。

二、(三)清热燥湿药石龙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清热燥湿药石龙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风药”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病案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风药范围与分类
        1.5 病案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案预处理
        2.2 中药名规范化处理
        2.3 录入信息及建立数据库
        2.4 数据挖掘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3.2 用药规律分析
        3.3 系统聚类分析
        3.4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讨论部分
    1 从“风”论治慢性肾炎理论依据
        1.1 风邪致病特点与慢性肾炎发病特点
        1.2 风邪伤肾病因病机
        1.3 风邪在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作用
        1.4 风邪与现代医学研究的联系
    2 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2.1 性别年龄
        2.2 药性、药味结果分析
        2.3 归经结果分析
        2.4 药类与药物频数结果分析
        2.5 风药频数结果分析
        2.6 慢性肾炎核心药对分析
        2.7 核心处方
    3 张喜奎教授从“风”论治慢性肾炎
        3.1 风邪说
        3.2 风邪与“固邪说”
        3.3 祛风药贯穿始终
        3.4 从风论治慢性肾炎注意事项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从“风”辨证论治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
        1.5 数据提取
        1.6 文献质量评估
        1.7 统计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安全性评价
        2.5 Meta分析结果
        2.6 纳入文献用药特点
    3 讨论
        3.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讨论
        3.2 纳入文献质量讨论
        3.3 Meta分析结果讨论
        3.4 异质性讨论
        3.5 发表偏倚讨论
        3.6 敏感性讨论
        3.7 用药特点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VVC的疗效观察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立项依据
        4.2 祖国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4.3 对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探讨
        4.4 对扶正抗菌汤的方药分析
        4.5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4.6 结果分析与探讨
        4.7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慢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第1章 研究内容
    1 数据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中医术语表编制
    2 分析软件
    3 数据分析
第2章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
        1.1 性别频数分析
        1.2 年龄频数分析
    2 临床数据
        2.1 症状数据
        2.2 证候数据
        2.3 舌象频数分析
        2.4 脉象频数分析
        2.5 方剂频数分析
        2.6 中药频数分析
        2.7 组方关联分析
        2.8 聚类分析
第3章 分析与讨论
    1 频数分析讨论
        1.1 性别、年龄分析
        1.2 症状分析
        1.3 证候分析
        1.4 舌象分析
        1.5 脉象分析
        1.6 药物分析
    2 组方关联分析讨论
    3 聚类分析讨论
第4章 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学术经验
    1 伍炳彩教授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因
        1.2 病机
    2 伍炳彩教授的辨证要点
        2.1 辨脏腑
        2.2 辨气血
        2.3 辨阴阳
        2.4 辨寒热
        2.5 辨虚实
        2.6 辨湿邪
        2.7 辨舌苔
    3 伍炳彩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治则治法
        3.1 辨清寒热虚实,注重恢复脾胃升降
        3.2 清热利湿谨防伤正
        3.3 疏肝解郁调气机
        3.4 久病入络须活血
        3.5 重视脾胃与脏腑的关系
    4 伍炳彩教授对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4.1 肝郁气滞型
        4.2 湿热型
        4.3 脾胃虚弱型
        4.4 寒热错杂型
        4.5 胃络瘀血型
    5 伍炳彩教授用药特点
        5.1 善用合方,灵活加减
        5.2 喜用药对,配伍严谨
        5.3 处方简约,用药轻灵
第5章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主要类方的药物运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部分 吴绶与《伤寒蕴要全书》介绍
    1 吴绶简介与《伤寒蕴要全书》成书背景
    2 《伤寒蕴要全书》介绍
        2.1 版本问题
        2.2 内容简介
        2.3 后世评价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与方案
第三部分 《伤寒蕴要全书》的类方分析
    1 小柴胡汤类方
        1.1 小柴胡汤
        1.2 小柴胡汤增减原药类方
        1.2.1 去大枣类方
        1.2.2 增减甘草类方
        1.2.3 增减半夏类方
        1.2.4 增减人参类方
        1.2.5 增减黄芩类方
        1.2.6 增减生姜类方
        1.3 小柴胡汤增加新药类方
        1.3.1 加黄连类方
        1.3.2 加芍药类方
        1.3.3 加茯苓类方
        1.3.4 加栝楼仁类方
        1.3.5 加桔梗类方
        1.3.6 柴胡加山栀子汤类方
        1.3.7 加味小柴胡汤类方
        1.3.8 柴胡桂枝汤类方
        1.3.9 大柴胡汤类方
        1.3.10 小柴胡汤合二陈汤类方
        1.3.11 小柴胡汤合白虎汤类方
        1.3.12 其他类方
    2 桂枝汤类方
        2.1 桂枝汤
        2.2 桂枝汤增减原药类方
        2.2.1 增减芍药类方
        2.2.2 增减桂枝类方
        2.2.3 去生姜类方
        2.3 桂枝汤增加新药类方
        2.3.1 葛根汤类方
        2.3.2 小建中汤类方
        2.3.3 当归四逆汤类方
        2.3.4 桂枝汤合方
        2.3.5 其他类方
    3 四逆汤类方
        3.1 四逆汤
        3.2 四逆汤增减原药类方
        3.2.1 增附子、干姜类方
        3.2.2 去附子类方
        3.2.3 去干姜类方
        3.2.4 去甘草类方
        3.3 四逆汤增加新药类方
        3.3.1 加人参类方
        3.3.2 加茵陈类方
        3.3.3 加葱白类方
        3.3.4 其他类方
    4 理中汤类方
        4.1 理中汤
        4.2 理中汤增减原药类方
        4.2.1 增减白术类方
        4.2.2 去甘草类方
        4.2.3 增人参类方
        4.2.4 增干姜类方
        4.3 理中汤增加新药类方
        4.3.1 加茯苓类方
        4.3.2 加桂枝类方
        4.3.3 加陈皮类方
        4.3.4 加厚朴类方
        4.3.5 加附子类方
        4.3.6 加丁香类方
        4.3.7 其他类方
    5 五苓散类方
        5.1 五苓散
        5.2 五苓散增减原药类方
        5.2.1 去桂枝类方
        5.2.2 去白术类方
        5.2.3 去猪苓、泽泻类方
        5.3 五苓散增加新药类方
        5.3.1 加茵陈类方
        5.3.2 加滑石类方
        5.3.3 加葛根类方
        5.3.4 加香薷类方
        5.3.5 五苓散合方
        5.3.6 其他类方
    6 四物汤与四君子汤类方
        6.1 单用四物汤类方
        6.2 单用四君子汤类方
        6.3 八珍汤类方
第四部分 各类方加减药物与证型总结分析
    1 小柴胡汤类方总结
    2 桂枝汤类方总结
    3 四逆汤类方总结
    4 理中汤类方总结
    5 五苓散类方总结
    6 四物汤类方药物总结
    7 四君子汤类方总结
第五部分 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与《伤寒论》对比
    1 对比原方
        1.1 对比小柴胡汤
        1.2 对比桂枝汤
        1.3 对比四逆汤
        1.4 对比理中汤
        1.5 对比五苓散
    2 对比加减方
        2.1 小柴胡汤类方
        2.2 桂枝汤类方
        2.3 四逆汤类方
        2.4 理中汤类方
        2.5 五苓散类方
第六部分 结论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从唐至清代伤寒学术思想的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5)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现代医学对功能性胃肠病相关认识
        1 FD综述
        1.1 FD定义与分型
        1.2 FD发病机制
        1.3 FD诊断
        1.4 FD常规治疗方法
        2 IBS综述
        2.1 IBS定义与分型
        2.2 IBS发病机制
        2.3 IBS诊断
        2.4 IBS常规治疗方法
        3 评价与思考
    二、功能性胃肠病中医综述
        1 关于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FD
        2.2 IBS
        3 辨证论治
        3.1 FD辨治现状
        3.2 IBS辨治现状
        4 评价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整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数据处理
        1.4 数据挖掘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药物频数统计
        2.3 高频药物分类频数统计
        2.4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
        2.5 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3.1 药物使用频数体现导师主要治则方向
        3.2 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反映使用药物的证机相应
        3.3 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药对使用的临床价值
第三部分 典型医案举隅
    1 案例一
    2 案例二
第四部分 朱方石教授诊治FGIDs的学术经验探析
    导师小传
    1 病因病机认识观
    2 辨病辨证结合观
        2.1 辨病为先,辨证为重
        2.2 内伤杂病,细辨脉象
    3 治病求本治则观
        3.1 治病求本,知病所起
        3.2 病邪难解,里有积结
        3.3 脏腑虚损,寓通寓补
    4 随机变法灵活观
        4.1 斡旋气机,升降有序
        4.2 因势利导,邪有出路
        4.3 形神一体,身心兼顾
    小结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膏方源流概述
    1 膏方的概念
        1.1 膏的释义
        1.2 膏方的种类
        1.3 膏剂与丸剂的区别
    2 膏方的历史源流
        2.1 先秦至秦汉时期
        2.2 魏晋隋唐时期
        2.3 宋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近现代时期
第二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文献版本依据
        2.2 膏方纳入标准
        2.3 膏方排除标准
        2.4 孙思邈膏方概况
    3 研究主要方法
        3.1 文献法
        3.2 比较法
        3.3 统计学法
    4 膏方资料处理
        4.1 膏方名称录入
        4.2 膏方病证分类录入
        4.3 内服膏方药物录入
第三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
    1 孙氏妇人内服膏方整理
        1.1 膏方评析
        1.2 妇人膏方总结
    2 孙氏胆腑内服膏方
        2.1 膏方评析
        2.2 胆腑膏方总结
    3 孙氏养生辟谷膏方介绍
        3.1 膏方评析
        3.2 养性辟谷膏方总结
    4 孙氏七窍内服膏方整理
        4.1 膏方评析
        4.2 七窍内服膏方总结
    5 孙氏大肠内服膏方整理
        5.1 膏方评析
        5.2 大肠膏方总结
    6 孙氏杂病内服膏方整理
        6.1 膏方评析
        6.2 杂病膏方总结
    7 孙氏伤寒内服膏方整理
        7.1 膏方评析
        7.2 伤寒膏方总结
    8 孙氏痈肿毒内服膏方整理
        8.1 膏方评析
        8.2 痈肿膏方总结
    9 孙氏风毒脚气膏方整理
        9.1 膏方评析
        9.2 脚气膏方总结
    10 孙氏儿科内服膏方整理
        10.1 膏方评析
        10.2 小儿膏方总结
    11 孙氏中风内服膏方整理
        11.1 膏方评析
        11.2 中风膏方总结
    12 孙氏“单首”膏方整理
        12.1 膏方评析
        12.2 “单首”膏方总结
第四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组方规律统计分析
    1 内服膏方用药统计及分析
        1.1 药类频次统计及分析
        1.2 高频类药物统计及分析
    2 内服膏方组方统计及分析
        2.1 药食两用膏方统计及分析
        2.2 内服膏方虚实证统计及分析
        2.3 内服膏方大小方统计及分析
        2.4 内服膏方剂型统计及分析
        2.5 内服膏方类型统计及分析
        2.6 收膏“湿性物质”统计及分析
第五部分 孙思邈内服膏方特色总结及历史地位
    1 膏方辨证特色
        1.1 专科专膏,以症施治
        1.2 脏腑虚实,辨证论治
    2 膏方用药特色
        2.1 补虚为主,善用温药
        2.2 寒温适中,动静结合
        2.3 药食同源,注重食疗
    3 膏方组方特色
        3.1 用药简炼,小方为主
        3.2 剂型丰富,类型多样
结语
附录 《千金方》常用药物剂量核算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孙思邈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黄芩在治疗抑郁症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古代中医对抑郁症相关疾病的论述
    二、现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1 病因病机
        2 辨证与治疗
    三、清热药及含清热药方的抗抑郁研究
        1 清热药
        2 含清热药方
    四、黄芩及含黄芩方的抗抑郁研究
        1 黄芩及其活性成分
        2 临床常用的含黄芩方
第二部分 数据挖掘 含黄芩抗抑郁方的主治病证与配伍方法研究
    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 方剂来源
        2 文献筛选标准
        3 资料规范
    二、数据挖掘方法
        1 频数统计
        2 关联规则分析
        3 复杂网络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 含黄芩抗抑郁方临床研究文献
        1 常用方剂及类别
        2 总有效率
        3 不良反应发生率
        4 主治病证
        5 配伍方法
        6 黄芩与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及比例
        7 小结
        (二) 含黄芩抗抑郁方病案文献
        1 常用方剂及类别
        2 主治病证
        3 配伍方法
        4 黄芩与核心配伍药物的用量及比例
        5 证治规律
        6 小结
        (三) 临证加用黄芩文献
        1 原方及主治证型
        2 加用黄芩所对应的病机与症状
        3 与黄芩同时加入处方的药物
        4 黄芩用量
        5 小结
    四、讨论
        1 含黄芩抗抑郁方所治病证的主要病机
        2 含黄芩抗抑郁方所治病证的证候特点
        3 含黄芩抗抑郁方的常用配伍方法
        4 含黄芩抗抑郁方的类别及功效
        5 黄芩在抗抑郁方中的作用与地位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一、研究背景
        1 抑郁症神经发生假说
        2 抗抑郁药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二、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血清皮质酮含量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三、基于PI3K/AKT/GSK3β/β-catenin通路的黄芩及黄芩苷对CORT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发生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四、黄芩水煎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类
        1.1 基因水平耐药
        1.2 蛋白质水平耐药
        2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机制
        2.1 大肠埃希菌主要耐药机制
        2.2 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
        2.3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耐药机制
        2.4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耐药机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机制
        3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抗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 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相关机制
        1.1 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1.2 消除R质粒
        1.3 其它机制
        2 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机制
        2.1 抑制生物被膜形成
        2.2 其它机制
        3 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机制
        4 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机制
        5 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机制
        6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研究一 伏气钩玄
        1 理论萌芽期
        1.1 伏寒化温,本为内经经旨;热病遗复,当是耐药先声
        1.2 伤寒有五,新感伏气不同;广义狭义,后世多引多从
        2 缓慢成型期
        2.1 叔和之论,热病初步区分;伏气之治,六经原可涵盖
        2.2 安道雄辨,寒温之异始判;溯洄医经,首肯伏邪存在
        3 变化成熟期
        3.1 戾气之说,吴氏大胆发明;邪伏膜原,比类耐药细菌
        3.2 绪论伤寒,诸证条分缕析;间言伏气,论治初具雏形
        3.3 问斋医略,伏温始有专篇;学宗又可,治用达原加减
        3.4 幼科要略,伏气字字珠玑;天士手笔,清泄亦重根抵
        3.5 纵论时病,四时皆有伏气;以法领方,方药切合实际
        3.6 致力温热,伏气源流俱楚;集大成者,理法方药尽述
        4 发展壮大期
        4.1 吉人新论,六淫皆是伏邪;衷中参西,百家争鸣可喜
        4.2 耐药细菌,伏邪关系密切;导师观点,守正复又创新
        5 小结
    研究二 学习导师经验方新加达原散配伍用药特色的体会
        1 柴胡、黄芩组
        2 蝉衣、酒军组
        3 草果、乳香、白芷组
        4 赤芍、石膏、青黛组
        5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新加达原散体外对两种耐药菌生物膜的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1.5 实验药液、菌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形成期的活菌量
        2.2 微孔板法/X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MRSA、Kp生物膜成熟期的活菌量
        2.3 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MRSA、Kp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
    3 结果
        3.1 微孔板法结果
        3.2 扫描电镜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新加达原散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1.9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试验药品及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指标
        2.5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基础资料与基线情况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指标
        3.4 安全性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1 临床观察表
    附2 伦理批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清法的历史源流
    1 清法理论的发端
    2 清法理论的积淀
    3 清法理论的发展
    4 清法理论的成熟
    5 清法理论的完善
    6 清法理论的新变
    7 清法的现代应用
    8 小结
第二部分 《参西录》与仲景清法内容的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和讨论
        2.1 清气分热
        2.2 清营凉血
        2.3 清热解毒
        2.4 气血两清
        2.5 清脏腑热
        2.6 清虚热
        2.7 清热祛暑
        2.8 清热利湿
        2.9 清热化痰
第三部分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和发展
    1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1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理论的继承
        1.2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理论的发展
    2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方药的继承和发展
        2.1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方药的继承
        2.2 《参西录》对仲景清法方药的发展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一 仲景清法方剂条目表
附二《参西录》清法方剂条目表
综述 仲景及张锡纯清法思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孔伯华生平及其生活时代背景分析
        1.1 孔伯华生平概述
        1.2 孔伯华医疗活动期间的气候、物候等特点分析
        1.3 孔伯华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及人民生存现状调查
    2 孔伯华先生从医之路及学术渊源
        2.1 孔伯华从医之路
        2.2 孔伯华先生学术渊源
    3 孔伯华学术经验研究进展
        3.1 外感病研究
        3.2 内伤病研究
        3.3 药物特点研究
        3.4 治学及成就研究
    4 小结
第一部分 孔伯华热病医案数据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与筛选
        1.2 分析软件
        1.3 处方纳入及排除标准
        1.4 数据预处理
        1.5 处方录入与核对
        1.6 数据处理
    2 孔伯华热病数据挖掘结果与医案分析
        2.1 以发热为主症医案脉象及频次
        2.2 舌象及频次
        2.3 临床伴随症状表现统计
        2.4 证候分布
        2.5 病位分析
        2.6 治法分析
        2.7 中药频次及计量分析
        2.8 症状与中药相关性分析
        2.9 证候与中药分析
        2.10 中药关联频次分析
    3 小结
第二部分 孔伯华热病辨治经验
    1 孔伯华热病医案辨治思维
        1.1 热病病因
        1.2 热病发病
        1.3 热病辨证
        1.4 热病病传
        1.5 热病治则
        1.6 热病调护
    2 孔伯华从“郁热”论治热病
        2.1 提出“郁热”乃热病发病重要环节
        2.2 辨治“郁热”重视少阳与肝
        2.3 “郁热挟湿”重视畅通三焦
        2.4 热病“祛邪”重视通与降
        2.5 辨“素体”阴阳盛衰以固本
        2.6 安未受邪之“心主”以守神
    3 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之治法
        3.1 “通”之治法
        3.2 “降”之治法
        3.3 “和”之治法
        3.4 热病治法医案举隅
    4 孔伯华辨治热病之组方特点
        4.1 郁热及挟湿组方特点
        4.2 以病位施治组方特点
    5 孔伯华先生辨治热病用药特点
        5.1 善用鲜药
        5.2 善用中成药
        5.3 喜用化湿药
        5.4 喜用介类咸寒药
        5.5 擅用降逆下行药
        5.6 相须为用药配伍
    6 孔伯华辨治热病学术特点
        6.1 谨遵经旨,首辨阴阳
        6.2 凭脉辨势,四诊合参
        6.3 溯源循因,重视郁热
        6.4 顺天之道,调畅气机
        6.5 治病求本,顾护脾肾
        6.6 截断扭转,已病防传
    7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孔伯华诊治热病应用石膏研究
        1.1 运用石膏注重时空变化和体质差异
        1.2 运用石膏的常见症状
        1.3 运用石膏的常用剂量为1两
        1.4 石膏药物配伍特点分析
        1.5 石膏医案
        1.6 小结
    2 旋覆花代赭汤之活用
        2.1 旋覆代赭汤之用
        2.2 代赭石重用之解
        2.3 化裁组方降诸逆
        2.4 气逆临床体悟
        2.5 经方与时方对比
        2.6 小结
    3 和解少阳,不用柴胡
        3.1 三阳合病,从少阳和解
        3.2 和解少阳,不用小柴胡汤
        3.3 扶正祛邪,滋阴或补中
        3.4 三阳合病医案
        3.5 和解少阳经方与时方比较
        3.6 临证体悟
        3.7 小结
    4 发热便秘,慎用攻伐
        4.1 注重通下,能润不攻
        4.2 胃家实证,慎用攻伐
        4.3 大承气汤新用
        4.4 大承气汤辨用医案
        4.5 大承气汤与改良大承气对比
        4.6 小结
    5 孔伯华热病“先安未受邪之地”之临床应用
        5.1 孔伯华“先安未受邪之地”指导理论
        5.2 孔伯华“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应用
        5.3 小结
第四部分 总结
思考与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四、(三)清热燥湿药石龙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风药”用药规律[D]. 吴琼.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D]. 吴妙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国医大师伍炳彩治疗慢性胃炎学术经验研究[D]. 陈丽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吴绶《伤寒蕴要全书》主要类方的药物运用规律研究[D]. 朱紫尧.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5]朱方石教授功能性胃肠病诊治经验及用药规律的整理研究[D]. 杨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孙思邈内服膏方文献整理研究[D]. 韩英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黄芩在治疗抑郁症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及其抗抑郁机制研究[D]. 赵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
  • [8]新加达原散治疗耐药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探究[D]. 朱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医学衷中参西录》对仲景清法的继承与发展[D]. 邢婧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孔伯华辨治热病经验研究[D]. 姜秀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3)龙胆草,清热燥湿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