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蔚县小流域治理实行六个承包(论文文献综述)
贾虎祥[1](2020)在《偏关县水土保持成效与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东岸,总土地面积1 685.4 km2,水土流失面积1 358.4 km2,占80.6%。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多灾低产、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水土流失特点与成因,概述了水土保持发展历程与成效,归纳总结了主要的水土保持经验。经过多年连续治理,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1 018.71 km2,治理度达到74.99%,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赵少飞[2](2019)在《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历史进程中,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准确判断和重大决策。推动乡村振兴必须要处理好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推动产业升级具有极为直接的积极作用,对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北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近些年,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2017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55.01%,但总体而言,距离国家58.52%的平均城镇化率还有一定差距。在京津冀一体化历史背景下,河北省更应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需要正确的实施战略与策略,也离不开科学的城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评价体系。本文正是以此为目的,研究过程中用到了相关经济学理论、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CCR、BCC、SE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利用的分析软件有SPSS 20.0、SOLVER 9.0、Matlab。论文共分为七章:简要概括如下:首先,从历史、时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五方面分别详尽地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明确了选题依据,点明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五个方面确定了研究目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和学术成果,最后给出了本文的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随后,对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研究。该部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包括总结归纳城镇化的内涵;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速度、城镇化质量和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四个层面进行了城镇化的理论分析。2.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部分探讨了新时代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用较大的若干驱动力及作用机理。3.探析了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动力,具体介绍了特色产业驱动力、乡土特色文化、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县政策推动以及外界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阻滞力,最后概括了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动力系统。紧接着,对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做质量评价。确定了以8个投入指标,11个产出指标组成的指标评价体系,选择河北省100个县的截面数据作为分析的对象,以2017年河北省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主,搜集各类指标数据,从新型城镇化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角度进行了 K-均值聚类分析。从分类结果来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整体水平不高,超过一半的县的产出和投入处于最低的类中,投入产出均不足;唐山市的城镇化的投入与产出效果相适应,城镇化水平最高;内丘县无论从投入水平还是产出水平而言,都处于最低的分类中,说明内丘县的城镇化建设在河北省并不理想。而后,进行了基于DEA的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通过CCR和BCC模型,确定了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的县域,并利用投影定理得到各无效县域在各要素上的不足或冗余值。对55个技术有效的DMU做超效率模型分析,发现效率值发生变化,均大于1。张家口康保县效率值最大,邢台内丘县排名14,有效DMU可以按比例地增加投入而保持有效,投入增加的比例即为超效率测度值。因此,内丘县的城镇化投入可增加2.2877倍而保持效率值不变。河北省11个市整体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各地区总体新型城镇化效率良好,55个县的有效的;二是区域城镇化效率差异较为显着,康保县效率指数超过3,而昌黎县仅为0.4758。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超效率平均值的排名和得分为:张家口、保定、石家庄、衡水、邢台、廊坊、承德、邯郸、唐山、沧州、秦皇岛。沧州、唐山、秦皇岛的城镇化效率水平最差;张家口、保定城镇化水平有效的县比例最高;而石家庄和邢台城镇化水平效率大于2的县比例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投入指标体系进行降维,消除了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再以主成分为自变量,各产出因素分别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出各投入指标对产出指标的影响程度(系数),并得出具体的函数关系式。最后,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文明县城三个层面总结了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并给出了实现路径。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对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和评价。二是建立了河北省县域城镇化效率区分结构,利用数据包络模型分析河北省各县城镇化效率,算出了投入冗余值和产出不足值。三是构建了多维度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因素结构系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县域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动力因素解析和动力不足的机理分析。
吴国宏[3](2018)在《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密云水库上游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是密云水库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其功能定位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功能,该研究通过在密云水库上游的安纯沟小流域开展以水源涵养区保护为主旨的生态治理,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三区划分。各区措施如下:在安纯沟小流域生态修复区布设封禁标牌5块;生态治理区措施包括修建鱼鳞坑775325个,水土保持林367.52hm2,整修梯田11.91hm2,村庄美化0.09hm2,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安装220户,旱厕改造220户,新建公厕7座;生态保护区措施包括沟道清理整治9.7km,河岸带治理3731m,湿地恢复0.43hm2,防护坝建设2965m。该文在安纯沟小流域通过构筑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探索以建设水源涵养区、构筑生态屏障改善河道生态及水环境、保护首度饮水水源安全、美化乡村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构筑京津冀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密云水库上游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协同发展该地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做出应有的生态服务,并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冯亮[4](2016)在《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这一点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基本共识并凝聚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而农村环境治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展开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由点到面的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从实践层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与深入,然而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则明显滞后。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宏观上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发展阶段、政策脉络及其治理理念进行分析;微观上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并广泛搜集案例素材,对农村环境治理的丰富内涵以及治理成本与治理结构之间的联系予以阐释,并指出了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本文研究表明,2005-2006年是中国环境治理的转折点,在此期间,中国的环保部门开始将农村环境从实质上纳入治理的范围,中国环境治理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开始朝“城乡并重”的方向扭转。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呈现出阶段性推进的特征。2005-2008是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时期;2008-2010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2010-2013期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2013年以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政府部门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新的推进器。根据2005-2015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实践,本文首次从理念层面上对“环境整治”和“环境治理”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区分界定:环境整治侧重于间歇性的项目投入,单向运作即可实现,带有暂时性的特点;而环境治理则兼顾间歇性的项目投入和连续性的日常运行,需要双向互动才能持续,具有历时性的特点。本文依据调研素材建构了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微观分析框架:即村内矛盾-产业结构-环境治理-外部力量四者之间的关联性互动。在农村社会开放性与流动性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考察对象与公共治理领域的大师奥斯特罗姆所研究对象的相对封闭性不同,因此必须将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的介入纳入分析范围,进而实现对既有公共治理理论的丰富。这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将有助于突破既有的关于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良好的农村环境被认为是一项基本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一般认为是政府部门,消费主体是村民。与一般的供求分析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的分析并未停留在简单的供求模式以及效率探讨上,而是依据案例从两个角度予以了突破:一方面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阐明了“有效监督”是确保农村环境治理成效巩固的关键点,这样一来就通过监督成本将治理成本引入了供求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对政府和村庄内部结构的考察,阐明了同时激发多方参与者的积极性进而降低治理成本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亦即需要从政府供给切换到了多方联合供给。监督成本的高低往往因治理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对农村环境治理中不同治理内容的比较分析表明,“有效监督”的难题在日常运行相对较难的农村垃圾治理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简单依靠外部力量来解决垃圾治理中的监督难题,面对点多面广的农村其成本往往非常之高,而高成本的治理必然是难以持续的。随着消费观念与生活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以及资源约束趋紧,垃圾资源化可以说是不二选择,而垃圾分类则是垃圾资源化的关键环节。垃圾分类关系重大,但其成效则取决于分类过程中监督水平。为了降低监督成本,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加强农村社会的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的集体经济。本文案例研究表明,日常监督需要依靠本土性组织才能降低治理成本。组织资源和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在组织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即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也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而集体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提高基层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它能大大增强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激励,并通过内部监督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水平。对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表明,既有的那种认为政府部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供给主体的认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这种看法忽略了政府内部系统的协作程度对产品供给的重大影响;其次,从治理费用角度来看,单单依靠政府部门来作为供给方是不可能持续的。正如政府内部有着横向的层级和纵向的部门划分一样,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公共事务,其内部的责任体系也必须进行切割分配。然而,责任体系的分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政府系统内部,而应该在包括政府机构、村民、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下进行分配。因此,需要突破那种认为政府才是农村环境治理供给主体的既定认识,按照降低治理成本、优化治理结构的目标,形成合理的责任分配体系。这种合理的责任分配体系将有助于发挥不同主体的独特价值、激发多方参与者的动力,并增强彼此之间的协作、提高治理项目的效益。对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环境冲突事件的分析表明:由于“邻避冲突”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将不得不承受越来越多的外源性污染,当前的法律带来的困境、基层社会变迁带来的困境以及政商一体化带来的困境,使得受害圈的农民在体制内难以找到申诉的渠道,因而最终可能走向体制外暴力抗争。需要通过社会环保组织的培育、环保法律法规的细化完善,使得农村环境抗争中的受害者能够形成一种自我保护力量,约束和引导政商一体化的发展冲动,使得经济发展更加环境友好。总的看来,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结构可以从包括治理理念、治理内容、城乡关系、参与主体在内的不同维度加以理解,每一个维度都为治理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而根据制度经济学大家威廉姆森的理论,治理结构的优化才是提高治理成效、降低治理成本根本之道。
杨香华[5](2016)在《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模式效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化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一直是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并以紫色土流失面积大且集中、流失程度强烈、治理难度大而闻名全省,水土流失造成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宁化县水土流失治理始于1984年,2005年召开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动员会进行再次推进。2012年,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全面部署,按照“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加大对全省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市)重点治理力度。宁化县是此次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掀起了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对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危害等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法对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指出了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野外调查取样法对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进行比较分析——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育治理措施等,对这些措施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合宁化县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的治理措施,特别是在林草品种选择、水保坡面工程、土壤改良、封育管护等方面的治理措施,得出治理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的结论和启示,从而提出与当地治理水土流失的相适应的对策建议。提出推行“五个结合”,创新治理理念、推行“五大转变”,创新治理主体、推行“五项制度”,创新封禁治理、推行“五种模式”,创新治理技术、推行“五个强化”,创新治理机制等5个方面的建议。
张超[6](2015)在《美丽厦门建设背景下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厦门市滨海小流域众多,总面积达939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0%。随着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发布,厦门将以“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为三大发展战略,推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发展。但目前,厦门市滨海小流域所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影响了美丽厦门的建设步伐。因此,结合美丽厦门的建设背景,探究科学、合理、高效的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对促进美丽厦门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小流域治理模式主要侧重于小流域生态、经济或社会的某一方面,缺少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将小流域内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因子加以统筹考虑,往往导致治理效率较低、治理成效难以长久维持。本文以后房溪滨海小流域为对象,探究了其在美丽厦门建设背景下的综合治理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治理进展进行梳理分析后,基于系统学分析思想,综合运用相关基础理论,从生态系统角度,研究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对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协调、控制与管理的工程;并总结了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思路,包括综合治理特点、基本原则和综合治理策略,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从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出发,结合美丽厦门建设与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研究探讨了美丽小流域的建设理念,并将其作为促进美丽厦门建设的一种有效的综合性途径与方法。(3)以后房溪滨海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小流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现状及所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上,借鉴典型实践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小流域SWOT分析结果和海陆统筹思想,研究提出生态旅游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促进海陆协同发展;并以建设美丽小流域为目标,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该模式和策略对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张益[7](2015)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小流域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理效果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小流域治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且比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保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非常必要。文章结合贵州省盘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和治理措施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王莹莹[8](2014)在《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文中提出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聚焦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同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历史研究从精英走向大众,回归平民和日常。将生活史研究引入到教育历史的研究,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史,也成为教育史研究的理论诉求。因此,回溯历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研究,对于农村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研究以地处中原的稻村为个案,以扎根基层的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考察、口述史、教育叙事等方法与途径,对该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考察,并对农村教师生活样态的变迁与农村教育政策、教师政策,乃至和国家地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导论阐明了研究的缘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的主要概念“农村教师”和“生活史”以及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阐明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力争对全文的构思及写作进行宏观的涵盖。第一章通过对稻村所在的方县、一棵树镇和稻村及村小的介绍,对该村教师生活的主要场域进行呈现。这是研究稻村教师生活史的前提。第二章还原了20世纪40到50年代,国家政权更替中稻村教师生活的历史场景。这一时期,稻村的教师们面临着社会和政治的重大转折和国家的现代转型。以白德全为代表的近代塾师退出了稻村教育的舞台,中国乡村社会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也随着国家权力的强力渗透,而逐渐被消解。以李仲德、白宗贤、白宗文为代表的稻村新教师,成为稻村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章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农村教师生活的场景。“教育革命”成为这一时期所独有的话语,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庸。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充斥在政治斗争中,影响着农村教师政策的运行,成为左右乡村教师命运、决定其去留的重要因素。稻村的教师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被政治权力控制,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几乎集体沉默,进一步丧失了独立人格,为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长期无法消弭的隐患。第四章主要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世纪之交,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展和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调整,稻村的民办教师们面临的不同人生际遇。这些教师大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教育,属于被文化大革命所耽误的一代,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上了鲜明的印记,他们在精神层面逐渐背离了传统的乡村文化。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的社会认同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一些教师离开学校,成为商海弄潮儿,或从事其他职业。但大多数教师藉由对教师身份的认同,默默坚守,最终在机会来临之时,成为公办教师,摆脱了亦教亦农的尴尬身份。第五章考察了稻村小学在21世纪的没落与乡村教师的坚守。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村小处于教育资源分配的金字塔的最底端。稻村的学校历经“五三制”改“六三制”和“撤点并校”的冲击,以及“南水北调”风波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逐渐走向没落。仅剩下田华新等乡村教师,撒播希望的种子,成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结语部分通过对前面各章进行回顾,发现稻村教师生活变迁的内在本质,并探究农村教师个体与国家、社区之间的关系。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演变成为影响农村教师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乡土社会的“人情”“关系”正是国家各项政策运行的土壤。扎根于此的农村教师,自觉亦或不自觉地对这些政策进行相同或者不同的个体选择,应对着生活中的种种事件。
陈见影[9](2014)在《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总体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渭北旱塬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在全国最新的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归晋陕甘高原沟壑区。渭北旱塬小流域干旱缺水,农业开垦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对于渭北旱塬生态环境恢复、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专门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及主体当地村民感知度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本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淳化县的秦庄沟流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出发,将满足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小流域系统要素禀赋、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和注重小尺度区域空间分异的新思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可确保当地村民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协调,促进当地尽早摆脱贫困、满足生计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水土保持中常常出现的措施维护难、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9次野外实地调查,在采样分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资料统计等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次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的科学概念;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综合治理历程,界定了当前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其综合治理正处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改良阶段;论述了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方式、对比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阶段主要治理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性的表现;在匹配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现阶段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2.鉴于以往小流域治理研究中,资料相对缺乏,涉及治理要素相对一致,且已经形成传统治理经验模式这一现实,作者深入秦庄沟流域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并对不同地类土壤及地表径流、井水(浅层地下水)、雨水、窖水等采样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水资源科学计算,得出了该小流域可利用和调控的水资源总量:通过调查、高分辨率数据解译、核实和校对以往的土地利用图,编制出了2011年基准年土地利用等图件,获取了准确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律等信息;对包括人口、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措施、农户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流域素禀赋在微小尺度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并较详细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的规律,找出了这些差异的原因。3.对小流域主体分析,得出当地村民参与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秦庄沟流域所有1897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入户访谈、村干部访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咨询等获得水土保持认知方面的详实资料;从工程、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农业产业、人居环境和管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设定了28个有较普遍意义的具体措施,对治理前和治理后村民的期望、感知度和满意情况,利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模型,首次对秦庄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村民感知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地村民对谷坊、梯田、淤地坝、林草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感知度很高并且非常认可,反映出以前林草措施在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设计的科学性和良好效益性;对饮水安全、淤地坝肩道路、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关乎民生的措施,感知度与期望有显着差异。通过利用IPA方法研究村民对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感知度,不仅为水土保持措施社会效益分析提供了依据,更为渭北旱塬区村民参与式综合治理的理论模式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2011年为基准年,根据匹配性研究提出的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特征以及当地村民感知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功能和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因子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方法(System Dynamic Model),编写了51个模型参量方程和11状态方程,首次设计了秦庄沟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治理SD子模型和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SEE--SD模型(Society-Ecology-Economy System Dynamic Model);在Vensim软件支持下,运行小流域SEE-SD模型,优化调整各种参量,依据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3个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方案;并结合优选方案,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生活,集中坡改梯和提高植被覆盖重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促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求质量的渭北旱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5.基于秦庄沟流域系统要素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渭北旱塬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优质果业模式、绿色农产品模式、杂果基地模式、满足生计需求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及村民参与治理模式等9种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并在研究小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禀赋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不同综合治理模式的目标、适用具体区域或村组以及各种模式实施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一合,薛景辰[10](2013)在《红脸——国家审计在行动》文中认为审计长说,审计是免疫系统。百姓说,他们是国财的守护神。像关公一样,威风凛凛,把守财门。红脸,赤胆,忠心。——题记序章当郭明勤走进省长办公室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一种"分享"的冲动。对,是分享,不是来汇报,也不是来呼吁,是来分享和交流。分享什么呢?那时,他刚上任三个月,还没有后来的那些政绩,也没有后来的那些甘苦和震撼,更没有那些希望和失望。那时,除了在机关院子里走来走
二、蔚县小流域治理实行六个承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蔚县小流域治理实行六个承包(论文提纲范文)
(1)偏关县水土保持成效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水土流失特点及成因 |
3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与成效 |
3.1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
3.2 水土保持成效 |
4 主要经验与做法 |
4.1 重体制,抓管理,工程管理市场化 |
4.2 重科学,抓规划,工程布局科学化 |
4.3 重规范,抓落实,工程施工规范化 |
4.4 重实效,严把关,工程验收制度化 |
(2)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镇化的研究方向 |
1.3.2 城镇化关于动力机制、质量与效率评价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2.1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2.1.1 城镇化理论内涵 |
2.1.2 城镇化的理论分析 |
2.2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2.2.1 政府力量 |
2.2.2 市场主导 |
2.2.3 产业结构转换 |
2.2.4 科技力量 |
2.3 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分析 |
2.3.1 政策驱动力不足 |
2.3.2 产业结构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不足 |
2.4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动力 |
2.4.1 内丘县经济概况 |
2.4.2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特色产业驱动力 |
2.4.3 乡土特色文化 |
2.4.4 农村居民的城镇化意愿 |
2.4.5 县政策推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力保障 |
2.4.6 外界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阻滞力 |
2.5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投入产出指标主成分分析 |
3.1 数学模型构建 |
3.1.1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
3.1.2 主成分回归分析基本原理 |
3.1.3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4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1.5 原始数据收集与整理 |
3.2 基于SPSS的新型城镇化多指标实证分析 |
3.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变量的共线性分析 |
3.2.3 变量的主成分提取 |
3.3 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4.1 导言 |
4.2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
4.2.1 聚类分析的分类 |
4.2.2 数据处理方法 |
4.2.3 样本间的相似性度量——距离 |
4.2.4 K-均值聚类法 |
4.3 K-均值聚类实证分析 |
4.3.1 原始数据处理 |
4.3.2 投入角度的聚类分析 |
4.3.3 产出角度的聚类分析 |
4.3.4 聚类分析结果及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EA的河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 |
5.1 导言 |
5.2 数据包络法基本内容 |
5.2.1 DEA基本模型 |
5.2.2 DEA效率 |
5.3 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 |
5.4.1 基于投入导向的CCR和BCC模型相对有效性评价 |
5.4.2 基于超效率模型的效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北内丘县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
6.1 引言 |
6.2 内丘县美丽乡村建设 |
6.2.1 内丘县美丽乡村建设启示 |
6.2.2 内丘县美丽乡村的成功实践 |
6.2.3 “三化”长效机制 |
6.2.4 美丽乡村实践效果 |
6.3 内丘县特色小镇建设探索 |
6.3.1 太行山苹果小镇建设 |
6.3.2 扁鹊康养小镇建设 |
6.3.3 交台社区——中国百果小镇建设 |
6.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内丘县文明县城建设 |
6.4.1 组织层面推进美丽县城建设 |
6.4.2 美丽县城建设的重点工作 |
6.4.3 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步骤 |
6.4.4 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
6.4.5 保障措施 |
6.5 内丘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 国外小流域治理发展研究进展 |
2.2 国内小流域治理发展研究进展 |
2.3 北京地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4 小流域治理基本原理 |
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展 |
3.1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提出与发展 |
3.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理念发展 |
3.3 新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中的应用 |
3.4 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展 |
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原则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方法 |
4.5 技术路线 |
5 研究流域概况 |
5.1 自然概况 |
5.2 社会经济概况 |
5.3 土地利用概况 |
5.4 水土流失现状 |
5.5 河道水文概况 |
5.6 人居环境概况 |
6 研究区系统诊断 |
6.1 研究区定位 |
6.2 自然资源诊断 |
6.3 人居环境维护需求 |
6.4 研究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目标 |
6.5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 |
6.6 研究区管理现状诊断 |
7 研究区治理目标及功能分区 |
7.1 建设目标 |
7.2 功能区划分 |
8 安纯沟小流域措施布设 |
8.1 生态修复区 |
8.2 生态治理区 |
8.3 生态保护区 |
9 管理措施研究 |
9.1 小流域管理措施 |
9.2 小流域监测 |
10 效益分析与评价 |
10.1 水源保护效益 |
10.2 土地资源保护效益 |
10.3 生态效益 |
10.4 经济效益 |
10.5 防灾减污效益 |
10.6 社会效益 |
11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4)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现实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述评 |
二、公共事物治理相关理论述评 |
三、新中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变迁的述评 |
四、农村环境治理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分析框架 |
一、案例研究与多元方法 |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内容 |
三、基本分析框架 |
第四节 创新与展望 |
第一章 可持续性:环境问题的根本性阐释维度 |
第一节“传统”与“现代”视角下的环境问题 |
一、农耕文明:可持续的传统经验 |
二、工业文明:负外部性及环境破坏 |
第二节“现代性”何以成为问题 |
一、一点哲学的反思 |
二、我们有几个地球? |
第三节 未来社会的重构与环境问题 |
一、资源分类·技术匹配·社会演进 |
二、传统重构与环境问题化解思路 |
小结: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
第二章 问题聚焦:中国农村环境治理 2005-2015 |
第一节 数量检阅 |
一、从CNKI看农村环境治理 |
二、从《中国环境报》看农村环境治理 |
三、从《人民日报》看农村环境治理 |
第二节 政策脉络 |
一、治理视域中的“农村环境”变迁 |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发展 |
三、政策的阶段性与数量印证 |
第三节 理念剖析 |
一、宣传话语中的“整治”与“治理” |
二、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 |
第四节 治理内容划分 |
一、初始投入维度 |
二、日常运行维度 |
三、治理结构简析 |
小结:多角度透视农村环境治理 |
第三章 制度选择:从“门前三包”到“雇保洁员” |
第一节 案例概述:京郊兴北村的环境治理 |
第二节“门前三包”阶段 |
一、基于经验的解释 |
二、两个假定及推论 |
第三节 村集体雇保洁员阶段 |
一、由“分”到“统”的新办法 |
二、囚徒困境及其推论 |
第四节 村集体内部垃圾换日用品阶段 |
一、有效的激励机制 |
二、垃圾的商品化尝试 |
第五节 国家介入雇保洁员阶段 |
一、垃圾源头分类并未复制成功 |
二、兴北村与邻村的对比 |
三、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
小结: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归纳 |
第四章 有效监督:农村环境治理中的自组织力量 |
第一节 自组织: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不可替代性要素 |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特点 |
二、政府介入的困境 |
三、市场参与的局限 |
第二节 村社建设: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村内矛盾 |
一、农村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二、村内矛盾是理解内部监督的关键 |
三、村社建设的多重意义 |
第三节 嵌入性:内在于地方社会关系的农村环境治理 |
一、嵌入性的观察视角 |
二、垃圾池的故事:自组织的成功运作案例 |
三、“垃圾池”背后的两种逻辑 |
小结: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呈现 |
第五章 治理成本:政府行为与农村垃圾分类解析 |
第一节 农村垃圾源头分类的必要性 |
一、农村垃圾的产量与构成 |
二、垃圾处理的费用及其技术选择 |
三、微观例证之管窥 |
第二节 试点剖析:京郊王平镇的垃圾治理 |
一、王平镇的新办法及其理念 |
二、试点的效益-成本分析 |
三、地方政府试点的推动措施分析 |
第三节 农村环境治理与政府行为 |
一、“试点”的局限性分析 |
二、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项目制及其异化 |
三、村镇环境治理的日常逻辑 |
第四节 绩效考核及治理结构 |
一、农村环境治理的考核 |
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偏离 |
三、农村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困境 |
小结: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几个误区 |
第六章 环境事件: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冲突及其结构 |
第一节 农村环境抗争的总体分析 |
一、环境抗争的数量与趋势 |
二、邻避冲突与城乡二元结构 |
第二节 农村环境事件剖析 |
一、案例:三个农村环境事件 |
二、剖析:农村环境抗争的类型与步骤 |
第三节 多重困境:农村环境抗争难以成功 |
一、法律带来的困境 |
二、基层社会变迁带来的困境 |
三、政商一体化的发展结构 |
小结:走出结构性困境 |
第七章 路径探寻:实践者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广西横县的探索 |
一、横县探索的内容 |
二、横县垃圾分类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绿十字”的实践 |
一、行走在中国的乡村 |
二、五山模式 |
第三节 横县、五山与王平之比较及启示 |
一、农村环境治理的动力生成 |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多方协同 |
三、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项目管理 |
小结:在实践中前进 |
第八章 总结 |
一、宏观方面: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变迁与治理理念 |
二、微观方面:村内互动模型与治理内容 |
三、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真正难题与治理结构优化 |
附录 1:农村垃圾产量与组分参考 |
附录 2: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数据参考 |
附录 3:图表索引 |
附录 4:农村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5)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模式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国内研究动态 |
1.3.1 国内水土保持效益研究进展 |
1.3.2 紫色土区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3.3 紫色土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资料与数据来源 |
1.4.4 研究方法 |
1.4.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候 |
2.2.3 水文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宁化县紫色土研究区域选取与调查 |
3.1 调查样本 |
3.1.1 样地设置及其自然概况 |
3.1.2 调查样地治理措施 |
3.2 调查方法 |
3.2.1 野外调查与取样 |
3.2.2 室内实验分析方法 |
3.2.3 数据处理方式 |
4 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概况 |
4.1 水土流失现状 |
4.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人为因素 |
4.3 水土流失危害 |
4.3.1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
4.3.2 严重损毁水利设施 |
4.3.3 极大制约农业发展 |
5 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监测 |
5.1 治理措施 |
5.1.1 工程措施 |
5.1.2 林草措施 |
5.1.3 封育治理措施 |
5.2 水土流失治理监测 |
5.2.1 监测内容 |
5.2.2 监测时段与方法 |
5.2.3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监测结果 |
6 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分析 |
6.1 生态效益 |
6.1.1 不同治理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6.1.2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6.1.3 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
6.1.4 生态效益具体表现 |
6.2 社会效益 |
6.3 经济效益 |
7 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 |
7.1 制约因素 |
7.2 创新治理理念 |
7.3 创新治理主体 |
7.4 创新封禁治理 |
7.5 创新治理技术 |
7.6 创新治理机制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丽厦门建设背景下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2 治理与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研究进展 |
2.2.3 厦门市滨海小流域治理进展 |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研究 |
3.1 基础理论依据 |
3.1.1 系统论 |
3.1.2 生态水文学 |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4 生态经济学 |
3.1.5 人类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2 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治理 |
3.2.1 小流域复合生态系统 |
3.2.2 综合治理特点 |
3.2.3 综合治理基本原则 |
3.2.4 综合治理策略 |
3.3 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美丽厦门建设的关系研究 |
4.1“美丽厦门”解读 |
4.2 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美丽厦门建设关系分析 |
4.3 美丽小流域建设理念 |
第五章 研究区域概况 |
5.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5.2 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现状 |
5.2.1 地形地貌概况 |
5.2.2 气候气象概况 |
5.2.3 资源概况 |
5.2.4 社会经济概况 |
5.3 后房溪滨海小流域主要环境问题 |
第六章 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究 |
6.1 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实践模式借鉴分析 |
6.1.1 云南华宁县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 |
6.1.2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模式 |
6.1.3 天津市于桥水库“三个一”模式 |
6.1.4 厦门市瑶山溪生态小城镇模式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
6.3 后房溪滨海小流域SWOT分析 |
6.3.1 优势 |
6.3.2 劣势 |
6.3.3 机遇 |
6.3.4 挑战 |
6.4 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选择 |
6.5 综合治理策略 |
6.5.1 生态治理策略 |
6.5.2 经济治理策略 |
6.5.3 社会治理策略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含义 |
2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2.1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 |
2.2 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
2.3 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
2.4 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3.2 必须整合目标, 一体运作 |
4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措施实例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2 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
4.2.1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
4.2.2 成立村民自建理事会, 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
4.2.3 尊重民意、公众参与 |
4.2.4 规范动作, 强化管理 |
5 结语 |
(8)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一) 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 |
(二) 教育史研究视野下移的理论诉求 |
(三) 史料发掘的迫切需要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农村教育的研究 |
(二) 农村教师的研究 |
(三) 生活史的研究 |
(四) 农村教师生活史的研究 |
三、 相关概念和范畴的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空间的界定 |
(三) 时间的界定 |
四、 研究价值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一个地处中原的村落 |
一、 方县与一棵树镇 |
(一) 方县概况 |
(二) 一棵树镇概况 |
二、 稻村概况 |
(一) 村庄的地理与水文 |
(二) 村庄的历史 |
(三) 稻村的经济 |
(四) 村里唯一的学校 |
第二章 政权更迭中农村教师的新生与适应 |
一、 新教育在稻村的孕育与萌芽 |
(一) 稻甜保小的创办 |
(二) 保小的教学 |
(三) 扎根乡村的启蒙者 |
二、 困境中求生存的近代塾师 |
(一) 耕读之家:职业的承继 |
(二) 再学习:教学生涯的维系 |
(三) 保长之死:教学生涯的终结 |
(四) 重归耕读:乡村文化人的归宿 |
三、 新学校里的新教师 |
(一) 走向历史舞台的民办教师 |
(二) 多元化的角色与身份 |
(三) “五班七人”:对新学制的适应 |
(四) 从“薪粮供给制”到“货币工资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革命”与知青教师的改造 |
一、 “教育革命”中的稻村教师 |
(一) “四集体”中失声 |
(二) 整风与反右运动的冲击 |
(三) 勤工俭学的尝试 |
(四) 耕读学校的创办 |
(五) 学校下放与“戴帽初中” |
二、 知青教师与农村“知识分子”的改造 |
(一) 知青教师在稻甜大队 |
(二) “黑五类”教师的生活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欣喜与尴尬 |
一、 从“臭老九”到“光荣的人民教师” |
(一) 两位民办教师身份的“失”与“得” |
(二) 基于社会认同的职业选择 |
(三) 基于自我认同的敬业奉献 |
二、 民办教师离职之殇 |
(一) 家庭与职业的权衡 |
(二)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
(三) 主动离职的商海弄潮儿 |
三、 稻村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 民办教师的晋级 |
(二) 民办教师的转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
一、 稻村小学的衰落 |
(一) “五三制”改“六三制” |
(二) “撤点并校”的冲击 |
(三) “南水北调”风波 |
二、 坚守的乡村女校长 |
(一) 高考落榜 |
(二) 工人身份教师 |
(三) 波折的晋级路 |
(四)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国家:农村教师身份与地位的法定建构 |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初建 |
(二) 教育革命时期:停滞 |
(三) 拨乱反正时期:调整与整顿 |
(四) 乡镇统筹时期:矛盾重重 |
(五) 深化改革时期:不断完善 |
二、 社区:基于关系与人情的政策运作 |
(一) 农村教师的社会关系类型 |
(二)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消极影响 |
三、 个体:基于身份认同的策略选择 |
(一) 社会认同——农村教师的情感皈依 |
(二) 自我认同——农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
参考资料与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1.4 研究内容 |
1.1.5 研究方法 |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1.2.1 理论依据 |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模式内涵 |
1.3 相关文献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 |
2.6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章 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与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 |
3.1 小流域治理与经济社会相互关系 |
3.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
3.1.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 |
3.1.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当地村民生活 |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研究 |
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意义 |
3.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界定 |
3.2.3 匹配性分析法 |
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1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 |
3.3.2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
3.3.3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
3.3.4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
3.3.5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
3.3.6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界定 |
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表现 |
3.4.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性分析 |
3.4.2 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
3.4.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表现 |
第4章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分析 |
4.1 小流域要素禀赋 |
4.1.1 小流域要素禀赋的定义 |
4.1.2 要素禀赋的分类 |
4.1.3 要素禀赋的特征 |
4.1.4 要素禀赋指标体系 |
4.2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分析 |
4.2.1 土壤分析 |
4.2.2 水资源禀赋 |
4.2.3 水土流失 |
4.2.4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特征 |
4.3 土地利用 |
4.3.1 测定方法 |
4.3.2 土地利用现状 |
4.3.3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 |
4.3.4 土地利用禀赋特征 |
4.4 经济结构禀赋 |
4.4.1 人均土地面积、产业及产值 |
4.4.2 坡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4.4.3 灌溉农业 |
4.5 社会要素禀赋 |
4.5.1 社会要素禀赋测度 |
4.5.2 生活要素禀赋 |
4.5.3 村容要素禀赋 |
4.5.4 社会要素禀赋特征 |
4.6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研究 |
4.6.1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内涵 |
4.6.2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4.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分析 |
第5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主体感知度分析 |
5.1 综合治理与主体关系分析 |
5.1.1 小流域主体 |
5.1.2 综合治理与主体的关系 |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 |
5.2.2 村民感知度分析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
5.3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研究方法 |
5.3.1 感知度测评系统 |
5.3.2 感知度测评系统的确定 |
5.3.3 信度分析、样本数及T检验 |
5.3.4 确定指标 |
5.3.5 感知度调查问卷设计 |
5.3.6 村民感知度测评数据获取与搜集 |
5.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分析 |
5.4.1 信度及样本特征 |
5.4.2 村民对以往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感知度 |
5.4.3 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素的村民感知度 |
5.4.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的IPA分析 |
5.4.5 IPA分析法得出的结论 |
第6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与方案优化调控 |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6.1.1 系统动力学及相关概念 |
6.1.2 建模原则 |
6.1.3 建模步骤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SEE--SD模型的必要性 |
6.3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建模步骤 |
6.4 SEE--SD模型构建 |
6.4.1 SEE--SD模型逻辑结构 |
6.4.2 积量流量图 |
6.5 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SEE--SD模型 |
6.5.1 SEE--SD模型 |
6.5.2 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模拟 |
6.6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调控 |
6.6.1 生态治理优化调控 |
6.6.2 经济治理优化调控 |
6.6.3 社会治理优化调控 |
6.7 SEE--SD模型综合调控结果 |
6.8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
第7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7.1 建立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分类原则及方法 |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
7.2.1 各村的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
7.2.2 分类的结果 |
7.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3.1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 |
7.3.2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适宜区 |
7.3.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
7.4 生态农业模式 |
7.4.1 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
7.4.2 生态农业模式目标 |
7.4.3 生态农业模式 |
7.5 经济治理具体模式 |
7.5.1 设施农业模式 |
7.5.2 优质果业模式 |
7.5.3 绿色农产品模式 |
7.5.4 杂果基地模式 |
7.6 满足生计需求模式 |
7.6.1 安全饮水 |
7.6.2 道路交通 |
7.6.3 防灾减灾 |
7.7 人居环境改善模式 |
7.7.1 垃圾处理 |
7.7.2 污染处理措施 |
7.8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7.8.1 参与式 |
7.8.2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
8.3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蔚县小流域治理实行六个承包(论文参考文献)
- [1]偏关县水土保持成效与经验[J]. 贾虎祥. 山西水利, 2020(05)
- [2]河北省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评价及动力机制研究[D]. 赵少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3]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D]. 吴国宏.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4]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 冯亮.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宁化县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模式效益的研究[D]. 杨香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2)
- [6]美丽厦门建设背景下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究[D]. 张超.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5(02)
- [7]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 张益.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01)
- [8]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D]. 王莹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9]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陈见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10]红脸——国家审计在行动[J]. 一合,薛景辰. 中国作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