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发现的兰州庄严寺元代法旨(论文文献综述)
顾国权[1](2021)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自古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反复拉锯、激烈碰撞的交错地带,联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目下,甘肃省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重镇、传统建筑星罗棋布,特色鲜明。斗栱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期研究则可以对该地区传统建筑谱系研究提供佐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丝路文化下的建筑文化渊源。本次研究在大范围实地考察、测绘获取建筑本体形制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前辈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选取研究区域内建筑沿革纪年较为清晰、建筑形制较为典型、建筑本体保存较为完好、后代扰动较少的传统木构建筑作为形制标尺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以斗栱为主要视点,以建筑本体所呈现的建筑形制信息为基础,结合修缮题记、重建碑刻以及地方史志等文字记录,分析考证建筑年代,解析建筑斗栱形制,借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木构建筑斗栱形制特征,进行形制分期。以此为基础,探讨区域斗栱流布与演变特征。通过对形制案例的研究,得出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分期结论如下。第一期:晚唐景福—北宋太平兴国时期,以敦煌五座窟檐为代表。这几处标尺案例均建造于《营造法式》颁行之前,虽为唐末宋初建筑,但由于敦煌地极荒僻,斗栱形制保留较多唐代特征。第二期:北宋绍圣—南宋乾道时期,以崇信武康王庙寝宫、武都广严院大雄宝殿为代表。这一时期遗存的标尺案例斗栱较为简单,武康王庙寝宫为四铺作,广严院大雄宝殿用斗口跳,但用材接近《营造法式》制度。第三期:明洪武—明嘉靖中叶,以兰州庄严寺大雄宝殿、秦安兴国寺般若殿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斗栱形制比较接近明代官式作法。第四期:明嘉靖末—清康熙时期,以武威海藏寺无量殿、天水纪信祠大殿为代表,形制出现地域化倾向。第五期:清乾隆—清宣统时期,分化出秦州、河州、河西三大工艺,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为成熟的体系。考察研究区域内的斗栱形制,发现本区域内的斗栱形制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明中期之后的建筑遗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致以秦州、河州、河西为中心形成建筑文化辐射圈,三大工艺体系在斗栱形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与邻近的青海、陕西、四川等地的传统建筑斗栱对比中发现,三大工艺体系中秦州工艺受陕西地区传统建筑影响较大,河州工艺与青海地区传统建筑作法较为接近,同时与四川地区有一定的关联,河西工艺中“花板代栱”的作法则是其檐下处理中最显著的特征。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的发展演变表明,建筑形制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包含多个演进路径、多条技术线索的交叠,其间同时存在延续、革新甚至反复等多种复杂关系,而不同地区间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影响是导致建筑形制突变的重要因素。
郝苏民,乔今同[2](1982)在《新发现的兰州庄严寺元代法旨》文中指出读《陇右金石录》,在卷六之十二页见如下记述:"重修庄严寺碑,在兰州庄严寺,今佚。皋兰县志。重修庄严寺碑,正书,碑高八尺,宽四尺,后镌成化十六年,现存一百八十字,刘瑛撰,书人姓名无考。"庄严寺今在兰州虽仍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十年浩劫的炮烙,不仅其形骸已疮痍满目,而且其内藏已空空如洗了,那么这块很早就已逸去的重修庄严寺碑,究竟记载了什么呢?查清乾隆四十三年吴鼎新纂修的《皋兰县志》,在卷十二(古迹)中得如下记
张宝玺[3](2002)在《兰州庄严寺及其塑写画三绝之考释》文中指出兰州庄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历元、明、清重修重建。清初以来寺内塑、书、画三绝称著于世 ,不幸的是三绝毁于“文化大革命”中。本文对“文革”前寺院的状况作了介绍 ,并根据当时的记录对三绝的艺术价值略作考述。
丁文蓓[4](2017)在《明代以来兰州古典园林发展与特点研究》文中认为兰州,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在此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兰州古典园林更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普遍特征的同时,又保持了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但目前,仅有少量针对兰州古典园林个案的理论研究,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这导致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地位的缺失。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推动兰州古典园林的体系化研究,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兰州古典园林的重要价值,对未来古典园林保护与继承打好理论基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证,首先以历史时间为序,理清了明代以来兰州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过程;进而对兰州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类型进行了园林特点方面的研究。文章分为三部分内容:一、兰州古典园林成因探析:从自然地理因素、政治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三个方面对兰州古典园林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二、明代以来兰州古典园林的发展:本文将明代以来的兰州古典园林分为了三个时期进行研究,首先对各个年代的城市大环境及园林发展背景进行研究,进而梳理了各年代兰州古典园林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三、兰州古典园林特点分析:对兰州古典园林体系的四种主要类型(即寺观园林、书院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进行分类研究。在对各类型园林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得到各类型园林的造园特点。
孙倩[5](2018)在《张维《陇右金石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学家。1890年生于甘肃临洮,1950年卒于兰州寓所,享年60岁。张维先生年轻时在京供职期间深受先进思想的影响,积极创办报刊宣传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在为官时期,又以国家、百姓的利益为重。不仅如此,他在学术上还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撰著了许多书籍,弥补了空缺。其中,《陇右金石录》是全面介绍陇右地区金石的集大成之作。本文主体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陇右金石录》作者张维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介绍,其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张维的生平;二是张维的学术成就,涵盖了其著作、政论文、信札、碑文及诗歌等。第二章是《陇右金石录》的成书及其类例情况。《陇右金石录》所收录的金石资料丰富,种类繁多。将其收集的金石材料按类例大致可划分为碑、摩崖、经幢、造相、彝器、钱币、玺印、兵器、砖瓦九类;按照朝代划分,收录战国前14种、秦汉50种、魏晋南北朝40种、隋唐五代95种、宋西夏金95种、元89种、明773种。第三章是《陇右金石录》的内容和价值。内容方面,主要是对《陇右金石录》所收录的金石文字作了一简短叙录内容;价值方面,本文简单概括为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考见基础建设的发展、了解州县教育的兴废、不啻为文学艺术的宝库、实乃是民族交融之见证。
秦樺林[6](2014)在《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文中认为“絲绸之路”不僅是一條連接古代中国與西域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條承载着柬西方文明互勤、交融的文化之路。20世纪以来在其沿线不断發现的出土汉文刻本便是後者最好的見證,同時也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向西傳播的有力佐證。这些汉文刻本主要出土自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印刷时間横跨唐、五代、宋(遼、金、西夏)、元等各个歷史時期,数量聚多,文献構成複雜。既有估主體的佛教颊刻本,也不乏经、史、子、集“四部”類书籍,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僵值。然而與出土寫本相比,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相封比较薄弱,值得研究者对其造行深入而广泛的探索。本論文即以絲绸之路沿綫(主要是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出土的汉文刻本作為研究对象,從文献學(特别是版本學)的角度進行相關考索。论文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封“絲绸之路”與“書籍之路”之間的关系進行了分析,並对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總體情况作了筒要介绍。敦煌出土的刻本主要以晚唐、五代和宋初的印刷品为主;吐魯番出土的刻本主要涉及宋、遼、金、元時期;黑水城出土的刻本則跨越来、遼、金、西夏、元等多個時期。以上三地出土刻本在時代上可互相銜接、互為補充,堪稱見證雕版印刷術從初兴到发展壯壯大的實物寶库。此外,第一章回顾了從1909年至今的關於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概沉,指出前賢時彦在取得豐碩研究成果的同時,遐存在一定不足,仍有待今後加强追方面的工作。第二章封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價值進行了分析和介绍。就文献學角度而言,练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的發現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版本學的整體面貌,不僅為版本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更促使版本學提出一系列嶄新的課題。就歷史學角度而言,絲绸之路出土漢文刻本不僅有助於深入研究西域地区的文化交流史,而且是構建完备的印刷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歷史材料。就宗教學角度而言,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不僅有助於封西域佛教傅播的研究,而且有助於加深封各階層宗教信仰情況的了解。就語言學角度而言,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給漢語文字、詞彙和音韻研究都提供了寶貴的材料。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以往封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研究,往往过多地沿襲自封出土寫本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成规,而未能兼顧版本學的某些特點。同畴,出土刻本也不同於傅世刻本,有其自身的文物特殊性,加之出土刻本以残葉居多,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封傅世刻本的研究方法。相關研究中存在的種種不足,大多舆研究方法不够全面有關。针封這-情况,論文徙区分刻本材料直至最後考定版本性質,提出了五項大的研究步骤。每一项步骤之下,又针对具體問题盡可能祥细地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比如“缀合殘葉”一項,输文认為在缀合前需要封研究封象進行嚴格審查,應遵循五个“同一”(即出土地點同一、物質载髓同一、所記内容同一、行款格式同一、刻印字形同一)的原则。第四章以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為中心探討了唐五代印刷史的概況。有關這一時期印刷史内容的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不勝枚舉。但論文立足“二重證據法”和史源學的考辨方法,仍然試圖寫出新意。比如針對不少印刷史名著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如文獻記載的史源缺乏考證,出土刻本的描述存在偏差等),提出駁正意見。此章對唐代印刷術初興的分期問題進行了梳理,指出當前學術界盛行的“高宗一一武周時說”缺乏堅實的依據,並不可信,當以“文宗时說”最為可靠。输文将考察唐代印刷的地理分布間题與分析唐代印刷品的结構结合起來,指出唐代印刷業正是围统印製曆日而展開,構成了完整的生產、销售链條,從而维繁了印刷作坊持續性的生崖。關於五代印刷史概况,主要侧重分析國子監雕印“九经”這一重要歷史事件。論文指出朝廷明令将國子監本《九经》地位視同前代石经,意味着刻本首次具有了高於窟本的权威性,意羲深远。而且五代國子监本经書探用的是蝴蝶装册本,使得正統讀書人不僅閱讀的載體發生了改變(從寫本逐漸變為刻本),甚至連書籍的裝幀形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卷軸到册本)。因此,後周廣順三年(953)六月,國子監本經書印成之日,可謂標誌着中國书籍史正式完全步入了“刻本时代”。第五章将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與傅世文献的记载结合起來,封北宋、遼、金、西夏的印刷史情况造行简要介绍。比如指出北宋时期书籍“刻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给中國文化的整體面貌带來了深速的影响。第六章着重考察了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害籍制度,包括装帧、版式、附屬品等内容。输文指出一些刻本的版式可以溯源,比如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罩葉佛像,其版式設計的源頭,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石刻造像與刺繡佛像。再比如宋、金刻本中正題名佔據雙行的樣式,實際上早在唐代刻本中即已出現。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封练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的經、史、子、集“四部”類刻本進行了版本考索。這四章连同第十一章也是本输文的重點。《絲路出土经部刻本文献叢考》章中指出德藏吐鲁番文獻中的TID1015號刻本韻书以及九行本《切韻》刻本,並非前辈學者所推测的五代刻本或北宋刻本,此二本寶為遼刻《唐韻》增字本韻書。遼刻《唐韻》增字本與《大宋重修廣韻》的编订、刊刻各不相侔,前者並非後者的母本。它们属於《唐韻》系统的雨个不同分支。《练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獻叢考》章中重點考察了黑水城出土的正史颊、编年類刻本。输文封於出土刻本舆傅世善本之間如何造行版本比地,提出了具体的意見,指出面封刊刻於同一地域、刊刻風格又極為近似的刻本應重點把握住字形造一標尺,凡找出字形間的微殊之處,而不能僅僅通過對版本的“觀風望氣”,便將兩種刻本牽合為一。《絲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献叢考》章在缀合的基础上指出黑水城出土《初學記》屬於南宋建本系统,版式可與日本宫内廳書陵部所藏紹興十七年余氏本進行比較,但黑水城本的刊刻時間很可能更早,也更接近於绍兴四年建阳刻本的原貌。此外,论文结合讳字與内容,指出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話》當為宋刻本,成書時間大約在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很可能出自熟悉汴梁生活的“書會才人”之手,具有文學、語言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絲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獻叢考》章在對黑水城出土《三國志文類》、《薛仁貴征遼事略》定名的基礎上,分别考察了這兩個刻本的版本特徵,指出此二書同為元代建安坊刻本,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價值。第十一章是《絲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献叢考》。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中,佛教文献不僅估據了总量的絕大部分,而且内涵豐富。此章選取吐鲁番、黑水城出土的中土撰述類佛教刻本進行考索。比如指出吐鲁番本《御製綠識》雖然帶有千字文编號,但很可能只是一單刻本。該本覆刻自《金藏》本,大概是出於方便持誦的考慮,吐魯番本將《金藏》本原來的卷軸裝樣式變换為蝴蝶裝册本,在版本學上具有寶貴的標本價值。第十二章是《絲路出土汉文刻本鑑定雜考》,絲绸之路出土汉文刻本的鑑定既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點,也是一个鞋點。比如黑水城文献中包括宋、遼、金、西夏、元等朝代的刻本,來源複雜,稍有不慎便容易造成誤判。論文選出十六種可靠的西夏漢文刻本對其版本特徵進行考察,在版式、字體、諱字等方面初步提出一些鑑定意見。並對黑水城文獻中三件誤定朝代的漢文刻本進行了重新審定。
李志明[7](2020)在《《妙济禅师塔铭》与明代汉藏佛教交流》文中研究指明宣德五年刻制的《妙济禅师塔铭》,现存北京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碑文分别由汉藏两种文字独立撰述,碑阳汉文由明代汉传佛教名僧圆瀞撰写;碑阴藏文据明代藏传佛教高僧班丹扎释口述写成。铭文记载了妙济禅师绰巴扎释为班丹扎释侄子,曾随第五世噶玛巴及宗喀巴大师受戒求法。铭文反映出明代汉藏佛教之间存在深层次的交流,班丹扎释及其领导下的僧团为促进明代汉藏佛教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劉全波[8](2014)在《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 開啓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篇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回顧與總結》文中认为1983年8月15日至22日,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在蘭州舉行,這次會議是中國敦煌吐魯番學發展的里程碑,是中國敦煌吐魯番學研究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開創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局面的標誌性事件。到2013年,距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召開30周年了,在這30年裏,我國的敦煌吐魯番學研究事
马东平[9](2015)在《情系民俗 拓荒深耕——郝苏民先生学术事迹评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郝苏民,男,回族,1935年出生于宁夏银川市,浩思茫戈、豪斯蒙哥、A速莱蛮都是他曾使用过的笔名。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此后,郝苏民先生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跌宕起伏,虽然道路曲折,砥砺颇多,但在西北这片民族文化生态极其丰富的沃土上,凭着对学术的笃定和坚持,他在蒙古学(语族)民间文化、八思巴文字研究以及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取得了斐然成果,成为一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语言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和教育学家。
邵路燕[10](2011)在《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文中认为在世德堂本《西游记》正式刊行之前,各式各样的“西游”故事就以多种形式存在了,“西游”故事不但深受我国古老传说的影响,而且它是建立在唐玄奘西行取经这一历史事实之上的,这样,“西游”故事在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就不断地从历史走向了神话。“西游”故事首先无法脱离传说的影响,在传说与历史结合之后,它就以各种形式存在了,涉及“西游”故事的书籍就有不少种类,另外还有图像作品。随着“西游”故事的流行,各种艺术形式也吸收了这种题材,这使得“西游”故事的传播更为广泛。在世德堂本《西游记》刊行之后,“西游”故事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丰,但世德堂本《西游记》刊行之前的传播状况还不太引人注意。因此,本论文只就世德堂本《西游记》刊行之前“西游”故事的传播状况进行探讨,适当地结合现代传播理念,分析当时“西游”故事的传播原因、传播环境、传播媒介、传播特点、传播效果及其传播者和受传者,并据此探讨这些“西游”故事的传播对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形成的影响。
二、新发现的兰州庄严寺元代法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发现的兰州庄严寺元代法旨(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目标 |
1.2.1 地域范围 |
1.2.2 对象界定 |
1.2.3 时间范畴 |
1.2.4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理论及方法 |
1.4.1 相关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的史地背景 |
2.1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地理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政区历史沿革 |
2.1.3 区域民系构成 |
2.2 甘肃与周边地区的古代交通 |
2.2.1 丝绸之路 |
2.2.2 北茶马古道 |
2.3 史地因素与建筑之关系 |
2.3.1 区域文化特征 |
2.3.2 现存传统建筑的分布 |
2.3.3 史地因素所形成的区域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及研究 |
3.1 斗栱演变发展概述 |
3.1.1 斗栱的组成与功能 |
3.1.2 斗栱的起源与演变特征 |
3.2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遗存现状 |
3.2.1 传统木构建筑遗存现状 |
3.2.2 斗栱类型 |
3.3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 |
3.3.1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原则 |
3.3.2 形制标尺案例选取结果 |
3.4 典型标尺案例研究 |
3.4.1 福津广严院 |
3.4.2 崇信武康王庙 |
3.4.3 秦安兴国寺 |
3.4.4 兰州庄严寺 |
3.4.5 武威海藏寺 |
3.4.6 天水纪信祠 |
3.4.7 古浪火庙大殿 |
3.4.8 古浪山陕会馆 |
3.4.9 酒泉佛祖庙 |
3.5 补充标尺案例研究 |
3.5.1 第196 窟晚唐窟檐 |
3.5.2 第427 窟宋代窟檐 |
3.5.3 第437 窟宋代窟檐 |
3.5.4 第444 窟宋代窟檐 |
3.5.5 第431 窟宋代窟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 |
4.1 “形制类型”涵义解析 |
4.2 提炼排比形制、编号及说明 |
4.3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3.1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4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4.1 斗栱形制演变分析 |
4.4.2 分期原理 |
4.4.3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5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体系 |
4.5.1 河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2 秦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3 河西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6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区域比较 |
4.6.1 本区域内横向比较 |
4.6.2 邻近区域比较 |
4.7 决定区域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因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研样本信息简表 |
(3)兰州庄严寺及其塑写画三绝之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1.寺院建筑布局 |
2.大殿 (图版1) |
三 |
(4)明代以来兰州古典园林发展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记载兰州古典园林相关内容的古籍资料 |
1.2.2 专门记载特定古典园林的著作类史籍 |
1.2.3 对特定兰州古典园林研究的论文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兰州古典园林成因探析 |
2.1 兰州古典园林的自然环境成因 |
2.1.1 对园林选址的影响 |
2.1.2 对园林布局的影响 |
2.1.3 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
2.1.4 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
2.2 兰州古典园林的政治经济成因 |
2.2.1 对园林种类的影响 |
2.2.2 对园林规制的影响 |
2.3 兰州古典园林的历史文化成因 |
2.3.1 外来文化对兰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
2.3.2 宗教文化对兰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
2.3.3 本土文化对兰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
第三章 明代以来兰州古典园林的发展 |
3.1 明代兰州古典园林发展 |
3.1.1 明代兰州城市概况及其对园林的影响 |
3.1.1.1 政治经济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1.1.2 文化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1.2 明代兰州城池布局 |
3.1.3 明代兰州古典园林概况 |
3.1.3.1 明代寺观园林的发展 |
3.1.3.2 明代书院园林的发展 |
3.1.3.3 明代私家园林的发展 |
3.1.3.4 明代公共园林的发展 |
3.2 清代兰州古典园林发展 |
3.2.1 清代兰州城市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2.1.1 政治经济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2.1.2 文化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2.2 清代兰州城池布局 |
3.2.3 清代兰州古典园林概况 |
3.2.3.1 清代寺观园林的发展 |
3.2.3.2 清代书院园林的发展 |
3.2.3.3 清代私家园林的发展 |
3.2.3.4 清代公共园林的发展 |
3.3 民国至近代兰州古典园林发展 |
3.3.1 民国至近代兰州城市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3.1.1 政治经济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3.1.2 文化概况及对园林的影响 |
3.3.2 民国至近代兰州城池布局 |
3.3.3 民国至近代兰州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
3.3.3.1 民国至近代兰州寺观园林的发展 |
3.3.3.2 民国至近代兰州书院园林的发展 |
3.3.3.3 民国至近代兰州私家园林的发展 |
3.3.3.4 民国至近代兰州公共园林的发展 |
第四章 兰州古典园林特点分析 |
4.1 寺观园林 |
4.1.1 寺观园林简介及发展概况 |
4.1.2 兰州地区寺观园林实例 |
4.1.2.1 园林实例(一)——金天观 |
4.1.2.2 园林实例(二)——白云观 |
4.1.3 兰州地区寺观园林的造园特征 |
4.1.3.1 选址分析 |
4.1.3.2 造园要素分析 |
4.2 书院园林 |
4.2.1 书院园林简介及发展概况 |
4.2.2 兰州地区书院园林实例——兰山书院 |
4.2.3 兰州地区书院园林的造园特征 |
4.2.3.1 选址分析 |
4.2.3.2 造园要素分析 |
4.3 私家园林 |
4.3.1 私家园林简介及发展概况 |
4.3.2 兰州私家园林实例 |
4.3.2.1 园林实例(一)——肃王府 |
4.3.2.2 园林实例(二)——煦园 |
4.3.3 兰州地区私家园林的造园特征 |
4.3.3.1 选址分析 |
4.3.3.2 造园要素分析 |
4.4 公共园林 |
4.4.1 公共园林简介及发展概况 |
4.4.2 兰州地区公共园林实例 |
4.4.2.1 园林实例(一)——五泉山 |
4.4.2.2 园林实例(二)——白塔山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张维《陇右金石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张维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第一节 张维生平 |
第二节 张维的学术成就 |
一、张维的著作 |
二、张维的政论文、信札、碑文及诗歌 |
第二章 《陇右金石录》的成书及其类例 |
第一节 《陇右金石录》的成书 |
第二节 《陇右金石录》的类例 |
一、碑 |
二、摩崖 |
三、经幢 |
四、造像 |
五、彝器 |
六、钱币 |
七、玺印 |
八、兵器 |
九、砖瓦 |
第三章 《陇右金石录》的内容和价值 |
第一节 《陇右金石录》所收金石文字叙录 |
第二节 《陇右金石录》的价值 |
一、可弥补正史记载之不足 |
二、可考见基础建设之发展 |
三、可了解州县教育之兴废 |
四、不啻文学艺术之宝库 |
五、实乃民族交融之见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謝 |
摘要 |
Abstact |
凡例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節 “絲綢之路”與“書籍之路” |
第二節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簡介 |
第三節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綜述 |
第二章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的研究價值 |
第一節 絲路出土刻本的文獻學价值 |
第二節 絲路出土刻本的歷史學價值 |
第三節 絲路出土刻本的宗教學價值 |
第四節 絲路出土刻本的語言學價值 |
第三章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的研究方法 |
第一節 區分刻本,鑑别材料 |
第二節 編製目錄,精擇圖版 |
第三節 比定内容,綴合殘葉 |
第四節 校錄文字,推算行款 |
第五節 著錄细節,考定版本 |
第四章 唐五代印刷史概况——以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為中心 |
第一節 唐代印刷史概况 |
第二節 五代印刷史概况 |
第五章 北宋、辽、金、西夏印刷史概况——以絲路出土漢文刻本为中心 |
第一節 北宋印刷史概况 |
第二節 遼代印刷史概况 |
第三節 金代印刷史概况 |
第四節 西夏印刷史概况 |
第六章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所見書籍制度 |
第一節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的装幀 |
第二節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的版式 |
第三節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的附加品 |
第七章 絲路出土經部刻本文獻叢考 |
第一節 吐魯番出土TID 1015號刻本韻書殘葉考 |
第二節 吐魯番出土九行本《切韻》刻本殘葉考 |
第三節 莫高窟北區出土《排字韻》刻本殘葉考 |
第四節 吐魯番出土《龍龕手鑑·禾部》刻本殘葉考 |
第八章 絲路出土史部刻本文獻叢考 |
第一節 吐魯番、黑水城出土正史刻本殘葉考 |
第二節 英藏黑水城出土《資治通鑑纲目》殘葉考 |
第三節 黑水城出土《元一统志》刻本殘葉考 |
第九章 练路出土子部刻本文獻叢考 |
第一節 黑水城出土《初學记》刻本殘葉考 |
第二節 黑水城出土《南華真經》刻本殘葉考 |
第三節 黑水城出土《吕觀文進莊子義》刻本殘葉考 |
第四節 黑水城出土《文酒清語》刻本殘葉考 |
第十章 絲路出土集部刻本文獻叢考 |
第一節 黑水城出土《三国志文類》刻本殘葉考 |
第二節 黑水城出土《薛仁貴征遼事略》刻本殘葉考 |
第十一章 絲路出土佛教刻本文獻叢考 |
第一節 吐魯番出土《御製缘識》刻本殘葉考 |
第二節 黑水城出土《注華嚴法界觀門》刻本殘葉考 |
第三節 黑水城出土《注心要法門》刻本殘葉考 |
第十二章 絲路出土漢文刻本鑑定雜考 |
第一節 西夏漢文刻本鑑定初探 |
第二節 黑水城文獻幾件誤定朝代的漢文刻本 |
第三節 吐魯番出土Ch349r、Ch1002r號道經非刻本辨 |
附錄:絲绸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簡明目錄 |
徵引文獻 |
作者簡歷 |
(7)《妙济禅师塔铭》与明代汉藏佛教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妙济禅师塔铭》的录文与翻译 |
(一)汉文铭文录文 |
(二)藏文铭文录文 |
(三)藏文铭文译文 |
二、绰巴扎释生平 |
三、铭文反映的明代汉藏佛教交流 |
四、结语 |
(8)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 開啓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篇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回顧與總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9)情系民俗 拓荒深耕——郝苏民先生学术事迹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拓展蒙古学(语族)民间文化研究 |
二、钟情八思巴文字研究 |
三、倡导蒙古学“卫拉特—西蒙古研究” |
四、方法论探讨中的回族伊斯兰研究 |
五、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六、首创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多学科交叉研究 |
(10)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概况 |
2. 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渠道 |
3. “西游”故事传播研究综述与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在史传典籍中的传播 |
1. “西游”故事在史籍中的传播 |
2. “西游”故事在宗教典籍中的传播 |
3. “西游”故事在笔记小说中的传播 |
4. 小结 |
二、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在讲唱文学中的传播 |
1. “西游”故事在说话中的传播 |
2. “西游”故事在宝卷中的传播 |
3. 小结 |
三、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在戏剧中的传播 |
四、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在图像中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新发现的兰州庄严寺元代法旨(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D]. 顾国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发现的兰州庄严寺元代法旨[J]. 郝苏民,乔今同. 敦煌学辑刊, 1982(00)
- [3]兰州庄严寺及其塑写画三绝之考释[J]. 张宝玺. 敦煌研究, 2002(05)
- [4]明代以来兰州古典园林发展与特点研究[D]. 丁文蓓. 北方工业大学, 2017(08)
- [5]张维《陇右金石录》研究[D]. 孙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絲綢之路出土漢文刻本研究[D]. 秦樺林. 浙江大学, 2014(03)
- [7]《妙济禅师塔铭》与明代汉藏佛教交流[J]. 李志明. 中国藏学, 2020(02)
- [8]從匹馬孤征到團結起來 開啓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新篇章——“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大會、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回顧與總結[J]. 劉全波.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4(00)
- [9]情系民俗 拓荒深耕——郝苏民先生学术事迹评介[J]. 马东平.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3)
- [10]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D]. 邵路燕. 温州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