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

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

一、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左黎黎[1](2021)在《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文中认为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中医在治疗痢疾上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大量关于痢疾的内容,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由各朝代医家所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医家个人特色。如何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辨析清楚痢疾学术发展脉络,厘出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地搜集整理民国以前有关痢疾文献基础上,以文献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将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以朝代为基准划分为七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全面剖析各个时期痢疾的学术发展特点,内容包括痢疾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各医家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明晰痢疾学术发展源流。第二部分即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痢疾表证问题、久痢辨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古籍中治痢经验运用于现代临床进行了探讨。先秦两汉时期,医家对痢疾没有统一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首次出现了后来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痢疾最早命名“肠澼”。在此之后医籍中还出现了多个名称,如《难经》的“小肠泄”“大瘕泄”、《伤寒杂病论》的“下利”。虽病名未有统一,但医家们对该病症状的观察比较一致,如《黄帝内经》“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难经》“便脓血、里急后重”;《伤寒杂病论》“下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同时都主张从脉象判断该病的预后。对病因的认识,有运气角度、饮食角度、亦有外邪角度;对病性的认识,多数主张为热邪,也有对寒性痢疾的补充。《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载了痢疾的治疗方剂,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且这些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该时期的中医古籍未见有明确的学术分类,古籍均被称之为“某某方”。葛洪首次在《肘后备急方》中使用“痢”这一病名。陈延之则首次在《小品方》中提出“滞下”病名。这两种病名称谓在隋唐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痢疾的分型,如姚僧垣在《集验方》中将痢疾分为十种,这是最早有关痢疾的分型,且后世痢疾分型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可见《集验方》虽以方为书名称之,但其中的内容涉及理论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论着。此时,出现了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如葛洪发明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天行痢基本方;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创立治疗寒实内结下痢的温脾汤;治疗痢疾名方如乌梅丸方,则在陈延之与姚僧垣二者所撰着的医籍中均出现过,方名相同,但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一致。可见,自从张仲景创制乌梅丸治疗痢疾以来,姚僧垣、陈延之两位医家均认可张仲景之乌梅丸,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乌梅丸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作用。隋唐时期,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诸病源候论》将痢疾的发生归为两大类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是机体荣卫不足、肠胃虚弱;而外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湿邪、毒邪;内因的肠胃虚弱再与外因所感受的一种邪气或多邪共同作用则患病。隋唐时期还对痢疾的证型分类进一步探索,如《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13个证型,《千金要方》分4种证型,《外台秘要》分15种证型。这些证型划分虽未统一,但有两类基本得到认同,即热痢与冷痢。针对治疗方剂,对此进行整理的主要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这些治疗方剂中,其中由仲景所创制的乌梅丸得到更多医家的认可与应用,同时在此组方思路上衍生出多个乌梅丸加减方。此外,《千金要方》灵活化裁温脾汤,用此方治疗冷热痢,其思路值得后人借鉴。此时,高频用药主要为黄连、干姜两味药。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从方到药,当时医家对痢疾治疗思路是寒热并用,并根据寒热程度调整方剂。两宋时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对痢疾致病的外因认识方面基本趋于一致,主要是风、寒、湿、热(暑)邪;在痢疾致病的内因方面,脾胃虚弱病机得到医家的一致认可。此时,陈言创新性提出“脏气郁结”致痢疾观点,为痢疾治疗提供了从调“气”入手的新思路。此外,医家们逐渐认识到肠胃积滞与痢疾发生的关系,出现了“积滞致痢”说,而且“通利去积”法成为医家治疗痢疾首选方法。宋代对痢疾的分型,主要新增了“气痢”“风痢”两个证型。宋代的大型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从这些方剂中可分析出宋代用药的一些特点,如注重调气与活血药物的配合使用,在治痢方剂中香料药物大量出现;药物剂型多以丸散为主。以上也间接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局方特征。此时,治疗久痢的方剂多数以温中健脾为主,再对症加减用药,形成了温中健脾为主的系列方。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从病名到症状乃至治疗都有一个新飞跃,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对痢疾的认知与实践,各家均有特色,为后期医家在痢疾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痢疾病名的认识方面,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痢疾与泄泻的区别,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都区分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医家正确认识与治疗痢疾奠定了扎实基础。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金元四大家都认识到外邪中的湿热与人体脾胃的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四大家治痢各具学派特点。“寒凉派”的刘完素则多主张从寒凉治痢,创立着名的“调气活血”方剂芍药汤;“补土派”的李杲则将其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贯彻于痢疾治疗中,自创多首治痢方剂;“攻邪派”的张从正善用攻邪法中的汗、吐、下法治疗痢疾;朱丹溪则综合各家,提出从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辨证治疗痢疾,同时对久痢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即从阴虚入手,与“滋阴派”之理念与思想相吻合。朱丹溪对痢疾发病后期阴虚的创新性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痢疾的全程诊疗指导与实践思维。明代医家着作中出现了引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思想的内容,可见他们的诊疗思想已经得到认同。同时,明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前人基础上,对痢疾诊疗有新思路创新的医家。这些创新使人们对痢疾的认识更深刻,辨证治疗更加细致全面。病名方面,以薛己为代表的医家认同痢疾、滞下病名。孙一奎则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鉴别,认为滞下不能等同于痢疾。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医家的认识均不出三因,但侧重点不同。虞抟则将这些病因致病概率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张景岳认为痢疾发病主要因饮冷贪凉“人事”所致,若人不贪凉则不会患病,提出贪凉是为导致痢疾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提示人们饮食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秦昌遇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方面更加全面。徐彦纯、薛己、李梴、赵献可、张景岳对腹痛、里急后重、下脓血、口渴、小水、大孔痛等痢疾常见症状分别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李梴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便于初学入门,在痢疾的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王肯堂首次提出辨别积之新旧,进一步深化了“积滞致痢”说之内涵。治疗方面,王肯堂提出治痢需先分标本,非从肠胃一途的认识。戴思恭提出治痢总则“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反映了戴思恭治疗痢疾以清为要,兼顾护脾胃之思想。薛己治痢则从脾胃虚弱这一根本入手,是其重视脾胃阳气学术观点在痢疾治疗中的体现。张景岳认为患痢者虚寒居多,治疗多主张温补脾肾;对于实热证患者,采取治标的方法清热攻积,打破痢疾初起忌补之局限性。方剂方面,徐彦纯独出心裁,将治痢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是对诊疗疾病方剂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总结。王纶首设治痢主方,以一方加减统括痢疾的治疗,体现其通治方思想。清代医家对痢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痢疾治疗方法的探索和辨治框架的构建。在病因病机方面,大部分医家的认识与前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不外乎外感六邪,内有脾胃损伤。大多数医家将病机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痢疾致病因素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而陈士铎、唐容川两位医家则从新的角度对痢疾病机进行了阐述,即二者都注意到五脏中之肝脏在痢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陈士铎认为痢疾主要是因肝木克脾土所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病久及肾则成痢疾。这是医家首次明确指出肝脏在痢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跳出了既往医家从脾肾论治痢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痢疾认知及诊疗的全新思维。唐容川则从肺金与肝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痢疾的成因。他认为秋季肺金当令,若肝木之气过旺之人,会受到肺金之气的制约,肝木郁结不疏则生火,火反来克肺金,造成肺气不得清肃,“肺气传送太急而致暴注大肠”即下痢,从五脏生克角度形象地阐释了暴注下痢证候机理,与临床颇为吻合;同时“肝气郁而不疏,故肛门闭塞,欲便不便”,形成里急后重,而发生痢疾。唐氏认为虽然痢疾症状表现和病变部位都是与脾胃有关,但发病之源实则为肝肺,这是对痢疾发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分析以上两位医家,乃均为临床实践之大家。在治疗方面,出现了新治疗方法。最有名的当属喻嘉言提出的逆流挽舟法,强调解表之法在痢疾治疗中的作用。陈士铎根据提出的肝木克脾土的发病机制,制定了平肝治痢法,针对因瘀血导致痢久不愈的祛瘀治痢法,以及针对湿热两重和痢下纯血的补阴治痢法。孔毓礼总结了痢疾的十大常用治法,独创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雷丰根据痢疾不同证型分别给与不同治法,制定了治痢九法。在辨治框架的构建方面,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纲举目张,辨治条理清晰。综合以上,痢疾的诊疗从初起的不系统到明清时期的系统化,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先秦两汉时期集中在对该病病名的探索和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认识,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痢疾辨治搭建了整体框架,首次出现的治疗方药,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虽然张仲景对痢疾病因病机的理论未做过多阐释,但其构建的六经辨治体系能涵盖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对痢疾辨治框架构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许多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对痢疾治疗的一种探索,多本书中出现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相同的同名方乌梅丸,说明当时医家对张仲景治痢思维的认可。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对痢疾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如《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些详细阐述痢疾病因病机的专着。这一时期对痢疾辨治体系的探索当属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痢疾证型四分法,其辨治理法方药均以四分法为纲。两宋时期,因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产生了多种由政府组织整理编撰的大型方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一时期特点是大量治疗痢疾方剂的涌现,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方剂,在什么辨治体系指导下使用方剂,提高这些方剂的有效性,是当时医家未能关注的盲区。金元时期,四大家治痢方药均是在各家学术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虽各家辨治体系均有偏颇,但相比于两宋时期已有进步,说明医家开始重视辨治体系指导下的痢疾诊疗模式。明代,对辨治体系重要性认识愈加凸显。徐彦纯将前人治疗痢疾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指导医家在辨治选方时遵循这十三分法的框架;张景岳提出“二纲六变”理论,用二纲统领六变,并将其运用在痢疾从辨证到治疗整个过程,用八纲体系指导痢疾治疗;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陈无择三因论落实到痢疾的治疗和证型划分,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理法方药均不出这二分法。清代,对辨治体系的探索更是成为大多数医家的选择,医家们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个方剂,而是某种方法,甚至于是在一个体系指导之下的方法、方剂的使用。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八纲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雷丰将痢疾分为九大证型,每种证型详论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法、方药,以九分法的体系指导痢疾的辨治。数千年来,医家们经历了从探索单一治痢方剂到逐渐完善痢疾辨治体系这一曲折过程,医家们最终认识到一个完善的辨治体系相较于某个孤立的方剂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从文献到文献,文献研究实现从文献到临床水平的提升才是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笔者将历代医家所撰着的古籍中所涉及之痢疾的理法方药内容罗列于此,并基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痢疾提供中医思维与借鉴。

宋晓晨[2](2021)在《基于古今医案的痴呆中医因机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于痴呆的治疗,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课题拟从中医医籍及国内较为权威的学术数据库所记载的中医痴呆古今医案入手,梳理中医治疗痴呆的古今医案情况,呈现大历史观下医家临证诊治痴呆的演变与发展,挖掘整理古今医家对痴呆的病因病机等理论的认识及古今医家对痴呆的诊疗规律和经验,为痴呆的中医临床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拓展思路。同时,结合对痴呆古代文献的梳理与中医相关研究的概述,对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总体论述。方法:1.基于《中华医典》对痴呆的古代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应用理论归纳与分析法,按照病名溯源、病因病机、治疗沿革等进行分析。2.基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库存的中医学经典医籍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对痴呆的古今医案进行搜集整理,应用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按照医案年代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病因分布情况、病性病位分布情况、症状分布情况、方药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3.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对近10年来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研究进行搜集整理,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按照发文年份、发文地域、发文单位、文献类型、研究内容、项目支持、核心期刊、核心作者等进行分析。结果:1.痴呆首见于唐代的《华佗神医秘传》,又名“呆痴”“愚痴”“痴病”“神呆”“呆证”“呆病”等。明代以前多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可由药邪、先天因素、外伤、七情内伤、他病继发等诱发,病机以脏腑气血虚损为本,痰、瘀、火热为标。病位以心、脑为主,兼有肝、脾、肾。治疗兼见针灸与中药疗法。针灸选穴多为心经与肾经上的穴位。中药疗法包含藜芦、牵牛、石菖蒲、远志等化痰药及多个化痰补虚方的应用。2.共录入医案376则,分为少量的古代医案与近代医案,以及大量的现代医案。患者以60-79岁的男性居多。常见病因依次为他病继发、情志因素、毒邪、先天因素和外伤。常见病性依次为痰、血瘀、精髓亏虚、气虚、火热、气滞、阴虚等。常见病位依次为肾、心神(脑)、脾、心、肝、肺、胃、胆。常见症状依次为善忘、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智能降低、性情改变等。常见方剂依次为补益剂、祛痰剂、活血剂、祛湿剂、行气剂、清热剂等。常见药物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等。应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依次为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菖蒲郁金汤、六味地黄丸、通窍活血汤、温胆汤等。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丹参、甘草等。常用药物可聚类为补虚类、活血类、化痰类。经关联规则分析,结合临床应用情况与疗效评估,得到常用药对及核心药物组成为石菖蒲-远志、熟地黄-山茱萸、桃仁-红花-川芎、郁金-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对支持度百分比最高的石菖蒲-远志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9个活性成分,73个潜在靶点,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c AMP信号通路、蛋白质去泛素化、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活性氧代谢过程、节律周期过程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及通路。3.共纳入近10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研究文献1558篇。年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主要发文地域依次为北京、湖北、广东、黑龙江、山东等。主要发文单位依次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文献类型以期刊论文为主。研究内容包含临床观察,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治未病、护理、康复等早期防护与病后调护的相关研究。治疗方法囊括中药、针灸、贴敷、推拿、砭法、导引等。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多项资助与支持。载文量最多的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辽宁中医杂志等18种期刊为“核心区”期刊,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结论:1.历代医家对痴呆的认识由以虚、痰为主要病机演变为以虚及正虚夹痰夹瘀为主,并兼见火热、气滞、湿阻、寒凝、水停等,治法也由补虚、化痰发展为补虚、化痰、活血、开郁、清热、燥湿、驱寒、利水等。2.痴呆的病因有他病继发、七情内伤、外伤、毒邪、先天因素等,病性以痰、血瘀、精髓亏虚为主,病位以肾、脑、脾、心、肝为主,症状表现为善忘、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智能低下等,证型以正气不足的虚证与虚中夹痰夹瘀的本虚标实证为主,治疗时多应用补虚药、化痰药、活血药、清热药等,依据具体证型进行辨证施治。3.常用方剂有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菖蒲郁金汤、通窍活血汤、温胆汤等,常用中药有石菖蒲、远志、川芎、茯苓、丹参、甘草、黄芪、半夏、郁金、当归等,常用药对及核心药物组成为石菖蒲-远志、熟地黄-山茱萸、桃仁-红花-川芎、郁金-陈皮-半夏-茯苓-石菖蒲。4.痴呆的中医研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形成了中药、针灸、贴敷、推拿、砭法、导引等内服外治相结合、多靶点靶向治疗的日臻完善的治疗模式,研究趋势为痴呆的早期干预与病后调护。

罗佳豪[3](2021)在《运脾平肝法治疗小儿积滞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具有运脾平肝作用的导师临床效验方青术饮治疗小儿积滞脾虚肝旺证的效果,探讨及评价运脾平肝法治疗积滞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为小儿积滞的治疗提供治法及方药经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将符合脾虚肝旺的72例积滞患儿运用随机法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青术饮,对照组予化积口服液,4天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在各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症状量化评分,最终运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客观分析两组间及单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对青术饮的效果做出疗效评价,再探讨运脾平肝法的合理性。结果:青术饮能显着改善脾虚肝旺证积滞患儿的症状及体征。1.疗效比较:治疗组服用青术饮治疗4天后其总有效率为87.87%,治疗8天后总有效率是93.93%;对照组服用化积口服液治疗4天后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8天后总有效率为86.67%。2.疗程结束时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经统计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药物都能改善积滞患儿症状;疗程结束时两组再进行组间比较,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合平均值等结果,说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3.证候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青术饮在改善积滞脾虚肝旺证患儿的总体证候、主要证候、次要证候方面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方药均对积滞患儿总体证候、主要证候、次要证候均有改善作用。4.症状比较:治疗组改善饮食、烦躁、脘腹胀满疼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呕吐、大便、夜寐不安、面色方面,两组疗效无显着差异(P>0.05)。5.运脾平肝法对积滞脾虚肝旺证患儿疗效确切,可供临床借鉴参考。6.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1.青术饮治疗脾虚肝旺证积滞的疗效确切,对脾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运脾平肝法对积滞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且疗效突出,切合小儿体质及疾病的特点,运脾平肝法对于积滞的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

张楠[4](2017)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李赛美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知识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失眠和糖尿病患者失眠,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黄帝内经》以降,历代中医典籍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论述颇丰。迨之当代,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失眠亦取得了诸多进展。目前,失眠证治的历代中医文献研究尚不系统,《伤寒杂病论》诊治失眠的学术思想研究尚不充分。本课题拟就历代中医典籍对失眠的论治和张仲景治疗失眠的方法,予以全面总结,冀对临床实际有所启发和裨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大多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隐性知识往往非常有价值,但又难以捕捉和限定,甚至难以表达。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方面,目前正存在着隐性知识不断遗失和失传的紧迫情况,因此,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导师李赛美教授临证善用六经辨证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经验丰富,疗效卓着。本课题拟利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隐性知识发现新方法,对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以传承李赛美教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方法:全面梳理自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和竹简成文时期至清朝时期的中医典籍,系统总结历代医家对失眠的辨治概况,同时对《伤寒杂病论》治疗失眠的方法进行全面研究。规范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的以失眠为主诉的糖尿病患者有效门诊病历,进行数据规范化,以六经辨证为基础,运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诊治病例的证型分布和症状特征进行提取,并总结李赛美教授的遣方用药规律,最后再对研究结果进行充分讨论,以期能够发现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的隐性知识。成果:古代医籍对失眠的病名、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有着非常丰富的论述,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伤寒杂病论》治疗失眠方法非常全面,计有养阴清热安神法(包括滋养肾阴,泻热安神;滋养肝阴,宁心安神;滋养心肺,清热安神)、温阳镇潜安神法、温阳化气安神法、清宣郁热安神法、泻热通腑安神法、消痞和胃安神法、化痰逐饮安神法、行气活血安神法等。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的糖尿病患者失眠之太阳证病例,除表现为太阳证外,多兼有少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口干、皮肤麻木、畏寒、目昏、汗出、腰酸、多梦、咳嗽、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李赛美教授治疗太阳证的主方为桂枝汤类方,随证选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葛根汤、桂枝汤,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用四逆散、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四君子汤、附子理中汤;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桂枝、炙甘草、大枣、白芍,即以桂枝汤化裁为主。辨治的糖尿病患者失眠之阳明证病例,除表现为阳明证外,较少兼伴其它证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口干、大便干结、皮肤麻木、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苔厚、脉实;李赛美教授治疗阳明证时,随证选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四逆散、桃核承气汤,在选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或桃核承气汤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用四逆散;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炙甘草、黄连。辨治的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少阳证病例,除少阳证外,多兼有太阳证、阳明证、太阴证、少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口干、口苦、皮肤麻木、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汗出、多梦、关节疼痛、畏寒、头晕、舌红、苔黄、脉实;李赛美教授治疗少阳证时,常用主方为柴胡汤类方,随证选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葛根汤、四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用四逆散、葛根黄芩黄连汤、四物汤、五苓散、肾四味;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柴胡、炙甘草、熟党参、黄芩、法半夏、大枣,即以小柴胡汤化裁为主。辨治的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太阴证病例,除太阴证外,多兼有少阳证、肝气郁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口干、口苦、汗出、畏寒、小便黄赤、多梦、皮肤麻木、目昏、舌淡、苔白、脉虚;李赛美教授治疗太阴证时,随证选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散、柴芍六君子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理中汤,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用四君子汤、温胆汤;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炙甘草、熟党参、茯苓,即以四君子汤化裁为主。辨治的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少阴证病例,除少阴证外,多兼有肝肾阴虚证、太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口干、汗出、皮肤麻木、目昏、小便黄赤、多梦、口苦、畏寒、关节疼痛、舌淡、苔薄白、脉虚;李赛美教授治疗少阴证时,随证选用肾四味、附子理中汤、杞菊地黄汤、柴芍地黄汤、麦味地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用金匮肾气丸;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淫羊藿。辨治的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厥阴证病例,除厥阴证外,多兼有太阳证、肝气郁结证、太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为口干、皮肤麻木、小便黄赤、汗出、口苦、畏寒、舌红、苔薄白、脉虚;李赛美教授临证诊疗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厥阴证时,随证选用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同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用四君子汤、理中汤、肾四味;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炙甘草、茯苓、当归。结论:自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和竹简成文时期至清朝时期,历代医籍对失眠的论述颇为丰硕,可以为失眠的当代中医药治疗提供有益的借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专设失眠篇章,但有失眠八法治疗失眠。从仲景大论分析,虚、热、痰、瘀、腑实等均能导致心不藏神,从而引发失眠。仲景根据不同病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调和,睡眠自安。运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导师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结果提示:李赛美教授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失眠属于太阳证时,认为病机重心在于邪气盛,治疗关键在于扶正祛邪,调和营卫,以恢复卫气循行之常道,使营卫和谐,睡眠自安;阳明证的病机重心在于里实热盛,治疗关键在于清热泻实,使邪热祛除而心神得安;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少阳证重在枢机不利,治疗关键在于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使邪去枢和而卧寐复常;太阴证的病机重心在于脾阳不足,寒湿内盛,治疗关键在于益脾阳,祛湿邪,使湿去阳复而不寐自除;少阴证的病机重心在于心肾虚衰,阴阳失调,治疗关键在于滋阴补阳,使水火既济而心神自安;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厥阴证病机复杂,治疗当随证而治,使阴阳调和而卧寐得安。

于瀚[5](2016)在《《金匮要略》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指导意义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痹病,指由于风寒湿热等邪痹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重着麻木不仁甚则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金匮要略》根据痹病临床表现,在多个篇章中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痹方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创立了诸多治痹验方,为后世医家研究痹病证治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的:通过总结《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及后世医家痹病证治规律,对二者进行比对、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继而确定《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在后世痹病证治规律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基于文献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研究相关文献,整理《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得出《金匮要略》在痹病病因、病机、病位、治法等方面的主要证治特点,然后对后世医家痹病证治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后世医家在论治痹病方面对《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的继承发展情况,最后通过对比研究揭示《金匮要略》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的指导意义。结果:《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研究痹病证治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为,《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包含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痹方药等多方面内容,构成了痹病证治规律的基础。后世医家论治痹病时,多继承了《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的思想,并对《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未尽之处予以补充。然而无论是从脾虚、阴虚论痹病病因病机,还是以虫类搜剔法、攻邪随其所得原则论痹病治则治法,均与《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密切相关。结论:《金匮要略》奠定了祖国医学痹病证治规律的基础,在痹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痹方药等方面均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夏洁楠[6](2015)在《中医虚劳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学“虚劳”病证从古至今包含疾病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现代医学认为一些慢性消耗性和代谢性疾病均可纳入虚劳范围,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恶性肿瘤后期等。因此,一些难治性或病因不明,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为主要病机的疾病,皆可归于中医“虚劳”病证的范畴。中医“虚劳”作为出现较早的病名之一,相关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书中关于“虚”“损”“劳”等的论述为“虚劳”病证的产生创造了契机。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将“虚劳”列为病名单篇论述, “虚劳”病名由此确立,其从脉、证、方全面论述“虚劳”,成为认知和治疗“虚劳”的典范。隋唐时期医家对“虚劳”的症候分类奠定了后世医家对“虚劳”的认知基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定义“虚劳”为五劳、六极、七伤总称,列虚劳病的七十五种证候。宋代医家在《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等着作的基础上详述“虚劳”方药,并对其病证名称进一步分类,出现“风劳”“冷劳”“气劳”“热劳”“气劳”“急劳”等病名,与此同时,妇、幼“虚劳”也备受重视, 《太平圣惠方》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褥劳”病名, 《幼幼新书》中则出现小儿虚劳专病“疳劳”病名。至此,中医“虚劳”相关病名基本确立。金元时期医家对虚劳的认识以医家思想偏重为特点,其中刘完素“虚劳上下传导”为着,且出现第一本虚劳专着《十药神书》;在此基础上明清医家对“虚劳”认知渐成熟,出现较多对“虚劳”因机证治上的独到认知,随着《红炉点雪》《理虚元鉴》《何氏虚劳心传》等“虚劳”专着的产生,医家从病因病机、方药证治、病后调理、养生预防等角度论述此病,使得中医“虚劳”理论也逐渐完善。时至今日,中医“虚劳”理论不断发展,成为许多重大疾病诊疗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对中医“虚劳”的源流进行系统梳理,论述从《黄帝内经》时期至清末中医“虚劳”理论学术内容的发展,对“虚劳”关键性定义、理论的产生进行归纳、总结。从疾病源流、概念内涵、因机证治、调治养生、妇幼虚劳特点与现代相关疾病联系等方面,分析中医对“虚劳”病证的认知,得出以下结论:1.中医“虚劳”病证概念内涵在演变中逐渐完善,早期不分虚损轻重和疾病传播特点,把虚损性疾病统称为“虚劳”,而后提出疾病由“虚”至“损”,又至“劳”的发展过程。“虚劳”概念内涵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虚劳”是疾炳名,指以机体脏腑气血阴阳津液亏损为病因病机的疾炳总杯,包含“虚损”和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痨瘵”“劳瘵”“传尸”等。狭义“虚劳”不具有传染性,以脏腑阴阳气血精液亏损为病因病机,产生诸多病理变化而致病症众多,病位常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类疾病总称,常具有由虚至损至劳的发展过程,病程较长,可由“五劳”“六极”“七伤”等概念组成。现今对“虚劳”的论述多为狭义虚劳。2.中医“虚劳”因机证治理论不断发展,宋以前多从总论脏腑虚实分析“虚劳”,宋以后出现从气、血、阴、阳之虚与具体脏腑关系论述“虚劳”因机证治。且“虚劳”证治以补益温阳为基本法则,而滋阴、祛风、祛瘀化痰等方法在“虚劳”日久的患者中应用更加广泛。3.妇、幼“虚劳”具有其各自特点。女性虚劳以气血为本,多与肝、心、脾相关,其中又因室女、妇人而有所不同。室女虚劳多因情志郁结而致闭经引起“虚劳”,妇人多因产后气血大亏,易于外感或劳伤而致“蓐劳”。幼儿虚劳则称“疳劳”,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而致,与肾、脾关系密切。4.中医“虚劳”包含病证广泛,现代多种重大疾病中后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一些代谢性疾病可归为中医“虚劳”范畴。其诊疗方法、疾病预后及防治调养等可随病证不同参考中医虚劳相关内容。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虚劳”所包含的疾病谱也在发生改变。5.现代人“虚劳”的特点,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起居无时、色欲过度等因素而致,实为安逸之人苦竭心力而成脏腑虚损状态,阴虚和虚兼痰瘀成为现代人“虚劳”的重要病机,治疗时应补益兼疏导,详辨病证虚实。6.调摄对“虚劳”防治和预后有重要作用,可归纳为“心神合一”“形神合一”“动静结合”“食养结合”“治养结合”等几点法则,从怡情养神、修心养性、合理运动、健康饮食、积极防治等方面展开。

曾子芸[7](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杨留杰[8](2013)在《赵刚教授运用补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文中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实质慢性进行性损伤,致使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下降,发病后期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出现以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难治性常见病。赵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虚劳、水肿、关格、溺毒”四病名能概括慢性肾衰竭发病的全貌。慢性肾衰竭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情志、劳倦外伤,外邪药毒等因素,日久脏腑正气耗伤,脾肾亏虚,浊毒瘀血内积而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提出“有一分肾衰,便有一分湿浊,便有一分毒瘀”的病机概要。治疗上提出“两补三泻”的总的法则。两补:补肾,补脾。三泻:通腑泻浊,袪瘀散结,开腠发汗。强调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强调生活调护,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综合中医各种治疗手段,临床疗效卓着。本文主要将赵刚教授中医补泻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进行总结。

耿翠翠[9](2012)在《扶正泄浊保肾汤对腺嘌呤致CRF大鼠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扶正泄浊保肾汤是导师马居里教授在临床中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治疗的经验方,经过四十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疗效显着。本课题通过观察该方药对腺嘌呤致CRF大鼠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对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为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SD雄性健康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40只用腺嘌呤灌胃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科素亚组、中药高剂量组(37.6g/kg)、中药低剂量组(18.8g/kg);中药高、低剂量组大鼠用扶正泄浊保肾汤灌胃30天后,与空白组、模型组、科素亚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免疫组化半定量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中Smad4、Smad7含量,并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Smad4、血清Scr、BUN、24h尿蛋白定量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和科素亚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其中中药高剂量组降低较中药低剂量组、科素亚组明显(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科素亚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Smad7、RBC、Hb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和科素亚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升高较中药低剂量组、科素亚组明显(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科素亚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肾组织形态观察:空白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均正常。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数量减少,部分肾小球萎缩;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灶状、片状坏死,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内可见颗粒管型,部分肾小管囊状扩张;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较明显,血管未见异常。科素亚组大鼠肾小球数量轻度减少,少量肾小球萎缩;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灶状坏死,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内见少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管型,偶见肾小管囊状扩张;间质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血管未见异常。中药低剂量组病变与科素亚组差异不大。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球数量无明显减少,偶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无明显病变,管腔内偶见管型;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血管未见异常。结论:本课题通过大鼠动物实验表明,扶正泄浊保肾汤能有效的改善CRF大鼠的精神情况、摄食及饮水量,增长体重,改善生存状态;降低血清Scr、BUN及24h尿蛋白定量;升高RBC、Hb;改善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下游因子Smad4的高表达,促进负反馈Smad7的表达来延缓肾脏损害。

姜良铎,李耀辉[10](2010)在《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论文巡礼》文中认为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发表的中医内科论文中遴选有一定代表性的121篇文章,从经典医籍与临床、中医急症发展动态、心肝脾肺肾各系统疾病的临床思路与临床报道、实验与临床研究等方面予以分析和评述。2009年的中医内科文献理论、临床、实验多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微观辨证指标与宏观整体辨证有了更多的结合;个体化诊疗尤显突出。不足之处在于临床报道还需运用更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知识。

二、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学术思想研究
    2 方药研究
    3 治法研究
    4 医案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第一轮筛选
    1.2 古籍第二轮筛选
2 先秦两汉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2.1 《黄帝内经》
        2.1.1 对疾病名称和症状的初探
        2.1.2 早期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难经》
    2.3 《神农本草经》
    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4.1 六经病与痢疾
        2.4.2 《金匮要略》从专病论治痢疾
        2.4.3 仲景治痢之方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3.1 王叔和《脉经》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3 《中藏经》
    3.4 葛洪《肘后备急方》
        3.4.1 首用“痢”病名
        3.4.2 首提痢具传染性
        3.4.3 创天行痢主方
    3.5 陈延之《小品方》
        3.5.1 首提“滞下”病名
        3.5.2 “乌梅丸”通治痢疾
    3.6 姚僧垣《集验方》
        3.6.1 初见“痢疾分型”
    3.7 小结
4 隋唐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4.1.1 列痢病十三候
        4.1.2 详析各证痢之病源
        4.1.3 首提“休息痢”病名
        4.1.4 养生方导引法在痢病中的运用
    4.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4.2.1 痢证四分法
        4.2.2 选方丰富
        4.2.3 开灌肠疗法治痢先河
        4.2.4 治痢需注意饮食调养宜忌
        4.2.5 服痢药须知
    4.3 王焘《外台秘要》
    4.4 小结
5 两宋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5.1 《太平圣惠方》
        5.1.1 新增“气痢”分型
        5.1.2 痢疾通用药
        5.1.3 痢疾治疗用方新特点
        5.1.4 痢疾食疗方
    5.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1 从脾胃论治痢疾的总体思路
        5.2.2 从腹痛与痢色辨证选方
        5.2.3 从治久痢方剂中看治疗思路
    5.3 《圣济总录》
        5.3.1 对气痢和休息痢的新认识
        5.3.2 痢疾治法
        5.3.3 治久痢方剂用药规律
    5.4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5.5 窦材《扁鹊心书》
    5.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6.1 首提“脏气郁结”致痢
        5.6.2 创“风痢”证型
        5.6.3 首次分门论述“痢疾”与“泄泻”
    5.7 张杲《医说》
        5.7.1 赞同“积滞说”
        5.7.2 载治久痢方
    5.8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5.8.1 将“风冷暑湿”贯穿辨治始终
        5.8.2 强调“去积”在治痢中的重要性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9.1 从“积滞”论治痢疾
        5.9.2 对“痢下之物”辨证进一步细化
        5.9.3 从所感之邪辨下痢之方
        5.9.4 学《肘后》简方治痢
        5.9.5 注重痢疾调护
    5.10 小结
6 金元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6.1 刘完素及其着作
        6.1.1 从“火热”角度阐释痢疾发病机制
        6.1.2 从“湿热”角度设治痢总则
        6.1.3 常用的治痢方法
        6.1.4 创经典治痢方剂芍药汤
    6.2 张从正《儒门事亲》
    6.3 李杲及其着作
        6.3.1 长夏湿热与脾胃虚弱导致痢疾的发生
        6.3.2 设升阳除湿之大法
        6.3.3 创多首治痢疾方剂
    6.4 朱丹溪及其着作
        6.4.1 明确指出泄泻与痢疾不同
        6.4.2 赤白痢之辨
        6.4.3 痢疾治法的寒热之辨
        6.4.4 设两套痢疾辨治路径
        6.4.5 久痢治疗新思路
    6.5 小结
7 明代对痢疾的认识
    7.1 徐彦纯《玉机微义》
        7.1.1 将痢疾称为滞下
        7.1.2 认同三因论
        7.1.3 对里急后重、腹痛病机的分析更加全面
        7.1.4 痢疾方据病因病机分十三大类
    7.2 戴思恭《证治要诀》
    7.3 王纶及薛己《明医杂着》
        7.3.1 设治痢主方
        7.3.2 主方之外另设两方
        7.3.3 王纶与薛己治痢特点
    7.4 虞抟《苍生司命》
    7.5 李梴《医学入门》
        7.5.1 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
        7.5.2 歌诀下注释多有创见
    7.6 孙一奎及其着作
        7.6.1 区别“痢”与“滞下”
        7.6.2 析休息痢三个成因
    7.7 王肯堂《证治准绳》
        7.7.1 从五脏经脉气血详析痢疾形成过程
        7.7.2 治痢需分标本
        7.7.3 首辨积之新旧
    7.8 赵献可《医贯》
        7.8.1 强调治痢须辨阴阳寒热虚实
        7.8.2 重视与似痢非痢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7.8.3 对休息痢和久痢的认识
    7.9 张介宾《景岳全书》
        7.9.1 痢疾发病主要因“人事”所致
        7.9.2 强调痢疾的寒热虚实之辨
        7.9.3 详析痢疾常见症状寒热虚实
    7.10 秦昌遇《症因脉治》
        7.10.1 痢分外感内伤
        7.10.2 外感痢疾与内伤痢疾之辨
        7.10.3 休息痢之外感与内伤
    7.11 小结
8 清代对痢疾的认识
    8.1 喻昌《医门法律》
        8.1.1 治痢三法
        8.1.2 治痢“律三条”
    8.2 陈士铎及其着作
        8.2.1 痢疾之阴阳真假症
        8.2.2 痢疾治疗新法
    8.3 程钟龄《医学心悟》
        8.3.1 创“治痢散”方专治痢疾初起
    8.4 何梦瑶《医碥》
        8.4.1 痢均由湿热所致,初起无寒证
        8.4.2 辨证须详辨虚实
        8.4.3 治痢用药禁忌
    8.5 吴鞠通《温病条辨》
        8.5.1 久痢辨治大全
        8.5.2 痢疾预后判断十条准则
    8.6 唐宗海及其着作
        8.6.1 从肝肺分析痢疾病因病机
        8.6.2 从肝肺论治痢疾
        8.6.3 发热恶寒分期论治
        8.6.4 痢后补脾阴
    8.7 孔毓礼《痢疾论》
        8.7.1 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方法
        8.7.2 十大常用治法
        8.7.3 治痢常用方荮
    8.8 舒驰远《痢门挈纲》
        8.8.1 治痢四纲之陷邪
        8.8.2 治痢四纲之秋燥
        8.8.3 治痢四纲之时毒
        8.8.4 治痢四纲之滑脱
    8.9 雷丰《时病论》
        8.9.1 痢疾九证与治痢九法
    8.10 小结
9 讨论
    9.1 痢疾表证刍议
    9.2 久痢的表里寒热虚实辨治
    9.3 古籍的治痢经验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
    9.4 痢疾辨治体系构建
        9.4.1 辨证要点
        9.4.2 治法
        9.4.3 常见六经方证
结语
创新点
附录 各医家古籍治痢特色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基于古今医案的痴呆中医因机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痴呆古代文献梳理
    一、病名溯源
        (一)痴呆释义
        (二)痴呆别名
        (三)痴呆内涵
    二、病因病机
        (一)痴呆病因
        (二)痴呆病机
        (三)痴呆病位
    三、治疗沿革
        (一)针灸疗法
        (二)中药疗法
    四、小结
第二部分 痴呆古今医案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选案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规范化处理
        (二)建立数据库
        (三)统计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医案梳理
        (二)数据结果
    五、结果分析
        (一)医案一般情况分析
        (二)因机证治规律分析
    六、小结
第三部分 近10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小结
第四部分 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调查
        (二)发病机制
        (三)风险因素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五)治疗现状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一)文献记载
        (二)病因病机
        (三)症状证型
        (四)治疗现状
    三、小结
第五部分 讨论
    一、病因病机
    二、症状证型
    三、类证鉴别
    四、治则治法
    五、治疗方法
    六、各时期杰出医家思想
    七、中医药治疗痴呆的现状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医案来源
附录2 证素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3)运脾平肝法治疗小儿积滞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临床观察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3.病例纳入标准
        4.病例排除标准
        5.脱落标准
        6.剔除标准
    三、研究方法
        1.分组方法
        2.治疗方法
        3.疗程
        4.观察指标
        5.观察记录方法
        6.疗效评定
    四、数据处理
    五、一般资料
        1.两组入选情况
        2.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3.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积分比较
        4.治疗前两组患儿主症单项积分比较
        5.治疗前两组患儿次症单项积分比较
    六、研究结果
        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2.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3.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4.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积分比较
        5.治疗后两组患儿主症单项积分比较
        6.治疗后两组患儿次要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7.不良反应
讨论
    一、研究背景
    二、运脾平肝法的的选用依据
    三、运脾平肝法释义
        1.运脾法
        2.平肝法
    四、方药配伍分析
        1.方剂分析
        2.组方选药与脑肠轴的相关性及中药溯源
    五、研究结果
    六、运脾平肝法治疗积滞脾虚肝旺型的优势特色
    七、结论
    八、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积滞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李赛美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现状
        1.1.1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基本内容
        1.1.2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基本模式
        1.1.3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基本方法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失眠现代研究进展
    1.3 失眠的历代中医文献研究
        1.3.1 西汉帛书和竹简对失眠的论述
        1.3.2 《黄帝内经》寤寐理论研究
        1.3.3 《难经》对失眠的阐述
        1.3.4 晋唐时期失眠证治特色
        1.3.5 宋金元时期失眠证治特色
        1.3.6 明清时期失眠证治特色
        1.3.7 失眠的历代文献钩玄提要
    1.4 《伤寒杂病论》失眠证治规律研究
        1.4.1 养阴清热安神法
        1.4.2 温阳潜镇安神法
        1.4.3 温阳化气安神法
        1.4.4 清宣郁热安神法
        1.4.5 泻热通腑安神法
        1.4.6 消痞和胃安神法
        1.4.7 化痰逐饮安神法
        1.4.8 行气活血安神法
    1.5 非统计偏序结构模式发现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
        1.5.1 数学理论背景
        1.5.2 形式背景分层优化方法
        1.5.3 属性偏序结构图生成原理
        1.5.4 包含度
        1.5.5 属性偏序结构图的生成方法
        1.5.6 属性偏序结构图生成的例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知识发现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准备
        2.1.3 数据规范化
        2.1.4 数据质量控制
        2.1.5 数据复审与评估
        2.1.6 研究结果
    2.2 李赛美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
        2.2.1 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太阳证
        2.2.2 糖尿病患者不寐之阳明证
        2.2.3 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少阳证
        2.2.4 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太阴证
        2.2.5 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少阴证
        2.2.6 糖尿病患者不寐之厥阴证
    2.3 医案赏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5)《金匮要略》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指导意义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研究
    一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痹病证治规律
        1 湿病证侯
        2 湿病治则
        3 湿病证治方药
        4 小结
    二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痹病证治规律
        1 历节病因
        2 历节证治方药
        3 小结
    三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痹病证治规律
        1 血痹轻证
        2 血痹重证
        3 瘀血治法
        4 小结
    四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痹病证治规律
    五 《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小结
第二部分:后世痹病证治规律研究
    一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痹病证治规律的研究
        1 医家举隅
        1.1 张子和
        1.2 李东垣
        1.3 朱丹溪
        1.4 陈无择
        2 小结
    二 明清医家对痹病证治规律的研究
        1 医家举隅
        1.1 方谷
        1.2 张介宾
        1.3 李中梓
        1.4 喻嘉言
        1.5 叶桂
        1.6 黄元御
        1.7 吴鞠通
        1.8 王清任
        1.9 郑钦安
        2 小结
    三 近代医家对痹病证治规律的研究
        1 医家举隅
        1.1 曹颖甫
        1.2 张锡纯
        1.3 陆渊雷
        2 小结
    四 现代痹病证治规律研究
        1 痹病研究现状
        2 现代医案举例
        3 小结
    五 后世医家痹病证治规律总结
第三部分:《金匮要略》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的指导意义
    一 痹病病因病机
        1 外感风寒湿邪致痹
        2 脏腑虚损致痹
        2.1 脾病致痹
        2.2 阴虚致痹
        3 营卫空虚致痹
    二 痹病治则治法
        1 痹病治疗原则
        1.1 量邪轻重,取法用治
        1.2 攻邪当随其所得
        2 痹病治疗方法
        2.1 微汗法
        2.2 利小便法
        2.3 相兼治法
        2.4 补气通阳行血法
        2.5 温中行气法
        2.6 外治法
        2.7 虫类搜剔法
    三 治痹经方
    四 小结
第四部分:结论
    一 《金匮》为祖国医学痹病证治规律奠定了基础
    二 《金匮》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医虚劳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引用文献
前言
1 虚劳学术源流
    1.1 隋代以前——虚劳病名确立提出
        1.1.1 虚字首提,初见《内经》
        1.1.2 损字详论,《难经》脉验
        1.1.3 虚劳首篇,方证相参
        1.1.4 劳伤调补,五损补充
    1.2 隋唐时期——奠定虚劳理论基础
        1.2.1 巢氏创建,虚劳七十五候
        1.2.2 孙氏完善,脏腑五劳六极
        1.2.3 王焘汇总,劳极证治方药
    1.3 宋代——病证完善方药洪深
        1.3.1 专着涌现,方书辨证详实
        1.3.2 虚劳新证,论《太平圣惠方》
        1.3.3 官修《总录》,承《诸病》宗《千金》
        1.3.4 民间着作,承家技创新知
    1.4 金元时期——虚劳认知虽微亦着
        1.4.1 河间论虚,分论感寒感热
        1.4.2 东垣理脾,虚劳终于内伤
        1.4.3 丹溪心法,劳瘵主乎阴虚
        1.4.4 《十药神书》,虚劳重精气血
    1.5 明代——专论突出各有侧重
        1.5.1 虚劳所重,诸家辨心脾肾
        1.5.2 承袭丹溪,虞抟兼顾中焦
        1.5.3 《慎斋遗书》,虚劳脾肾有别
        1.5.4 《赤水玄珠》,独创“虚劳三愆”
        1.5.5 龚氏廷贤,重视心肾元气
        1.5.6 景岳论虚,审情志调寒热
        1.5.7 《济阴纲目》,虚劳男妇有别
        1.5.8 《红炉点雪》,总论阴虚痰火
        1.5.9 《慎柔五书》,贵中气慎滋阴
        1.5.10 《理虚元鉴》,创六因重预防
    1.6 清代—理论成熟见解独特
        1.6.1 喻昌“十律”,详述宜法禁忌
        1.6.2 傅山论劳,虫证既成难愈
        1.6.3 姜氏专着,重精气辨虚、损
        1.6.4 吴澄治虚,谈脾阴论外感
        1.6.5 《虚劳心传》,增论先贤机要
        1.6.6 《虚损启微》,本肾水温虚火
        1.6.7 诸家广论,创新各有所专
2 虚劳概念
    2.1 虚劳概念沿革
        2.1.1 虚劳病名萌芽
        2.1.2 虚劳病名确立
        2.1.3 概念内涵
    2.2 虚劳相关概念
        2.2.1 虚劳衍生概念
        2.2.2 虚劳相鉴别概念
    2.3 现代医家对虚劳的定义
        2.3.1 虚劳具有传染性
        2.3.2 虚劳不具有传染性
    2.4 虚劳概念内涵
3 虚劳因机证治
    3.1 虚劳病因
        3.1.1 禀赋不足,体质虚弱
        3.1.2 生活无度,后天失养
        3.1.3 外感失调,内伤脏腑
        3.1.4 病后失养,正虚邪复
        3.1.5 失治误治,久成劳损
    3.2 虚劳病机
        3.2.1 阴阳之虚
        3.2.2 气血之虚
        3.2.3 脏腑亏虚
    3.3 虚劳证治
        3.3.1 虚劳调治原则
        3.3.2 方药治疗
        3.3.3 针灸治疗
        3.3.4 食治
        3.3.5 外治
        3.3.6 导引养生
4 讨论
    4.1 虚劳因机证治探讨
        4.1.1 外感致病
        4.1.2 内伤致病
    4.2 虚劳相鉴别病证
        4.2.1 虚劳与肺痨
        4.2.2 虚劳与虚证
    4.3 妇、幼虚劳
        4.3.1 女性虚劳
        4.3.2 幼儿虚劳
    4.4 现代疾病与虚劳
        4.4.1 现代疾病与虚劳关系
        4.4.2 现代虚劳病证特点
    4.5 虚劳理论的现实意义
        4.5.1 诊疗广泛适用于临床
        4.5.2 助于危重疾病的诊疗
        4.5.3 指导现代疾病的预防
    4.6 论文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7)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2.1.1 攻逐瘀血法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2.1.1.2 抵当汤证
        2.1.1.3 抵当丸证
        2.1.2 泻热逐水法
        2.1.2.1 大陷胸丸证
        2.1.2.2 大陷胸汤证
        2.1.3 三物白散证
        2.1.4 十枣汤证
        2.1.5 苦寒泻下法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2.1.5.2 小承气汤证
        2.1.5.3 大承气汤证
        2.1.6 麻子仁丸证
        2.1.7 蜜煎导证
        2.1.8 变治法
        2.1.8.1 大柴胡汤证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2.1.9 急下存阴法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2.2.1 攻下泻热法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2.2.1.4 谷疸证证治
        2.2.1.5 酒疸证证治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2.2.2 攻下行气法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2.2.3 峻下去积法
        2.2.4 攻下逐饮法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2.2.4.2 悬饮证证治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2.2.5 攻下逐瘀法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2.2.7 缓下润燥法
        2.2.8 温里攻下法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1.1 原文
        1.2 主证
        1.3 药物组成
        1.4 煎服法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1.5.2 蒸蒸发热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2 小承气汤论述
        2.1 条文
        2.2 主证
        2.3 药物组成
        2.4 煎服法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2.5.1 脉滑而疾
        2.5.2 腹大满不通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3 大承气汤论述
        3.1 原文
        3.2 主证
        3.3 药物组成
        3.4 煎服法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3.5.1.1.3 不能食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3.5.2.2 发热汗多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4 三承气汤总结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1 新加黄龙汤证
        2 宣白承气汤证
        3 导赤承气汤证
        4 牛黄承气汤证
        5 增液承气汤证
        6 护胃承气汤证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8 桃仁承气汤证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前言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4 结论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 系统评价概述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3 Meta分析
        1.4 文献综述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2.1 系统评价方法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3 Meta分析概述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3.2 Meta分析的目的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1 确立研究课题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4.2.1 文献检索方法
        4.2.1.1 检索词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4.2.1.3 检索范围
        4.2.2 文献检索步骤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4.3.4 结果测量指标
        4.3.5 重复发表文献
        4.3.6 信息完整性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4.4.1 随机对照研究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4.4.2 观察性研究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6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4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篇
致谢
个人简介

(8)赵刚教授运用补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3 治疗经验
4 生活调护
5 病例举隅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扶正泄浊保肾汤对腺嘌呤致CRF大鼠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部分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用药
        1.3 主要试剂
        1.4 实验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标本采集
        2.5 观、测指标
        2.6 肾组织处理及染色
        2.7 图像分析
        2.8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观察
        3.2 对大鼠Scr、BUN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
        3.3 对大鼠RBC、Hb检测结果
        3.4 对大鼠肾组织中Smad4、Smad7半定量检测结果
        3.5 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CRF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2 关于扶正泄浊保肾汤的研究
        4.3 实验中观测指标的选定
    5 扶正泄浊保肾汤对CRF大鼠的疗效分析
        5.1 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纠正贫血,改善一般状况
        5.2 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浓度,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
        5.3 改善肾组织的病理损害
    6 结论
理论部分
    1 从中医角度认识CRF
        1.1 病名探讨
        1.2 病因病机浅析
        1.3 辩证论治认识
        1.4 其他疗法
        1.5 专方专药
    2 现代西医对CRF的研究
        2.1 CRF的流行病学
        2.2 CRF的病因
        2.3 简述CRF的发病机制
        2.4 CRF的定义与分期
        2.5 CRF的诊断
        2.6 CRF非替代治疗
        2.7 CRF替代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10)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论文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 经典医籍与临床
    1.1《内经》理论临床新用
    1.2 仲景学说临床新用
    1.3 温病理论临床新用
2 中医急症发展新动态
3 临床思路与临床报道
    3.1 肺系
    3.2 肝系
    3.3 脾胃
    3.4 肾系
    3.5 心系
4 实验与临床研究
    4.1 症候研究
    4.2 临床研究
5 总结和建议

四、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D]. 左黎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基于古今医案的痴呆中医因机证治规律研究[D]. 宋晓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运脾平肝法治疗小儿积滞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罗佳豪.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李赛美六经辨治糖尿病患者失眠知识发现[D]. 张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金匮要略》对后世痹病证治规律指导意义的文献研究[D]. 于瀚.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6]中医虚劳理论研究[D]. 夏洁楠.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11)
  • [7]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8]赵刚教授运用补泻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总结[D]. 杨留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9]扶正泄浊保肾汤对腺嘌呤致CRF大鼠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D]. 耿翠翠. 陕西中医学院, 2012(03)
  • [10]2009年中医内科学术论文巡礼[J]. 姜良铎,李耀辉. 环球中医药, 2010(01)

标签:;  ;  ;  ;  ;  

黄明贵从脾胃论治杂证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