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粤北层控硫铁矿成矿区控矿构造典型实例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王登红,陈郑辉,娄德波[1](2013)在《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文中研究表明铅锌原本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但随着国内铅锌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中国铅锌的后备资源难以跟上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文章通过总结中国铅锌矿的主要特征,分析中国铅锌资源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铅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将中国铅锌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矽卡岩型、层控热液型、岩浆热液型、风化(壳)型7类不同的预测类型,共计48个矿床式。基于此,对目前已发现的的潜在铅锌矿集区进行了潜力分析,在全国范围内共划分出28个铅锌资源战略接续区,并对重点接续区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资源潜力分析,对中国铅锌矿床下一步工作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楼金伟[2](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指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王森[3](2016)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马坑铁矿位于华夏古陆东南缘,武夷山成矿带的南段,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盆地内,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了揭示马坑式铁矿的成矿要素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在对马坑铁矿矿床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马坑铁矿的赋矿层位、岩浆岩建造成矿构造要素,建立了成矿模式,并开展马坑式铁矿的成矿预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下石炭统林地组(C1l)、上石炭统经畲组-上二叠统栖霞组(C2j-P2q)等主要赋矿层位,探讨了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硅钙面)控矿作用特征及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认为成矿作用主要受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性界面控制。2、大洋和莒舟花岗岩岩体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25145 Ma和125136 Ma,为复式岩体。地球化学成分上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成因特征。两个岩体的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结合矿化蚀变分布特征推断马坑铁矿与莒舟岩体关系更加密切,为主要的成矿地质体。3、马坑矿区辉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及外围主要的两期辉绿岩分别形成于315 Ma和135146 Ma,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揭示本区中基性岩墙群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马坑矿区辉绿岩具有一定的矿化蚀变分带性,成矿专属性上与铁矿关系密切,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反映的伸展构造背景有利于矿床的形成,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铁质来源。4、开展马坑式铁矿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工作,认为控制马坑式铁矿的构造要素主要为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和褶皱构造。变形岩石磁组构及构造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存在多期交替进行的挤压、伸展构造。在这种构造转换的过程中,为成岩、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有利于成矿物质富集成矿。5、在对马坑式铁矿的成矿要素认识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型,提出了硅钙面、辉绿岩等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标志。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柳树坝-郭罗坪、瓜路-山坪头、马坑-中甲、火德坑-玉宝和石桥-陆家地等地具有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潜力。
周圣生[4](1998)在《中国层控矿床地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近50年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实际资料,对层控矿床的基本特点、成矿控制因素(沉积作用、火山活动、构造作用)、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与再造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层控岩体应归属于火山-侵入岩;层控整合型矿体与围岩同时形成;主要成矿元素是赋矿围岩固有的。并对层控矿床的找矿布署提出了具体意见。
罗平[5](2010)在《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文从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查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通过综合分析与研究、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大量岩石簿片与光片的鉴定,室内地球化学测试、同位素测年(锆石SHRIMP U-Pb法),对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详细的阐述。全文综述了北武夷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层、构造与岩浆活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和遥感影像特征及矿产分布。重点剖析了永平、铁砂街、冷水坑、生米坑、梨子坑等以铜铅锌银为主的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取得了新认识和成果。提出永平地区存在一个受叠瓦式逆冲推覆岩片构造控制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具有“铜早钼晚”的成矿特点,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为主要成矿作用,成矿模式为矽卡岩型铜硫(钨)+斑岩型钼矿。同位素测年表明永平铜矿区混合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30.5±6.9 Ma,属于加里东期形成;研究表明“十字头岩体”为一复式花岗质岩体,存在花岗闪长斑岩;永平铜矿石硫同位素δ34S变化于-0.2‰~2.1‰,源于深源硫。铁砂街组绢云千枚岩锆石SHRIMP年龄902±23 Ma、细碧岩锆石SHRIMP年龄1153.4±38.4 Ma,属中元古代产物。同位素测年表明黄岗山火山盆地—铜钹山火山盆地早白垩世发生了火山——次火山(斑岩)型铜铅锌多金属成矿事件。生米坑铅锌矿床的成矿岩体——粗面斑岩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8.3±1.4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生米坑火山——侵入岩属于贫钠富钾的S型花岗岩、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富集型;Eu普遍亏损。蔡家坪铅锌矿床的成矿岩体——流纹斑岩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7Ma。全文总结了北武夷地区的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本区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演化和产布,在时间上显示多期成矿、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成矿的特点;空间上表现为块体边缘、火山盆地边缘聚矿,沿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双向”复合分带;在形成上体现为“多次成矿叠加、多类型聚合”;走滑剪切-伸展与推、滑覆构造复合控矿,多层次构造环境叠置复合是形成规模大矿床的优越地质条件。最后建了永平、铁砂街和冷水坑三个成矿预测模型,对江西北武夷地区进行了成矿区划,厘定了两个Ⅳ级成矿带,圈定出11处Ⅴ级成矿远景区,其中A类4处、B类5处、C类2处,指明了该区的铜金属矿的找矿方向;初步进行了资源量估算,结果显示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巨大。
宋世明[6](2011)在《广东大降坪和大宝山硫化物矿床多元同位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文中提出广东地区在我国东南部古扬子与古华夏陆块接触部位发育有(超)大型的成矿带,本文选择其中的两个成矿典型实例,包括粤西大降坪黄铁矿矿床和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针对目前矿床成因研究中存在的种种争议与不确定性,在全面掌握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系统的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并尝试应用一些新的矿床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矿床成因,为区域找矿提供了参考信息,并且在理论与方法上对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具有参考意义。在粤西大降坪黄铁矿矿床的研究中,首先尝试探索开展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Mo在中低温热液成矿中的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对象为与矿体同生热水沉积的硅质岩,结果发现,本区Ⅲ号矿体与Ⅳ号矿体具有明显不同的Mo同位素特征(Ⅲ号矿体的δ97/95Mo为-0.02‰~0.29‰,变化范围小;Ⅳ号矿体的δ97/95Mo为-0.70‰~0.62‰,变化范围较大,尤其是主矿层处的5个样品均以富集轻同位素为特征),前者的Mo同位素指示其成矿流体来自于海底热液,属热水沉积成因(或海底喷流);后者则反映矿床形成过程中还受到后期热液改造作用;Ⅲ号矿体可能形成于一种开放的生物作用较强烈的缺氧环境;Ⅳ号矿体形成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弱氧化—氧化的局限环境。Mo同位素在这种局限环境条件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动力学分馏效应。Mo同位素可以作为一种示踪成矿流体以及成矿环境演化的有效手段。其他同位素(He-Ar-Pb-S)以及REE组成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表明:大降坪的Ⅲ号矿体与Ⅳ矿体的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不同。Ⅲ号矿体的硫化物与围岩具有相似的Pb、S同位素特征(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266、15.641、38.558 VS 18.244,15.712,38.647;δ34S为-19.4‰VS-18.5‰),3He/4He平均为1.48×10-6,R/Ra为1.04,反映Ⅲ号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碎屑围岩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当时的大气降水(海水);相比而言,Ⅳ号矿体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157,15.687和38.509)显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伏基底地层,硫(δ34S≈17.9‰)主要来自于海水硫酸盐,R/Ra平均为为2.42,显示有部分深部地幔流体的参与,其硫化物中具有非常明显的Eu正异常,暗示矿体经历了中高温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在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产状、不同形态的硫化物进行He-Ar-Pb-S同位素示踪和稀土元素组成研究,发现块状和脉状矿体的的He-Ar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前者的R/Ra平均为3.01,反映成矿流体为大气饱和水(海水)与地幔流体混合作用的结果,而脉状矿体的R/Ra仅为0.60,表明有地壳物质组分的加入;块状矿体与脉状矿体的铅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大多数硫化物的δ34S为零值附近,铅同位素(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946,15.735,38.990)主要落在上地壳与造山带之间,从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球深部。然而,二者硫化物的REE组成明显不同,块状硫化物具有典型的Eu正异常,轻稀土富集,具有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特征,而脉状矿体的呈Eu负异常,具有跟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相似的稀土特征,暗示脉状矿体可能主要与花岗质岩浆流体有关,部分脉状矿体也可能来自对后期岩浆热液对块状矿体的活化转移。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作用,即泥盆纪与火山作用相关的热液成矿期和燕山期与岩浆热液相关的叠加成矿期。在以上两个典型矿床分别精细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对比分析认为,大降坪黄铁矿矿床与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均为与热水沉积作用相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都具有热水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的特点。前者为与热水沉积相关的SEDEX型,后者为与火山作用相关的VMS型。构造背景、含矿地层以及同生断裂中的岩浆活动是区域找矿的重点。
王思源[7](1983)在《粤北层控硫铁矿成矿区控矿构造典型实例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该矿床位于广东英德境内,属粤北山字型马蹄形盾地前缘(图1)。矿田面积约六百平方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8](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林全胜[9](2013)在《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推覆构造研究对于加深武夷山东麓基础地质研究、指导东部地区“三下”找矿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全过程与地质找矿实践相结合,主要认识有:1.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是岩石圈圈层性的表现,其形成与中地壳低速层有关。该区推覆构造主要分布于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北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过渡带、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及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四个主要部位,不同部位推覆构造特征有所差异。区内中生代推覆构造具有自北西往南东推覆的特征,存在厚皮与薄皮推覆构造两种类型,薄皮推覆构造推覆距离小于25km,厚皮推覆构造推覆距离大于120km。2.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印支期褶皱和推覆构造形成阶段、燕山早期逆冲推覆构造发展阶段、燕山晚期构造转化阶段以及喜山期反向逆冲构造阶段。通过大田广平同构造花岗斑岩体的测年,确定其形成时代为142.22±0.74Ma。3.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沿着六个不同岩性界面发育,这些界面早期曾发生拆离作用,后期受推覆构造所改造,成为热液通道和矿质沉淀的重要场所。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顶底界面是本区最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的含矿层位。4.武夷山东麓自晚三叠—白垩纪,花岗质岩浆具有自西向东演化趋势,这种趋势与推覆构造演化趋势具有相似性。结合武夷山东麓普遍存在中地壳低速层以及该区薄岩石圈的特征,认为推覆构造挤压导致沿中地壳低速层发生水平运动,是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5.以龙岩马坑铁多金属矿、潘田铁多金属矿等四个典型矿床为例,阐述了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矿关系,建立了区域推覆构造控矿模式。采用锆石铀—铅法对潘田铁多金属矿和阳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进行定年,所测得的年龄分别为131.68±0.48Ma和130.0±1Ma,确定了与推覆构造相关的铁多金属矿成矿时代。6.结合区域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成果,分析了武夷山东麓铁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控矿要素、找矿标志,并圈定6个铁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
蔡明海[10](2002)在《桂东—粤西地区中生代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桂东-粤西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矿床时空分布、中生代构造变形以及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获得了桃花金矿、东桃铅锌矿和长坑-富湾金银矿的成矿年龄数据:总结了区内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成矿区带,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探讨了成矿动力学机制,提出了区域热流值增高是区内构造动力学机制转换和成矿的动力来源的新认识。长坑-富湾金银矿石英Rb-Sr等时线测年值(长坑金矿128±3Ma,富湾银矿62±1.7Ma)表明其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控矿构造特征研究表明,长坑金矿受早白垩纪(K1)滑脱构造控制,富湾银矿则与晚白垩(K2)控矿构造进一步伸展滑脱有关。金银矿是同期不同阶段的产物,控矿构造的差异导致了金银矿体的空间分离。通过桂东大瑶山隆起区内桃花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S、Pb、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提出了桃花金矿属沉积-改造成因,成矿过程经历了早寒武世沉积富集、加里东晚期岩浆热液成矿和后期热液改造成矿,后者为主成矿期的新认识。主成矿期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48±10Ma,属燕山早期。金浸取试验结果表明,桃花金矿矿石中的金以微细-超微细金为主。桃花金矿成因的新认识对大瑶山隆起区找金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野外调查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东桃铅锌矿区构造活动经历了加里东期逆掩推覆(Rb-Sr等时线年龄为426±15Ma)和燕山早期滑覆作用,成矿受产于奥陶系砂岩和页岩中的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矿石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2±3Ma,代表了热液改造成矿时代。东桃铅锌矿的成矿过程经历了中奥陶世初始沉积富集和燕山早期热液改造成矿作用,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早期推覆、后期滑覆,成矿受滑覆构造控制的构造模式在桂东-粤西地区具有普遍意义。通过野外调查,本项目组在富贺钟古生代拗陷区发现了一种新类型锡矿(观音山锡矿),锡矿体严格受近SN向断裂构造控制,并以少硫化物为特征,其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这种构造蚀变岩型锡矿在南岭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成矿年龄数据和矿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作者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成矿单元(湘桂成矿单元和华夏成矿单元)和6个成矿区带(富贺钟W、Sn、Sb、Pb、Zn成矿区、三水Au、Ag、Cu、Pb、Zn成矿区;大瑶山-怀集Au、Cu、Pb、Zn成矿带:博白-岑溪-罗定-广宁Au、Ag、Cu、Pb、Zn成矿带;信宜-廉江Au、Cu、Pb、Zn、Sn成矿带:新兴-阳春Cu、Pb、Zn、Sn成矿带)。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是区内2个最重要的成矿期,且自北西至南东(大瑶山隆起区→云开隆起及周缘→粤中三水盆地)中生代成矿时代总体显示出由老到新的演化趋势(150Ma±→70Ma±)。研究区内有色、贵金属矿床可分为7种类型,即: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脉型、微细浸染型和沉积-改造型。本文厘定了7个矿床成矿系列和3个成矿系列组合。其中,湘桂成矿单元有:Ⅰ-燕山早期中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W、Sn、Sb、Pb、Zn矿床成矿系列:Ⅱ-燕山晚期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W、Sn矿床成矿系列;Ⅲ-燕山早期构造-热事件有关的Au、Ag、Cu、Pb、Zn矿床成矿系列。上述三个成矿系列可归并为一个成矿系列组合,即燕山期岩石圈构造转换-伸展剪切有关有色的、贵金属金属成矿系列组合。华夏成矿单元有:Ⅰ-燕山早期中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Au、Ag、Cu、Mo、W、Sn矿床成矿系列:Ⅱ-燕山晚期中酸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Au、Ag、Cu、Mo、Pb、Zn、W、Sn矿床成矿系列:Ⅲ-韧性剪切带有关的Au、Ag矿床成矿系列:Ⅳ-加里东晚期构造-热事件有关的Au矿床成矿系列。上述4个成矿系列进一步归并为2个成矿系列组合,即:1-加里东晚期岩石圈挤压收缩有关的Au矿床成矿系列组合;Ⅱ-燕山期岩石圈构造转换-伸展剪切有关的有色、贵金属金属成矿系列组合。通过桂东-粤西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以及区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岩石圈构造经历了201×106~277×106a之间碰撞挤压、152×106a~163×106a间由挤压到伸展的构造转换及80×106a~120×106a之间伸展剪切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成矿作用集中于中侏罗纪和白垩纪,分别与区内构造转换和伸展剪切构造阶段相对应,区域构造动力学机制转换是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一级控制因素,矿床定位则受局部动力学转换部位控制。根据中生代花岗岩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分析数据进行了热流值的计算,前加里东期平均热流值为A=2.33μw/m3,海西-印支期A=3.07μw/m3,燕山早期A=4.52μw/m3,燕山晚期A=4.47μw/m3,表明中生代时期区内热流值大幅度增高,热流值的增高导致了岩浆的底辟侵位和岩石圈的减薄,区内构造动力学机制转换和成矿的动力主要源自岩石圈自身热流值增高。
二、粤北层控硫铁矿成矿区控矿构造典型实例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粤北层控硫铁矿成矿区控矿构造典型实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中国铅锌矿床分布及成矿条件 |
1.2 中国铅锌矿床主要特点 |
(1) 资源丰富, 分布地区广, 但相对集中 |
(2) 探明资源储量大, 贫矿多, 富矿少 |
(3) 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 共伴生组分多, 综合利用价值大 |
(4) 现有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
(5) 成矿条件优越, 找矿潜力大 |
1.3 中国铅锌矿床主要成因类型 |
2 中国铅锌矿战略接续区划分 |
2.1 预测类型划分 |
2.2 战略接续区划分 |
3 重要铅锌资源接续区特征 |
3.1 川滇黔接续区 |
1) 含矿建造形成 |
2) 流体形成阶段 |
3) 流体运移阶段 |
4) 卸载成矿阶段 |
3.2 西秦岭接续区 |
3.3 三江中北段类乌齐—左贡接续区 |
3.4 三江南段兰坪接续区 |
3.5 冈底斯接续区 |
4 主要接续区潜力评述 |
4.1 潜力分析 |
4.1.1 西部新矿区潜力初步显现 |
4.1.2 东部老矿区深部找矿潜力不容忽视 |
4.2 典型类型铅锌接续区潜力评述 |
4.2.1 矽卡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冈底斯矿集区为例 |
4.2.2 碳酸盐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川滇黔接续区为例 |
4.2.3 海底喷流沉积型铅锌接续区——以西秦岭接续区为例 |
4.2.4 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接续区——以西藏类乌齐—左贡矿集区为例 |
4.2.5 砂 (砾) 岩型铅锌接续区——以兰坪矿集区为例 |
5 下步勘查建议 |
(1) 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国家找矿目标。 |
(2)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率。 |
(3) 实施资源整合,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
(4) 重视物探工作, 进一步提高找矿效果。 |
(5) 重视矽卡岩型和层控型铅锌矿床勘查工作, 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 |
(6) 依靠老区、发展新区, 重视东、西部两种资源。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3)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4.3 工作量统计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地层(基底岩系) |
2.1.2 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盖层岩系) |
2.1.3 中-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格局 |
2.2.2 推覆构造与伸展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时空分布特征 |
2.3.2 岩石类型 |
2.3.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2.4 区域成矿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背景 |
3.1.1 矿区地层与成矿作用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床特征 |
3.2.1 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
3.2.2 矿石特征 |
3.2.3 矿化蚀变及矿化阶段特征 |
3.2.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特征 |
3.2.5 成矿时代 |
第4章 晚古生代赋矿建造及其控矿作用 |
4.1 赋矿地层特征 |
4.2 马坑式铁矿沉积建造界面控矿特征 |
4.3 沉积建造界面控矿机制讨论 |
4.3.1 物理机制 |
4.3.2 化学机制 |
第5章 岩浆岩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5.1 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2 莒舟-大洋花岗岩侵位时代及成因探讨 |
5.2.1 花岗岩侵位时代 |
5.2.2 成因及源区探讨 |
5.2.3 构造意义 |
5.3 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探讨 |
5.4 矿区辉绿岩特征 |
5.4.1 辉绿岩的分布特征 |
5.4.2 岩石学特征 |
5.4.3 地球化学特征 |
5.4.4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5 辉绿岩侵位时代及构造指示 |
5.5.1 侵位时代 |
5.5.2 构造指示 |
5.6 辉绿岩与成矿的关系探讨 |
第6章 控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 |
6.1 推覆(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6.1.1 推覆(滑脱)构造特征 |
6.1.2 推覆构造对铁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特征 |
6.1.3 推覆构造带对铁多金属矿床赋矿层位分布的控制 |
6.1.4 推覆构造对铁多金属矿床保存的控制作用 |
6.1.5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6.2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
6.3 裂隙充填控矿特征 |
6.4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
6.4.1 磁组构研究 |
6.4.2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讨论 |
6.5 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
6.6 成矿结构面控矿特征研究 |
6.6.1 成矿结构面类型 |
6.6.2 结构面控矿作用 |
6.7 成矿过程中的汇流扩容构造 |
第7章 成矿作用特征及找矿预测 |
7.1 马坑铁矿矿床成因模式 |
7.1.1 矿床成因 |
7.1.2 晚中生代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讨 |
7.1.3 成矿模式 |
7.2 马坑式铁矿找矿预测模型 |
7.2.1 找矿标志 |
7.2.2 找矿模型 |
7.3 找矿预测研究 |
7.3.1 深部预测 |
7.3.2 外围预测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交通位置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2.2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2.3 区域遥感地质特征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3 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研究 |
3.1 永平天排山铜硫(钨)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
3.2 冷水坑铅锌银矿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
3.3 铁砂街铜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
3.4 生米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3.5 梨子坑铅锌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3.6 杨林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
4 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 |
4.1 控矿地质构造因素分析 |
4.2 晚中生代大陆动力学环境特征 |
4.3 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成矿规律 |
4.4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
4.5 区域铜多金属矿成矿模式 |
5 区域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研究 |
5.1 成矿远景区(带)的圈定 |
5.2 成矿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 区域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 |
5.4 区域铜多金属矿产预测资源量估算 |
6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6)广东大降坪和大宝山硫化物矿床多元同位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基础工作量 |
1.5 主要新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与岩浆活动 |
2.1.1 粤西地区构造 |
2.1.2 粤北地区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地层 |
2.2.1 粤西地层概述 |
2.2.2 粤北地层概述 |
2.3 矿产资源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第一节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体特征 |
3.1.4 矿物组合 |
第二节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 |
3.2.1 矿区地层 |
3.2.2 矿区构造 |
3.2.3 矿区岩浆岩 |
3.2.4 围岩蚀变 |
3.2.5 矿体特征 |
第四章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第一节 M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样品制备和测试 |
二、结果与讨论 |
2.1 Mo同位素与成矿流体来源 |
2.2 Mo同位素与成矿环境 |
2.3 分馏机理与成因 |
三、小结 |
第二节 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小结 |
第三节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分析方法 |
二、铅的来源 |
三、小结 |
第四节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小结 |
第五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稀土组成特征及讨论 |
四、小结 |
第五章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
第一节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第二节 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样品分析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第三节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样品分析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小结 |
第四节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小结 |
第五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一、分析方法 |
二、结果与讨论 |
三、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研究 |
第一节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矿床成因 |
6.1.1 地质构造和容矿沉积建造的制约 |
6.1.2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流体来源 |
6.1.5 其他成因信息 |
6.1.6 矿床成因 |
第二节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矿床成因 |
6.2.1 定年问题 |
6.2.2 矿体产状 |
6.2.3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 |
6.2.4 其他成因信息 |
第三节 成矿作用差异对比与找矿前景 |
6.3.1 成矿作用差异对比 |
6.3.2 找矿前景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7.1 主要结论与认识 |
7.2 存在问题与下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9)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推覆构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推覆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推覆构造研究现状 |
1.2.3 武夷山东麓研究进展 |
1.2.4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成矿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4 取得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地层(基底岩系) |
2.1.2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盖层岩系) |
2.1.3 中、新生代地层 |
2.2 岩浆岩 |
2.2.1 时空分布 |
2.2.2 岩石类型 |
2.2.3 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 |
2.3 构造 |
2.3.1 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3 岩石圈三维结构基本特征 |
3.1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3.2 莫霍面特征及地壳厚度变化 |
3.3 软流圈顶面特征 |
4 推覆构造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
4.1 推覆构造空间分布与特征 |
4.1.1 推覆构造带分布 |
4.1.2 主要推覆构造带特征 |
4.1.3 主要推覆体特征 |
4.2 推覆构造组合类型 |
4.2.1 闽西北隆起带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2 闽西北隆起与闽西南拗陷边缘过渡区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3 闽西南拗陷盆地内部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4 闽西南拗陷盆地东缘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3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
4.3.1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
4.3.2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同位素证据 |
4.4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与推覆距离 |
4.4.1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 |
4.4.2 推覆构造推覆距离 |
4.5 推覆构造形成动力学机制 |
5 推覆构造控岩控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
5.1 典型矿床特征 |
5.1.1 龙岩马坑铁多金属矿 |
5.1.2 安溪潘田铁多金属矿 |
5.1.3 大田高星铁多金属矿 |
5.1.4 大田龙凤场多金属矿 |
5.2 铁多金属矿分布时空规律 |
5.2.1 铁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
5.2.2 铁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 |
5.2.3 铁多金属矿分布时间规律 |
5.3 推覆构造对含矿地层控制作用 |
5.3.1 推覆构造与含矿地层关系 |
5.3.2 推覆构造与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边界探讨 |
5.4 推覆构造与成矿岩体关系 |
5.4.1 铁多金属矿成矿岩浆岩条件 |
5.4.2 推覆构造与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时间关系 |
5.4.3 推覆构造与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空间关系 |
5.4.4 中生代成矿花岗质岩浆演化特征 |
5.5 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5.6 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6. 铁多金属矿成矿预测 |
6.1 铁多金属矿主要控矿因素 |
6.2 铁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
6.3 铁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划分 |
6.3.1 龙岩马坑—漳平焦山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2 上杭湖洋—庐丰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3 安溪潘田—剑斗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4 德化阳山铁金属矿预测区 |
6.3.5 大田汤泉—高星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6 大田广平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桂东—粤西地区中生代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依据和意义 |
2.研究简史及现状 |
3.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4.野外和室内的工作量 |
5.创新之处以及主要进展 |
第一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1.1 研究区大地构造属性及构造单元划分 |
1.1.1 研究区大地构造属性研究简史 |
1.1.2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1.2 区域构造特征 |
1.2.1 区域地壳结构及深部构造特征 |
1.2.2 主要区域性断裂带及其特征 |
1.3 中生代(含部分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 |
1.3.1 花岗岩类岩石的时空分布特征 |
1.3.2 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1.3.3 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类型 |
1.3.4 成矿花岗岩类岩石时空分布及其成矿作用 |
1.4 区域构造发展与成矿的关系 |
1.4.1 基底形成成矿阶段 |
1.4.2 盖层沉积成矿阶段 |
1.4.3 板内变形成矿阶段 |
1.5 区域成矿地球化学背景 |
1.5.1 富贺钟W、Sn(Mo、Bi、Sb)异常带(Ⅰ) |
1.5.2 大瑶山-怀集Au异常带(Ⅱ) |
1.5.3 中苏-陆川-岑溪Au、Ag多金属异常区(Ⅲ) |
1.5.4 新兴-阳春W、Sn、Mo、Cu、Pb、Zn综合异常区(Ⅳ) |
1.5.5 高村河台-新州Au异常带(Ⅴ) |
1.5.6 高明三水异常带(Ⅵ) |
第二章 典型矿床研究 |
2.1 河台剪切带型金矿床 |
2.1.1 成矿地质条件 |
2.1.2 矿床地质特征 |
2.1.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2.2 长坑-富湾微细浸染型金、银矿床 |
2.2.1 成矿地质条件 |
2.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2.3 桃花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
2.3.1 成矿地质条件 |
2.3.2 矿床地质特征 |
2.3.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
2.3.4 桃花金矿与穆龙套金矿床特征的对比 |
2.4 东桃沉积-改造型铅锌矿 |
2.4.1 成矿地质条件 |
2.4.2 矿床地质特征 |
2.4.3 矿床成因 |
2.5 观音山构造蚀变岩型锡矿 |
2.5.1 成矿地质条件 |
2.5.2 矿化特征 |
2.5.3 矿床成因初步分析 |
第三章 有色、贵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 |
3.1 成矿时代 |
3.2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与成矿区带划分 |
3.2.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
3.2.2 成矿区带划分 |
3.3 成矿区带基本特征 |
3.3.1 富贺钟钨、锡、锑、铅锌成矿区(Ⅰ) |
3.3.2 三水金、银、铜、铅锌成矿区(Ⅱ) |
3.3.3 大瑶山-怀集金、铜、铅锌成矿带(Ⅲ) |
3.3.4 博白-岑溪-罗定-广宁金、银、铜、铅锌成矿带(Ⅳ) |
3.3.5 信宜-廉江金、铜、铅锌、锡成矿带(Ⅴ) |
3.3.6 新兴-阳春铜、铅锌、锡成矿带(Ⅵ) |
3.4 成矿系列 |
3.4.1 成矿系列的划分 |
3.4.2 成矿系列的特征 |
3.5 成矿的控制因素 |
3.5.1 变质基底对成矿的制约 |
3.5.2 沉积建造对成矿的控制 |
3.5.3 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 |
3.5.4 构造作用对成矿的控制 |
第四章 中生代成矿动力学机制及区域成矿模式 |
4.1 研究区中生代构造体制及其演化 |
4.1.1 海西-印支期板块碰撞及逆冲推覆作用 |
4.1.2 燕山早期构造体制转换 |
4.1.3 燕山晚期的伸展剪切 |
4.2 成矿动力学机制探讨 |
4.2.1 区域动力系统转换对成矿的控制 |
4.2.2 局部动力系统转换对成矿的控制 |
4.3 成矿动力来源 |
4.4 中生代区域成矿模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四、粤北层控硫铁矿成矿区控矿构造典型实例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J].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王登红,陈郑辉,娄德波. 中国地质, 2013(01)
- [2]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3]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D]. 王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4]中国层控矿床地质特征[J]. 周圣生.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8(03)
- [5]江西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D]. 罗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9)
- [6]广东大降坪和大宝山硫化物矿床多元同位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D]. 宋世明. 南京大学, 2011(10)
- [7]粤北层控硫铁矿成矿区控矿构造典型实例解析[J]. 王思源. 地质科技情报, 1983(S1)
- [8]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9]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 林全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10]桂东—粤西地区中生代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动力学研究[D]. 蔡明海.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