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在湖南的暴行

日寇在湖南的暴行

一、侵华日军在湘暴行(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杨[1](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文贤弈[2](2020)在《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德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对华细菌战的分支,是一桩极端反人道主义的战争罪行,也是不容忘却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应该只是少数受害者、见证者和历史学家的个体记忆,而应该借助作为中介的新闻媒体,逐步从个体记忆、地方记忆上升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在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新闻媒体凭借其传播公共信息的功能,成为生产、建构和保存集体记忆的主体,并由此生成以新闻报道为代表的媒介记忆。论文选取湖南地区五家主流媒体对常德细菌战的报道作为媒介记忆样本,以细菌战亲历者的口述史料作为个体记忆样本,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二者的分歧与共识。研究发现,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呈现出对立与统一、差异与互补的关系。在记忆主体上,个体记忆以亲历者为单一主体,媒介记忆则选择了包括受害者在内的多元记忆主体。在记忆主题上,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分别对应现实之殇和历史之痛。在主导叙事框架上,媒介记忆采取宏观的抗战叙事框架,与个体记忆微观的创伤叙事相对。以上均体现了双方的差异性。而二者采用凸显加害与弱化救助、受害见证与创伤叙述两种相同的话语策略,共享纪念碑等物质性、纪念日等象征性、受害者协会等功能性三个侧面的记忆场,共同表达回应日本右翼的现实政治诉求和以史为鉴的长远历史诉求,又揭示出双方的统一性。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差异与弥合,为媒介记忆的理性建构带来启示。一方面,媒介记忆呈现的纪念化趋势呼唤受害者主体性的回归。没有受害者作为核心的历史记忆难以对抗遗忘与抽象,也无法促进国族认同和代际传承。另一方面,媒介记忆单一的抗战叙事呼唤复合叙事框架的拓展。抗战叙事框架在升华事件意义的同时,也舍弃了常德细菌战的特殊性,因而亟需冲破民族抗战叙事的藩篱,转而从生化武器、救赎、人权等角度创新话语方式。

季静[3](2019)在《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2月,中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此,中国开始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作为承载这段国家记忆的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载体,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多,在主题表现、话语方式、视听手法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拍摄制作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民族记忆与世界记忆的平衡,从而呈现出明显的言说转向。因此,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建构方式及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此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本身,还能通过对集体记忆的社会框架、“过去”与“当下”之间延续与断裂的研究,勾画出集体记忆与媒介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绪论部分分析了作为集体记忆载体的纪录片在建构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阐释了“集体记忆”和“南京大屠杀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并阐明了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概述了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流变,分别以1949年、1982年和2014年作为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三个时间节点。1949年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直接主导着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的建构。1949-1981年的三十余年间,在东西方冷战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民众的南京大屠杀记忆不仅受到国家层面对外战略方针的制约,更在以阶级斗争为主旋律的国内政治格局下被湮没和扭曲。1982年,新中国第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诞生,这是南京大屠杀记忆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沉寂后重返公众视野。此后,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经历了“控诉罪行”、“寻证历史”和“召唤和平”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014年,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并开始推动中国抗战记忆的国际化。自此,在“重建中国的二战叙事”的媒介叙事框架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主体诉求、叙事方式和视听表达上均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记忆到国家记忆,再到世界记忆的明显的言说转向。按照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集体记忆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具有工具性质的记忆的集体框架和作为具体内容的“过去”与“当下经历”。记忆的集体框架决定着集体记忆的内容和样貌。按此框架,第二、三章分别从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框架、纪录影像中的“过去”和“当下经历”考察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如何建构国家记忆。第二章结合亚历山大“文化创伤”理论,通过对纪录影像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创伤”框架的形成、维持与调整。集体记忆的框架是动态建构中的,使得纪录片在内容选择、主题表达、创作生产层面也随之发生改变。本章还专门论述了纪录片审美形态对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影响。尽管纪录片的审美形态不会影响记忆的集体框架,但纪录片作为一种集体表征会影响记忆的呈现方式和记忆的面貌,影响观众对记忆的记忆与接受。第三章从“过去”和“当下经历”两个方面论述纪录片文本如何形塑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记忆。通过解析纪录影像文本所采用的叙事模式、叙事视角以及意义生成,指出纪录片以“受难”主导话语,在对“过去”的呈现中捕捉和召唤创伤记忆,通过创伤投射和情感共鸣来建构关于“当下”的集体记忆。指出南京大屠杀记忆所面临的记忆困境,尤其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下之伤。纪录影像通过对情感记忆与历史事实的复调表征,借助“移情”作用,使南京大屠杀不仅在认知记忆,更在情感记忆层面被建构为“创伤”,促使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这份创伤并肩负起创伤带来的责任。从美学理念上看,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经历了从单一的“表述”到“表述/纪实/演绎”多元共存的嬗变过程。时至今日,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所显现出的“真实”,既不同于虚构类影像的“艺术真实”,也不同于历史史实,是一种被“被建构的真实”;既是涵括记忆与历史建构的呈现内容,也是实现其美学诉求的呈现方式。透过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人们看到的不是历史的镜像,而是“非镜像的记忆”。在结语中,提出中国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叙事的拓展方向,认为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应当跳脱出“控诉”和“驳斥”的思维定势,以更为多元的主体诉求,以超越国界的平等对话的姿态,在人类化叙事视角之下,进入到更为深刻的对人性、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文明的关注与反思,方才是对南京大屠杀的深度书写与严肃叙事,才能在全人类意义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何扬鸣[4](2013)在《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文中研究指明“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尤其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新闻事业更是损失惨重。因此,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中国大陆的新闻传媒对此报道很少,大陆东部地区(上海租界内的“洋商报”除外)几乎找不到一家对此有记载的新闻传媒。这是日后日本朝野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所谓依据之一。然而,新近发现浙江的《东南日报》有南京大屠杀的系统报道。《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最早始于1937年8月份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以后陆陆续续一直没有中断过,尽管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时和一周年之际,这样的报道有过两个高潮。报纸对1938年年底浙江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纪念的记载,是至今所发现中国大陆在抗战期间所做的唯一的一次。《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是至今中国大陆所发现最详细、最系统的一家新闻传媒。它有助于有力地驳斥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有助于扩大和加深对战时中国大陆新闻事业的研究。同时,《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也为历史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不是偶然的。《东南日报》是当时在中国大陆东南部享有盛誉的全国性报纸,该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决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和行动,其报道方针一直放在中国大陆的东南部。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东南日报》未雨绸缪,在杭州沦陷之前,将报社迁往浙江金华,将杭州版与金华版无缝对接。而且,在整个抗战期间,《东南日报》始终坚持在前线出报,是战斗在抗战前线的唯——家大报,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王树增[5](2015)在《抗日战争(第二卷)》文中提出第一章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至少在九江失守后,中国最高统帅部意识到,如果日军执意进攻武汉,固守是极其困难的,以至最终难以守住。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至巨。惟武汉三镇不易守,而武汉近郊尤以江北方面无险可守尽人而知;更以中隔大江外杂湖沼,尤非可久战之地。故欲确保武汉,则应东守宿松、太湖,北扼双门关、大胜关、武胜关诸险,依大别山脉以拒敌军,并与平汉路北段之积极行动相呼应,若敌悬军深入,则可临机予以各个击破,或在大别山预为

李蓉[6](1995)在《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李蓉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独霸中国的野心,在中国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完全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持别是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对日军的强盗兽行无不义愤填膺、刻骨铬心。为着记住...

吴美玲[7](2020)在《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战时期日军在亚洲地区推行“慰安妇”制度,迫使40万妇女成为“慰安妇”,其中中国受害妇女就达到20万,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十几个省份大规模建立慰安所,将诱骗、掳掠等手段征来的无辜妇女关入所内供日本官兵发泄兽欲。湖北省因特殊的战略地位,惨遭日军铁蹄践踏长达七年余,湖北也是受日军“慰安妇”制度残害程度较深的省份之一。日军自1938年入侵鄂东后,便在黄冈、黄石、咸宁、鄂州等地建立慰安所;同年10月26至27日武汉三镇相继沦陷,日军在这里建立起武汉兵站,作为战时大后方开始了长达7年多的占领,伴随着的是包括陆、海军100多个慰安所的林立;接着日军逐渐入侵到鄂东北的孝感、黄陂,鄂中的荆州、荆门、宜昌等地,慰安所也紧跟着日军的步伐遍及上述地区;即使是战争即将结束的1945年3月,在十堰几乎均为山区的地方仍能看到日军慰安所,令人愕然。据已发现的档案、日本战犯笔供、“慰安妇”口述、相关报纸、少数的文史资料等多方证据推断,日军在湖北省至少建立了295个慰安所,是目前发现慰安所数量最多的省份。也因为湖北特殊的战略地位,武汉三镇成为日军作战的大后方,其他地区又有或短或长的兵站支点,更有几次会战的作战前线,慰安所的分布呈现着稳定性与流动性并存的特点。湖北已经是日军“慰安妇”制度实施较为成熟的阶段,慰安所自上而下的建立更加熟练与系统,慰安所管理与运营的整体性与全面性也更具备。依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推算出的24000名“慰安妇”保守推断出湖北“慰安妇”至少35000余名,这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武汉籍受害者袁竹林、韩国籍河尚淑、《二十二》电影主人公之一的毛银梅等。就目前而言,在中国各省中,湖北慰安所数量最多,受害人数最多。万恶的军国主义,男女的不平等,以及集体特殊时期的群体狂热等等都是导致该制度产生与发展到如此地步的原因。对该湖北慰安所的梳理,使我们了解到该制度在湖北实施的具体规模,从整体上丰富了“慰安妇”制度历史的全貌与区域细节,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不仅如此,湖北一省切实史料的呈现、受害者证词的相印证,从根本上驳斥了日本政府至今抵赖、否认该制度实施的真实性。铁证如山。

郭德宏,陈亚杰,胡尚元[8](2006)在《近10年关于日军侵华罪行和遗留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关于日军南京大暑杀、细菌战、毒气战、对劳工的掠夺和迫害、“慰安妇”、“集团部落”和“无人区”、经济掠夺、对文物典籍的掠夺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破坏、对后方的大轰炸、贩毒和毒化政策等罪行,以及关于中国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日军暴行产生的原因、战争遗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作了比较全面、详细的概述,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建议。

邬美玲[9](2020)在《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美英两国在华机构及人员作为特殊性质的非军事目标也遭到了普遍的轰炸。侵华日军对美英两国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是违反国际战争法则与人道主义原则的野蛮暴行,是日本无差别轰炸罪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血腥罪证之一。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破坏程度大的特点。轰炸时间从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轰炸地域涵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省份。日机对不同类型美英在华机构的轰炸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点,外交机构及人员被炸主要以1937年南京、1939-1941年重庆、1941年昆明的美英驻华使领馆为集中点;教会机构被炸持续时间最久,长达4年零三个月,地域分布最广,轰炸之迹遍布21个省;经济、军事等机构的财产被炸主要集中于1937-1939年的14个省份。日机大规模轰炸美英在华机构,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精神、物质财产损失,极大地损害了美英两国在华权益。侵华日军对美英两国在华机构的轰炸愈演愈烈,制造了许多震惊世界、影响深远的案件。许阁森大使被炸案、南通美国基督医院被炸案、英舰“瓢虫”号被炸案等都是日军非法侵害美英两国在华资产、血腥屠杀美英在华公民的罪证。这一方面是美英两国对日绥靖政策的恶果,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美英两国转变对日政策,支援中国抗战以及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埋下了伏笔。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狂轰滥炸,引起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积极声援被炸的美英在华机构,争取美英两国加入援华制日阵营。国际组织和各国各界震惊于侵华日军的非人道屠杀暴行,纷纷发声谴责日寇滥炸暴行。美英两国社会各界强烈抗议日机对其在华权益的破坏,美英两国政府多番对日交涉,希望制止日军违法的、非人道的滥炸暴行,并逐步走上全面制裁日本的道路。本文拟充分利用现有史料,全面揭示侵华日军轰炸美英两国在华机构的各方面情况,揭露日军无差别轰炸的残暴性与非人道性,从而充实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证,并希望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陈斌[10](2017)在《抗战初期侵华日军江南五城大屠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7月,日军先在中国北部挑起“卢沟桥事变”,掀起全面侵华战争。一个月后,日军又将战火引向南方,挑起淞沪战争。日军从登陆之初就开始了对中国军民的大屠杀。上海沦陷后,日军开始追击南京,沿途的屠杀进一步扩大。追击中,大规模的屠杀在每一个被占领的城市都要“上演”,京沪铁路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重要城市无一幸免。日军屠杀手段之残酷,令人发指。战争初期江南战场的形势随着日军侵华而改变。日军从一开始的“速战速决”战略意图转变为着手歼灭国军之有生抵抗力量。日军在上海和南京的战略选择过程,实际上决定的不仅仅是一个局部战役,而是整个战争的走向。中国军队的应对则关系到抗战的全局。从淞沪抗战的坚决抵抗到南京保卫战的溃退,最终导致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军事和政治上的被动局面。南京大屠杀是从上海开始。日军从上海到南京这条路上,奸掳焚杀的暴行,其严重性,实不下于南京。京沪沿线城市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城市都发生了严重的屠杀事件。而战时日军官兵日记等战场记录,是源自加害一方最为直接的证据,同时也是证明日军大屠杀等暴行最为直接和可信的依据。这些日军官兵在战斗间隙中留下的文字记录意义重大,主要是这些都是出自加害者的当时、当地、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将关于战时的经历、感受和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这无疑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这场战争。其实,日军在上海和南京的屠杀不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屠杀的发生与日军在战争时期的制度、命令息息相关。“给养就地征发”是日军在淞沪战役之后向南京进击的过程中实行的从中国平民手中掠夺物资的一种战争政策。为了解决补给的问题,日军上层将这种政策作为命令向下传达。在上层命令的“掩护”下,日军上层放任官兵肆意抢劫,从征粮发展到抢劫、强奸、杀人无所不为。日军在战时还颁布了“屠杀令”。“屠杀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日军在上海到南京途中及在南京城内屠杀了数万俘虏。更为恶劣的后果是,在上层命令的授意下助长了普通士兵的滥杀。日军在江南的大屠杀包含很多复杂的因素,而日军的战时机制是重要因素。

二、侵华日军在湘暴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侵华日军在湘暴行(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一) 农业
        (二) 工商业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业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一) 伪暴力机构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一) 轰炸
        (二) 焚烧
        (三) 屠杀
        (四) 经济抢掠
        (五) 性侵犯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七) 强征劳工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一) 人口损失
        (二) 财产损失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人民财产损失
        (二) 机关团体损失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四) 交通事业损失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六) 合作社损失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三) 士兵伤亡损失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与个体记忆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媒介记忆的样本总貌
        一、时间分布:集中于关键纪念时刻
        二、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三、报道版面:集中于靠前版面
        四、新闻来源:以媒体自采为主
    第二节 个体记忆的样本总貌
        一、鼠疫的投放与扩散
        二、鼠疫的救治与防疫
        三、常德地区的细菌战受害全貌
第二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与个体记忆的差异化建构
    第一节 不同的记忆主体
        一、媒介记忆:多元记忆主体
        二、个体记忆:单一记忆主体
    第二节 区别化的记忆主题
        一、媒介记忆:关注现实之殇
        二、个体记忆:强调历史之痛
    第三节 分歧化的叙事框架
        一、媒介记忆:宏观的抗战叙事
        二、个体记忆:微观的创伤叙事
第三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与个体记忆的统一性建构
    第一节 相同的话语策略
        一、凸显加害与弱化救助
        二、受害见证与创伤叙述
    第二节 共同的记忆场
        一、纪念碑等物质性记忆场
        二、纪念日等象征性记忆场
        三、受害者协会等功能性记忆场
    第三节 一致的记忆诉求
        一、现实的政治诉求
        二、长远的历史诉求
第四章 常德细菌战媒介记忆建构的启示与策略
    第一节 弥合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
        一、个体记忆对媒介记忆的增补
        二、媒介记忆对个体记忆的升华
    第二节 理性建构媒介记忆
        一、呼唤受害者主体性的回归
        二、呼唤复合叙事框架的拓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流变
    第一节 1937-1948: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大屠杀
    第二节 1949-1981:失落的记忆
    第三节 1982-2013:重返公众视野
    第四节 2014 年以来:从民族创伤到人类记忆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的“创伤”框架
    第一节 “创伤”框架的形成
        一、创伤澄显
        二、创伤维持与再生产:动态中的框架
        三、创伤调适与适度遮蔽
    第二节 三种纪录片审美形态下的南京大屠杀记忆
        一、“形象化政论”时期:记忆的烙印
        二、“新纪录电影”时期:用影像书写历史
        三、审美多元化带来的记忆多元化
第三章 创伤记忆中的“过去”与“当下经历”
    第一节 创伤记忆的捕捉和召唤:纪录影像中的“过去”
        一、三种叙事模式下的“记忆图景”
        二、两种叙事视角下的历史呈现
        三、意义的赋予和转换
    第二节 创伤投射与情感共鸣:纪录影像中的“当下经历”
        一、四类叙述主体的“当下经历”
        二、二次创伤的呈现:当下之伤
        三、两种主导叙事下的当下意义
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美学选择
    第一节 从“表述”到“演绎”的嬗变
    第二节 非镜像的记忆
        一、历史真实与美学真实
        二、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回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4)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的提出
        一、日本朝野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
        二、战时新闻媒体研究的欠缺
        三、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间历史记忆的发掘
    第二节 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西方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二、日本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三、中国新闻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传播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选题的意义
第一章 战时的中国新闻界
    第一节 战前《东南日报》的崛起及其抗日宣传
        一、从《杭州民国日报》到《东南日报》
        二、《东南日报》新闻报道的特点
        三、《东南日报》坚定的抗日宣传
    第二节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摧毁
        一、南京地区的新闻事业
        二、上海、浙江地区的新闻事业
        三、武汉、西南地区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信息的严密封锁
        一、加强对本国新闻舆论的控制
        二、封锁和虚报南京的讯息
        三、严厉地限制西方新闻记者的自由
第二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前期的报道
    第一节 报道和传播日军对南京的空袭
        一、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
        二、继续报道高志航的消息
        三、日军空袭南京前期的报道影响
    第二节 报道日军对南京的会攻
        一、日军对南京合围的讯息
        二、日军对南京总攻击的讯息
        三、日军攻占南京的讯息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对日军侵袭南京的反应
        一、报道和传播日军讹诈外人
        二、报道和传播欧美列强的反应
        三、报道和传播国际社会的反应
第三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高潮中的报道
    第一节 《东南日报》迁往浙江金华
        一、杭州沦陷前先行撤离
        二、在困顿中奋起
        三、新闻报道仍旧偏重东南
    第二节 报道日军在南京的大肆屠杀
        一、报道日机滥炸无辜,毁灭文明
        二、报道日军进入南京城的嚣张气焰
        三、报道日军在南京内外的大屠杀
    第三节 报道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
        一、报道外人在南京设立安全区的情况
        二、报道日军侵犯外人利益的情况
        三、报道外人对日军在南京暴行的反应
第四章 《东南日报》在南京大屠杀周年的报道
    第一节 坚持在抗战最前线
        一、始终不离开前线
        二、在前线遭受的牺牲
        三、抗战期间的作为
    第二节 对南京和南京人民的关注和牵挂
        一、战前在南京的频频亮相
        二、战地记者在南京的活动
        三、报道和传播南京沧陷后的情况
    第三节 报道和传播浙江省各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一、日本朝野质疑当时中国各界对南京大屠杀反映
        二、报道和传播浙江人民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
        三、用艺术手段来纪念南京大屠杀
第五章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框架
    第一节 《东南日报》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一、社会记忆
        二、集体记忆
        三、历史记忆
    第二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构建
        一、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建构
        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方式
        三、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的意义
    第三节 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构建的框架
        一、中国大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二、日本方面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三、《东南日报》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框架
附录:战后《东南日报》有关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报道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

(5)抗日战争(第二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
第二章
    纵使天崩地裂,民族绵延不绝
第三章
    究在何地可以一战?
        作战目的
        指导方针
        作战准备要领
        附记一:
        附记二:
        第一案
        第二案
        第一,方针
        第二,指导要领
        第三,兵力部署
第四章
    伯陵防线
第五章
    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7)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慰安妇”制度缘起的研究方面
        (二)对受害者本身的调查与关注
        (三)对该问题的认识与对日本政府的敦促与批判
        (四)日军慰安所的各省分布情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一章 日军在湖北的“慰安妇”制度
    第一节 日军“慰安妇”制度与湖北
        一、“慰安妇”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二、日军对湖北的觊觎
    第二节 湖北省日军慰安所简况
        一、鄂东慰安所的初步建立
        二、武汉慰安所的林立
        三、鄂中慰安所的持续发展
        四、鄂东北、鄂西北慰安所的进一步推广
    第三节 类型与管理分析
        一、设置特点分析
        二、管理者分析
        三、建筑、选址分析
    小结
第二章 湖北的“慰安妇”
    第一节 “慰安妇”的来源与数量分析
        一、来源分析
        二、年龄分析
        三、数量分析
    第二节 “慰安妇”的一生
        一、本是良家女
        二、逼为“慰安妇”
        三、余生直悲惨
    小结
第三章 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原因与责任再探究
    第一节 缘何发生
        一、日本的“性”
        二、军国主义
        三、群体的病态狂热
    第二节 发掘、演变与对待
        一、制度浮出水面与发展
        二、日本态度反复、无视罪责
        三、亚洲幸存者的索赔、调查员的努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8)近10年关于日军侵华罪行和遗留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性的论着
二、关于南京大暑杀
三、关于细菌战
四、关于毒气战
五、关于对劳工的掠夺和迫害
六、关于“慰安妇”问题
七、关于“集团部落”和“无人区”
八、关于经济掠夺
九、关于对文物典籍的掠夺和对文化教育事业的破坏
    (一) 关于对文物典籍的掠夺
    (二) 关于对文化教育的破坏
十、关于对后方的大轰炸
十一、关于贩毒和毒化政策
十二、关于日军的其他罪行
十三、关于中国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
十四、关于日军暴行产生的原因
十五、关于战争遗留问题
十六、关于日军罪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解决的建议

(9)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创新处与难点
    四、研究所涉及问题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美英在华机构的衍生与发展
    第一节 美英驻华使领馆的建制
        一、美英驻华领事馆的建立
        二、美英驻华大使馆的产生
    第二节 美英在华教会机构的发展
        一、美英教会在华传教权的攫取
        二、美英教会机构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美英两国在华其他财产的概况
        一、企业工厂的开办
        二、商船军舰的驻泊
第二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史实考述
    第一节 日军对美英驻华外交机构的轰炸
        一、日机对南京美英外交人员的轰炸
        二、日机对重庆美英外交机构的轰炸
        三、日军对昆明美英外交机构的轰炸
    第二节 日军对美英在华教会机构的轰炸
        一、华北、华东地区
        二、华中、华南地区
        三、西南、西北地区
    第三节 日军对美英其他在华财产的轰炸
        一、轰炸美英在华工厂企业
        二、轰炸美英在华船舶军舰
        三、轰炸美英防区、侨民住宅
第三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特点与损害
    第一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时空特点探析
        一、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第二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损害分析
        一、人员伤亡
        二、财产损失
    第三节 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性质剖析
        一、违法性
        二、非人道性
第四章 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日军轰炸美英外交人员——英许阁森大使被炸案
        一、轰炸案的发生
        二、英日外交博弈
        三、中国的反响
    第二节 日军轰炸美英教会机构——南通美基督医院被炸案
        一、基督医院发展概况
        二、医院被炸情形
        三、轰炸反响
    第三节 日军轰炸美英其他财产——英舰“瓢虫”号被炸案
        一、轰炸起因
        二、轰炸经过
        三、英日博弈
第五章 国际国内对侵华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因应
    第一节 中国及国际社会对日军轰炸美英在华机构的反响
        一、中国各界之声讨
        二、国际社会之谴责
    第二节 美英两国对侵华日军轰炸其在华机构的因应
        一、美英社会各界的抗议
        二、美英政府的对日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抗战初期侵华日军江南五城大屠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渊源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抗战初期江南战场的形势及国民政府的应对
    第一节 日军在上海及南京的战略企图
        一、日军的“不扩大”方针
        二、逐步扩大——从上海派遣军到华中方面军
        三、突破“制令线”与攻略南京城
    第二节 中国军队的应对
        一、淞沪抗战前的备战和部署
        二、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
    小结
第二章 血路:日军在江南五城的大屠杀实录
    第一节 屠杀序幕:日军在上海的大屠杀
        一、日军在上海市区的野蛮屠杀
        二、“罗泾惨案”与日军在宝山的大屠杀
        三、日军在上海其他郊县的屠杀
    第二节 日军在苏州的大屠杀
        一、苏州的沦陷
        二、日军攻占苏州时制造的屠杀惨案
    第三节 日军在无锡、常州的大屠杀
        一、锡澄线失守与无锡、常州沦陷
        二、日军攻占无锡时制造的屠杀惨案
        三、日军攻占常州时制造的屠杀惨案
    第四节 日军在镇江的大屠杀
        一、镇江沦陷及日军在镇江城内的屠杀
        二、句容、丹阳沿途大屠杀
    小结
第三章 从官兵记录看日军战时心理
    第一节 现存日军官兵日记及其价值
    第二节 另一个现场:日军士兵的战场记录
        一、堀越文男:砍杀——完全按照规范操作
        二、牧原信夫:激战——尖兵与敌对峙
        三、斋藤次郎:遥拜——故乡的人们在做着什么梦
    第三节 日军大屠杀暴行心理机制
        一、制度根源——军国主义教育奠定日军屠杀的心理基础
        二、内在原因——长期对华战争导致畸形的变态心理
    小结
第四章 制度因素与日军大屠杀的爆发
    第一节 给养就地征发与大屠杀
        一、给养就地征发
        二、“征发”加剧日军暴行
    第二节 俘虏政策与“屠杀令”
        一、日军在侵略中国时的俘虏政策
        二、追击南京时的屠杀令
        三、日军屠杀俘虏从登陆已开始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侵华日军江南五城大屠杀日志(1937.8—1937.12)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侵华日军在湘暴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2]常德细菌战的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D]. 文贤弈.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D]. 季静.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历史记忆:《东南日报》中的南京大屠杀[D]. 何扬鸣. 浙江大学, 2013(04)
  • [5]抗日战争(第二卷)[J]. 王树增. 当代, 2015(05)
  • [6]侵华日军暴行研究概述[J]. 李蓉. 南京社会科学, 1995(06)
  • [7]湖北省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D]. 吴美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8)
  • [8]近10年关于日军侵华罪行和遗留问题研究综述[J]. 郭德宏,陈亚杰,胡尚元. 安徽史学, 2006(01)
  • [9]侵华日军对美英在华机构及人员的轰炸及其影响研究(1937-1941)[D]. 邬美玲.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抗战初期侵华日军江南五城大屠杀研究[D]. 陈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日寇在湖南的暴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