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赵燕,吴红[1](1995)在《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文中提出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赵燕,吴红一、丈道统一的特点使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我国是世界上史籍最丰富的国家,从先秦的史传散文,到二十四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珍贵史料;英雄豪杰、能工巧匠、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等等...
田雯[2](2020)在《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施行,语文课程改革不断走向纵深,语文阅读教学在课程层面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但是阅读教学在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困境与盲点。梳理于漪等教育改革先锋的阅读教学实践特色和教学理念,也是化解阅读教学实践困境和盲点的重要路径。不同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都有其发展的困境,都需要突破困境的勇气。于漪老师亲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令人堪忧的“育分”现象,阅读教学目的迷失,但她向传统“借”智慧、立足当下、破旧立新,求实创新,开创了适应当时阅读教学现状,真正对学生有益的阅读教学特色。于漪老师这种开阔创新的精神、阅读教学特色以及关于阅读教学的探索经验仍然滋养着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正是于漪老师的求实创新,2018年12月18日,她获颁“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29日,于漪老师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因此,笔者决定以于漪的阅读教学特色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探索其阅读教学特色的现实应用,全面探究其阅读教学特色的魅力。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课例分析法,从阅读教学理念、阅读实践操作、阅读教学风格三个方面静态展现于漪老师阅读教学特色;第二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思辨总结法,从多个角度探寻了于漪老师阅读教学特色的渊源。第三章运用访谈法和教学设计法,结合对当下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归纳于漪阅读教学特色在当前实践中的内容选择、设计思路、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通过对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个案探索,主要产生如下意义:一是真正地关注“人”,做真正的有人文关怀的语文教育,于漪老师所倡导的“教文育人”以及她所倡导的“情美教学”都在彰显着一种“全然为了学生的教育”;二是为语文教师的实践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帮助,于漪老师的阅读教学特色以及阅读教学实践已经十分系统完满,对于语文教师搭建整体的阅读教学框架十分有益处,对于学生的阅读困境也可“对症下药”;三是于漪老师阅读教学特色对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如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是国民共识,而在如今快餐文化、碎片知识以及各种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于漪老师所倡导的“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阅读教学教育,不仅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在过程中滋养学生的精神和内心世界。
陈继锋[3](2006)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既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又是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一个崭新重要的课题。二期课改强调树魂立根、以生为本、育人为先,《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特点,赋予了新的形势背景下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所以,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努力挖掘语文学科课程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课改过程中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 论文共分五部分,分别是:绪论;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殊功能和条件;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一章论述了德育的内涵和语文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并把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课程中的政治教育作了概要区别。 第二章揭示了实现语文德育目标的重要意义,指出加强语文德育渗透可以促进智育、美育的发展,介绍了语文教材中蕴涵的德育渗透的内容。 第三章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探讨了运用情境教学法适时渗透,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列举了德育渗透的多种方法。 第四章结合具体教学经验,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是在课堂主阵地巧作引导和课外活动中积累熏陶。 第五章阐述了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德育因素的呈现特点,强调学生是德育渗透的对象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德育渗透有法,指出要加强古诗文教学,弘扬传统美德,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并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注意点。
周丹[4](2015)在《圆融与互摄: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学目标是对语文教学行为产生及其效果的预设,而合理适切地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设计的合规律性,以及认识和定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合目的性,最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正确地认识“三维目标”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形成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圆融与互摄。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是交代该研究的背景,探究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评述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内涵、关系、实践策略以及设计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对语言与精神关系的研究现状;界定核心概念。第二章为研究调研的基本情况及其呈现的问题部分。本章在“言德同构”本质观指导下,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厘析出如下四方面存在的问题:目标设计环节的目标定位意识薄弱;课堂教学环节的目标落实非整体化;练习指导环节的目标过程相对缺失;评价实施环节的目标维度片面单一。归因分析出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在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三维目标本质的思考。第三章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追溯。本章包含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目标概述,又分别从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内容、语文教育方法、语文教育家的理论这四个方面作了逐一的概述,初步理清了我国语文教学目标围绕“语言与德性的共同构建”这一价值特性展开教学的历史概况。第四章为理论探索。本章从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预设的逻辑起点是语言、其生成的价值取向是立德立人、其预设与生成的本体是言语实践三个层面来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圆融与互摄的本质在于“言德同构”的合理性。第五章为实践及策略研究。本章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实践操作,即通过赏析优秀的案例,依照“言德同构”的本质观指导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设计提出“主体兼顾”、“指导学习”、“主动对话”、“双向共建”四个原则以及相应的具体实施建议。
王嘉玲[5](2017)在《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文中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0年12月立社,成为了专门编写出版供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全国性的机构,出版的中小学教材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本文通过探索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十套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文的变迁情况,考察和研究语文教材的变迁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语文教育价值导向的需求之间的相互关联,探讨语文教材选文的进入、退出或保留在不同时代中的原因、影响、作用和价值,归纳概括出语文教材选文的变迁对语文教育导向变化的影响,并对现有语文教材编写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法和分析法。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建国以来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进行探索,从中探讨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时代导向,并以具体课文为例分析教育导向的变化对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从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进行反思得到启发并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将选文作为教材的一个单独系统,研究建国以来语文教材选文的变迁,探寻语文教育导向在教材选文中的变革,一方面期望对建国以来人教社出版的十套教材选文做出系统的统计与梳理,让大家更清晰明了的认识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变迁;另一方面是期望经过对各套教材选文变更进行分析归因,为今后语文教材选文的收录提供理性的思路,给教师的教学取向提供历史性的参考,从而更科学地审视与支配教材中的选文。
王敬峰[6](2001)在《论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固有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中所固有的 ,理论上为文中有道 ,道中有文 ,教学实践中则表现为以文带道、寓道于文。本文着重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中国古代教育和国外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以及语文教学现状、系统论、“立体工程”等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
于漪[7](1985)在《渗透与滋润》文中提出 各学科教师都担任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都要认真处理知识性和思想性之间的关系,而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更负有特殊任务。这是因为教材本身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鞭辟入里的道理,丰富高尚的感情,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语文课是中学课程中的基础课,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天天接触,月月训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它对学生所产生的熏陶作用往往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语文教师
胡绪阳[8](2006)在《语文德性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学理分析的方法,对语文学科所蕴藉的德性内涵和价值进行认真的探讨,从而确定语文学科的德性品质和德性教育价值,主张树立语文课程德性观,提出完善语文课程的理论构想,以此深入认识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落实其人文性要求,实现语文教育对“形成人”的价值和意义。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从人论视角,通过对语文、德性与人生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的讨论,阐述语文学科中的德性内涵对人的精神建构、对德性人生的催生作用,表明语文德性内涵在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人生价值。然后从本体论角度,对语文学科的内在品质进行深入的解析,科学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文化本质的基础上凸显德性的内涵与价值。最后从实践论的角度,立足于语文德性观,对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些主要方面提出理念性构想。在结语中提出语文应当从“双基”走向“三基”,即由过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者都是语言认知和应用层面)的单维度教育目标走向基础语言、基础智慧和基础德性的多维度教育目标。 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德性之要:语文的人生方位。分四章。本篇通过对古今中外哲学家德性观的梳理,概括出本文对德性的理解,即德性是指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卓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并通过分析和归纳,把德性的德目统一在真、善、美三个方面,认为德性即真、善、美的统合,说明了德性区别于“道德”、“人格”、“思想政治”等的特性;阐述了德性作为人类价值的重要意义及现时代吁求;从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生命意味和人生境界方面论述了德性与人生的内在关系,认为人的本质是德性的动物,德性发展是人的最高发展,德性是人的精神生命的最核心内涵,德性人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阐述了语文、德性与人生的关系,认为语文是一个德性的宝库,是心育之母,语文因其独特的德性内涵而成为美好人生的台阶,并进而指出语文应当走向人生。 中篇,德性之质:语文的价值维度。分三章。本篇评述了现有对
胡虹丽[9](2010)在《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三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民主、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三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三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下台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董淑珍[10](1991)在《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统一的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今天,又谈起“文道统一”的问题,似乎有些老生常谈。就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和人们对语文教学中“文”与“道”关系的认识来看,笔者认为再来一番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科自身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在语文教学中所讲的“文道统一”,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文章本身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因道成文”,“文以载道”;二是指在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即“以文悟道”,“因道学文”。“文”与“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特点。它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二、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于漪阅读教学特色探析 |
第一节 于漪阅读教学理念探寻 |
一、阅读教学目的:教文育人 |
二、阅读教学方式:情美教学 |
三、阅读教学内容:寓道于文 |
四、阅读教学训练:语言+思维 |
第二节 于漪阅读教学实践匠心 |
一、“三步走”:阅读教学价值的确定 |
二、“三设计”:阅读教学环节的展开 |
三、“二模式”:阅读教学类型的凝练 |
第三节 于漪阅读教学风格 |
一、阅读教学语言:纯净优美 |
二、阅读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
三、阅读教学关系:彼此协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渊源探寻 |
第一节 基于传统的赓续与继承 |
一、理念上对传统的赓续与继承 |
二、实践上对传统的批判与发展 |
三、方法上对传统的亲近和融合 |
第二节 基于现实的关注与发展 |
一、破旧立新,针砭阅读教学时弊 |
二、关注现实,顺应语文实践需要 |
三、且行且思,寻找阅读教学真义 |
第三节 基于国外理论的借鉴与改造 |
一、苏联丰富教育教学的滋养 |
二、马克思实践观和人本论的启发 |
三、欧美教育理论有选择性地拿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现实应用 |
第一节 起点: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探究 |
一、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现状 |
二、初中语文学生阅读学习的现状 |
三、当前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实践: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实践步骤 |
一、内容选择:稳扎稳打,挖掘价值 |
二、设计思路:确定教法,全面育人 |
三、实施策略:以情激情,立体施教 |
四、阅读扩展:创设活动,内外联动 |
第三节 应用: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实践应用 |
一、基于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内容选择 |
二、基于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设计思路 |
三、基于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实施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德育的内涵 |
第二节 语文学科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
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课程中的政治教育的区别 |
第二章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殊功能和条件 |
第一节 实现语文德育目标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加强语文德育渗透,促进智育、美育发展 |
第三节 语文教材中蕴涵的德育渗透的内容 |
第三章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
第一节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
第二节 运用情境适时渗透 |
第三节 各种方法举隅 |
第四章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课堂主阵地巧作引导 |
一、阅读教学中积极渗透 |
二、写作指导中适时点拨 |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中积累熏陶 |
第五章 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
第一节 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德育因素的呈现特点 |
第二节 强调学生是德育渗透的对象主体 |
第三节 教师要坚持德育渗透有法 |
第四节 加强古诗文教学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
第五节 当前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注意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4)圆融与互摄: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 |
1.2.2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
1.2.3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践策略 |
1.2.4 语文三维目标设计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
1.2.5 语言与精神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圆融 |
1.5.2 互摄 |
1.5.3 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 |
2.疏离与杂糅: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现实困厄 |
2.1 现状描述与分析 |
2.1.1 问题提出 |
2.1.2 调查设计 |
2.1.3 调查结果 |
2.2 现实问题及归因 |
2.2.1 目标设计环节的目标定位意识薄弱 |
2.2.2 课堂教学环节的目标落实非整体化 |
2.2.3 练习指导环节的目标过程相对缺失 |
2.2.4 评价实施环节的目标维度片面单一 |
3.自在与自为: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历史回声 |
3.1 古代语文教育寻求“文道统一”目标的概述 |
3.1.1 古代语文教育思想中体现“文道统一” |
3.1.2 古代语文教育内容中体现“文道统一” |
3.1.3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中体现“文道统一” |
3.1.4 古代教育家的理论中体现“文道统一” |
3.2 近代语文教育探索“语精兼顾”目标的概述 |
3.2.1 近代语文教育思想中体现“语精兼顾” |
3.2.2 近代语文教育内容中体现“语精兼顾” |
3.2.3 近代语文教育方法中体现“语精兼顾” |
3.2.4 近代教育家的理论中体现“语精兼顾” |
3.3 现代语文教育追求“言德同构”目标的概述 |
3.3.1 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中体现“言德同构” |
3.3.2 现代语文教育内容中体现“言德同构” |
3.3.3 现代语文教育方法中体现“言德同构” |
3.3.4 现代教育家的理论中体现“言德同构” |
4.预设与生成: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理论求索 |
4.1 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预设的逻辑起点 |
4.1.1 精神培育离不开语言教育 |
4.1.2 德性是语言的自然生成 |
4.1.3 语言的预设与德性的生成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核 |
4.2 立德立人是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生成的价值取向 |
4.2.1 三维目标生成立德立人的内在与外在价值 |
4.2.2 三维目标生成立德立人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
4.2.3 三维目标生成立德立人的即时与延时价值 |
4.3 言语实践是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预设与生成的本体 |
4.3.1 言语实践本体研究的思考 |
4.3.2 言语实践是语文教育的本体 |
4.3.3 凸显言语实践本体地位的三维目标 |
4.4 言德同构是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圆融互摄的本质所在 |
4.4.1“言德同构”教育哲学本质研究的必然性 |
4.4.2“言德同构”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条件性 |
4.4.3“言德同构”本质属性内涵阐述的可能性 |
5.探索与实践: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 |
5.1 基于“主体兼顾”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圆融互摄 |
5.1.1 学生、教师、教材的“三主体”兼顾原则 |
5.1.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案例赏析 |
5.1.3“三主体”兼顾原则实施建议 |
5.2 基于“指导学习”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圆融互摄 |
5.2.1 平等交往的指导学习原则 |
5.2.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梅花魂》案例赏析 |
5.2.3 指导学习原则实施建议 |
5.3 基于“主动对话”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圆融互摄 |
5.3.1 理解交流的主动对话原则 |
5.3.2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案例赏析 |
5.3.3 主动对话原则实施建议 |
5.4 基于“‘双向’共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圆融互摄 |
5.4.1 意义交融的“双向”共建原则 |
5.4.2 小学语文.语交际·作文综合课《写一种物品》赏析为例 |
5.4.3“双向”共建原则实施建议 |
6.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Abstract |
论文摘要 |
(5)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梳理 |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篇目统计 |
一、各套教材总篇目统计 |
二、各套教材独有篇目统计 |
三、各套教材相同篇目统计 |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统计 |
一、各套教材选文保留与增删情况统计 |
二、各套教材选文保留篇数占本套教材比重变化趋势 |
三、各套教材选文新增篇数占本套教材比重变化趋势 |
四、各套教材选文保留与增删情况概述 |
第二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1949—1956 年) |
一、过渡时期的语文教材(1950—1953 年) |
二、文学、汉语分科时期的语文教材(1954—1956 年)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材(1958—1959 年) |
一、时代背景、制度依据及社会发展需求 |
二、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特点 |
第三节 调整与整顿时期的语文教材(1959—1965 年) |
一、教育思想大转变时期的语文教材(1959—1961 年) |
二、教材发展较好时期的语文教材(1961—1963 年)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文教材(1966—1976 年) |
一、时代背景、制度依据及社会发展需求 |
二、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特点 |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语文教材(1978—1987 年) |
一、1978 年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
二、1982 年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
三、1987 年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
第六节 跨世纪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教材(1993—2003 年) |
一、深化改革时期的语文教材 |
二、素质教育时期的语文教材 |
三、2016 年新编语文教材 |
第三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导向 |
第一节 为政治服务的“文以载道”的选文导向(1949-1966 年) |
一、为巩固新生政权 建设新中国服务的选文导向 |
二、为“大跃进”运动服务 体现“多快好省”的选文导向 |
三、为阶级斗争服务 进行“文化大革命”的选文导向 |
第二节 力倡“文道统一”的选文导向(1978-1993 年) |
第三节 深化语文教材改革的选文导向(1993-今) |
第四节 以《孔乙己》为例看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 |
一、建国初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49-1966 年)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67-1977 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孔乙己》选文导向(1978-1999 年) |
四、深化语文教改以来的《孔乙己》选文导向(2000 年至今) |
第四章 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思考 |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反思 |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的建议 |
一、加强教育政策与学科性质的协调 |
二、选文应符合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
三、选文兼顾稳定性与时代性 |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固有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中有道、道中有文 |
二、以文带道, 寓道于文 |
(8)语文德性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德性之要: 语文的人生方位 |
1 德性的本体话语: 概念与内涵 |
1.1 德性的概念厘定 |
1.2 德性的内涵分析 |
1.3 德性的价值特征 |
1.4 语文的德性指归 |
2 德性的时代话语: 价值与理想 |
2.1 德性是往世人类的价值灵魂 |
2.2 德性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吁求 |
2.3 德性是当今全球的伦理追求 |
3 德性的人生话语: 生命与精神 |
3.1 德性,关乎人的本质 |
3.2 德性,引领人的发展 |
3.3 德性,彰显人的生命 |
3.4 德性,提升人生境界 |
4 德性的语文话语: 品质与走向 |
4.1 语文是一个德性的宝库 |
4.2 语文是美好人生的台阶 |
4.3 人生是语文应然的走向 |
中篇 德性之质: 语文的价值维度 |
5 语文性质之争的解围 |
5.1 “世纪之争”的观点与述评 |
5.2 “世纪之争”的疑惑与判断 |
5.3 “世纪之争”的归位与重识 |
6 语文德性品质的解析 |
6.1 语文德性品质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
6.2 语文德性内涵在语文内涵中的地位 |
6.3 语文德性品质在语文课程中的展现 |
7 语文教育价值的校准 |
7.1 德性生成是语文教育的最高纲领 |
7.2 语文德性教育的优越品质 |
下篇 德性之行: 语文的课程理念 |
8 坚定不移的德性理念——从“工具观”到“德性观” |
8.1 走向何处: 语文课程观的流变 |
8.2 德性观: 一种语文课程的新理念 |
8.3 走向心灵: 树立语文课程德性观 |
9 品质卓越的德性教师——从“知识型”到“德性型” |
9.1 德性语文教师的吁求 |
9.2 德性语文教师的品性 |
9.3 德性语文教师的生成 |
10 以人为本的德性内容——从“社会范式”到“生命范式” |
10.1 基于德性的语文课程本质的理解 |
10.2 基于德性的语文课程内容的范式 |
10.3 基于德性的语文课程内容的表达 |
11 体验统领的德性教学——从“文本式”到“图景式” |
11.1 体验,作为一种教学的理念或方法 |
11.2 语文,作为一个德性体验场 |
11.3 德性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理念或方法 |
11.4 美好课堂生活,语文德性教学的课堂生态 |
11.5 阅读,作为一种德性自育的语文形式 |
12 教育本质的德性评价——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
12.1 评价: 课程设计的基本向度 |
12.2 德性: 语文课程评价中的虚无 |
12.3 评育: 语文课程德性评价的本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9)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切入点的选择及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五、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
上篇:历史回顾与反思 |
第一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过渡期(1902年-1917年) |
一、清末民初教育的形势 |
二、五四前期语文的进步 |
三、文言诗文教学的改良 |
第二节 批判传统,抑制文言:激进期(1917年-1927年) |
一、激进转型的发生 |
二、激进转型的表现 |
三、激进转型的意义 |
第三节 反思传统,规范文言:平和期(1927年-1949年) |
一、"国文程度低落"引发"复古"争议 |
二、"课程标准演进"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
三、"学科本体建构"规范文言诗文教学 |
第二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政治话语,放逐文言:起伏期(1949年-1978年) |
一、政治风云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命运起伏 |
二、政治语境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本性迷失 |
三、政治夹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工具理性,规划文言:探索期(1978年-1997年) |
一、工具论的深化与文言诗文教学的定型 |
二、理性的引领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律性探索 |
三、训练的异化与文言诗文教学模式的僵化 |
第三节 人文复兴,正视文言:融合期(1997年-现在) |
一、文化价值:人文语境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重估 |
二、文学鉴赏:人文视野下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路转向 |
三、主体彰显:人文视域下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更新 |
中篇:现实观照与剖析 |
第三章 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 |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推进民族化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二、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第二节 学生的成长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 |
二、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 |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语文学科民族化的建设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二、文言诗文教学有助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
第四章 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 |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南辕北辙 |
一、历年教学目的的简要回顾 |
二、现行课标表述的模糊不清 |
三、实际教学运作的理解错位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游移不定 |
一、摇摆不定的选文数量 |
二、莫衷一是的编排序列 |
三、抽象狭隘的选文标准 |
四、虚虚实实的知识内容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两极分化 |
一、传统套路的拘泥不化 |
二、现代手段的哗众取宠 |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剑走偏锋 |
一、文化内涵重道义轻人性 |
二、试题题型重客观轻主观 |
第五节 教师发展的专业缺失 |
一、职前教育——古代汉语教学的失落 |
二、职后发展——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 |
下篇:未来前瞻与建构 |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应然建构 |
第一节 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 |
一、文化本位——汉语文化视野下的文言本色 |
二、素养取向——文化本位理念下的目的定位 |
三、文言定篇——文化本位观照下的选文类型 |
第二节 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 |
一、战略转移:提前起步,重心前移 |
二、战略规划:相对独立,整体部署 |
第三节 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
一、为何要以"诵读为主" |
二、当下文言诗文诵读教学的偏误 |
三、如何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
第四节 树立与"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
一、选文主题关注人性之美 |
二、文本解读融入时代因素 |
三、资源开发接通时代活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统一的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科自身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 |
二、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科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三、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语文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 |
四、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是我国教育现状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
四、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文道统一寓道于文──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赵燕,吴红. 山西教育, 1995(12)
- [2]于漪阅读教学特色的历史回顾及现实应用研究[D]. 田雯. 苏州大学, 2020(03)
- [3]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与研究[D]. 陈继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06(12)
- [4]圆融与互摄: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研究[D]. 周丹. 宁波大学, 2015(05)
- [5]语文教材选文变迁中的教育导向研究 ——以建国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为例[D]. 王嘉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6]论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固有性[J]. 王敬峰. 继续教育研究, 2001(05)
- [7]渗透与滋润[J]. 于漪. 语文学习, 1985(02)
- [8]语文德性论[D]. 胡绪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 [9]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10]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统一的现实意义[J]. 董淑珍.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