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降压作用初探

马尾松降压作用初探

一、马尾松降压效果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塘[1](1988)在《马尾松的药理研究》文中指出马尾松为民间用药。它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等药理作用,可能是一种抗高血压病及纠正心律失常的有效制剂。

肖忠平[2](2006)在《超临界CO2流体改善木材渗透性及夹带物物理表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的功能性改良是木材科学研究的热点,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进行木材的功能性改良是近期木材科学界所关注的高新技术之一。本文利用超临界CO2流体特有的低粘度和高扩散系数特性对木质材料进行改性处理。 分别以甲醇、乙醇、苯-乙醇为夹带剂,利用超临界CO2对马尾松、檫木进行处理,采用升水置换法测定处理材的渗透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否采用夹带剂,试材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渗透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夹带剂的使用更有利于木材渗透性的提高,在三种夹带剂中,以苯一乙醇效果最佳。以苯一乙醇为夹带剂,考察超临界CO2处理工艺对杉木、马尾松、檫木渗透性影响,发现处理压力的增大有利于木材渗透性的提高,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渗透性的影响较复杂,不同树种,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最佳值也不同。通过光学数码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可以看到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木材内的抽提物被浸提出,细胞壁上的纹孔膜被击破。 以超临界CO2携带戊唑醇和IPBC为例来分析超临界CO2流体对木质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处理材中戊唑醇和IPBC的测定,分析药剂在木质材料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处理压力的增大,试材中改性剂的平均留着率和分布梯度都增大,处理温度在40℃-50℃,处理时间30min-60min为宜。对经超临界CO2处理后试材的防腐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以及抗流失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戊唑醇,IPBC处理后的杉木、马尾松、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防腐性能达到Ⅰ级:处理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杉木、马尾松处理后吸湿性无变化,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处理后的吸水厚度膨胀率也无变化;两种药剂的抗流失性较好。 综合应用光学数码显微镜,SEM-EDAX,FTIR等现代分析技术对戊唑醇和IPBC在木质材料中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戊唑醇和IPBC附着在细胞壁中,保持了木材多孔的特性;两种药剂与木材分子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官能团的结合,保持了药剂的原有结构。

李从阳[3](2006)在《马尾松叶总挥发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松针挥发油的提取,以及其对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左室肥大和血清N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馏法提取马尾松叶挥发油,用改良寇氏法测量马尾松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用鼠尾袖口法测量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情况,并测量左室壁相对厚度(LVWT)、左心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变化,用Griess Reagent方法测量双肾一夹大鼠血清NO含量,用试管法探索马尾松挥发油对大鼠的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注射松针挥发油的LD50为3.738ml/kg;松针挥发油灌胃对大鼠的凝血无明显影响;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减轻心肌肥大等状况;可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结论:松针挥发油对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这种药理作用不是通过降低收缩压获得的,而且对凝血等项目无明显影响。

徐珊珊[4](2018)在《森林康养小镇规划研究 ——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湖岭镇黄林古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森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生态作用,具有杀菌减噪、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自然防疫的净化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系统和人类身心健康非常重要。近些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利用森林营造的健康环境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改善人体亚健康状况的森林疗养方式,与此同时,对于森林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探究以森林为基础的康养小镇规划对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论文首先对森林康养和森林康养小镇规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明晰森林康养小镇的规划内涵,选择森林茂盛、环境基础良好、建筑具有一定特色的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湖岭镇的黄林古村为研究范围,对古村的森林环境和居住环境进行了系统而充分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森林康养小镇的规划步骤和规划内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黄林古村物种丰富度较高,森林类型多样,分布较为广泛,森林康养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植被康养资源、五感康养资源、文化康养资源和建筑康养资源四大类。(2)黄林古村森林植被康养资源主要包括:森林中共有植物237种,隶属93科188属;共有林分十余种,主要包括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马尾松+青冈针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杉木+青冈针阔叶树混交林、柳杉+杉木混交林、毛竹+柳杉混交林、马尾松+木荷针阔叶树混交林、木荷+毛竹+杉木针阔叶树混交林、马尾松+杉木+柳杉混交林、马尾松+枫香树针阔叶树混交林等。(3)黄林古村五感康养资源主要是从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五种康养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征来进行研究,并形成五感康养资源分布图。(4)黄林古村文化康养资源主要集中于道教文化和竹文化两方面进行研究。(5)黄林古村建筑康养资源主要研究古村内的建筑数量、分布、形态和功能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镇住宿设施的规划方案。(6)基于以上森林康养资源的分析,提出黄林古村森林康养小镇的规划与设计,并从康养步道、康养产品、康养文化、康养环境、康养设施、智慧小镇六个方面进行森林康养的专题规划。本文从客观角度对黄林古村的森林康养资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为今后森林康养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以及森林康养小镇的规划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

425医院[5](1976)在《马尾松降压效果初步观察》文中提出 我院自1973年4月从多种植物的化学成份预试中,发现马尾松含有黄酮,经制成片剂及针剂,分别在部队、农村及住院高血压病人中进行验证,证明有一定降压效果。并进行了初步的药理实验,证明马尾松注射液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临床降压效果与动物降

林爱弟[6](2020)在《复方松针育发液制备及其功效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脱发常见的为脂溢性脱发和斑秃,是皮肤科中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多发、难治性疾病之一。本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安全,但由于其发布部位的外露性,严重破坏患者的外观形象,进而对患者的社交、就业等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脂溢性脱发,是一种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20-30岁阶段,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20%,女性为6.0%。中医治疗脱发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中医药治疗脱发核心是辨证论治。有内服、外治或两者结合。中药应用于脂溢性脱发的治疗虽然历史悠久,也有很多传统中草药治疗脱发有大量方剂和民间验方。实际上又缺少有效的方便日常使用的制剂。临床上将脱发分为不同证候型,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需专业医生开处方,也多以口服为主,复杂的就诊过程,使脱发患者的就诊率的情况,进一步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改变以往从现代医学或者传统中医药单方面论治脂溢性脱发,或者简单的中药联合西药组合模式。我们开始寻找一类符合中药理论,又能符合现代医学的药理药效的中药。以松针、茶叶清热解表,为君药;以人参、红景天、灵芝温补气血,滋养肝肾,为臣药;花椒、生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佐药;肉桂温补回阳,为使药。配方中以松针中含有原花青素为检测指标,制定原花青素的检测方法:色谱柱为Baseline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磷酸水溶液(pH为4.5)-甲醇(90:10);流速:0.35mL/min;检测波长:200nm;柱温:25℃;色谱显示原花青素分离良好,进样量在5.15-103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是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3532.2x+70340、R2=0.996,溶液平均回收率为98.49%,RSD为1.12%。按照制剂工艺制备方便使用局部透皮吸收复方松针育发液。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复方松针育发液治疗轻中度脱发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脂溢性脱发提供一种有效、安全、可长期使用的药物的选择。含有5%松针原花青素的复方中药育发液,通过临床筛选符合轻中度脱发患者,按照每日2次,每次1-3mL用量,连续用药3个月,以患者的头皮油脂分泌程度、头发瘙痒程度、头皮屑程度、头部小红疙瘩程度、脱发情况、新生头发情况6个指标作为考察评定指标,分析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指标得分情况。判断育发液的生发育发功效。对符合筛查标准的688人进行3个月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78.99%,显效和治愈率有22.39%。初步认为选择的中药复方对人毛囊生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延长毛囊的生产期,对脱发患者有一定改善作用。

叶斌[7](2005)在《绿僵菌培养及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文中指出绿僵菌(Metarhizium)是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多种农林害虫。在综合管理中,利用其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绿僵菌制剂开发、生产以及林间应用上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菌株优劣不齐、菌种不稳定、产孢量不理想、生产工艺不规范和不配套、制剂质量不稳定,以及对林间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情况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森林害虫生物防治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绿僵菌菌株稳定性、产孢因素、产品质量和林间应用等核心技术问题的研究,为绿僵菌生物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产生重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为此,我们分别进行了绿僵菌的继代培养、液固两相培养、混剂毒力测定以及林间应用等几方面的研究,为绿僵菌的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绿僵菌在不同培养基和不同碳、氮源以及碳氮比培养基上的继代培养,发现供试菌株在6种不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大部分出现了菌落局变、菌苔瘠薄、生长缓慢或菌丝徒长以及产孢量下降、毒力降低等退化性状,但是它们的变异程度又不尽相同。其中M337在不同碳、氮源以及不同碳氮比的培养基上均表现出上述类似的变异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在继代培养中部分菌株出现菌落局变现象,所产生分离子的形态和颜色均不同于母株。其中M337变异菌株经过毒力测定,证明其毒力明显低于出发母株。同时我们注意到M103、M104和M335菌株在营养丰富、碳氮均衡的培养基如SDAY和PPDA上生长速率基本趋于稳定,产孢量也比较稳定或略有上升,但是其中M335和M336菌株在6代或7代以后也会出现产孢量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菌株自身的遗传特性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培养基的组成性质有很大关系。 M337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和产孢量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以乳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却都表现逐代增加的现象。在不同氮源的培养基中,其中在以花生和麦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M337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总体来说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在以黄豆和牛肉膏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虽然逐代上升,但是产孢量却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不同碳氮比试验中,M337在20/10的碳氮比例的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和产孢量都同时在逐代增加,这对M337菌株的稳定保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绿僵菌的液固两相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的大小决定了菌种在发酵液中的生长速度,10%的初始接种量为最佳选择;绿僵菌的生长及代谢均受pH值的影响,液体发酵起始的pH在6.0~7.0,有利于最终的产孢;发酵72h左右的菌液接入载体,其产孢量最大,因为此时菌龄适中,菌丝活力最强、生长速度最快,菌液的粘度大,接入到载体上的粘附性好,是接种的最佳时期;虽然光照对有些真菌的产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试验表明,黑暗培养更利于绿僵菌产孢;绿僵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环境湿度,以满足菌丝生长和产孢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但湿度过高容易导致污染,同时影响物料的疏松度和通气状况,不利于产孢,本研究表明,采用95%左右的培养环境湿度为最佳;适当增加一定的补充碳源和氮源对绿僵菌的产孢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试验表明,和对照相比,加入2%的蔗糖和0.20%的KNO3溶液,对产孢有极显着影响;对培养料进行灭菌明

李哲[8](2017)在《对不同林分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健康长寿”这个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负氧离子作为“空气中的维生素”已经成为与人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子。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不仅衡量着空气的清新程度,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还能调节生态环境,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已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并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广泛的探讨与研究。本文以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为主要研究基地,对景区中的9种不同林分(青冈、枫香、马尾松、杜鹃、毛竹、青冈X马尾松、枫香X马尾松、杉木X马尾松、樟树×枫香)其中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差异,在时空、湿度、日照时长、气温、海拔、风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并逐一予以分析记录,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对9种不同林分的负氧离子含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林分的不同,其产生负氧离子的能力有所区别;2.森林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日变化规律,在各个季节都有所不同,其中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从8:00上升至10:00前后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14:00,在16:00左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会上升达到第2个峰值。而在春、秋、冬三季中的森林负氧离子含量的日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单峰曲线。3.不同的林分产生负氧离子的年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均为夏季最高,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低,其表现为单峰曲线,从3月开始逐步上升,在7、8月之间出现峰值,之后缓慢回落,直至2月前后出现低谷,完成一年的周期循环。4.在同等气候条件及森林郁闭度的情况下,各林分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含量有所不同,其均值依次为:青冈X马尾松、杉木X马尾松、马尾松、青冈、樟树X枫香、枫香×马尾松、枫香、毛竹、杜鹃;5.在同等气候条件及森林郁闭度的情况下,混交林(杉木X马尾松,青冈X马尾松)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均值比纯林(马尾松,青冈)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均值要高;针叶林(马尾松)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均值比阔叶林(青冈,枫香)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均值要高。6.相同林分中,春、秋两季中观测到的负氧离子数为雨天>晴天>阴天,夏季为雨天>晴天≥阴天,冬季为雨天≥晴天>阴天。研究结果还显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1.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与湿度呈正相关性;2.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与气温的相关性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夏、秋两季呈负相关性,在春、冬两季则呈正相关性;3.根据季节的变化,各林分其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会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区别:在春、夏两季,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受湿度影响最大;在秋季,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受到风速及温度的共同影响;在冬季,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受温度的影响最大;4.在观测到的海拔范围内(100-1200m),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与海拔高度无相关性;5.在一定的风速范围内(1m/s至11m/s)时,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与风速呈正相关性;但在风速超过11m/s时,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则会与风速呈负相关性;6.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与森林郁闭度的相关性呈动态变化:当森林郁闭度达到0.3时,其环境质量开始逐步改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上升;当森林郁闭度处于0.4至0.5之间时,其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得以显着提高;当森林郁闭度处于0.6至0.7之间时,其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增长势头趋于平稳;当森林郁闭度达到0.8及以上时其负氧离子含量略有下降;7.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与坡向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

高玥[9](2018)在《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作为森林旅游的新业态,森林养生是生态福祉普惠大众的有效途径。森林公园作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优质平台,摸清其养生林资源情况及景观分布格局并策划具有其特色的养生产品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运用Global Mapper14.1、ArcGIS10.4.1软件对森林公园卫片、地形图、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林地保护数据等进行处理,提取所需信息和数据,以景观分类法确定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类型和主要养生树种。分别选取景观要素斑块尺度、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指数指标,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针对其特点和分布规律提出森林养生旅游产品构想及营销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结养生林概念:富含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等健康因子,赋有生态景观价值、生态健康养生价值和游憩体验价值,具备开展健康养生、生态体验教育、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等活动的潜力,并具有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功能的森林。(2)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类型体系主要由针叶林(柏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柏木-桤木混交林)、阔叶林(桤木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等林分构成。(3)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森林公园内整体养生林覆盖率较高,其中针叶林景观面积最大,占森林公园养生林斑块类型总面积的31.84%,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特征,是该地区优势景观类型,也是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的基质,主导着该地区整体景观的格局、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其他景观类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桤-柏混交林、马尾松林、桤木林、竹林、经济林、灌木林和杉木林,其中桤-柏混交林和马尾松林面积达到了 100hm2以上,是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该区森林景观稳定性和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竹林、经济林、灌木林景观所占比例均不足1%,面积差异不明显。柏木林和桤-柏混交林斑块形状最为复杂,边界较不规则且有较长的边界,稳定性较弱。灌木林、疏林地和杉木林景观形状指数低,景观边界较为规则,景观形状也较简单。森林公园整体香农多样性指数不高,养生林景观多样性程度和聚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各养生林景观类型在两大景观片区的分布处于随机状态,而且主要养生林景观类型在不同片区的比例差异较大,以柏木、马尾松为优势种的针叶林和桤-柏混交林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数据也映证了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成反比的结论。柏木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杉木林和桤-柏混交林景观破碎程度较低。森林公园养生林植被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缓坡(6°-15°)、斜坡(16°-25°)地区,区内养生林景观在各坡向分布面积大体相当,这些分布特征与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及植被的生物学特性联系紧密。(4)针对目前森林公园养生林及其景观存在针叶林面积过大、树种单一、景观效果有待提升、景观异质性较低、林相季相变化少等问题,应采取构建近自然异龄混交林、营造目标树、综合防治病虫害、增加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例以及补植彩色植物等营林措施。(5)初步监测了主要养生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柏木林平均值分别为13183个/cm3;桤木林平均值为5800个/cm3;马尾松林平均值为8163个/cm3;竹林为873个/cm3;桤木-麻栎混交林平均值为5187个/cm3;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平均值为7663个/cm3。森林公园养生林主要树种为柏木、马尾松、杉木、桤木、麻栎、香樟、刺槐、楠竹、盐肤木、柑桔类等,其植物精气成分主要包括α-蒎烯、樟脑烯、二环烃、β-蒎烯、莰烯、没食子酸、柠檬烯等,分析整理了森林公园内近350种养生资源植物及其主要养生用途。(6)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存在资源挖掘不足、产品单一、缺乏核心产品、特色性主题性较差等问题。规划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及项目,构建了由柏海林涛养生游、生态观光休闲游、山岳运动健身游为主题的养生旅游产品体系。提出了养生产品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包装、品牌认证、专题旅游等产品营销手段以及品牌、联动、广告、节庆、网络方面的分销营销。

赵君[10](2017)在《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初步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目的为通过Meta分析评价近十年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部分研究目的为临床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阳上亢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通过计算机检索 CNKI、CBM、VIP、Wan-fang、ChiCTR、Embase、Medline、ClinicalTrial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2.按照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设计的方法,选择1级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松龄血脉康胶囊+氯沙坦钾片安慰剂)、阳性对照组30例(氯沙坦钾片+松龄血脉康胶囊安慰剂),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测量患者的诊室血压,评估高血压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量表积分,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第4周、第8周的血压达标率,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检测患者血、尿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UA);研究期间随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果1.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2007年1月至2017年3月所发表的23311篇选取24篇文献,涉及45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试验组2292例,对照组2210例,所纳入的临床研究总体质量偏低。通过Meta分析发现,在中药联合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中,中药联合西药组在降压、中医证侯疗效、提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改善BVP及24hBP的某些指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在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中,中药组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降压疗效、提高NO水平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而在降低诊室血压方面优于西药组;在中药联合西药组与中药模拟剂联合西药组比较,中药联合西药组在降压疗效、诊室血压、24hBP等方面与中药模拟剂联合西药组无差异,在中医证候疗效、降低ET-1水平方面,优于中药模拟剂联合西药组。Cochrane评价手册Handbook 5.1.0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Jadad评分量表结果表明纳入研究质量大部分偏低,影响Meta分析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因此上述结果应谨慎对待,并期待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强度。2.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初步临床观察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际完成研究59例,对照组1例患者因工作忙不愿意参加试验,中途退出而脱落。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学历、吸烟量、吸烟持续时间、饮酒量、病程和基线时的诊室血压、高血压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等指标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对比,4周及8周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两组间治疗后4周及8周诊室收缩压、舒张压降压疗效及改善幅度对比,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2)两组4周诊室收缩压达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无明显差异;两组4周诊室舒张压均达标。两组8周诊室收缩压均达标,8周诊室舒张压达标率对照组为79.31%,试验组为76.67%,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试验组与对照组舒张压达标率无差异(P>0.05)。(3)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4周、8周高血压症状积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治疗后4周、8周高血压症状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及其改善幅度对比,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4)研究期间通过对患者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查,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出现1例谷丙转氨酶偏高,但均无临床意义。另外,试验组出现1例尿酸偏高,自诉与饮食相关,1例感冒,自服感冒药后好转。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痛,未予以处理后自行恢复。结论1.根据当前文献研究证据提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西药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起补充治疗的作用。但大部分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影响Meta分析的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因此上述结果应谨慎对待,并期待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强度。2.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1级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具有降低诊室血压、改善临床症状(高血压症状、中医肝阳上亢证症状)、不良反应小等特点。本临床研究由于时间期限及尚未完成总体揭盲,仅对本中心试验部分期待完成的结局进行了揭盲,故本研究仅对本中心目前资料收集比较完整者进行了初步分析,其研究的最终结果仍然以大样本、多中心的为准。

二、马尾松降压效果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尾松降压效果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超临界CO2流体改善木材渗透性及夹带物物理表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超临界流体的特征
    1.2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1.3 超临界流体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1.3.1 木材渗透性的改善
        1.3.2 木材的改性处理
        1.3.3 改性木质材料的脱毒
        1.3.4 木材加工中的其它应用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1.1 不同夹带剂在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木材时对其渗透性的影响
        2.1.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工艺对木材渗透性的影响
        2.1.3 超临界CO_2流体携带戊唑醇和IPBC处理木质材料的研究
        2.1.4 超临界CO_2处理后戊唑醇和IPBC在木材中的复合机理
        2.1.5 超临界CO_2处理材的性能评价
    2.2 研究方法与仪器
        2.2.1 研究使用的设备与仪器
        2.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对木材渗透性的改善
    3.1 夹带剂在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木材时对其渗透性改善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不同夹带剂对马尾松渗透性的影响
        3.1.2.2 不同夹带剂对檫木渗透性的影响
        3.1.2.3 不同夹带剂对木材失重率的影响
    3.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工艺对木材渗透性的改变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处理压力与木材渗透性的关系
        3.2.2.2 处理温度与木材渗透性的关系
        3.2.2.3 处理时间与木材渗透性的关系
    3.3 小结
4 超临界CO_2流体携带戊唑醇和IPBC处理木质材料的研究
    4.1 前言
        4.1.1 戊唑醇、IPBC简介
        4.1.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4.2 超临界CO_2流体携带戊唑醇对木质材料的处理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处理压力与戊唑醇平均流着率及分布梯度的关系
        4.2.2.2 处理温度与戊唑醇平均流着率及分布梯度的关系
        4.2.2.3 处理时间与戊唑醇平均流着率及分布梯度的关系
        4.2.2.4 卸压时间与戊唑醇平均流着率及分布梯度的关系
    4.3 超临界CO_2流体携带IPBC对木质材料的处理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中戊唑醇和IPBC在木材中的复合机理研究
    5.1 戊唑醇和IPBC在木材中的分布
        5.1.1 材料、仪器与方法
        5.1.2 结果与讨论
    5.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的FTIR分析
        5.2.1 材料、仪器与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6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的性能评价
    6.1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的防腐性能
        6.1.1 材料、仪器与方法
        6.1.2 结果与讨论
    6.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的力学性能
        6.2.1 材料、仪器与方法
        6.2.2 结果与讨论
        6.2.2.1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6.2.2.2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对抗弯强度的影响
        6.2.2.3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对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
    6.3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
        6.3.1 材料、仪器与方法
        6.3.2 结果与讨论
    6.4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中夹带物的抗流失性
        6.4.1 材料、仪器与方法
        6.4.2 结果与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3)马尾松叶总挥发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1.马尾松叶挥发油的提取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1.3.结果
2.腹腔注射马尾松叶挥发油LD50的测定
    2.1.实验动物和材料
    2.2.实验方法
    2.3.结果
3.马尾松叶挥发油对SD大鼠全血凝血时间的影响
    3.1.实验材料
    3.2.实验方法
    3.3.结果
4.松针挥发油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心室肥大及NO的影响
    4.1.实验材料
    4.2.方法
    4.3.结果
5.讨论
    5.1.对高血压的认识
    5.2.松针及松针挥发油
    5.3.松针挥发油的一般药理特性
    5.4.高血压动物模型
    5.5.松针挥发油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作用
结语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声明

(4)森林康养小镇规划研究 ——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湖岭镇黄林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小镇森林康养资源基本特征研究
        1.3.2 森林康养小镇规划策略研究
第二章 国内外森林康养相关理论和规划实践
    2.1 森林康养的起源与发展
        2.1.1 森林康养的起源
        2.1.2 森林康养的发展
    2.2 森林康养功能的研究
        2.2.1 森林康养具有减轻压力的功能
        2.2.2 森林康养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2.2.3 森林康养具有调节人体代谢的功能
        2.2.4 森林康养具有改善睡眠的功能
        2.2.5 森林康养具有辅助治疗慢性疾病的功能
        2.2.6 森林康养的其它功能
    2.3 森林康养资源的研究
        2.3.1 从视觉角度展开的森林康养资源的研究
        2.3.2 从听觉角度展开的森林康养资源的研究
        2.3.3 从嗅觉角度展开的森林康养资源的研究
        2.3.4 从味觉角度展开的森林康养资源的研究
        2.3.5 从触觉角度展开的森林康养资源的研究
    2.4 室内外康养资源的研究
        2.4.1 室外康养资源的研究
        2.4.2 室内康养资源的研究
    2.5 研究趋势与问题
第三章 森林康养小镇建设内容探讨
    3.1 国内外森林康养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3.1.1 系统科学的森林疗育活动与医学健康检查——台湾溪头
        3.1.2 丰富独特的森林疗法步道与森林疗养课程——日本石川
        3.1.3 多种多样的森林自然疗法与疗养观光场所——德国巴登
        3.1.4 功能多样的森林健康中心与森林度假酒店——瑞士Arosa森林健康中心
    3.2 森林康养小镇建设内容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区概况
        4.1.1 现状概况
        4.1.2 区位条件
        4.1.3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
        4.2.2 实地调查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技术路线
第五章 黄林古村森林康养资源分析
    5.1 森林植被康养资源分析
        5.1.1 森林植物种类及数量特征
        5.1.2 森林植被组成与分布特征
        5.1.3 森林植被康养资源分析
    5.2 森林五感康养资源分析
        5.2.1 视觉康养资源分析
        5.2.2 听觉康养资源分析
        5.2.3 嗅觉康养资源分析
        5.2.4 触觉康养资源分析
        5.2.5 味觉康养资源分析
    5.3 森林文化康养资源分析
        5.3.1 道教文化
        5.3.2 竹文化
    5.4 森林建筑康养资源分析
        5.4.1 数量与分布特征分析
        5.4.2 建筑形态与功能分析
        5.4.3 森林康养建筑资源开发潜力
第六章 黄林古村森林康养小镇规划
    6.1 规划定位
    6.2 规划目标
    6.3 规划原则
    6.4 总体规划
        6.4.1 规划布局模式
        6.4.2 功能分区
        6.4.3 总体规划
第七章 黄林古村森林康养小镇专题规划
    7.1 森林康养小镇康养步道规划
        7.1.1 森林康养步道规划原则
        7.1.2 森林康养步道规划
    7.2 森林康养产品开发
    7.3 森林康养文化提升
        7.3.1 森林康养文化
        7.3.2 景观文化
        7.3.3 道家文化
        7.3.4 农耕文化
        7.3.5 建筑文化
    7.4 森林康养环境营造
        7.4.1 康养环境营造原则
        7.4.2 康养环境营造
    7.5 森林康养设施规划
        7.5.1 住宿设施规划
        7.5.2 餐饮设施规划
        7.5.3 文娱设施规划
        7.5.4 解说设施规划
    7.6 智慧小镇系统规划
        7.6.1 智慧小镇管理系统规划
        7.6.2 智慧小镇安全防范系统规划
        7.6.3 智慧小镇康养系统规划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6)复方松针育发液制备及其功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Abstract
第1章 脂溢性脱发研究概况
    1.1 现代医学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现状
    1.2 我国传统医学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中药育发液配方解析
    2.1 配方组分分析
    2.2 松针植物及主要成分概述
    2.3 植物中原花青素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针原花青素的含量
    3.1 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与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方松针育发液的制备
    4.1 仪器与原料
    4.2 配方初步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方松针育发液毒理实验
    5.1 人体试用
    5.2 急性眼刺激性试验
    5.3 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
    5.4 皮肤病态反应试验
    5.5 复方松针育发液质量标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方松针育发液育发效果人体试验评估
    6.1 临床观察
    6.2 方法
    6.3 临床观察结果
    6.4 验案举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7)绿僵菌培养及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分类现状
    1.2 生物学特征
    1.3 绿僵菌致病机理
        1.3.1 附着
        1.3.2 孢子萌发
        1.3.3 穿透虫体
        1.3.4 菌丝生长和毒素的产生
    1.4 寄主昆虫防御机制
    1.5 制剂生产和剂型应用
        1.5.1 绿僵菌生产
        1.5.2 剂型应用
    1.6 问题与展望
2 绿僵菌继代培养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退变情况
        2.2.2 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情况
        2.2.3 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情况
        2.2.4 在不同碳氮比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情况
        2.2.5 生物测定
    2.3 小结与讨论
3 液固两相法培养绿僵菌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初始接种量的确定
        3.2.2 不同初始pH值的影响
        3.2.3 不同发酵时间的影响情况
        3.2.4 不同光照对产孢的影响
        3.2.5 不同相对湿度对产孢的影响
        3.2.6 蔗糖对产孢的影响
        3.2.7 KNO_3对产孢的影响
        3.2.8 固体料灭菌对产孢及控制污染的影响
        3.2.9 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3.2.10 产孢高峰的测定
        3.2.11 菌剂烘干处理
    3.3 小结与讨论
4 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剂毒力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室内毒力测定
        4.2.2 混剂联合毒力作用测定
    4.3 小结与讨论
5 绿僵菌在林间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地概况
    5.2 方法
        5.2.1 施菌方法
        5.2.2 调查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施菌后林间群落物种和结构概况
        5.3.2 种群的空间垂直分布格局
        5.3.3 群落的时序动态
        5.3.4 施菌前后松毛虫种群动态
        5.3.5 绿僵菌和白僵菌的防效对照
        5.3.6 绿僵菌和森得保的防效对照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讨论
    6.1 绿僵菌继代培养
    6.2 液固两相培养绿僵菌
    6.3 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剂毒力试验
    6.4 绿僵菌的林间应用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8)对不同林分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引言
    1.2 负氧离子的产生原理及作用
        1.2.1 负氧离子的产生原理
        1.2.2 负氧离子的作用
        1.2.3 负氧离子的变化
    1.3 负氧离子与人类生活
        1.3.1 负氧离子与人体健康
        1.3.2 负氧离子与生态旅游
        1.3.3 负氧离子与工、农业生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2 国内研究进展汇总
    1.5 研究前景与趋势
    1.6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7 研究目的
2 监测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环境
    2.4 动、植物资源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监测仪器
        3.2.2 技术路线
        3.2.3 样地选择
        3.2.4 观测方法
        3.2.5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气象因素对不同林分间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的影响
        4.1.1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日变化规律的结果与分析
        4.1.2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年变化规律的结果与分析
        4.1.3 不同林分中空气负氧离子评价结果与分析
        4.1.4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4.1.5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湿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4.1.6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天气影响的变化规律
        4.1.7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风速影响的变化规律
        4.1.8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气象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4.2 环境因素对不同林分间空气负氧离子含量的影响
        4.2.1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海拔影响的变化规律
        4.2.2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坡向影响的变化规律
        4.2.3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森林郁闭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4.2.4 不同林分其负氧离子含量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讨论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养生林研究
        2.1.1 内涵与发展概况
        2.1.2 养生林的功能
    2.2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
    2.3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生态环境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基础设施现状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实地调查法
        3.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3 养生林景观类型分类
        3.3.4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景观指数选取)
    3.4 技术路线
4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
    4.1 景观要素类型斑块特征分析
        4.1.1 斑块规模
        4.1.2 斑块粒级结构分析
    4.2 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分析
    4.3 景观异质性特征分析
        4.3.1 斑块密度分析
        4.3.2 边缘密度分析
        4.3.3 养生林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
        4.3.4 景观破碎化分析
    4.4 养生林植被分布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4.4.1 养生林植被格局与海拔的关系
        4.4.2 养生林植被格局与坡度的关系
        4.4.3 养生林植被格局与坡向的关系
5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经营管理策略研究
    5.1 存在问题
        5.1.1 针叶林面积过大,树种结构不合理
        5.1.2人工造林树种单一
        5.1.3 部分乔灌草丛景观效果较差
        5.1.4 景观异质性较低,林相单调且季相变化少
    5.2 抚育与经营措施
        5.2.1 林分层次质量提升
        5.2.2 景观空间和养生功能层次质量提升
    5.3 养生林健康因子动态监测
        5.3.1 空气负离子监测
        5.3.2 植物精气研究
    5.4 梳理主要养生植物及其功效
6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6.1 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
        6.1.1 养生林资源挖掘不足,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较差
        6.1.2 养生产品单一,以视觉体验为主
        6.1.3 缺乏具有蓬安特色的核心产品
    6.2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6.2.1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6.2.2 突出特色,协调布局
        6.2.3 资源优化,融合发展
        6.2.4 市场运作,复合模式
        6.2.5 兼顾群众,互利共赢
    6.3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6.3.1 柏海林涛养生游
        6.3.2 生态观光休闲游
        6.3.3 户外拓展健身游
    6.4 森林养生产品营销策略
        6.4.1 产品营销策略
        6.4.2 促销营销策略
        6.4.3 分销营销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养生植物名录
附表2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资源调查表

(10)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初步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 资料和方法
        2.1 系统评价思维导图
        2.2 登记注册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4 策略检索
        2.5 资料提取
        2.6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7 统计学分析
    3 文献结果
        3.1 检索结果
        3.2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 Meta分析结果
        4.1 中药联合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
        4.2 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
        4.3 中药联合西药组与中药模拟剂联合西药组比较
        4.4 疗效总结
    5 讨论
        5.1 本系统评价及目前中医高血压临床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5.2 对临床研究的建议
        5.3 对临床研究的启示
    附 高质量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中药联合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
        2 中药联合西药组与中药模拟剂联合西药组比较
        3 疗效总结
    References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技术路线图
    2 病例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方案
        3.3 药品分配
        3.4 治疗期
    4 观察指标
        4.1 背景资料观测指标
        4.2 安全性观测指标
        4.3 观察与评价时点
    5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两组病例分布情况
        6.2 两组基线可比性分析
        6.3 临床疗效
    7 讨论
        7.1 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7.2 松龄血脉康胶囊的组方研究
        7.3 既往松龄血脉康胶囊对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7.4 本试验松龄血脉康胶囊的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References
附件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马尾松降压效果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尾松的药理研究[J]. 孙塘.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8(02)
  • [2]超临界CO2流体改善木材渗透性及夹带物物理表征的研究[D]. 肖忠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
  • [3]马尾松叶总挥发油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作用的研究[D]. 李从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4]森林康养小镇规划研究 ——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湖岭镇黄林古村为例[D]. 徐珊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5]马尾松降压效果初步观察[J]. 425医院. 人民军医, 1976(01)
  • [6]复方松针育发液制备及其功效评估[D]. 林爱弟. 浙江大学, 2020(05)
  • [7]绿僵菌培养及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研究[D]. 叶斌. 福建农林大学, 2005(07)
  • [8]对不同林分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D]. 李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5)
  • [9]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D]. 高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5)
  • [10]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初步临床观察[D]. 赵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马尾松降压作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