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EC接口母线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书宇[1](2021)在《肇源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运维优化》文中认为
王旭[2](2021)在《交直流混联微网关键设备实证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承担全球七成以上光伏组件测试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UV集团)、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以及国家“领跑者”计划中山西大同的户外实证测试平台等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实证测试平台的发展成熟,也引发了对于微电网中其他关键设备检测的问题研究。本文以交直流混联微网为研究对象,基于分散采集和集中控制原理设计了集实际运行与在线检测为一体的关键设备实证检测平台,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设备状态及系统能效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建立设备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为其打分定级,实现了并网设备实际运行环境下的性能检测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1)探讨微电网实证检测意义,同时阐述了混联微电网关键设备实证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国内外微电网并网设备的入网检测技术规范及标准,为后续设备检测项目的确定奠定基础。(2)基于交流、直流微电网典型拓扑结构,提出微电网源侧效率分析方法,建立含光伏的交流、直流微电网损耗数学模型,对新能源交、直流微电网进行能效分析,根据直流负荷率与能效损耗的关系,导出不同直流负荷率对应的最佳供电方式;根据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接入交直流混联微网产生的作用及影响,并参考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各设备的测试项目;根据检测需求对现有测量仪表的性能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微电网实证检测平台的监测终端进行选型。(3)对交直流混联微网实证检测平台进行现场设备层、通讯层、监控层的设计;基于电科院建立的交直流混联微网示范工程,对光伏变换器、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设计了实证检测平台,并将其集合于同一供电母线,形成了交流母线380V,直流母线±375V的实证测试接口,实现了微电网系统实际运行与实时检测的统一。(4)介绍了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运算步骤,并结合熵权法思想提出了基于改进AHP-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通过模糊综合分析确定了可将指标值划分成状态区间的隶属函数,并结合组合赋权法建立了基于改进AHP-熵权法的并网设备模糊综合评估模型。(5)建立了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多因素多层次的性能评估体系,将实际运行测量到的数据代入岭型隶属函数从而形成评判矩阵,运行改进AHP-熵权法组合赋权法的Matlab程序得到综合权重,最后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得到混合微电网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的性能表现等级和百分制得分。(6)基于直流750V的供电系统开展实证检测平台实验,利用监控层软件并向主机插入加密锁进行环境开发,建立数据库组态,在全局脚本中对辅助变量进行编程并设计窗口界面,最后运行系统,监控系统界面将各设备信息成功并正确显示出来。
侯宇驰[3](2020)在《核电站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2011年发生了福岛核电事件,使得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2017年中国通过了《核安全法》,国家第一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核安全的重要性。而保护安全监测系统作为核电站核级仪控系统的核心,是核电站安全停堆最重要的保障。采用更先进、更高可靠性的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目前核电发展的方向。但是受制于核电技术的政治敏感性,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本文通过简要对比AP1000技术的保护安全监测系统、EPR1000技术的保护安全监测系统,AES-91技术的保护安全监测系统,分析各种技术框架差异。基于技术先进、安全性高的原则选择AP1000技术路线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结构拆分为多个子系统分别深入研究。其次,为实现功能,本文就硬件设备组成和硬件接口进行详细研究。由于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设备属于核级设备,各国对核安全级设备的鉴定试验多有不同,本文以核电站主泵转速的放大器设备为例,基于美国和IEC国际标准实现电磁兼容、抗震、热老化的设备鉴定试验,为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国产化提供实验参考。核电最重要的特性是其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根据硬件结构,采用可靠性框图的方式对保护安全监测系统建立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对自动停堆功能和专设安全功能可靠性进行计算,验证系统的可靠性。提出5序列冗余采用五取二表决逻辑增加系统可靠性方案,对未来设计超过100年寿命的保护安全监测系统提供理论支持。最后,采用测试软件实现保护安全监测系统响应时间、旁路试验、超温超压停堆等功能验证。并对上述实验采用测试逻辑分析和理论验证的方式复核试验结果,确认满足设计要求。为核电厂后续实现国产化的保护安全监测系统设计、采购、调试提供一定参考。
李钻钻[4](2020)在《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变电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全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是连接用户与发电厂的重要枢纽,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设计出最经济最优秀的变电站成了未来电网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地区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用户用电需求已经远远大于目前电网的供电能力,要增加新的变电站,让用户与企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使得国家经济得到更完整的发展。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批复,山西晋中介休开发区220k V变电站新建项目初步确定了电压等级、主变远景设计规模和总体规模。本文根据具体的标准对电气一次系统以及电气二次系统进行了完整的配置,确定了相关的电气设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确定。在考虑山西省晋中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山西省电网发展现状之后,对此地区进行正确的负荷预测,以这个为主要依据进行变电站接入系统的相关设计。2.变电站规模设计。上面确定了变电站系统的接入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可以确定变电站规模的设计,在进行实地考察后能够做出合理的决定。3.系统的通信以及监控系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确定。对变电站的系统网络的几种接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其中还包括具体的二次设备的选择以及调度自动化的具体方案。
郑爱[5](2020)在《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建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电子设备在变电站广泛应用,变电站功能运行呈现网络化,使变电站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变电站中各项功能的稳定运行受到了信息网络传输过程诱导的通信时延不确定问题的影响,甚至当网络被外界攻击时,变电站功能将发生故障,严重危害电网安全运行。目前电力系统研究中考虑的网络通信时延大多数从仿真或实际数据统计两方面出发,对其产生的诱导因素和影响分析不够,缺少确切的时延随机性数学表达。已有文献在网络通信时延方面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分析各类因素对网络时延影响,通常忽视了诱导时延产生的关键物理因素,如网络拓扑,使得仿真结果过多考虑了非网络本身引起的随机特性,掩盖了关键物理因素引起的随机特性。因此,本文以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中网络通信时延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内网络的建模方法、网络性能评估方法以及考虑网络攻击情况下的网络调度策略等,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1)提出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架构的信息网络通信建模方法。结合网络拓扑、信息流和网络策略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进行建模。基于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拓扑结构的无标度特征,建立了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的邻接矩阵模型。根据信息流传输机制,将信息流分为三类,即周期信息流、随机信息流和爆发信息流。基于网络拓扑对网络策略进行了建模表达。以上三部分共同组成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模型,为研究智能变电站网络时延随机分布特性提供了数学基础。(2)提出了基于排队论的通信时延随机特性机理分析方法,研究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通信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结合通信网络拓扑关系和网络节点,分析时延产生的机理,并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计算时延分布特性曲线。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提出的通信时延随机分布特性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并利用结果数据分析了随机的通信时延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影响。(3)提出了基于Floyd-Warshall算法的网络拓扑对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的影响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应对网络风暴代价的网络参数,评估网络拓扑对于智能变电站的影响。通过不同网络拓扑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基于Floyd-Warshall算法的网络影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4)提出了基于DLL原理的智能变电站网络平稳策略。由于智能变电站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相互对立,针对网络中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引起的网络阻塞现象,提出了一种广泛有效的网络平稳策略。通过对信息转发过程的数字化建模,得到信息提前或滞后的相位,应用DLL原理对时间相位差进行补偿,得到网络调度参数,达到平稳通信网络的目的。多组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网络平稳策略的有效性。
周健宇[6](2020)在《关于兴安电网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陆续出现,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区核心区域的繁荣,科尔沁右翼前旗逐渐发展成为与之相对接的工商业区与核心居住区,很多市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商铺、医院、学校、工厂等将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作为迁移的最佳选择,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内的大型商场、高档小区越来越多,居民收入逐渐增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此外,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对稳定可靠供电的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兴安盟区域内220kV变电站间长距离输电的压力、增强220kV骨干网架结构,开展了设计兴安电网科右前旗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相关工作,旨在为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提供更加稳定、安全、可靠的电量供应。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开展220kV前旗变电站新建工程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背景,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核心内容,并详细介绍研究和设计220kV前旗变电站新建工程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和兴安盟的电量需求、供电负荷和当前供电状态,从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角度对220kV前旗变电站新建工程进行阐述,并论证了本次研究的系统方案。最后,本文详细分析和计算了继电保护设计、无功功率补偿、总容量、短路电流幅值等指标,合理选择了一次及二次设备选型,合理安排了电力系统设计的具体内容。
樊秦华[7](2020)在《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的一环必将取代常规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设备和技术落后制约了电网的发展,因此需要将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才能适应未来电网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对110kV宕昌县传统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进行研究。研究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对标准的信息接口、状态监测、测控保护、信息通信等一体化智能设备核心技术研究;对智能变电站的不同网络结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各种网络结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下一步宕昌变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论文设计了宕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得出未来几年发展负荷峰值,并制定扩容改造方案;结合当地情况对主接线方式进行分析,确定主接线改造方案;根据短路计算选择结果选择一次系统关键设备及参数;确定宕昌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配置和设备配置方案,并确定继电保护方案,并对辅助系统和高级应用功能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变电具备微机化、智能化、自动化功能。论文对改造后的宕昌变进行可靠性分析。主要针对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以及变电站的可靠性定量计算,总结2015年至2018年间的数据,对宕昌变电站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保证一条出线正常供电以及保证所有出线均能正常供电两种情况下宕昌变电站智能改造前后的可靠性指标,验证了进行宕昌变智能改造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
王宗晖[8](2020)在《基于IEC 61850的拓扑自适应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分布式能源大量接入,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采用传统的保护技术与控制技术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增加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布式控制技术利用分散式分布的量测信息提高控制性能,同时可以不依赖于主站完成控制,避免了主站集中式通信和数据处理延时长的缺点。配电线路具有多分段、多联络的结构,实际运行时其实时拓扑会随运行方式优化、故障处理等发生变化,而部分分布式控制策略需要实时拓扑作为决策的依据,故分布式控制需要解决拓扑的动态识别自适应问题。对于分布式控制应用,需要对馈线拓扑进行适当的表达基础上,将局部拓扑信息合理的配置在智能终端上,实时运行动态搜索更新拓扑才能解决拓扑自适应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三种不同模式馈线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及其各自的特点。综述了IEC 61850应用于馈线自动化的情况,确定了基于IEC 61850实现拓扑动态识别的思路。通过分析配电线路结构及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对于拓扑的需求,使用IEC61850建模方法,新建了单元拓扑逻辑节点和拓扑片逻辑节点,构建了使用逻辑节点表达配电线路局部拓扑及其配置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线路各段导线进行命名,简化了拓扑结构的描述,工程应用配置较少。在新建拓扑逻辑节点配置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点对点通信的实时拓扑搜索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相邻智能终端的通信参数配置到本终端上,通过点对点通信方法相互交换终端配置的拓扑逻辑节点信息。各终端通过单元拓扑节点以及拓扑片节点配合表示局部拓扑信息。使用配电终端配置的拓扑片信息和当前的开关设备状态信息,基于深度优先搜索可实现馈线实时拓扑的识别。搜索时先在本拓扑片内进行单元拓扑节点的搜索,搜索进行到拓扑边界时,通过通信获取相邻终端的拓扑信息,进行跨拓扑片的单元拓扑节点的搜索,逐级搜索最终获得配电线路的实时拓扑,实现了分布式控制应用对于配电网拓扑动态改变的自适应。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使用逻辑节点表达配电线路拓扑,可以将拓扑识别与配电终端的其他功能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配置、访问,工程配置和使用一致性较好。基于拓扑逻辑节点的实时拓扑识别方法可以更好的支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的应用,也可进一步应用到其他分布式控制应用中,满足配电网的运行控制要求。
刘锐[9](2020)在《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自适应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的问世,其快速性和可靠性是众多研究学者和工程师一直以来的目标。近年来,有着电源互补性优良、环保、运行方式灵活等众多优点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网中,改变了配网原有的潮流流向,进一步加大了配电网故障自愈技术的压力。亟需一种快速可靠的馈线自动化来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准确预测,本文对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自适应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首先,针对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整个故障自愈过程进行研究,根据典型网架结构进行故障分析,总结分布式FA的工作机制,从配网拓扑识别、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机制以及完成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整个故障自愈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根据实际配网结构在不同位置发生故障时,进行算例的验证。其次,分析研究了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渗入配网中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分为两大方面研究,一是在配网线路上不同区域内接入分布式电源,二是在配网中接入不同容量大小的分布式电源。依照配网结构在软件PSCAD/EMTDC上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波形结果图进行分析与探究。然后,给出智能分布式FA对通信的一系列要求,包含其通用要求、故障隔离逻辑要求以及供电恢复逻辑要求,研究了基于GOOSE服务的终端间的信息交互,完成终端间消息的传递和处理。最后,给出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工程配置的流程和终端配置的流程,按照信息模型要求,分别对智能终端、GOOSE以及分布式DTU进行了建模,最后搭建分布式互操作检测试验,给出试验检测的条件。根据互操作功能的应用,设置相关测试参数,分别在通信正常状态和通信异常状态下检测逻辑动作的正确性。
陈薇[10](2020)在《基于测量法的配电网短路容量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短路容量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所需的关键参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短路容量这一参数又与电力系统一次设备选型、二次设备维护、继电保护参数值整定等诸多方面息息相关。电网对短路容量这一参数的需求几乎涵盖规划、设计、运维、监视各个部门,与电力生产、建设、供电均联系紧密。如何更高效方便地获取电网短路容量成为了如今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实现电网短路容量获取的方便性、及时性,同时还要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电网短路容量的在线测量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电网短路容量测试仪样机用于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提出了一种短路容量在线测量的新技术,并针对该新技术的测量方法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该技术基于非故障扰动,通过母线上已知容量的并联电容器或电抗器的投切造成的电压扰动,测量扰动前后母线电压矢量值(包含电压有效值和相位角差),扰动前母线送出的总有功和总无功功率值以及进行投切操作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已知容量解算出待测母线的短路容量值。深入研究母线电压相位角差的测量方技术,分别提出了三种测量角差的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离线仿真平台搭建虚拟仪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2)基于所提出的测量新技术开发了测试仪样机并基于多方平台进行试验验证。首先,基于MATLAB/Simulink离线仿真平台对测量原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随后,将样机用于UREP实时通用仿真平台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再一次验证了测量原理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之后,样机基于RTDS进行了短路容量范围全覆盖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基于不同算例模型,设置不同工况分别进行试验,检验了该测试仪测量的高精度;最后,基于物理动态实验平台进行了动模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所开发的样机完全满足测量误差要求且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基于实际10k V变电站开展现场测试试验,检验短路容量测试仪测量的稳定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二、IEC接口母线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EC接口母线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交直流混联微网关键设备实证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混联微电网关键设备实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微电网并网设备相关检测规范和标准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电网能效及检测技术分析 |
2.1 含新能源的交、直流微电网能效比较 |
2.1.1 含新能源交、直流微电网系统 |
2.1.2 系统损耗率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微电网关键设备测试技术 |
2.2.1 光伏逆变器测试技术 |
2.2.2 储能变换器测试技术 |
2.2.3 母线接口变换器测试技术 |
2.3 监测终端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并网设备检测平台设计及研究 |
3.1 检测平台架构设计 |
3.1.1 现场设备层 |
3.1.2 网络通信层 |
3.1.3 监控层 |
3.1.4 交直流混联微网系统 |
3.2 微电网各测试接口设计 |
3.2.1 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检测平台 |
3.2.2 光伏逆变器检测平台 |
3.2.3 交流380V母线各测试接口 |
3.2.4 直流母线各测试接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并网设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
4.1 改进层次分析法 |
4.1.1 一般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1.2 改进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4.2 改进层次分析法-熵权法 |
4.2.1 熵权法 |
4.2.2 组合赋权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1 模糊数学基本知识 |
4.3.2 隶属函数确定 |
4.3.3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步骤 |
4.3.4 评价结果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AHP法-熵权法的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综合性能评估 |
5.1 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评判因素确立 |
5.2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指标集的建立 |
5.2.2 指标标准化处理 |
5.2.3 隶属度确定 |
5.3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
5.3.1 项目层及子项目层权重系数分析 |
5.3.2 指标层权重系数分析 |
5.4 模糊综合评价 |
5.4.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5.4.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检测平台实验 |
6.1 实验平台介绍 |
6.2 开发系统 |
6.2.1 数据库组态 |
6.2.2 全局脚本 |
6.2.3 窗口 |
6.3 运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表A.1 交流测量仪表 |
表A.2 直流测量仪表 |
表A.3 无线测温装置 |
附录 B |
表B.1 380V/±375V交直流母线接口变换器检测报告 |
表B.2 380V/±375V光伏逆变器检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核电站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电站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第2章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结构功能及硬件组成 |
2.1 美国AP1000核电机组技术对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结构 |
2.2 俄罗斯AES-91型核电机组对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结构 |
2.3 法国EPR1000型核电机组对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结构 |
2.4 美俄法保护安全监测系统技术对比 |
2.5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功能组成 |
2.5.1 反应堆停堆系统 |
2.5.2 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系统 |
2.5.3 核测仪表系统 |
2.5.4 数据处理系统 |
2.6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的硬件接口组成 |
2.6.1 双稳态逻辑处理器(BPL)盘柜 |
2.6.2 就地符合逻辑(LCL)盘柜 |
2.6.3 反应堆停堆触发和接口逻辑矩阵 |
2.6.4 综合逻辑处理器(ILP)盘柜 |
2.6.5 事件顺序(SOE)盘柜 |
2.6.6 接口和试验处理器(ITP)盘柜 |
2.6.7 综合通信处理器(ICP) |
2.6.8 维修试验盘(MTP)盘柜 |
2.6.9 爆破阀控制器(SVC)盘柜 |
2.6.10 合格的数据处理系统(QDPS) |
2.6.11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供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设备鉴定实验 |
3.1 EMC试验 |
3.1.1 EMI/RFI发射测试 |
3.1.2 CE101低频传导发射 |
3.1.3 CE102高频传导发射 |
3.1.4 RE101磁场辐射发射 |
3.1.5 RE102电场辐射发射 |
3.1.6 EMI/RFI抗扰度测试 |
3.2 热老化试验 |
3.3 抗震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可靠性分析 |
4.1 可靠性计算方法 |
4.1.1 部件的可用性计算 |
4.1.2 系统的可用性计算 |
4.2 电源模块的可用性 |
4.3 单通路双稳态逻辑处理器的可用性 |
4.4 自动停堆断路器的可用性 |
4.5 专设安全功能的可用性 |
4.6 非公因故障下系统的可用性 |
4.7 预测五序列冗余系统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护安全监测系统调试及测试环境 |
5.1 软件调试平台 |
5.2 系统响应时间预运行试验 |
5.3 系统旁通功能验证 |
5.4 超温和超功率停堆保护功能验证 |
5.5 停堆断路器预运行功能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吉林大学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审议意见 |
(4)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
2.1 电力系统现状 |
2.2 负荷预测 |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2.4 系统对变电站的要求 |
2.5 主要设计原则与方案 |
2.6 主要经济指标 |
第3章 变电站站址选择 |
3.1 站址方案 |
3.1.1 站址自然条件 |
3.1.2 工程地质 |
3.1.3 水文条件 |
3.1.4 气象条件 |
3.2 站址的条件分析比较 |
第4章 电力系统一次 |
4.1 建设规模 |
4.2 电气主接线 |
4.3 主要设备选择 |
4.3.1 短路电流计算 |
4.3.2 主要电气装置的确定 |
4.3.3 导体的确定 |
4.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
4.5 防雷、接地及过电压保护 |
4.6 站用电及照明 |
第5章 电力系统二次 |
5.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5.1.1 系统概况 |
5.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
5.1.3 22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5.1.4 110k V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5.1.5 其它 |
5.2 调度自动化 |
5.2.1 调度关系 |
5.2.2 远动信息 |
5.2.3 远动系统方案 |
5.2.4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和纵向加密认证设备 |
5.2.5 关口电能计量设备 |
5.2.6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
5.2.7 远动信息通道 |
5.3 通信部分 |
5.3.1 概述 |
5.3.2 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5.3.3 系统通信部分 |
5.3.4 通道组织 |
5.3.5 光缆数字传输系统中继距离及长度计算 |
5.3.6 站内通信部分 |
5.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 |
5.4.1 设计基本总原则 |
5.4.2 监控功能 |
5.4.3 系统网络 |
5.4.4 接口要求 |
5.4.5 设备配置 |
5.5 元件保护方面 |
5.6 交直流电源设备 |
5.6.1 系统的结构 |
5.6.2 交流电源部分 |
5.6.3 直流电源方面 |
5.7 非关口电能计算设备 |
5.8 二次设备组屏 |
5.8.1 二次设备相关 |
5.8.2 电气二次设备布置 |
5.8.3 柜体统一要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建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实时性研究 |
1.2.2 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可靠性研究 |
1.2.3 智能变电站信息网络安全性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计及网络攻击的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建模 |
2.2.1 网络拓扑关系 |
2.2.2 信息流建模 |
2.2.3 路由策略建模 |
2.3 考虑网络攻击的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建模 |
2.3.1 网络攻击类型 |
2.3.2 网络攻击形态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多类信息流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 |
3.3 通信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及验证 |
3.3.1 基于排队论的通信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 |
3.3.2 时延分布特性计算方法验证 |
3.4 时延对智能变电站运行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拓扑建模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
4.1 引言 |
4.2 网络拓扑类型 |
4.3 网络拓扑建模及通信路径选择算法 |
4.4 网络拓扑对智能变电站运行影响分析 |
4.5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网络可靠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平稳策略 |
5.1 引言 |
5.2 基于DLL原理的路由策略 |
5.3 220kV智能变电站算例 |
5.4 500kV智能变电站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关于兴安电网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初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蒙东电网现况 |
1.3 兴安盟电网概况 |
1.4 电网发展规划 |
1.5 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1.5.1 满足科右前旗及其周边地区负荷发展需要 |
1.5.2 改善兴安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
1.5.3 促进兴安电网目标网架的形成 |
1.6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参数要求 |
1.6.1 主变规模 |
1.6.2 无功补偿 |
1.6.3 消弧线圈 |
1.6.4 电气主接线 |
1.6.5 短路电流及电气设备选择 |
1.7 主要设计内容 |
第2章 一次部分 |
2.1 建设规模 |
2.1.1 新建任务主要设计原则 |
2.1.2 新建任务主要新建内容 |
2.2 电气主接线 |
2.2.1 220kV电气主接线 |
2.2.2 66kV电气主接线 |
2.2.3 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
2.2.4 无功补偿 |
2.3 配电装置及主要电气设备选型与规范 |
2.3.1 短路电流水平 |
2.3.2 主要设备选择 |
2.3.3 导体选择 |
2.4 配电装置选型及优化 |
2.4.1 电气设备布置 |
2.4.2 配电装置布置及母线选型 |
2.4.3 方案比较 |
2.5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 |
2.5.1 避雷器的配置 |
2.5.2 绝缘配合 |
2.5.3 直击雷保护 |
2.5.4 接地 |
2.6 站用电和照明 |
2.6.1 站用电 |
2.6.2 照明及检修设施 |
2.7 电缆设施 |
2.7.1 电缆选型 |
2.7.2 电缆敷设 |
2.7.3 电缆防火 |
2.8 潮流计算 |
2.8.1 潮流计算的必要性 |
2.8.2 潮流计算的原则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次系统 |
3.1 系统及元件继电保护 |
3.1.1 科右前旗变概况 |
3.1.2 系统及元件继电保护配置 |
3.2 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 |
3.2.1 电压互感器 |
3.2.2 电流互感器 |
3.3 光缆选型与优化 |
3.3.1 智能变电站光缆优化 |
3.3.2 光缆的选型 |
3.3.3 光缆的敷设及连接方式 |
3.4 保护设备组屏及布置方案优化 |
3.4.1 保护设备组屏方案 |
3.4.2 二次设备布置 |
3.4.3 抗干扰措施 |
3.5 电量计费系统 |
3.5.1 关口点设置 |
3.5.2 电量计量设备配置 |
3.5.3 电量计量信息传输 |
3.6 变电站生产辅助系统 |
3.6.1 总体配置方案 |
3.6.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3.7 二次安全防护 |
3.7.1 二次安全防护总体原则 |
3.7.2 初步方案 |
3.7.3 设备配置 |
3.8 调度数据网接入 |
3.8.1 数据网接入方案 |
3.8.2 设备配置 |
3.9 系统通信 |
3.9.1 通道要求 |
3.9.2 通信现状 |
3.9.3 光缆电路建设方案 |
3.9.4 右乌线改造工程实施前通道组织 |
3.9.5 右乌线改造工程实施后通道组织 |
3.9.6 其他辅助设备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
2.1 智能变电站特征 |
2.2 一次侧智能化设备 |
2.2.1 智能化变压器 |
2.2.2 智能化断路器 |
2.2.3 智能化互感器 |
2.3 二次系统网络结构 |
2.3.1 “点对点”网络结构 |
2.3.2 分布式共享网络结构 |
2.3.3 过程层分布采集及间隔层集中控制网络结构 |
2.4 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设计方案及改造 |
3.1 变电站选择 |
3.1.1 变电站概况 |
3.1.2 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2 负荷预测 |
3.2.1 负荷预测方案 |
3.2.2 宕昌变增容负荷预测 |
3.3 宕昌变主接线 |
3.3.1 主接线技术方案比选 |
3.3.2 主接线方案改造 |
3.4 短路计算 |
3.5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3.5.1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置 |
3.5.2 智能变压器选择 |
3.5.3 110kV开关柜选择 |
3.5.4 35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3.5.5 10kV高压开关柜选择 |
3.6 二次系统智能化改造 |
3.6.1 设计原则 |
3.6.2 网络配置方案 |
3.6.3 设备配置方案 |
3.7 继电保护方案 |
3.7.1 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
3.7.2 继电保护方案 |
3.7.3 主变保护配置方案 |
3.7.4 110kV保护配置方案 |
3.7.5 35kV及10kV保护配置方案 |
3.8 调控运维一体化监控及高级应用方案 |
3.8.1 智能化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3.8.2 基于“调度运维一体”的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 |
3.8.3 环境监控系统 |
3.9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
3.10 智能变电站改造前后对比 |
3.11 本章小节 |
4 可靠性分析 |
4.1 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
4.2 基本参数 |
4.3 保证一条出线能正常供电的可靠性指标 |
4.4 保证所有出线不停电时的可靠性指标 |
4.5 智能设备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IEC 61850的拓扑自适应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研究现状 |
1.3 IEC61850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自适应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需求分析 |
2.1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 |
2.2 自适应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关键技术 |
2.2.1 点对点通信 |
2.2.2 分布式决策 |
2.2.3 自适应拓扑 |
2.3 自适应拓扑 |
2.3.1 自适应拓扑的重要性及典型场景分析 |
2.3.2 拓扑的表达及配置需求 |
2.3.3 实时应用拓扑计算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IEC61850的拓扑表示与配置 |
3.1 现有的拓扑表达方法 |
3.2 拓扑逻辑节点建模 |
3.3 基于拓扑逻辑节点的配电终端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拓扑逻辑节点的拓扑实时识别 |
4.1 实时应用拓扑查询 |
4.2 基于点对点通信的拓扑信息获取 |
4.3 拓扑识别算法 |
4.4 算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9)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自适应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分布式FA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 |
2.1 概述 |
2.2 拓扑识别 |
2.3 智能分布式FA工作原理 |
2.3.1 故障定位 |
2.3.2 故障隔离 |
2.3.3 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恢复 |
2.4 算例分析 |
2.4.1 进线故障 |
2.4.2 分接箱出线故障 |
2.4.3 分接箱母线故障 |
2.4.4 GOOSE通信异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G接入配网对分布式FA影响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DG短路电流分析 |
3.2.1 不同位置接入DG对配网的影响 |
3.2.2 接入不同容量DG对配网的影响 |
3.3 仿真验证 |
3.3.1 不同位置接入DG对配网的仿真分析 |
3.3.2 接入不同容量DG对配网的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分布式FA信息交互 |
4.1 概述 |
4.2 传输规约IEC61850标准 |
4.2.1 IEC61850标准简介 |
4.2.2 GOOSE通信 |
4.3 智能分布式FA对通信的要求 |
4.3.1 通用要求 |
4.3.2 故障隔离逻辑要求 |
4.3.3 供电恢复逻辑要求 |
4.4 基于GOOSE的终端间的信息交互 |
4.4.1 GOOSE报文收发送机制 |
4.4.2 消息传递及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分布式FA工程配置及互操作检测试验 |
5.1 概述 |
5.2 配置流程 |
5.2.1 基本配置流程 |
5.2.2 智能分布式终端配置流程 |
5.3 信息模型要求 |
5.3.1 智能终端的建模 |
5.3.2 GOOSE模型建模 |
5.3.3 DTU(智能分布式)模型 |
5.4 智能分布式互操作检测试验 |
5.4.1 检测条件 |
5.4.2 检测系统及其组成 |
5.4.3 互操作检测步骤 |
5.5 智能分布式互操作的检测试验现场应用 |
5.5.1 在线仿真系统 |
5.5.2 通讯正常状态下检测 |
5.5.3 通信异常状态下检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测量法的配电网短路容量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短路容量测量技术研究及离线仿真 |
2.1 电网短路容量测量新技术 |
2.1.1 测量新技术的技术路线 |
2.1.2 测量新技术的总体目标 |
2.1.3 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原理描述 |
2.1.4 新技术的原理推演及电路建模 |
2.2 测量新技术的离线仿真验证 |
2.2.1 短路容量测试仪的离线仿真建模 |
2.2.2 基于电压源-短路阻抗理论电网模型的仿真研究 |
2.2.3 不同电压等级下短路容量测试仪的仿真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角差θ的测量技术及方法 |
3.1 基于锁相环的直接测量法 |
3.1.1 锁相环法的测量原理 |
3.1.2 锁相环法的测量方法 |
3.2 基于曲线拟合的测量方法 |
3.2.1 曲线拟合法的测量原理 |
3.2.2 曲线拟合法的测量方法 |
3.3 基于迭代法的间接测量法 |
3.3.1 迭代法的测量原理 |
3.3.2 迭代法的测量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仪开发及其UREP试验 |
4.1 测试仪的开发 |
4.1.1 测试仪开发的目标 |
4.1.2 测试仪的设计 |
4.1.3 测试仪的抗干扰措施 |
4.2 试验平台简介 |
4.2.1 通用实时仿真器UREP |
4.2.2 实时仿真仪RTDS |
4.3 基于UREP的测试仪在环验证试验 |
4.3.1 国际标准算例介绍 |
4.3.2 测试仪的UREP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仪的RTDS实时仿真试验 |
5.1 基于RTDS的测试仪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方案简介 |
5.2 基于RTDS的模拟电网1半实物实时仿真 |
5.2.1 模拟电网1:电压源-短路阻抗理论模型简介 |
5.2.2 基于模拟电网1的试验 |
5.3 基于RTDS的模拟电网2半实物实时仿真 |
5.3.1 模拟电网2:国际标准算例模型简介 |
5.3.2 模拟电网2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5.3.3 基于模拟电网2的试验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测试仪的动模试验及实际电网测量验证 |
6.1 动模试验方案简介 |
6.1.1 试验目的 |
6.1.2 原理与方法 |
6.2 动模试验与仿真模型的交叉验证 |
6.2.1 元件参数的再校验 |
6.2.2 短路实验 |
6.2.3 离线仿真模型与动模平台的交叉验证 |
6.2.4 投切电容测量短路容量实验 |
6.3 现场接线与测试仪测试步骤 |
6.3.1 现场接线 |
6.3.2 短路容量测试仪测试步骤 |
6.4 动模试验结果分析 |
6.5 实际10kV电网测量验证 |
6.5.1 试验目的 |
6.5.2 试验电网状况及设备参数 |
6.5.3 实际测量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IEC接口母线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肇源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运维优化[D]. 王书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交直流混联微网关键设备实证检测技术研究[D]. 王旭.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核电站保护安全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 侯宇驰. 吉林大学, 2020(03)
- [4]山西晋中介休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D]. 李钻钻.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5]智能变电站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建模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 郑爱.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关于兴安电网220kV前旗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初步设计[D]. 周健宇.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宕昌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设计及实现[D]. 樊秦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IEC 61850的拓扑自适应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研究[D]. 王宗晖. 山东理工大学, 2020
- [9]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自适应方法的研究[D]. 刘锐.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基于测量法的配电网短路容量监测技术研究[D]. 陈薇. 贵州大学, 2020(04)
标签:变电站;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分布式电源; 网络结构; 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