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艾略特和《荒原》(论文文献综述)
董洪川[1](2003)在《“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文中提出本文以西方现代派大师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影响为研究对象,试图将艾略特在中国的接受放入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进行全面考察,对“艾略特在中国”这一课题进行整体性综合研究。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由四章组成:(一)T.S.艾略特:开启英美现代派诗风的大师;(二)T.S.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三)T.S.艾略特研究在中国;(四)“荒原”意识:T.S.艾略特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这四章构成本文的主要部分,是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其中的逻辑关系在于,一个作家在异质文化中传播和产生影响往往从译介开始,而翻译本身又是十分重要的接受过程和方式,既体现译者的主体性,也具体展示出两种文学在对话中相互认同与排斥,揭示出某种特殊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研究是接受外国文学的又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内涵了研究者个体的判断和时代的需要,是一个辨析、消化外国文学的过程,一种迎拒的选择过程,同时又传播了外国文学,深化了接受语境。外国文学的影响,最终要在本土作家的作品中体现,影响和接受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译介、影响和研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接受的深化。当然,本文探讨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对艾略特创作和诗论的大致梳理和把握自然就成了本文的首要任务。因为,对“源(T.S艾略特)”的准确定位是对“流(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进行清理的基本前提。严格说来,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影响等几方面并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一个整体,本文如此划分章节只是为行文的方便。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研究现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点及草方J一匀成。 艾略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之时,正是我国刚经历了“五四”文化转型,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初期。艾略特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三十年代对中国诗歌形成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一个最大的冲击波”,在四十年代,诗人穆旦、辛笛、袁可嘉等又成为艾略特“自觉”的追随者。因而,要真正清楚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新诗的发展历程,就应当全面清理和研究艾略特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也格外丰富,引人注目。译介是外来文学传播和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对它的归纳、整理、分析和比较不仅能清晰地显示出一种外来文学的传播路径、语境,还能清晰地显示出在文学翻译这种特殊的“文化对话”中所发生的两种文化的碰撞、交融、吸纳和排斥。艾略特研究已在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从最近二十年来看,学者们做出了相当的成绩。文学研究本身也是文学接受的一部分,艾略特研究本身就显示出中国对艾略特的认识和接受。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辨析,不仅可以总结我国的艾略特研究,更能由此反思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考察中国学术界对艾略特的理解和接受状况。 艾略特在中国“旅行”(钱钟书语)八十余年,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新诗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者和翻译家对艾略特也进行了大量译介和深入探讨,值得认真总结。遗憾的是,对“艾略特在中国”这一课题的研究却仅有一些零星的成果,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中国的艾略特译介和艾略特研究这两个领域几乎无人问津。 本研究将“艾略特在中国”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研究中注重材料的归纳和概括,注重用“文本”说话;研究试图廓清“艾略特在中国”的基本情况并探讨艾略特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新诗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艾略特在中国”的研究,阐明文化语境与文学接受的关系,探讨异质文化交流的规律。我在讨论中将视具体对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等。 第一章“T.5.艾略特:开启英美现代派诗风的大师”,从西方现代派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论述艾略特的继承与创新,特别是从艾略特的创作和诗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他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贡献。法国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序曲”,意象派诗歌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第一章”。现代派文学是西方历史社会发展和西方文学发展的逻辑结果。T.5.艾略特博取众长、锐意创新,开启了英语诗歌发展的新方向,在英美诗坛引领潮流几十年,英美批评界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称为“艾略特时代”。他还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提出的一整套崭新的文学批评和鉴赏标准,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学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一代人的文学审美兴趣。 第一二章“T.5.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通过大量收集和整理资料,从“西学东渐”为西方现代派传入中国创造了有利的接受语境开始,梳理出艾略特在中国译介概貌:从三四十年代零星的译介到新时期比较系统的译介,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程。在梳理概貌的同时,探讨艾略特在中国不同时期译介的历史文化原由,辨析译介者在不?
陈庆勋[2](2006)在《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合布莱克、莱考夫和福可尼埃等人建立的当代隐喻理论、列维-布留尔的“原逻辑隐喻思维”理论和布拉德利与艾略特的“初始经验”论,并以此为方法论对艾略特诗歌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综合以上诸家的观点我们认为,诗与隐喻是同根同源同质的,二者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某种人生的体验,或者说是赋予这种经验以某种可知可感的形式。具体地说,诗人在创作之时以一种介于原始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的隐喻思维去直观一种主体和客体尚未区分的“初始经验”,当诗人试图将这种感观体悟到的经验用语言和意象表达出来时,由于受理性和逻辑的作用,“初始经验”就随即分裂为主客体,诗人只能用语言和意象作为中介去映射或者捕捉那种“初始经验”。而随着主客体的分离,构成隐喻的喻旨和喻体也同时形成,隐喻活动随之开始。在隐喻活动中,喻旨和喻体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靠拢,最终融合为一体,从而产生一种“仿真”的隐喻意义。对诗歌中的这种隐喻活动我们可以做三种理解,一是理解为诗人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活动,二是理解为读者在阅读理解中的一种自恰活动,三是理解为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互动。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总结艾略特的诗歌理论的基础上对他诗中的语言、意象、典故、片段、原型、宗教、文化诸方面进行了概括研究。与以往的研究者将艾略特的诗歌理论称为“非个性化”理论不同,我们在综合他前后三个时期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将他的全部诗学理论概括为“经验诗学”。我们认为,所谓“非个性化”就是一种不同于浪漫主义的直抒心意的隐喻表达法,就是寻找到一种与经验有某种相似性或关联性的意象(即“客观对应物”)并将经验投射到该意象之上的一个隐喻的过程。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有效的把艾略特前后提出的两种“非个性化”理论统一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者都是为了使诗人的个人经验上升到普遍的人类经验。语言、典故、意象、片段既是艾略特诗歌的主要构成要素,也是经验的外在的感性显示形式和构成隐喻的喻体。为了表达文明的巨大多样性和复杂性,艾略特使其诗中的上述要素呈现出纷繁驳杂的局面,碎片化、无序化成为艾略特诗歌的主要的外在表征,从而使诗歌的外在形式与其所要表现的文明(尤其是杂乱无序的现代社会)构成一种隐喻关系。与此同时,它们在诗人进行创作时经过隐喻思维的熔炉的化炼,在保持原来的含义甚至语调的同时通过重新组合已经暗渡陈仓,被借用来表达新的诗意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无序的表层结构之下潜藏着一个深层的隐喻意义的结构。现代派诗歌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在后二者中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正向对应的,而在前者中这两个结构往往是逆向的,反讽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二者世界观的差异和表现个人体验的方式的不同导致的——现实主义倾向使用提喻式写作,现代主义则倾向于使用隐喻式。在艾略特的诗中,隐喻是多层面的,在表层上,典故、意象、片段之间互为隐喻,居于深层的则是以神话、宗教原型构成的骨架与以语词、意象构成的外在形态之间的隐喻。各个层面的隐喻是相互交通的,它们在读者的阅读和阐释中完成隐喻构建活动,并且通过构成隐喻的两相之间的交融互渗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的形成是隐喻的互渗功能和建构功能得到发挥的结果。在隐喻活动的过程中,作为隐喻载体的诗歌诸要素由于彼此的影响和渗透,消除了原有的性质而融合为一体,产生一个新的隐喻意义,构成隐喻的两相与作为中介的语言和意象就涵三于一,复归为一体,这时“初始经验”就真正转化为诗。同理,宗教和文化作为诗人的两种体验也通过隐喻的这种互渗和建构功能在更高的“诗性智慧”的层面上融于一体,从而既了实现艾略特构在分崩离析的现代文化中构建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化的理想,也为有机统一的诗歌的创作和接受准备好了前提条件。
郭磊[3](2013)在《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文中提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开创了一代诗风,其对当时影响之大甚至被评论者冠以“艾略特时代”的称呼。艾略特在抒写自己的同时,也抒写了一个时代。而他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恐怕非《荒原》一诗莫属,在这首里程碑似的长诗里,诗人为众生量身刻画出一个真实而又恐怖的荒原背景。荒原上的芸芸众生如同行尸走肉,过着欲孽横流、生不如死的生活。究其根源,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轫的时刻适逢变革当道、创伤横行,各种矛盾危机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衰退与混乱。“荒原”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其深层原因是各种创伤合力的结果。当然,艾略特的“荒原”可能并非与历史的某一时刻对等,但把该景象放进某个特定时期考察有助于形成对整个人类历史的透视,从而融入普遍性与永恒性的元素。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病症和文化现象,创伤几乎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古希腊的悲剧刻画到近代的悲观主义哲学映出的都是人类共同的创伤情愫。从天灾到人祸,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创伤的恐惧中生存。“创伤”在希腊语中意为身体上的“伤口”,近现代心理学家则更多地赋予其文化方面的蕴意,创伤一词的文化释义由此诞生。两次空前的世界大战让更多的人对创伤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创伤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一批学者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ra)、卡露丝(Cathy Caruth)等理论家进一步阐发,并应用到了文化理论与文学研究上。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话语和研究范式,创伤的研究领域正在被学者们急剧扩展。根据创伤理论,创伤影响创伤主体的并不是创伤事件本身,而是主体在遭遇创伤后的反应。由于在发生的瞬间伤并没有被充分领会,创伤因此作为一种萦绕不去的魅影在发挥作用。这种魅影式的影响不仅持续地重返侵袭创伤主体,而且只有在延迟的重复中才能被真正经历。但创伤主体倾向于将痛苦的经验深藏于潜意识的深处,因此创伤主体会选择规避创伤,然而,隐藏或者规避创伤并没有为创伤主体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效果,反而更加彰显出创伤对他们的影响。只有在一次次重返的创伤中面对真相,勇敢地审视记忆并升华主体的认知,创伤主体才有可能克服创伤,从而走向最终的救赎。本文以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为立足点,运用创伤研究的理论,分析诗人艾略特作品中呈现的众多创伤刻画,探讨“荒原”形成的具体原因以及诗人救赎的路径。正文部分主要针对艾略特的诗歌作品进行了考察,并结合了他本人的批评论文与众多艾略特学者的贡献。全文共分六部分,具体如下:在引言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该选题的缘起,然后解释了本文涉及的一些概念,如创伤,并对T.S.艾略特与创伤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分类。第一章主要将T.S.艾略特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创伤类型进行细致分类。笔者认为艾略特作品中的创伤类型可以分为个体性创伤与群体性创伤两大类。个体性创伤具体表现为生命的创伤与身体的创伤,而群体性创伤表现为男性的创伤和知识分子的创伤。生命的创伤主要是指在受近现代悲观哲学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同样把生命视作苦难的一个近义词。面对着一个无法把握的世界,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艾略特作品中有众多人物过着行尸走肉、生不如死的生活。身体的伤口是创伤一词的最初涵义,这样的创伤也大量分布在了艾略特的作品中,身体所遭遇到的战争等一系列暴力让人心生恻隐,而阉割的创伤更是强烈呼应着诗歌所汇聚的荒芜主题。身体创伤的背后也传递出诗人的清教传统,这样的传统里也包括对性的厌恶。对女性的敌视在很多现代主义作家的笔下都表现为对女性形象的丑化,这种刻画在尼采那里走到了一个极端。而对女性的态度,艾略特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其对女性的态度从恐惧、厌恶到吸引、理解,这与诗人的生长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知识分子的精英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为此,艾略特等知识分子精英采取了众多对策,从叙述的模糊晦涩到对传统的强调都显示了其采取的精英立场。众多的创伤刻画最终造就了一个现代“荒原”。第二章主要探讨艾略特及作品中角色规避创伤的方式。笔者从艾略特的作品分析出发,结合创伤研究专家拉卡普拉的观点,认为艾略特及作品中角色规避创伤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文本层面。在文本中艾略特主要是通过诉诸传统,通过对传统经典的无限引用,创伤主体被投射到一个巨大的互文性空间里,在无限的交流过程中创伤得以部分消解。二是技巧层面。艾略特通过写作技巧的应用,如客观对应物、非个人化以及感知的分裂等都是在形式层面把创伤外在化,从而有效转移或减轻创伤的作用力。三是角色层面。艾略特诗歌中的人物角色也影射了诗人自己对创伤的规避,采取了譬如讽刺、幻想等策略对创伤进行了抵御。第三章探讨创伤的复现方式。创伤经验是一种意味深刻的悖论性体验,创伤事件的突发性使得创伤主体在经历创伤后对该创伤知之甚少,但创伤的未知性导致其以一种滞后的方式不断呈现在主体面前。因此如何真实地再现创伤是创伤主体康复的一个关键。在艾略特的作品中,诗人尝试不同的方式去复现创伤,具体包括西方哲学、神秘主义与东方宗教三种方式。第四章主要分析诗人如何寻得救赎。救赎的方式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情感的疏泄、记忆的审视和救赎的降临。自传体作为一种发泄的“话疗”方式可以为创伤主体提供治疗功效。创伤主体由于创伤事件的延迟性,获得记忆是异常困难的,但也只有通过记忆创伤主体才能接近事件真相。在历尽波折之后,艾略特最终在基督教中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笔者再次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括,并得出结论:“荒原”的成型以及诗人救赎的路径主要与创伤相关。创伤与人的生命如影随形,但正是因为创伤的存在,人生的终极意义才得以探讨。
顾佳页[4](2018)在《论艾略特诗歌意象的二重性》文中研究说明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1888-1965)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人们视作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文本的字里行间潜藏着大量的令人着迷的象征意象。这些运用巧妙的意象使艾略特诗歌作品风格独到,特色鲜明。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互相联系从而形成了深化主题的意象网络。并且,这些有趣的意象,使读者在解读过程中总能发现其多层次的内涵与意义。这些内涵有许多存在互相矛盾的情况,却又和谐地共存在意象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二重性。本选题主要通过分析解读艾略特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二重性,来探讨他对现代社会、现代人问题的思考。论文主要从艾略特诗歌意象二重性入手,剖析《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灰星期三》《四首四重奏》等作品中的人与物意象的二重性、时间意象的二重性、环境意象的二重性等具象构成和二重关系、基本内涵和意义所在。论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在第一部分梳理了意象的定义和其功能并通过举例对比来论述艾略特诗歌意象存在的特性,它们对二重性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剖析了艾略特诗歌中诸多人与物意象的二重性,探析艾略特所寄托其中的精神上的纠结与焦虑。第三部分剖析了艾略特诗歌中时间意象的二重性,探寻艾略特对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的解读。第四部分剖析了艾略特诗歌中环境意象的二重性,挖掘艾略特对社会与现代人的抨击。论文最后一部分集中概括了艾略特诗歌意象中二重性的意义。这些二重性的内涵与意义充分地反映了艾略特自我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现代人、现代社会的见解。它们也让人们见证了艾略特从有情到无情、再到超越生死的哲学观,以及他内心矛盾纠结到最终得到宗教上的救赎与解脱的蜕变。
周亭亭[5](2015)在《T.S.艾略特诗歌与美国神话》文中认为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虽出生于美国,但由于他青年时期即定居英国,后又加入英国国籍和英国国教,因此常被视为是一位英国诗人或欧洲诗人。不过,在近年来的艾略特批评中,艾略特与美国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热点。论文借鉴美国学者萨克凡·伯科维奇(Sacvan Bercovitch)和亨利·纳什·史密斯(Henry Nash Smith)关于美国神话的论述,分析艾略特诗歌对美国神话的反思、解构和改写,以探究艾略特的美国性。论文所论及的美国神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在清教新英格兰时期,美国神话体现为清教徒的荒野神话。在西进运动中,美国神话体现为帝国神话和花园神话。同时,美国社会中还存在着一种进步神话。尽管美国神话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关于使命、进步和机遇的修辞。伯科维奇指出,清教留给美国文化的遗产不是神学、逻辑或社会制度,而是在想象领域。通过细读一系列清教文学文本,他论述了预表法(typology)这一清教修辞方法与美国神话的关系。“修辞”对伯科维奇而言并非仅指语言的修饰,而是一系列组成观念结构、思维范式和表达方式的美学技巧。清教修辞的核心观念是预表法。作为一种古老的圣经诠释方法,预表法认为《旧约》中所有的人物、地点、事件都预兆了《新约》中耶稣的生平。新英格兰清教徒发展了这一方法,声称《旧约》不仅预表了《新约》,还预表了新英格兰的历史。他们将《圣经》中的符号与美利坚的地理、民众和事件相联系,将前者视为后者的类型,后者视为前者的原型。这样,从摩西、约翰到新英格兰的清教先知,从迦南地中的以色列到美洲荒野中的新以色列,从犹太人出埃及到清教移民的“大迁徙”,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都是可以相互置换的类比关系。预表法赋予新英格兰荒野和荒野中的清教移民神圣的象征意义,建构了一个清教荒野神话:清教徒是被上帝选中的民族,是实现神圣历史意图的工具,他们好比是在摩西带领下逃出埃及的犹太人,肩负着在美洲荒野建设一个新迦南或新耶路撒冷的神圣使命。18世纪以后,新英格兰的属性日益从清教转为扬基,随着美国领土从新英格兰往西部扩张,美国神话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亨利·纳什·史密斯(Henry Nash Smith)在其富有影响力的着作《处女地》中曾论及西进运动中产生的“帝国神话”和“花园神话”。帝国神话的实质是认为美国有责任和义务向太平洋沿岸扩张,直至通往印度。帝国神话中隐含的扩张修辞同清教徒荒野使命隐含的扩张修辞一脉相承。花园神话则将原本干涸的西部荒漠想象成“世界花园”,认为雨水会随着人的耕作而自然增加。花园神话源于清教徒将荒野改造为花园的梦想和期待。此外,美国社会中还存在着一以贯之的进步神话。美国语境中的“进步”最初指清教新千年主义所蕴含的精神和宗教层面的进步,18世纪以后“进步”的含义日益世俗化,但不变的是对历史进程的乐观主义倾向。论文主体部分三章分别论述了艾略特早、中、晚期诗歌对美国神话的反思、解构和改写。第一章论述了《情歌》等早期诗歌对美国神话的反思。在其诗歌生涯早期,面对美国的道德麻痹和精神荒芜现象,艾略特对美国神话产生了质疑。他在一系列早期诗歌中以20世纪初的新英格兰城市波士顿为背景,谴责了昔日“山巅之城”的堕落和清教后裔的道德荒芜,体现出清教哀诉布道传统的影响。但是同清教哀诉布道牧师的乐观主义心态不同的是,艾略特对“荒野使命”感到悲观。通过对先知约翰这一荒野使命代言人的反讽式再现,艾略特透露出了对清教荒野神话的反思和质疑。第二章论述了《荒原》对美国神话的解构。定居伦敦以后,受非个性化诗学主张影响,艾略特借助一定的客观对立物再现美国神话。他解构了帝国神话、花园神话、以及美国进步神话。首先,《荒原》展现了因帝国扩张所带来的世界大战的残酷,通过“崩塌的塔”、“爆炸的山巅之城”、“遇难的船”等意象,诗歌解构了根植于清教意识形态的美国的帝国神话。其次,《荒原》展现了美国从伊甸园式的花园堕落为荒原的过程,解构了美国的花园神话,再次,在《荒原》中,艾略特建构了一种循环历史观,作为美国进步神话的替代物。第三章论述了《四个四重奏》等晚期诗歌对美国神话的改写。1927年艾略特皈依英国国教,宗教皈依后的艾略特从基督教道成肉身教义出发,改写了美国神话。这种改写主要体现在利用“道”救赎时间、自我和语言以赎回伊甸园的构想。宗教皈依后,艾略特诗歌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美国意象。“美国”上升为一个精神隐喻,象征着精神新生的新世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栖息之地。晚期诗歌中的美国意象表明了在经过毕生的探索之后,艾略特终于回归了美国本土传统。
闫柯菲[6](2010)在《艾略特《荒原》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为研究对象,结合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象征理论,通过对《荒原》象征意象的分析,揭示诗中意象以及诗歌本身的象征意蕴,从而探讨《荒原》的总体象征艺术。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对象征主义、艾略特学术思想、《荒原》象征意蕴的研究概况,并说明对《荒原》总体象征艺术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对象征艺术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介绍艾略特的学术理论及诗歌创作,通过分析“荒原”的原型意象剖析诗歌的总体象征艺术。第二章探析诗中的死亡意象,从枯萎与死亡、死后再生两方面揭示《荒原》的象征意味。第三章讨论诗歌的性与情欲意象,从荒原的成因、性与情欲的蕴含以及荒原中的现代两性关系角度,探究诗歌的象征性。第四章结合《荒原》的现代意识,分析诗歌所体现的危机和拯救思想,以及艾略特拯救意图的失败。
董洪川[7](2005)在《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现状及走势》文中认为研究英美现代派大师T S 艾略特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一门显学 ,成果丰硕。本文试图将这些成果历时地划为三个阶段 ,从研究视角、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阐释 ,并结合西方艾略特研究 ,对我国艾略特研究呈现出的特征及走势进行辨析和归纳。
赵艳艳[8](2017)在《基督教与文化—艾略特诗学中的圣公会保守信仰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诗人,艾略特在诗歌题材和诗歌技巧方面带来了英语诗歌界的巨大变革。作为批评家,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非个性化”、文学构成传统秩序、文学应具有宗教标准等诗歌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也有深远影响。独树一帜的诗歌作品和诗歌理论使得艾略特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九二七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教,宣布自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文学上的古典主义,宗教上的英国高教会派。艾略特在转向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之后,将宗教作为文学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并提出建设一个基督教社会的主张,重新界定文化的含义。本文旨在分析艾略特转向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之后的文论思想中的宗教要素。首先,论文对国内译介艾略特作品、研究艾略特的状况,以及国外研究艾略特的状况进行梳理,认为对艾略特文论思想中宗教要素的研究很有拓展空间。其次,从时代背景、个人独特生命体验、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的审美特征等层面初探艾略特转向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的原因。艾略特在当时宗教信仰的危机、战争的幻灭情绪、个人独特生命体验造成的精神困境中探寻出路;而包含秩序和悖论样式,呈现独特审美特征的圣公会中保守的传统的宗教信仰很大程度上能够为艾略特提供某种精神安慰与社会愿景。接下来,论文集中于对艾略特文学作品和批判理论中的宗教属性展开分析。艾略特所谓文学构成一个传统秩序以及“非个性化”理论中的传统意识等都是秩序之美的体现。悖论样式之美则表现为艾略特在转向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之前对朱尔·拉弗格、特里斯坦·科比埃尔和波德莱尔诗歌体裁的借鉴形成的审“丑”,转向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之后对波德莱尔的恶魔主题的宗教意义的肯定,以及诗歌中对现世生活和黑暗的肯定。最后,论文尝试对艾略特文论思想中文学、宗教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艾略特从将宗教标准作为文学的判断标准之一出发,继而提出建设一个基督教社会,并诉诸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这样的思想已经越出文学领域,当然也激起了更广泛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兴趣。
林辰[9](2018)在《论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S.艾略特的戏剧呈现了突出的仪式化特点。在戏剧表现形式上,他借用了与原始仪式有密切联系的人类早期戏剧形式(如古希腊戏剧、中世纪基督教戏剧)和仍旧保留着原始仪式的当今艺术门类(如非洲黑人艺术、日本能剧),从中汲取了戏剧表演手段和素材,如戏剧台词的韵律节奏与俚语、戏剧表演道具等等。而在戏剧内部结构上,艾略特借用了弗雷泽在《金枝》中所提出的植物神崇拜仪式中的“生-死-重生”模式和康福德在《古希腊喜剧起源》中所提出模拟原始植物神崇拜仪式的“阿里斯多芬式”结构。其戏剧仪式化同时也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复合特征。一方面,“面向过去”,关注原始社会、仪式及其在后代艺术形式中的残存,如黑人艺术、日本能剧、古希腊戏剧;另一方面则将着眼点放置到当今文坛,关注现代艺术的最新流变。艾略特的仪式化理论的理论来源广泛。首先,应归因于其早期的哲学学习和思考,他在辨析和吸收了柏格森主义、实用主义和绝对唯心主义之后,最终倾向于布莱德利的“直接经验”理论,认为这一理论能够最终解决困扰他已久的真理之路的问题。而布莱德利的“直接经验”理论直接导向了非西方现代逻辑的原始思维阶段。接着,艾略特追随涂尔干和布留尔的“集体表象”理论,最终确立了他对原始思维和仪式的基本认识。而在如何将这一基本认识运用到文学创作这方面,艾略特借鉴了弗雷泽的植物神崇拜仪式的基本框架,以及剑桥学派所讨论的仪式在文学,特别是戏剧中的实践范例,最终确定了其戏剧仪式化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艾略特确立了自己的仪式化戏剧理论。首先,其理论建构基于对当代戏剧,他反对当代盛行的自然主义戏剧,认为当代戏剧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传统。其次,艾略特分别从内在结构、语言和人物设置三方面归纳了仪式化戏剧的要素。最后,艾略特将戏剧仪式化的目的归结为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的结合。
谢丽智[10](2016)在《T.S.艾略特的诗歌《荒原》的救赎主题及其表征》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西方文学,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现代社会崇尚非理性主义陷入价值迷失、精神荒原的困境时,提出了对新的“理性”的追求和救赎之路,是更高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的一种回归。现代派诗歌之父——T.S.艾略特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了一系列现代主义诗歌来表达他对现代社会“精神荒原”混乱、分裂、黑暗状态的担忧和对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基督教宗教典籍《圣经》隐含着一种宗教救赎模式,即“背道—灭亡—救恩”模式。艾略特中年时期的宗教信仰转变以及“英国国教徒”身份,或多或少会对其诗歌创作中的救赎意识和救赎模式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圣经》的基督教救赎主题视角入手,分析艾略特诗歌中潜藏的救赎主题和救赎模式,对于理解艾略特诗歌创作中的救赎主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研究路径。
二、艾略特和《荒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略特和《荒原》(论文提纲范文)
(1)“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T.S.艾略特:开启英美现代派诗风的大师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派文学:历史背景与思想艺术特征 |
1 现代派的边界 |
2 现代化:现代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
2.1 社会背景 |
2.2 文化思潮背景 |
2.3 文学发展背景 |
3 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
3.1 思想特征 |
3.2 艺术特征 |
第二节 艾略特与二十世纪初英美诗歌 |
1 艾略特与维多利亚诗歌 |
2 艾略特与意象派 |
2.1 艾略特与休姆 |
2.2 艾略特与庞德 |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艾略特的创作与诗歌理论 |
1 艾略特的生活和思想历程 |
2 艾略特的诗歌创作 |
2.1 《杰.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及其他 |
2.2 《荒原》 |
2.3 《四个四重奏》 |
3 艾略特的诗歌理论 |
小结 |
第二章 T.S.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传入中国 |
1 西学东渐与国人观念的改变 |
2 西学东渐与社科及文学翻译 |
2.1 社科翻译 |
2.2 “我化”的文学翻译 |
3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传入 |
3.1 “五四”对传统的态度 |
3.2 “五四”时期对现代派文学的态度 |
3.3 现代派文学的传入 |
第二节 艾略特在中国的译介 |
1 三、四十年代的译介 |
1.1 叶公超:“一位T.S.艾略特的信徒” |
1.2 赵萝蕤:《荒原》译介第一人 |
1.3 其他期刊译介情况 |
1.4 瑞恰慈、温德、燕卜逊与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 |
1.5 《四个四重奏》的译介 |
2 “新时期”的艾略特译介 |
2.1 拨乱反正:《荒原》译介先行 |
2.2 一诗多译:艾略特名诗译介成为亮点 |
2.3 裘小龙与《四个四重奏》 |
2.4 其他译介 |
3 文化语境与文学译介:艾略特译介反思 |
3.1 “迟到”的艾略特 |
3.2 译介艾略特:中国新诗发展的需要 |
3.3 艾略特译介策略分析 |
3.3.1 三、四十年代的译介策略 |
3.3.2 “新时期”的译介策略 |
第三节 艾略特名诗汉译研究 |
1 文学翻译是文学接受 |
2 《情歌》三个汉译本比较 |
2.1 理解、阐释与“误读” |
2.2 译者的主体性 |
3 《荒原》翻译:接受语境与译者接受 |
3.1 接受语境 |
3.2 译者接受 |
3.2.1 译出原作的“情致” |
3.2.2 译出原作语言风格 |
3.2.3 翻译中的“误读” |
小结 |
第三章 T.S.艾略特研究在中国 |
第一节 三、四十年代的艾略特研究 |
1 叶公超:开启中国艾略特研究之风 |
2 赵萝蕤与《荒原》研究 |
3 其它研究 |
3.1 期刊译介文章中的艾略特 |
3.2 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艾略特 |
3.2.1 再引叶公超 |
3.2.2 “九叶”理论家眼里的艾略特 |
第二节 新时期的艾略特研究 |
1 早期研究 |
2 中期研究 |
2.1 研究概述 |
2.2 裘小龙:艾略特开一代诗风 |
2.3 艾略特作品研究 |
2.4 艾略特诗论研究 |
2.5 艾略特比较研究 |
3 后期研究 |
3.1 张剑的《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 |
3.3 蒋洪新的《英诗的新方向--庞德、艾略特诗学理论与文化批判研究》 |
3.4 黄宗英的《艾略特--不灭的诗魂》 |
3.5 其它研究 |
第三节 艾略特研究反思 |
1 西方艾略特研究状况 |
2 反思之一:研究范围 |
3 反思之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
4 反思之三:如何解读《荒原》 |
5 反思之四:文化语境与文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荒原”意识:T.S.艾略特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 |
第一节 艾略特与“新月派” |
1 艾略特到来之前的中国新诗 |
2 新月派概况 |
3 徐志摩的《西窗》与艾略特的《序曲》 |
4 孙大雨的《自己的写照》与《荒原》 |
5 新月派理论家与艾略特 |
5.1 叶公超:从艾略特寻找理论资源 |
5.2 闻一多:从《荒原》获得灵感 |
第二节 艾略特与中国“现代派” |
1 “现代派”概况 |
2 “现代派”期刊与艾略特 |
3 “现代派”诗人与艾略特 |
3.1 卞之琳:与艾略特“不无共鸣” |
3.2 何其芳:“带有艾略特的影子” |
3.3 戴望舒与《荒原》第一个汉译本 |
4 “荒原意识”与“智性化”诗歌 |
4.1 “现代派”诗人的“荒原意识” |
4.2 “现代派”诗人的“智性化”诗歌追求 |
第三节 艾略特与“九叶诗派” |
1 “九叶诗派”概况 |
2 历史选择:“九叶”与艾略特的渊源关系 |
3 《诗创造》、《中国新诗》与艾略特 |
4 “九叶”诗人,艾略特的“私淑者” |
5 新诗现代化:“接受以艾略特为核心的现代西洋诗的影响” |
6 “九叶”诗歌批评家:参照艾略特的理论标准 |
7 艾略特对“九叶”诗人创作的影响 |
7.1 字句与意象 |
7.2 诗歌主题 |
7.3 诗歌观念与技巧 |
8 “融合中外诗艺”与艾略特的“中国化”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1 、 艾略特生平与着作 |
2 、 艾略特作品汉译本、艾略特研究着作目录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获奖 |
声明 |
致谢 |
(2)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艾略特研究述评 |
第一节 瞩目与怀疑:1917——1925 |
第二节 “新批评”与新界标:1925——1958 |
第三节 树大招风:1958——1980 |
第四节 多元视野里的艾略特:1980至今 |
一、目录研究 |
二、生平研究 |
三、创作研究 |
四、分类研究 |
第二章 隐喻与诗学 |
第一节 隐喻的界定 |
一、隐喻与明喻 |
二、隐喻与换喻 |
第二节 隐喻与思 |
第三节 隐喻与真 |
第四节 隐喻与美 |
一) 隐喻与意象 |
二) 隐喻与象征 |
第三章 经验的隐喻表达式 |
第一节 艾略特的经验诗学 |
第二节 经验的语言表达式 |
第四章 隐喻与诗歌的结构 |
第一节 作为隐喻的典故 |
第二节 作为隐喻的片断 |
第三节 框架与秩序:原型隐喻 |
第五章 隐喻与宗教和文化的多元互渗 |
第一节 从宗教意象到“道成肉身” |
第二节 隐喻与宗教赋格曲 |
第三节 文化的多元互渗 |
结论 |
一、现代与传统 |
二、从多元到融合 |
三、经验、本体与诗的本质 |
参考文献 |
(3)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关键词解释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一章 荒原与创伤主题 |
第一节 个体性创伤 |
第二节 群体性创伤 |
第三节 荒原的诞生 |
第二章 创伤与规避 |
第一节 文本层面的规避 |
第二节 技巧层面的规避 |
第三节 角色层面的规避 |
第三章 创伤与复现 |
第一节 西方哲学中的复现 |
第二节 神秘主义中的复现 |
第三节 东方宗教中的复现 |
第四章 创伤与救赎 |
第一节 情感的疏泄 |
第二节 记忆的审视 |
第三节 救赎的降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论艾略特诗歌意象的二重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艾略特诗歌的意象与二重性 |
第一节 意象的定义与功能 |
一、意象的定义 |
二、意象的功能 |
第二节 艾略特意象的特性与二重性 |
一、艾略特意象的特性 |
二、意象中的“二重性” |
第二章 人与物意象的二重性 |
第一节 “人物”意象的二重性 |
一、《情歌》:若隐若现的“女人们” |
二、斯威尼形象 |
第二节 “物”意象的二重性 |
一、《情歌》:诡异的“黄色的烟雾” |
二、《荒原》:发芽的“尸体” |
三、《夜莺声中的斯威尼》中的鸟类形象 |
第三章 艾略特诗歌中时间意象的二重性 |
第一节 具体时间意象二重性 |
一、《荒原》:残忍的“四月” |
二、《灰星期三》中的时间意象二重性 |
第二节 抽象的时间意象二重性 |
一、《情歌》:反复重申的“时间”与定格的“时间” |
二、《荒原》:轮回的“四季” |
三、《四首四重奏》:时间意象的二重性 |
第四章 艾略特诗歌中环境意象的二重性 |
第一节 写实环境意象二重性 |
一、《荒原》:破败的城市意象 |
二、《空心人》压抑环境意象的二重性 |
第二节 抽象环境意象二重性 |
一、《情歌》:凌乱的环境意象 |
二、《荒原》:从“火”到“水”,从“水”到“雷” |
三、艾略特小诗中死亡环境意象二重性 |
第五章 艾略特诗歌意象二重性的意义 |
第一节 意象二重性之于艾略特自我意识 |
一、前期到中期——有情与无情的焦虑 |
二、中期到后期——死与生的轮回 |
第二节 意象二重性之于社会隐喻及意义 |
一、衰败的现代社会 |
二、基督教社会的重建理想 |
第三节 意象二重性之于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
一、空虚的现代人 |
二、从希望与绝望的挣扎到宗教解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T.S.艾略特诗歌与美国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文章结构 |
第一章 反思美国神话 |
(一) 反清教思想对艾略特的影响 |
(二) 美洲荒野中的先知 |
(三) 荒野使命的反讽式再现 |
(四) 艾略特的文化身份焦虑 |
第二章 解构美国神话 |
(一) 逃避美国象征:非个性化诗学的建构 |
(二) 坍塌的塔——解构帝国神话 |
(三) 从花园到荒原——解构花园神话 |
(四) “转动的轮”——解构进步神话 |
(五) 《荒原》的家园追寻主题 |
第三章 “道”对美国神话的改写 |
(一) 宗教皈依与拯救之“道” |
(二) “道”与作为精神隐喻的美国 |
(三) 赎回伊甸园——“道”对时间的拯救 |
(四) 通往伊甸园的精神旅程——“道”对自我的拯救 |
(五) “道”对语言的拯救 |
结论 |
Works Cited |
致谢 |
(6)艾略特《荒原》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原型:"荒原"的意象 |
第一节 象征、象征主义与艾略特 |
一、象征艺术的历史发展 |
二、艾略特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 |
第二节 "荒原"的神话结构 |
一、圣杯的传说 |
二、繁殖神崇拜 |
三、其他有关"荒原"的原型 |
第三节 荒原的原型意蕴 |
一、作为自然现象的"荒原" |
二、作为精神象征的"荒原" |
第四节 "荒原"的文化阐释 |
一、历史中的荒原现象 |
二、三种宗教文化意识 |
三、荒原的轮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荒原》的总体象征系列之一:死亡意象 |
第一节 枯萎与死亡 |
一、自然 |
二、人类 |
三、文化 |
第二节 死后再生 |
一、劫后余生 |
二、返璞归真 |
三、生命升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荒原》总体象征系列之二:性与情欲 |
第一节 荒原的成因 |
一、自然现象的荒原成因 |
二、精神象征的荒原成因 |
三、荒原的拯救 |
第二节 性与情欲的蕴含 |
一、两性与文明 |
二、两性与秩序 |
三、两性与文化 |
第三节 荒原中的现代两性关系 |
一、意识 |
二、方式 |
三、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荒原》与精神文化危机 |
第一节 《荒原》的历史意识 |
一、经典的征引的只言片语 |
二、宗教意识 |
第二节 《荒原》的现代意识 |
一、自我丧失 |
二、意义失落 |
三、对抗传统 |
第三节 《荒原》的拯救意识 |
一、"火诫"与"雷霆"之谕 |
二、历史与现代互为参照 |
三、危机的本质把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现状及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基督教与文化—艾略特诗学中的圣公会保守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国外研究浅述 |
1.3 艾略特文论思想中圣公会保守信仰研究的必要性 |
2 艾略特转向圣公会保守信仰的原因探析 |
2.1 时代背景 |
2.1.1 宗教信仰的危机 |
2.1.2 战争的情绪 |
2.2 个体生命体验 |
2.2.1 成为自己的艰辛 |
2.2.2 不安的婚姻 |
2.3 圣公会保守信仰的美学 |
2.3.1 秩序之美 |
2.3.2 唯一神教与圣公会中的保守宗教传统信仰的差异 |
2.3.3 悖论之美 |
3 艾略特文论思想中的圣公会保守信仰要素 |
3.1 秩序美的体现 |
3.1.1 传统与秩序 |
3.1.2 语言(word)作为通向“道”(Word)的媒介 |
3.2 悖论美的体现 |
3.2.1 诗歌感觉的重视 |
3.2.2 善与恶的对立与转换 |
4 文学、宗教与文化 |
4.1 作为文学标准的宗教标准 |
4.2“基督教社会”的提出 |
4.3 宗教与文化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论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T.S.艾略特戏剧仪式化的问题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T.S.艾略特戏剧研究史 |
一、早期研究:1932-1950年代 |
二、奠基期:1960-1970年代 |
三、向纵深发展:1980年代至今 |
四、中国的艾略特戏剧研究 |
五、T.S.艾略特戏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边缘化和零散化 |
第二章 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现象 |
第一节 表现形式上的仪式化 |
一、“爵士戏剧”及其他黑人艺术 |
(一) 爵士乐与艾略特的仪式化戏剧观 |
(二) 爵士乐因素的具体表现和仪式化效果 |
(三) 对其他黑人艺术的吸收:“吟游歌者秀” |
二、“小剧场”与古希腊戏剧传统 |
三、日本能剧与“实验戏剧” |
(一) 理论基础:能剧的“意象性” |
(二) 实践先例:《鹰之井》与其他 |
(三) 借鉴目的:重塑西方原始仪式与传统 |
第二节 内部结构上的仪式化 |
一、“生-死-重生”原型 |
(一) 内涵:弗雷泽的植物神崇拜理论 |
(二) 表现:整体结构与季节隐喻 |
(三) 作用:与基督信仰的融合的生死观 |
二、“阿里斯多芬式结构” |
(一) 戏剧结构 |
(二) 人物设置 |
第三章 T.S.艾略特戏剧仪式化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如何认识真理 |
一、来自柏格森的影响:通过“直觉”认识真理? |
(一) 、认识真理的可能途径:直觉主义 |
(二) 难以消解的二元论:柏格森主义的祛魅 |
二、来自哈佛的影响:唯心的“真理之路”? |
(一) 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反思 |
(二) 对绝对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反思 |
第二节 问题的解决:真理之路——直接经验、无意识和原始仪式 |
一、认识真理的媒介:“直接经验”及其无意识性质 |
二、认识真理的方式:无意识的“集体性”和“非个人化” |
三、认识真理的范例:原始思维与仪式 |
第三节 问题的衍生:原始仪式的理论基础、框架和实例 |
一、原始思维与仪式的理论建构:来自列维-布留尔的影响 |
(一) 原始思维的“前逻辑”性:对西方现代逻辑的反抗 |
(二) 原始思维的“神秘”属性:互渗律 |
(三) 原始思维的现代化:仪式与文学 |
(四) 原始思维和仪式理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 |
二、原始仪式的框架和实例:来自弗雷泽与剑桥学派的影响 |
(一) 原始仪式的基本模型:对弗雷泽的《金枝》的反思和吸收 |
(二) 文学中的仪式之实例:剑桥学派的古典学研究 |
第四章 T.S.艾略特的仪式化戏剧理论 |
第一节 对当代戏剧的反思 |
第二节 仪式化戏剧的诸要素 |
一、仪式化戏剧的内在结构:现代芭蕾的启示 |
二、仪式化戏剧的语言:韵律与诗 |
(一) 仪式韵律与诗 |
(二) 诗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三) 艾略特的诗剧实践 |
三、仪式化戏剧的人物设置:从原始仪式到英式“幽默” |
第三节 仪式化戏剧的目的 |
一、仪式化戏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 |
二、仪式化戏剧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
结语 戏剧仪式化所反映的问题和意义:艾略特的“一体论” |
参考书目 |
附录 |
(10)T.S.艾略特的诗歌《荒原》的救赎主题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T.S.艾略特其人其文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T.S.艾略特诗歌《荒原》中的救赎主题 |
一、犯罪:荒原人的堕落 |
二、地狱:荒原人的“罪”与“罚” |
三、重生:荒原人的救赎 |
第三章 T.S.艾略特在《荒原》中关于救赎之路的思考 |
一、“秩序“的重构 |
二、寻找“圣杯” |
三、雷霆的审判 |
第四章 T.S.艾略特诗歌中救赎主题表达中的圣经意象 |
一、变态欲望意象:淫妇 |
二、背道者意象:七枝光烛台 |
三、此在世界的意象:荒原 |
四、理想光明界的意象:恒河水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T.S.艾略特重要生平事件与着作年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艾略特和《荒原》(论文参考文献)
- [1]“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 董洪川. 四川大学, 2003(02)
- [2]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D]. 陈庆勋.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 [3]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D]. 郭磊. 西南大学, 2013(11)
- [4]论艾略特诗歌意象的二重性[D]. 顾佳页.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7)
- [5]T.S.艾略特诗歌与美国神话[D]. 周亭亭. 西南大学, 2015(11)
- [6]艾略特《荒原》的总体象征艺术研究[D]. 闫柯菲. 黑龙江大学, 2010(12)
- [7]中国当代T.S.艾略特研究:现状及走势[J]. 董洪川. 当代外国文学, 2005(01)
- [8]基督教与文化—艾略特诗学中的圣公会保守信仰研究[D]. 赵艳艳. 重庆大学, 2017(04)
- [9]论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D]. 林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T.S.艾略特的诗歌《荒原》的救赎主题及其表征[D]. 谢丽智. 暨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