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电话会议系统能为我们做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潜[1](2021)在《困在时间里的人: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研究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速发展新时期,激烈的竞争环境、攀升的生活成本、盛行的量化绩效考核方式……使高校青年教师陷入相互竞争、加速追逐、与时间赛跑的焦虑状态。出世与入世的纠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由思想与体制规范的对立复杂交错,使心浮气躁之态和急功近利之风盛行,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再守着“一张安静的书桌”平心静气地“十年磨一剑”,“闲逸的好奇”成为一种浪漫主义奢望。匆忙原本无可厚非,但若匆忙的动因并非源于浓厚的学术旨趣或发自纯粹的理想坚守,就需重新思考造成匆忙的原因究竟为何。罗萨提出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将时间视为一种社会总体现象,认为加速几乎无差别地对社会结构、进程、体制、人际关系、个体经验和个人认知等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现代人的时间症候是在特定时代背景和与其他社会变量的关系中产生的,社会时间有其不同层面与结构,“社会时间类型学”为解释现代人的时间症候提供了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社会结构的每一层面都有各自的时间结构化特征:在个体层面是“自我时间”,在群体层面是适应于非正式互动的“互动时间”和适应于官僚机构或其他正式组织的“制度时间”,在社会文化层面是“文化时间”。四种时间层面相互“嵌入”,形成“分层”,在寻求结构性“同步”的过程中相互牵制,决定了身处时间结构中的人们的时间感受。基于此,本研究建构了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并开发出一套《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008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在性别、学历、抚养未成年子女人数、学校层次、地区几个方面呈现异质性特征。此外,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与工作绩效之间呈现出倒“U”的关联性,与身体亚健康程度之间也具有显着二元相关性。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目的性访谈发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主要表现在“自发性”加班导致的过劳焦虑、“竞赛式”匆忙引发的加速焦虑和“自责式”时间管理引致的时间失控焦虑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文化时间层面,政策话语中的“加速”偏好与社会舆论中的“人才年轻化”取向共同塑造了一种“竞速”文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使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职生活驶向“快车道”;在制度时间层面,各种考核要求中的时间节点造成强烈的“倒计时压力”,生活与工作时间边界模糊增加了“隐性工作时间”,时间碎片化引发注意力障碍延长了“无效工作时间”;在互动时间层面,竞争逻辑使高校青年教师之间情感淡漠、互动疏离,然而在不愿掉队的同步偏好下又难以摆脱对他人的持续关注和暗中比较;最后在自我时间层面,膨胀的时间期望与较低的时间效能感将高校青年教师推向或“战”或“逃”的两极,沦为辛劳的“时间穷人”。现代高校学术职业时间结构的四个构面形成层层相扣的完整结构——自我时间受互动时间同步偏好的影响,在制度时间的规定下,通过文化时间的价值导向,意义完整的联系在了一起。时间的结构化要求与行动者期望在“产生冲突”与“达成一致”间不断碰撞、摩擦,通过行动者对自己的“反思性监控”达成与时间结构的调和与共生,由此产生的行动结果为高校学术职业时间结构的“再加速”提供支持,促成高校学术职业“加速循环圈”的进一步加速运转,由此循环往复、不断加速。学术职业时间结构的加速循环促成了高校“青焦”(时间焦虑感偏高的青年教师)群体的诞生,也造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选择“躺平”的意外结果。因此,国家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各项支持政策应遵循学术职业内在发展规律,灵活设置时间要求,弱化“加速”宣传,注重内涵引导;高校行政部门应转变工作职能观念,从高校教师的“管理者”转变为高校教师的“服务者”,淡化“淘汰”色彩,减少管理的形式主义,以为教师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制度支持;优化“共同体”环境,改善高校青年教师互动时间生态,营造以“相互信任”为基调的教师文化,充分激发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热情与教学活力;高校青年教师也应加深自我认知,对个人职业生涯作出长远、合理的规划。
张志伟[2](2021)在《徐州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谢彩彬[3](2021)在《CNN商业新闻(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徐梦丽[4](2021)在《“钉钉出圈记” ——可供性视角下的媒介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高英策[5](2021)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信息化转型过程出现了明显的移动互联特征。新的媒介条件会深远重构个体间互动关系,而关系模式变迁带来的信息社会转型,需要得到理论关注。就此,本研究提出了“人机组网”概念以揭示移动互联生活的物理实质。然后,以当代远程工作作为经验研究领域,并结合吉登斯的社会系统与社会整合概念,本文依次提出了如下研究问题:高度依赖“人机组网”条件的远程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了何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展现出了社会系统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何种社会整合逻辑?这种社会整合对于信息社会治理有何意味?为了获取经验材料,本研究对北京一家智库机构的远程工作开展了民族志田野调查;并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远程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远程工作在结构上表现为“基于‘人机组网’条件的虚拟区域化交互+相关地理场所的从属化调用”。这种互动以远程工作者的持续性工作链接为基本表现。在这种关系中,远程工作者彼此间可得性出现了程度与范围的此消彼长,这带来了其交互能力与支配能力的范围扩张与程度降低。远程工作者的互动关系是他们所在场所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需要在各自场所中处理其多重社会关系,而这一过程有时能形成对支配性关系的反渗透。时空是一种分析社会整合现象的良好理论视角。基于吉登斯与卡斯特等学者的既有观点,社会系统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过程,可被理解为集体性时空规范在流动空间—地方空间逻辑中的时空延伸。但是,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理解由于预设了线上—线下的传统二元论,故而遮蔽了行动者在地方空间中协调社会关系的具身性经验。线上关系交互并不能脱离于具体地方,而我们需要关注这些互动在物理意义的时空中的表现。在此,本研究引入了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作为理论反思工具。通过强调人与设备共有的控制论属性,该理论使得本文可以围绕个人与其他主体在具体场所中的信息交互关系,以重新理解“人机组网”场域中社会系统的社会整合逻辑——一言蔽之,这是一种基于间接社会整合模式的时空内延伸过程。一方面,“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是一种个人在场所中与信息通信设备直接交互,以实现和其他个体的间接交互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得益于上述过程,社会系统向那些过去更为个人化、交互性更小的时空蔓延而去,以实现了密度性的扩张。上述社会整合逻辑展现出了信息社会的一种当代发展特征。对此,文章最后借鉴罗萨关于共鸣关系的批判理论,对其中可能抑制高质量社会关系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反思。
尤达[6](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刘欢[7](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赵小红[8](2021)在《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 ——基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视角》文中提出从2013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正式提出,到2015年将优化服务纳入其中,目的是为了更加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总要求,能够更好的促进市场活力的激发、释放社会主体创造力、给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新能量、带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一系列的优化政务服务中,以浙江为首出台并实施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成为了“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表现,不仅实现了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紧密结合与统一,同时更加深层次的逆向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在2016年12月,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拉开帷幕,随即燎原到中国的各个省、市中,此次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理念革新为先导,以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和宗旨,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当笔者接触办理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时,遇到办事前不知道准备什么材料、办理事项过程中来回找部门签字、盖章以及工作人员解答不一、缺乏专业性等问题,与办理过事项的朋友交流时他们也认为有以上问题,也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存在一些质疑。所以本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整理书籍、梳理文献资料,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为分析框架,再根据昆明市实际情况,设定论文结构框架,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找出昆明市实施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具体存在怎样的困境,根据困境做出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昆明市实施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虽在行政审批效率、行政服务质量、政府形象有明显的改善,但从调查问卷分析显示还是存在群众与政府之间信息掌握不对称、信息共享不完善、宣传普及不到位等问题。根据得出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分析,主要是因为政府流程改造不深入、适用法律不明确、政府在职能转变还不够彻底、信息化建设存在障碍以及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对此,也为更加深入“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最多跑一次”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主要结合当代以“政务服务+互联网”的理念提出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搭建电子化信息平台、信息传播平台为着手、规范审批事项清单、深入推进政府流程再造,从而帮助昆明市完善政务服务工作,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并为云南省其他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星[9](2021)在《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服务主要是中央或县级人民政府针对和满足社会公众的生存及其发展的需求,向所在辖区内的公民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各类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包括基础设施建筑教育传统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具体公共产品和服务,以保障群众拥有更舒适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具有非营利性、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作为我国红色旅游文化教育的延安市县级政府组织直接承担着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对群众公共服务的需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众所周知,县级政府是最贴近地方群众的,在了解民生的真实需求和具体偏好上具有最接地气的优势。提升延安市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这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为研究核心,从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公共服务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五个方面的问题:公共服务能力比较低下、资源整合能力比较欠佳、需求反应能力比较滞后、供给能力不足、治理能力软弱。从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以延安市为代表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最终总结出几点提升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一是构建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规划;二是夯实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物质基础;三是创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的信息平台;四是推进公共服务能力供给侧改革;五是健全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可为延安市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陈良[10](2021)在《TK公司员工培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培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利用培训可以明显的增强公司从业者的综合能力,使得他们更好的适应相应岗位,并明显的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因此,很多公司不断加大员工培训的投入,以期通过员工培训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然而,部分公司建设还比较短暂,在员工培训工作上还不够成熟,这已经对公司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是保障员工培训活动顺利实施的基本要素,鉴于此,此次研究将对TK公司的员工培训管理问题和对策展开研究。在此次研究中,以和培训具有关联性的理论作为切入点,根据海内外诸多学者在该领域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问卷调查并将问卷分发给企业高层、中层、基层员工,回收了问卷,同时对个别人员进行了深入谈话。笔者实地考察TK公司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等维度出发,就如何解决该公司员工培训管理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TK公司员工培训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的保障措施进行介绍。文章的研究工作基于实际从业经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成果是建立在TK公司内部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促进和提升TK公司的员工培训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期望能够为同类型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自动电话会议系统能为我们做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电话会议系统能为我们做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困在时间里的人: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研究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研究模型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 |
一、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
二、社会时间类型学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概念 |
二、时间焦虑感的概念 |
三、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核心概念 |
第三节 概念模型构想 |
一、研究假设提出 |
二、概念模型建构 |
第二章 测量工具开发与验证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量表修订 |
一、时间焦虑感量表选择依据 |
二、时间焦虑感量表变量解释 |
三、时间焦虑感量表初步修订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量表开发 |
一、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变量解释 |
二、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
三、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量表初步修订 |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影响因素量表检验与修订 |
一、预测实施程序 |
二、预测样本概况 |
三、量表预测分析 |
第四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生成 |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量表修订 |
二、调查问卷结构与内容设置 |
三、部分问题表述修订与说明 |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现状与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一、数据来源 |
二、调查过程 |
三、样本信息 |
四、信效度检验 |
第二节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分析 |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总体状况 |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作用结果分析 |
一、时间焦虑感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 |
二、时间焦虑感对高校青年教师身体亚健康状况的影响 |
第四章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信效度检验 |
一、正态分析 |
二、信度分析 |
三、效度分析 |
四、验证因子分析 |
五、判别效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分析 |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总体状况 |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一、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模型适配度检验 |
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五章 “青焦”的诞生: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现状讨论 |
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调查程序 |
一、抽样方法与样本信息 |
二、调查程序与注意事项 |
第二节 “反思性”时间规训: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表现 |
一、“自发性”加班——高校青年教师的过劳焦虑 |
二、“竞赛型”匆忙——高校青年教师的加速焦虑 |
三、“自责式”时间管理——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失控焦虑 |
第三节 结构中的“时间差”: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异质性 |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性别差异 |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学历及学校层次差异 |
三、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未成年子女人数差异 |
四、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地区差异 |
第四节 寻找“适宜”的速度:时间焦虑感的作用结果 |
一、“痛快淋漓”的加速体验 |
二、“恰到好处”的时间焦虑 |
第六章 时间结构的力量: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讨论 |
第一节 文化时间:弥漫的“竞速文化”与“快车道”上的学术生活 |
一、话语中的“加速”导向 |
二、“快车道”上的学术生活 |
三、“竞速”文化的技术支持 |
第二节 制度时间:管理主义鞭策下的“赶死线”与“无效劳动” |
一、时间节点逼迫造成“倒计时压力” |
二、时间边界模糊增加“隐性工作时间” |
三、时间碎片化延长“无效工作时间” |
第三节 互动时间:竞争逻辑与同步偏好中的“群体孤独” |
一、“竞争逻辑”导致“信任危机”,塑造“短平快”互动模式 |
二、“同步偏好”隐藏“暗中较劲”,造就“群体孤独” |
第四节 自我时间:膨胀的时间期望与辛劳的“时间穷人” |
一、“增值期望”与“加速期望” |
二、“效能低下”与“时间穷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调查结果 |
一、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总体情况 |
二、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异质性特征 |
三、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作用结果 |
四、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结构化生存:学术职业的加速与高校“青焦”的诞生 |
一、“加速话语”营造“竞速文化”,催生“新管理主义”盛行 |
二、“效率至上”覆盖“慢速需求”,重塑学术职业时间秩序 |
三、“同步偏好”触及“竞争逻辑”,制造人际互动信任危机 |
四、“时间期望”遭遇“时间低效”,塑造“时间贫穷”心理 |
五、“标准制定”转向“资源诱导”,转嫁时间管理责任主体 |
六、“反思性”时间规训:“青焦”的诞生与“加速”再生产 |
第三节 缓解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感的对策建议 |
一、弱化“加速”宣传,注重内涵引导 |
二、转变管理理念,淡化“淘汰”色彩 |
三、优化“共同体”环境,改善互动条件 |
四、加深自我认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5)“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研究背景 |
1.1.1.移动互联生活及其物理实质 |
1.1.2. “人机组网”与社会转型 |
1.2.研究问题与基本概念 |
1.2.1.研究问题的提起 |
1.2.2.基础概念:社会系统与社会整合 |
1.2.3.研究领域:远程工作 |
1.3.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1.3.1.民族志田野调查 |
1.3.2.深度访谈 |
1.4.篇章安排 |
2.理论视角与文献综述 |
2.1.时空视角下社会系统整合的理论内涵 |
2.1.1.集体时空规范:社会系统整合的内在逻辑 |
2.1.2.时空延伸:社会系统整合过程的发展态势 |
2.1.3.流动空间模式:新媒介中社会系统的时空延伸 |
2.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当代社会系统整合 |
2.2.1.“线上视角”中的社会关系整合 |
2.2.2.“线下视角”中的社会关系整合 |
2.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当代劳动与远程工作 |
2.4.理论文献材料总结述评 |
3.远程工作的民族志景观:流动—地方空间的主从结构 |
3.1.北京T中心的远程工作项目概况 |
3.2.流动空间的虚拟区域化:线上工作结构 |
3.2.1.第一层虚拟区域化:平台分割与钉钉遇冷 |
3.2.2.第二层虚拟区域化:微信内部的群组分割 |
3.3.地方空间的从属式调用:线下工作结构 |
3.3.1.居住之地 |
3.3.2.驻留之地 |
3.3.3.虚无之地 |
4.持续链接与能力下降:流动空间中的远程工作实践 |
4.1.远程工作中的持续性工作链接过程 |
4.1.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基本表现 |
4.1.2.链接中的工作-非工作区分解构 |
4.1.3.链接中的信息过载与时刻待命 |
4.2.持续性工作链接中监控能力的削弱 |
4.2.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监控 |
4.2.2.监控技术的缝隙 |
4.2.3.被凝视感的消失 |
4.3.持续性工作链接中交互能力的下降 |
4.3.1.面对面协调的缺失 |
4.3.2.非正式协商的缺位 |
5.场所融入与反向控制:地方空间中的远程工作实践 |
5.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场所融入 |
5.2.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反向控制 |
5.2.1.工作节律的反向调节 |
5.2.2.生活安排的反向渗入 |
5.2.3.工作链接的直接削弱 |
6.“人机组网”条件下的社会整合:基于赛博格的再思考 |
6.1.远程工作实践的研究发现总结 |
6.2.对既有观点的赛博格理论反思 |
6.2.1. “流动—地方”视角的二元论局限 |
6.2.2.“人机组网”概念的赛博格理论内核 |
6.3.间接社会整合模式与时空内延伸 |
6.3.1.间接社会整合模式的提起 |
6.3.2.社会整合的时空内延伸逻辑 |
6.4.围绕共鸣关系的信息社会发展思考 |
6.4.1.作为批判理论工具的“共鸣” |
6.4.2.对信息社会发展的几点反思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8)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 ——基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三)文献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放管服”改革 |
二、政务服务 |
三、行政审批 |
四、“最多跑一次”改革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二章 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启动建立阶段与浙江经验 |
第一节 “最多跑一次”启动建立阶段 |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阶段 |
二、一站式服务阶段 |
三、“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阶段 |
第二节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扩散地域 |
一、“最多跑一次”扩散地域 |
二、“最多跑一次”扩散内容 |
第三节 浙江实施“最多跑一次”的经验做法 |
一、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
二、“多证合一”综合性改革 |
三、信息化推动“一次跑” |
四、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 |
五、“中介超市”创新 |
第三章 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昆明“最多跑一次”发展阶段 |
一、初期阶段 |
二、完善期阶段 |
第二节 昆明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做法 |
一、梳理事项促进权利清单缩减 |
二、精准协同放权、开展领导进驻现场办理 |
三、开展“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与投资项目代办服务 |
四、优化线上行政审批服务,加大监督力度 |
第三节 昆明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案例分析 |
一、盘龙区实现全面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 |
二、呈贡区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
三、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首批25 项“一件事一次办”清单 |
四、西山区:以“放管服”开启经济发展新引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第四章 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调查的发放及回收 |
三、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取得初步成效分析 |
一、提高了政务行政审批的效率 |
二、提高了行政服务的质量 |
三、政府树立新形象 |
第三节 改革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改革的困境 |
二、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昆明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的优化对策研究 |
第一节 标准化的权利清单与建构完善的行政体制 |
一、设置标准化的行政权利清单 |
二、转变政府职能机构的观念 |
第二节 规范“最多跑一次”改革审批事项清单 |
一、制定规范的审批事项 |
二、梳理好的审批事项及时公布 |
第三节 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
一、整合互联网,促进数据共享 |
二、建立统一数据库,开通“个人信息码” |
三、保障数据安全,疏通数据滞碍 |
四、建立基层的便民服务点 |
第四节 完善政府流程再造 |
一、杜绝提供无效证明,释放审批事项 |
二、倒逼政府流程再造 |
三、加强流程环节监管 |
第五节 搭建新型传播渠道 |
一、搭建信息自助化平台 |
二、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
第六节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制 |
一、完善监督机制 |
二、加强群众企业参与监督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公共物品 |
2.公共服务 |
3.公共服务能力 |
4.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物品理论 |
2.公共服务理论 |
3.国家治理理论 |
二、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基本状况 |
(一)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状况 |
1.延安市县级政府概况 |
2.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举措 |
(二)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调查 |
1.调查问卷设计 |
2.调查样本情况 |
3.调查因子分析 |
4.调查的结论 |
三、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
(一)公共服务规划能力比较低下 |
(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能力欠缺 |
(三)公共服务需求反应能力滞后 |
(四)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 |
(五)公共服务治理能力软弱 |
四、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公共服务理念尚待更新 |
(二)协同服务边界有待于厘清 |
(三)市域财政状况欠佳形成明显制约 |
(四)政府公职人员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
五、国内县级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经验与启示 |
(一)典型县级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 |
1.甘肃省庆阳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经验 |
2.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经验 |
(二)启示 |
1.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
2.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
3.注重公共服务理念更新 |
六、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 |
(一)构建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规划 |
(二)夯实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物质基础 |
(三)创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的信息平台 |
(四)推进公共服务能力供给侧改革 |
(五)健全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延安市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B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访谈提纲 |
致谢 |
(10)TK公司员工培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培训管理的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目标设置理论 |
2.2 成人学习理论 |
2.3 强化理论 |
2.4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TK公司培训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TK公司员工培训现状 |
3.2.1 培训制度 |
3.2.2 培训内容 |
3.2.3 培训效果评估 |
3.2.4 讲师与培训模式 |
3.2.5 培训资源投入 |
3.3 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 |
3.3.1 问卷调查分析 |
3.3.2 访谈分析 |
3.4 TK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
3.4.1 培训需求调査不深入 |
3.4.2 培训资源匮乏 |
3.4.3 培训方式不适宜 |
3.4.4 培训计划缺乏执行力 |
3.4.5 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K公司培训管理体系改进方案 |
4.1 加强培训需求分析 |
4.1.1 企业战略分析 |
4.1.2 组织分析 |
4.1.3 岗位分析 |
4.1.4 员工分析 |
4.1.5 员工职业生涯分析 |
4.2 企业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2.1 培训课程的开发 |
4.2.2 培训讲师的开发 |
4.3 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
4.4 加强培训计划的实施 |
4.4.1 明确实施培训计划的基本思路 |
4.4.2 确立培训计划监督检查指标 |
4.4.3 计划实施全过程的评估与管控 |
4.5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 |
4.5.1 培训评估体系的总体设计 |
4.5.2 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TK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实施保障及注意问题 |
5.1 TK公司培训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5.1.1 培训体系实施在思想上的保障 |
5.1.2 培训体系实施在组织上的保障 |
5.1.3 培训体系实施的文化氛围 |
5.1.4 培训体系实施的激励保障 |
5.2 培训体系实施中需注意问题及规避 |
5.2.1 培训体系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
5.2.2 问题的规避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自动电话会议系统能为我们做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在时间里的人: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焦虑感”研究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D]. 李雨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徐州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问题研究[D]. 张志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CNN商业新闻(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谢彩彬.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4]“钉钉出圈记” ——可供性视角下的媒介实践[D]. 徐梦丽. 安徽大学, 2021
- [5]“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D]. 高英策. 浙江大学, 2021(01)
- [6]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8]昆明市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 ——基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视角[D]. 赵小红.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延安市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D]. 刘星. 延安大学, 2021(12)
- [10]TK公司员工培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良.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