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塔式生物滤池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靳宇辉[1](2020)在《生物强化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北部绝大多数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32%。但其人口数量却不到全国的8%,同时我国西北地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占到七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提高,农村污水的水质也产生了多样化,氮磷含量较高,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分散式生活污水逐渐成为了环境中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研究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分散处理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种主流,为响应对西部地区生态物种及环境保护的号召,农村生活污水和青藏铁路沿线站台及沿路的便利店等服务设施所排出的污水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因此研究设计一种经济、高效的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生物海绵铁技术为基础,以西北农村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设计了一套集塔式生物循环滤池和土地处理系统等工艺于一体的生物强化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装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以塔式生物循环滤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挂膜与自然挂膜相结合,对反应器内的载体进行挂膜,考察塔式生物循环滤池对生活污水中COD、NH4+-N、TN、TP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出有以下结论:以铁+聚氨酯泡沫为填料的反应器,第16天后,该反应器COD、NH4+-N、TN、TP去除率稳定在85.53%、74.29%、39.55%、40.71%左右。将两个滤柱中的载体取出对表面进行观察,发现载体表面生成一层褐色的黏糊状生物膜,随着反应天数的增加,载体表面的生物膜慢慢增多,颜色也从褐色变为棕色,最后变成暗黑色,此时载体表面生物膜的颜色形态不再发生变化,这说明反应器中填料已成功挂膜。(2)反应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比反应器在不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温度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得出塔式循环生物滤池的最佳工况点,即水力负荷为1.433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有机负荷为500mg/L、温度为夏季高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最高,其出水浓度平均COD为48.65mg/L、NH4+-N为14.37mg/L、TN为26.88、TP为3.62mg/L,COD和NH4+-N在最佳条件下满足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TN和TP在最佳条件下均无法满足二级排放标准。对比不同填料方式载体1、载体2、载体3的反应器在各种条件下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得出以载体2为填料的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最好。(3)通过对污染物在被反应器去除的过程分析,污染物随着时间的增加先被快速降解到最低值,过了一段时间又有缓慢增加的现象,对其反应过程分析得出污水中NH4+-N在被去除过程中,载体表面附着的硝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较多,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亚硝化反应,加上亚硝酸盐逐渐被氧化成硝酸盐的硝化反应使得氨氮被大量去除,亚硝氮先逐渐增高又降低,但明显加入海绵铁的反应器反硝化反应要优于另外一个,其总氮去除率平均要高8%左右,说明反应过程中存在反硝化反应,从而验证了生物海绵铁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4)反应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通过比较在不同条件下聚氨酯泡沫+海绵铁滤柱与聚氨酯泡沫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实验得出:聚氨酯泡沫+海绵铁滤柱反应器的去除效果要明显高于聚氨酯泡沫反应器,验证了生物海绵铁体系的强氧化性,以及其在脱氮除磷的优势,并通过测定两种塑料小球中生物膜的活性污泥指标,发现前者微生物总量明显要比后者高。(5)为更加明晰污染物在被塔式循环生物滤池的降解过程,本实验将对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对反应过程过程进行拟合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度最高(R2>0.94),表面负荷为1.911m3/(m2*h)的R2=0.94,拟合程度最高,半衰期为3.04h,零级反应动力学和二级反应动力学较低;(6)本章以土地处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塔式生物循环滤池作为工艺的预处理系统,其出水作为土地处理系统的进水以期对生活污水进行后续处理,研究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土地处理系统在不同填料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是不同的,土地处理中的土壤本来就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就具有一定的优势,编号为SFCW-1#的反应器里面加入了一定量的海绵铁,大大加强了对污染物的的降解能力。三个反应器中SFCW-1#的平均去除率最高,COD和NH4+-N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2.54mg/L和12.07mg/L,达到了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发现SFCW-1#和SFCW-2#中聚氨酯泡沫填料更利于发挥它固定化生物的作用,延长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增加与污染物的反应时间。(2)由于SFCW-1#反应器中海绵铁的介入,其强氧化性加快了反应过程中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三个廊道中TN、TP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降解,三个反应器中SFCW-1#的平均去除率最高,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8.24mg/L和2.85mg/L,TN达到了污水一级b排放标准,TP达到了污水二级排放标准,从而验证了生物海绵铁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
苑宇杭[2](2020)在《基于表面特性的中空纤维膜材料选择及其构建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硝酸盐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氮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城镇及农村地下水资源安全。工业企业废水的过度排放,农业产业氮肥的过量使用和动物排泄物的处置不当,使得地表水及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不断提高,硝酸盐污染日趋加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2-MBfR)是一种新兴的高效、无二次污染污水处理技术,在硝酸盐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MBfR膜材料的选择、MBfR运行影响因素和微生物群落生长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材料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微生物初期的吸附,降解方面的影响。同时也通过调控不同的进水NO3--N浓度、氢气压力、进水流速对反应器污染物降解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通过对PVC、PVDF膜的性能表征可知,两种中空纤维膜均为弱亲水性,其中以haike PVC膜亲水性最弱,Lvdong PVDF膜亲水性最强;Lvdong PVC中空纤维膜在中性条件下带有正电荷,更易吸附水体中带负电荷的微生物。膜材料的疏水性能越好、膜表面结构越光滑,则膜材料的渗透性能就越好。而膜孔隙率对于缓慢的物理渗透扩散来讲,影响较小。从PVC、PVDF膜反应器启动反应来看,PVC膜表面生物膜要相对于PVDF膜的挂膜更为迅速,生物膜更快成熟稳定。表明PVC膜表面性质(粗糙度、亲疏水性、电荷性)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VC膜表面生物膜分泌的EPS总量140.7 mg/gVSS要高于PVDF膜表面分泌的EPS总134.79 mg/gVSS,并且PVC膜表面微生物分泌了更多的结合型蛋白,有利于微生物黏附于疏水性膜材料表面。在MBfR去除硝酸盐影响因素与氢气利用阶段表明,30 mg/L NO3--N浓度,0.04 MPa的氢气压力,3 mL/min的进水流速的条件下,MBfR的整体运行效果最为高效。当量电子通量结果显示,调节进水污染物浓度与进水流速相比于调控氢气压力电子受体还原当量电子转移通量大。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各反应阶段微生物生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的运行,Shannon指数逐渐降低由初始状态的4.75降为2.64,说明接种的原始厌氧污泥逐渐纯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氢自养微生物。NO3--N浓度为30 mg/L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不同因素调控操作下,样品之间相对优势物种也会有所差异。氢气压力的提高促进了微生物中氢自养菌的繁衍生长;进水流速的提高则使得群落丰富度增加,均匀程度有所降低。硝酸盐还原有关的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在20 mg/L的硝态氮浓度下,该菌的生长繁殖最为旺盛。
曾秋宇[3](2020)在《基于垂直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反硝化工艺》文中提出无机氮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污水中,其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体恶化、危害人体健康。氮元素的去除是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目标之一,随着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氮元素浓度要求的逐渐提高,氮的去除尤其是如何高效去除硝态氮如今仍是许多污水处理厂的工作难点。传统的物理法和生化法的脱氮效率难以达到新的要求,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必须加入使用深度脱氮工艺来进一步脱氮以达到排放标准。垂直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Vertical Baffled Bioreactor,VBBR)是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不仅具备节省构筑面积、工艺管理简单等膜反应器的普遍特点,同时固定的生物膜也使生物相更稳定,有厌氧环境易控、无剩余污泥产生等独特优势。本文将VBBR反应器作为深度处理脱氮工艺,从提高反硝化效率和降低反硝化运行成本的角度增加反应器的可利用性,同时研究VBBR反应器内部的群落构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谱分析。主要研究如下:(1)通过改变VBBR反应器内的温度和C/N比条件,可以分析温度和C/N比对VBBR反应器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程度。实验发现,水温在19℃28℃范围内,系统温度越高,反硝化速度越快。在其它外界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当温度为28℃,C/N比等于4,VBBR 6小时能完全降解进水50mg/L的硝态氮,具有优良的脱氮效果的同时碳源利用率高。(2)通过调节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时间占比来寻找更加高效的脱氮工艺。实验发现,合适的时间占比可缩短脱氮时间,提高脱氮效率。经正常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过程,需要大约9-10小时,而经硝化反硝化时间占比调节成3小时+3小时后,只需要6小时即可达到污水处理厂出水I级A排放标准,能节省约30%的时间。(3)通过模拟反硝化出水回流探究降低运行成本的可行性。实验发现,VBBR反应器的反硝化出水回流至好氧池可以实现碱度回用。VBBR反应器出水回流实际能提供正常情况下完全硝化反应所需约三分之一的碱度,降低三分之一的p H缓冲剂成本。综上所述,工程上可能将VBBR反应器引入好氧池中间更合适。(4)通过摇瓶实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VBBR反应器内部附着的生物膜上下存在的群落差异。由摇瓶实验得,上层D型板上附着的微生物要比下层D型板上附着的微生物反硝化性能更好,尤其体现在反硝化第二步亚硝态氮的降解上。由物种群落分析得,上层D型板上附着微生物里反硝化菌的丰度高于下层,这与摇瓶实验结果相吻合。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是由于上层生物膜接触的溶解氧浓度比下层更低,使圆柱体上层有一个更好的厌氧环境,更适合异养型厌氧微生物的生长。
王达新[4](2019)在《微电场加载厌氧技术处理化工污水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传统厌氧处理方法受pH值、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并且难以适应化工废水的特点,COD去除效率低,很难达到废水的排放标准。那么如何提高生物处理效能和改善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毒性仍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因此,提出将零价铁和碳素融合构建的空间多元微电场和厌氧微生物耦合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厌氧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范围,强化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达到简单直接、高效低耗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目的,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有效生物处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研究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pH值、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铁碳投加比等因素对厌氧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研究发现:体系最佳pH范围为6.5-7.0之间,此时最大去除率为84.18%;COD、NH4+-N去除率随着HRT的增加均增大,可生化性(BOD5/COD,即B/C)显着提高,确定体系最优HRT为48 h;当铁碳投加质量比为1:1时,COD、NH4+-N及B/C均达到最大值;温度为25℃时,COD、NH4+-N的去除率最大,可生化行提高了90.18%;根据单因素实验分析结果,选取温度、HRT、铁碳质量投加比三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实验表明温度和HRT对COD和NH4+-N去除效能影响较大。本研究立足于处理大庆兴化园区污水厂的混合工业废水,着眼于解决目前国内工业污水厂处理难度日趋增大的工业废水的难降解问题,将多元微电场、MBBR加载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将A/O、BAC和MBBR思想加载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强化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达到简单直接、高效低耗的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目的,为工业废水的有效生物处理开辟新途径。基于对兴化园区水质成分复杂、难降解特点的调研,开展Fe0/Fe2+耦合厌氧生物处理静态试验研究以及多元微电场耦合厌氧生物处理静态试验研究,通过对比确定最佳方案,以此为中试规模试验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开展了加载厌氧/复合好氧工艺对化工废水处理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pH、温度等参数对工艺降解效能的影响,现场工艺稳定运行后出水达标。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Fe0/Fe2+耦合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效能受到温度、HRT、Fe0/Fe2+投加质量比、pH影响。选取温度、HRT、Fe2+/Fe0质量投加比三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出温度对COD和NH4+-N去除效能影响最大,其影响规律是温度>HRT>Fe2+/Fe0质量投加比。(2)Fe0/Fe2+耦合厌氧微生物可强化其对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提高了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率以及废水的可生化性。确定了Fe0/Fe2+耦合厌氧强化化工废水处理实验研究的最优参数如下:HRT为48h,Fe2+/Fe0质量投加比为0.001:1,混合液初始pH为6.5,温度为25℃,其中温度对去除效能的影响最大。通过对多元微电场耦合厌氧强化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实验考察在20℃,铁碳投加比为1:1时厌氧生物体系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效能,得出体系最佳pH为6.57.0,此时去除率达到峰值为84.18%。(2)实验考察在20℃,初始pH值为7.0,铁碳投加比为1:1时不同HRT对厌氧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RT的增加去除率均增大,从实际节省工艺成本角度考虑,确定最优HRT为48 h。(3)实验考察在20℃,初始pH值为7.0,HRT为48h时,考察不同铁碳投加质量比对厌氧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投加质量比为1:1时,COD、氨氮及B/C达到最大值。(4)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温度、HRT、铁碳质量投加比三个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证明温度和HRT对COD和氨氮去除效能影响最大。加载厌氧/复合好氧工艺对化工废水处理中试试验中,废水经过厌氧工艺,可生化性提高。在最优工艺参数下该组合工艺稳定运行了一个月,在进水平均COD浓度为1561.87 mg/L,HRT=50 h,厌氧反应装置内温度1718℃,好氧反应装置在17.718.3℃范围内时,COD出水最低达到101.60 mg/L,平均出水COD浓度为148.85 mg/L,COD平均去除率达90.42%,达到二级排放标准,为水厂升级改造提供可靠实验数据支持,为组合工艺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纪鑫奇[5](2019)在《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浓度含氮废水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简称ANAMMOX)生物脱氮工艺因其具有节约氧耗、污泥产量低、基质去除速率高等显着优点,使其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活性污泥法中厌氧氨氧化菌体截留困难、极易流失,对进水水质要求严苛等缺点造成其难以实现在大规模的工程中应用。为此,本试验采用上流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考察生物膜最佳反应基质比、基质浓度、冲击负荷等因素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效能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采用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建立了稳定的厌氧氨氧化处理系统,然后通过改变进水基质比,考察基质比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脱氮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升进水基质氮浓度,考察不同进水基质浓度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法脱氮效果的影响,随后进行生物膜抗冲击负荷试验,采用显微镜观测和宏基因组测序,观察宏观菌胶团、生物膜的结构形态、分析菌种分布特点。获得以下结论:(1)在进水基质比(NH4+-N:NO2--N)分别为1:1.32、1:1.20、1:1.108的情况下进行实验,通过对两种生物膜系统综合脱氮性能的对比考察,在基质比1:1.20时,两种生物膜系统厌氧氨氧化反应脱氮效果最好,此时帘式填料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42%、99.17%,束式填料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84%、99.20%。(2)提升进水基质氮浓度时,在总氮进水浓度由314.61mg/L提升至1262.56mg/L过程中,两种生物膜填料脱氮性能均呈现前中期上升,后期略有下降但未出现明显抑制的状态,远优于活性污泥法厌氧氨氧化,此时两种填料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33%和91.29%,其中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最终稳定至97.31%、97.65%,对亚硝氮的平均去除率稳定至97.60%、96.12%,根据基质氨氮和亚硝氮去除量验证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最佳基质比为1:1.20。通过冲击负荷试验验证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其中束式填料表现较好。(3)通过对两种填料生物膜活性、表征和生物角度分析,经过高氮浓度进水培养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膜仍具有较高活性,,厌氧氨氧化菌体明显增多。对两种填料结构组成进行显微观察,束式填料的组成结构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体稳定附着和增殖聚集。宏基因组通量测序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填料生物膜中优势菌种均厌氧氨氧化菌,在帘式填料和束式填料中占比分别为25.9%和35.89%,其中对亚硝氮耐受性能更好的Candidatus Kuenenia含量最多。
方自磊[6](2017)在《外加碳源及不同运行工艺对腈纶废水处理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腈纶生产国,由此产生的腈纶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腈纶废水作为一种难降解工业废水,成为重点研究对象。腈纶废水B/C值偏低,废水水质复杂且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生化阶段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因此,腈纶废水的达标排放成为环保学者高度关注的难题。本论文以吉林化纤集团污水厂调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腈纶废水与粘胶废水耦合处理效果研究、投加海绵铁及铁盐(FeSO4、FeCl3)对耦合处理的强化影响研究和不同处理工艺(A/O生物膜工艺、A/O/A/O生物膜工艺)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研究三部分实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腈纶废水与粘胶废水耦合处理研究(1)腈纶废水与粘胶废水耦合处理与腈纶废水单独处理相比,耦合处理时COD实际容积去除负荷比理论容积去除负荷大,氨氮实际容积去除负荷比理论容积去除负荷略小。耦合处理时对COD降解效果更好;氨氮降解效果相差不大。(2)通过不同时间段投加粘胶废水对耦合处理效果影响研究。6#反应器(T=8 h时投加粘胶废水)对COD降解效果最好;对氨氮的去除,6#9#反应器出水均在1.5 mg/L以下,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其中8#反应器,即T=14 h时投加粘胶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各反应器出水均在0.10.2 mg/L;3#反应器硝酸盐氮累积量最少,即在T=0 h时投加粘胶废水,硝酸盐氮累积量最少,出水浓度最低;总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3#反应器,即在T=0 h时投加粘胶废水,出水总氮浓度最低。(3)改变运行方式后,各反应器对COD的降解并没有起到加强作用,反而出水浓度略有增加;而对脱氮效果具有加强作用,且效果明显。在改变运行方式后,仍然在T=8h后投加粘胶废水,COD降解效果最好。(4)通过对改变运行方式前后一周期各指标浓度变化研究。改变运行方式后在停止曝气阶段氨氮、硝酸盐氮和总氮降解速率更快。改变运行方式更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的进行,脱氮效果更好。(2)海绵铁及铁盐对耦合处理强化影响研究(1)2#、3#、4#反应器出水COD浓度均比对照组(1#)COD浓度低,Fe0、Fe2+、Fe3+均对废水中COD的去除起到了强化的效果。其中,投加海绵铁(Fe0)的2#反应器对COD去除效果最好,出水COD浓度为66 mg/L,平均去除率也最高,为76.3%,3#反应器投加Fe2+对COD去除率为73.4%,4#反应器投加Fe3+对COD去除率为74.1%,2#、3#、4#反应器COD去除率分别比1#对照组高出4.4%、1.5%、2.2%。(2)各反应器对氨氮均有很强的去除作用,出水氨氮均在1.4 mg/L以下,去除率高达95%以上。其中,投加海绵铁(Fe0)的2#反应器对废水中的氨氮去除作用最强,效果最好,去除率平均值为98.2%,比对照组1#反应器高1.4%;投加铁盐的3#、4#反应器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6.1%、95.4%,分别比对照组低0.7%、1.4%。(3)各反应器亚硝酸盐氮的转化非常彻底,出水亚硝酸盐氮浓度只有0.1 mg/L。投加海绵铁及铁盐的反应器硝酸盐氮的累积量均比对照组(1#)少。其中,投加海绵铁的2#反应器硝酸盐氮累积量最少,为4.7 mg/L;投加铁盐的3#、4#反应器硝酸盐氮的累积量分别为15.3 mg/L、12.7 mg/L;2#、3#、4#反应器硝酸盐氮累积量分别比对照组(1#)少15 mg/L、4.4 mg/L、7 mg/L。(4)投加海绵铁和铁盐对总氮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其中,2#反应器投加海绵铁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出水总氮浓度为12.6 mg/L,去除率最高,为66.5%;投加铁盐的3#、4#反应器出水总氮浓度分别为25.7 mg/L、21 mg/L,去除率分别为31.6%、44.1%。投加海绵铁和铁盐的2#、3#、4#反应器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比对照组(1#)高46.8%、11.9%、24.4%。(3)不同处理工艺对腈纶废水处理研究(1)A/O生物膜工艺,当HRT为41 h时,出水COD、氨氮、总氮去除率最高,出水浓度分别为321 mg/L、50.9 mg/L、88.5 mg/L;在HRT为41 h的基础上,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出水COD、氨氮、总氮浓度最低,分别为313 mg/L、39.4 mg/L、68.7 mg/L。(2)A/O/A/O生物膜工艺,当HRT为50.7 h时,出水COD、氨氮、总氮浓度最低,分别为314 mg/L、101.3 mg/L、122.3 mg/L,延长HRT对COD降解效果影响不大,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过短时出水氨氮浓度不降反升;在HRT为50.7 h的基础上,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出水COD、氨氮、总氮浓度相对最低,分别为311 mg/L、98.3 mg/L、119.7 mg/L。
刘诗一[7](2012)在《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的中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腈纶废水中含有难生物降解的低聚物和丙烯氰(PAN和A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具有毒性的CN-。因腈纶废水的上述特点,使现有处理工程出水很难达标排放,给废水排放地造成了较重的环境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用生物膜法厌氧/好氧工艺处理腈纶废水,并研究工艺的影响因素及运行参数。本试验采用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工艺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厌氧水力停留时间(HRT)控制在30h时,COD与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23.22%、37.57%,BOD5/COD的比值降低17.96%。当好氧的HRT控制在24h、气水比为40:1时,COD去除率56.7%BOD5去除率达95%以上。当工艺总HRT控制在54h、气水比为40:1时,COD去除率达62%以上,氨氮去除率仅为11%,特征污染物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丙烯腈(AN)的去除率接近100%,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针对此腈纶废水建议厌氧HRT控制在30h;好氧HRT控制在24h,气水比控制在40:1。通过电镜和显微镜对各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种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了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工艺内微生物特点。厌氧池内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好氧池内以丝状菌为主,并且好氧池内微生物相较多,形成较长的生物链。系统以A/O方式运行时,回流比对T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当回流比为300%,系统对TN的去除率仅由不回流时的15%升高至18.58%。对比研究了中试验装置与实际工程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比发现,中试装置出水各水质指标中只有氨氮和总氮高于实际工程。中试装置对有机物和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实际工程。本试验的研究成果对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工艺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对于吉林化纤厂腈纶废水处理系统的改造有应用价值。
王永杰[8](2011)在《新型SBBR工艺—混凝沉淀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BBR工艺(序批式生物膜法)是通过向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添加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使它既具有了序批式工艺的特点又具备了生物膜法的优点。本论文采用实际腈纶废水为处理对象,以聚氨酯泡沫填料为生物膜载体,在SBBR系统中具体的考察分析了影响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各参数厌氧HRT,曝气时间,C/N,pH值,DO对反应效果的影响,从而获取了各参数的最佳控制范围,并且进行了PAC的混凝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序批式生物膜法对腈纶废水的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COD的去除率在60%以上。说明SBBR工艺对腈纶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2)PVF-I型填料的投加对腈纶废水的COD去除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但可以大大改善氨氮去除效果,并且提高对TOC和TN的去除率。(3)在中试最佳运行条件(HRT=24h,厌氧时间为16h,曝气时间5h,DO=4.5 mg/L)下,SBBR反应器对COD去除率69.7%,TOC去除率49.5%,TN去除率55%,对特征污染物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丙烯腈(AN)的去除率接近100%。(4)通过电镜观察,微生物相十分丰富,形成了由细菌、真菌到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复杂的生态体系。(5)PAC混凝预处理中,pH值对COD的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混凝剂的投加量,再次是搅拌速度,最后是助凝剂的投加量。在最佳试验条件:pH=4.5,混凝剂投加量为200 mg/L,搅拌速度175 r/min,助凝剂投加量为1.0 mg/L,对COD去除率为11.5%,对氨氮去除率为2.5%,对TOC去除率为19.3%,对TN去除率为9.9%,对特征污染物DMAC和丙烯腈去除率分别为23.5%和37.9%。(6)在PAC混凝深度处理中,搅拌速度对COD的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再次是混凝剂投加量,最后是助凝剂的投加量。在最佳试验条件:pH=3.5混凝剂投加量为650 mg/L,搅拌速度125 r/min,助凝剂投加量为1.4 mg/L,对COD去除率为28%,对氨氮去除率为12%,对TOC去除率为18.8%,对TN去除率为19.5%。
郭英[9](2011)在《腈纶废水处理工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腈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复杂,尽管外观无色、透明,但低聚物含量高,生物降解性差,且含有有毒物质,污水可生化性差,属难生物降解废水。应用现有的混凝、气浮等预处理及各种生化处理工艺,耗电量大且不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威胁人类健康。自1905年臭氧应用于水处理以来,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已开发出O3/OH-、03/UV、03/H2O2/UV、O3/固体催化剂(如活性炭、金属及其氧化物)等高级氧化技术(AOPs)。本文介绍了腈纶废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例举了处理难降解废水的先进工艺及简要原理,通过比较提出本实验研究原理及具体方法。本实验分别应用多相催化臭氧实验装置及曝气生物滤池装置对腈纶废水进行处理。对多相催化臭氧实验中降解COD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形态演化进行了分析。在应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废水部分,研究了活性炭与陶粒载体生物降解性能;降解COD、氮素特性;pH值变化特性。最后应用多相催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进行连续试验,得到了实验最佳参数,并对实验应用于工业做了节能减排分析。经处理COD去除率可达75%。多相催化臭氧工艺和升降曝气活性滤池工艺两者的协同作用较好,COD去除效能之比近似为1:1,升降曝气活性滤池工艺对氨氮去除率为90%以上。预计每年减少向松花江排放532.6吨COD,减少300万吨新鲜水补充量,节电400万度,为企业节省1000多万元。
牛大伟[10](2010)在《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技术处理含氰废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紧密结合含氰废水处理实际现状提出的,就是希望在该腈纶污水处理场现有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后续处理工艺,调整填料材质,研究、解决含氰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研究表明曝气活性炭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含氰废水深度处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通过采用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在不同的气水比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以上向流式的运行方式,测试了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由数学模型计算了出水COD达到国家一级排放B标准的60 mg/L时所需的滤池高度。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4:1和停留时间为3h时,处理效果最好,CODcr和氨氮的浓度分别从119.97 mg/L降到16. 49 mg/L和25.03 m}L降到4. 73 mg/L,去除率分别为86.25%和81. 10%。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中气水联合反洗效果更佳,研究表明曝气活性炭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含氰废水深度处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该课题为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化工废水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用塔式生物滤池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塔式生物滤池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强化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农村生活污水污水特点及污染现状 |
1.3 国内外分散式生活污水现状及治理技术 |
1.4 污水处理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
1.4.1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简介 |
1.4.2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研究进展 |
1.5 塔式生物循环滤池处理技术 |
1.5.1 塔式生物滤池的简述 |
1.5.2 塔式生物滤池的应用 |
1.6 土地处理技术 |
1.6.1 土地处理技术概述 |
1.6.2 土地处理技术的净化机理 |
1.6.3 土地处理系统工艺类型 |
1.6.4 土地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课题来源 |
1.7.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2 生物强化型一体化装备设计 |
2.1 生物强化型一体化装备设计 |
2.1.1 研发思路 |
2.1.2 工艺设备的确定与填料的选择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用水 |
2.2.2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3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设备的膜启动 |
3.1 实验装置 |
3.2 生物挂膜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设备的运行效能优化研究 |
4.1 不同填充方式下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
4.1.1 不同停留时间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2 有机负荷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水力负荷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4 温度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不同填充方式下反应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分析 |
4.2.1 水力负荷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2 有机负荷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 |
4.2.3 温度在对各污染物去除过程的影响研究 |
4.3 载体生物膜性能指标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1 动力学简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塔式生物滤池对CODcr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2.2 塔式生物滤池对TN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2.3 塔式生物滤池对TP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塔式循环生物滤池—土地处理系统组合工艺的运行效果 |
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2 实验水质及分析方法 |
6.3 实验装置及反应器的启动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表面特性的中空纤维膜材料选择及其构建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硝酸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氮污染简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污染简介 |
1.2.2 硝酸盐污染的危害 |
1.2.3 硝酸盐的去除技术 |
1.2.4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 |
1.2.5 影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性能的相关因素 |
1.2.6 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空纤维膜表面特性研究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中空纤维膜样品预处理 |
2.1.4 中空纤维膜的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AFM表面粗糙度与接触角分析 |
2.2.2 膜表面Zeta电位分析 |
2.2.3 密度以及孔隙率分析 |
2.2.4 中空纤维膜H_2渗透性分析 |
2.3 本章结论 |
第3章 中空纤维膜材料性能对MBfR的启动运行影响研究 |
3.1 实验设计 |
3.1.1 实验装置及配水 |
3.1.2 MBfR微生物的培养驯化 |
3.1.3 实验目的及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NO_3~--N去除效果对比研究 |
3.2.2 胞外聚合物分析 |
3.3 本章结论 |
第4章 MBfR去除硝酸盐影响因素与氢气利用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装置及污泥投加 |
4.1.2 实验工况设计 |
4.1.3 基本参数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MBfR驯化培养阶段分析 |
4.2.2 进水NO_3~--N浓度对MBfR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氢气压力对MBfR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4 进水流速对MBfR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5 当量电子通量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第5章 MBfR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分析 |
5.1 试验设计 |
5.1.1 实验方法 |
5.1.2 样品的处理与上机 |
5.2 OUTs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5.2.1 OTUs分析 |
5.2.2 稀释曲线分析 |
5.2.3 Rank-abundance曲线分析 |
5.2.4 Alpha Diversity指数分析 |
5.2.5 PCA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水平及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 |
5.3.1 门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分析 |
5.3.2 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分析 |
5.3.3 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垂直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反硝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氮废水的介绍 |
1.2.1 含氮污水的危害 |
1.2.2 含氮污水的来源 |
1.2.3 含氮污水的排放标准 |
1.3 含氮污水的处理 |
1.3.1 物化法处理含氮污水 |
1.3.2 生化法处理含氮污水 |
1.4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及其问题 |
1.4.1 氧化沟工艺 |
1.4.2 SBR工艺 |
1.4.3 A/O工艺与A/A/O工艺 |
1.5 深度处理脱氮工艺 |
1.5.1 物化脱氮工艺深度处理尾水 |
1.5.2 生物脱氮工艺深度处理尾水 |
1.6 生物膜法深度脱氮和VBBR反应器 |
1.7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
1.7.1 测序技术的发展 |
1.7.2 高通量测序的一般流程 |
1.8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1.8.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VBBR反应器内的反硝化过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反应装置 |
2.1.2 反硝化污泥的培养驯化 |
2.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1.5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温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 |
2.2.2 C/N与反硝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进水中氮素组成与反硝化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装置 |
3.1.2 硝化污泥的培养驯化 |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4 实验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进水氮浓度对反硝化的影响 |
3.2.2 脱氮总时间与最优C/N |
3.2.3 基于VBBR反应器的碱度回流 |
3.2.4 工艺流程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VBBR内微生物群落与反硝化速率间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反应装置 |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3 污泥的提取 |
4.1.4 摇瓶实验 |
4.1.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谱研究实验步骤 |
4.1.6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谱研究分析步骤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摇瓶实验 |
4.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3 α 多样性分析 |
4.2.4 物种组成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微电场加载厌氧技术处理化工污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概述 |
1.1.2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述 |
1.1.3 化工园区废水概述 |
1.1.4 大庆市兴化园区废水处理现状及水质特点 |
1.2 化工园区废水传统处理方法与进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物理化学法 |
1.2.4 生物处理法 |
1.3 加载厌氧处理技术 |
1.3.1 零价铁耦合厌氧处理技术 |
1.3.2 电化学-生物法耦合技术 |
1.3.3 多元微电场加载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提出 |
1.4 复合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
1.5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5.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Fe0/Fe2+耦合厌氧处理园区废水静态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1.1 Fe~0耦合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
2.1.2 Fe~(2+)耦合厌氧生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
2.1.3 Fe~0/Fe~(2+)耦合厌氧生物处理方案的提出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污泥驯化培养阶段 |
2.3.2 体系初始pH对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
2.3.3 HRT对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
2.3.4 Fe~(2+)/Fe~0质量投加比对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
2.3.5 温度变化对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
2.3.6 正交试验阶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元微电场耦合厌氧处理园区废水静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污泥驯化培养阶段 |
3.3.2 不同体系降解效能对比分析阶段 |
3.3.3 单因素实验阶段 |
3.3.4 正交试验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载厌氧-复合好氧工艺处理化工园区废水中试试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工艺流程 |
4.2.2 实验装置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实验用水和接种污泥 |
4.2.5 分析项目及方法 |
4.3 厌氧反应器污染物降解效能 |
4.3.1 实验装置的启动 |
4.3.2 HRT对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
4.4 好氧反应器污染物降解效能 |
4.4.1 好氧装置启动阶段 |
4.4.2 HRT对好氧生物处理效能的影响 |
4.4.3 温度变化的影响 |
4.5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稳定运行效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浓度含氮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氮素污染的来源 |
1.1.2 氮素污染的危害 |
1.2 含氮废水处理方法 |
1.2.1 物理化学法 |
1.2.2 生物脱氮法 |
1.3 传统生物脱氮法 |
1.4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1.4.1 短程硝化反硝化 |
1.4.2 同步硝化反硝化 |
1.4.3 厌氧氨氧化 |
1.5 生物膜法脱氮 |
1.5.1 生物滤池 |
1.5.2 生物转盘 |
1.5.3 生物接触氧化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接种污泥 |
2.3 试验填料 |
2.4 试验用水 |
2.5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3 厌氧氨氧化反应基质比对生物膜系统脱氮效能的影响 |
3.1 试验的设计与运行条件 |
3.2 不同基质比对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 |
3.2.1 不同基质比对帘式填料生物膜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不同基质比对束式填料生物膜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不同基质比对帘式填料生物膜亚硝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4 不同基质比对束式填料生物膜亚硝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5 基质比对不同填料生物膜系统脱氮效果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浓度氮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脱氮效能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与运行条件 |
4.2 氮浓度提升对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脱氨氮效能影响 |
4.2.1 提升氮浓度对帘式填料生物膜氨氮去除效果影响 |
4.2.2 提升氮浓度对束式填料生物膜氨氮去除效果影响 |
4.3 氮浓度提升对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脱亚硝氮效能影响 |
4.3.1 提升氮浓度对帘式填料生物膜亚硝氮去除效果影响 |
4.3.2 提升氮浓度对束式填料生物膜亚硝氮去除效果影响 |
4.4 提升氮浓度对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影响 |
4.4.1 提升氮浓度对帘式填料生物膜脱氮效果的影响 |
4.4.2 提升氮浓度对束式填料生物膜脱氮效果的影响 |
4.4.3 提升氮浓度对两种生物膜脱氮性能影响 |
4.5 生物膜抗冲击负荷试验 |
4.5.1 试验设计与运行条件 |
4.5.2 生物膜抗冲击试验脱氮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5 生物膜特性分析 |
5.1 生物膜活性试验 |
5.2 生物膜特性分析 |
5.2.1 生物膜的形态与结构 |
5.2.2 宏基因组通量测序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外加碳源及不同运行工艺对腈纶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腈纶生产的发展 |
1.2.1 国外腈纶生产的发展 |
1.2.2 国内腈纶生产的发展 |
1.3 腈纶废水概述 |
1.3.1 腈纶废水的来源 |
1.3.2 腈纶废水的特点 |
1.3.3 腈纶废水的危害 |
1.4 吉林化纤集团生产工艺及污水处理工艺 |
1.4.1 吉林化纤集团生产工艺简介 |
1.4.2 吉林化纤集团污水处理工艺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2 腈纶废水生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现状 |
2.1 活性污泥法 |
2.1.1 活性污泥法原理和特点 |
2.1.2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及其发展 |
2.2 生物膜法 |
2.2.1 生物膜法原理和特点 |
2.2.2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及其发展 |
2.3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的方法 |
2.3.1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原理及特点 |
2.3.2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及其发展 |
3 腈纶废水与粘胶废水耦合处理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水质 |
3.2.2 实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3.2.3 分析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独处理与耦合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
3.3.2 最佳耦合时间的确定 |
3.3.3 改变运行方式对耦合处理效果影响 |
3.3.4 改变运行方式前后一周期降解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海绵铁及铁盐对耦合处理强化影响研究 |
4.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内容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水质 |
4.2.2 实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4.2.3 分析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对COD处理效果影响 |
4.3.2 对氨氮处理效果影响 |
4.3.3 对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处理效果影响 |
4.3.4 对总氮处理效果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处理工艺对腈纶废水处理研究 |
5.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内容 |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装置 |
5.2.3 分析测定方法 |
5.3 A/O生物膜工艺 |
5.3.1 HRT的影响 |
5.3.2 硝化液回流比的影响 |
5.4 A/O/A/O生物膜工艺 |
5.4.1 HRT的影响 |
5.4.2 硝化液回流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的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腈纶生产工艺现状 |
1.2.1 国外腈纶生产工艺现状 |
1.2.2 国内腈纶生产工艺现状 |
1.3 腈纶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4 腈纶废水处理现状 |
1.4.1 腈纶废水物化处理技术现状 |
1.4.2 生化处理方法的研究 |
1.4.3 腈纶废水处理组合工艺的研究 |
1.5 课题来源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工艺 |
2.1 生物膜法研究进展 |
2.1.1 生物膜法的原理和特点 |
2.1.2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及其发展 |
2.2 废水厌氧处理理论及研究进展 |
2.2.1 废水厌氧处理理论 |
2.2.2 厌氧工艺特点及研究现状 |
2.3 好氧生物膜法工艺理论及研究进展 |
2.3.1 好氧生物膜法理论 |
2.3.2 好氧生物膜法工艺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3章 试验装置和检测方法 |
3.1 吉林奇峰化纤厂的水质特点、现有工艺、处理情况 |
3.1.1 吉林奇峰化纤厂的水质特点 |
3.1.2 吉林奇峰化纤厂污水处理现有工艺 |
3.1.3 吉林奇峰化纤厂污水厂运行情况 |
3.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3.3 试验装置 |
3.3.1 试验的工艺流程 |
3.3.2 试验装置 |
3.3.3 载体选择 |
3.3.4 好氧曝气系统 |
3.3.5 运行条件 |
3.4 分析项目与测试方法 |
第4章 反应器的启动 |
4.1 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 |
4.2 反应器启动阶段处理效果分析 |
4.2.1 启动阶段COD去除效果 |
4.2.2 启动阶段NH_4~+-N去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的中试研究 |
5.1 厌氧对腈纶废水处理研究 |
5.1.1 厌氧HRT对有机物处理效果 |
5.1.2 厌氧HRT对NH_4~+-N的处理效果 |
5.1.3 进出水pH值的变化 |
5.2 好氧处理腈纶废水研究 |
5.2.1 好氧HRT对有机物处理效果 |
5.2.2 气水比对好氧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好氧进出水pH值的变化 |
5.2.4 好氧对NH_4~+-N的处理效果 |
5.2.5 好氧内循环与投加NaHCO_3对NH_4~+-N的处理效果 |
5.3 最佳条件下系统处理效果分析 |
5.3.1 系统对COD的去除 |
5.3.2 系统对NH_4~+-N的去除 |
5.3.3 系统对特征污染物的去除 |
5.4 系统以A/O方式运行对总氮去除的影响 |
5.4.1 A/O工艺脱氮的基本原理 |
5.4.2 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5.5 工艺的微生物特点 |
5.5.1 载体挂膜完成后各反应器内生物膜状况 |
5.5.2 各反应器内微生物相分布 |
5.5.3 好氧池内原、后生动物分布与水质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试装置与实际工程处理效果对比 |
6.1 COD去除效果的对比 |
6.2 NH_4~+-N去除效果的对比 |
6.3 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对比 |
6.4 冲击负荷对两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8)新型SBBR工艺—混凝沉淀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腈纶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2.1 腈纶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腈纶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 生物膜法处理的研究进展 |
1.3.1 生物膜法的原理和特点 |
1.3.2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及其发展 |
1.4 SBBR 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1 SBBR 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
1.4.2 SBBR 工艺研究应用现状和前景 |
1.5 混凝沉淀法的研究进展 |
1.5.1 混凝沉淀法的原理和特点 |
1.5.2 混凝工艺的研究应用现状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流程 |
2.2 载体的选择 |
2.3 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章 SBBR 反应器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 |
3.1 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 |
3.1.1 生物膜的好氧培养驯化 |
3.1.2 生物膜的厌氧/好氧培养驯化 |
3.2 SBBR 小试试验研究 |
3.2.1 PVF-I 型填料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3.2.2 C/N 比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3.2.3 pH 值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3.3 SBBR 中试试验研究 |
3.3.1 厌氧HRT 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3.3.2 曝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3.3.3 DO 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3.3.4 最佳条件下反应器运行结果 |
3.3.5 微生物相观察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沉淀处理腈纶废水试验研究 |
4.1 混凝沉淀预处理试验研究 |
4.1.1 PAC 混凝的正交试验 |
4.1.2 PAC 混凝的单因素试验 |
4.2 混凝沉淀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
4.2.1 PAC 混凝的正交试验 |
4.2.2 PAC 混凝的单因素试验 |
4.3 新型混凝剂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
4.3.1 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3.2 pH 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9)腈纶废水处理工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大庆石化腈纶污水现状 |
1.3.1 水质特征 |
1.3.2 大庆石化腈纶废水处理现状 |
1.4 催化臭氧-生物技术降解腈纶废水开发思路 |
1.4.1 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4.2 臭氧及催化氧化技术 |
1.4.3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1.4.4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工艺流程 |
2.2 实验用水和方法 |
2.2.1 实验用水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测试方法 |
2.3 多相催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装置 |
2.3.1 多相催化臭氧试验装置 |
2.3.2 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装置 |
第三章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腈纶废水研究 |
3.1 多相催化臭氧降解COD影响因素 |
3.1.1 过渡金属离子对催化臭氧性能的影响 |
3.1.2 O_3 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1.3 Fe~(2+)浓度、[Fe~(2+)]/[O_3]浓度比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1.4 紫外光强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1.5 溶液初始pH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1.6 HRT对催化臭氧效能影响 |
3.2 腈纶废水降解COD动力学分析 |
3.2.1 降解COD动力学温度参数的确定 |
3.2.2 腈纶废水COD降解动力学模型 |
3.2.3 腈纶废水COD降解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3.3 有机物形态演化 |
第四章 曝气生物滤池降解腈纶废水试验研究 |
4.1 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 |
4.1.1 曝气生物滤池载体挂膜方法 |
4.1.2 曝气生物滤池启动 |
4.2 活性炭与陶粒载体生物降解性能 |
4.2.1 滤池生物载体选择及发展 |
4.2.2 曝气生物滤池载体选择 |
4.2.3 活性炭与陶粒载体降解腈纶废水性能研究 |
4.3 曝气活性滤池降解COD特性研究 |
4.3.1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降解效能影响 |
4.3.2 共基质作用COD降解特性 |
4.4 曝气活性滤池氮素降解特性研究 |
4.4.1 氨氮降解特性 |
4.4.2 生物膜氮素去除特性研究 |
4.5 溶液pH值变化特性 |
4.6 连续试验及抗冲击性分析 |
4.6.1 连续运行COD去除效能 |
4.7 连续运行氨氮去除效能 |
4.8 实验节能减排经济技术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论文摘要 |
(10)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技术处理含氰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氰废水介绍 |
1.2 腈纶生产工艺路线及技术特点 |
1.2.1 生产工艺路线 |
1.2.2 主要生产方法的工艺过程 |
1.2.3 腈纶废水特点及处理难点 |
1.3 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
1.3.1 回收氰化物类方法 |
1.3.2 破坏氰化物类方法 |
1.3.3 其他新兴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二章 曝气生物活性碳滤池技术介绍 |
2.1 曝气生物滤池 |
2.1.1 除碳及硝化 |
2.1.2 反硝化 |
2.1.3 生物滤池脱氮除磷工艺 |
2.1.4 BAF 填料 |
2.2 生物活性炭工艺 |
2.3 生物膜载体 |
2.3.1 生物膜载体概述 |
2.3.2 生物膜载体的研究进展 |
2.3.3 影响生物膜在载体表面固定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1 实验内容 |
3.2 实验仪器、药品和装置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水质分析及监测指标 |
3.3.1 水质分析 |
3.3.2 分析项目及测量方法 |
3.4 试验准备 |
3.4.1 填料的选择 |
3.4.2 填料填充率确定 |
3.4.3 挂膜及其驯化 |
3.4.4 生化反应器的启动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生物膜培养及驯化 |
4.2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效果 |
4.3 气水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 曝气滤池的高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6 曝气生物活性碳滤池的反洗 |
4.6.1 水反冲 |
4.6.2 气水联合反冲洗 |
4.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用塔式生物滤池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强化型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 靳宇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基于表面特性的中空纤维膜材料选择及其构建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硝酸盐的研究[D]. 苑宇杭.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垂直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反硝化工艺[D]. 曾秋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微电场加载厌氧技术处理化工污水实验研究[D]. 王达新. 东北石油大学, 2019
- [5]生物膜法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浓度含氮废水试验研究[D]. 纪鑫奇.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6)
- [6]外加碳源及不同运行工艺对腈纶废水处理研究[D]. 方自磊.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3)
- [7]厌氧/好氧生物膜法处理腈纶废水的中试研究[D]. 刘诗一.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4)
- [8]新型SBBR工艺—混凝沉淀处理腈纶废水的试验研究[D]. 王永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11(10)
- [9]腈纶废水处理工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D]. 郭英.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
- [10]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技术处理含氰废水研究[D]. 牛大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