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万海燕[1](2020)在《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水库以及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的温度变形进行研究,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9017、51969018)的资助下,将数学、力学理论与方法、大坝安全相关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多种手段相结合,基于大坝原型观测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对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水库,探求国内外三种无温度监测设施的水库垂向水温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在探究水库水温分层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水库垂向水温特性,基于Boltzmann拟合模型,提出无温度监测设施的坝前垂向水体温度计算方法。针对本文提出的无实测温度资料的坝前垂向水体水温计算公式,探究参数A1、A2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Month、A1、A2、depth、area五个因素作为主成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了未知参数x0、△x的回归预测模型。(2)探究了传统温度分量因子存在的不足,基于物体内部的热传导定律和傅里叶热传导理论研究环境温度为变量时的坝体混凝土内部温度场解析方法。探究了环境温度在混凝土坝体中热传导滞后效应,建立了单个脉冲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坝体内部变形的表达式,将连续变化的环境温度离散化,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改进了温度分量表达式,构建了精度较高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3)以某混凝土重力坝2#、4#及5#坝段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无水温实测资料的水库坝前垂向水温计算表达式及其相应的参数,构建了改进后的温度变形分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水压分量和时效分量,进一步构建了大坝安全监控模型,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库水温计算方法和采用改进温度分量表达式的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精度均较高。
陈诗怡[2](2020)在《基于Copula理论的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形作为表征混凝土坝工作性态变化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分析与监控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构建大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时,大坝变形监控模型中预报因子的选择,直接关系模型的泛化能力;而目前常用的传统单测点监控模型没有充分利用各测点间的相关信息。为了解决目前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存在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力学、统计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基于Copula理论来研究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混凝土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根据某混凝土重力坝多年的运行监测成果,选取典型坝段的测点数据,绘制了环境量测值过程线、变形监测量过程线,对某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对环境量和变形监测量进行特征值分析和对照比较,从而对其变化规律有一个定性的认识,并对其是否异常有一个初步的判断。(2)提出建立基于Copula理论和随机森林(RF)的大坝变形监控模型(Copula-RF),分析比较了 Copula函数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影响因子选择中的优势,并与最小二乘法进行对比。以实际工程中的监测数据作为依托,对影响因子集使用Copula函数进行非线性相关检验,选出优选因子集,使用RF模型对大坝变形进行预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3)提出建立多输出相关向量机(MVRVM)的多测点变形监控模型,以某混凝土重力坝监测数据为依据,首先对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归一化等预处理,然后使用Copula函数进行因子的选择,再利用MVRVM良好的函数逼近能力对多测点进行回归预测,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的精度能达到与单测点模型的精度水平。
李俊杰[3](2020)在《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合应用复合材料的串并联模型、有限元数值模拟、回归分析、均匀设计法、BP神经网络、灰色聚类模型等理论与方法,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层面的模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对某碾压混凝土坝的工作状态进行了趋势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监测情况,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考虑,将仪器监测和外观形态项目作为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的评价对象,两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补充,构建了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了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等级的划分。(2)针对碾压混凝土坝的层面特性,在并层等效理论的基础上对间歇期的碾压缝面进行等效扩大化处理,使有限元模型得到简化。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粘弹性模型的本构关系,利用Fortran软件结合ABAQUS对粘弹性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与BP神经网络对碾压混凝土坝本体与层面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3)根据评价指标不同,建立不同的安全监控模型,对受层面特性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采用有限元对水压分量进行计算,构建安全监控混合模型;对于其他评价指标,直接根据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安全监控模型对未来短期内的效应量变化进行了预测。(4)针对综合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聚类理论挖掘多指标、多层次之间的灰色关联,从而基于灰色聚类系数建立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不仅可以直观地得出综合评判结果,还能揭示各指标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全面监控碾压混凝土坝安全有重要意义。
陈娉婷[4](2019)在《皂市水利枢纽大坝变形监控模型构建及指标拟定》文中提出皂市水利枢纽是一座具有综合效益的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是继“98大水”之后,国务院批准的长江近期重点防洪建设工程之一。皂市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与江垭、宜冲桥(拟建)水库联合调度,可将澧水下游尾闾地区防洪标准由47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再配合三峡建库和松滋建闸,可提高到50年一遇洪水,可减轻西洞庭湖区防洪压力,防洪效益十分显着。保护皂市水利枢纽的安全运行,评估大坝安全状况,为确保大坝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为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坝长期变形特性数值分析及安全监控方法”(NO.51769017)开展了“皂市水利枢纽大坝变形监控模型构建及指标拟定”的研究,构建了皂市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坝段及常态混凝土坝段安全监控模型,基于典型小概率法拟定上述两种坝段的变形安全监控指标。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了水压、时效、温度等分量对大坝变形的影响特性,探究了建立统计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分别构建了皂市水利枢纽常态混凝土坝段、碾压混凝土坝段的统计模型,并对统计模型效果进行分析。(2)综合考虑碾压混凝土坝的材料特性,基于有限元法探究水压分量确定性模型表达式,引入碾压混凝土软弱夹层分量,在构建温度和时效分量统计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皂市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坝段的变形安全监控模型。(3)分析混凝土重力坝的变形过程和转异特征的基础上,探究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常态混凝土坝段以及碾压混凝土典型坝段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小概率法拟定皂市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控指标。
海翔,马啸[5](2015)在《西霞院大坝外部变形监测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综述》文中指出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大坝已下闸蓄水8年,外部变形监测数据全部采用人工采集的方式。由于人工采集外部变形监测数据的工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采集的数据精度不高,并且观测时间长、观测速度慢、无法满足在特定条件下连续监测的要求、不能实时反映大坝运行工况等,制约了外部变形监测成果的有效性。文中根据西霞院大坝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西霞院大坝外部变形监测系统自动化改造的方案,以供相互参考、学习、指正。
佘诗刚,林鹏[6](2014)在《中国岩石工程若干进展与挑战》文中指出根据中国作者近年在中国岩石工程领域相关期刊发表的文章,结合岩石工程相关领域的国家奖获奖内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及本学报系列"陈宗基讲座"的内容,对10余年中国岩石工程学科的进展与挑战进行分析和论述;进而总结归纳了中国岩石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关键理论、勘测设计、开挖加固、预警预报等方面的若干进展,并介绍了中国典型岩石工程案例;最后基于中国岩石工程的特点与不足,提出10个挑战性问题,并指出了岩石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蔡志伟,王士军,吴维汉,鲍亮,葛从兵[7](2011)在《南一水库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介绍了南一水库高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方案研究与监控预警技术,重点探讨了GPS监测系统与全站仪监测系统融合与应用方案和GPS在混凝土坝变形监测中应用的运行模式,阐述了南一水库混凝土坝安全监测信息采集、管理与在线分析预警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系统投入运行2年多以来,性能稳定,监测成果分析为南一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及洪水资源利用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民[8](2011)在《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研究适用于本工程的监测技术、监测方法。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实施效果。基于大坝安全监测的目的、意义,对比不同的监测方法,针对哈达山各建筑物的特殊性,确定不同建筑物的监测项目、仪器类型及测量方法。通过明确监测目的,确定仪器安装方案,以确保取得可靠有效的监测数据。整编分析实测监测数据,对坝体位移、大坝渗流等监测项目,做出综合评价,确保枢纽安全运行,同时为枢纽工程施工提供反馈资料,为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同时是哈达山水利枢纽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
梅红,段伟,黄腾,王国栋[9](2009)在《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指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是进行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文中阐述了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及思路,将数理统计原理及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应用到部分监测项目的指标制定中;结合某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实例,给出了垂线、引张线、视准线等监测设施的设计精度评价指标及监测数据的长期准确性评价指标。
游荣强,王红梅,王文方,毛俊隽[10](2008)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对监测系统的影响及对策》文中指出丹江口大坝加高施工正在进行,原有监测系统有一部分被拆除或废除,而新的监测系统尚未建立,对监测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此影响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保证施工期留用监测项目的正常监测,此外,对今后完善监测系统提出设想。
二、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水温预测研究进展 |
1.2.2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处理 |
1.2.3 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坝前垂向水体温度计算方法研究 |
2.0 概述 |
2.1 无温度监测设施的水库垂向水温计算方法 |
2.2 水库水温分层判定方法 |
2.2.1 水库水温分层类型 |
2.2.2 水温分层结构判别 |
2.3 水库垂向水温特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
2.3.1 S型生长曲线方程 |
2.3.2 水库垂向水温分布公式 |
2.4 库水温垂向深度分布公式参数的确定 |
2.4.1 参数A_2的确定 |
2.4.2 参数A_1的确定 |
2.4.3 参数x0、△x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构建 |
3.0 概述 |
3.1 传统温度位移分量因子的不足之处 |
3.2 物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规律 |
3.3 混凝土坝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求解 |
3.3.1 环境温度为常量的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求解 |
3.3.2 环境温度为变量的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求解 |
3.4 环境温度为变量时坝体内部温度场及其解析解 |
3.4.1 环境温度为变量时的坝体内部温度场的解析解 |
3.4.2 环境温度为变量时的坝体内部位移场的解析解 |
3.4.3 混凝土坝位移场的有限元求解 |
3.4.4 环境温度的脉冲峰值不同取值时的温度位移量 |
3.5 偏态分布函数 |
3.5.1 瑞利分布函数 |
3.5.2 卡方分布 |
3.6 连续型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坝体位移的影响 |
3.6.1 混凝土坝温度位移的叠加分析 |
3.6.2 环境温度场的量化及其对坝体温度位移的影响 |
3.7 大坝位移统计模型的建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2 工程概况 |
4.2.1 自然环境条件 |
4.2.2 地质环境条件 |
4.2.3 大坝变形测点的布置 |
4.2.4 环境量监测资料分析 |
4.3 坝前垂向水温预测 |
4.4 大坝位移安全监控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Copula理论的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混凝土坝变形监控模型研究进展 |
1.2.2 Coupla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某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监测资料定性分析 |
2.1 混凝土坝变形监测资料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
2.1.1 特征值统计 |
2.1.2 对比分析 |
2.1.3 变化过程分析 |
2.1.4 分布图比较 |
2.1.5 相关图比较 |
2.2 工程及监测概况 |
2.2.1 平面、高程监测网 |
2.2.2 水平位移和挠度监测 |
2.2.3 垂直位移监测 |
2.2.4 坝体横缝监测 |
2.3 环境量监测资料分析 |
2.3.1 水位变化规律分析 |
2.3.2 降雨量变化规律分析 |
2.3.3 温度变化规律分析 |
2.4 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
2.4.1 引张线 |
2.4.2 正、倒垂人工监测 |
2.4.3 垂直位移 |
2.5 本章小结 |
3.基于COPULA-RF的混凝土坝单点变形监控模型 |
3.1 混凝土坝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及表达方式 |
3.2 最小二乘法 |
3.3 COPULA函数理论 |
3.4 随机森林理论 |
3.5 COPULA-RF模型 |
3.6 工程实例 |
3.6.1 预测模型输入因子的选择 |
3.6.2 模型参数选取 |
3.6.3 混凝土坝位移预测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基于COPULA-MVRVM的混凝土多测点变形监控模型 |
4.1 RVM基本原理 |
4.2 MVRVM相关向量机基本原理 |
4.3 COPULA-MVRVM建模过程 |
4.4 工程实例 |
4.4.1 预测模型因子优选 |
4.4.2 多测点变形监控模型预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评价对象与方法 |
1.2.2 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分析方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1 构建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1.2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2.1 定性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
2.2.2 定量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碾压混凝土坝变形安全评价 |
3.1 碾压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及评价方法 |
3.1.1 变形监控模型 |
3.1.2 变形状态评判 |
3.2 碾压混凝土坝材料本构模型及变形等效计算方法 |
3.2.1 材料本构关系 |
3.2.2 层面变形等效计算方法 |
3.3 变形参数反演分析 |
3.3.1 粘弹性力学参数反演原理 |
3.3.2 反演优化方法 |
3.4 工程实例 |
3.4.1 变形参数反演分析 |
3.4.2 变形安全监控模型计算 |
3.4.3 变形指标安全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安全评价 |
4.1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安全监控及评价方法 |
4.1.1 渗流监控模型 |
4.1.2 渗流状态评判 |
4.2 碾压混凝土坝渗流计算模型 |
4.2.1 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特性 |
4.2.2 碾压混凝土坝稳定渗流场有限元分析 |
4.2.3 层面渗流等效处理 |
4.3 工程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5 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 |
5.1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
5.1.1 定性指标等级划分 |
5.1.2 定量指标等级划分 |
5.2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工作状态综合评价 |
5.2.1 不确定系统的特征 |
5.2.2 灰色聚类理论 |
5.2.3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工作状态综合评价模型 |
5.3 工程实例 |
5.3.1 效应量监控模型分析计算以及灰类等级划分 |
5.3.2 灰色聚类分析模型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皂市水利枢纽大坝变形监控模型构建及指标拟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3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拟定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皂市水利枢纽大坝统计模型构建 |
2.1 工程及地质概况 |
2.2 监测布置 |
2.3 大坝的监测环境量与效应量 |
2.3.1 环境量 |
2.3.2 降雨量 |
2.3.3 效应量 |
2.4 皂市水利枢纽统计模型构建 |
2.4.1 皂市水利枢纽统计模型因子选择 |
2.5 逐步回归分析法 |
2.6 模型效果检验 |
2.7 皂市水利枢纽第6#坝段统计模型构建 |
2.7.1 统计模型逐步回归参数估计 |
2.7.2 统计模型构建分析 |
2.8 皂市水利枢纽第9#坝段统计模型构建 |
2.8.1 统计模型逐步回归参数估计 |
2.8.2 统计模型构建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皂市水利枢纽大坝混合模型构建 |
3.1 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控混合模型各分量构成 |
3.1.1 常态混凝土分量表达式 |
3.1.2 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控混合模型表达式 |
3.2 皂市水利枢纽第9#坝段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混合模型构建 |
3.2.1 混合模型表达式 |
3.2.2 混合模型逐步回归参数估计 |
3.2.3 混合模型效果分析 |
3.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控混合模型 |
3.3.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监控混合模型表达式 |
3.4 皂市水利枢纽第6#坝段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合模型构建 |
3.4.1 混合模型表达式 |
3.4.2 混合模型逐步回归参数估计 |
3.4.3 混合模型效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皂市水利枢纽安全监控指标拟定 |
4.1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变形过程及转异特征 |
4.2 安全监控指标拟定准则 |
4.3 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概述 |
4.4 皂市水利枢纽典型坝段监控指标拟定 |
4.4.1 第6#坝段典型小概率法指标拟定 |
4.4.2 第9#坝段典型小概率法指标拟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西霞院大坝外部变形监测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况 |
1.工程概况 |
2.外部变形监测系统现状 |
二、改造的必要性 |
三、改造的原则 |
四、改造方案设计 |
1.自动监测方法的确定 |
2.系统框架的确定 |
3.电测仪器数据采集系统配置 |
4.通信网络设计 |
5.电源系统设计 |
6.防雷接地系统方案 |
五、结语 |
(7)南一水库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 |
2 大坝安全监控体系研究 |
2.1 安全监测内容 |
2.2 监测项目布设 |
2.2.1 变形监测 |
(1) 坝顶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 |
(2) 坝体廊道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 |
(3) 坝基接缝及坝体裂缝监测。 |
2.2.2 渗流监测 |
(1) 坝基扬压力监测。 |
(2) 绕坝渗流监测。 |
(3) 渗漏量监测。 |
(4) 集水井水位监测。 |
2.2.3 应力应变及坝体温度监测 |
2.2.4 环境量监测 |
(1) 上、下游水位与坝址降雨量监测。 |
(2) 库区水温监测。 |
(3) 气温与气压监测。 |
2.3 安全监控模型与预警技术 |
3 GPS在大坝安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3.1 GPS与全站仪监测融合应用方案研究 |
3.2 GPS运行模式研究 |
4 南一水库混凝土坝安全实时监控预警系统研发 |
4.1 系统结构 |
4.2 监测仪器 |
4.3 数据采集装置 |
4.4 通信装置 |
4.5 中央控制系统 |
5 结语 |
(8)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上大坝监测发展过程 |
1.2.2 国内大坝监测发展过程 |
1.2.3 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安全监测优化设计 |
1.3.2 监测工程施工 |
1.3.3 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和反馈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收集 |
1.4.2 设计方案优化 |
1.4.3 仪器现场安装测试 |
1.4.4 施工期观测 |
1.4.5 监测资料整编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与工程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气象 |
2.1.2 水文 |
2.1.3 地形 |
2.1.4 地貌 |
2.1.5 地质 |
2.2 工程概况 |
2.2.1 工程建设的意义 |
2.2.2 工程布局及规模 |
第3章 大坝安全监测设计 |
3.1 监测项目的确定 |
3.1.1 泄水建筑物、混凝土重力坝和发电厂房 |
3.1.2 均质土坝 |
3.2 主要项目监测方法 |
3.2.1 表面变形监测 |
3.2.2 均质土坝内部变形监测 |
3.2.3 渗流监测 |
3.2.4 强震监测 |
3.2.5 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
3.3 混凝土建筑物监测系统布置 |
3.3.1 监测断面的选取 |
3.3.2 变形监测布置 |
3.3.3 渗流监测布置 |
3.3.4 混凝土温度监测 |
3.3.5 消能工锚杆应力及接缝监测 |
3.4 均质土坝监测系统布置 |
3.4.1 观测断面的选取 |
3.4.2 变形监测布置 |
3.4.3 渗流监测布置 |
3.4.4 混凝土防渗墙应力应变监测 |
3.4.5 绕坝渗流监测 |
3.4.6 地震反应监测 |
第4章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安装 |
4.1 混凝土坝监测仪器安装 |
4.1.1 真空激光安装 |
4.1.2 倒垂线安装 |
4.1.3 双金属标安装 |
4.1.4 测缝计安装 |
4.1.5 温度计安装 |
4.1.6 量水堰安装 |
4.2 均质土坝监测仪器安装 |
4.2.1 应变计、无应力计安装 |
4.2.2 测斜管安装 |
4.2.3 渗压计安装 |
4.2.4 测压管安装 |
第5章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 |
5.1 自动化系统概述 |
5.1.1 监测系统自动化目的 |
5.1.2 自动化系统开发原则 |
5.1.3 数据采集结构模式 |
5.1.4 自动化系统布置 |
5.2 自动化系统设计基本原则和目的要求 |
5.2.1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2 系统设计的范围和目的要求 |
5.3 数据采集网络设计 |
5.3.1 纳入统一监测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
5.3.2 测量控制单元(DAU)技术要求 |
5.3.3 自动化系统实施 |
5.3.4 自动化监测项目集成与统一 |
5.3.5 自动化监测系统防雷 |
5.4 安全监测管理网络的购建 |
5.4.1 系统的网络环境 |
5.4.2 系统的硬件配置 |
5.4.3 系统的安全管理 |
5.5 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5.5.1 数据采集软件系统设计 |
5.5.2 系统配置库管理程序设计 |
5.5.3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第6章 大坝安全监测初步结果分析 |
6.1 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分析 |
6.2 坝基扬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6.3 接缝开度监测结果分析 |
6.4 防渗墙混凝土应变监测结果分析 |
6.5 均质土坝渗流监测结果分析 |
6.6 均质土坝坝体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6.1 均质土坝0+521剖面沉降监测结果 |
6.6.2 均质土坝0+684剖面沉降监测结果 |
6.7 真空激光准直系统监测成果分析 |
6.8 监测结果综合评价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评价内容及指标制定思路 |
1.1 综合评价的内容 |
1.2 确定评价指标的思路 |
1.2.1 单项指标 |
1.2.2 复合指标 |
2 设计精度指标 |
2.1 水准网 |
2.2 边角网 |
2.3 引张线监测系统 |
1) 线体安全系数及最大悬链线垂径指标 |
2) 复位误差指标 |
2.4 垂线监测系统 |
1) 正垂锤重及钢丝安全系数指标 |
2) 倒垂浮力及钢丝安全系数指标 |
3) 复位误差指标 |
2.5 视准线监测系统 |
3 数据长期准确性指标 |
3.1 回归模型 |
3.2 评价标准 |
1) 优秀: |
2) 良好: |
3) 合格: |
4) 不合格: |
4 应用实例 |
5 结语 |
(10)丹江口大坝加高对监测系统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坝加高对原坝体监测设施的影响及对策 |
1.1 对混凝土坝监测设施的影响及对策 |
(1) 对混凝土坝坝内监测设施的影响及处理 |
①EL 159 m廊道引张线。 |
②增设EL150廊道1~7坝段引张线。 |
③左岸EL140廊道、右岸EL150廊道转弯坝段精密导线。 |
④垂线监测设施。 |
⑤混凝土坝基垂直位移。 |
(2) 混凝土坝坝顶面监测设施 |
1.2 对土石坝监测设施的影响及处理 |
1.3 坝顶面垂直位移工作基点 |
1.4 大坝变形监测网 |
1.5 自动化监测设备及通信电缆 |
2 后期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设想 |
2.1 后期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及改造的原则 |
2.2 后期工程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 |
2.2.1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 |
(1) 混凝土坝水平位移监测系统的建设。 |
(2) 混凝土坝坝体挠度监测系统的建设。 |
(3) 混凝土坝垂直位移及坝体倾斜监测系统的建设。 |
(4) 混凝土坝坝顶GPS监测系统的建立。 |
(5) 混凝土坝坝基渗流及环境量监测系统的建设。 |
2.2.2 土石坝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 |
3 后期工程有关安全监测方面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四、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 万海燕. 南昌工程学院, 2020
- [2]基于Copula理论的混凝土坝变形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 陈诗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碾压混凝土坝工作状态综合评价[D]. 李俊杰. 郑州大学, 2020(02)
- [4]皂市水利枢纽大坝变形监控模型构建及指标拟定[D]. 陈娉婷.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7)
- [5]西霞院大坝外部变形监测系统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综述[J]. 海翔,马啸.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12)
- [6]中国岩石工程若干进展与挑战[J]. 佘诗刚,林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 [7]南一水库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 蔡志伟,王士军,吴维汉,鲍亮,葛从兵. 水利科技, 2011(04)
- [8]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D]. 张民. 吉林大学, 2011(09)
- [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指标[J]. 梅红,段伟,黄腾,王国栋.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9(06)
- [10]丹江口大坝加高对监测系统的影响及对策[J]. 游荣强,王红梅,王文方,毛俊隽. 湖北水力发电,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