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水稻早穗的发生与补救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1](2020)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季稻是提高中国作物复种指数、挖掘耕地集约化利用潜力的重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的双季稻被改种为单季稻,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直播替代早、晚稻育秧移栽发展双季稻双直播种植模式,能够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扭转农民种植双季稻意愿降低的局面。由于该区域全年温光资源有限,发展双季稻双直播需要生育期为90-100天的高产水稻品种。然而,目前缺少短生育期高产品种限制了双季稻双直播技术的推广。此外,关于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机制以及双季稻双直播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于2015-2016年早、晚季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在2015年以12个短生育期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旨在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特性的角度初步筛选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生产的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均使用经过初步筛选的6个短生育期品种为材料,并在晚季设置3个不同播种期处理(7月20日、7月25日和7月30日),旨在确定适合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期搭配,并综合2015-2016年数据探究短生育期品种的高产形成机理。另外,在2017-2018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双季稻双直播(DDRA和DDRB)和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TDRB和TDRHY)处理,其中DDRA和DDRB分别选择最短生育期品种和产量潜力相对较高的品种搭配,TDRB的品种搭配与DDRB相同,而TDRHY则选择当地主推的高产早稻品种,并用这些品种做晚稻种植;同时设置零氮(N0)、60 kg N ha-1(N1)和每周施用15 kg N ha-1(N2)三个氮肥处理。主要目的是评价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之间周年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比较两种模式在农艺性状、光能拦截与利用、氮肥吸收与利用等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阐明双季稻双直播实现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以期为短生育期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双季稻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能力等角度,筛选了湘早籼6号、早珍珠、早籼615、特早2961和杂株,共6个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为保证该模式安全生产,早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10日左右,晚稻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25日。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晚季播种期延后会在抽穗灌浆期遭遇低温胁迫,导致结实率降低16.8%-22.8%,减产9.1%-11.9%。湘早籼6号耐低温能力强,其在晚季所有播种期间的结实率和产量无明显差异,可用作早稻收获期延后的晚稻生产补救品种。总计有12种适宜的品种和播期搭配,这些品种和播期搭配的周年生育期为186-198天,周年总产达到13.3-14.7 t ha-1。(2)通过对2015-2016年试验中共同种植的5个短生育期品种的分析发现,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异范围为6.4-9.9 t ha-1,生育期为89-105天。短生育期水稻高产主要归因于每穗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而与生育期长短、其他产量构成因子和收获指数均无关。在超短的生育周期内,高产品种主要依赖于苗期分蘖和叶面积快速生长、生殖生长期光合净同化速率高以及灌浆期叶片衰老缓慢来提高成熟期的生物量。(3)在2017-2018年,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生育期平均比移栽双季稻短28天。DDRB在所有氮肥水平下的产量都显着高于TDRB,说明在同一品种搭配下作物建成方式由移栽改为直播并不会导致水稻减产。在低氮条件下(N0和N1),DDRA和DDRB的产量相比TDRHY平均降低11.7%。增加氮肥施用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N1和N2的产量相比于N0分别增加了6.4%和7.4%。同时,增加氮肥施用量也缩小了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间的产量差异。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产量达到7.5 t ha-1,仅比TDRHY降低4.3%。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周年产量为15.0 t ha-1,要比TDRB高1.2 t ha-1,而仅比TDRHY低0.6 t ha-1。(4)不同种植模式以及不同氮肥管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DDRA和DDRB得益于较高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得齐穗前辐射拦截量要比TDRB和TDRHY高28%,促使其同期的作物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移栽双季稻。然而,DDRA和DDRB在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则显着低于TDRB和TDRHY,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前两者的光能利用效率平均比TDRB和TDRHY降低16.7%。(5)在N1和N2,所有种植模式的氮肥回收利用率均高于50%,且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超过17 kg kg-1。DDRA和DDRB的氮肥回收利用率要比TDRB和TDRHY平均提高25.1%,然而其氮肥生理利用率却相比TDRB和TDRHY降低27.6%。总体而言,不同种植模式之间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6)DDRA和DDRB的稻田周年甲烷排放量相比TDRB和TDRHY降低了39%。然而,不同模式之间的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无明显差异。综合三种气体的温室效应,双季稻双直播模式单位面积增温潜势相比传统移栽双季稻下降了29%,而单位水稻产量增温潜势也比移栽双季稻降低31%。综上所述,通过选择适宜的短生育期水稻品种并合理安排播种期,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功进行双季稻双直播生产。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水平,同时还明显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双季稻双直播可以作为一种轻简、绿色的种植方式替代传统移栽双季稻。
纪艳霞[2](2015)在《浅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是水稻生产上一项新的栽培技术体系,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黑龙江水稻低产的问题,促进了寒地水稻高产增收.文章针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介绍了主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和建议,以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
周辉,张志转[3](2013)在《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文中提出水稻倒伏是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在详细分析了水稻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水稻倒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水稻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纪红英,付振涛[4](2013)在《寒地水稻早穗的原因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早穗是指水稻在秧田期间主茎就开始幼穗分化,移栽到大田后过早抽穗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植株变矮、高矮不齐、剑叶特长,株叶形态改变,形成野鸡尾。在同一丛内有的抽穗、有的孕穗、有的则正在长蘖,致使抽穗参差不齐,穗长、穗粒数相差很大,成熟期不一致,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形成水稻早穗的原因与品种特性、移栽秧龄、气候因素和环境条件、秧田播种量
陈品[5](2013)在《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我国稻作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以直播和移栽为主要类别划分依据的多样化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低产稻作方式可较高产稻作方式减产约1/10~1/4。而在国内水稻生产的波动性和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性的双重危机下,高产、稳产的稻作方式对于水稻生产发展及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精耕细作农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高产稻作方式——手栽稻,逐步退出主体稻作方式地位,而省工但产量潜力低的直播稻“不推自广”,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全国水稻优势产区,江苏省直播稻面积曾一度接近水稻种植面积的1/3,给水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相对于直播稻的“不推自广”,政府部门着力推广的具有省工、高产特性的机插稻在某些地区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推而不广”的问题。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推广学等学科的研究非常缺乏。为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择手栽、直播、抛秧、机插等4种主要的稻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对不同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稻作方式扩散的机制,为政府科学推广稻作方式、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在第一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第三章首先对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不同稻作方式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发生机制和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作方式的发展一方面与人口压力、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宏观政策导向有关;另一方面,与稻作技术的变革、栽培技术的进步以及轻简稻作方式的发展有关;此外,稻作方式的发展还与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户的水稻生产目标密切相关。第四章首先运用技术扩散的“S”型曲线理论对江苏省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3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江苏省全局以及市域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抛秧稻和手栽稻符合倒“S”型曲线扩散特征,直播稻的扩散不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经分解分析将其分为“S”型和倒“S”曲线扩散两个阶段。2000-2015年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扩散总体上分为直播稻替代手栽稻扩散(2000-2008)和机插稻替代直播稻扩散(2008-2015)两个阶段。预计2015年江苏省直播稻的种植比例将递减至9.71%,机插稻的扩散比例将逐渐趋向于60%,手栽稻的比例将下降至22.25%,抛秧稻比例将维持在8%左右。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空间集聚现象不断加强,直播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则不断减弱,抛秧稻和手栽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手栽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在减弱。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扩散中心区”由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转移,抛秧稻“扩散中心区”中的苏北市域增加,直播稻的“扩散中心区”主要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低速扩散区”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仍然为手栽稻的“扩散中心区”。第五章以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为案例,在对其水稻生产概况和稻作方式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机插稻的扩散机制及阻力因素。结果表明:尚湖镇稻作方式在经历了手栽稻、抛秧稻和直播稻后最终走上了机插稻的道路。机插稻的发展与尚湖镇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政策导向与行政干预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推动机插稻规模经营;通过大力度的补贴政策,降低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价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机插稻的扩散提供动力。政府投入、示范区建设、农业培训、现场会、能人示范相结合的综合推广模式,大户经营、规模化经营、农场式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农机推广部门、农业服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型模式构成了尚湖镇机插稻的扩散模式。市场的拉力、政府的推动力以及交互作用力是机插稻扩散的主要动力机制。机插稻相对优势不明显、栽插质量不稳定以及秸秆还田不到位等对机插稻的扩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场局部供求矛盾、超规模经营以及土地零碎化则制约了机插稻的扩散;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成熟度低、劳动力市场的老龄化以及年轻机手的缺乏是尚湖镇机插稻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户对稻作方式感知成本的错位、技术转换中的心理成本以及农户对技术的路径依赖影响了其对机插稻的采用。第六章主要基于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户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视角,研究了相关利益群体对不同稻作方式的生产特征、发展方向及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相关利益方之间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农户关心的是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效,认为“省时省工”、“综合效益高”、“投入少、成本低”等稻作方式自身特征是影响他们采用的最主要的方面;农技员更为关注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产特征,认为机插稻的发展更有前景,而“农民认知不足”是制约稻作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专家学者则提出了粮食安全、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多种视角的发展路径。在严格试验条件下,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的产量依次降低,但实际生产中受现实条件和技术应用到位程度的影响,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表现与主观期望出现了差异。在稻作方式推广中,必须关注乃至努力消除这种差异。第七章基于江苏省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农户调查,从农户自身特征、外部环境特征以及技术自身特征三方面,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对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采用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劳动节约型稻作方式。稻作方式是否省工对农户采用稻作方式有显着影响,稻作方式越省工农户对其采用的可能性越大。农户的年龄和兼业性、稻作方式的生产性投入和单产水平对农户采用直播稻有显着影响,与手栽稻相比,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直播稻采用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性投入少是农户采用直播稻的重要原因;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农户对直播稻的采用行为。农户的兼业性、水稻种植面积及稻作方式信息可获得性对农户采用机插稻产生了显着影响,兼业性越强、水稻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对机插稻采用的可能性大,而稻作方式信息的方便有效的获取是影响农户采用机插稻的重要原因。农户的年龄及兼业性对其采用抛秧稻有显着影响,农户的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对抛秧稻的采用行为越明显。第八章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提出了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以及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建议,从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弥合相关利益方认知差异、促进利益协调一致的对策,并结合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展提出了促进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萧成富[6](2013)在《寒地水稻早穗的预防措施》文中提出水稻早穗是说水稻秧苗在秧田期间幼穗已开始分化或发育,移栽后早则10d,迟则1个月就开始抽穗的现象。早穗已成为水田地块常出现的现象,一般减产10%40%。一、早穗原因1、本田管理不当水稻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研究,水稻生育期的时间长短可通过栽培措施调节,当田块肥力很差,插植密度大,移栽后肥水供给不协调,施肥
张钰驰[7](2011)在《寒地水稻早穗的防御对策》文中指出随着旱育稀植技术的成功引入,我省水稻栽插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均为早粳稻品种,加之又有良好的生态条件,我省的稻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国。然而,由于我省水稻栽培历史相对较短,大部分农民的种稻经验不足技术欠缺,加之地区南北跨度较大,品种较多而适应区域较窄,农民在一味地追求高产和优质的同时放松了对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
王新兵,王晓珍,张婧,孙丽丽,徐昆,张红雷[8](2010)在《水稻早穗原因及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早穗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品种、外界环境、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从水稻品种、秧田及本田管理等方面简要概括了水稻早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孙殿霞,张启楠,田立彬[9](2009)在《浅谈寒地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早穗在我国南方早稻早熟品种中时有发生,但对早穗现象发生机理及对策的研究较少,而在北方寒地稻作区对水稻早穗的研究尚未见报导。2001年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都有早穗现象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深入地研究寒地水稻早穗发生的机理和防御对策,将为我省水稻高产稳产和应对农业入世挑战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
杨爱萍[10](2009)在《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湖北省夏季气候已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它地区显着不同的是湖北夏季气温有明显的降低趋势,近年相伴频繁出现的“夏凉”对水稻生产已造成严重影响,成为湖北省水稻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根据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指标,利用ArcGIS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域内的盛夏低温冷害的变化规律从时、空、强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冷害强度状态变化进行M-K突变分析。通过对湖北省水稻盛夏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分析,并结合全省水稻生产的基本情况,探讨盛夏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主要包括水稻对冷害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评估,最终作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的风险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湖北盛夏冷害高发区域范围扩大强度增强。鄂西山区灾害发生几率较往年更加频繁。特别是2001~2006年,在统计的74个站点中,发生冷害的站点约达到一半,是1971-2006年36年平均值的2倍;2)通常盛夏冷害在湖北的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大致首先在鄂西南地区发生,扩展到整个鄂西山区且强度加大、持续时间增长,接着在较低海拔的东部地区大范围发生。大致8月底后,高海拔的鄂西南个别地区还会发生一到两次强度较弱的冷害;3)2001~2006年盛夏低温冷害持续天数有明显的增大,鄂西地区比东部大,而鄂西北比西南大。近年来盛夏低温冷害对江汉平原部分中稻产地影响比较严重,主要也是冷害持续时间延长、强度增大的结果;4)灾害的强度状态在1971~2006年里大概经历了两次突变过程。第一次突变开始时段是1988~1993年,灾害强度由强转弱。到了2002年左右盛夏低温冷害开始第二次突变,强度增强了三倍左右。5)从水稻对冷害的敏感性上分析,鄂西北总体上属于高敏感性地区,而鄂西南则属于低敏感性地区。江汉平原中的钟祥、宜城、枣阳、荆门、荆州、潜江、监利、石首一带以及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区范围内,是另外两个敏感度高值区域。鄂东低山丘陵地区也是敏感性最复杂的地带之一。武穴、阳新和红安是全省敏感度最高值的地区,广水、安陆、随州和京山一带是次高值区。这些地区在分析的30多年来盛夏低温冷害发生次数少,每次灾害均导致这些地区水稻产量锐减;6)水稻对盛夏低温冷害的适应性呈现中部平原地区高,东西山区丘陵地区较低的分布状况。湖北省中部以钟祥为中心是水稻冷害适应性高值。其中,鄂东地区的适应性比西部高,但低于中部的适应度,且自北向南适应度递减。鄂西地区是相对低适应度地区,且鄂西南适应性比鄂西北要低,等值线分布稀疏。在鄂西南和鄂西北交界的秭归附近,是适应性低值中心;7)水稻盛夏低温冷害风险区划综合考虑了灾害变化特征、水稻自身对灾害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而得出的结论。分析结果与历史事实基本相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东经111.25°以西的鄂西山地属于冷害风险较大的区域。其中,鄂西北地区的风险比鄂西南的大。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区范围内灾害发生也比较频繁,强度较大,且该地区的水稻对盛夏冷害敏感性较高,适应性较低,故也属于风险最大的地区之一。东经111.25°以东地区水稻盛夏低温冷害的风险较弱,但在钟祥、随州、宜城附近,通城、通山附近以及荆州部分地区仍须警惕盛夏低温冷害的威胁。综上所述,态势明显增强的盛夏低温冷害,已经并将可能继续严重影响湖北省水稻的安全生产,成为湖北省水稻生产中必须高度警惕的自然气象灾害。对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其发生规律,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从而达到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维护粮食安全的目的。
二、黑龙江省水稻早穗的发生与补救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水稻早穗的发生与补救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
1.1.1 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
1.1.2 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3 水稻总产增加的主要途径 |
1.1.4 轻简化双季稻种植模式的发展 |
1.2 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 |
1.2.1 水稻直播的技术特点 |
1.2.2 我国直播稻的生产现状 |
1.2.3 直播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
1.3 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1.4 完善双季稻双直播的栽培管理措施 |
1.4.1 符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要求的品种特性 |
1.4.2 确定双季稻双直播合理的播种期 |
1.4.3 优化氮肥管理方式 |
1.4.4 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适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及播期搭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田间试验条件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田间管理 |
2.1.4 气象数据 |
2.1.5 生育进程及田间倒伏的观测 |
2.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2015和2016年气象条件 |
2.2.2 2015年供试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
2.2.3 2015年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 |
2.2.4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生育期表现 |
2.2.5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2.2.6 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种期推荐搭配 |
2.2.7 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农艺特性 |
2.2.8 2015和2016年份间产量差异的原因 |
2.3 讨论 |
2.3.1 在早、晚季直播条件下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 |
2.3.2 短生育期水稻高产的生理基础及农艺特性 |
2.3.3 从品种和播期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可行性 |
2.3.4 双季稻双直播配套的杂草及水分管理 |
2.4 结论 |
第三章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在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方面的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田间试验条件 |
3.1.2 试验设计 |
3.1.3 田间管理 |
3.1.4 气象数据 |
3.1.5 生育进程观测 |
3.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
3.1.7 冠层光能拦截及利用效率测定 |
3.1.8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
3.1.9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17-2018年气象条件 |
3.2.2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对水稻物候期的影响 |
3.2.3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 |
3.2.4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双季稻的周年产量 |
3.2.5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 |
3.2.6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
3.2.7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光照辐射拦截及利用特性差异 |
3.2.8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株高、最大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 |
3.2.9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 |
3.2.10 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
3.3 讨论 |
3.3.1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
3.3.2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氮肥吸收与利用特性差异 |
3.3.3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浅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育苗前准备 |
2 播种 |
3 秧田管理 |
4 整地插秧 |
5 肥水运筹 |
6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
7 适时收获 |
(3)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倒伏的原因 |
1.1 品种特性 |
1.2 播种量过大、秧龄过长 |
1.3 耕作层过浅 |
1.4 栽植密度不合理 |
1.5 施肥不合理 |
1.6 灌溉不合理 |
1.7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
1.8 自然灾害 |
2 水稻倒伏的预防措施 |
2.1 选择抗倒伏品种 |
2.2 适期播种 |
2.3 培育壮秧 |
2.4 合理深耕,适当深栽 |
2.5 选择合理的栽植密度 |
2.6 合理施肥 |
2.7 科学灌溉 |
2.8 适当化学调控 |
2.9 及时防治病虫害 |
3 水稻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
(4)寒地水稻早穗的原因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稻早穗的原因 |
二、水稻早穗的预防对策 |
1. 根据品种特性, 确定适宜秧龄: |
2. 严格控制播种量, 培育带蘖壮秧: |
3. 提高栽插质量: |
4.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
5. 不栽超龄秧: |
三、早穗发生的补救措施 |
(5)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稻作方式的发展密切相关 |
1.1.2 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给水稻安全、稳定生产带来了隐患 |
1.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1.1.4 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是解决稻作方式发展问题的需要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假说 |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稻作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稻作方式的种类划分 |
2.1.2 不同稻作方式的生理生态特性 |
2.1.3 不同稻作方式的技术属性 |
2.2 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 |
2.2.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内容 |
2.2.2 技术扩散研究方法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 |
2.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
2.3.1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 |
2.3.2 农户行为的研究方法 |
2.3.3 农户稻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技术扩散理论 |
2.4.2 农户行为理论 |
2.4.3 效用最大化理论 |
2.4.4 集体行为理论 |
2.4.5 感知价值驱动理论 |
2.4.6 技术相对优势理论 |
2.4.7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作方式的发展与扩散机制 |
3.1 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 |
3.1.1 手栽稻 |
3.1.2 直播稻 |
3.1.3 机插稻 |
3.1.4 抛秧稻 |
3.2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3.2.1 手栽稻的发生机制 |
3.2.2 直播稻的发生机制 |
3.2.3 机插稻的发生机制 |
3.2.4 抛秧稻的发生机制 |
3.3 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3.3.1 稻作方式的宏观扩散机制 |
3.3.2 稻作方式的微观扩散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空扩散特征研究 |
4.1 江苏省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4.1.1 直播稻 |
4.1.2 机插稻 |
4.1.3 手栽稻 |
4.1.4 抛秧稻 |
4.2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思路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结果分析 |
4.4 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4.4.1 模型构建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作方式扩散的案例分析 |
5.1 调查基本情况 |
5.2 尚湖镇水稻生产及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2.1 尚湖镇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 |
5.2.2 尚湖镇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
5.2.3 尚湖镇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3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生与演化 |
5.4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 |
5.4.1 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 |
5.4.2 机插稻的扩散模式 |
5.5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5.5.1 稻作方式扩散的动力机制 |
5.5.2 稻作方式扩散的阻力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相关利益方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框架 |
6.1.2 研究方法 |
6.2 数据、资料来源与调查内容 |
6.2.1 样本收集与数据来源 |
6.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6.3 基于农户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3.1 农户稻作方式的认知基础 |
6.3.2 农户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3.3 农户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农技推广人员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4.1 农技推广人员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4.2 农技推广人员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5 基于专家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5.1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发展 |
6.5.2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生产特性 |
6.5.3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6 基于政府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 |
6.6.1 发展、稳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
6.6.2 政府认知的“挂钟”与农民认知的“棘轮” |
6.6.3 稻作方式发展的政府认知与行为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7.1.1 分析框架 |
7.1.2 数据来源 |
7.2 变量选择及赋值 |
7.2.1 因变量的选择 |
7.2.2 自变量的选择 |
7.3 模型设定 |
7.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1 样本基本情况 |
7.4.2 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
7.5 农户采用直播稻技术的回归结果分析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8.1.2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8.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8.1.4 相关利益方关于稻作方式的认知差异 |
8.1.5 影响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因素 |
8.2 政策建议 |
8.2.1 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 |
8.2.2 弥合各方认知差异,协调利益一致,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 |
8.2.3 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4 尚湖镇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技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稻作方式发展调查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寒地水稻早穗的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穗原因 |
1、本田管理不当 |
2、秧田管理不当 |
3、选用过早熟品种 |
4、移栽时秧龄过大 |
二、预防措施 |
1、插适龄秧 |
2、品种选择 |
3、加强苗期管理, 培育壮秧 |
4、加强田间管理 |
(8)水稻早穗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早穗原因 |
1.1 选用过早熟品种 |
1.2 插秧后持续高温 |
1.3 秧田管理不当 |
1.4 移栽时秧龄过大 |
1.5 本田管理不当 |
2 预防措施 |
2.1 品种选择 |
2.2 加强苗期管理, 培育壮秧 |
2.3 插适龄秧 |
2.4 加强田间管理 |
(9)浅谈寒地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寒地水稻早穗发生原因 |
1.1 早熟品种越区种植 |
1.2 苗床温度过高 |
1.3 超秧龄栽插 |
1.4 秧苗生长环境恶劣, 刺激生长中心过早转移 |
1.5 插后遇高温, 生育期缩短 |
2 寒地水稻早穗的防御对策 |
2.1 合理选种, 严禁越区种植 |
2.2 加强秧苗期肥、水管理 |
2.3 适时栽插, 严禁超秧龄 |
2.4 发生早穗要及时补救 |
(10)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和意义 |
2.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
2.1.水稻低温冷害的定义 |
2.2.国外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概况 |
2.3.国内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概况 |
3.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概述 |
3.1.风险概念的确定 |
3.2.农业气象灾害系统组成 |
3.3.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内容 |
3.4.敏感性分析与适应性分析 |
3.5.农业气象风险分析 |
3.5.1.风险辨识 |
3.5.2.风险估计 |
3.5.3.风险评价和决策 |
4.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
2.研究方法 |
2.1.盛夏冷害强度指标的定义 |
2.2.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的ArcGIS空间分析 |
2.3.冷害突变分析——M-K突变分析原理 |
2.4.气象产量的分离 |
2.4.1.气象产量分离的方法概述 |
2.4.2.分离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 |
2.5.敏感性分析方法 |
2.6.适应性分析方法 |
2.7.风险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 |
1.盛夏冷害几率空间分布 |
2.盛夏冷害范围变化特征 |
3.盛夏冷害发生过程描述及持续时间变化特征 |
3.1.灾害发生过程描述 |
3.2.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特征 |
4.盛夏冷害强度空间分析 |
4.1.盛夏冷害强度30年平均值分布状况 |
4.2.盛夏冷害强度年代变化特征 |
5.盛夏冷害强度突变分析 |
第四章 盛夏低温冷害对湖北水稻的影响 |
1.历史概况 |
2.盛夏低温冷害对湖北中稻产量的影响 |
3.水稻低温冷害敏感性分析 |
3.1.分析结果 |
3.2.结果检验 |
4.湖北中稻适应性评估 |
5.水稻盛夏冷害风险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1.结论和对策 |
1.1.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应对灾害风险的对策 |
2.本文特点 |
3.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阶段发表的论文 |
四、黑龙江省水稻早穗的发生与补救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D]. 徐乐.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浅谈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纪艳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4)
- [3]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J]. 周辉,张志转. 农业灾害研究, 2013(10)
- [4]寒地水稻早穗的原因与防治[J]. 纪红英,付振涛. 现代农业, 2013(07)
- [5]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D]. 陈品. 扬州大学, 2013(04)
- [6]寒地水稻早穗的预防措施[J]. 萧成富. 农民致富之友, 2013(05)
- [7]寒地水稻早穗的防御对策[J]. 张钰驰.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08)
- [8]水稻早穗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王新兵,王晓珍,张婧,孙丽丽,徐昆,张红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19)
- [9]浅谈寒地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孙殿霞,张启楠,田立彬.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7)
- [10]湖北水稻盛夏低温冷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D]. 杨爱萍.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