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文献综述)
闫鹏叶[1](2019)在《音乐生态学视角下的雁北耍孩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耍孩儿是以曲牌命名的雁北地方戏曲,流行范围较小,主要以大同、怀仁、应县为主。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导致了耍孩儿的变化,这其中的变化有自然系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有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失衡状况,也有其本身艺术形态继承发展造成的因素。笔者以音乐生态学为视角,通过对耍孩儿演出团体、受众群体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耍孩儿自然系统、文化系统和音乐系统的分析,折射出耍孩儿当下的生存状态。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站在音乐生态学的视角,以语言学、社会学、戏剧戏曲学等学科的方法为依托,探讨耍孩儿的生态系统。《格罗夫美国音乐词典》将“音乐生态学”定义为“对音乐、文化和自然的复杂研究”。音乐生态学,倡导以整体的方法来研究,把音乐、文化和自然三个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本文依托这一概念,通过分析耍孩儿自然、文化与音乐的关系问题,希望唤醒人们对耍孩儿的保护意识,理解耍孩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传承群体之间需要相帮相扶。2、为了使耍孩儿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使它不断地具有新的生命力,耍孩儿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新的艺术。3、受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耍孩儿也走出了多样化的道路,活动的多样性为耍孩儿剧种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更大的推广平台。
张雅雯[2](2019)在《基于主题文化表达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堰桥·故里菜乡耕岛农博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传统农业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以及对美好坏境的追求。因此,农业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集生产经营、主题文化表达、科技文化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农业观光园应运而生。第一,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主题文化农业观光园及其相关的概念,指出其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观光园,具有生产性、观光性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分析国内外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概况,并针对目前我国类似项目的发展情况,概括总结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第二,选取国内三个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主题农业(文化)博览园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区位规模、规划目标与战略、项目主题文化表达、具体建设情况等方面对江苏茶博园、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规划设计进行评价比较,总结出可以借鉴的成果。第三,总结和归纳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规划原则,辨析了主题文化型观光农业园的功能与分类,探索主题文化的表达对于园区建设运营的意义。试图通过总结主题文化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载体,构建基于主题文化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模式,为今后同类型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指导。第四,实证研究了无锡堰桥故里菜乡耕岛农博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全面阐述了案例的开发背景、项目概况、开发原则与依据、开发思路与建设目标等,并对园区的功能分区、景观项目、景点名称、水利水系、绿化体系规划、旅游休闲活动策划以及管理经营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制作规划设计图件50幅。
刘遹菡[3](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崔天宇[4](2017)在《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效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导致土地零散,但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形成一定的土地规模。为了适应环境和市场的改变,各种组织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满足了农民的切实需求,解决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与农业机械化大规模要求之间的矛盾。但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中的农机服务组织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哪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的运作是相对有效率的。文章首先分析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农机服务组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国外发达国家地广人稀的国情决定了国外都是大规模农场,导致国外对农机服务组织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亚洲欠发达地区,并重点研究组织形成与发展、现状、对策以及经验借鉴,对各类组织效率的研究主要采用DEA方法进行测算,对农机服务组织效率问题研究成果较少,这些不足都是本文的研究空间。其次,明确文章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江苏省主要的四种服务组织形式,并详细阐述了本文的两个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再次,通过对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演变引出农机服务组织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联社、自我服务+对外服务和农机服务公司四种组织形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组织结构,为组织效率的比较分析奠定了基础;然后,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运用Williamson提出的“比较分析”方法和Dahlman提出的交易成本分类对四种组织形式的组织效率水平进行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通过比较不同组织形式在提供农机服务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大小,以此来判定组织效率的高低。一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信息搜寻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和转换成本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四种服务组织在不同情况下的交易成本的大小;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实例分析进行支撑,并分别从组织自身发展角度和政府角度针对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组织效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张天玉[5](2016)在《LD公司应急软件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处在一个公共危机应对艰难而又关键的时期,随着政府和群众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公共安全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应急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涵盖应急需求、应急过程、应急产品以及参与主体的应急产业新内涵及其特有属性。在LD软件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制定过程中,笔者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为LD软件公司研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是问题的分析,第三部分是问题的解决。第一部分中,对LD软件公司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公司需考虑的营销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介绍了公司的中长期营销目标。第二部分中,首先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出十二个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然后,对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和微观环境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SWOT分析矩阵,明确了公司的机会:公司应急软件细分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是公司发展的有利市场;第三部分中,首先采用STP法应急软件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并进行了LD软件公司的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然后,确定公司的一般性战略为差异化战略,并为公司制定出包括“4P”策略、全员营销策略的营销策略;最后,介绍了笔者在LD软件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制定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LD应急软件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本论文对应急软件企业,特别是对规模和经营性质等相似的中小软件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志强[6](2015)在《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 ——基于治理场域演化的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加速了农村场域制度变迁和市场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村传统社会结构处于整体流变状态。农村组织资源快速流失和社会失序为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重塑提出了客观诉求。“组织起来”成为当前农村治理语境下的关注焦点,农村社会组织是这种话语范畴中的重要内容。“农村社会组织”是统述性的话语概念,指嵌入农村社会结构的系统机制和组织安排,社会组织建构目的是为解决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秩序重塑和村社共同体生活意义及文化、精神层面等价值再规范问题。从理论视角、分析路径、理论价值、研究目的及研究结论五个方面简要概述。理论视角:以学界有关社会组织“结构研究”和“行动研究”的两类主导范式相结合为视角切入,在结构功能理论与开放组织系统理论基础上,从自主国家与能动社会互构的思维逻辑,立足国家与村社相互交融的机制、策略与路径,重点关注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思路,提出了“结构-行动”互构性新解释视角;分析路径:将村社共同体置于长时段历史背景,运用中观、宏观和微观三层研究框架,对转型农村社会组织场域的生长逻辑、演变机理、重构动力和发展路径展开具体阐释;理论价值:村社场域中的“结构-行动”互构解释视角,能够系统阐释转型农村社会结构及网络关系中的制度及地方知识形构的“规范秩序”与“行动秩序”互动机制的治理逻辑,及这种机制所演绎的农村社会组织场域的演化和发展历程;研究目的:旨在理论和经验层面对转型农村社会组织运行的内在规律作出合乎理性的解释,并尝试以问题为基点在实践层面重塑新时期农村社会组织的治理框架。研究结论:以转型农村社会组织为基点的农村治理问题的研究,理论上不仅可以充实转型农村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和新内容,有效构架起与学界对话的理论平台,同时把农村社会整体发展问题的研究链接起来,也为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建设路径和治理发展方向做出了探索式努力。导论部分除了选题的缘由和问题提出的背景外,重点是对研究视角选取的解释。基于学界在“问题意识”导向下所开展的农村跨学科研究路径的普遍思维,以“国家-社会”关系范式和“制度主义”范式为基点,从转型社会发展进程中问题研究的预设前提着眼,提出两种范式背后实质都暗含着探寻国家现代化发展和治理转型内在逻辑的假定,特别是如何阐释大转型所引致的社会基础性结构深度调整的现象本质,以及探讨如何发挥行动主体的社会新秩序重建功能以适应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共治诉求的问题。“结构—行动”互构性解释视角的提出是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特性和农村问题研究的学理诉求而尝试的研究视角和分析工具。第二章阐释了“结构—行动”互构性视角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经典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修正框架之上调适和发展的。除此之外,也汲取了政治科学中有关国家与社会、制度主义及组织行为科学等理论元素,是一种系统化、动态化和开放式的,更接近社会现实的综合性分析框架,蕴含着均衡和包容的价值诉求。以结构功能理论内涵的“能动”、“分化整合”和“均衡”分别对应了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治理演化的三大特性,预设了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下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研究的理论依据和论证前提。现实来看,农村社会系统整体发生巨变,传统结构框定下的农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社会空间格局、集体行动逻辑、关系模式及文化秩序所构建的治理场域也处于重新形塑过程中,同时这种过程也反推了新的秩序安排和价值合意的农村社会结构的重建。这种框架的理论精神,意味着社会结构及各行动者诸要素,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最终的结果将指向某种和谐的良序秩序治理结构,即互构到均衡治理的思想,这是本论所趋向的“结构—行动”互构视角的理论探析和现实建构的主体思路。第三章阐释了组织开放视野下转型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的内涵特征。“结构—行动”视角下组织开放性视角强调了行动要素的复杂性和多边性及相互之间的松散联系。开放系统将注意力从结构转移到了过程,强调组织与周围及渗透到组织要素之间联系的相互作用,环境被看作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终极资源,所有这些都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构了“转型农村社会组织结构变迁与治理转型”的分析框架:从转型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流变和组织变迁的历史脉络及发展趋势的路径入手,依据“空间转换——结构流变——场域转型——组织重构—治理发展”的逻辑思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阐释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结构与行动变迁的意涵和路径。第四章重点阐释转型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演变动力和发展路径。转型期的农村社会组织正是在与外界环境系统的交互沟通中,不断汲取和接纳着农村新组织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及能量要素,并通过持续的内在系统的适应性转化和结构化过程,形塑着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组织系统的整体概貌,推进了组织场域的演化和变迁。变迁动力源于特定时空场域下农村社会组织开放系统所逐渐呈现的生长机制的耗散性能动结构。在农村社会组织开放系统框架下,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的演化和结构变迁的考察是农村社会变迁和结构整合过程的具体呈现,深入挖掘系统内部的动力机制和发展逻辑,清晰展示系统演变耗散结构的边界特征和场域的演化态势,从而有效解释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演变的生长逻辑、动力机制、运行路径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第五章以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农村老人协会为经验案例,解释场域下的结构行动互构的方法路径能否有效应对或解决现实问题,以实践话语嵌入理论框架的探讨是否具备现实可行性。农村老人协会组织作为实体化的客观存在,不仅深刻嵌入农村社会环境并伴随农村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而且其现实样态和功能变迁也与国家发展的整体环境和时代诉求保持共时性。从对直接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再组织”的历史批判和时代反思入手,去探索农村社会深层次的治理转型命题,解析老人协会等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聚焦现代性带来的农村社会转型的场域情景,揭示现象背后的实质根源,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层次意义,理解农村社会治理现实的面向和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是政策层面的建议,提出了运用均衡治理新思维建构农村社会良序发展模式的路径尝试。这种思路源于以下三种启示:一是源于文章研究视角的方法论意义;二是源于国家农村治理传统路径历史反思下的思维转向;三是提升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力和治理时代转型的现实诉求。通过行动者、制度和环境三种层面的均衡机制对转型农村社会组织的现实建构具体路径做了详细阐释。第七章是结论部分,主要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全文作出讨论和总结。在本文研究中,就理论层面而论,是基于问题思辨视角下尝试对新解释视角探索的前提开展的,意在展示转型期农村场域普遍化问题的解释思路,还需要在现实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检测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继续调整和完善解释框架的运用思路及论证逻辑。现实层面而论,基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对农村社会治理的制度设计,应由“行政型”逐渐朝“能促性”政策导向转化,以“内生为核,外推为壳,壳核互连,适度分离”的发展思路,帮助转型期的农村建立自主秩序。为建设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实现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乃至为实现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齐爱国[7](2005)在《人文生态的理想 ——生土窑洞原生态民居的失落与再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充满着对未来的幻想,而建筑是架构未来的一种途径。研究和表达我们对不确定的事物的见解的主要媒介,是信仰、哲学和艺术,这些包括人类住居在内的是人类对生态理想的追求。 人文生态住居的理想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态美学与建筑几何学概念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社会性质中的社会状态在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梦想时代转变过程中,使人性状态由异化时代向反省回归时代发生转变;艺术观念由现代向后现代主义转变。在这一大前提下,人类的消费及人口却在不断的增长。大自然、地球乃至宇宙承受的压力已达到底线,我们已经处在生态环境危机状态的包围之中。努力寻找一种节能或低能耗的居住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并不反对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但技术本身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何况技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我们通过对生土窑洞民居的研究,找到人文生态环境中的地理要素、经济要素以及人文要素的综合体系,对社会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重新认定,促进社会文化由后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混乱,以及当前的反人性和追求商业价值的功利主义向“宜居时代”人文生态的理想观念转变。 本论文对原生态生土窑洞民居发展的历史成因与变迁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研究。从生土窑洞民居的产生与发展,就营造方法与文化整体及两者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差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伦理功能对建筑型制的影响做了比较分析。还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了窑洞民居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研究,从生态美学观念与景观心理组织的环境观念出发,探讨窑洞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研究作为世界上唯一最大区域的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文化与生存生活空间,探讨以延续和传承该地域的文化特质为目的,对这一地区未来生态居住环境提供建设性的可行方法,提出整体发展的文
王金武[8](2001)在《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工程课题的一个子课题,通过系统研究水稻田间主产过程机器系统,为三江平原加快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国内外水稻田间生产过程机械化研究现状,结合三江平原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实际情况,本文以耕整地、插秧和收获作业环节的机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水稻田间生产的环境条件、生产工艺过程、最佳作业期、机器系统选型等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 本文较系统地对PVC塑料池埂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应用PVC塑料池埂从经济性和适用性上均优于泥埂,有利于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力,不误农时,降低了综合费用,它是水稻生产作业的一种变革性的措施。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方法,对三江平原水稻生产中插秧和收获作业环节的适时性损失进行了试验,首次得到了该地区水稻生产适时性损失函数和适时性损失系数,使水稻生产机器系统的配备理论更加完善。 本文对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出的履带车辆(前驱动)前进比后退省力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转向力矩传感器和标准扭矩仪以及拉压传感器,对履带车辆前驱动和后驱动的转向力矩、制动力和转向半径进行了测试,首次得出履带车辆前驱动比后驱动转向力矩小50%的结论,同时得到转向力矩与制动力和转向半径的变化规律,以及制动力与转向半径的变化规律,这些结论为履带车辆在前后驱动配置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方法分别对三江平原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的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设置多项指标进行多种机型的优选,按综合指标给出了优劣排序。 本文首次将适时性损失最小引入目标函数,建立了机器系统配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模拟优化,得出了使用PVC池埂的两旋一翻方案最优,同时得到插秧和收获作业天数是系统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获得了三江平原水稻的适宜插秧和收获作业天数,以及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的机器配备量。对比分析表明,优化的机器系统经济效果显着,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从而为三江平原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本刊讯[9](1976)在《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文中研究说明 在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热潮中,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于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在福建省长泰县召开。会议在福建省机械工业局的关怀和支持下,由一机部机械院农机所和福建省机械研究所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工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
二、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生态学视角下的雁北耍孩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音乐生态学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2 耍孩儿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耍孩儿的自然系统 |
2.1 物质的自然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与自然灾害 |
2.1.3 人口 |
2.2 社会构建的“自然” |
2.2.1 政治因素 |
2.2.2 经济因素 |
2.2.3 新媒体环境 |
2.2.4 其他 |
3 耍孩儿的文化系统 |
3.1 语言 |
3.1.1 声母和韵母的影响 |
3.1.2 字调的影响 |
3.2 风俗 |
3.3 宗教信仰 |
3.4 受众 |
3.5 小结 |
4 耍孩儿的音乐系统 |
4.1 音乐构成 |
4.1.1 乐队 |
4.1.2 唱腔 |
4.1.3 表演特色 |
4.1.4 调式 |
4.1.5 剧目特色 |
4.1.6 伴奏曲牌 |
4.2 音乐个体 |
4.2.1 艺人学习方式 |
4.2.2 传承人 |
4.3 音乐群体 |
4.3.1 大同市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 |
4.3.2 大同市阳合坡耍孩儿剧团 |
4.3.3 朔州市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 |
5 耍孩儿的音乐、自然和文化三个系统的关系 |
5.1 自然的孕育与塑造 |
5.1.1 山水的阻隔与保护 |
5.1.2 自然、灾害的影响 |
5.2 社会维护与支持 |
5.2.1 新媒体带来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
5.3 历史构建与延续 |
5.4 个人创造与体验 |
5.4.1 受众 |
5.4.2 演员 |
5.4.3 戏曲研究工作者 |
结论 音乐生态学视角下耍孩儿现状的思考 |
(1)传承群体相帮相扶 |
(2)音乐在“纵向继承,横向借鉴” |
(3)生态在不断维持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主题文化表达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堰桥·故里菜乡耕岛农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位背景 |
1.1.3 产业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归纳法 |
1.3.2 案例比较分析法 |
1.3.3 实证案例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发展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
2.1.2 农业观光园、农业博览园 |
2.1.3 主题文化 |
2.1.4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 |
2.2 国内外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研究综述 |
2.2.1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2.2.2 国外主题文化型观光农业园发展概况 |
2.2.3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2.2.4 国内主题文化型观光农业园发展概况 |
2.3 国内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2.3.1 国内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2 国内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对策 |
第三章 主题农业(文化)博览园相关案例分析 |
3.1 案例分析——江苏茶博园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规划目标与战略 |
3.1.3 具体建设情况 |
3.1.4 小结 |
3.2 案例分析二——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
3.2.1 展会概况 |
3.2.2 规划建设目标 |
3.2.3 规划建设战略 |
3.2.4 具体建设情况 |
3.2.5 小结 |
3.3 案例分析三——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 |
3.3.1 区位分析 |
3.3.2 规划目标与战略 |
3.3.3 具体建设情况 |
3.3.4 小结 |
3.4 案例综合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主题表达的农业观光园规划研究模式 |
4.1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与规划原则 |
4.1.1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
4.1.2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规划原则 |
4.1.3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
4.2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的功能与分类 |
4.2.1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的功能 |
4.2.2 主题文化型农业观光园的分类 |
4.3 主题文化的表达在农业观光园建设运营中的意义 |
4.4 主题文化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载体 |
4.4.1 生产性景观 |
4.4.2 园林景观 |
4.4.3 农业科技景观 |
4.4.4 主题体验活动 |
4.5 基于主题表达的农业观光园规划研究模式总结 |
第五章 实证案例:无锡堰桥·故里菜乡耕岛农博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开发背景分析 |
5.2 项目SWOT分析 |
5.2.1 优势(Strengths) |
5.2.2 劣势(Weakness) |
5.2.3 机遇(Opportunity) |
5.2.4 挑战(Threats) |
5.3 项目概况及基地分析 |
5.3.1 地理位置及用地范围 |
5.3.2 上位规划解读 |
5.3.3 基地概况 |
5.3.4 项目资源条件分析 |
5.3.5 现状分析 |
5.4 规划开发原则与依据 |
5.4.1 规划原则 |
5.4.2 规划依据 |
5.5 规划开发思路与建设目标 |
5.5.1 开发思路 |
5.5.2 建设目标 |
5.6 项目总体开发定位 |
5.6.1 发展宗旨 |
5.6.2 主题定位 |
5.6.3 功能定位 |
5.6.4 市场定位 |
5.7 园区整体规划布置 |
5.7.1 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
5.7.2 景观项目规划 |
5.7.3 景点名称策划 |
5.7.4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5.7.5 水利水系规划设计 |
5.7.6 绿化体系规划设计 |
5.7.7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5.7.8 景观专项规划设计 |
5.8 旅游休闲活动内容策划 |
5.8.1 蔬菜文化主题休闲活动策划 |
5.8.2 农耕文化、吴地文化主题休闲活动策划 |
5.9 管理经营方案 |
5.9.1 管理组织建设 |
5.9.2 生产经营策划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格来源 |
致谢 |
(3)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机服务组织的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农机服务组织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农机服务组织研究现状 |
1.2.1.3 农机服务组织研究方法 |
1.2.1.4 农机服务组织研究现状总结 |
1.2.2 组织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3 组织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农机服务组织效率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效率和组织效率 |
2.1.1.1 效率 |
2.1.1.2 组织 |
2.1.1.3 组织效率 |
2.1.2 农机服务组织形式 |
2.1.2.1 农机专业合作社 |
2.1.2.2 农机专业合作联社 |
2.1.2.3 自我服务+对外服务形式 |
2.1.2.4 农机服务公司 |
2.1.3 农机服务需求主体 |
2.1.3.1 农户 |
2.1.3.2 种植大户 |
2.1.3.3 家庭农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组织结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 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78—1985年) |
3.1.2 起步阶段(1986—1995年) |
3.1.3 快速发展阶段(1996—2003年) |
3.1.4 全面推进阶段(2004年以后) |
3.2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的演变 |
3.3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
3.3.2 农机专业合作联社现状分析 |
3.3.3 家庭农场和农机大户发展现状分析 |
3.3.4 农机服务公司现状分析 |
3.4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组织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
3.4.2 组织成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
3.4.3 资金匮乏限制了组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效率比较分析 |
4.1 交易成本测度体系与计量模型构建 |
4.1.1 测度体系的构建 |
4.1.1.1 交易成本测度指标设定 |
4.1.1.2 交易成本测度变量设置 |
4.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2 交易成本测度指标影响因素 |
4.2.1 信息搜寻成本影响因素 |
4.2.2 协商与决策成本影响因素 |
4.2.3 契约成本影响因素 |
4.2.4 监督成本影响因素 |
4.2.5 执行成本影响因素 |
4.2.6 转换成本影响因素 |
4.3 四种农机服务组织形式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 |
4.3.1 信息搜寻成本 |
4.3.1.1 比较分析 |
4.3.1.2 比较结果 |
4.3.2 协商与决策成本 |
4.3.2.1 价格博弈模型 |
4.3.2.2 比较分析 |
4.3.2.3 比较结果 |
4.3.3 契约成本 |
4.3.3.1 比较分析 |
4.3.3.2 比较结果 |
4.3.4 监督成本 |
4.3.4.1 比较分析 |
4.3.4.2 比较结果 |
4.3.5 执行成本 |
4.3.5.1 合作—违约博弈模型 |
4.3.5.2 比较分析 |
4.3.5.3 比较结果 |
4.3.6 转换成本 |
4.3.6.1 比较分析 |
4.3.6.2 比较结果 |
4.4 影响因素的变动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 |
4.4.1 建立与交易对象的良好关系,增强熟悉度 |
4.4.2 组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
4.4.3 农民素质水平和法律观念的提高 |
4.4.4 农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
4.4.5 组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效率案例分析 |
5.1 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 |
5.2 农机专业合作联社组织形式 |
5.3 自我服务+对外服务组织形式 |
5.4 农机服务公司组织形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建议 |
6.1.1 优化组织结构,规范运行机制 |
6.1.2 加强交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6.1.3 适度扩大规模,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
6.1.4 主动维持与周边农户的关系,实现双赢 |
6.2 政策启示 |
6.2.1 加强农民培训,提升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 |
6.2.2 完善农机化人才政策,稳定和吸引人才 |
6.2.3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
6.2.4 发展“互联网+”,构建农机资源共享平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LD公司应急软件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LD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 |
2.1 LD公司概况 |
2.2 LD公司产品介绍 |
2.2.1 软件产品项目 |
2.2.2 集成产品项目 |
2.3 LD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2.3.1 总体环境分析 |
2.3.2 行业现状分析 |
2.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2.3.4 消费者分析 |
2.4 LD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4.1 品牌及资质 |
2.4.2 产品及案例 |
2.4.3 人才及资本 |
2.4.4 销售网络 |
2.4.5 客户资源 |
2.5 LD公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1 LD公司SWOT分析 |
2.5.2 LD公司的战略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公司的STP分析 |
3.1 市场细分 |
3.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3.3 市场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D公司的营销策略分析 |
4.1 产品策略分析 |
4.2 价格策略分析 |
4.3 分销策略分析 |
4.3.1 直销策略分析 |
4.3.2 网络营销策略 |
4.4 促销策略分析 |
4.4.1 市场活动策略分析 |
4.4.2 人员推销策略分析 |
4.4.3 公关策略 |
4.4.4 资源整合策略 |
4.4.5 行业科研策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D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5.1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服务特色品牌 |
5.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5.3 规范营销管理 |
5.4 加强研发团队开发 |
5.5 LD公司的营销绩效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 ——基于治理场域演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社会组织基础概念 |
1.2.2 农村社会组织概念界定 |
1.2.3 场域及农村治理场域 |
1.3 文献述评 |
1.3.1 农村社会组织现实路径研究 |
1.3.2 农村社会组织理论路径研究 |
1.3.3 组织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4 基本思路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6 研究重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研究新视角:“结构—行动”互构性分析 |
2.1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演进的理论预设 |
2.1.1 组织场域建构与“ASD”框架的“能动”预设 |
2.1.2 社会变迁与组织结构“分化-整合”假设 |
2.1.3 制度转型与组织演化“均衡”假设 |
2.2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研究“结构—行动”互构新视角的分析框架 |
2.2.1 场域中的互构视角阐释 |
2.2.2 治理场域中的互构视角基本思路 |
2.2.3 治理场域中的互构路径研究内容 |
2.3 农村社会组织治理研究的操作框架:一种场域建构性质的探讨 |
2.3.1 治理场域的基本框架 |
2.3.2 治理场域建构的因果力:制度、行动和环境 |
2.4 小结 |
第3章 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治理演进基础:开放系统的结构与行动 |
3.1 农村社会组织开放系统“结构—行动”视角阐释 |
3.1.1 组织开放系统内涵阐释 |
3.1.2 组织开放系统建构的基本思路 |
3.2 农村社会组织开放系统“结构—行动”框架解析 |
3.2.1 组织成长宏观视野:空间转化与结构变迁下的分析 |
3.2.2 组织形塑中观视野:多重机制嵌入的治理场域 |
3.2.3 组织透析微观视野:软性机制与共意动员场域的建构 |
3.3 小结 |
第4章 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治理演进动因及路径:结构“耗散”到“能动”均衡 |
4.1 农村社会组织动力基础:场域演化与结构重塑 |
4.1.1 “行动者-制度-环境”互构中的农村场域 |
4.1.2 组织场域演化动力:结构耗散性的阐释 |
4.1.3 耗散结构与农村社会组织治理演化的动力机制 |
4.2 农村社会组织场域下结构耗散与治理均衡 |
4.2.1 场域边界的开放性:“调试-均衡”的适应性演变 |
4.2.2 治理场域系统重构:“互构-博弈”整合中的动力机制 |
4.2.3 系统力有序耦合:走向农村社会均衡治理“新常态” |
4.3 小结 |
第5章 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治理场域重构的经验检视:以农村老人协会为例 |
5.1 治理场域演化:“结构—行动”互构下的农村老人协会 |
5.1.1 空间秩序转换:国家社会关系重构中的老人协会 |
5.1.2 结构变迁与组织场域再构:老人协会的演变逻辑 |
5.1.3 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重塑:“善秩”体系建构 |
5.2 治理场域再造检视:以山东张高村老人协会为例 |
5.2.1 场域视野下老人协会的“情景地图” |
5.2.2 嵌入与重构:老人协会“结构—行动”互构路径阐释 |
5.3 小结 |
第6章 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现实建构:走向均衡的良序治理 |
6.1 农村场域行动者合作框架:从参与、合作到公共机制建构 |
6.1.1 组织行动者的参与机制建构 |
6.1.2 组织行动者的合作机制建构 |
6.1.3 组织行动者的公共机制建构 |
6.2 农村宏观制度层面治理路径:制度与结构的均衡 |
6.2.1 强势外推和内源自生:组织建构的双维制度均衡 |
6.2.2 制度“嵌入”与结构“共生”:组织系统再造与重塑 |
6.2.3 走向“钻石型”结构:组织系统建构的路径探索 |
6.3 农村环境层面治理路径:村社场域系统要素结构均衡 |
6.3.1 内源发展与制度策略性平衡 |
6.3.2 外促发展与思维战略性平衡 |
6.3.3 应然发展与村社规则性平衡 |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
7.1 理论层面 |
7.2 现实层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7)人文生态的理想 ——生土窑洞原生态民居的失落与再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第一章: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生态危机与绿色建筑 |
1.2.1 生态危机 |
1.2.2 绿色建筑 |
1.3 人类的生存环境自然建筑运动 |
1.3.1 可持续发展定义 |
1.3.2 自然建筑运动 |
1.4 世界穴居概说 |
第二章:中国生土窑洞原生态民居的历史成因与变 |
2.1 中国窑洞民居形成的历史与自然条件 |
2.2 黄土高原原生态窑洞民居聚落特征研究 |
2.2.1 生土窑洞民居聚落形成的特点 |
2.2.2 生土窑洞民居聚落的特性 |
2.2.3 生土窑洞民居聚落的秩序 |
2.3 地域性原生态窑洞四合院——沉睡的窑洞文明 |
2.3.1 生土窑洞的生态特点 |
2.3.2 石窑洞与砖窑洞的生态特点 |
2.4 窑洞民居的分布与类型比较 |
2.5 窑洞民居的变迁 |
2.5.1 陕西、陕北窑洞民居变迁 |
2.5.2 山西、河南窑洞民居变迁 |
2.5.3 甘肃及其它地区窑洞民居变迁 |
2.5.4 中国其它地区原生态生土建筑调查 |
第三章:生土窑洞原生态民居的文化特征 |
3.1 窑洞民居空间形态分析——形态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 |
3.1.1 空间形态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 |
3.1.2 独特的生活居住方式 |
3.2 窑洞民居的心理象征功能 |
3.3 生态功能对建筑形制的影响 |
3.3.1 “边缘效应”——原生态生土窑洞的初始文明 |
3.3.2 “豁口及走廊效应”——农耕时代居住的耕读文明 |
3.3.3 “闭合及尺度效应”——营商时代居住的商读文明 |
3.4 人文生态观对民间文化的影响 |
3.5 高原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3.5.1 “土”文化的原型特征与文化表现 |
3.5.2 黄土高原村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手工艺术 |
3.5.3 黄土高原民间社会文化中的建筑装饰手法 |
第四章:窑洞民居失落的原因分析 |
4.1 关于人文生态观念的思考 |
4.2 窑洞民居失落的原因分析 |
4.2.1 封闭的自然环境 |
4.2.2 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与窑洞文明的反差 |
4.2.3 生土窑洞的缺陷带来的居住困境 |
4.3 能源与资源匮乏地区生土民居面临的问题 |
4.4 现行政策的制约 |
第五章:窑洞民居的生态学意义与再生 |
5.1 原生态窑洞居住环境观念与景观心理组织 |
5.1.1 原生态窑洞居住形式所体现的环境观念 |
5.1.2 宅者“居之必安” |
5.1.3 远古环境生态观念——景观生态与景观心理组织 |
5.1.4 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与回归自然 |
5.2 黄土高原地域居住环境的发展前景 |
5.2.1 再生的欲望——“土”的精神回归 |
5.2.2 再生的可能性——“土”人共生的理想 |
5.3 窑洞民居再生的意义与可持续性 |
5.4 被动式能源系统与无能耗能源 |
5.4.1 零能耗建筑与被动式能源 |
5.4.2 可持续开发使用的能源体系 |
5.5 科学家对未来生存的幻想 |
第六章:国外地下空间与我国窑洞民居的再生设计 |
6.1 精神生态的理想——建筑的伦理功能 |
6.2 再生设计由被动设计走向主动设计 |
6.3 国外地下空间与现代穴居建筑设计 |
6.3.1 初源文化的回归 |
6.3.2 静谧的栖息地 |
6.3.3 健康、安详的疗养圣地 |
6.4 国外生土建筑试验研究 |
6.5 我国黄土高原窑洞再生设计 |
6.5.1 下沉式集落窑洞住宅 |
6.5.2 靠崖退台式集落窑洞住宅 |
结论 |
国外新设计 |
参考文献 |
附录:论文写作背景 |
致谢 |
(8)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工艺过程与农艺要求 |
2.1 三江平原及创业农场的情况简介 |
2.2 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工艺过程与农艺要求 |
3 PVC塑料池埂的田间试验研究 |
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3 PVC塑料池埂的应用试验研究 |
3.4 应用PVC塑料池埂的经济效益分析 |
4 水稻插秧和收获的适时性试验研究 |
4.1 研究的意义 |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 水稻田间生产的适时性损失 |
4.4 建立水稻插秧适时性损失函数 |
4.5 建立水稻收获适时性损失函数 |
5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的说明 |
5.3 用于测试转向力矩的传感器的设计 |
5.4 传感器的标定 |
5.5 转向力矩和制动力的测试 |
6 水稻田间生产机器系统的选型与配备研究 |
6.1 农业机器的选型原则 |
6.2 选型的方法 |
6.3 选型的工作程序 |
6.4 动力机和作业机的选型 |
6.5 机动插秧机的选型 |
6.6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型 |
7 水稻田间生产过程机器系统最优配备量研究 |
7.1 关于机器系统最优配备量研究现状 |
7.2 水稻田间生产过程机器系统的最优配备量研究 |
8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生态学视角下的雁北耍孩儿研究[D]. 闫鹏叶.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基于主题文化表达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无锡堰桥·故里菜乡耕岛农博园为例[D]. 张雅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江苏省农机服务组织效率比较研究[D]. 崔天宇.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LD公司应急软件项目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张天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6]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理论阐释与现实建构 ——基于治理场域演化的分析[D]. 李志强. 吉林大学, 2015(08)
- [7]人文生态的理想 ——生土窑洞原生态民居的失落与再生研究[D]. 齐爱国. 中央美术学院, 2005(06)
- [8]三江平原水稻田间生产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综合优化设计研究[D]. 王金武. 东北农业大学, 2001(01)
- [9]南方十三省(市、区)收割台技术经验交流会[J]. 本刊讯. 农业机械资料, 19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