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分析化学中几个问题的改进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延琳飞[1](2019)在《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FT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社会对于林业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大。FT学院是一家林业类高职院校,开设的10个林业类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林业类人才的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课程,人才培养的阵地在课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作为该学院专业基础课,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内针对具体课程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少。因此,通过对FT学院该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挖掘影响该课程课堂教学低效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同行提供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界定了4个相关概念,确定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结合《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媒体6个维度确定了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主要内容,编制了相关问卷以及访谈提纲。通过对FT学院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得出:理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造成的,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大”而“空”、教学内容照搬教材等;实验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仪器设备数量的不足、陈旧老化,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隐患,实验考核不完善等。随后对课堂教学低效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包括理论课堂策略:从学生角度制定表述清晰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课)所需选取“必需、够用”的教学内容、以“启发性”“完整性”为指导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加强课堂管理、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教学评价格局;实验课堂策略:保障单人单套仪器完成,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从思想到行动重视实验安全、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制定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王伟[2](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季冬[4](2020)在《“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时代,本轮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并建立学业质量标准,倡导“教、学、评”一体化。然而,这一课程改革的亮点却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成为了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课堂中“教、学、评”保持一致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指向有效教学。不过当前相关研究多为理论的探讨,因此对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为了让“教、学、评”一致性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对其展开深入探究。本研究在“素养为本”的取向下检视了我国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现状,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程度如何;(2)影响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因素有哪些。文章首先分析了相关概念并进行了理论阐述,认为“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要素的协调配合的程度,三者应该围绕共同的目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这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业质量,并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特征为教学目标源自课程标准、评价融于教与学、学习活动充分展开。基于这些探讨,并分析了大量相关框架,研究从预期课程、感知课程、运作课程三个层面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判断流程。实践表明,该分析框架能够体现“素养为本”的目标导向,能够进行一致性程度的判断,同时具备可操作性。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研究采用了多个案研究法,通过最大差异原则邀请了9位高中化学教师作为本研究参与者,以课堂观察、访谈作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手段,对9位教师的“教、学、评”一致性程度以及影响他们“教、学、评”一致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将“教、学、评”一致性分为四个程度:非常一致、基本一致、基本不一致、非常不一致,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评”一致性程度为基本不一致,高中化学课堂总体“教、学、评”一致性较低;(2)在实践过程中,运作课程目标和预期课程目标存在区别,而运作课程目标更接近感知课程目标;(3)从形式上看造成“教、学、评”不一致的原因为:素养目标缺失、评价缺失、学习行为缺失、无法判断学习情况。平衡思想、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在运作课程中容易不一致,且较低水素养平容易达成“教、学、评”一致,而水平越高“教、学、评”越不容易一致;(4)揭示了 8类影响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因素,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CK)为核心因素,学生情况、教学时间、考试评价为中间因素,教育技术、高考政策、学校导向、教师个性为边缘因素,核心因素和中间因素也可视为重要因素。(5)通过理论模型的建构解释了影响因素作用的过程。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总体“教、学、评”一致性程度较低,而揭示其影响因素则有助于提升“教、学、评”的一致性,回应了研究关心的两个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建立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多个案研究,质性研究的范式,达成了研究的预期目标。实证研究中获得一系列有益结论,能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效教学的实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最后,在文末部分讨论了研究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的建议。
兰栋琪[5](2020)在《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著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蒋霜霜[6](2019)在《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研究 ——以近三年浙江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中提出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这些都是推进课程改革以及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入回答。2014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元年,不仅课程领域进行了改革,考试招生领域也在实行改革。同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面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提出要实行多元录取机制,如推行高考统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三位一体的考试录取机制。2014年,浙江省和上海市作为考试试点率先实行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从2014年秋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2015年10月浙江省开展了改革后的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到2017年,浙江已经圆满完成了第一轮的试点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不仅促进了教育评价理念的改革,还为教育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在教学、考试、评价各个环节切实落实,其中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考试和评价是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平稳落地的关键。本文拟通过以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对浙江省近三年的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文本研究,探查其命题是否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以期待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为教育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全面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由以及研究的意义。通过系统收集相关权威著作、论文文献,对国内外学业评价、学业质量发展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阐述,从而明确本文的研究主题以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文中所使用到或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三、四、五三个部分是本文的研究主体内容,在第三部分通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细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内涵并将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中的知识主题与各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一一对应。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建构化学核心素养的四个水平,由此建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框架,并基于试题评析框架对近三年浙江省的6套化学试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对第三部分分析的文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试题中考查的必备化学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试题情境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并对其进行纵向的分析比较。第五部分是运用SEC—致性分析模式对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第六部分主要是本文研究的结论、展望以及反思。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近三年6套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重视必备知识。通过对浙江省6套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现6套试题非常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研究发现6套试题中所考查的必备化学知识几乎相同,这些表明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注重对经典内容的考查传承。考查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试题的基础性。第二:凸显核心价值。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常常设置与生活、环境、社会、科技等相关的问题情境。将化学知识融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生活、保护环境等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意识有着很大的贡献,对于立德树人、引导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第三:强化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常常将情境与知识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工业流程图、推断框图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综合利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第四:一致性待提高。通过将6份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定量研究得出6套试卷的波特一致性系数的数值比较接近,但最高值也没有超过0.6。所以其考试命题应该紧密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命题,提高其一致性,这样也能保障命题的信效度、试题命题的稳定性,更加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总的来说,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传承,强化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试题的命制凸显核心价值考查,关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但是试题与课程标准总的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袁振东[7](2006)在《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学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完成其建制化历程,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中国学术界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认识化学学科,但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在高等化学教育方面,官方所办的教育机构在总体上还处于次要地位,还不能与经费相对充足和稳定的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相比。在化学研究方面,除一些教会大学在进行在进行有限的化学研究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大都没有进行化学研究。至于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机构,则主要有美国洛氏基金会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范旭东等人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两处。在交流机制方面,作为化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化学共同体尚未形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相对统一使政府能够顾及科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大力资助,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也迅速展开,至1937年抗战爆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整体情况看,1927-1937年的十年(也称南京十年)是现代化学在中国建制化发展较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的发展为其后中国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此期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是中国现代化学史的重要课题。通过探讨化学学科在此期间的建制化,有助于我们认识南京十年中国科学建制化的进展,探讨学科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以高等化学教育、化学研究和中国化学会的发展为线索,依据翔实的史料,对1927-1937年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高等化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这一时期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建制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相对于其他实用科学领域,高等化学教育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较多的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层次看,部分大学已经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大学的化学教育终止于学士教育。第三,高等化学教育的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高,而且国立大学从总体上已经超过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成为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主流。第四,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教师,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他们大都潜心于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五,虽然国民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倾向于功利主义,但在科学教育上并没有限制纯粹科学的教育,因此,在化学教育领域,化学家与政府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第六,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基本规范,教科书的中国化也有所进展。二、化学研究工作迅速兴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这一时期各大学的化学教员和研究机关的化学工作者大都具备了研究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经历,并获得了高级学位。(2)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资助使化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得以施展。(3)中国化学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全国统一的现代化学共同体,从而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多数西方科学
孙亦梁[8](1995)在《分析化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分析化学在迅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它们是:如何确定现代分析化学的范围,如何给它以明确的定义;对分析化学的前沿的预测;当今分析化学在化学中的地位;对分析化学界的批评意见的反思;分析化学界应注意克服的自身的弱点;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分析化学专业人材等。本文就这些问题介绍国内外同行的一些看法并发表本人的浅见。
王峰[9](2020)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开发创新教学策略来鼓励和支持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如何?他们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有哪些困惑?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通过有效的专业发展项目来提升教师课程的理解力与实践力?这些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论文首先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收集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时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虽然教育政策的发布可以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创造条件,但它无法真正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会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过往的教学经验继续带入课堂,而这些教学方式并不总是与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接下来论文对4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一项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刺激回忆任务和观察的定性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更充分地观察教师的行为,发现他们个性化的经历,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深入分析这些教师对于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态度与看法,了解作为课程改革隐性推动力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结构。研究发现,虽然新发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但尚缺乏对内隐的技能与素养培养方法更精细的设计。如何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课程标准,尤其是对于其中核心素养及学业要求的理解与把握,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的一大挑战。为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实践力,研究者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专业发展项目,项目中研究者与课程专家构建了一个分类框架。教师使用分类框架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分析化学试题和课堂教学,明确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以及学习评价中应融入其中的核心素养。研究发现,为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只有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式,才能让他们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设计者的意图。研究者开发了两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项目1中教师在理解教育政策与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单元教学,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运用于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积极尝试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工作。项目2尝试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旨设计化学选修课程,并由课程专家与教师合作设计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研究发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品质,并促进对于诸如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对学习者的要求等问题的讨论。这两个项目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教师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在新旧课程标准过渡的时候,教师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学习的深入程度与认同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基本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这种适应新变化的学习最好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在短期的集中培训中依靠听取专家讲座去实现。只有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他们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反思,才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决策,教师和学习者才更有可能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去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如果能够通过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认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能够自己分析判断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课程的设计愿景,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去承担改革与创新的风险。因此,倾听教师的声音,给予专业的支持,是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实践中收集的证据也能够帮助课程开发者反思和改善相关的政策与活动,为课程专家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供资料并给出建议,为我国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罗琴[10](2019)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内容为例》文中指出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和中国人教版(2003年版)化学教科书都是为响应科学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编制的化学教科书,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科学素养的基础上立足于化学学科提出的新标准。教科书是学生在校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比较中美两国教科书的异同,有利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教科书的发展。“化学反应原理”是整个化学学习中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本研究选取两版教科书中“化学反应原理“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归纳法建立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科书分析比较框架,并对两版教科书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水平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一)从整体上来看,美版在素养2、素养3和素养5上优于人教版,而人教版在素养1和素养4上优于美版。(二)从五大维度上来看:素养1:从要素构成分析出美版重视对物质直接分类和表征,而人教版更偏向结合化学变化对物质进行分类与表征。从水平等级分析美版注重物质的宏观表征,而人教版更注重微观表征和技能性知识。素养2:从要素构成分析出美版注重阐述化学变化的本质、条件、规律及特征,而人教版注重阐述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从水平等级分析出美版注重用多视角描述化学变化,而人教版注重从微观视角分析化学变化。素养3:从要素构成分析两版均重视化学模型构建。从水平等级分析,两版均侧重从实验事实去收集常见的识别模型,但“美版”侧重于模型的构建。素养4:从要素构成分析出美版较人教版更加注重提出问题和假设以及敢于质疑与创新。从水平等级分析出美版偏向于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而人教版更希望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素养5:从要素构成分析出美版比人教版在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布上更广。从水平等级分析出人教版偏向于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相联系,而美版更多从原理以及本质上进行分析。(三)从主题上来看,人教版在主题二上的素养分布优于美版,而美版在主题三上的素养分布优于人教版,两版在主题一上的素养分布相当。结合本研究的结论,对教科书的编写、教学管理以及教与学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关于分析化学中几个问题的改进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分析化学中几个问题的改进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FT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高职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 |
二、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术研究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
三、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
四、产业对高素质林业人才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教学有效性研究概况 |
二、国内教学有效性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职 |
二、课堂教学 |
三、教学有效性 |
四、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三章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 |
第一节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依据 |
一、国内外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
二、专业培养目标 |
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目标 |
第二节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四、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
五、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
六、教学媒体的有效性 |
第四章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 |
第一节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说明 |
二、理论课堂调查结果 |
三、实验课堂调查结果 |
四、调查总结 |
第二节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分析 |
一、学生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第五章 提高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第一节 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一、从学生角度制定表述清晰的教学目标 |
二、结合专业(课)所需,选取“必需、够用”的教学内容 |
三、以“启发性”“完整性”为指导,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
四、完善加强课堂管理 |
五、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教学评价格局 |
第二节 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一、保障单人单套仪器完成,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
二、从思想到行动重视实验安全 |
三、健全实验考核制度 |
第三节 策略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学过程最优化方法体系 |
附录B 专业实践构成框架图 |
附录C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图 |
附录D 关于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E 关于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F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对照表 |
附录G 策略、问题、标准对应关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概念及其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内涵 |
一、“素养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教、学、评”一致性 |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标准及实现条件 |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参照标准 |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条件 |
第三节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主要功能 |
一、“教、学、评”一致性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法则 |
二、“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助推器 |
三、“教、学、评”一致性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四节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取向及特征 |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认知取向 |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特征 |
第二章 “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基于“素养为本”的课程实施的取向问题 |
第二节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的理论依据 |
一、典型一致性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
二、“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模型 |
三、两个重要的课程实施分析框架 |
第三节 “教、学、评”一致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分析框架的初步设想 |
二、分析框架的修正完善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研究地区 |
二、研究参与者 |
第三节 资料收集 |
一、资料收集概述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资料分析 |
一、资料的编号 |
二、资料的分析 |
三、研究信度、效度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程度分析 |
第一节 甲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
一、A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二、B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三、C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第二节 乙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
一、D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二、E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第三节 丙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
一、F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二、G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第四节 丁学校参与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分析 |
一、H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二、J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程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调查统计与分析 |
一、原因统计分析 |
二、目标要素分析 |
三、素养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数据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第三节 模型建构与结论分析 |
一、理论模型建构 |
二、研究结论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构建了“素养为本”的“教、学、评”一致性分析框架 |
二、高中化学课堂中总体“教、学、评”一致性程度较低 |
三、揭示了影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致性因素 |
第二节 提升“教、学、评”一致性的对策 |
一、在实践中倡导“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 |
二、优化化学感知课程的“教、学、评”设计 |
三、保障外部评价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
四、着力发展化学教师的课堂评价素养 |
五、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 |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第四章编码依据) |
附录二 参与高中教师基本信息收集表 |
附录三 实施课堂观察的听课记录纲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有关中国科学社的研究 |
(二)有关近代中国化学发展的研究 |
第一章 清末西方近代化学的传播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建 |
一、清末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初次传入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系统译书活动 |
(三)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期刊和教育传播 |
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三、化学股社员群体分析 |
(一)籍贯情况分析 |
(二)受教育情况分析 |
(三)从业状况分析 |
(四)著名成员介绍 |
第二章 《科学》与近代中国化学研究的开展 |
一、《科学》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主要栏目以及化学论文数量分析 |
三、基础构建——化学名词讨论 |
四、无机化学知识传播 |
(一)对元素性质和作用介绍 |
(二)对元素周期律的报道 |
(三)对重要化学物质的介绍 |
五、分享化学研究的平台 |
(一)致力于古代金属成分分析——王琎的杰出工作 |
(二)着重理论建设——韩组康的分析化学理论研究 |
(三)陈朝玉和罗登义的营养化学研究 |
(四)许植方的药物化学研究 |
(五)其他学者和专题研究 |
六、化学史的研究 |
(一)对化学史分期的讨论 |
(二)近代化学何以发生:对著名化学家的介绍 |
(三)对中国古代化学成就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化学发展情况的研究 |
第三章 《科学画报》与近代化学知识的普及 |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介绍化学内容的栏目分析 |
三、化学与人生 |
(一)化学与生命 |
(二)化学与物质观 |
(三)化学与日常生活 |
四、化学与工业生产 |
(一)化学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
(二)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介绍 |
五、化学与战争 |
六、实践操作——化学实验的介绍 |
七、其他栏目介绍的化学内容 |
第四章 结语 |
一、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
二、原因探析 |
(一)组织运作 |
(二)成员本身 |
(三)刊物的发行 |
三、由“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 |
(一)社员自身 |
(二)杂志内容形式 |
(三)杂志传达的精神 |
四、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学习化学社员的基本情况 |
附录二 :《科学》中的化学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研究 ——以近三年浙江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1.1 国外学业质量标准研制 |
1.2.1.2 国外学业质量标准模式 |
1.2.1.3 国外学业成就评价项目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学业水平考试发展研究 |
1.2.2.2 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研究 |
1.2.2.3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 |
1.2.2.4 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业水平考试 |
2.1.2 学业成就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2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2.2.3 SEC一致性分析理论 |
3 构建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评价框架 |
3.1 化学核心素养与学考考纲必备知识组块对应 |
3.2 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试题评析框架建构 |
3.2.1 基于“素养为本”试题评析框架的建构 |
3.2.2 基于“素养为本”的试题分析评价指标 |
3.3 基于“素养为本”试题评析框架试题分析案例 |
4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维度的统计分析 |
4.1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试卷结构分析 |
4.1.2 试卷题型分析 |
4.1.3 信息呈现方式 |
4.2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考查的维度统计分析 |
4.2.1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设计的问题情境 |
4.2.2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考查的必备知识 |
4.2.3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考查的核心素养 |
4.2.4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考查的学业水平 |
5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5.1 研究样本的分析与编码 |
5.1.1 构建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编码框架 |
5.1.2 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编码 |
5.1.3 对6套高中学业水平试题的编码 |
5.2 一致性系数计算与比较 |
5.2.1 波特一致性系数的计算 |
5.2.2 一致性总体情况的分析 |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框架分析2016年4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 |
附录2 基于框架分析2016年10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 |
附录3 基于框架分析2017年4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 |
附录4 基于框架分析2017年11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 |
附录5 基于框架分析2018年4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 |
附录6 浙江省2018年6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
致谢 |
(7)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部分 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
第一章 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概况,1927-1937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的中国高等化学教育概述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规与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实用科学的注重与化学人才的培养 |
第四节 1927-1937 年间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经费、设备及师资状况 |
第五节 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状况 |
第二章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从京师大学堂化学门到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培养工作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从清华学堂开设化学课程到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筹建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师资队伍的壮大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创建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
小结 |
第五章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创立及其设备的扩充 |
第二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四节 学生培养状况 |
小结 |
第二部分 现代化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
第六章 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1927-1937 |
第一节 1927 年后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 |
第三节 各种研究机关的创建: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与扩展 |
第四节 各种化学研究刊物的创办:化学研究成果交流媒体的产生 |
第五节 化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渐次开展 |
第六节 化学家的研究与国民政府的期望:在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之间 |
第七章 大学化学系研究工作概况,1927-1937 |
第一节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
第二节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
第三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
第四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
小结 |
第八章 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 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 |
第一节 成立的动因及其筹备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研究梯队的形成和壮大 |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特点 |
小结 |
第九章 抗战前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 |
第一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的沿革及组织 |
第二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其研究工作 |
第三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及其化学研究工作 |
第四节 与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比较 |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
第十章 1932 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
第一节 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原因 |
第二节 化学讨论会的议程及成果 |
第三节 对与会人员的社会状况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化学讨论会的影响 |
第十一章 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和壮大,1932-1937 |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各机关的设立和完善 |
第二节 各分会的设立和会员的扩充 |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的经费困境及会所的筹建与流产 |
第十二章 中国化学会的三种期刊,1933-1937 |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oftheChineseChemicalSociety) |
第二节 《化学》(Chemistry) |
第三节 《化学通讯》(TheChemicalNewsReagent) |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谋取刊物合作、提高稿件质量以确保本会刊物的中心地位 |
小结 |
第十三章 中国化学会第一至五届年会,1933-1937 |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第一、二届年会:交流活动的初期尝试 |
第二节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年会:与其他学术团体合作交流的尝试 |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年会:基本成熟的合作交流活动 |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年会:筹备充分却草草收场的交流活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一、研究缘起 |
(一)素养发展呼吁新的目标定位 |
(二)教育愿景寻求新的实践支撑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 |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
(四)关于分类框架的构建与使用 |
(五)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六)文献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学业要求 |
(三)课程理解 |
(四)课程实践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一)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现状透视 |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定性研究法 |
(三)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六、参与研究的教师 |
七、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
(一)现状与需求的调查 |
(二)定性研究 |
(三)基于分类框架的专业发展活动 |
(四)基于设计研究的专业发展活动 |
八、论文整体框架 |
九、研究创新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结果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
(二)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同度 |
(三)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期望 |
(四)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实践情况 |
二、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不高 |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 |
(三)教师将素养融入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 |
三、讨论 |
(一)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
(二)教师如何进行课程理解? |
(三)如何改善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行为的深层透视 |
一、研究设计 |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
(二)参与研究教师的背景 |
(三)研究者的立场 |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
二、研究发现 |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受教育管理者的影响 |
(二)核心素养让教师尝试重新审视教学并做出改变 |
(三)教师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缺乏自信 |
(四)小结 |
三、讨论 |
(一)不同情境下教师对课程改革有矛盾的观点 |
(二)身份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
(三)解决教师身份角色冲突的方法与途径 |
第五章 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增强路径研究:分类框架的构建与运用 |
一、“学业要求”分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一)分类框架的各维度 |
(二)分类框架运用示例 |
(三)从课程标准中随机选出的学业要求 |
(三)教师与专家的分类结果比较 |
(四)发现与启示 |
二、“试题”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一)评价框架的构建 |
(二)评价框架使用示例 |
(三)评价框架的运用 |
(四)发现与启示 |
三、“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一)分析框架的运用设计 |
(二)学习目标分析 |
(三)学习活动分析 |
(四)发现与启示 |
四、结论 |
第六章 教师课程实践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 |
一、单元设计研究:“化学反应原理”项目 |
(一)学习活动的开发 |
(二)项目教学材料的设计 |
(三)教学材料的开发要素分析 |
(四)发现与启示 |
二、课程设计研究:“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项目 |
(一)课程的选择与规划 |
(二)课程主题的特征 |
(三)主题1:传统塑料与生物塑料,孰优孰劣? |
(四)主题2: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 |
(五)主题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
(六)发现与启示 |
三、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教师对改革和素养持较为谨慎的投入态度 |
(二)教师需要分析工具帮助理解和解读课程标准 |
(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包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四)课程改革需课程专家与教师深度合作而推动 |
二、研究建议 |
(一)建立话语空间:倾听教师声音 |
(二)形式即意义:给予专业的支持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认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的问题设计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核心素养 |
1.3.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1.3.3 教科书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目标 |
1.4.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 |
2.1.1 关于“核心素养” |
2.1.2 关于“科学素养” |
2.2 国内研究 |
2.2.1 关于“核心素养” |
2.2.2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3 关于“化学教科书的比较” |
2.3 文献研究的启示 |
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工具研究 |
3.1 研究材料的分析 |
3.2 比较框架的建立 |
3.3 要素与水平的确立 |
3.3.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
3.3.1.1 要素的可操作性定义 |
3.3.1.2 要素水平的划分 |
3.3.1.3 分析示例 |
3.3.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
3.3.2.1 要素的可操作性定义 |
3.3.2.2 要素水平的划分 |
3.3.2.3 分析示例 |
3.3.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
3.3.3.1 要素的可操作性定义 |
3.3.3.2 要素水平的划分 |
3.3.3.3 分析示例 |
3.3.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
3.3.4.1 要素的可操作性定义 |
3.3.4.2 要素水平的划分 |
3.3.4.3 分析示例 |
3.3.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
3.3.5.1 要素的可操作性定义 |
3.3.5.2 要素水平的划分 |
3.3.5.3 分析示例 |
3.4 数据统计 |
3.5 要素水平划分的可行性 |
4 两版教科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 |
4.1 两版教科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比较 |
4.1.1 不同主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分布 |
4.1.1.1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比较 |
4.1.1.2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的比较 |
4.1.1.3 水溶液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的比较 |
4.1.1.4 三大主题的比较 |
4.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素及水平分布的比较 |
4.1.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素分布的比较 |
4.1.2.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水平等级的比较 |
4.2 两版教科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比较 |
4.2.1 不同主题“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分布 |
4.2.1.1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比较 |
4.2.1.2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的比较 |
4.2.1.3 水溶液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的比较 |
4.2.1.4 三大主题的比较 |
4.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要素及水平分布的比较 |
4.2.2.1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要素分布的比较 |
4.2.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水平等级的比较 |
4.3 两版教科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比较 |
4.3.1 不同主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分布 |
4.3.1.1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比较 |
4.3.1.2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的比较 |
4.3.1.3 水溶液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的比较 |
4.3.1.4 三大主题的比较 |
4.3.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素及水平分布的比较 |
4.3.2.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素分布的比较 |
4.3.2.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水平等级的比较 |
4.4 两版教科书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比较 |
4.4.1 不同主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分布 |
4.4.1.1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比较 |
4.4.1.2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的比较 |
4.4.1.3 水溶液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的比较 |
4.4.1.4 三大主题的比较 |
4.4.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要素及水平分布的比较 |
4.4.2.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要素分布的比较 |
4.4.2.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水平等级的比较 |
4.5 两版教科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比较 |
4.5.1 不同主题“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分布 |
4.5.1.1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比较 |
4.5.1.2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主题的比较 |
4.5.1.3 水溶液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主题的比较 |
4.5.1.4 三大主题的比较 |
4.5.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要素及水平分布的比较 |
4.5.2.1 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要素分布的比较 |
4.5.2.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水平等级的比较 |
4.6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总体分析 |
4.6.1 素养中要素的总体比较 |
4.6.2 素养水平等级总体比较 |
5 案例分析 |
5.1 文本呈现分析 |
5.2 知识点呈现分析 |
5.3 学科素养呈现分析 |
5.3.1 中国人教版分析 |
5.3.2 美国翻译版分析 |
5.3.3 两版教科书的比较分析 |
6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关于分析化学中几个问题的改进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FT学院为例[D]. 延琳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D]. 杨季冬.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D]. 兰栋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6]基于“素养为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试题研究 ——以近三年浙江卷为例[D]. 蒋霜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D]. 袁振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11)
- [8]分析化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孙亦梁. 分析科学学报, 1995(04)
- [9]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中美高中化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以“化学反应原理”内容为例[D]. 罗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