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钢发展道路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谭晓玲[1](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韩珍堂[2](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陈蕴琦[3](2019)在《企业大学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企业大学发展不足二十年,企业大学建设跟风现象严重,许多企业并未真正清楚创办企业大学的目的。现实中,我国的部分企业大学存在企业知识缺口无法识别、知识联接不顺畅和创新孵化能力弱等问题,这使得企业大学的知识创新活动收效甚微;还有部分企业大学的知识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专业化水平不高;同时,一批成功的企业大学在开展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时还密切联系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优化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培训资源,采取有效的工具和方式梳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流程,成为企业的智库。究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大学仅被认为具有承担培训或知识转移的能力,企业对企业大学应具备何种综合能力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支撑企业大学能力提升的组织资本要素也未被探查。而组织资本的积累与路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大学核心能力体系的建构。探索企业大学组织资本通过何种作用路径和能力体系产生协调共振,能够为企业大学有效培育组织资本继而提升相应的能力体系提供借鉴。在此背景下,企业大学组织资本和能力体系如何匹配升级就成为具有较好现实和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企业大学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活动全息性理论、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研究、扎根分析、探索性案例研究、组态分析等方法,系统展开企业大学组织资本和能力体系的研究。揭示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构成维度,进一步提出了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组合模型,并基于知识活动视角对企业大学的能力体系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探索企业大学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层级的匹配关系。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通过对若干家技术型企业所属的企业大学中高层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经典扎根方法凝炼出驱动能力提升的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构成维度,结合具体案例对企业大学的组织资本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构成维度包括“内部师资网络资本”、“外部师资网络资本”、“内部知识流程资本”、“外部知识流程资本”、“有形知识吧”、“无形知识吧”。并探查出支撑企业大学能力体系的组织资本积累路径和作用机制,基于知识活动特征揭示组织资本丰富和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构建了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组合的“方向盘”模型,从而打开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研究的认知“黑箱”。其次,基于企业大学典型案例的程序扎根分析和若干案例的辅助分析,深度解析企业大学具有哪些能力或者说在企业发展中承载何种功能,即面向知识活动提供高层次的各项服务。识别了技术型企业所属的企业大学在传统培训阶段、终身教育阶段、融知接口阶段和知识中心阶段能力体系的构成维度,包括“衔接教育能力”、“知识升级能力”、“知识联接能力”及“知识孵化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大学“能力链”模型,揭示了企业大学能力体系的演进过程和演变规律,即企业大学的能力体系由单一向丰富、从简单向复杂演变,所涉及的知识活动边界从小范围向更大范围演变。通常企业大学的主导能力会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以“衔接教育能力”为主向“知识升级能力”为主,进一步向“知识联接能力”乃至“知识孵化能力”为主发展演变。四类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低梯级能力是高梯级能力形成的基础,高梯级能力也有利于完善和提升低梯级能力;发现了企业大学所承担的知识活动日益表现出“全息性”的特征。企业大学不仅具有技能培训或员工知识升级等“知识转移能力”,而且同时深度参与到知识生产和知识应用活动当中。最后,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查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的组态关系。在对三十四所案例企业大学的组织资本进行赋值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fsQCA3.0软件构建真值表,运算分析出企业大学在传统培训阶段、终身学习阶段、融知接口.阶段和知识中心阶段与企业大学能力层级相匹配的十种组织资本组合及具体的作用机制,从而揭示出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积累和各组合对能力体系提升的多重作用路径,探析了企业大学能力体系提升的路径不止一条,企业大学能力体系层级的提升是基于组织资本组态的多因素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剖析了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序贯性”演变规律以及组织资本和能力体系协同演化路径,发现了多个组态因素中的内部知识流程资本和内部师资网络资本是影响企业大学能力体系提升的核心要素。本文有助于为中国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积累和能力体系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对发展中的中国企业大学提出管理启示。
王森[4](2019)在《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及演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环境规章制度的文件数激增、媒体对环境事件的关注加强、股东关于环境相关的建议也在增加,环保制度呈现主体多元化、工具综合化以及强度加大化等特征。制度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少数重污染企业完成环境战略升级,如通过采用先进的环境管理技术和理念,研发高质量绿色产品,降低供应链上的环境负荷,成为环保领跑者,但仍存在大量企业实施被动的环境战略,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政府监管和民众监督,存在严重污染违法现象。由此可见,制度压力的变化推动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战略转型,相似的制度压力却引发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战略异质性响应。本研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应对外部制度压力时,重污染企业如何做出环境战略选择?论文首先梳理了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的类型及其判定条件,在此基础上,从静态视角剖析了不同制度压力对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企业组织冗余、资产专有性、生命周期阶段对制度压力的异质性环境战略响应,进而从我国重污染行业中筛选出597家上市公司,通过内容分析法对环境战略进行手工编码,采用多项Log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地,考虑到战略选择的动态性,以钢铁企业为例,利用探索性纵向双案例研究,对宝钢股份和太钢集团的环境战略变革过程进行系统、全面地剖析,揭示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演化路径及其动力,从而建立较为完整的环境战略演化动力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政府政策压力对重污染企业选择积极的环境战略有显着正向影响;监管压力和公众压力越大,相对于反应型战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污染防御型或环保领导型战略;然而随着监管压力或公众压力不断增加,企业选择污染防御型和环保领导型战略无差异;(2)资产专有性正向调节制度压力和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之间的关系;(3)政策压力、监管压力以及公众压力越大,成熟期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环保领导型环境战略。从动态视角来看,(4)企业环境战略演化路径不仅可以由低级向高级过渡,还可能呈现出“反应型—污染防御型—环保领导型—污染防御型—环保领导型”的螺旋上升形式;(5)诱导形式环境战略演化满足“制度压力变化-环保认知改变-环境战略演化”的理论框架,即伴随制度压力不断加强,导致企业管理层环保认知不断升级,推动重污染企业诱导式环境战略演化;(6)当竞争压力高于制度压力,且环保认知相对较低时,涌现形式环境战略更容易形成,从而改变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演化方向。企业战略是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面对当前重污染企业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之迫切,环境战略已然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新趋势。本研究在环境战略的研究上,不再拘泥于对环境战略与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而是更加关注环境战略的异质性选择,以及环境战略由反应型到环保领导型的演化路径和动力,这是学术界至今鲜少有学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丰富了环境战略管理的内容,从微观层面指导了我国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徐杨杨[5](2019)在《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建筑正由传统高消耗型向绿色节能型转变,绿色建筑作为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经之路,是当下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旧工业建筑由于建设之初受经济和技术条件制约,其中绝大部分属于高能耗建筑,难以满足现阶段的节能要求。此外,许多旧工业建筑尚未达到其设计寿命就面临被拆除的命运,造成了严重的建筑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传统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在总体环境设计、内部空间功能转换、外部形态改造等方面均缺乏与绿色建筑理念的结合,导致改造设计后存在室内外热舒适度不佳,建筑运行能耗依旧居高不下,绿色性能较差等问题。兰州地处西北,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留有大量的旧工业建筑。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兰州地区许多企业、工厂正在面临关、转、并、停的局面,出现了大量的闲置旧工业建筑,亟待对其进行更新再利用。基于上述背景,通过对国内外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相关理论的梳理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以气候适宜性、尊重地域文化、保留原真性、体现绿色生态性为切入点的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原则。以及从室外场地微气候提升、内部空间物理环境优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旧工业建筑价值体系保留等角度出发的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和相应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其次,对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兰州地区工业建设发展历程,归纳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空间、结构、材质、风格等方面的特征,总结兰州地区既有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在气候环境、建筑本体特征以及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以适宜兰州寒旱地区气候特征、尊重兰州地区地域文化、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复兴、凸显绿色节能为导向的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原则。以及从优化室外场地微气候、提升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利用太阳能资源以及保留苏式旧工业建筑特色价值体系等方面出发的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及相应的改造设计措施。最后,选取兰州市木器厂装配车间为实践案例,依据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室外场地微气候优化、内部空间功能置换、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保留苏式工业建筑价值体系等方面出发对其进行绿色化改造设计。以Ecotect、CFD软件计算对比装配车间绿色化改造设计前后的风、光、热物理环境以及建筑运行能耗。对改造设计后的装配车间进行绿色建筑效益评估,验证绿色化改造设计成效。以期推动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发展,进而激发城市中旧工业区域的空间活力,同时创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
王玲[6](2020)在《基于绿色供应链的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以A钢铁公司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目前施行的环境保护法被人们称作“史上最严环保法”。一方面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环境风险增大,环境成本增大。在这个钢铁行业面临去产能压力、环保监管日趋严密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消费者,都对钢铁企业的生产和产品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单纯的末端治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为了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钢铁企业不得不引进先进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改进;采取新的方法进行环境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增强环境成本控制效果。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理论,制定了一套基于绿色供应链理论的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将钢铁企业的整个流程分为采购、制造、营销和循环,对每个环节运用绿色供应链理论进行优化,提升每个环节的绿色化,从而降低钢铁企业在事后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的比重,积极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文以A钢铁企业为例,首先对其现有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进行分析,通过计算A钢铁公司历年的生态效率指标和与业内环境管理和经营状况较为优秀的宝钢进行对比,发现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的不足;然后根据前面构建的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对A钢铁公司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促进A钢铁公司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希望能促进钢铁企业既能对环境成本有所重视,又能提高企业未来的环境成本控制能力。
卢红兵[7](2013)在《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来没有降低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反而因为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不断恶化,人类开始更加重视同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之后,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独立部分进行重点论述,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9年1月,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低碳经济促进法》等专门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出台,这使得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虽然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但其基本理念、核心内涵和评价指标还是有显着的区别。循环经济是要解决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影响问题,低碳经济则以控制CO2等温室气体为主线解决能源问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问题。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关,能源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二者协调发展的关联点。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能源的产出率,减少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因此,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制定和完善循环-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整合有关制度标准,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二者协同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完成的。本文首先在简要分析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基础上,引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系问题。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前人关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梳理了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关的理论和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经验。论文的核心理论部分,分别从企业层面、工业园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找出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互相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因,推演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情景进行了简单分析。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利用我国1982-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从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验证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正向的因果发展关系。同时,论文也利用区域经济的面板数据对东、中、西三大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论文的结论部分,对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从发展战略、结构调整、经济政策、法制建设、技术创新、全民参与六个方面构建了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论文案例部分,选取宝钢集团为例,对该集团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情况进行详尽分析,总结其发展模式及技术情况,以期为其他钢铁企业或高耗能企业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提供借鉴。
朱学彦[8](2009)在《基于嵌入性关系和组织间学习的产学知识联盟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和大学是两类不同资源禀赋的异质组织,在知识经济加速、开放式创新日盛的时代背景下,双方的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与此同时,知识已经逐步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产学知识联盟内的企业、大学通过组织间学习获得和创造知识,成为提升其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大学需要的外部知识往往嵌入在社会网络、人际关系之中,正式契约关系对双方合作的规制作用是有限的,通常需要契约关系之外的“嵌入性关系”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才能实现良好的企业、大学创新绩效。因此,从产学知识联盟中的嵌入性关系、组织间学习入手,探究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系统视角比较分析了产学知识联盟的环境要素,发现:环境因素对联盟内企业、大学问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跨组织的高效学习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然后,以我国企业、大学及相应的联盟组织为研究对象,结合产学合作、知识联盟、嵌入性关系、组织间学习等理论和相关案例,构建了影响产学知识联盟的“信任维、资源维、联结维”等三项嵌入性关系及其与企业、大学创新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模型,模型以组织间学习为中介变量,进而运用深入的理论演绎、详尽的案例研究和模型构建、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明晰了研究模型中各要素间的关键作用机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大学在产学知识联盟中的嵌入性关系对其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两个产学知识联盟的案例分析、对40余位企业、大学相关人员的实地访谈调研,以及对116份来自企业的调查问卷和125份来自大学的调查问卷研究均表明,产学知识联盟中企业、大学之间较强的信任维、资源维以及联结维水平均有助于企业、大学创新绩效的提升。(2)嵌入性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组织同学习”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创造”两条路径间接发生作用.产学知识联盟中嵌入性关系程度越高,则对于企业的知识获取、知识创造效果越好,从而对其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强。(3)嵌入性关系对大学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组织间学习”的“知识创造”路径间接产生作用,不同学科在联盟中的学习模式存在显着差异。“知识创造”在“信任维、资源维、联结维”与“大学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但“知识获取”并未成为其中的中介。以隐性知识为主的工科研究人员在联盟中呈现出与企业高度互动的学习模式,以显性知识为主的理科的研究人员则表现出以知识单向转移为主的合作形式。(4)要构建产学知识联盟中的良性合作机制,还需要匹配的外部支撑体系才能得以实现。产学知识联盟可通过嵌入性关系有效提升组织间学习的效果,但其间不可或缺还有环境要素,如:政府、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等,这些要素是提升联盟创新绩效的重要外部力量。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产学知识联盟作用机制模型中的各要素特征和作用机理,为联盟中企业、大学合作关系、学习机制的建立、维系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对我国“产学知识联盟”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1)推动产学知识联盟构建,丰富创新型国家战略举措;(2)发挥国家创新系统协同,激发知识联盟效应最大化;(3)积极重视关系资本管理,实现产学双方可持续合作;(4)根据属性差异化的知识,构建高效组织间学习模式。
王丽萍[9](2013)在《XBRL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钢铁企业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企业从生产到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会计工作的信息化进展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建立起自己的财务操作管理平台,实现了财务工作的信息化,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工商部门等也拥有自己的信息操作系统。然而,由于缺少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难以实现财务信息的转化和分享。企业不得不编制不同的财务报表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增加发生数据错误的风险。XBRL(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它以XML这种标记性语言为基础,在企业间设定一个标准化的平台,实现财务数据的快速转化和检索,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真正实现财务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本文主要研究XBRL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尽管XBRL在编制财务报表中有着明显优势,但目前在我国的应用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XBRL分类标准不完善、XBRL相关技术及人才的欠缺、使用者对其了解甚微、企业对其不重视等。新的技术或理论的应用往往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企业财会人员或者信息使用者而言,没有必要掌握繁杂的XBRL技术基础。而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只需要学会简单的查找操作技术就可以轻松掌握,并且会获得到比以往传统网络财务报表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体验。因此,本文通过中内外应用比较、问卷调查以及以我国钢铁企业为例,重点以宝钢股份为例,研究XBRL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应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陈飞[10](2019)在《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产业规划以及海洋发展战略推动下,沿海城市依托港口通过填海造地开展临海工业建设进而推动临海新区发展,临海工业承载着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海向拓展的双重职能。推进沿海产业发展,实现临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城市建设的重要诉求。相比于沿岸地区其他工业类型而言,临海工业规划强调陆海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填海造陆提高用地临海性,空间向海洋单向扩展,属于新兴规划类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临海工业规划研究框架,明晰临海工业发展目标,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研究首先通过35个国际案例研究总结临海工业典型特征与发展路径,并选择与我国产业开发相近日本、韩国、新加坡,总结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研究从演进历史与产业类型两个维度展开,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总结3个国家临海工业发展演进历程,清晰我国临海工业发展的历史坐标定位;在产业类型维度上,对比重化工业、加工产业、综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总结案例国家在工业组团、工业城市、区域协同、综合型城市功能区4种开发模式,并从工业用地与新城开发两个层面分别总结发展影响机制。针对我国类别丰富的临海工业实践,研究总结沿海产业与港口发展的时空与地域特征,构建“港口-产业-新城”发展模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将我国临海工业划分为港口扩张型、新港综合型、重化工型、加工产业聚集型、海洋资源开发型5种。在122个案例分析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式演绎、文献综述等方法,总结各类临海工业布局模式、总结发展问题,分析影响机制并分层次分类别提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案例对比研究,指出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密度低、职工带眷系数低特征,使用常规规模预测方法会导致配套生活用地规模过大问题;同时填海造陆使工业用地具有弹性开发特征应针对用地扩张特性选择适宜的规划方法;论文提出通过合理产城定位、优化规模预测方法、转化弹性开发等策略促进临海地区集约开发。研究以产业发展、城乡规划、海洋规划等多领域视角构建理论框架,提出完善陆海统筹规划与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等提升策略。此外研究针对五种类型的临海产业特征,分别从港口功能演进、沿海产业多元化、海洋生态修复等角度提出专项规划策略。论文定义临海工业概念,分析国内外总计157个案例,将临海工业从临港工业研究中剥离出来并建立了研究案例库;从产业组织与海港发展视角,分析临海工业影响关联,构建港口-产业-新城研究框架;在港产城交叉框架下提出临海工业分类方法,突破了经济地理学者单一产业分类法,建立城乡规划研究基础。论文面向沿海地区城市建设问题,以大量调研与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建构、模式总结、发展影响机制分析、策略体系推导等研究,期望挖掘临海用地开发动力与机制,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层面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及区域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宝钢发展道路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钢发展道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企业大学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企业大学概念相关研究进展 |
1.2.2 企业大学功能相关研究进展 |
1.2.3 企业大学的研究视角 |
1.2.4 研究述评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理论 |
2.1.2 组织资本理论 |
2.1.3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 |
2.1.4 社会网络理论 |
2.1.5 架构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企业大学组织资本 |
2.2.2 企业大学能力体系 |
2.3 研究框架的提出 |
3 企业大学组织资本分析 |
3.1 经典扎根方法与素材来源 |
3.1.1 经典扎根方法 |
3.1.2 素材来源 |
3.2 数据编码 |
3.2.1 内部师资网络 |
3.2.2 外部师资网络 |
3.2.3 内部知识流程 |
3.2.4 外部知识流程 |
3.2.5 硬件平台 |
3.2.6 知识共享平台 |
3.3 组织资本组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大学能力体系分析 |
4.1 程序扎根方法与案例选择 |
4.1.1 程序扎根方法 |
4.1.2 案例选择与素材来源 |
4.1.3 样本企业大学素描 |
4.2 数据编码 |
4.2.1 开放性译码 |
4.2.2 主轴译码 |
4.2.3 选择性译码 |
4.2.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 若干其他案例辅助分析 |
4.3.1 海信学院 |
4.3.2 惠普大学 |
4.3.3 宝钢人才开发院 |
4.3.4 TCL领导力开发学院 |
4.3.5 大唐大学 |
4.3.6 国网技术学院 |
4.4 企业大学能力链模型 |
4.4.1 企业大学能力体系构成 |
4.4.2 企业大学能力体系演变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组态关系研究 |
5.1 组态分析法与样本选择 |
5.1.1 组态分析法 |
5.1.2 研究样本筛选 |
5.2 研究假设 |
5.3 变量赋值 |
5.3.1 组织资本的变量构成及赋值 |
5.3.2 能力体系层级变量赋值依据 |
5.3.3 赋值示例 |
5.3.4 样本企业大学赋值结果 |
5.4 四个阶段组态分析 |
5.4.1 传统培训阶段的组态分析 |
5.4.2 终身教育阶段的组态分析 |
5.4.3 融知接口阶段的组态分析 |
5.4.4 知识中心阶段的组态分析 |
5.5 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的组态关系模型 |
5.5.1 组态内多因素作用机制 |
5.5.2 企业大学组织资本的演变规律 |
5.5.3 内部知识流程和内部师资网络资本的核心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启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研究提纲 |
附录B 企业大学组织资本和能力体系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制度理论 |
2.1.1 制度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2 基于制度压力的战略选择研究 |
2.1.3 基于制度压力的环境战略选择研究 |
2.2 战略选择理论 |
2.2.1 战略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资源特征视角下企业战略选择研究 |
2.2.3 基于战略选择理论的环境战略选择研究 |
2.3 战略演化理论 |
2.3.1 战略演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2.3.2 企业战略演化路径与动力研究 |
2.3.3 环境战略演化—自然资源基础观视角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类型与判别条件 |
3.1 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的类型 |
3.1.1 环境战略类型综述 |
3.1.2 “战略即实践”观 |
3.2 反应型环境战略的内涵与判别条件 |
3.2.1 反应型环境战略的内涵 |
3.2.2 重污染企业反应型环境战略的判别条件 |
3.3 污染防御型环境战略的内涵与判别条件 |
3.3.1 污染防御型环境战略的内涵 |
3.3.2 重污染企业污染防御型环境战略的判别条件 |
3.4 环保领导型环境战略的内涵与判别条件 |
3.4.1 环保领导型环境战略的内涵 |
3.4.2 重污染企业环保领导型环境战略的判别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 |
4.1 制度压力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 |
4.1.1 正式制度压力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 |
4.1.2 非正式制度压力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 |
4.2 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异质性选择 |
4.2.1 资源特征视角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异质性选择 |
4.2.2 生命周期视角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异质性选择 |
4.3 研究模型与假设汇总 |
4.4 研究设计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4.3 变量测量 |
4.5 研究结果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5.2 制度压力与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关系的回归结果分析 |
4.5.3 组织冗余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4 资产专有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5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6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演化--以钢铁企业为例 |
5.1 理论背景 |
5.1.1 环境战略演化基础—战略间的路径依赖性 |
5.1.2 战略表现形式:诱导式和涌现式 |
5.2 案例研究方法 |
5.2.1 案例研究内涵与类型 |
5.2.2 案例研究方法步骤 |
5.3 研究设计 |
5.3.1 案例选择 |
5.3.2 数据搜集 |
5.3.3 数据分析 |
5.3.4 关键构念的界定与测度 |
5.4 案例内分析与主要发现 |
5.4.1 钢铁企业外部环境压力变化 |
5.4.2 宝钢不同环境战略阶段发展 |
5.4.3 太钢不同环境战略阶段发展 |
5.5 案例间分析与主要发现 |
5.5.1 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的演化路径 |
5.5.2 制度压力与重污染企业诱导式环境战略演化 |
5.5.3 制度压力、竞争压力与重污染企业涌现式环境战略形成 |
5.5.4 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演化驱动机制 |
5.6 研究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绿色建筑研究综述 |
1.2.2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研究综述 |
1.2.3 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研究 |
2.1 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案例研究 |
2.1.1 案例一:德国维斯马老港口区旧厂房绿色化改造设计 |
2.1.2 案例二:上海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绿色化改造设计 |
2.1.3 案例三:首钢二型材厂绿色化改造设计 |
2.1.4 案例四:深圳南海意库三号楼绿色化改造设计 |
2.2 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原则 |
2.2.1 气候适宜性原则 |
2.2.2 尊重地域文化原则 |
2.2.3 保留原真性原则 |
2.2.4 体现绿色生态原则 |
2.3 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 |
2.3.1 室外场地微气候提升策略 |
2.3.2 内部空间物理环境优化策略 |
2.3.3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策略 |
2.3.4 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 |
2.3.5 旧工业建筑价值体系保留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研究 |
3.1 兰州地区工业建设发展历程 |
3.1.1 近代工业建设(清末-1948 年) |
3.1.2 建国初期工业建设(1949-1964 年) |
3.1.3 三线建设期间工业建设(1965-1978) |
3.1.4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建设(1979-至今) |
3.2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特征 |
3.2.1 空间特征 |
3.2.2 结构特征 |
3.2.3 材料特征 |
3.2.4 风格特征 |
3.3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现存问题分析 |
3.3.1 未体现地域文化 |
3.3.2 缺乏与城市区域空间相融合 |
3.3.3 缺乏与绿色建筑理念的结合 |
3.4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化改造设计必要性 |
3.4.1 优化建筑物理环境性能 |
3.4.2 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
3.5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影响因素 |
3.5.1 气候环境影响因素 |
3.5.2 建筑本体特征影响因素 |
3.5.3 价值体系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 |
4.1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原则 |
4.1.1 适宜寒旱地区气候原则 |
4.1.2 体现地域文化原则 |
4.1.3 促进城市区域复兴原则 |
4.1.4 凸显绿色节能原则 |
4.2 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 |
4.2.1 优化室外场地微气候策略 |
4.2.2 提升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策略 |
4.2.3 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策略 |
4.2.4 利用太阳能资源策略 |
4.2.5 保留苏式工业建筑价值体系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实践——兰州市木器厂装配车间绿色化改造设计 |
5.1 项目背景与场地分析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场地现状分析 |
5.2 装配车间绿色化改造设计 |
5.2.1 建筑单体现存问题分析 |
5.2.2 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 |
5.2.3 规划设计层面 |
5.2.4 建筑单体绿色化改造设计层面 |
5.3 绿色效益分析与评估 |
5.3.1 改造设计前后建筑性能对比分析 |
5.3.2 绿色建筑效益评估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兰州市木器厂装配车间节能计算书 |
致谢 |
(6)基于绿色供应链的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以A钢铁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绿色供应链研究现状 |
2.1.2 环境成本控制内容及方法的研究 |
2.1.3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绿色供应链 |
2.2.2 环境成本控制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2.3 政策要求 |
2.3.1 环境标准体系 |
2.3.2 环保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3.3 政策要求对研究环境成本控制的影响 |
3 钢铁企业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
3.1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
3.1.1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3.1.2 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普遍问题 |
3.1.3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3.2 钢铁企业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
3.2.1 钢铁企业环境成本的构成 |
3.2.2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特点 |
3.2.3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环境成本控制目标 |
3.2.4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各环节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
3.2.5 体系构建的保障性措施 |
4 案例分析 |
4.1 A钢铁公司简介 |
4.1.1 A钢铁公司现状 |
4.1.2 A钢铁公司组织结构与生产流程 |
4.1.3 A钢铁公司主要污染排放物 |
4.2 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
4.2.1 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构成 |
4.2.2 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
4.2.3 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效果 |
4.2.4 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优化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体系的建议 |
5.1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A钢铁公司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优化 |
5.1.1 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优化的目标 |
5.1.2 绿色采购 |
5.1.3 绿色制造 |
5.1.4 绿色营销 |
5.1.5 绿色循环 |
5.2 环境成本控制有效性保障措施的优化 |
5.2.1 建立环境成本体系的问责机制 |
5.2.2 完善环境成本体系的评估机制 |
5.2.3 健全环境成本体系的沟通机制 |
6 结束语 |
6.1 本文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
6.2 本文的不足 |
6.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 研究思路 |
四、 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五、 主要研究方法 |
六、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
第一节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
一、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
二、 生态学相关理论 |
三、 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 |
四、 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
一、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二、 循环经济的原则 |
三、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
四、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 |
(一)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 |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实践 |
第三节 低碳经济的理论及实践 |
一、 低碳经济的提出 |
二、 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
三、 低碳经济的国内外实践 |
(一)国外低碳经济的实践 |
(二)我国低碳经济的实践 |
第二章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运行的机理及发展模型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理 |
一、 企业层面 |
二、 工业园层面 |
三、 社会层面 |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运行机理 |
一、 企业层面 |
二、 工业园层面 |
三、 社会层面 |
第三节 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分析 |
第四节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模型 |
一、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分析 |
二、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
第五节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情景分析 |
第三章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
第一节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
第二节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
第三节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 单位根检验 |
二、 Granger 因果分析 |
三、 变量协整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三节 区域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比较 |
一、 数据标准化处理 |
二、 单位根检验 |
三、 Granger 分析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有关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直接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间接影响因素 |
第四节 体制机制因素 |
第六章 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循环经济发展的困境 |
第二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困境 |
第三节 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 发展阶段约束 |
二、 基本国情的不利因素 |
三、 多重发展目标的要求 |
四、 低碳发展规律认识不足 |
第四节 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传统经济考核方式的负向激励 |
二、 制度供给不足 |
三、 经济主体缺乏动力 |
第七章 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
一、 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互促进 |
二、 与“两型”社会建设保持一致性 |
三、 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 |
四、 与履行国家责任结合起来 |
第二节 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
一、 制定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
二、 循环-低碳发展并重,加快结构调整 |
三、 建立健全循环-低碳经济政策 |
四、 加快法制建设,完善执行机制 |
五、 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六、 推动全民参与的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建设 |
第八章 企业循环-低碳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宝钢集团为例 |
第一节 宝钢集团循环-低碳协调发展基本情况及取得成绩 |
第二节 宝钢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做法 |
一、 减量化: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
二、 再利用和资源化:废弃物循环利用 |
第三节 宝钢集团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做法 |
一、 清洁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
二、 合作性:落后产能兼并 |
三、 公民化:发展环境友好产品 |
第四节 宝钢集团循环-低碳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 政策保障:宝钢的绿色环境经营理念 |
二、 组织保障:专业委员会与专业中心管理模式 |
三、 管理保障:统一管理与要求 |
四、 技术保障:环保技术创新 |
第五节 宝钢集团循环-低碳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8)基于嵌入性关系和组织间学习的产学知识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指图和附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产学合作问题突出 |
1.2.2 当前理论研究局限 |
1.2.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预期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 |
1.5.2 创新点二 |
1.5.3 创新点三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产学合作理论综述 |
2.1.1 产学合作概念 |
2.1.2 产学合作动机 |
2.1.3 产学合作影响因素 |
2.1.4 评述 |
2.2 知识联盟理论综述 |
2.2.1 知识联盟概念 |
2.2.2 知识联盟中的学习行为 |
2.2.3 评述 |
2.3 嵌入性理论综述 |
2.3.1 嵌入性理论概念 |
2.3.2 嵌入性关系维度 |
2.3.3 嵌入性关系对联盟影响 |
2.3.4 评述 |
2.4 组织间学习理论综述 |
2.4.1 组织间学习概念 |
2.4.2 组织间学习过程 |
2.4.3 知识获取与知识创造 |
2.4.4 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产学知识联盟比较研究 |
3.1 比较研究的方法论 |
3.1.1 研究方法概述 |
3.1.2 研究对象选择 |
3.2 美国硅谷产学知识联盟情况 |
3.2.1 斯坦福三项举措促进与企业界的合作 |
3.2.2 拥有开放、共享.鼓励创新的联盟关系 |
3.2.3 政府、金融、中介共同激发联盟集群创新力 |
3.2.4 启示 |
3.3 韩国产学知识联盟情况 |
3.3.1 政府措施推动紧密产学关系的形成 |
3.3.2 多方协同保障产学联盟的顺利发展 |
3.3.3 知识联盟模式创新:大德科学城 |
3.3.4 启示 |
3.4 台湾地区产学知识联盟情况 |
3.4.1 "产学合作研究计划"加强合作关系 |
3.4.2 基于资源共享的学习机制成效显着 |
3.4.3 知识联盟模式创新: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
3.4.4 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产学知识联盟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
4.1.1研究方法概述 |
4.1.2 案例对象选择 |
4.2 "植入式"知识联盟:宝钢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 |
4.2.1 良好的合作源于良好的信任关系 |
4.2.2 资源共享有力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
4.2.3 频繁互动丰富多元化的联盟内涵 |
4.2.4 "植入式人才培养"实现知识流动 |
4.2.5 案例小结 |
4.3 大学衍生企业知识联盟典范: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 |
4.3.1 相互信任构建独特知识联盟模式 |
4.3.2 整合共享资源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
4.3.3 "共生"的紧密关系推动深度合作 |
4.3.4 全面创新构建完整的知识创造链 |
4.3.5 案例小结 |
4.4 案例数据分析 |
4.4.1 嵌入性关系(信任维、资源维、联结维) |
4.4.2 组织间学习 |
4.4.3 创新绩效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嵌入性关系、组织间学习的产学知识联盟研究模型 |
5.1 从"产学合作"到"产学知识联盟" |
5.1.1 产学合作历史沿革与成就 |
5.1.2 产学知识联盟概念界定 |
5.1.3 产学知识联盟发展态势 |
5.2 产学知识联盟的本质 |
5.2.1 本质:知识流动和创造的网络 |
5.2.2 组织特征 |
5.2.3 形成要素 |
5.2.4 功能定位 |
5.3 产学知识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 |
5.3.1 基于知识获取的学习 |
5.3.2 基于知识创造的学习 |
5.4 产学知识联盟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
5.4.1 信任维与创新绩效 |
5.4.2 资源维与创新绩效 |
5.4.3 联结维与创新绩效 |
5.4.4 组织间学习与创新绩效 |
5.4.5 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 |
5.5 研究模型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6 产学知识联盟创新机理研究 |
6.1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6.1.1 问卷设计 |
6.1.2 数据收集 |
6.1.3 变量度量 |
6.1.4 分析方法 |
6.2 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研究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3 多元回归结果 |
6.2.4 对结果的分析 |
6.3 对大学创新绩效提升的研究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3.3 多元回归结果 |
6.3.4 对结果的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推动产学知识联盟构建,丰富创新型国家战略举措 |
7.2.2 发挥国家创新系统协同,激发知识联盟效应最大化 |
7.2.3 积极重视关系资本管理,实现产学双方可持续合作 |
7.2.4 根据属性差异化的知识,构建高效组织间学习模式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调查问卷(企业卷) |
附录3:调查问卷(大学卷) |
作者简历 |
(9)XBRL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钢铁企业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XBRL相关理论 |
2.1 相关技术框架 |
2.1.1 XBRL简介 |
2.1.2 XBRL技术框架 |
2.2 应用XBRL的优势 |
2.2.1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2.2.2 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并提高信息可比性 |
2.2.3 提高财务信息及时性 |
2.2.4 提高财务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
小结 |
第3章 对我国XBRL应用状况的调查比较 |
3.1 XBRL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3.1.1 政府对XBRL应用的支持情况 |
3.1.2 财政部对于XBRL应用的实施情况 |
3.1.3 证监会对XBRL应用实施情况 |
3.2 XBRL国内外应用状况比较 |
3.2.1 XBRL研究状况比较 |
3.2.2 开始投入使用时间和范围比较 |
3.2.3 相关技术差异比较 |
3.3 我国XBRL应用状况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调查主要内容 |
3.3.2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及剖析 |
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XBRL应用状况 |
4.1 以宝钢股份为例,分析XBRL应用状况 |
4.1.1 宝钢股份公司简介 |
4.1.2 宝钢股份财务信息建设简介 |
4.1.3 宝钢股份XBRL应用状况 |
4.1.4 宝钢股份在上交所披露XBRL报表状况分析 |
4.2 深交所钢铁企业XBRL信息平台对比分析 |
4.3 案例部分总结 |
小结 |
第5章 XBRL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
5.1 理论方面 |
5.1.1 相关理论不完善 |
5.1.2 XBRL分类标准制定欠缺 |
5.1.3 相关理论难以实现 |
5.2 XBRL相关技术、人才方面 |
5.2.1 我国缺乏应用技术的软件开发 |
5.2.2 缺少相关应用人才 |
5.3 政府支持方面 |
5.3.1 对上市公司强制使用但效果不佳 |
5.3.2 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缺少相应的指引 |
5.3.3 企业和使用者还需要更多的技术资金支持 |
5.4 公司应用方面 |
5.4.1 成本效益问题 |
5.4.2 相关技术人才缺乏 |
5.4.3 改变传统报表方式繁琐、短时间难以实现 |
5.4.4 对公司机密的保护考虑 |
小结 |
第6章 XBRL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建议 |
6.1 学术界继续推进XBRL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
6.2 促进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 |
6.3 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
6.4 提高企业应用XBRL的积极性、创造性 |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XBRL在我国企业应用状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10)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2.1 相关定义与分类 |
1.2.2 相关概念辨析 |
1.2.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临海工业区产业类型 |
2.1.1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 |
2.1.2 加工型临海工业 |
2.1.3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 |
2.1.4 综合型临海工业 |
2.2 港口分类与相关概念 |
2.2.1 海港分类及临海工业应用 |
2.2.2 码头布置 |
2.2.3 港口发展 |
2.2.4 海港物流 |
2.3 典型工业用地布局模式 |
2.3.1 重化工企业布置模式 |
2.3.2 海洋资源开发工业用地布局 |
2.4 建设用海规划编制 |
2.4.1 海域规划管理体系 |
2.4.2 填海造陆技术要求 |
2.4.3 造陆形态综合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海工业典型案例与发展演进 |
3.1 日本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斐然成绩 |
3.1.3 案例甄选 |
3.2 韩国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典型案例 |
3.2.3 案例甄选 |
3.3 新加坡 |
3.3.1 发展历程 |
3.3.2 空间演进 |
3.4 其他类型临海工业 |
3.4.1 台湾-出口加工型临海工业 |
3.4.2 欧洲-河口延伸型临海工业 |
3.4.3 美国-原料自给型临海工业 |
3.5 临海工业发展支撑体系 |
3.5.1 产业发展战略 |
3.5.2 海洋开发政策 |
3.5.3 航运发展支撑 |
3.5.4 财政政策支撑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案例开发模式与用地布局 |
4.1 日本模式 |
4.1.1 模式1-扩建型产城双核模式 |
4.1.2 模式2-新建组团式开发模式 |
4.1.3 “先生产、后生活”开发特征 |
4.2 韩国模式 |
4.2.1 模式1-综合型重化工业城市 |
4.2.2 模式2-协同型加工产业集群 |
4.3 新加坡模式 |
4.3.1 层近式用地布局 |
4.3.2 国家工业区定位 |
4.4 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4.4.1 港口主导用地布局 |
4.4.2 岸线资源分配模式 |
4.4.3 产业集群布局模式 |
4.5 用地临海性比较 |
4.5.1 造陆模式比较 |
4.5.2 临海效率分析 |
4.6 产业新城建设模式 |
4.6.1 公司城模式 |
4.6.2 政企共建模式 |
4.6.3 国家开发模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临海工业发展与分类 |
5.1 发展历程与早期实践 |
5.1.1 发展历程 |
5.1.2 早期实践 |
5.2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1 海港发展与地域差异 |
5.2.2 深水港港城空间布局 |
5.3 沿海工业地域特征 |
5.3.1 时空分布 |
5.3.2 地域差异 |
5.4 港产城发展模型 |
5.4.1 港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2 产城空间发展模型 |
5.4.3 临海工业“港产城”发展模型 |
5.5 我国临海工业分类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1.1 用地布局模式 |
6.1.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2.1 用地布局模式 |
6.2.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3 重化工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3.1 用地布局模式 |
6.3.2 开发问题与影响机制 |
6.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4.1 用地布局模式 |
6.4.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5 海洋资源利用型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发展机制 |
6.5.1 用地布局模式 |
6.5.2 发展机制与开发问题 |
6.6 宏观层面临海工业开发问题 |
6.6.1 过度开发与资源闲置 |
6.6.2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 |
6.6.3 居住优先与布局失衡 |
6.6.4 陆海统筹亟待规划衔接 |
6.7 本章小结 |
7 临海工业发展建设与规划策略 |
7.1 总体发展思路 |
7.1.1 临海工业建设基本思路 |
7.1.2 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思路 |
7.2 共性问题规划策略 |
7.2.1 合理定位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
7.2.2 优化规模预测推进集约开发 |
7.2.3 转化弹性规划落实规划实施 |
7.3 专项问题规划策略 |
7.3.1 港口扩张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2 新港综合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3 重化工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4 加工产业聚集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3.5 海洋资源开发型临海工业规划策略 |
7.4 规划提升策略 |
7.4.1 构建学科协作规划工作框架 |
7.4.2 完善陆海统筹规划编制体系 |
7.4.3 构建建设用海规划编制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规模以上海港货运吞吐量 |
附录B 各省市临海工业建设情况 |
附录C 各省市沿海工业项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宝钢发展道路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2]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3]企业大学组织资本与能力体系研究[D]. 陈蕴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制度压力的重污染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及演化研究[D]. 王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兰州地区旧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徐杨杨.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7)
- [6]基于绿色供应链的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以A钢铁公司为例[D]. 王玲. 苏州大学, 2020(03)
- [7]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卢红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基于嵌入性关系和组织间学习的产学知识联盟研究[D]. 朱学彦. 浙江大学, 2009(08)
- [9]XBRL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钢铁企业的应用分析[D]. 王丽萍. 山东财经大学, 2013(09)
- [10]我国临海工业用地布局与规划策略研究[D]. 陈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