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兽医科技资料 1971-1976年(总第1-20期)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黄洁清[1](2015)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文中提出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非时效性、选择性、内容丰富性等特征,其内容可以分为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地方相关的文献、其他文献,这些文献的征集需遵循补充性、针对性、真实性原则,渠道包括通过挖掘、整理等方式收集,通过购买、交流、索取等方式获取,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等方式获取。利用方式则包括展示展览,专业的信息挖掘、归纳、整理与汇总等。国外大多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注重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国内方面,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方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都值得借鉴,借鉴这些经验,舟山在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的构建中,要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以此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舟山地方文献工作在文献整理、舟山群岛历史文献资源目录调查与归类、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舟山市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舟山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广度与深度不够,保护与利用不够,规划与合作不够等方面。当前,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出现了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等新趋势,顺势而为舟山可以按照明确数据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数据库上线运行的基本流程,设置登陆模块、征集模块、编码模块、查询模块、在线阅读模块、在线交流模块、编辑打印模块、安全模块等模块,明确数据库构建的总体目标,中心任务开发出更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推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舟山需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地方文献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吴玉伦[2](2006)在《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学兴起和农工商实业发展的背景下,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由零散、不成系统的个别规章,逐步完善为全面、系统和法制化的学制体系。其生成机理既有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相关联的“外生性”,又有与个人利益追求和教育自身规律相关联的“内生性”。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由于教育观念变革的不彻底、制度施行所需相应条件不具备、发育运作时间不充分等原因,实际成效与社会期望相差甚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以致被谑称为“失业教育”。 本文从两个维度对清末实业教育制度进行考察,一是以制度的演进脉络为线索,梳理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补充、调整过程;二是以办学和教学活动为线索,分析制度对实践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及实际的运行成效。其中第一章分前制度化,零散、非正式制度化和系统正式制度化三个阶段,考察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背景、机理和形成过程。对前制度化期的考察,重点寻求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对零散、非正式化期的考察在于分析正式制度孕育、形成的背景和实践基础。最后以文本分析的形式,从概念体系、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结构体系、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若干方面,对系统化的实业教育制度进行剖析。 制度设计和运行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论文第二章讨论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执行主体应包括办学主体和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及管理者等。清末是实业教育初创期,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批实业教育的教学机构,故此期办学主体的实践活动和影响尤其重要。同时,论文试图从个人利益追求的角度分析清末实业教育制度产生的机理,特于此章分别对社会各阶层、群体和组织在实业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活动和利益追求进行考察,以服务于文中有关实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的论断。分析对象包括节制学务的巡抚、劝学助学的士绅、亦商亦儒的商人等阶层,及中央机关的商部、农部,地方会所和公司,教育会、商会等机构和团体;分析内容包括各主体对实业教育的态度、兴学活动概况、参与实业教育的动机、发挥的影响等。通过对诸内容的考察,寻求各办学主体在实业教育领域里的利益追求,并探讨这些利益追求在实业教育制度产生和运作中的促动作用。 第三章围绕实业教育的施教机构,对实业教育制度规定的各层次、各类型教学组织的教学活动和办学成效进行考察。考察对象分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商业学堂、铁路学堂、矿务学堂、商船学堂、艺徒学堂等,并对清末女子实业教育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各类学堂与相应实业领
宁波[3](2017)在《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关于抗战建国的思考 ——以《新民族》周刊为中心》文中提出《新民族》(周刊)是由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罗家伦,携手当时在国立中央大学执教的一流大学知识分子于1938年2月在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创办的时事评论刊物。它创办于世界大战濒临爆发之际、中华民族进入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新爆发和民族意识的新觉醒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全面抗战大后方出版界中,作为当时“抗战建国”和抗战时期“民族复兴”话语的重要载体的《新民族》无论在办刊宗旨、内容题材还是在学术水准上,均有着突出的地位、价值及较大的贡献和影响。自创刊之日起,《新民族》便积极以宣扬民族性,发扬民族精神,树立建国意识,增进抗敌力量为宗旨。《新民族》的创立更是为罗家伦、方东美等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的集聚和言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话语场’、一个便利的公开平台。以当时在中央大学执教的大学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民族》撰稿人,拥护《抗战建国纲领》,这一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在抗战建国纲领的指引下,在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激发下,不仅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理论建构,而且还激浊扬清,对抗战时期“汉奸”予以严正批评,并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大力弘扬。他们基于以学术服务于抗战建国的自觉,围绕抗战建国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科学问题,进行了体现一流学者专业素养的理性探究:对包括战时民主政治建设、战时法治建设等在内的抗战建国之政治建设的方方面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和不乏深度的思考,为战时政治建设、为当时的人事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指引了方向与目标;对战时农业经济建设、战时矿业之盐务发展、战时工业、水电、其他矿产及牧林等抗战建国之经济建设各方面均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探究,还提出盐业国营化的改革对策以及推行战时税制、彻底改革财务行政的战时税制改革思路,为中国的战时盐业改革和财政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阐述《新民族》探讨了如气象、测量、航空及水陆交通等战时科技建国的重大论题,并对战时国防、战时军事具体问题进行了探究;对抗战建国教育的制度与方法、战时和未来建国的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改革等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抗战中的文化建国及艺术建国的思考。最终形成了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关于抗战建国的重要思考。以《新民族》撰稿人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对抗战建国诸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既表现出大学知识分子在国难深重背景下的危机意识、抗争意识,也表现出以中央大学教授为核心的大学知识分子群体同心协力为政府献计献策、以学术服务于抗战建国、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民族气魄和唤起民族责任感的可贵用心,以及他们致力于“建设新民族”和复兴中华民族的积极性、进取心。正因如此,《新民族》通过理智的判断和客观事实的分析为整个中华民族树立了“深信”,其“发挥积极的,进取的,能恢复民族生力的人生观”得到了举国上下的积极响应。《新民族》这一“新中华民族降临前的一个小小号兵”,对抗战时期的社会、时代与政治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对于引导当时青年、激励抗战民心并促进民族复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为“抗战建国”和“民族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袁振东[4](2006)在《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文中指出现代化学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完成其建制化历程,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中国学术界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认识化学学科,但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在高等化学教育方面,官方所办的教育机构在总体上还处于次要地位,还不能与经费相对充足和稳定的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相比。在化学研究方面,除一些教会大学在进行在进行有限的化学研究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大都没有进行化学研究。至于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机构,则主要有美国洛氏基金会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范旭东等人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两处。在交流机制方面,作为化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化学共同体尚未形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相对统一使政府能够顾及科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大力资助,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也迅速展开,至1937年抗战爆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整体情况看,1927-1937年的十年(也称南京十年)是现代化学在中国建制化发展较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的发展为其后中国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此期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是中国现代化学史的重要课题。通过探讨化学学科在此期间的建制化,有助于我们认识南京十年中国科学建制化的进展,探讨学科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以高等化学教育、化学研究和中国化学会的发展为线索,依据翔实的史料,对1927-1937年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高等化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这一时期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建制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相对于其他实用科学领域,高等化学教育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较多的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层次看,部分大学已经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大学的化学教育终止于学士教育。第三,高等化学教育的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高,而且国立大学从总体上已经超过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成为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主流。第四,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教师,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他们大都潜心于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五,虽然国民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倾向于功利主义,但在科学教育上并没有限制纯粹科学的教育,因此,在化学教育领域,化学家与政府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第六,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基本规范,教科书的中国化也有所进展。二、化学研究工作迅速兴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这一时期各大学的化学教员和研究机关的化学工作者大都具备了研究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经历,并获得了高级学位。(2)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资助使化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得以施展。(3)中国化学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全国统一的现代化学共同体,从而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多数西方科学
张宝蓉[5](2007)在《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以来,伴随着大陆高等学校扩招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其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相吻合。高等学校专业该如何设置,其结构该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状况如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切关注。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台湾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中产业关系的不断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重要背景,引发了台湾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多次调整。本研究力图凭借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对台湾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探寻台湾高等教育为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而进行的相应变革;通过比较研究,希冀有助于大陆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中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一种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从而建立一种多样化、多层次,灵活和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论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历史演进为主线,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视角,对台湾光复迄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总体概貌和侧重点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大量数据深入探讨了台湾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因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对不同行业、职业、技能的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为了更确切地判断每一个历史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是否适当,还对不同学科、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尤其是“学用配合”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认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是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动力;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主要是受劳动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的需求推动而形成;人力规划是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形和求学者的升学意向,适时调整专业及招生人数。相比较而言,台湾的私立高校、技职院校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更为敏感。从管理体制上看,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匹配”模式。第三部分,通过对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深入剖析了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并得出了若干对大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有益启示。具体包括:政府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角色调整;强化劳动力市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导向作用,从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自主调节作用;实行分类指导,突出高校办学特色,避免专业设置同构化;强调“柔性化”专业结构模式的建立;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专业质量监控、激励机制等等。
谢红海[6](2010)在《中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研究较晚,这和我国的国情是相适应的。2005年以前儿乎没有专门针对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研究,但从SARS、疯牛病、禽流感、2009年的甲刑H1N1流感以及频频发生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后,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关注。兽医事业和兽药产业得到了公众和政府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动物疫病综合防治、动物保健、兽用生物制品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及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各种高峰论坛、学术会议、大众传媒的热点话题。2007年以后,对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的领域较广泛,比如,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市场开拓、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具体某一方面的研究探讨等。但总体来说,研究的深度不够,尤其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兽用生物制品产业进行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论文首先从研究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为出发点,界定了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概念与性质,分析了动物保健品、兽用生物制品、兽用疫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用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现状,揭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新产品研发能力弱;产能过剩市场空间有限;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竞争的实力和能力;技术服务急需加强等。其次,通过PEST分析模型对我国的法律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利用SCP分析模型,对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产品市场集中在少数企业,该行业存在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大、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产业格局明显。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属特殊行业,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与使用直接涉及到人和动物的群体安全与健康,因此,对中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研究离不开政府角色的分析。本章建立了一个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博弈分析模型,对国有投资与非国有投资的博弈与合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认为要想提高兽用生物制品产业中国有资本的效率或国际竞争力,促进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在加大兽医基础研究中政府投资的同时,在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化中逐步减少国有投资,相应增加非国有投资,引入社会资本。最后,本论文利用对比分析方法,阐述了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国际动保公司的发展策略,通过SWOT分析模型对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养殖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从不同的侧面,有利的和不利的,对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进行了展望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对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整个行业的规范将需要政府、协会和企业间共同努力,通过真正市场化的建立来平衡关系。随着兽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监管透明,执法到位,企业自律,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指日可待。但我国的兽用生物制品产业要想真止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生产出绿色、健康、无残留的产品,真正和国际接轨,任重而道远。
段治文[7](2004)在《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文中提出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的研究,而对科学文化史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史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突破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围,力图从思想文化史角度,依据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的体制建构以及科学文化观念变迁等三个层次,对当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历程进行新的观照。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无序、散漫和缺乏目标的状态,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探讨中国近代科技的源起及其历史文化缺陷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按三个层次系统分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科技建制以及科学文化观的变迁。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具有新意的探索:比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及政策环境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的视野和重要探索;在科技发展建制上,文章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当代中国科学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这就是建国初期新体制的建立、50年代后期开始的中国式“大科学”体制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上,文章第一次揭示了科技大潮与社会主义思潮两次历史性合流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上,文章更是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经历了“人民科学观”、政治化科学观以及理性化科学观三种形态的历史转换,等等。 通过对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文化思考,本文认为:经过长期曲折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深入人心,中国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不重视科学以致反科学的老路上去。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目前中国不仅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而且在如何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问题上更是存在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探索中国本土科学技术发展的出路,推动中国原创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等,仍是今日中国的严峻课题。 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的融合,以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而且要实现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以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更要通过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冲破传统的制约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以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这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必由之路。
吕顺长[8](2007)在《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 ——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注重挖掘和利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考证和论述、宏观和微观相兼顾的方式,着重对清末中国人的对日教育考察、留日学生、日本人的对华教育认识等中日教育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关于清末中国人日本教育考察的研究:在从国内外图书馆收集大量中国人对日教育考察记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方面对中国人日本教育考察的特点、考察者类型以及日本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等,结合各类考察事例进行了研究。在微观方面,《湖南提学使吴庆坻的日本教育考察》一章,主要利用笔者所发现的重要史料《日本东京各学校参观笔记》以及吴庆坻日本考察期间的家书等,着重对尚未被完全究明的清末提学使一行的日本教育考察日程及所听讲义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吴庆坻的日本认识作了介绍;《张大镛及程恩培的日本教育考察》一章,以清末浙江所派遣的教育考察官员张大镛和程恩培所著的考察记《东瀛各校纪略》、《日本武学兵队纪略》和《东瀛观兵纪事》为线索,着重对他们的考察内容和考察经过进行了研究。此外,鉴于多数教育考察者在考察期间都有访书经历,而且他们所访求的书籍大多包含教育类书籍,故在附编中设《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一章,对缪荃孙、罗振玉等人的日本访书内容的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探讨了清末考察官绅日本访书的特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清末的大批赴日考察者,通过对日本教育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近代日本大胆借鉴西方,以教育为本,才使其走向了强盛之路;日本教育考察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刺激,使他们在考察归国后或大声疾呼改革传统教育以兴新学,或通过积极模仿日本近代教育而直接投身教育实践,从而使他们成了日本近代教育影响中国的最重要媒介。 (2) 关于留日学生的研究:本文将这一部分的研究局限于浙江留日学生。在利用留日学生监督处所发行的《官报》等史料制作《清末浙江留日学生名录》(附录二)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方面对清末浙江留日学生人数、生源组成和地区分布、学校和专业分布等进行了研究。在微观方面,《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及其史料价值》一章,除对留日学生研究的重要史料—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的收藏及其利用状况作了介绍外,着重以笔者新近发现的第1、2、4-7期《官报》为例,对《官报》的资料容量、栏目构成和史料价值进行了研究;《从〈官报〉看“五校特约”留学计划的成立过程及实施状态》一章,以《官报》为原始资料,对近代留日学生史的重要内容“五校特约”留学之计划的形成背景、过程、内容、实施状态以及浙江省的对应等进行了考察;《浙江早期留日学生》一章,对向来较少被重视的早期浙江留日学生的人数、派遣经过等进行了考证。《浙江留日学生与教育事业》一章,着重对浙江留日学生在学校教育和教育行政岗位上所作的贡献进行了考察。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甲
王苗[9](2020)在《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价值分析》文中提出动物福利是指在与动物的生物需求相适应的条件下,动物能够根据信息自主选择应对环境的挑战,进而满足动物的情感需求和自由的自然生活。农场动物福利是指在饲养、运输以及屠宰环节中,使农场动物能够获得合理的饮食、舒适的住房、良好的健康和适当的行为的人道对待事项。农场动物福利条款是指在饲养、运输以及屠宰环节中,使农场动物能够获得合理的饮食、舒适的住房、良好的健康以及适当的行为的人道对待事项予以规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总和。当前我国农场动物福利尚无专门性立法,主要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之中,且条款内容在以规范文本为载体的表述中存在着价值取向问题。在厘清“农场动物福利”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充分阐明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规范要义。从基础、认知以及评价视角切入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价值研究,发现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价值分析包括社会共识、价值目的以及价值指引3个层面。并依据“饲养福利、运输福利以及屠宰福利”这一思维路径,依次探讨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社会共识、价值目的以及价值指引3个层面的具体内容构成。社会共识可巩固条款的价值基础,包括认知共识(条款思想层面的认知理性重合)与态度共识(条款心理层面的依从、认同、内化),认知共识具体表现为我国饲养福利的认知共识、我国运输福利的认知共识以及我国屠宰福利的认知共识,态度共识具体表现为我国饲养福利的态度共识、我国运输福利的态度共识以及我国屠宰福利的态度共识;价值目的可彰显条款的价值目标,包括载体目的(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实践结果的诉求)与作用对象目的(对国家、公民以及社会的诉求),载体目的具体表现为我国饲养福利条款的载体目的、我国运输福利条款的载体目的以及我国屠宰福利条款的载体目的,作用对象目的可具体表现为我国饲养福利条款的作用对象目的、我国运输福利条款的作用对象目的以及我国屠宰福利条款的作用对象目的;价值指引可回应条款的价值取向,包括载体目的之正义指引(消除实体方面与程序方面的不平等)与作用对象目的之秩序指引(实现法律行为与法律关系的有序性),载体目的之正义指引具体表现为我国饲养福利条款载体目的之正义指引、我国运输福利条款载体目的之正义指引以及我国屠宰福利条款载体目的之正义指引,作用对象目的之秩序指引具体体现为我国饲养福利条款作用对象目的之秩序指引、我国运输福利条款作用对象目的之秩序指引以及我国屠宰福利条款作用对象目的之秩序指引。
刘卓[10](2006)在《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 ——以晚清、民国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人,最通俗的解释是指贩卖货物的人。当然这主要是指旧式商人而言的。新式商人就不仅仅是贩卖货物了,但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地商人主要还是旧式商人,指的是活跃于新疆各地,而其籍贯非新疆的各省商人们。清朝统一新疆后,内地商人大量进入新疆,开创出了乾嘉时期新疆民间商贸活动的繁盛局面,为固边兴邦做出了贡献。清朝收复新疆时,内地商人随军贸易——“赶大营”,为“故土新归”做出了贡献。再度统一使得内地商人获得了安定的环境,其活动使新疆与全国市场的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自身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籍贯划分的“商帮”,从晚清到民国在新疆的经济领域里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对新疆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晚清、民国为中心,对新疆的内地商人作一番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由绪论、结束语和三章正文构成: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现状、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念的界定与范围的确定,对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时限及范围的选择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考察内地商人“赶大营”的活动与新疆商业的复苏之间的关系。对乾嘉时期形成之“赶大营”的传统基础作出了说明,阐述了该时期内地商人深入新疆的过程,说明当时随着内地商人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新疆的民间商贸活动逐渐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内地商人开展各种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经营活动,活跃了新疆经济的同时,亦加强了内地与新疆之间的联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其自身的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地进步。虽说清中叶以后,新疆地区变乱迭起打断了商贸活动正常发展的历程,陕甘地区爆发的回民起义又切断了内地商人赴新疆贸易的通道,使得内地商人无法开展其业务。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内地商人面对的也是乾嘉时期之繁华尽化焦土的状况。但在承平再现,清政府又采取措施设法尽力恢复新疆地区经济的情况下,内地商人得到机会展现其善舞长袖。迪化和奇台两城作为商业城市的振兴,以及天山南北一批城镇的勃兴都与其积极活动密切相关。第二章探讨了内地商人对新疆商业的活跃作出的贡献。茶叶贸易在西北所处地位自古就非常重要,到了清代似乎更为凸显,清政府的课税收入,“东南则盐为巨擘,西北则茶为大宗”。而内地商人在茶务上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清朝统一新疆时,晋商开辟了万里之遥的茶叶商路。并在咸丰年间,随着政治环境和贸易形势的变化,变更采办茶叶的地点,苦心经营新的茶叶商路,保证茶叶贸易的开展。对于满足新疆人民食茶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北,运输方面直到近代也是向恃骆驼为惟一之利器。经营驼运业的内地商民们在西征军粮饷物资后勤供给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在驼路畅通之后,驼运商业就更见发达,并于民初盛极一时。但后来新疆因政局动荡引发战乱,直接打击了驼运业,加之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驼运商业衰落了。驼运业的命运可说也是新疆商贸之命运的缩影。新疆在成功收复后,较大的城市里都有内地商民,并形成了以籍贯划分的“商帮”。其中有一定影响的为八大商帮,即:燕帮、晋帮、湘帮、秦帮、蜀帮、鄂帮、豫帮、陇帮。燕帮中的津商是其中实力最强的,经营范围广,分布地区广,对新疆城镇民生有着相当的影响。其余各商帮虽说经营实力上有强弱,活动范围上有大小,但也都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当然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的限制,从晚清到民国,他们历经磨难重重,兴衰荣辱饱尝滋味,许多人仍免不了悲剧性的命运。虽然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新疆的内地商人发展水平并非尽如人意,但其对新疆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章具体阐述了内地商人在新疆经营的社会环境。晚清,新疆地区事多不靖,混乱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民初杨增新治新时。但杨很有手段,在新疆保持了一种虽落后封闭,但相对稳定的局面。金树仁时期(1928——1933年),新疆由相对稳定走向全疆大乱。政局的纷乱状态在盛世才时期也没什么改善,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末。内部环境欠佳,同时也排除不了外部因素的强烈干扰。俄、英的侵夺是难以抵制的。俄国、英国在新疆既相互角逐又相互勾结。英国的影响不及俄国,但贯穿近代始终。十月革命前,新疆一直在面对俄、英二者,沙俄崩溃后,英国方面的影响自然还是摆脱不了,又要面对苏联的竞销。金树仁时期诱签的《新苏临时通商协定》本身具有较强的不平等性,盛世才政治上的投机又使其影响延续了相当长一个阶段,加之苏联的实力又十分强大,新疆方面对于苏方对新疆商品市场的倾轧可说是无可奈何。结语部分对新疆的内地商人活动的脉络做了梳理,点明了其对于新疆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所作的贡献,以及在加强内地与新疆多方面联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其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兽医科技资料 1971-1976年(总第1-20期)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兽医科技资料 1971-1976年(总第1-20期)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地方文献的传承价值有利于史料保存 |
1.2.2 地方文献的情报价值有利于辅助决策 |
1.2.3 地方文献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形象提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文献概念的界定及其收集利用 |
2.1 地方文献概念界定 |
2.2 地方文献的特征 |
2.2.1 地方文献的区域性 |
2.2.2 地方文献的非时效性 |
2.2.3 地方文献的选择性 |
2.2.4 地方文献的丰富性 |
2.3 地方文献的主要内容 |
2.3.1 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 |
2.3.2 地方相关的文献 |
2.3.3 其他文献 |
2.4 地方文献的收集 |
2.4.1 地方文献收集分类方法 |
2.4.2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原则 |
2.4.3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途径 |
2.5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2.5.1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主体与客体 |
2.5.2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原则与目标 |
2.5.3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经验总结 |
3.1.1 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
3.1.2 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 |
3.1.3 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 |
3.1.4 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 |
3.2 国内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构建的基本经验 |
3.2.1 注重创新的湖南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2 历史悠久的浙江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3 规模大成果多的江苏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3 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对舟山市的启示 |
3.3.1 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 |
3.3.2 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应用工作 |
3.3.3 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
第四章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现状 |
4.1 舟山市的基本情况 |
4.2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的成效 |
4.3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的新趋势 |
4.3.1 数字化趋势明显 |
4.3.2 规模化趋势明显 |
4.3.3 专业化趋势明显 |
4.3.4 特色化趋势明显 |
4.4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广度与深度不够 |
4.4.2 保护与利用不够 |
4.4.3 规划与合作不够 |
第五章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构想 |
5.1 舟山市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5.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完善的总体目标及中心任务 |
5.2.1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目标 |
5.2.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中心任务 |
5.3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 |
5.3.1 完成舟山地方文献分类目录和内容数字化 |
5.3.2 明确数据库功能需求 |
5.3.3 确定开发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 |
5.3.4 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 |
5.3.5 数据库上线运行 |
5.4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总体框架及其功能模块 |
5.4.1 登陆模块 |
5.4.2 征集模块 |
5.4.3 编码模块 |
5.4.4 查询模块 |
5.4.5 在线阅读模块 |
5.4.6 在线交流模块 |
5.4.7 编辑打印模块 |
5.4.8 安全模块 |
5.5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技术方案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推动该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的建议 |
6.2.1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
6.2.2 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 |
6.2.3 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 |
6.2.4 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
6.2.5 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制度化过程 |
第一节 前制度化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一、古代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成分 |
二、学徒制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
三、前制度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 |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孕育、形成和调整 |
一、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
二、实业教育制度的实践基础 |
三、实业教育制度文本的出台 |
四、实业教育制度的补充与调整 |
第三节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文本分析 |
一、概念体系与目标体系 |
二、结构体系与组织体系 |
三、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二章 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执行主体 |
第一节 权重一方、节制学务的总督巡抚 |
一、督抚兴办实业教育的概况 |
二、督抚参与的动因分析 |
三、督抚兴学的特点 |
四、督抚在实业教育中的作用 |
五、周馥、端方个例分析 |
第二节 劝学助学、造福桑梓的地方士绅 |
一、士绅参与的活动概述 |
二、士绅参与的动机分析 |
三、士绅参与的历史作用 |
四、孙诒让、熊希龄个例分析 |
第三节 父实业、母教育的实业巨子 |
一、周学熙的实业教育实践 |
二、盛宣怀的实业教育实践 |
第四节 亦商亦儒、热心向学的商人和商人组织 |
一、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兴学活动 |
二、商人和商人组织的办学特色 |
三、商人和商人组织兴学的动力来源 |
第五节 实业教育的其他兴办主体 |
一、中央机关之商部(农工商部) |
二、中央机关之邮传部 |
三、地方局、所、会社及公司 |
四、各地教育会 |
第三章 实业教育制度的施教机构 |
第一节 农业教育: 教喻服田力穑、冀图地无弃才 |
一、清末农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
二、农业学堂兴办述略 |
三、农业教育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布局 |
四、农业教育的成效与局限 |
第二节 工业教育: 精研器物制造、造就局厂工师 |
一、工业教育的兴起 |
二、洋务时期的工业技术学堂 |
三、癸卯学制前的工业教育 |
四、实业学堂的工业教育 |
五、工业学堂办学实例 |
第三节 商业教育: 通晓商事商情、促进贸易繁盛 |
一、新式商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
二、商业教育体系的初创 |
三、清末商业教育的特点和成效 |
第四节 铁路学堂: 发达交通枢纽、蓄养铁路工师 |
一、负笈游学,取石他山——清末铁路教育的开端 |
二、诸校迭兴、体系初创——清末铁路教育的兴办梗概 |
三、弃旧图新、求实通达——清末铁路教育的管理和教学 |
四、微效初著、罅隙待补——清末铁路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第五节 矿业学堂、商船学堂和艺徒学堂概述 |
一、研求矿脉矿质、培养矿工矿师的矿业学堂 |
二、授以航海技艺、造就管带驾驶的商船学堂 |
三、教授粗工浅技、裨益贫家子弟的艺徒学堂 |
第六节 女子实业教育:传授劳动技术、养成自立资格 |
一、女子实业教育的门类 |
二、女子实业教育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
第四章 清末实业教育的教学和管理 |
第一节 实业教育行政管理 |
一、实业教育中央行政管理 |
二、实业教育地方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实业教育学堂行政管理 |
一、实业学堂行政组织机构 |
二、总办和监督的人选及作用 |
第三节 实业教育财政和财务 |
一、实业教育财政 |
二、实业学堂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实业教育师资 |
一、实业教育师资的来源 |
二、实业教育师资管理 |
三、实业教育师资的总体状况 |
第五节 实业学堂学生 |
一、学生数量 |
二、入学资序 |
三、学生管理 |
四、学生出路 |
五、学生“滋事” |
第六节 课程、教学和考试 |
一、实业教育的课程 |
二、实业教育的教学 |
三、实业教育的考试 |
第五章 比较与鉴别 |
第一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
一、实业教育的内部比较 |
二、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的比较 |
三、清末实业教育与同期国外同类教育的比较 |
第二节 清末实业教育的历史定位 |
一、实业教育的历史成就 |
二、是“实业教育”还是“失业教育” |
第三节 从实业教育到职业教育 |
一、民初实业教育的发展 |
二、实用主义教育的一度流行 |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 |
四、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联系与分野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3)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关于抗战建国的思考 ——以《新民族》周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所使用的资料 |
五、《新民族》周刊概况 |
第一章 抗战建国之民族意识 |
第一节 《新民族》的现代民族理论建构 |
一、对“民族”、“民族性”和“民族的国家”的新省思 |
二、《新民族》的现代民族理论建构 |
第二节 《新民族》中爱国主义之立场 |
一、《新民族》对抗战时期“汉奸”的严正批评 |
二、《新民族》对抗战时期“汉奸”现象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抗战建国之政治建设 |
第一节 《新民族》对战时政治建设的思考 |
一、对战时干部人才的培养的思考 |
二、战时行政效率的提高的思考 |
三、战时民主政治建设的探讨 |
四、战时法治建设的讨论 |
五、战时社会统制的提出 |
第二节 《新民族》对人事行政改革和现代政治之探究 |
一、人事行政改革的探究 |
二、现代政治的探讨 |
三、对“实验政治”之探究 |
四、现代政治教育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战建国之经济建设 |
第一节 《新民族》对战时产业经济的思考 |
一、对战时农业经济建设与解决对策的分析 |
二、对战时工业、水电、矿产及牧林的讨论 |
第二节 《新民族》对战时盐务和战时财政改革的认知 |
一、对战时盐务的论证 |
二、对战时财政的认知与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战建国之军事及科学技术要务 |
第一节 《新民族》对战时科技建国的思考 |
一、科技工程化与战时国防及国家建设 |
二、气象知识与战时国防知识 |
三、测量事业与战时国防关系 |
四、航空科技与战时国防内容 |
五、水陆交通与战时国防内容 |
第二节 《新民族》对战时军事问题的探究 |
一、对机械化军队的认知 |
二、对战时军事心理问题的探析 |
三、战时伤兵问题 |
四、对国际声援与法规的关注 |
五、战时军事统计问题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建国之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新民族》中的教育建国思想 |
一、“学术政治化”的办刊理念与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 |
二、《新民族》抗战建国教育的特点 |
三、《新民族》抗战建国教育的设计与策略 |
第二节 《新民族》中的战时教育分析 |
一、对战争背景下受教育者心态的探讨 |
二、对国难背景下战时教育观的讨论 |
三、对中国教育问题以及战时中小学教育的剖析 |
第三节 对战时大学教育改革的讨论 |
一、寻求中国教育质的提升 |
二、对战时大学教育问题的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抗战建国之文化建构 |
第一节“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 |
一、“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历史背景 |
二、“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教育支撑 |
三、为民族复兴“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思考 |
第二节 抗战建国中的文化及艺术 |
一、抗战建国中的文化内容 |
二、抗战建国中的艺术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新民族》周刊目录索引 |
附录 2:《新民族》刊载作者发文统计表 |
附录 3:《新民族》刊载短评统计表 |
附录 4:《新民族》撰稿人资料简表 |
(4)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部分 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
第一章 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概况,1927-1937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的中国高等化学教育概述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规与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实用科学的注重与化学人才的培养 |
第四节 1927-1937 年间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经费、设备及师资状况 |
第五节 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状况 |
第二章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从京师大学堂化学门到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培养工作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从清华学堂开设化学课程到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筹建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师资队伍的壮大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
小结 |
第四章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创建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
小结 |
第五章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
第一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创立及其设备的扩充 |
第二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
第四节 学生培养状况 |
小结 |
第二部分 现代化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
第六章 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1927-1937 |
第一节 1927 年后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 |
第三节 各种研究机关的创建: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与扩展 |
第四节 各种化学研究刊物的创办:化学研究成果交流媒体的产生 |
第五节 化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渐次开展 |
第六节 化学家的研究与国民政府的期望:在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之间 |
第七章 大学化学系研究工作概况,1927-1937 |
第一节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
第二节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
第三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
第四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
小结 |
第八章 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 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 |
第一节 成立的动因及其筹备 |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
第三节 研究梯队的形成和壮大 |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特点 |
小结 |
第九章 抗战前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 |
第一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的沿革及组织 |
第二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其研究工作 |
第三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及其化学研究工作 |
第四节 与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比较 |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
第十章 1932 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
第一节 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原因 |
第二节 化学讨论会的议程及成果 |
第三节 对与会人员的社会状况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的成立 |
第五节 化学讨论会的影响 |
第十一章 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和壮大,1932-1937 |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各机关的设立和完善 |
第二节 各分会的设立和会员的扩充 |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的经费困境及会所的筹建与流产 |
第十二章 中国化学会的三种期刊,1933-1937 |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oftheChineseChemicalSociety) |
第二节 《化学》(Chemistry) |
第三节 《化学通讯》(TheChemicalNewsReagent) |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谋取刊物合作、提高稿件质量以确保本会刊物的中心地位 |
小结 |
第十三章 中国化学会第一至五届年会,1933-1937 |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第一、二届年会:交流活动的初期尝试 |
第二节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年会:与其他学术团体合作交流的尝试 |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年会:基本成熟的合作交流活动 |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年会:筹备充分却草草收场的交流活动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农业经济社会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46-1960 年) |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恢复与缓慢发展 |
第二节 农业经济社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 |
第三节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薄弱关系 |
第三章 工业经济起飞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61-1980 年) |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部门的持续转向 |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形 |
第四章 传统产业升级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81-1993 年) |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调整与稳步发展 |
第二节 传统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情形 |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变化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形 |
第五章 高技术密集产业时期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1994 年迄今) |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迅速发展 |
第二节 高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与知识化劳动力市场的构建 |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形 |
第六章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及趋势 |
第一节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特点 |
第二节 影响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制度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对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若干思考 |
第四节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发展趋势 |
第七章 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
第一节 两岸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比较 |
第二节 对大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概念说明与界定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理论基础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基本问题研究 |
2.1 动物保健品、兽用生物制品、兽用疫苗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2.2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概念 |
2.3 兽用生物制品的产业链 |
2.4 兽用生物制品的价值链 |
2.5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特殊性 |
2.6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与畜牧养殖业的关联性 |
2.7 兽用生物制品与生物安全 |
小结 |
第三章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分析 |
3.1 世界动物保健品产业的发展历程 |
3.2 世界动物保健品产业现状分析 |
3.2.1 世界动物保健品产品总量持续增长 |
3.2.2 世界动物保健品市场状况分析 |
3.3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市场状况分析 |
3.3.2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市场发展特点 |
3.4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3.4.1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研发方向 |
3.4.2 世界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1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进程及取得的成就 |
4.1.1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历史进程 |
4.1.2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取得的显著成就 |
4.2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4.2.1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结构分析 |
4.2.2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市场状况分析 |
4.2.3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创新结构分析 |
4.3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1 新产品研发能力弱 |
4.3.2 产能过剩市场空间有限 |
4.3.3 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4 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能力 |
4.3.5 技术服务急需加强 |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5.1 法律环境 |
5.1.1 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
5.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食品安全影响重大 |
5.1.3 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
5.1.4 环境保护备受关注 |
5.2 经济社会环境 |
5.2.1 GDP持续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5.2.2 人口规模决定市场容量巨大 |
5.2.3 居民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
5.2.4 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提供了区域价格竞争优势 |
5.3 技术环境 |
5.3.1 现代生物技术影响产业发展 |
5.3.2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加速 |
5.4 市场环境 |
5.4.1 部分农民副业的畜牧生产扩大养殖规模成为养殖大户的主业 |
5.4.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政策绩效评价 |
6.1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的SCP分析 |
6.1.1 市场结构分析 |
6.1.2 市场行为分析 |
6.1.3 市场绩效分析 |
6.2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自身能力要素分析 |
6.2.1 产品研发 |
6.2.2 发展潜力 |
6.3 政府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6.3.1 政府在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介入的必要性 |
6.3.2 政府在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
6.4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政策分析 |
6.4.1 投融资分析 |
6.4.2 经营分析 |
6.4.3 市场进入问题 |
6.5 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博弈分析 |
6.5.1 建立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博弈模型 |
6.5.2 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合作博弈分析 |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
7.1 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启示 |
7.2 发达国家动保公司发展启示 |
7.2.1 兼并重组,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 |
7.2.2 重视新剂型和复方制剂的开发 |
7.2.3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
7.2.4 高度重视产品的安全环保 |
7.3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SWOT分析 |
7.3.1 优势(Strength) |
7.3.2 劣势(Weakness) |
7.3.3 机会(Opportunity) |
7.3.4 威胁(Threat) |
7.4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7.4.1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研发趋势分析 |
7.4.2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对政府提出的建议 |
8.2.1 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8.2.2 强化生产企业质量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 |
8.2.3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8.3 对企业提出的建议 |
8.3.1 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研发创新 |
8.3.2 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
8.3.3 强强联合,走共同发展之路 |
8.3.4 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 |
8.3.5 加强客户服务 |
8.3.6 积极推进兽用生物制品产业的信息化建设 |
8.3.7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中国近代科学的源起及其历史缺陷 |
一、 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新开端 |
(一) 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科学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
(二) 新中国科学的重建 |
1 科研机构的组建与中国科学新体制的建立 |
2 科学人才的集聚与自然科学界的大团结 |
3 中国科学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三) 科学文化观的第一次转型与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1 科学文化观的转型与“人民科学观”的历史奠定 |
2 自然科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与本士化 |
3 对民众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探索 |
二、 第一代领袖群体的科技战略思想 |
(一) 工业化视野下的科技观 |
(二) “向科学进军”的主要思想和实践 |
1 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
2 切实解决好知识分子问题,努力培养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 |
3 科技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结合,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
4 走群众路线,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 |
(一) 科学体制的转换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1 建国之前中国的科技体制变革 |
2 建国以后科学体制的转换与“大科学”体制的建立 |
(二) 科学建制国家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世界科学建制发展的新动向 |
2 中国现代化后发展特点的历史要求 |
3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 |
(三)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作用和反思 |
1 科学规划和政策的制定 |
2 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
3 “大科学”体制下取得的突出成果 |
4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的“大科学”体制 |
四、 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历史迷途 |
(一) 科学文化观的第二次转型与“政治化科学观”的确立 |
(二) 科学政治化的背景及原因探析 |
1 历史原因:人民科学观的进一步发展与高度政治化的形势 |
2 根本原因:整风与反右后全社会政治意识畸形转向并向各领域渗透 |
3 现实原因:急于求成,全面大跃进形势的推动 |
4 内在原因: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泛起 |
(三)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与民众科学文化的畸形发展 |
1 群众性的科技协作网建立 |
2 群众性科技革新运动全面开展和畸形演变 |
(四) 科学与反科学仅一步之遥 |
五、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
(一) 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 |
1 拨乱反正“从科学和教育着手”: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开端 |
2 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深化 |
(二) 江泽民对科技战略思想的发展 |
1 科技动力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基础 |
2 科教兴国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展开 |
3 技术创新论:江泽民科技战略思想的核心 |
(三)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再度合流 |
1 关于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阐述和新认识 |
2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汇流的战略展开 |
六、 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变革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科技体制的转型之路 |
1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初步形成 |
3 科技发展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
(二) 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 |
1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
2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技法制体系 |
3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奖励制度 |
4 开始建设并初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 |
(三) 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七、 中国社会的科学文化观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文化观的再次转型与“理性化科学观”的初步形成 |
1 科学文化观再次转型的历程 |
2 对科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理性化的时期 |
(二)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与民众科学素养评价 |
1 民众科学文化的新发展 |
2 民众科学素养状况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大制约因素 |
(三) 制约科学发展的传统的文化因素仍未得到根本突破 |
八、 21世纪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 科技全球化与科技本土化: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的战略与文化环境 |
(三) 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构建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 |
(四) 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铸造面向未来的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 |
附录一: 科学中国的历程:1949-2004年重要文献编目 |
附录二: 全国性的科学技术团体一览表 |
附录三: 作者在中国科技文化史领域发表的相关成果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 ——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要旨 |
绪论 |
上编 清末中国对日教育考察之研究 |
第一章 对日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
第一节 甲午战前的对日教育考察 |
第二节 甲午战后的对日教育考察 |
第三节 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二章 湖南提学使吴庆坻的日本教育考察 |
第一节 吴庆坻履历及其日本教育考察的派遣经过 |
第二节 《日本东京各学校参观笔记》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三节 吴庆坻日本考察期间的家书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三章 张大镛及程恩培的日本教育考察 |
第一节 张大镛及其《东瀛各校纪略》和《日本武学兵队纪略》 |
第二节 程恩培的日本之行 |
第三节 对日考察与浙江学堂的兴办 |
中编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之研究 |
第四章 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官报》的收藏及其利用状况 |
第二节 留日学生监督处成立经过 |
第三节 《官报》的资料容量和栏目构成 |
第四节 新发现《官报》各期目录 |
第五节 《官报》的史料价值 |
第五章 从《官报》看“五校特约”留学计划的成立过程及实施状态 |
第一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形成的背景 |
第二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形成过程及内容 |
第三节 “五校特约”计划的实施状况 |
第四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对浙江省的影响 |
第六章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官费留日学生 |
第二节 1898年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三节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的译书活动 |
第四节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监督孙淦事迹 |
第七章 浙江留日学生的人数及其构成 |
第一节 浙江留日学生人数 |
第二节 浙江留日学生的生源组成和地区分布 |
第三节 浙江留日学生的学校和专业分布 |
第八章 浙江留日学生与教育事业 |
第一节 学校教育岗位上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二节 教育行政岗位上的浙江留日学生 |
下编 近代日本对华教育认识之研究 |
第九章 高田早苗的中国教育考察及其中国教育认识 |
第一节 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的开设和高田的中国教育考察 |
第二节 高田早苗早期有关中国的论说 |
第三节 高田早苗所见的中国教育现状 |
第四节 高田早苗的“同利益论”及其本质 |
第十章 明治时代日本人对中国人留学日本的认识 |
第一节 血与泪之结晶 |
第二节 共同利益之所在 |
第三节 培植势力之长计 |
第四节 “豚尾奴”与佳宾珍客 |
附编 其他 |
第十一章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 |
第一节 清代日籍西渐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记录 |
第三节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日本访书之特点 |
第十二章 从“人类馆”事件看明治时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
第一节 大阪博览会与“人类馆”事件 |
第二节 “人类馆”中国人被展出事件 |
第三节 “人类馆”台湾女子被展出事件 |
第四节 “人类馆”事件所反映出的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
第十三章 罗振玉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引进 |
第一节 罗振玉早年在上海的活动 |
第二节 《教育世界》的创办 |
第三节 《教育世界》对日本近代教育的介绍 |
第四节 《教育世界》日文翻译之特色 |
第五节 《扶桑两月记》和《扶桑再游记》 |
第六节 罗振玉的学校教育实践 |
结语 |
附录一 主要对日教育考察记解题 |
附录二 清末浙江留日学生名录 |
征引文献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后记 |
(9)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
(二)研究路径 |
一、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规范内涵 |
(一)农场动物福利的概念阐释 |
(二)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规范表达 |
二、社会共识:条款的价值基础巩固 |
(一)认知共识:条款思想层面的认知理性重合 |
(二)态度共识:条款心理层面的依从、认同与内化 |
三、价值目的:条款的价值目标彰显 |
(一)载体目的: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实践结果的诉求 |
(二)作用对象目的:对国家、公民以及社会的诉求 |
四、价值指引:条款的价值取向回应 |
(一)载体目的之正义指引:消除实体方面与程序方面的不平等 |
(二)作用对象目的之秩序指引:实现法律行为与法律关系的有序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10)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 ——以晚清、民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格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三、概念的界定与范围的确定 |
第一章 内地商人“赶大营”与新疆商业的复苏 |
第一节 乾嘉时期形成之“赶大营”的传统基础 |
一、内地商人深入新疆的过程 |
二、内地商人开展之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经营活动 |
三、内地商人的经营方式发展水平 |
第二节 收复新疆后,“赶大营”与城镇的兴起 |
一、内地商人走入新疆面对的残局 |
二、内地商人与迪化和奇台的振兴 |
三、内地商人与天山南北众多城镇的勃兴 |
第二章 内地商人与新疆商业的活跃 |
第一节 内地商人在新疆的商贸运销 |
一、内地商人与茶务 |
二、内地商人与驼运 |
第二节 内地商人与城镇民生 |
一、津商的经营活动 |
二、其余商帮的经营活动 |
第三章 内地商人在新疆经营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政局的纷乱 |
一、金树仁时期 |
二、盛世才时期至40年代末 |
第二节 俄、英的侵夺 |
一、沙俄的扩张 |
二、英国的扩张 |
第三节、苏联的竞销 |
一、不平等的条约 |
二、商品市场的倾轧 |
结束语 |
征引文献 |
后记 |
四、兽医科技资料 1971-1976年(总第1-20期)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 黄洁清. 浙江海洋学院, 2015(09)
- [2]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 吴玉伦.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3]抗战时期大学知识分子关于抗战建国的思考 ——以《新民族》周刊为中心[D]. 宁波. 吉林大学, 2017(03)
- [4]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D]. 袁振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11)
- [5]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劳动力市场的视角[D]. 张宝蓉. 厦门大学, 2007(07)
- [6]中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研究[D]. 谢红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7)
- [7]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段治文. 浙江大学, 2004(03)
- [8]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 ——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D]. 吕顺长. 浙江大学, 2007(06)
- [9]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条款的价值分析[D]. 王苗. 西南大学, 2020(01)
- [10]新疆的内地商人研究 ——以晚清、民国为中心[D]. 刘卓. 复旦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