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文献综述)
朱泓溢[1](2013)在《硇洲岛潮汐带栉江珧相关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从中国南海硇洲岛潮汐带采集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样品,采用纯培养法(culture-dependent method)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法(phylogenetic analysis)对样品中可培养细菌(含放线菌)的类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采用多相分类技术对部分代表潜在新类群(物种)菌株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研究,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类微生物资源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指导。采用补充0–25%(w/v)氯化钠的MA、MH和NA培养基从栉江珧样品中分离到125株细菌,选取90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研究表明,这90个分离菌株分属于3个门(Gamm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 Actinobacteria)、6个科、10个属,可分为33个物种。优势类群为Firmicutes门(56株,62.2%)和Gamma-Proteobacteria亚门(31株,34.5%)。至少有5株可能代表新的分类单元(potential new taxa)。其中菌株JSM112024可能代表了Halomonadaceae科的一个属一级新分类单元;菌株JSM112019、JSM114045、JSM114058和JSM114083可能分别代表Salinivibrio、Bacillus、Halomonas和Virgibacillus属的新物种。采用8种敏感指示菌,利用琼脂扩散实验方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对生物活性的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学特征观察。结果显示,125个分离菌株中,有18株的发酵液具有抗菌活性,占受试菌种总数的14.4%,其中6株(JSM112006,JSM114095,JSM114060,JSM112019,JSM114054,JSM114093)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活性菌株类群多样性较高,分属于4个属:菌株JSM112006属于Marinobacter属;JSM114095属于Halomonas属;JSM114060和JSM112019属于Salinivibrio属;JSM114054和JSM114093属于Staphylococcus属。采用生理生化、化学分类学、系统发育分析和分子分类特征方法对菌株JSM114083T进行研究,确定其代表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的新种。为了确立JSM114083T菌株的精确分类地位,将这种新的分离菌株与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Virgibacillus necropolis和Virgibacillus carmonensis进行了DNA–DNA杂交,他们的DNA–DNA相关水平分别为19.5±3.2,10.3±2.1和11.8±2.5%,远低于Wayne等(1987)提出的用于归类菌株至相同物种的临界值70%。因此,根据这里提出的多种分类学数据,JSM114083T菌株应该代表Virgibacillus属的一个新种,我们提出命名为海洋枝芽孢杆菌(Virgibacillus marinus sp. nov)。综上研究结果表明,湛江硇洲岛潮汐带栉江珧中具有较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具有一定数量的抗菌菌种,并且还有着新的微生物种群(物种)。
吴锋[2](2010)在《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及其监测和管理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珠江口海域是我国有毒赤潮高发区,近年来由于误食染毒贝类引起的中毒事件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珠江口海域已有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和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的检出报道,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缺少一定的连续性,而不利于建立适合珠江口海域贝类毒素监测方案。为此,本研究于2007年冬季~2009年春季间,在珠江口海域的17个采样点,采集了19个贝类品种,181份样品,对其进行了PSP和DSP检测,旨在通过连续广泛的跟踪调查检测,获取PSP和DSP在珠江口海域的时空特征和种间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①珠江口海域贝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PSP污染,检出率20.4%,检出值均低于我国目前暂定的4Mu/g的警戒标准。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3月3日霞涌的华贵栉孔扇贝和2009年3月4日澳头的华贵栉孔扇贝样品中,检出值均为2.15Mu/g软组织。②PSP检出率的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以冬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③PSP的地理分布范围较广,珠江口、大鹏湾和大亚湾均有检出,且污染程度较高。④珠江口海域PSP主要富集贝种为僧帽牡蛎、栉江珧、华贵栉孔扇贝、褶牡蛎和近江牡蛎。⑤共检出12种PSP的成分,主要为dcGTX3、C1、dcGTX2、C2,其次为GTX3、GTX4、GTX1、GTX2、B1,而高毒力的STX、NEO和dcSTX含量较少。二、珠江口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①珠江口海域的DSP阳性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较高,分别为36.5%和25.4%。②贝类DSP阳性检出率和超标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变化,整体上阳性检出率和超标率从2007年冬季至2008年冬季一直上升,而2009年春季有所下降。③就地域分布而言,DSP阳性检出率和超标率均为大亚湾>珠江口>大鹏湾。④珠江口海域的多种贝类都对DSP有较强的累积能力,受DSP污染的主要贝类品种为翡翠贻贝、华贵栉孔扇贝、波纹巴非蛤、栉江珧、菲律宾蛤仔、文蛤、河蚬、僧帽牡蛎、马氏珍珠贝、褶牡蛎、近江牡蛎、泥蚶、鲍鱼贝和红蛤,其中以泥蚶、褶牡蛎、菲律宾蛤仔、栉江珧、波纹巴非蛤、僧帽牡蛎、翡翠贻贝、华贵栉孔扇贝和文蛤较为严重。在贝毒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设计了珠江口海域贝毒监测方案,确定了监测贝种、采样站位、采样频率、检测方法、毒素警戒值和防控反应机制等,以期为相关部门完善和强化贝类监测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从而保障贝类的食用安全和近岸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李丽[3](2009)在《广东沿海典型赤潮高发区海洋环境生态研究》文中认为于2007年12月、2008年4月、2008年7月、2008年10月对赤潮高发区的珠江口和大亚湾海域进行环境背景调查,分析了珠江口和大亚湾海域的水文要素、营养盐、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对大亚湾和珠江口海域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对1980—2007年广东沿海赤潮灾害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赤潮肇事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珠江口海域的水温、盐度、溶解氧、pn范围分别为20.12-27.56℃,3.52-33.20,1.64-8.32mg/L和7.6-8.34。2008年7月,表底层盐度与pH有显着性差异。溶解无机氮、硝酸盐、磷酸盐2008年7月和10月含量高,2008年4月和2007年12月含量低。2008年4月硅酸盐含量最高,其含量都远远高于其余三次调查的结果(P<0.01)。共鉴定浮游植物178种及变种。硅藻是珠江口海域的主要类群,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65%。浮游植物数量的高峰出现在2008年10月,远远高于其余三个航次(P<0.01)。2007年12月则以旋链角毛藻占绝对优势,而2008年4月和10月,中肋骨条藻几乎是珠江口海域所有站位的优势种。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盐度、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2)大亚湾海域的水温范围为20.34-28.24℃,盐度范围为20.37-34.79,溶解氧范围为0.23-7.17,pH范围为7.90-8.37。2008年7月,表底层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H都具有显着性差异,特别是在湾口B9和B10站位,底层水体具有低温(<24℃)、高盐(>34)、低溶解氧(<3mg/L),低pH的特征。共鉴定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128种及变种,硅藻是主要的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70.3%;2008年4月和10月,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较为单一,旋链角毛藻、拟菱形藻和中肋骨条藻分别是最为明显的优势种类,尤其是2008年10月的拟菱形藻,其细胞密度多在106cells/L以上,在浮游植物中占有比例最高,达到88.18%。除了2008年7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高值区均位于澳头海域,低值区均位于大鹏澳核电站附近。2008年10月是浮游植物数量的高峰期,个别站位生物量达到107远远高于2007年12月,2008年4月和10月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溶解氧、氮、磷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3)通过显着性分析,发现大亚湾与珠江口海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亚湾溶解氧无机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显着低于珠江口,盐度显着高于珠江口。(4)广东沿海赤潮灾害的特征为:赤潮灾害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赤潮高发季节由过去的春季扩展到春夏秋冬季;赤潮发生海域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鱼毒性藻和有毒藻种类越来越频繁地引发赤潮;引发赤潮灾害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多,由甲藻和硅藻引发的赤潮减少,而由针胞藻类、定鞭藻类和纤毛虫类引发的赤潮明显增多。
洪燕芬[4](1997)在《大亚湾区贝类食物中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亚湾区贝类食物中毒分析洪燕芬广东省惠州市卫生防疫站(516000)据广东省惠州市食物中毒报表统计,1984~1996年发生进食贝类鲜品中毒4起,中毒23人,死亡5人。中毒可疑贝类鲜品全部来源于大亚湾区海域。现将这4起中毒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简洁莹,邓峰,黄莉莉[5](1991)在《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89年2月22日,广东省惠州市发生一起五人吃了清蒸鲜贝而中毒的事件。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现场调查、所食贝的监定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本起食物中毒可能是由栉江珧贝引起的麻痹性毒素中毒。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1989年2月22日,在惠州市有五人一起吃清蒸鲜贝,十余分钟后,均感头晕、恶心、口唇、舌、脸部和手指麻木,进而视力模糊、四
简洁莹,邓峰,黄莉莉[6](1991)在《一起由栉江珧引起的食物中毒》文中研究指明1989年2月22日,广东省惠州市发生一起五人吃了清蒸鲜贝而中毒的事件。经现场调查、采样分析和对中毒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患者出现的症状以神经麻痹为主,样品鉴定属栉江珧;毒力33×103MU/kg,LD50为4.88g/kg,并对栉江珧的生长水域——大亚湾的环境和历史作了初步调查。认为本起食物中毒属于麻痹性贝类中毒。
二、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提纲范文)
(1)硇洲岛潮汐带栉江珧相关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南海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 概况 |
1.1.1 海洋微生物资源 |
1.1.2 海洋微生物物种多样性 |
1.1.3 海洋微生物的活性物质 |
1.2 硇洲岛微生物研究现状 |
1.3 栉江珧及其相关微生物 |
1.3.1 栉江珧 |
1.3.2 栉江珧相关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硇洲岛栉江珧相关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样品源与菌株的分离 |
2.1.3 细菌形态及盐浓度生长范围 |
2.1.4 基于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株的分离 |
2.2.2 菌株耐盐菌统计 |
2.2.3 栉江珧相关细菌多样性 |
2.2.4 栉江珧相关细菌的遗传多样性 |
2.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栉江珧相关的抗菌活性细菌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抗菌活性初筛 |
3.1.3 抗菌活性复筛 |
3.1.4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学实验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株的抗菌筛选 |
3.2.2 对 6 株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
3.2.3 6 株菌的生物学特征 |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一株 JSM 114083T的多相分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细菌生物学特性观察 |
4.1.3 化学分类学研究 |
4.1.4 生理生化学特征研究 |
4.1.5 分子分类学研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分离与培养 |
4.2.2 菌株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 |
4.2.3 G+C 含量和系统发育分析 |
4.2.4 化学分类特征 |
4.2.5 菌株 JSM 114083T分类学地位 |
4.2.6 对新种 Virgibacillus marinus sp. nov 的描述 |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培养基的配制 |
附录 B JSM11408316S rRNA 基因序列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致谢 |
(2)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及其监测和管理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麻痹性贝毒 |
1.2 腹泻性贝毒 |
1.3 贝类毒素监测方案概况 |
1.4 本论文的创新 |
2 麻痹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珠江口海域贝毒监测和管理方案设计 |
4.1 监测贝种的确定 |
4.2 采样站位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
4.3 毒素检测分析方法和警戒值的确定 |
4.4 贝毒管理反应机制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1:双壳贝类样品赤潮毒素检测结果 |
(3)广东沿海典型赤潮高发区海洋环境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海域概况 |
1.2.1 珠江口的环境概况 |
1.2.2 珠江口海域的赤潮生态研究状况 |
1.2.3 大亚湾的环境概况 |
1.2.4 大亚湾海域的赤潮生态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现场采样与分析方法 |
2.1 站位布设与采样频率 |
2.2 调查内容与检测分析方法 |
2.3 水质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
2.4 浮游植物定性、定量样品的采集、固定、浓缩与记数 |
2.5 现场理化因子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1980一070年广东沿海赤潮灾害发生情况 |
3.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
3.2 1980-2007年广东沿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 |
3.2.1 广东沿海赤潮灾害的年际分布特征 |
3.2.2 广东沿海赤潮灾害的季节分布特征 |
3.2.3 广东沿海赤潮灾害发生的区域分布特征 |
3.2.4 广东沿海鱼毒和有毒性赤潮藻引发赤潮情况 |
3.2.5 广东沿海赤潮原因种的演替 |
3.3 小结 |
第4章 珠江口海域现场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水温、盐度、pH、DO的时空分布 |
4.1.1 水温的时空分布 |
4.1.2 盐度的时空分布 |
4.1.3 溶解氧的时空分布 |
4.2 营养盐的时空分布 |
4.2.1 DIN含量及时空分布 |
4.2.2 磷酸盐的时空分布 |
4.2.3 硅酸盐的时空分布 |
4.3 珠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时空变化 |
4.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
4.3.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趋势 |
4.3.3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时空变化 |
4.3.4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空变化 |
4.3.5 影响珠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关键环境因子 |
4.4 小结 |
第5章 大亚湾海域现场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水温、盐度、pH、DO的时空分布 |
5.1.1 水温的时空分布 |
5.1.2 盐度的时空分布 |
5.1.3 溶解氧的时空分布 |
5.1.4 pH的时空变化 |
5.2 营养盐的时空变化 |
5.2.1 DIN含量及时空变化 |
5.2.2 磷酸盐的时空变化 |
5.2.3 硅酸盐的时空变化 |
5.3 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种类组成与时空变化 |
5.3.1 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
5.3.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趋势 |
5.3.3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时空变化 |
5.3.4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空变化 |
5.3.5 影响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关键环境因子 |
5.4 小结 |
第6章 珠江口和大亚湾环境因子的比较研究 |
6.1 温度的对比 |
6.2 盐度的对比 |
6.3 溶解氧的对比 |
6.4 pH的对比 |
6.5 DIN的对比 |
6.6 磷酸盐的对比 |
6.7 硅酸盐的对比 |
6.8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对比 |
6.9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四、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论文参考文献)
- [1]硇洲岛潮汐带栉江珧相关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D]. 朱泓溢. 吉首大学, 2013(03)
- [2]珠江口海域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的污染状况及其监测和管理方案设计[D]. 吴锋. 暨南大学, 2010(10)
- [3]广东沿海典型赤潮高发区海洋环境生态研究[D]. 李丽. 暨南大学, 2009(09)
- [4]大亚湾区贝类食物中毒分析[J]. 洪燕芬.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7(04)
- [5]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J]. 简洁莹,邓峰,黄莉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1(04)
- [6]一起由栉江珧引起的食物中毒[J]. 简洁莹,邓峰,黄莉莉. 广东卫生防疫,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