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详细边界层参数化的细网格数值模型

具有详细边界层参数化的细网格数值模型

一、A Fine-Mesh Numerical Model with Detailed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陆云,郭子悦,汤剑平[1](2021)在《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与以往的区域气候模式相比,对流允许区域气候模式不再依赖于对流参数化方案,其精细的分辨率可以显式表示深对流过程,在夏季对流降水的日变化和极端降水事件模拟等方面具有明显增值能力,是区域气候模拟的发展方向。对现有的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和介绍,简述了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式中比较重要的物理过程及外部驱动条件的影响,总结了以往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成果以及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以期对中国及东亚区域对流允许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诸多研究表明,对流允许区域气候模拟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气候模式,可提供更加可靠的区域尺度的气候信息。

范钧滔[2](2021)在《民用涡扇发动机空气涡轮起动机流场及特性仿真研究》文中认为

麻素红,沈学顺,龚建东,王建捷,陈德辉,李泽椿[3](2021)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发展》文中指出回顾了自"八五"科技攻关以来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包括我国第一代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全球谱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以及中国气象局自主发展的GRAPES全球模式及区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比较不同时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关键技术特征和预报性能,重点介绍GRAPES区域台风模式的主要技术成果,并对国家级台风数值预报系统未来5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章鸣[4](2021)在《下垫面对京津冀暴雨与夜间增温模拟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该区域下垫面复杂、发展变化迅速,年降水及气温变率较大,极易发生极端天气事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下垫面特征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极端天气过程的影响,可为该区域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选择2016年7月19-21日京津冀地区的极端降水过程以及2020年2月8-9日河北冬奥赛区的夜间异常增温过程两个典型高影响天气个例,设置敏感性对比实验,利用中尺度天气数值模式进行高分辨数值模拟,分析下垫面对暴雨、夜间异常增温的影响。2016年7月19-21日,京津冀地区发生了一次极端降水过程,降雨持续时间长、总量大、范围广,且局地性强。此次暴雨的强降水中心位于北京市南部,24h累计降水量超250mm,在北京市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引入高分辨率下垫面数据,通过改变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地形高度数据和耦合参数修正后的单层城市冠层模式,设置敏感性实验,重点开展城市冠层对此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城市冠层对强降水影响较为显着,城市冠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区域水汽通量辐合增强,但其对降水落区的影响主要与城市冠层的内部结构及相关过程有关。此外,耦合城市冠层的UCM实验在整个降水过程中模拟小时降水量与站点实测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考虑了城市冠层非均匀分布的几何特征及其相关过程有利于提高降水模拟的精度。(2)未耦合城市冠层模式的CTL实验没有考虑城市的非均匀分布及人为热等参数,较耦合城市冠层模式的UCM实验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城市的热力作用,城市建筑物屏障作用较强,雨带受城市冠层阻挡在其外围停滞,城区内降水弱于UCM实验。(3)城市冠层对暴雨的云微物理转化过程产生影响,CTL与NOURBAN实验低层液相粒子含量低于UCM实验,雨滴转化为霰的效率高于UCM实验,云滴凝结过程加热率和雨水蒸发冷却率降低,较UCM实验而言,不利于降水的发展。2020年2月8日夜间至9日凌晨,河北冬奥赛区发生了一次明显的夜间异常增温过程。该区域地势较高,下垫面地形复杂,地形是否对夜间增温产生影响,需要通过数值模拟方式深入开展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引入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利用中尺度区域数值模式WRF4.1.5精细化再现了此次夜间增温过程,设置敏感性实验探究了此次过程的气象特征、成因以及地形对增温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冬奥赛区夜间增温过程受高空冷涡的影响,大气中高层冷平流显着,大气低层为西风和西南风,带来一定暖空气,中高层强冷平流有利于强下沉运动,高低层风切变及温度平流差异容易造成垂直混合作用,使得地面异常升温。(2)引入30m分辨率的高精度地形数据的update实验模拟的近地面气象要素更能反映其受地形的影响。update实验模拟的低层风场风切变、暖平流及边界层内的湍流运动均强于使用默认地形的default实验,并且其在增温前模拟出了低层暖平流减弱的现象,使得日最低温更接近实测,而default实验模拟的近地面风场突然增大,带来暖空气,造成其气温未能下降至最低值,说明地形主要造成低层风场变化,从而对山区气温变化过程产生影响。根据京津冀暴雨、夜间增温个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高精度下垫面数据有利于提高数值模拟结果精度,并且通过设置敏感性实验定量分析下垫面对不同天气过程中的可能影响机制,可以为该区域准确的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闫梓宇[5](2021)在《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及路径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的异常路径和强度预报一直是业务中的难点,已有研究表明,热带气旋会与其附近高、低层气旋性环流系统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出现异常路径且强度发生较大变化,研究这种复杂的系统间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对热带气旋移动和发展的认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研究重点关注热带气旋活跃季较常出现的低层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对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季风涡旋的垂直结构和水汽分布会影响热带气旋不同的路径表现形式。通过理想数值模拟发现,当热带气旋与初始垂直结构较为深厚的季风涡旋相互作用时,热带气旋的路径会突然北折,且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外围尺度。热带气旋初始多出现在季风涡旋东侧,较大的外围尺度使得其通过β效应更快地向西北移动靠近季风涡旋中心。同时季风涡旋提供的较大环境场相对涡度梯度也使得热带气旋可以通过涡度隔离过程较快地向季风涡旋中心靠近。一旦两个系统中心重合,由于季风涡旋尺度水平平流项与热带气旋尺度水平平流项相互抵消,总水平涡度平流项较弱且指向正北方向,使得热带气旋路径趋于北转。此外,两个系统的叠加增强了罗斯贝波能量频散,热带气旋东侧增强的西南风气流也可能作为转向流引导其路径突然北折。水汽敏感性研究表明,季风涡旋伴随的环境场水汽的纬向分布也会影响热带气旋移动,当热带气旋初始位于季风涡旋东侧,且季风涡旋伴随“东高西低”的相对湿度分布时,热带气旋容易出现路径突然北折。(2)在不考虑初始热力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季风涡旋可以通过三种动力机制影响热带气旋发展。第一,季风涡旋和热带气旋的叠加可能会增大热带气旋的外围尺度,较大的外围尺度会使得热带气旋在涡度隔离作用下对流组织较弱,深对流的分布多远离热带气旋的最大风速半径,这种情况下不利于热带气旋发展。第二,热带气旋和季风涡旋环流的叠加可能会使得在热带气旋外围出现涡度梯度改变符号,即出现外区正压不稳定。通过内外区波动间相互作用,外区的正压不稳定会使得内区非对称扰动增加。非对称扰动的逆切变倾斜又不利于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因此也不利于热带气旋增强。第三,季风涡旋的垂直斜压结构使得热带气旋处于较强的环境场垂直风切变中,从而导致热带气旋出现较大的垂直倾斜,这种情况下通风指数也较大。对流集中分布在顺风切变左侧,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不利于热带气旋发展。敏感性研究也表明,季风涡旋伴随的环境场水汽分布也可能会影响热带气旋发展。(3)除了低层系统,高层系统也会影响热带气旋的移动和发展。通过观测分析发现,2018年“云雀”台风有着罕见的逆时针环形路径及先增强后减弱的较大强度变化,控制试验可以较好地模拟这种路径和强度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半理想化数值试验(在初始场中去除冷涡),结果台风趋于偏西行且强度持续缓慢增强。通过诊断分析发现,高层冷涡对“云雀”台风的异常路径和强度变化的贡献较大。通过位涡倾向方程诊断,由于台风与冷涡之间的藤原效应导致水平位涡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台风移动。高层冷涡对“云雀”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阶段讨论,前期冷涡通过高层的涡通量辐合和降低台风北侧的惯性稳定度使得台风增强,而后期两系统距离较近时,冷涡会显着增强台风附近的垂直风切变,进而减弱台风。此外有无冷涡两组试验中台风不同路径伴随的海温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强度差异。

毛曳[6](2021)在《京津冀两次持续重度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以及经济飞速增长,大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各地区多次发生空气污染事件,给民众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和2018年11月12日至15日,我国京津冀地区发生了持续重度霾天气。本文利用多种资料,对京津冀地区的霾污染展开分析,同时利用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WRF-CAMx模式和神经网络方法,对这两次重度霾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环流背景、PM2.5和能见度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全国及各地的霾日天数呈现了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京津冀地区的PM2.5和PM10浓度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浓度较高,夏季浓度较低。同时具有一定的双峰特征的日变化特征,在早晨与夜间出现峰值。而京津冀三地相比,北京地区的PM2.5和PM10浓度总体最低,而河北的浓度相对最高。两次典型过程均受高空高压脊前的纬向环流控制,低空有暖脊北伸,地面位于高压东南部,受均压场控制,气压梯度较小,受偏南风影响;逆温层结的存在和弱下沉运动抑制了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扩散;地面静小风,相对湿度高,混合层高度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这些是导致两次霾天气过程维持时间长,强度大的共同原因。但大气环流的维持时间和调整周期、气象条件的强度不同,是导致两次霾天气过程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激光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观测发现,较低且较稳定的边界层高度,以及低层偏西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汇聚与滞留。同时,这两次污染过程存在从河北、山东等地的外来污染物输入。后期随着冷空气南下,温度降低,风速增大,霾过程迅速结束。但2016年霾过程中,污染物的传输速率要低于2018年霾过程,且风速垂直切变大,风向变换缓慢,污染物堆积时间长,因此持续时间更长,霾过程更严重。对比近30年的气象要素,2016年霾过程的大部分异常度值大于2018年霾过程,污染程度更严重,各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霾天气过程的严重性与异常性。WRF-CAMx模式模拟的两次霾过程PM2.5浓度与观测较好地一致,但2016年过程的模拟存在一定的低估,而2018年过程模拟结果则略有偏高。从污染来源的角度来看,两次过程的来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016年过程中PM2.5的污染来源存在较大的变化:12月16日和20日以北京本地污染为主;在12月17日以及19日北京本地污染所占贡献比明显下降,主要污染受到传输影响。2018年过程中本地污染来源所带来的影响较低,主要受传输影响。本研究还利用了LSTM神经网络法尝试能见度的预报,发现通过ECMWF预报场订正后的模型优于其他单个空气质量模式的预报能力。基于LSTM神经网络方法的能见度订正模型的预报结果,平均误差最低为6km左右,在各时效下的预报性能也较为稳定。LSTM模型在对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订正后,相关系数提升至0.6以上,对能见度预报的水平得到显着提升。

彭玥[7](2021)在《GRAPES_CUACE雾—霾预报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文中研究指明大气化学模式是雾-霾预报、预警的最重要工具,准确、及时的雾-霾数值预报高度依赖于模式对关键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的合理、精确描述。本文基于大气-化学在线、双向耦合模式GRAPES_CUACE,结合多源观测数据和天气学分析,研究了重度雾-霾中气象要素与气溶胶的演变特征、近地层湍流通量输送方案、大气边界层方案以及边界层-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等关键物理过程对雾-霾数值预报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对重度雾-霾过程中低和极低能见度的相对贡献;在此研究基础上,完成了新近地层方案在模式中的耦合、建立了基于IMPROVE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的改进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雾-霾污染阶段,PM2.5浓度的显着增加常伴随着高相对湿度、低能见度同时发生。低相对湿度条件下,气溶胶消光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其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指数下降;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能见度的继续降低依赖于气溶胶及其吸湿增长所导致的大气消光;当水汽达到近饱和状态时,雾滴的直接消光对能见度的进一步降低具有重要贡献。与雾-霾发生前相比,雾-霾期间近地层散射辐射曝辐量明显增加、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曝辐量明显减少,表明了雾-霾对大气消光以及近地层辐射过程的重要影响。在模式原IMPROVE方程气溶胶及其吸湿增长消光计算基础上,加入了雾滴直接消光系数的计算,使得计算能见度的大气消光系数由气溶胶消光(包括其吸湿增长的影响)和雾滴消光两部分共同组成。模拟结果表明,与原能见度方案相比,新方案使得京津冀月平均能见度模拟误差整体减小约50%,特别对重度雾-霾污染事件中低能见度预报系统性高估的问题有明显改善,其模拟误差减小65%-88%。新引入的Li近地层方案在低浓度PM2.5模拟上与原有MM5方案接近,雾-霾污染过程中,两方案差异随PM2.5浓度增加而增大,重污染下,Li方案模拟PM2.5浓度更加接近观测值,表明Li方案在描述大气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阶段的地气交换过程更有优势。利用不包含气溶胶辐射反馈(ARF)单向模式的MRF、YSU和MYJ边界层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整体上,YSU方案最好,MYJ最差,MRF居中,但3种边界层方案对模式雾-霾模拟效果的影响不是非常显着。包含ARF的双向GRAPES_CUACE模式3种边界层方案模拟结果均表明,雾-霾发生时,气溶胶大幅减少了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造成近地面降温、中高层增温、大气逆温明显增强,模式模拟PM2.5浓度明显增加且更接近实际观测,说明ARF的在线计算对重度雾-霾中PM2.5浓度峰值的模拟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当PM2.5浓度高于某一临界值(本文中约为150μg m-3,根据不同模式、不同云和天气条件会有所区别)时,ARF才会对模拟产生明显影响。该结果表明ARF存在一定限制条件,即当PM2.5浓度过低时,ARF并不能有效改善模式误差,这也保证了ARF在改善重污染PM2.5浓度模拟偏低的同时不会导致清洁或轻污染条件下PM2.5模拟过高。值得研究的是,尽管单向模式3种边界层方案对PM2.5的模拟影响并不显着,双向模式3种边界层方案的模拟结果显示了ARF对边界层方案的高度依赖性:MRF和YSU方案在各气象要素模拟上对ARF的响应强于MYJ方案,且这一差别随PM2.5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大。重污染发生时,MRF和YSU方案由ARF引起的PM2.5增量是MYJ方案的2倍,模式结果也更加接近观测值,揭示了气溶胶-辐射-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刘聪[8](2021)在《基于分片平衡空间格式的离散纵标深穿透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散纵标法作为经典的确定论输运求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核装置的屏蔽计算。随着核装置几何结构和设计方案愈加复杂,数值模拟需要更加精确地描述物理模型,深穿透问题的极大计算量使得计算资源和模拟效率面临挑战。同时,深穿透问题中的空间强非均匀性和角度强各向异性效应不容忽视,材料介质的非均匀分布造成角通量密度在空间上出现不光滑甚至不连续,穿透距离增加使得通量密度和散射源项的各向异性程度不断加剧,输运求解的离散误差直接影响屏蔽分析计算精度。本课题针对复杂几何屏蔽问题中的深穿透、空间非均匀性和角度各向异性的耦合效应,研究离散纵标计算的高精度离散格式、高效网格求解算法和强各向异性散射源优化计算方法,改善离散纵标屏蔽计算的可靠性。研究具有分片平衡特性的线性短特征线、指数短特征线和分片平衡差分近似格式,有效抑制空间离散的非物理振荡。基于参数化思想重建线性短特征线的数值模型,提出体积矩积分方法解决计算空腔介质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响应矩阵方法降低指数项多重积分带来的高昂计算花销,并且实现空间分布函数的灵活降阶。研究步进、线性和指数短特征线格式的耦合计算策略,提出以物理特征为依据的源强占比因子和空间形状因子,作为指导空间离散格式选择的预估算子。面向大尺寸复杂几何问题,研究三维多级树状网格求解算法,按照材料种类和网格源强对初始细网进行自动合并,生成带有悬点的嵌套多级网格分布,精确描述局部特征的同时大幅降低网格划分总数和计算内存需求。使用逻辑搜索和标准扫描结合的递归式网格扫描算法,研究非匹配网格间的边界角通量密度映射方法,针对零阶空间离散的一对多映射提出具有自适应特性的预估校正映射算法,提高强衰减光学厚网格的映射精度,针对一阶线性空间离散改进了多对一映射格式,避免下风向映射分布出负,保证多级网格输运计算精度。研究强各向异性散射介质的散射截面调整方法,提出最大熵方法和最小二乘方法耦合的调整算法,解决散射函数角分布出负和角分布精度不足的问题,提高强各向异性散射源项精度。开展了深穿透问题的输运模拟和数值分析。分片平衡空间离散格式对于通量密度连续问题和间断问题的计算精度均明显高于有限差分方法,优化改进的线性短特征线具有数值稳定和计算高效的优点,降阶得到的矩阵步进短特征线具有优于菱形差分格式的计算速度。对于通量密度衰减较强的问题,线性短特征线需要将网格步长控制在2倍平均自由程之内。对于带有不规则几何体的自设问题和复杂工程问题,多级网格算法在相同建模精度下使网格总数、内存需求和计算用时下降约1个量级,受关注区域的局部响应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提高了物理模型的描述精度和屏蔽计算的模拟效率。散射截面耦合调整算法可以由低阶勒让德展开构造出更加精确的非负散射函数,轻水介质深穿透问题的分析表明,耦合调整算法使相对误差水平由原本P3阶展开的8%下降至2%以内,改善了强各向异性散射源和通量密度的计算精度。本课题的研究完善了离散纵标屏蔽计算方法,弥补了当前算法对于复杂几何深穿透问题的不足,具备大型核装置屏蔽问题应用的能力和价值。

焦鹏[9](2021)在《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对大型工程结构功能和安全要求的提高,薄壁圆柱壳结构正朝着大型化、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不断发展,而日益严苛的服役条件也使它们所处的外部载荷工况更加复杂。其中,典型的一种载荷工况便是薄壁圆柱壳结构由于受相邻结构部件或附属设备的联结、约束、动作或外部环境变动等因素影响而承受局部轴压载荷,该工况下薄壁圆柱壳结构潜在发生屈曲的风险。然而,目前关于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屈曲问题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尚无可靠的屈曲设计方法。现有围绕薄壁圆柱壳结构轴压屈曲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理想均匀轴压载荷工况开展的,已建立的相关屈曲设计方法对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值得商榷。基于此,本文系统开展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试验。建立了特定工艺下金属薄壁圆柱壳的初始几何缺陷数据库,成功获得了局部轴压下真实圆柱壳试件的应变变化曲线、轴压载荷-位移曲线、屈曲临界载荷以及屈曲模态。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局部轴压载荷作用范围θ的逐渐增大,圆柱壳屈曲临界载荷呈近似线性提高;而当θ≥150°后,其屈曲临界载荷与均匀轴压圆柱壳较为接近。(2)建立了基于实测初始几何缺陷的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分析数值模型,经比较,屈曲载荷模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误差在0.6%~11.7%,平均误差约为6.3%,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阐明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变形过程和失效模式,揭示了局部轴压下圆柱壳的屈曲失效机理和屈曲临界载荷变化规律,弄清了材料性能、结构特征和局部轴压载荷与纵焊缝的相对位置三方面因素对圆柱壳屈曲行为的影响。(3)系统分析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实测初始几何缺陷和局部凹坑缺陷的敏感性。探明了实测初始几何缺陷的形貌和幅值对圆柱壳屈曲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实测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圆柱壳屈曲载荷的根本原因;阐明了局部凹坑缺陷的幅值、分布范围、分布位置以及不同凹坑组合对屈曲载荷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能够有效考察倾斜加载缺陷和壳体厚度分布不均匀缺陷影响的确定性分析数值模型,并讨论了圆柱壳对于这两种非传统初始缺陷的敏感性,定量地给出了非传统初始缺陷对屈曲载荷的折减影响系数。(4)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局部轴压圆柱壳弹塑性屈曲载荷预测方法。分析了扰动探测法在预测轴压圆柱壳屈曲临界载荷方面的局限性并揭示了其中原因;根据扰动探测的思想,构建了基于探测支反力-探测位移曲线波谷值外推预测局部轴压圆柱壳弹塑性屈曲载荷下限的新方法,并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5)建立了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下限设计方法。提出了考虑弹塑性和长径比影响的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修正计算公式,建立了理想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快速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该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引入圆柱壳塑性影响系数和结构特征参数的概念,构建了基于屈曲分类的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折减因子计算模型。相较于已有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考虑壳体屈曲失效类型和长径比的影响,安全性高,保守程度更低。

刘源泉[10](2021)在《轴流压气机叶片综合参数化及气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压气机叶片气动设计作为压气机整体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它依赖于设计者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以及几十年来逐渐发展的各种设计工具。随着对压气机整体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改进的叶片,压气机叶片设计主要需要解决优化驱动叶片设计的时间成本和有效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了轴流压气机叶片综合参数化方法。目前,已有的参数化技术多是从纯优化的角度出发,获得叶片的参数化表征,鲜有研究从设计角度进行叶片参数化,本文发展的参数化造型技术结合了叶型几何、特征和控制参数,是一种有效的突破方式。使用参数化方法对Rotor 37叶片拟合,并调整相关整体特征变量,可以观察到参数化方法对原型叶片拟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叶型特征变化具有较强的调整能力。本文开展了多工作点叶栅性能优化,现有的叶片气动设计研究多针对设计工况开展,随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叶片的变工况性能,这可能导致设计的叶型难以满足全工况性能指标,本文在优化中兼顾了不同工况点的叶型性能,有助于提高优化叶型的变工况适应性。对于亚声速叶型,本文对UKG30.3叶型进行了多点优化,优化叶型设计点的总压损失系数由原型的0.0202下降到0.0162,下降了19.8%;优化叶型的有效进口气流角工作范围由15.8°增大到18.1°,提升了14.6%。同时对超声速叶型进行了优化,针对PAV-1.5预压缩叶型分别进行了单点和多点优化,单点优化结果显示在优化点性能有较大的提升,总压损失系数由0.112下降到0.099,下降了11.6%;多点优化结果对原型性能提升更明显,最低总压损失系数由0.087下降到0.072,下降了17.2%,同时气流角工作范围扩宽了0.3度,扩宽了12%,结果显示多点优化相比于单点优化具有更大的优势。对上述亚声速和超声速叶型的优化结果证明了本文多目标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参数化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本文对某压气机静叶三维叶片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设计点工况下压气机效率和压比分别提升了0.56%和0.16%,达到了优化的效果,证明了先优化准三维叶型再进行三维积叠的优化策略的可行性,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直接对三维叶片进行优化所需的高计算成本。

二、A Fine-Mesh Numerical Model with Detailed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Fine-Mesh Numerical Model with Detailed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的发展
2 CP-RCM模拟相关的物理过程
    2.1 与云微物理过程相关的不确定性
    2.2 对边界层和湍流的处理方法
    2.3 由土壤—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
3 城市气候与未来区域气候模拟
4 CP-RCM外部驱动的影响
5 CP-RCM的增值能力
    5.1 夏季降水的日变化
    5.2 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
    5.3 地面气温
6 挑战和展望

(3)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我国第一代区域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MTTP
2 全球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
    2.1 T213全球模式台风数值预报系统
        (1)非对称台风涡旋初始化
        (2)三步式涡旋初始化
    2.2 一体化中期/台风数值预报系统
        (1) T639台风数值预报系统
        (2) GRAPRS-GFS台风数值预报系统
    2.3 全球模式台风路径误差演变
3 新一代区域台风预报系统GRAPES TYM
    3.1 涡旋初始化
    3.2 模式动力框架改进
        (1)PRM水汽平流方案应用
        (2)模式参考大气廓线改进
    3.3 物理过程改进
    3.4 模式垂直分辨率提升
    3.5 台风路径及强度预报误差演变
4 国家级台风数值预报未来发展
    (1)全球卫星资料同化和台风内核结构的描述
    (2)千米尺度模式边界层方案和微物理方案
    (3)海气浪耦合模式的发展
    (4)移动嵌套网格技术

(4)下垫面对京津冀暴雨与夜间增温模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下垫面对不同天气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1.2.2 京津冀地区暴雨与夜间增温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介绍
        2.1.1 背景场资料
        2.1.2 探空资料
        2.1.3 降水分布资料
        2.1.4 站点实测资料
        2.1.5 下垫面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WRF中尺度模式
        2.2.2 牛顿松弛逼近(Nuddging)方法
        2.2.3 下垫面数据处理
第三章 城市冠层对北京7·20暴雨模拟的影响
    3.1 暴雨实况分析
    3.2 天气形势分析
    3.3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3.3.1 实验参数设置
        3.3.2 敏感性实验设计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实验结果对比验证
        3.4.2 城市冠层对暴雨数值模拟及其可能影响机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区高精度地形对夜间增温模拟的影响
    4.1 夜间增温实况分析
    4.2 天气形势分析
    4.3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实验结果对比验证
        4.4.2 高精度地形对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影响
        4.4.3 高精度地形对夜间增温的可能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及路径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热带气旋活动
        1.2.1 热带气旋移动
        1.2.2 热带气旋发展
    1.3 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1.3.1 季风涡旋与热带气旋移动
        1.3.2 季风涡旋与热带气旋发展
    1.4 西北太平洋高层冷涡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1.4.1 高层冷涡与热带气旋移动
        1.4.2 高层冷涡与热带气旋发展
    1.5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模式和方法
    2.1 资料
    2.2 模式
    2.3 方法
        2.3.1 空间滤波方法
        2.3.2 片段位涡反演
        2.3.3 理想轴对称涡旋构建方法
        2.3.4 涡度倾向方程诊断
        2.3.5 位涡倾向方程诊断
第三章 季风涡旋水汽分布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3.1 引言
    3.2 水汽纬向分布敏感性试验设计
    3.3 结果和分析
        3.3.1 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变化
        3.3.2 涡度方程诊断
        3.3.3 热带气旋和季风涡旋相互作用
        3.3.4 罗斯贝波能量频散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季风涡旋垂直结构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4.1 引言
    4.2 季风涡旋垂直结构敏感性试验设计
    4.3 结果和分析
        4.3.1 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变化
        4.3.2 涡度方程诊断
        4.3.3 热带气旋与季风涡旋的相互作用
        4.3.4 罗斯贝波能量频散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季风涡旋对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3 强度演变
    5.4 诊断分析
        5.4.1 对流分布
        5.4.2 正压不稳定
        5.4.3 垂直风切变的影响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层冷涡对2018 年“云雀”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影响
    6.1 引言
    6.2 “云雀”台风概述
    6.3 试验设计
    6.4 路径和强度演变
    6.5 高层冷涡对台风路径影响
        6.5.1 位涡收支的诊断分析
        6.5.2 引导气流
        6.5.3 藤原效应
    6.6 高层冷涡对台风强度影响
        6.6.1 高层出流
        6.6.2 涡通量辐合
        6.6.3 垂直风切变
        6.6.4 地形作用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京津冀两次持续重度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模式介绍
        2.1.1 研究区域
        2.1.2 WRF模式介绍
        2.1.3 CAMx模式介绍
    2.2 仪器介绍
        2.2.1 激光雷达
        2.2.2 风廓线雷达
    2.3 研究资料
    2.4 研究方法
        2.4.1 混合层高度确定
        2.4.2 标准化异常度
        2.4.3 静稳天气指数
        2.4.4 神经网络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霾污染概况
    3.1 霾日数时空变化
    3.2 京津冀地区PM_(2.5)和PM_(10)的年月变化
    3.3 京津冀地区PM_(2.5)和PM_(10)的日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次霾过程的气象背景分析
    4.1 两次霾污染概况
    4.2 单站气象条件
    4.3 环流状况
    4.4 气象要素极端性分析
    4.5 雷达分析
        4.5.1 激光雷达
        4.5.2 风廓线雷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次霾过程PM_(2.5)和能见度的模拟
    5.1 WRF-CAMx对 PM_(2.5)浓度和来源的模拟
        5.1.1 模式设置
        5.1.2 PM_(2.5)浓度模拟
        5.1.3 PM_(2.5)来源模拟
    5.2 神经网络对能见度的模拟
        5.2.1 数据与验证方法
        5.2.2 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及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GRAPES_CUACE雾—霾预报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边界层及其参数化方案对雾-霾数值模拟的影响
        1.2.2 大气能见度计算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1.2.3 大气气溶胶辐射效应研究
        1.2.4 大气化学模式的发展、应用以及存在问题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区域重度雾-霾污染中气象要素与气溶胶演变特征
    2.1 观测数据说明和处理
    2.2 PM_(2.5)和能见度的时空分布
    2.3 重污染过程中大气环流场演变特征
    2.4 近地层气象条件和PM_(2.5)浓度变化
    2.5 边界层结构演变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气化学耦合模式GRAPES_CUACE介绍与模拟评估
    3.1 GRAPES_CUACE模式简介
    3.2 研究使用的短波辐射、边界层以及近地层方案介绍
        3.2.1 短波辐射方案
        3.2.2 边界层方案
        3.2.2.1 MRF边界层方案
        3.2.2.2 YSU边界层方案
        3.2.2.3 MYJ边界层方案
        3.2.3 近地层方案
        3.2.3.1 MM5 近地层方案
        3.2.3.2 Eta近地层方案
    3.3 模式设置、背景场和排放源
        3.3.1 模式设置
        3.3.2 模式背景场和排放源
    3.4 模式评估
        3.4.1 评估方法
        3.4.2 模拟结果评估及主要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度雾-霾污染中低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的改进
    4.1 能见度方案介绍
    4.2 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观测数据分析
        4.3.2 模式验证
        4.3.3 消光系数参数化的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边界层方案对雾-霾模拟的影响及近地层方案的优化
    5.1 试验设计
    5.2 边界层方案对气象要素及PM_(2.5)模拟的影响
        5.2.1 边界层方案评估
        5.2.2 近地面要素模拟的对比分析
        5.2.3 边界层结构模拟的对比分析
    5.3 新近地层方案的引入
        5.3.1 新方案介绍
        5.3.2 新方案的耦合与初步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溶胶辐射反馈对边界层和PM_(2.5)的影响
    6.1 试验设计
    6.2 ARF对气象场和PM_(2.5)的影响
        6.2.1 大气环境背景场
        6.2.2 ARF对区域辐射收支的影响
        6.2.3 ARF对近地面、边界层以及PM_(2.5)的影响
    6.3 不同边界层方案中各要素对ARF的响应
        6.3.1 ARF对模拟效果影响的评估
        6.3.2 不同边界层方案中各要素对ARF的响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分片平衡空间格式的离散纵标深穿透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间离散方法
        1.2.2 非匹配网格技术
        1.2.3 强各向异性散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多群离散纵标辐射屏蔽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能量变量离散
    2.3 角度变量离散
    2.4 空间变量离散
    2.5 输运求解算法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分片平衡空间离散和耦合计算策略
    3.1 引言
    3.2 分片平衡空间离散方法
        3.2.1 线性短特征线格式
        3.2.2 指数短特征线格式
        3.2.3 分片平衡差分近似格式
    3.3 短特征线耦合计算策略
        3.3.1 空间格式预估算子
        3.3.2 空间格式耦合算法
    3.4 空间离散格式数值分析
        3.4.1 解析解问题
        3.4.2 中子流问题
        3.4.3 平板穿透问题
        3.4.4 多群非均匀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级树状笛卡尔网格算法
    4.1 引言
    4.2 网格建立与扫描
        4.2.1 树状网格生成
        4.2.2 递归输运扫描
    4.3 边界角通量密度映射
        4.3.1 零阶映射方法
        4.3.2 一阶映射方法
    4.4 映射格式精度分析
        4.4.1 简单函数问题
        4.4.2 输运离散解问题
    4.5 多级网格输运计算分析
        4.5.1 球体问题
        4.5.2 多层球体固定源问题
        4.5.3 圆柱固定源问题
        4.5.4 多群临界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各向异性散射截面调整方法
    5.1 引言
    5.2 非负散射函数构造方法
        5.2.1 最大熵方法
        5.2.2 最小二乘方法
        5.2.3 耦合调整算法
    5.3 均匀介质问题分析
        5.3.1 散射函数收敛性分析
        5.3.2 输运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问题基准验证
    6.1 引言
    6.2 程序算法设计简介
    6.3 Balakovo-3 VVER-1000反应堆屏蔽问题
        6.3.1 基准题简介
        6.3.2 几何建模和网格源投影
        6.3.3 计算结果分析
    6.4 Winfrith Iron基准实验
        6.4.1 基准题简介
        6.4.2 几何建模和源强生成
        6.4.3 计算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英文缩略词
作者简介

(9)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结构屈曲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3 均匀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屈曲研究进展
        1.3.1 理论研究进展
        1.3.2 试验研究进展
        1.3.3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4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屈曲研究进展
    1.5 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薄壁圆柱壳轴压屈曲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1 缺陷敏感性的概念
        1.5.2 基于数值模拟的初始缺陷影响确定性分析方法
        1.5.3 基于概率统计的初始缺陷影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6 薄壁圆柱壳结构的轴压屈曲设计公式及规范
        1.6.1 基于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经验设计方法
        1.6.2 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回归分析的下限设计方法
    1.7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8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8.1 课题来源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2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屈曲试验研究
    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2.2 试件壳体材料力学性能
    2.3 圆柱壳初始几何缺陷及壁厚测量
        2.3.1 圆柱壳初始几何缺陷测量
        2.3.2 圆柱壳厚度测量
    2.4 试验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2.4.1 轴压屈曲试验专用平台
        2.4.2 轴压载荷及应变信号数据采集
    2.5 试验总体布置及实施方案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2.6.1 应变变化曲线
        2.6.2 轴压载荷-位移曲线
        2.6.3 屈曲临界载荷
        2.6.4 屈曲模态
    2.7 本章小结
3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屈曲分析有限元模型
        3.1.1 基于实测初始几何缺陷的圆柱壳建模
        3.1.2 材料模型
        3.1.3 约束及边界条件
        3.1.4 数值算法
        3.1.5 单元选择及网格无关性研究
    3.2 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3.2.1 模型验证
        3.2.2 误差分析
    3.3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的屈曲行为
        3.3.1 局部屈曲失效
        3.3.2 整体屈曲失效
        3.3.3 失效模式转变的临界θ值
    3.4 影响因素分析
        3.4.1 壳体材料性能影响
        3.4.2 壳体结构特征影响
        3.4.3 局部轴压载荷与纵焊缝相对位置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初始缺陷敏感性研究
    4.1 实测初始几何缺陷
        4.1.1 缺陷形貌
        4.1.2 缺陷幅值
        4.1.3 实测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屈曲载荷的根本原因
    4.2 局部凹坑缺陷
        4.2.1 凹坑幅值
        4.2.2 凹坑分布范围
        4.2.3 凹坑位置
        4.2.4 不同凹坑缺陷组合的敏感性
    4.3 加载不均匀
    4.4 壳体厚度分布不均匀
    4.5 考虑非传统初始缺陷影响的屈曲载荷折减系数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初始缺陷影响的局部轴压圆柱壳弹塑性屈曲载荷预测
    5.1 扰动探测法预测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
        5.1.1 基本原理
        5.1.2 方法局限性
    5.2 基于F_p-u_p曲线波谷值F_p~(min)外推预测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下限的新方法
        5.2.1 新方法的提出
        5.2.2 新方法的物理意义
        5.2.3 考虑局部轴压载荷工况和材料弹塑性时新方法的应用
    5.3 新方法应用流程
    5.4 新方法验证及分析
        5.4.1 均匀轴压载荷工况
        5.4.2 局部轴压载荷工况
    5.5 本章小结
6 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下限设计方法
    6.1 参数化研究范围
    6.2 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计算公式
        6.2.1 理想均匀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N_(cr)~(per)计算公式修正
        6.2.2 局部轴压载荷工况下N_(cr)~L与θ的定量表征关系
    6.3 基于屈曲分类的轴压薄壁圆柱壳屈曲载荷折减因子计算模型
        6.3.1 弹性屈曲下ρ_(KDF)的变化
        6.3.2 弹塑性屈曲下ρ_(KDF)的变化
        6.3.3 基于屈曲分类的ρ_(KDF)计算模型
    6.4 局部轴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下限设计方法
        6.4.1 方法流程
        6.4.2 适用范围
        6.4.3 设计案例
    6.5 设计方法验证
        6.5.1 局部轴压圆柱壳屈曲载荷计算公式验证
        6.5.2 圆柱壳屈曲载荷折减因子计算模型验证
        6.5.3 圆柱壳屈曲下限设计载荷验证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录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奖励与荣誉

(10)轴流压气机叶片综合参数化及气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叶型参数化研究现状
        1.2.2 叶片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2.3 三维叶片优化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数值计算方法
    2.1 MISES数值计算方法
        2.1.1 二维计算方程
        2.1.2 MISES坐标转换
        2.1.3 MISES算例验证
    2.2 NUMECA数值方法
        2.2.1 网格划分
        2.2.2 控制方程
        2.2.3 湍流模型
        2.2.4 求解过程
    2.3 本章小结
3 二维叶型优化
    3.1 叶片参数化建模
        3.1.1 NURBS曲线描述
        3.1.2 参数化几何方法
        3.1.3 参数化方案
        3.1.4 叶片参数化方法验证
    3.2 优化系统建立
        3.2.1 优化流程
        3.2.2 多点优化平台搭建
        3.2.3 试验设计
        3.2.4 优化算法
        3.2.5 优化目标
        3.2.6 优化平台建立
    3.3 UKG30.3 亚声速叶型优化
        3.3.1 优化设计
        3.3.2 优化结果
        3.3.3 性能分析
        3.3.4 敏感性分析
    3.4 PAV-1.5 超声速叶型优化
        3.4.1 优化设计
        3.4.2 单点优化
        3.4.3 多点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三维叶片优化
    4.1 三维叶片优化方法
        4.1.1 积叠线参数化
        4.1.2 三维叶片模型
    4.2 叶片优化
    4.3 综合性能分析
    4.4 叶片流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A Fine-Mesh Numerical Model with Detailed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流允许尺度区域气候模拟的研究进展[J]. 陆云,郭子悦,汤剑平. 气象科学, 2021
  • [2]民用涡扇发动机空气涡轮起动机流场及特性仿真研究[D]. 范钧滔.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3]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预报系统的发展[J]. 麻素红,沈学顺,龚建东,王建捷,陈德辉,李泽椿. 气象, 2021(06)
  • [4]下垫面对京津冀暴雨与夜间增温模拟的影响研究[D]. 章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西北太平洋季风涡旋和高层冷涡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及路径的机理研究[D]. 闫梓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京津冀两次持续重度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模拟[D]. 毛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7]GRAPES_CUACE雾—霾预报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D]. 彭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基于分片平衡空间格式的离散纵标深穿透计算方法研究[D]. 刘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9]局部轴压下薄壁圆柱壳结构的屈曲行为及设计方法研究[D]. 焦鹏. 浙江大学, 2021(01)
  • [10]轴流压气机叶片综合参数化及气动优化研究[D]. 刘源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具有详细边界层参数化的细网格数值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