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5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刚,李燕宁[1](2020)在《中西医视角下的肾系疾病瘀血论》文中研究表明儿童肾系疾病包括水肿、血尿、蛋白尿、泌尿系结石、肾病综合征、脑瘫、咳嗽、哮喘、新生儿硬肿症、IgA肾病、紫癜、儿童多动症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结合出现,具体疾病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临床治疗肾系疾病时疗效反复、疗程较长,体现了肾系疾病的复杂性。儿童肾系疾病的复杂性使其成为一大类疑难杂症,疑难杂症从痰瘀论
刘阳[2](2018)在《中医瘀血体质的养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中医瘀血体质常见疾病及其养生方法。方法:(1)文献检索法:收集古代和现代相关文献和资料作为理论分析的基础;(2)文献搜集法:收集瘀血体质的相关研究,利用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查找关于瘀血体质、瘀血体质易患疾病及其养生方法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图书馆检索瘀血体质及其养生方法、瘀血体质易患疾病的文献资料,全面搜集资料;(3)文献的整理与分类:对搜集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从形成因素、易患疾病、中医养生方法等文献及医案中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学术思想。研究瘀血体质易患疾病的特殊性,总结瘀血体质的养生经验。结果:瘀血体质的养生方法:(1)顺时调养,天人合一;(2)饮食调养,脏腑平衡;(3)情志调理,气机畅达;(4)运动调理,动静结合;(5)针灸调理,温通经脉;(6)药物调理,活血通络。运用中医养生理论,对瘀血体质进行调养,实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结论:瘀血体质是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一类,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加强对中医学养生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使中医特色的养生有效的防治相关疾病,更好的改善偏颇体质,增强民族体魄,起到养生延年的作用。
宓乐燕[3](2016)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炎症因子及Cx43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对血清中TNF-α、IL-6、IL-10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组(250mg/kg)、注射用丹参(冻干)低剂量组(40mg/kg)、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和模型组。连续给药14d后,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心电图及心律失常评分,观察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及光镜下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0含量及心肌组织中Cx43的表达。结果:1.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律失常评分(P<0.0 1,P<0.05)。2.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缩小模型大鼠心肌梗死范围(P<0.01或P<0.05),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3.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可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4.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的血清TNF-α、IL-6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显着升高(P<0.01),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P<0.01或P<0.05),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P<0.0 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P<0.05),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增加大鼠血清IL-10含量(P<0.01),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P<0.05)。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x43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着降低(P<0.01),注射用丹参(冻干)高剂量和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均升高大鼠心肌组织中Cx43的表达(P<0.01,P<0.05),高剂量作用优于低剂量(P<0.01)。结论:1.注射用丹参(冻干)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大鼠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2.注射用丹参(冻干)可以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的生成,增加血清IL-10的含量和心肌组织Cx43表达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Cx43的表达有关,且高剂量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
李可建[4](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黄国平[5](1994)在《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50例》文中指出 1991年7月~1992年10月,笔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并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着,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及病情分度,按1990年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沈阳)制定的标准。本文96例均为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并用中药治疗。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日龄≤7天42例,>7天8例;早产16
赵炜嘉(CHIU Wai Ka)[6](2014)在《血瘀证与针灸论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历代文献的论述,找出血瘀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及证治规律,以便为预防、及血瘀证的针灸疗法,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血瘀证散见于多种中医病证,是多种中医病证的一种证型,临床上多以方药治疗为主,以针灸疗法应用于血瘀证的论述则甚为散乱,并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因此,本研究搜集各有关文献,综合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论述,分析血瘀证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以及血瘀疗法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针灸疗法,旨在为临床上作指导,亚通过近代的文献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及临床研究级别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常见治法、结局指标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大量有关文献的研究,收集古今中医文献中对血瘀证的相关论述,分析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则和诒法等,总结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证治经验,探讨中医血瘀证的针灸疗法和新发展。文献的选择从《内经》、《伤寒杂病论》以下至明清时期及近代的中医专书、综合性医着、类书、医案及医话等。数据库的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集、维普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1978年1月到2013年12月。利用数据库检索的资料,研究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资料,亚进行多项分析,包括计量分析、循证医学分析及穴位分析等。结果:总结血瘀学说的源流及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贡献:关于血瘀证的认识和描述,最系统的当上溯至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以多种名称论述血瘀证。也有较系统的阐述病因病机,西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活血化瘀药物,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立“瘀血”病名,专篇立论,韭阐述了“蓄血证”的证治。隋唐到金元时代,在《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及《丹溪心法》等着作中增列了不少对活血化瘀证候及方剂的论述,明清时期张介宾及傅青主对血瘀证也有不少证治经验,清代叶天士创通络理论以活血祛瘀,王清任创活血为主的方剂33首,唐宗海则以止血、消瘀、宁血和补血四法治血。至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体征,本研究已把历代医家累积的认识和经验综合及总结。中国学者近年来,对血瘀证的诊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诊断标准,定量积分标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等。近35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的检测仪器的发明,对血液流变学的认识加深,对血瘀的概念亦有所扩展,血瘀由血液离经,渐次扩大至气滞血虚导致血流缓慢,并且包括污秽之血,甚或任何导致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情况,使血液实质处于高凝状态,流动迟缓,都属于血瘀。有了血液流变性的检测,有关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对治疗血瘀型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疾病,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观察微循环的改变,也可以确恝针灸对治疗血瘀型的疾病跟微循环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从论文文献分布与年代的统计数据看,有关患者的文献逐步增多,且研究的目的也从关注疾病的有效率到注重针灸治病路径规范化、可循性发展。文献来源统计发现,很多文献是来源于国内的核心期刊。文献中血瘀证的针灸治法研究,以单种针刺疗法治疗血瘀证患者的文献出现得最多,针刺疗法结合中药汤方内服的临床文献量位居第二,综合疗法(针药联合康复治疗等)的临床文献位居第三。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病种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最高,以脑血管疾病居多,其次为运动系统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另外,有相当数量的皮肤性疾病如痤疮、斑秃、黄褐斑、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等,以及外科疾病如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痔疮等也有报道。对于观察指标的选择,除了选择量化指标外,也注重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流变学检查,也是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疗效体现。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率来看,目前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针药结合、特定穴的针刺法、常规针刺。针药结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针刺特定穴优于常规针刺。在穴位分析方面,选择其中一种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显示,采用最多的首四个穴位依次为:委中,膈俞,环跳,阳陵泉。用穴频次最高的二条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血会膈俞的活血化瘀作用也有很多文献加以肯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膈俞是属于第二高频运用的穴位。结论:自古以来,很多疾病都有由血瘀引起的证型,所以活血祛瘀的治法都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并且提出很多论述,直至近年血液流变学的发展,对血瘀证有更深入的认识,加上运用循证医学,针灸对治疗血瘀证的作用,得到客观的确认。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病种统计中,中医“中风”占首位,国内关于针灸治疗中风病,许多医者都进行了研究,多种针灸方法并用,但许多文献只是简单提及随机字样,并不是真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而且盲法的运用不严谨,随访甚少,使得报道的质量不高,可信度低。因此,扩大研究的广度,增加研究的深度,提高研究水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血瘀证本身并非单一病证,而是罘多病证的一种证型,由于病位、病因、病机的不同,所采用的穴位及治法有异,本研究只是取一些多发病作分析,同样的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血瘀证型而得出针灸对该种病的效用和最佳的治疗穴位,这是一个很好的同症异治的例子。
刘赟[7](2014)在《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索及构建基于“方—疾病—体质”的研究和诊治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分别对当归四逆汤的方、疾病特征和体质特征进行方证研究,为临床上更有效、快捷地使用本方进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理解方、证、疾病、体质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方—疾病—体质”研究模式。2.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对当归四逆汤的病因病机、组方、药物功效、剂量、后续治疗、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理论研究。3.通过检索“中医方剂知识库”数据库网站,收集整理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方、类方和同名异药方,并对其病机、治法进行阐述,总结当归四逆汤的加减规律。4.通过对数据库中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提取诊断、症状、用药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运用“方—疾病—体质”研究模式,把握当归四逆汤的方证特征。5.通过临床观察服用当归四逆汤人群的体质情况,对其服药后的主要症状进行疗效评分,对比有效及无效的病例特点,以了解当归四逆汤适用人群的性别、年龄、中医体质类型等体质特征,同时补充和验证文献研究部分中当归四逆汤的方证结果。结果:1.“方—疾病—体质”模式研究在“方—疾病—体质”模式中,“方”指一套对应治疗某种病机的治疗方案,“疾病”和“体质”都属于方证相应中“证”的范畴,指能够反映病机的一切证据,其中区分为疾病和体质特征。“体质”指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疾病”指与疾病相关的症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方、疾病、体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临床诊治所需不可或缺的部分。2.当归四逆汤方的研究结果(1)组方研究当归四逆汤中的主药为当归、桂枝、细辛、炙甘草、白芍、大枣,而通草、木通、赤芍作为佐药使用。主药中当归、桂枝、细辛为一组起着温肝散寒、通经活血的作用,炙甘草、白芍、大枣为另一组起着补血滋阴、健脾补中的作用,佐药中通草、木通、赤芍有通下泻热的作用。(2)剂量研究当归四逆汤原方药物中当归的最大用量为50克,最小用量为6克,平均15克;桂枝的最大用量为100克,最小用量为3克,平均12克;细辛的最大用量为60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6克;炙甘草的最大用量为30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8克;白芍的最大用量为75克,最小用量为6克,平均15克;大枣的最大用量为150克,最小用量为6克,平均30克;通草的最大用量为38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8克;木通的最大用量为20克,最小用量为2克,平均8克。(3)剂数研究本方的起效较快,并且可以安全地长期服用。根据疾病的不同,所需要服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剂数差异较大。在中医疾病方面,脱疽病、皮痹病、中风的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多;疝气病、胃脘痛病、腹痛病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少。在西医疾病方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雷诺氏病、末梢神经炎的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多;颈椎病、神经性头痛、冠心病的平均服药的剂数较少。(4)药症关系研究发现的药症关联规律为:大枣和白芍与面色少华、桂枝与皮肤肿胀、炙甘草与舌质淡白、通草与肢体活动受限和身体乏力倦怠、细辛与怕冷恶风相关联。(5)原方加减药物规律文献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有4条类方、29条组成方、4条同名异药方。通过对类方和组成方的药物和主治分析,得出的临床常用加减方法如下。①减少药物规律当厥阴肝经寒凝较甚时,可去芍药、大枣或当归,以突出温肝散寒通络的功效;当病症无明显经脉不通的表现时,可去通草;当阴血津液亏虚、血瘀较甚、水饮上冲、脾胃气虚、阳气虚甚、胎动不安时,可去细辛、通草;当患者内有郁热、痰湿内蕴、水饮内停时,可去桂枝、细辛。②增加药物规律在加强本方疗效方面,如厥阴肝寒较为严重,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生姜、艾叶;如阴血亏虚较严重,可加阿胶、麦冬、生地;如阳气亏虚较重,加黄芪、附子、生姜、羊肉;瘀血较甚,加川芎。在治疗兼证方面,如合并脾胃阳虚,可加附子、白术、干姜、人参;合并肺寒,可加杏仁、半夏、五味子;合并气虚,加黄芪、人参;合并相火心火妄行,加丹皮、滑石、大黄;合并风寒束表,可加麻黄、葱白;合并风邪在表,加防风;合并水饮,加茯苓、生姜;合并牙痛牙出血,可加矾石;合并胎动不安,加阿胶、莲房;合并腰背痛,加独活、生姜;合并小便不通,加栀子仁、赤茯苓。(6)合用药物当归四逆汤最有价值的合用药物是:黄芪、赤芍、附子、生姜、吴茱萸、川芎、鸡血藤、牛膝、红花、丹参、桃仁、干姜、白术、地龙、党参、防风、茯苓、香附、乌药、乳香、没药、小茴香、木瓜、蜈蚣、独活、延胡索、羌活、益母草。合用药物大致可分为六类:“黄芪、附子”、“吴茱萸、生姜、川芎”、“牛膝、鸡血藤”、“桃仁、红花、丹参”、“防风、党参、白术、地龙、干姜”、“乳香和没药、茯苓、乌药、香附和所有其他的合用药物”这六类。(7)合用疗法与方剂研究当归四逆汤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常配合药物外洗和药物热气熏蒸,同时可加酒、加红糖、加吴茱萸生姜以增强疗效。常用的合并用方包括黄芪桂枝五物汤、二仙汤、养血荣筋丸、理中汤、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吴茱萸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四妙勇安汤、补阳还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物汤、桂枝茯苓丸、香附丸、理中丸、归芍六君汤、保元汤、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过敏煎、附子桂枝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小柴胡汤、桃红四物汤、五苓散、肾气丸、四逆散四逆汤交替服、葛根汤、海藻玉壶汤等。(8)后续治疗当归四逆汤的后续治疗,主要体现在补充治疗和固本培元两方面。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治法:温补肾阳、温补脾阳、温化寒湿、滋阴养血、疏肝解郁、引火潜阳。3.当归四逆汤的疾病特征的研究结果(1)诱发因素研究发现当归四逆汤证的诱因大多与体虚受寒有关。体虚的情况包括产后、经期、外伤、剧烈活动后、过度劳累、人流后、感冒后、同房后、酒后、手术后、产后、手淫时、受惊吓、悲痛过度后、熬夜、精神及工作压力大等。受寒的情况包括常年居寒湿之处、淋雨、吃冷饮过多等。(2)病机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定位于厥阴肝经,病性为寒凝、血虚、血瘀、阳虚,四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3)病程情况当归四逆汤既可以治疗急性病,也可以治疗慢性病。(4)病种情况当归四逆汤治疗的西医病种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皮肤科、神经科、外科、妇科、心脏科、骨科、风湿科、消化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男科、儿科、肾科、血液科、五官科等。其中西医诊断以雷诺氏病、坐骨神经痛、原发性痛经、冻疮、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心绞痛、继发性痛经、肩周炎、硬皮病最为常见。中医病种方面,最常见的中医诊断是:痹病、痛经病、头痛病、冻疮病、胸痹、寒厥病、皮痹病、瘾疹病、腹痛病、腰痛病、胃脘痛病。(5)疾病相关特征与疾病相关的特征症状有:肢体疼痛或麻木或僵硬或酸或活动受限、症状遇冷则重遇热则轻、头晕目眩、头痛、面麻、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皮肤瘙痒或肿胀、恶心呕吐、纳呆、腹疼痛、月经量少、经期推后、月经色暗夹瘀血。(6)疗效较好的症状当归四逆汤疗效较好的症状包括:腰痛、情绪低落、口腔溃疡、便秘、纳呆、鼻塞流涕、气短、嘴麻、恶心呕吐、肠鸣、痛经、汗多、咽部堵塞不适感、颈紧、颈痛、筋痛、胸胁胀痛、腹部冷、腹痛、手脚心汗出、月经期发热、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消瘦、黑礞、关节疼痛、胃饱不觉饿、夜尿多、大便烂、怕冷、乏力、心悸、肢体麻木、胃不适感、月经有血块、精神疲倦、失眠、头痛。(7)疗效较差的症状当归四逆汤疗效较差的症状包括:头晕、腰酸、月经延迟、肩背痛、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记忆力差、胃胀、月经色暗、脱发、情绪不稳定、梦多、自汗、白发、头胀、耳鸣、面色无华、面色萎黄、痤疮、三叉神经痛、痰多、抽搐发作、心烦、胸闷、下肢胀痛、便后不爽、月经期头痛、不育、脸麻。(8)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溏泄泻、发热,停药后可迅速消失。4.当归四逆汤体质特征的研究总结(1)性别及年龄当归四逆汤对女性患者比男性更为常用。在主症的总疗效方面,临床研究发现男、女患者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在年龄方面,无论老少皆可以服用,年龄层次主要集中于中年,而主症总疗效方面提示年龄较大的比年轻的会更为有效。(2)中医体质情况从使用当归四逆汤的人群体质情况来看,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瘀血质较常使用当归四逆汤,而痰湿质、特禀质、阴虚质、湿热质则较少使用。研究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说明当归四逆汤在哪个体质类型中使用更有效,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行研究。(3)体质相关特征外观特征:形体偏瘦比偏胖为多、面色少华、皮肤面色晦暗或晄白或萎黄、口唇紫暗或色淡、爪甲无华苍白或青紫。精神状态:精神疲倦、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倦怠乏力,睡眠不佳。好发症状:容易感冒、怕冷恶风、易汗出、肢体冷、少腹或前阴冷感、大便溏。特征舌象:舌质淡白或淡暗或淡红、舌苔薄白或苔少。特征脉象:脉细、脉沉、脉弱、脉弦、脉涩。结论:1.初步构建了当归四逆汤的“方—疾病—体质”诊治模式,对当归四逆汤的方、疾病、体质特征的方证研究表明,此研究模式基本涵盖了辨证论治所需的要素,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帮助。2.以“方—疾病—体质”诊治模式运用当归四逆汤的流程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符合疾病和体质特征患者既符合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的诊断,也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则患者无论处于疾病的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都可以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在疾病好转痊愈后,也可以辨证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体质调理。(2)符合体质患者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无明显的疾病症状及体征,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则患者可服用当归四逆汤进行较长时间的体质调养。(3)符合体质不符合疾病特征患者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但是临床表现不是典型的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则患者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同时合用其他方剂或药物,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4)符合疾病特征不符合体质特征患者符合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的诊断,但是体质特征不是典型的当归四逆汤体质。则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5)疾病和体质特征都不符合患者既不符合当归四逆汤所适疾病的诊断,也不符合当归四逆汤体质。此患者禁忌使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
韩明姬[8](2014)在《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挖掘,复习,研究,交流研治糖尿病足的体会经验。方法:本文中西医结合,采用西药胰岛素注射加中药验方鸡蛋黄油外敷以及口服中医药汤剂自拟活血逐瘀通络汤加减三法联用辨证调治。结果:经中西医结合,三法联用治疗二十余例糖尿病足患者均收满意疗效。结论:糖尿病足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三法联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今介绍如下。
王国明,张永健[9](2012)在《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方由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个(擘,一法十二个)组成。该方原治厥阴伤寒,为素体血虚、寒凝经脉所致之证而设。名医陈元首肯此
甄小芳[10](2011)在《陈昭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探讨及调畅气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整理、总结导师陈昭定主任医师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进一步传承中医儿科的诊疗及用药特点提供资料。并依据陈昭定老师调畅气血的学术思想,通过对导师青紫汤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观察,进一步验证导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从导师的从医经历,师承渊源,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探讨导师学术渊源;从学术观点,病因病机,辨证用药,诊治特色等方面分析、整理和总结导师学术思想及临床治疗特色经验及用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应用调气活血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对EB病毒复制和免疫的影响。结果:陈老师以自己的多年临床经历,以继承北京名老中医王鹏飞注重气血的观点为依据,结合古代各家认识,现代病理药理的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小儿气血理论的认识。其注重气血的学术思想强调气血调畅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根本,气血失调则是疾病产生和发展的关键,认为由于小儿病理生理的特点,更容易出现气血失调,热湿痰食惊虚是造成小儿气血失调为病的常见原因,“肝常有余”是造成小儿气血逆乱,“生风”,“动血”的病理基础,小儿常出现血热瘀血临床特点,是以“瘀热互结,气血壅滞“为病理基础,以气血壅滞,化湿生痰或络破血溢的为病理结局,其对脏腑经络具有广泛性损伤,可充斥至窍络肌腠,导致疾病缠绵’,预后不良。治疗小儿气血失调应以清热调肝,运脾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总结了导师擅长脾胃病经验①消化道溃疡经验:以脾胃虚弱,气血失调,气滞血瘀为病机,治疗中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理气止痛、和胃健脾为基本治疗法则。以青黛,紫草、乳香、白芨、为基本用药、并注意利用胃镜等现代手段提高诊断水平和对病机的认识。②慢性胃炎经验:以湿热为其常见原因,湿热壅塞中焦,胃气阻滞,气机不畅,湿热入络,络脉不畅,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机,胃镜及HP感染研究显示本病与湿热证及胃肠瘀滞关系密切,治疗用药以青黛、紫草及四香(乳香、藿香、丁香、小茴香)为代表,以行气活血贯穿始终临床经验。③婴儿黄疸经验:认为小儿黄疸湿热食积为常见病因,肝胆络脉瘀阻为关键病机,治疗注重气血同治,疏通络脉。常用青黛、紫草、乳香、郁金、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消散症瘕,以威灵仙、路路通、木瓜、伸筋草、丝瓜络等化湿通络。④嗜异症:认为是胃热为患,胃热消谷善饥,误食异物食久成癖,异物为毒,阻滞经络,气血失畅,气滞血瘀,治疗以青黛、紫草、贯众、绿豆、白矾面热清毒解,建曲、草蔻、砂仁、焦楂等理脾和胃,并以达调畅恢复脾胃气血的作用,同时注重清肝和血,协助气血的恢复。⑤胃结石:认为本病正气不足,运化失健,邪郁气滞,痰、食、气、血等邪气积聚而成是本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疗强调有形之邪的聚集必有气滞血瘀的存在,以行气导滞散结之品祛除痰食湿邪,达到理气散结的作用,常用行散峻品三棱,莪术,乳香,灵仙破血通络,散血中瘀滞,以达到气血调畅的目的。还总结了陈老师擅长其他疾病的经验①肺脓疡:认为本病主要因外感郁滞不解,或素有痰热,复感外邪而发病。邪热传里,肺受熏灼,气失肃降,烁津成痰,痰热阻滞肺络,而致血瘀,痰热瘀血偏盛,则血败肉腐,化脓成痈,若痈久不退,则会气阴耗伤,导致正气虚损。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排脓为主,并通过药理药效的研究显示常用药青黛、紫草、乳香、寒水石、牙皂组成散剂(脓疡散)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抑菌等方面的作用。②水肿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从气血论治,认为水液代谢需要气化,气推水行,气血通畅,则代谢正常,如病邪壅滞三焦气血,导滞水道不通,气化不行,则发为水肿。治疗须注重调气活血,“气催水行”才能达到行水消肿的目的。常以青黛,紫草,寒水石,乳香,威灵仙,红花等清热化湿,活血通络。③麦粒肿陈老师从肝论治,治疗主张清泻肝经郁热,活血通络,祛风散结,调畅气血,减少反复发作注重清泻脾胃伏火,消食导滞,达到调畅气机,恢复气血充和的目的。药物以青黛、紫草、菊花、白蒺藜、石决明等为主。④多发性抽动症从肝热痰火,导致气血失和,伤络动风论治,以清肝化湿,活血通络,熄风止惊,平秘阴阳为治疗原则,治疗以青黛、紫草、钩藤、天麻、珍珠母等,同时注重根据局部症状辨症用药。对陈昭定主任经验方青紫汤从治疗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主要用药及疾病加减配伍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应用“青紫汤”共治疗疾病21种,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结缔组织及皮肤粘膜等多个器官系统,其治疗疾病以疼痛、发热、烦躁易怒、出血、肿胀、粘膜异常为主要症状,以血热、出血、瘀血、络阻为主要表现,痈肿证和出血证为主要疾病证候,核心证型为“瘀热互结,气血壅滞”,治疗核心思想是“清热化瘀,调畅气血”。青紫汤的基本用药为青黛、紫草、乳香、寒水石。在中药对EB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中显示:应用调畅气血理论,以青紫汤为基础方,根据本病不同分期的辨证特点,以清透毒热,畅气活血,散结通络为治疗原则进行加减用药,取得了总有效率97.1%的疗效。结果显示应用本组中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发热、咽峡炎,扁桃体肝脏及淋巴结的肿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减少末梢血的异常淋巴细胞,对于病毒DNA亦有转阴作用,同时还可能提高NK细胞数量,提示本组中药可能是通过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促进免疫恢复两方面来控制EB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人体损伤。结论:陈老师继承王鹏飞老中医注重气血的理论,结合以自己的多年临床经历,以及古代各家认识,现代病理药理的研究,形成了自己对小儿气血失调的认识和诊治特点,认为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其更容易出现气血失调,“热湿痰食惊虚”是造成小儿气血失调,气滞血瘀的常见原因,也是传变迅速,变生它证的病理基础,在临床对于不同疾病,应审证求因,谨守病机,认识气血失调的病性和病位,通过清热祛邪,调中畅气,活血通络等手段,以青紫汤为基础,加减治疗达到“调畅气血”,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促进机体的康复的目的。导师注重气血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中医儿科理论和临床是新的补充和发展,值得继承和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中药治疗EB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病毒DNA以及免疫细胞及抗体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以调畅气血为目的,采用清透毒热,畅气活血,散结通络方法治疗EB病毒急性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6月-2010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内综一病房住院患儿,符合参考《诸福堂·实用儿科学》7版,急性EB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的患儿69例,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中药组及西药组,中医组采用中药汤剂,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加减用药处方,每天一剂,水煎服,每天2次,<20kg:100ml/次,≥20kg:200m1/次。西药组采用更昔洛韦:10mg/kg/d,静脉滴注,每日二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中观察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情况,舌象、脉象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异形淋巴细胞百分比),T细胞亚类、免疫球蛋白,颈部B超观察淋巴结情况,腹部B超了解肝脾及腹腔淋巴结情况,EB病毒抗体,病毒DNA载量,肝肾功能、心电图。随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94.3%,但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治疗组在其退热时间、咽充血持续时间,扁桃体肿大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淋巴结肿大及肝肿大消退上优于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在咽痛天数上虽短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③治疗14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末梢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例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统计学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2周后治疗组异常淋巴细胞阳性例数3例,对照组15例,两组比较,x2=10.36023,P<0.05,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提示中药组在消除异常淋巴细胞上优于对照组。④治疗14天后,治疗组AST, ALT及对照组AS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后AST, ALT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但统计学上尚无显着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对本病肝功恢复均有一定作用。但中药组并不优于对照组。⑤治疗组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A, IgM治疗后较治疗前有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 IgE治疗后较治疗前亦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D3+,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4+,CD4+/CD8+,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亦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均有恢复,中药组NK细胞恢复优于对照组。⑥治疗2周后两组EB病毒DNA阳性例数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后EB病毒DNA均转阴,而对照组仍有2例阳性,两组比较尚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对EB病毒DNA均有抑制作用。但中药组的优势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观察。⑦治疗中,中药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有3例出现白细胞减少症,有1例治疗中肝功异常加重,考虑可能与更昔洛韦有关,停药10天后,肝功恢复正常。提示中药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通过中药对其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进一步证实了中医治疗EB病毒急性感染的有效性。本组治疗谨守本病外感毒热入里与痰瘀互结,造成气血壅滞,导致痰核症瘕积聚不散,甚至脏腑功能败坏的病因病机,依据陈昭定老师调畅气血的学术思想,以其调和气血的常用方剂青紫汤为基础方,根据本病不同分期的辨证特点,采用宣散解毒,畅气活血,散结通络治疗原则进行加减用药,取得了总有效率97.1%的疗效,进一步证实了陈老师谨守病机,异病同治应用青紫汤的临床经验。本组研究显示中药不仅对于EB病毒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其还可促进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的消退,对病毒DNA亦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可能提高机体的NK细胞数量,提示本组中药可能是通过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促进免疫恢复两方面来控制EB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人体损伤,为探讨中医药治疗EB病毒感染的机制提供了依据。但本研究样本例数尚少,缺乏随访,免疫实验观察浅显,未对方剂进行系统的药理毒理观察,故尚须更深入和广泛的观察和研究。
二、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视角下的肾系疾病瘀血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的肾脏和血液特点 |
2 儿童的肾脏与瘀血形成 |
3 活血化瘀法在儿童肾系疾病的应用 |
3.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3.2 过敏性紫癜 |
3.3 肾系疾病蛋白尿 |
3.4 肾病综合征 |
3.5 哮喘 |
3.6 IgA 肾病 |
3.7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3.8 水肿 |
4 总 结 |
(2)中医瘀血体质的养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瘀血体质学说的发展源流 |
1 概念及文献 |
2 瘀血体质的特征 |
3 瘀血体质的形成因素 |
3.1 先天因素 |
3.2 后天因素 |
第二部分 中医瘀血体质与各科疾病 |
1 中医瘀血体质与瘀血证的关系 |
2 中医瘀血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
3 瘀血体质与相关疾病 |
3.1 心血管系统疾病 |
3.2 内分泌系统疾病 |
3.3 神经系统疾病 |
3.4 消化系统疾病 |
3.5 妇科疾病 |
第三部分 中医瘀血体质的养生方法 |
1 顺时调养 |
2 饮食调养 |
3 情志调养 |
4 运动调养 |
5 针灸调养 |
6 药物调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3)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炎症因子及Cx43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关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
1.1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关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
2.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2.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
3. 注射用丹参(冻干)的相关研究进展 |
3.1 注射用丹参(冻干)实验研究进展 |
3.2 注射用丹参(冻干)临床应用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造模方法 |
2.4 取材及指标检测 |
3. 统计学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
4.2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
4.3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
4.4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血清TNF-α、IL-6、IL-10含量的影响 |
4.5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心肌组织Cx43表达量的影响 |
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2 结扎部位及方式的选择 |
2. 药物的选择 |
2.1 古代医家对丹参的应用 |
2.2 现代中医应用丹参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3. 指标的选择 |
3.1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心肌梗死范围及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3.2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TNF-α、IL-6、IL-10的影响 |
3.3 注射用丹参(冻干)对Cx43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 |
(4)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6)血瘀证与针灸论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血与血脉 |
2 血瘀 |
2.1 血行迟缓涩滞 |
2.2 死血壅塞血脉 |
2.3 血脉闭阻不通 |
2.4 血液离经停积 |
3 血瘀学说的源流 |
3.1 《黄帝内经》 |
3.2 《神农本草经》 |
3.3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
3.4 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
3.5 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 |
3.6 李杲与《脾胃论》 |
3.7 朱震亨与《丹溪心法》 |
3.8 张介宾与《景岳全书》 |
3.9 傅山与《傅青主女科》 |
3.10 叶桂与《临证指南医案》 |
3.11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
3.12 唐宗海与《血证论》 |
4 血瘀证的近代研究 |
5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 |
6 血瘀证的病因 |
6.1 外伤血瘀 |
6.2 寒凝血瘀 |
6.3 热灼血瘀 |
6.4 气滞血瘀 |
6.5 气虚血瘀 |
6.6 血虚血瘀 |
6.7 阳虚血瘀 |
6.8 阴虚血瘀 |
6.9 痰阻血瘀 |
6.10 污秽致瘀 |
7 血瘀的病机 |
7.1 虚可致瘀,瘀久必虚 |
7.2 气滞血瘀,血瘀碍气 |
7.3 痰阻血瘀,瘀生痰水 |
7.4 瘀血壅积,易化热毒 |
7.5 病久血瘀,瘀久成积 |
7.6 血证多瘀,脉瘀血溢 |
8 血瘀证的病机辨识 |
8.1 求病因 |
8.2 定病位 |
8.3 辨病性 |
8.4 察病势 |
9 血瘀证的症状和体征 |
9.1 固定性疼痛 |
9.2 肢体麻木 |
9.3 发狂、如狂 |
9.4 半身不遂 |
9.5 出血 |
9.6 大便色黑 |
9.7 瘢积 |
9.8 少腹急结 |
9.9 面色黧黑 |
9.10 口唇、牙龈、眼周紫黑 |
9.11 爪甲青紫 |
9.12 肌肤甲错 |
9.13 血丝赤缕 |
9.14 腹露青筋 |
9.15 紫斑 |
9.16 痛经、经闭 |
9.17 舌质红绛、紫暗、舌体瘀点、瘀斑 |
9.18 舌下络脉曲张 |
9.19 脉涩、脉结代 |
9.20 其他 |
10 血瘀证的中医诊断 |
10.1 望诊 |
10.2 闻诊 |
10.3 问诊 |
10.4 切诊 |
11 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
12 血瘀证的治则 |
12.1 先究病因 |
12.2 谨守病机 |
12.3 治病求本 |
12.4 整体治疗 |
13 血瘀证的治法 |
14 血瘀证与相关疾病 |
14.1 易引起的中医病证 |
14.2 易引起的西医疾病 |
第二部分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 |
15 血瘀证的针灸治疗 |
15.1 针灸对机体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15.2 针灸对心血管疾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15.3 针灸对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15.4 针灸对运动系统疾病的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15.5 针灸对机体微循环的影响 |
15.6 针灸对机体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
15.7 针灸对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
16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
16.1 单纯针刺 |
16.2 单纯灸法 |
16.3 针灸并用 |
16.4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 |
16.5 针刺配合药物注射 |
16.6 针刺配合西药静点 |
16.7 针刺配合穴位埋缐 |
16.8 针刺配合梅花针加拔罐 |
16.9 针刺配合推拿 |
16.10 灸法配合刺络放血 |
16.11 灸法配合皮肤针扣刺 |
16.12 灸法配合微波 |
16.13 穴位贴敷 |
16.14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 |
16.15 穴位注射 |
16.16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 |
第三部分 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循证医学分析 |
17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17.1 资料与方法 |
17.2 结果 |
17.3 讨论 |
18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级别分析 |
18.1 资料与方法 |
18.2 结果 |
18.3 讨论 |
19 血瘀型中风的针灸疗法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
19.1 资料与方法 |
19.2 结果 |
19.3 讨论 |
20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穴位分析 |
20.1 资料与方法 |
20.2 结果 |
20.3 讨论 |
21 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
21.1 资料 |
21.2 小结 |
结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经典着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 |
1.1 研究目的 |
1.1.1 “方—疾病—体质”模式的方证研究目的 |
1.1.2 当归四逆汤的方证研究目的 |
1.2 “方证相应”的理论研究 |
1.2.1 “方”的概念 |
1.2.2 “证”的概念 |
1.2.3 “疾病”的概念 |
1.2.4 “体质”的概念 |
1.2.5 “方证相应”的背景研究 |
1.2.6 “方”与“体质”的关系 |
1.2.7 “证”与“体质”的关系 |
1.3 当归四逆汤的中医理论研究 |
1.3.1 当归四逆汤证的病因 |
1.3.2 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论述 |
1.3.3 当归四逆汤证的后续治疗 |
1.3.4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药物研究 |
1.3.5 当归四逆汤的组方研究 |
1.3.6 当归四逆汤中细辛的用量 |
1.4 当归四逆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1.4.1 有效成分研究 |
1.4.2 外科疾病 |
1.4.3 妇科疾病 |
1.4.4 心血管疾病 |
1.4.5 皮肤科疾病 |
1.4.6 骨科疾病 |
1.4.7 神经科疾病 |
1.5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实验研究 |
1.5.1 妇科疾病 |
1.5.2 骨科疾病 |
1.5.3 皮肤科疾病 |
1.5.4 神经科疾病 |
1.5.5 肾泌尿科疾病 |
1.5.6 外科疾病 |
1.5.7 消化科疾病 |
1.5.8 心脏科疾病 |
1.5.9 肿瘤科疾病 |
1.5.10 儿科疾病 |
1.5.11 中医疾病 |
1.5.12 男科疾病 |
1.6 社会网络分析介绍 |
1.6.1 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 |
1.6.2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内涵 |
1.6.3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研究目的 |
1.6.4 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个体属性参数 |
第二章 组成方及类方文献研究部分 |
2.1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方和类方研究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1.4 研究总结 |
第三章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 |
3.1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目的 |
3.2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方法 |
3.2.1 研究范围及方法 |
3.2.2 医案纳入标准 |
3.2.3 医案排除标准 |
3.2.4 资料收集 |
3.2.5 资料整理 |
3.2.6 资料的录入、统计 |
3.3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结果 |
3.3.1 医案文献整理情况 |
3.3.2 患者一般情况 |
3.3.3 总病程情况 |
3.3.4 服药剂数 |
3.3.5 中医疾病服药剂数情况 |
3.3.6 西医疾病服药剂数情况 |
3.3.7 西医病种 |
3.3.8 中医病种 |
3.3.9 诱发因素 |
3.3.10 症状频数分析 |
3.3.11 脉象频数分析 |
3.3.12 舌象频数分析 |
3.3.13 药物频数与药量分析 |
3.3.14 合并疗法和用药 |
3.3.15 症状的社会网络研究 |
3.3.16 药物的社会网络研究 |
3.3.17 症状与药物的关联规制分析 |
3.3.18 药物的聚类分析 |
3.4 当归四逆汤的医案文献研究结论 |
3.4.1 当归四逆汤方的研究小结 |
3.4.2 当归四逆汤疾病特征的研究小结 |
3.4.3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研究小结 |
3.4.5 医案文献研究的总结 |
第四章 当归四逆汤适用人群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合格受试者的确立 |
4.2.2 干预方案 |
4.2.3 观察指标 |
4.2.4 观察时间 |
4.2.5 患者依从性的保障 |
4.2.6 质量控制 |
4.2.7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4.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一般资料分析 |
4.3.2 体质分布分析 |
4.3.3 病种的频数分布 |
4.3.4 患者的主要症状总疗效情况 |
4.3.5 主症的总疗效与性别的关系 |
4.3.6 主症的总疗效与年龄的关系 |
4.3.7 患者单个主症的疗效情况 |
4.3.8 体质量表中各体质因素得分与主症总疗效的关系 |
4.3.9 各体质类型中主症的总疗效情况 |
4.3.10 不良反应观察 |
4.4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研究小结 |
4.4.1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研究小结 |
4.4.2 当归四逆汤的疾病特征研究小结 |
4.4.4 临床研究总结 |
结语 |
5.1 当归四逆汤方的研究总结 |
5.1.1 组方研究 |
5.1.2 剂量研究 |
5.1.3 剂数研究 |
5.1.4 药症关系 |
5.1.5 原方加减药物规律 |
5.1.6 合用药物 |
5.1.7 合用疗法与方剂研究 |
5.1.8 后续治疗 |
5.2 当归四逆汤所患疾病特征的研究总结 |
5.2.1 诱发因素 |
5.2.2 病机 |
5.2.3 病程情况 |
5.2.4 病种情况 |
5.2.5 疾病相关症状 |
5.2.6 疗效较好的症状 |
5.2.7 疗效较差的症状 |
5.2.8 不良反应 |
5.3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研究总结 |
5.3.1 性别及年龄 |
5.3.2 中医体质情况 |
5.3.3 体质相关症状 |
5.4 “方—疾病—体质”模式治疗方案 |
5.4.1 适用当归四逆汤的疾病诊断 |
5.4.2 当归四逆汤体质的诊断 |
5.4.3 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流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主要临床表现 |
3 病案举例 |
4 小结 |
相似文献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
(9)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1.1 消化性溃疡 |
1.1.2 肺心病 |
1.1.3 糖尿病神经病变 |
1.1.4 多发性神经炎 |
1.1.5 胸痹 |
1.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1.1.7 雷诺氏病 |
1.1.8 其他疾病 |
1.2 外科疾病 |
1.2.1 骨折后期肢端肿胀 |
1.2.2 骨折延期愈合 |
1.2.3 颈椎病 |
1.2.4 肩周炎 |
1.2.5 手术后肠粘连 |
1.2.6 其他疾病 |
1.3 妇科疾病 |
1.3.1 痛经 |
1.3.2 闭经张宽智等[43] |
1.3.3 月经周期性水肿 |
1.3.4 慢性盆腔炎 |
1.3.5 其他疾病 |
1.4 风湿性疾病 |
1.5 皮肤病 |
1.5.1 荨麻疹 |
1.5.2 冻疮 |
1.5.3 皲裂 |
1.5.4 硬皮病 |
1.6 其他疾病 |
2 药理研究 |
2.1 抗凝、抗血栓 |
2.2 降低血液黏滞度 |
2.3 扩血管 |
2.4 镇痛抗炎 |
2.5 抑制子宫肌的收缩 |
(10)陈昭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探讨及调畅气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陈昭定老师的学术渊源 |
从儿科临床特点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 |
师承名老中医"小儿王"经验 |
研究古训,吸收现代,继承创新 |
参考文献 |
陈昭定导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探讨 |
陈昭定导师注重气血学术思想的特点 |
临床诊疗经验的整理与体会 |
调畅气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结论 |
讨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附录 (CRF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视角下的肾系疾病瘀血论[J]. 李成刚,李燕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4)
- [2]中医瘀血体质的养生研究[D]. 刘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注射用丹参(冻干)对MIRI大鼠炎症因子及Cx43的干预作用[D]. 宓乐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5]补阳还五汤加减佐治新生儿硬肿症50例[J]. 黄国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S1)
- [6]血瘀证与针灸论治的研究[D]. 赵炜嘉(CHIU Wai Ka).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D]. 刘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韩明姬. 中医临床研究, 2014(03)
- [9]当归四逆汤的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 王国明,张永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3)
- [10]陈昭定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探讨及调畅气血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D]. 甄小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