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施锦[1](1982)在《国产氦液化器的改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要回顾了氦液化器的生产和发展,着重提出了国产5~20升/时氦液化器的改造设想。中、小型氦液化器可用单伐膨胀机替换长活塞膨胀机,以减少系统氦气泄漏量,提高工作可靠性。基于国产氦液化器热交换器设计、制造比较保守的情况,可适当增加系统氦气循环量,更新膨胀机,以较大幅度提高现有氦液化器的生产能力。对于大、中型氦液化器,提出了以二相膨胀机代替节流伐,减少节流损失,提高液化率。在流程方面建议采用内冷凝纯化器,对于大、中型液氦试验可用应外节流和外二相膨胀机方案。文中扼要介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及设想。
低温站[2](1975)在《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文中认为 20升/时氦液化器于一九七三年元月试车投产以来已经两年多了。在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指引下,我站全体同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生产的间隙时间,对液化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使液氦产量从18升/时提高到22升/时。改革后的液化器经反复试车运行,效果一直很好。 现将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如下:
刘梦宇[3](2018)在《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氦温区特别是1.5 K低温是开展脉冲强磁场下电/磁输运、整数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和自旋电子学等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为此,本文开展了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在强磁场工况下低温系统稳定性、低温系统用高效小型氦液化器设计和研制以及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集成和实验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在低温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方面,分析了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磁场环境及其对低温系统的潜在影响,建立了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低温系统关键部件与磁场间耦合作用模型,获得了脉冲磁体放电过程中液氦恒温器的涡流分布及其作用下的传热和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对低温系统液氦恒温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低温系统在高场放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热、结构稳定性。在高效小型氦液化器研究方面,为解决已有GM制冷机低温系统中氦液化单元存在的氦气预冷不足、液化效率低问题,提出了两级分离式预冷方法,大幅提升了氦气与制冷机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利用1.5 W@4.2 K GM制冷机,在115 kPa压力下达到了19 L/day的高液化率,为实现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不同压力工况下的液化率数据,指出压力升高后液氦相变潜热减小是液化率随压力提高而增大的主要原因,而液化器整体的换热效率对压力参数不敏感。在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集成和实验方面,通过对小型氦液化器进行外置式模块化设计,完成了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集成,实现了无需加注液氦条件下将样品区域冷却至1.17 K低温、在1.2 K以下维持总时长达118 min,为目前应用于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中利用4He减压降温方式冷却实验样品的最好水平,具有大冷量、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该低温系统应用于1.2 K、60 T脉冲强磁场下WTe2的磁电阻测量实验,升场与降场过程中WTe2的磁阻曲线完全重合,表明样品温度稳定性良好,验证了所研制低温系统对于脉冲磁场下科学实验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王慧荣,熊联友,李空荣,刘立强[4](2015)在《氦制冷/液化流程优化设计与分析综述》文中指出针对现存主要的大型低温氦制冷/液化流程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普适性的结论。指出流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可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对如何设计高效节能的大型氦低温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施锦,万贤功,余德玉,梁登云[5](1983)在《PLHe 3846型对称平衡式单阀膨胀机的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报道了用 PLHe3846型对称平衡式单阀膨胀机替换长活塞双阀膨胀机,对 CHY-20型20升/时氦液化器进行改造的成功结果。改造后氦液化器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最高达22升/时,总予冷时间缩短了10分钟,系统氦气泄漏量减少了200升/时。采用最佳进气角法来确定单阀膨胀机的进气阀开启度,经过实验验证是可行的。
刘良绅,甘国文[6](1981)在《液氦生产中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本文初步总结了中小型氦液化器的操作经验。文中对液氦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如系统的密封性和沾污、氦气纯度、其空度的影响、膨胀机的效率以及液氦输送等提出了一些看法。图2、参考文献2。
陈璐璐[7](2008)在《脉冲强磁场氦液化制冷系统流程及换热器的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脉冲强磁场装置是开展极端条件下科学研究的重要装置,低温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装置可靠运行的前提和保障。脉冲强磁场装置低温系统主要由液氮系统、液4He系统、超流氦系统、3He系统,3He-4He稀释制冷系统、GM制冷机系统等组成。本文设计了以柯林斯循环为基础的100L/h氦液化循环制冷系统。柯林斯氦液化循环在中型氦液化装置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它采用了两台膨胀机和液氮预冷,具有四个冷却级,其中温度最高的第一级为液氮预冷,温度最低的一级采用节流阀,其余为两台工作于不同温区的膨胀机。整个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和经济性好的特点。对柯林斯氦液化循环装置流程进行设计计算,讨论其中主要热力机械设备(螺杆压缩机、氦透平膨胀机)的特点及选型。围绕其关键部件——换热器的选型、设计方法、结构参数影响和结构优化设计展开了理论研究工作。对氦液化循环系统中的换热器选择汉普逊型翅片绕管式换热器,研究并给出了换热器的热力及结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影响换热器结构与传热流动的主要因素。以传热高效、结构紧凑为目的,制定了一单位传热量下所需要的绕管式换热器的体积为目标函数,以函数变量相互制约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对影响换热器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优化结果。上述绕管式换热器的优化和设计方法可通用于同类结构的换热器。
李佳敏[8](2018)在《基于夹点技术的大型低温系统流程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型粒子加速器、正负离子对撞机、低温超导系统等大型科学系统的建造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低温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重要。氦液化系统可以提供4~5K的超低温环境,对国家的宇航事业、科研机构、医疗等各行各业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氦液化系统需要达到4.2K的低温环境,能耗巨大,同时系统的漏热也相当严重。所以,对大型氦低温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增强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对节约能源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关键参数较多,流程结构多变,目前的研究均在某固定条件下,或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或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或基于复杂的数学优化方法,优化结果缺乏综合性,且物理意义不容易理解。夹点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起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利兹大学由Linnhof教授带队开发,后来又经多方的讨论研究,最终成为一种过程综合优化的方法论。它可以综合考虑节能效果、投资费用和可操作性三方面的平衡,并因其实用、简单、客观、效果显著而广受关注,被评为当今过程能量综合领域中最重大的突破之一。本文采用“夹点技术”对大型低温系统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和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第一,选取典型的氦液化循环系统,研究其能量流随温度的分布,利用夹点技术分别绘制其温-焓图上的冷/热组合曲线,确定系统的夹点位置和温差。此过程是夹点技术应用的关键,可以简单直观的展现不同系统的能量分配、瓶颈所在以及优化的目标等。第二,根据所绘制的温-焓图分别对比所选循环的能量利用情况,定性地分析其特点,进一步用“(火积)理论”进行解释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的(火用)效率由高到底排序为;多级修正布雷顿循环>柯林斯循环>两级修正布雷顿循环;末级修正布雷顿循环>柯林斯循环>两级修正布雷顿循环。第三,对所选循环进行基于夹点技术的模拟计算。利用Fortran以及Aspen HYSYS等对几种循环进行仿真模拟,针对压缩机出口压力、膨胀机分流比、中间压力等关键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状态下系统的(火用)效率、冷箱的(火用)效率和系统的液化率等优化指标,并与基于夹点技术温-焓图的理论分析结果相比较,总结异同及产生原因。另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系统(火用)效率和冷箱(火用)效率变化趋势不同的关键问题——节流阀液化率最佳进口压力为640KPa;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新型氦液化流程。第四,针对新提出的一种串联式多级氦液化/制冷循环进行基于夹点技术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出优化后的性能指标,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分析夹点技术应用于大型低温系统的优势所在。
马长城[9](2017)在《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世界上氦气资源的日益紧张,推动了实验室用的低温真空设备向小型化和集约化方向的快速发展,促进为小型低温真空装置提供液氦冷量的小型氦制冷机的技术进步。本文以单台10K温度级Gifford-McMahon制冷机为预冷冷源的氦节流制冷机系统(简称,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的热力循环性能,研究了 G-M制冷机冷头预冷能力对制冷机系统制冷量的影响;针对4.5KG-M/J-T氦制冷机系统不同温度区间的各设备工作特性,借鉴Cloude循环氦制冷机设计和运行经验,选取了的系统关键设计参数,设计系统的冷箱、真空与绝热系统、低温换热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关键部分;采用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深入分析系统各低温设备内的传热和工质流动特性,验证了系统各关键部分设计的合理性,完成了各关键部件的研制。本文搭建了开式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实验平台,通过制冷机降温实验,对制冷机系统的降温性能和制冷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系统能够了稳定降温到液氦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获得一定制冷量的设计目标,制冷机各部分运行良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理的热力循环流程是进行氦制冷机设计的基础。本文建立了以单台两级10K G-M制冷机作为预冷冷源的4.5K开式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循环流程,运用大型计算软件MATLAT,结合NIST物性数据库,对系统循环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热力学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莱宝5/100T型G-M制冷机作为节流制冷循环唯一预冷冷源的氦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性能是由G-M制冷机二级冷头预冷能力决定。以J-T循环流量为极小化目标,对氦制冷循环的80K冷却级,冷头冷却级和节流冷却级等进行深入的热平衡分析,得到了循环优化函数,通过对G-M/J-T氦制冷循环稳态运行的热力计算,得出了循环各状态点的最佳运行参数,热力学分析的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制冷循环流量,能够提高G-M制冷机冷头预冷冷量利用效率,达到降温目标。2、对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进行了设计计算。对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的冷箱、低温换热器和真空及绝热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对制冷机的材料选择,密封与连接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制冷机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各关键部件的传热分析和ANSYS温度分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各换热器、热防护屏和冷箱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连接和密封方式、抽真空设备、低温调节阀和测量采集设备等符合设计要求。3、依据制冷机系统设计方案,搭建了开式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实验平台。通过开式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的测试实验,研究了制冷系统在降温和非稳态运行下的动态变化热力过程,分析了动态降温过程中系统热力性能的变化规律,积累了系统实际运行操作的经验。实验中考虑并研究了所设计的制冷机热防护屏热防护性能,低温调节阀门的温度分布和热损失状况,以及在一定的氦气进气流量下制冷机降温过程中系统关键点温度变化过程和不同热负载条件下制冷机的稳定运行特性及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降温过程中低温调节阀的开度变化直接影响系统的节流冷却级的降温速率和整机的降温时间;进入系统的氦气流量受到G-M制冷机预冷能力和节流阀流通能力的限制。通过系统降温实验,检验了所设计的测量和采集系统能够满足制冷机系统需求,获得了 G-M/J-T混合式氦制冷机系统动态降温过程中沿氦气流动方向上复杂的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制冷机在最佳流量点附近不同工况下所能得到的最大制冷量,并得到了制冷机节流冷却高压回路内部氦气流动压力损失情况。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10](1978)在《制氧工问答(三)》文中提出1.问:制氧机常用的基本流程有几种?有什么区别?答:目前,制氧机的形式、种类很多,相应的工艺流程也很多。但就常用的基本流程而言,主要有四种,即高压流程、中压流程、高低压流程、全低压流程。各种流程的不同之点主要在于:采用空气液化的循环不同;空气中杂质的净除方法不同;精馏系统的组织不同等。比较如下表:
二、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3)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低温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基于低温制冷机的小型氦液化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选题与研究内容 |
2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构成及脉冲磁场环境数学模型 |
2.1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2.2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磁场环境分析 |
2.3 液氦恒温器与脉冲磁场的耦合作用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低温系统液氦恒温器的稳定性分析 |
3.1 液氦恒温器与脉冲磁场间的耦合有限元模型 |
3.2 液氦恒温器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 液氦恒温器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
3.4 液氦恒温器的漏热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液化率小型氦液化器的设计与实验测试 |
4.1 小型氦液化器的设计原理 |
4.2 小型氦液化器用两级分离式预冷方法研究 |
4.3 小型氦液化器关键部件的传热分析与设计 |
4.4 小型氦液化器的液化实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集成与实验研究 |
5.1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集成 |
5.2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低温性能研究 |
5.3 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在磁电阻测量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氦制冷/液化流程优化设计与分析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型氦低温系统优化进展 |
( 1) 流程结构的优化改进 |
( 2) 主要参数的不断优化 |
( 3) 计算和分析方法的更新 |
( 4) 氦的回收方式 |
3氦制冷/ 液化流程优化设计与分析方法 |
3. 1 系统效率分析法[16] |
3. 2 熵产分析法[17] |
3. 3 热力学第一效率分析法 |
3. 4 有效传热系数分析法[18] |
4 大型氦低温系统仍存在可优化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5 结论 |
(7)脉冲强磁场氦液化制冷系统流程及换热器的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氦液化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氦液化制冷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
2 氦液化循环系统的研究 |
2.1 液氦的获得方式 |
2.2 氦液化循环的分类 |
2.3 氦液化制冷系统流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低温换热器的传热及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1 低温换热器的传热流动性能研究 |
3.2 低温换热器的选型 |
3.3 滚轧翅片管绕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研究 |
3.4 结构参数对翅片绕管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汉普逊型翅片绕管式换热器结构的优化 |
4.1 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优化方法及程序设计 |
4.3 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夹点技术的大型低温系统流程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氦液化系统的结构及循环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对氦液化系统的流程优化及算法的研究进展 |
1.2.3 总结和评价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夹点技术在大型低温系统中的应用 |
2.1 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 夹点技术的工程应用分析 |
2.3 夹点技术在大型低温系统应用中的意义 |
第3章 基于夹点技术的氦液化循环对比分析 |
3.1 引论 |
3.2 大型低温系统循环的选取及介绍 |
3.3 四种氦液化循环基于T-H组合曲线图的对比分析 |
3.3.1 柯林斯循环(循环A)与串联修正布雷顿循环(循环B)的对比分析 |
3.3.2 柯林斯循环(循环A)与双级修正布雷顿循环(循环C)的对比分析 |
3.3.3 柯林斯循环(循环A)与末端修正布雷顿循环(循环D)的对比分析 |
3.4 (火积)理论在氦液化循环对比分析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夹点技术的氦液化循环优化分析 |
4.1 氦液化循环数值模拟的研究基础 |
4.2 柯林斯循环优化分析的数值计算 |
4.3 修正布雷顿循环优化分析的数值计算 |
4.4 末端修正布雷顿循环的优化分析的数值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多级氦液化/制冷循环 |
5.1 循环简介 |
5.2 关于串联式多级氦液化/制冷循环的研究基础 |
5.3 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工作总结 |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低温物理学与低温制冷技术 |
1.3 以G-M制冷机为冷源的小型氦制冷机发展 |
1.3.1 以G-M制冷机为冷源的冷凝式小型氦制冷机 |
1.3.2 以G-M制冷机为预冷冷源的J-T循环式小型氦制冷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M/J-T氦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与计算 |
2.1 氦与氦制冷机系统 |
2.1.1 氦的基本性质 |
2.1.2 氦制冷机系统 |
2.2 G-M/J-T混合氦制冷热力循环参数选择 |
2.3 G-M/J-T氦制冷循环的分析与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设计 |
3.1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冷箱的设计 |
3.1.1 冷箱的结构设计 |
3.1.2 材料的选择 |
3.1.3 密封与连接 |
3.2 真空与绝热设计 |
3.2.1 真空设计 |
3.2.2 绝热设计 |
3.3 换热器设计 |
3.3.1 冷头换热器设计 |
3.3.2 主回路换热器设计 |
3.4 测量采集系统设计 |
3.4.1 温度与制冷量测量 |
3.4.2 流量与压力测量 |
3.4.3 数据采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的传热分析 |
4.1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的温度分布 |
4.2 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
4.2.1 冷头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
4.2.2 主回路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
4.3 低温热防护屏的传热分析 |
4.3.1 热防护屏冷却管内流动传热过程 |
4.3.2 热防护屏热负荷分析 |
4.3.3 热防护屏温度分布ANSYS分析 |
4.4 低温调节阀的传热分析 |
4.4.1 低温调节阀的基本结构与性能 |
4.4.2 低温调节阀的冷量损失分析 |
4.4.3 低温调节阀的温度分布ANSYS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的测试实验与讨论 |
5.1 实验装置 |
5.1.1 制冷机设备试装配 |
5.1.2 制冷机冷箱内管路的安装 |
5.1.3 制冷机的压力和检漏测试 |
5.1.4 测量器件和绝热真空设备 |
5.2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测试实验 |
5.2.1 热防护屏降温实验 |
5.2.2 制冷机低温调节阀的降温实验 |
5.2.3 制冷机系统降温实验 |
5.3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制冷量测试实验 |
5.4 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制冷机测试结果的误差分析 |
5.4.2 制冷机测试结果的数据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工作进一步的展望和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产氦液化器的改造[J]. 施锦. 低温与超导, 1982(02)
- [2]20升/时氦液化器的运行总结[J]. 低温站. 低温与超导, 1975(04)
- [3]脉冲强磁场科学实验用氦再冷凝式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刘梦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4]氦制冷/液化流程优化设计与分析综述[J]. 王慧荣,熊联友,李空荣,刘立强. 低温与超导, 2015(10)
- [5]PLHe 3846型对称平衡式单阀膨胀机的试验[J]. 施锦,万贤功,余德玉,梁登云. 低温与超导, 1983(02)
- [6]液氦生产中的若干问题[J]. 刘良绅,甘国文. 深冷技术, 1981(01)
- [7]脉冲强磁场氦液化制冷系统流程及换热器的优化分析[D]. 陈璐璐.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8]基于夹点技术的大型低温系统流程优化分析[D]. 李佳敏.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G-M/J-T混合循环氦制冷机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D]. 马长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2)
- [10]制氧工问答(三)[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技术, 1978(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