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上光工艺

印刷上光工艺

一、印刷上光工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柯书晓,吴丹[1](2021)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印后工艺》文中研究指明书籍是传承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书籍装帧设计能够在视觉上给受众全方位、立体的艺术化效果,能够以更好的面目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其需要通过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整体设计、后期制作、印刷样本、印后加工等复杂而专业的环节来完成印刷品的制作,完成这一系列制作之后就可以将书籍制品等更为生动地展示在读者的手中。书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书籍内容上,但是书籍制作形态能够为书籍内容加分。

贾环[2](2021)在《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标是卷烟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卷烟的特殊商品属性和高附加值,卷烟烟标除了满足高品质的包装成型工艺和包装防护功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性、文化和品牌属性、独特的防伪功能。某品牌云龙烟标的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表面特效“冰花锤纹”以提高其艺术特效和防伪功能。原设计采用“胶印和丝印”组合工艺进行生产,但其工序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导致云龙烟标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针对该烟标的生产需求,创新提出在现有BOBST凹印机的基础上,组合与凹印机连线的UV(Ultraviolet)印刷工艺环节,形成高速凹印与UV集成的云龙烟标的新工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设备改造方案制定、生产工艺参数实验研究。首先,对云龙烟标的表面特性和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对烟标的印刷和印后工艺进行了整理,对烟标生产企业的胶印生产工艺和凹印生产设备进行了现场和技术调研,经过梳理和分析,提出云龙烟标的凹版印刷与UV集成的新工艺。其次,在对BOBST凹印机的生产工艺参数、设备结构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BOBST凹印机组的尾部加装UV印刷和光固化单元,形成设备改造方案,并依照整体性最佳的原则,应用评价体系和Matlab软件寻找最佳的组合方案,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设备改造三维实体模型,细化UV印刷和光固化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然后,基于改造后的设备,整理云龙烟标的在线生产工艺参数,制定云龙烟标的凹印与UV集成的工艺参数实验方案,对影响云龙烟标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并测试烟标的质量参数和效果。经过多次生产工艺参数调整和实验,得到其最佳生产参数为:印辊网穴深度70μm,印刷速度130m/min,冰点油墨上机粘度21″~22″(水浴加热80℃),UV引爆灯工作功率为80%(1*480W),固化灯工作功率为80%(3*8KW)。最后,对改造后的凹印与UV集成云龙烟标的生产工艺和效率与胶印丝印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凹印+UV”集成工艺生产的云龙烟标完全满足产品样张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要求,用户上机包装成型性能良好,实现了生产工序由原有的7道生产工序缩减为4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了6倍、产品冰花锤纹与工艺样张相似度达95%以上,满足了企业对云龙烟标的生产需求。本论文以云龙烟标的高效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需求,进行工艺创新及对现有设备集成改造,在保持设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生产,为企业现有设备改造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同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王玉[3](2021)在《气质联用法测定烟标手工盒VOCs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用材料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卷烟食品质量保证的基础,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残留量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联用技术,针对烟标手工盒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烟标手工盒VOCs暂无统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优化设计了适用于烟标手工盒印刷品和烟标手工盒成品的VOCs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烟标手工盒印刷品和烟标手工盒成品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取样面积和制样方式,经验证评估后适用于烟标手工盒VOCs的常规检测分析。其次,烟标手工盒的原辅材料、印刷加工、后续处理对烟标手工盒VOCs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以云烟(印象烟庄)烟标手工盒为例,通过探究原辅材料中VOCs的影响因素,考察原辅材料对烟标手工盒VOCs的影响,同时对烟标手工盒成品进行后续处理,考察VOCs含量的变化,探讨减少烟标手工盒成品中VOCs的处理方法,为实际生产中烟标手工盒VOCs的控制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检测方法的优化设计。参考烟草行业溶剂残留的检测标准,针对2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基于烟标手工盒(印刷品、成品)的实际生产特点,将气相色谱技术的高效选择分离能力与质谱技术的辅助定性筛查能力相结合,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烟标手工盒(印刷品、成品)的VOCs检测方法。(2)以组分的色谱峰峰形、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响应强度等参数作为仪器参数优化的评定依据,优化了顶空进样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同时,考察实验过程中其他因素对溶剂残留含量测定的影响,优化了实验过程。(3)烟标手工盒VOCs检测方法的评估。烟标手工盒(印刷品、成品)VOCs检测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范围分别为0.001~0.290mg/m2、0.002~0.363mg/m2,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003~0.967mg/m2、0.006~1.212mg/m2,加标回收率为73%~115.8%,相对标准偏差为0.76%~5.42%,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可靠性强。(4)分别从纸张微观结构、纸张特性、印刷工艺原理、胶水、油墨和皮壳板等方面研究溶剂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烟标手工盒成品的后续处理提供参数支持。(5)探究裱盒胶水、组盒材料、丝网目数、抽湿摆放处理等参数对烟标手工盒成品VOCs含量的影响,设计合理的后续处理方案,解决烟标手工盒成品中溶剂残留超标的问题。

冯旸,刘锐源,刘雷璐,卢诗文,黄皓旻,范丽雅,叶代启[4](2020)在《广州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广州市典型印刷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排放环节的浓度和组分的全面统计和综合分析,深入探讨广州市该行业VOCs排放特征、环境影响及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印前环节车间VOCs浓度为3.51~73.57mg/m3,印刷环节车间VOCs浓度为0.86~435.10mg/m3,印后环节车间VOCs浓度为0.05~221.93mg/m3,废气治理设施出口浓度为4.28~66.84mg/m3,处理效率为3.01%~54.90%;且VOCs物种以芳香烃类、醇醚类和酯类为主,平均臭氧生成潜势为111.09mg/m3,其中芳香烃类物质对环境影响贡献和人体健康风险较大,建议加强针对性控制.

邱丙中,刘晓丽,李娜,邱文奇,郭博博[5](2020)在《“印后加工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设计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针对学校不能按期开学的情况,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各地学校开启了网络教学模式。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开展网络教学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首要问题。"印后加工工艺"课程是包装印刷类专业基础课程,本研究对该课程网络教学进行了设计与探索,为了保证网络教学效果,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平台和恰当的授课方式,建立了网络教学资源库,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化学习、课后拓展学习三个环节,并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并且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冯旸[6](2020)在《广州典型印刷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臭氧污染对广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十分突出,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印刷业是广州市VOCs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对广州市大气环境污染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典型印刷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评估环境影响和人体健康影响,为其VOCs污染控制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印刷业VOCs综合污染整治提供参考。广州市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环节主要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环节。车间VOCs浓度范围为0.7~221.93mg/m3,主要物种为芳香烃类、醇醚类、酯类和醛酮类;排气筒VOCs浓度范围为4.28~66.84 mg/m3,主要物种为酯类和芳香烃类物质;厂界环境空气,上风向VOCs平均浓度为0.56 mg/m3,下风向VOCs平均浓度为2.73 mg/m3,主要物种为酯类物质。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值法和感官定量评价法分别评估臭氧生成潜势和恶臭污染,结果显示:车间和排气筒VOCs中臭氧生成潜势最高的物种为芳香烃类物质;厂界环境空气VOCs阈稀释倍数为1.8×10-7~2.28不等,部分企业厂界的乙酸乙酯和甲苯存在恶臭污染。采用美国EPA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分析车间VOCs可能造成的人体健康影响,结果显示:均不涉及致癌风险;各物质的HQ值为0.003~51.68不等,各工序的HI值为0.078~10.26不等,主要非癌症风险物质为二甲苯。对广州市印刷行业VOCs污染控制的建议为:(1)排放标准方面,对印刷业VOCs排放进行全过程管控,增加对相关工艺的区别限制;严格排放浓度、速率限值;对甲苯、乙苯、二甲苯、乙二醇丁醚等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和乙酸乙酯、甲苯等易造成恶臭污染的物质进行针对性的限制。(2)企业管理方面,使用环保原辅材料,避免使用含对环境影响较大和可能造成人体健康风险的物质的原辅材料,改进工艺技术;加强印刷企业VOCs排放全过程管理,除印刷环节外,对印前、印后、原辅材料储存和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也进行严格管控;根据废气中污染物特征、风量、温度、湿度以及实际工况等选择适宜的废气治理技术;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加强废气排放监测。

王培学[7](2020)在《数字印刷工艺的应用探索》文中认为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和移动终端的进步,可变二维码已经成为商品信息储存和防伪的重要手段,目前在烟包和药盒上已经大批量使用,给智能物流、产品生命周期管控、销售管控和溯源管理提供了基础。数字印刷工艺开始逐步应用在印刷企业中。目前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追求逐年增强,小批量、多品种的印件越来越多。传统的胶印、凹

赖昌华[8](2020)在《高精度喷墨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喷墨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印品图像位置为基准,通过机械机构调节喷墨头组成的喷墨单元位置来提高喷码、喷墨上光等印刷设备喷墨点定位精度的一种装置平台,目前已成为印刷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靠增加机器稳定性、提高零部件质量等措施来提高喷墨点精度相比,喷墨定位系统具有消除累计误差、大幅度降低喷印废品率、喷印精度误差可达到0.1mm等技术优势。但仍存在系统稳定性低、受残余振动影响较大、结构参数缺少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高精度喷墨单元定位系统,主要内容如下:为了增强喷墨定位系统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机械结构部分的分析与研究,采用“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对喷墨单元进行横向进给驱动,保证喷墨的横向定位精度;采用力矩伺服电机进行喷头小幅度转动,保证喷头的旋转定位精度。为了减少喷墨定位系统残余振动,首先采用七阶段非对称S曲线对喷墨单元的加速度曲线、速度曲线、位移曲线进行轨迹规划来控制残余振动的初始速度和加速度。通过调整加加速度与加减速度之比的R值的选择,可保证残余振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通过对残余振动数学模型的分析,将系统的结构刚度和阻尼等相关参数考虑在内,得到了残余振动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残余振动的控制提供了解决思路。为了提高喷墨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建立系统整体的动力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喷墨定位系统机械结构的静力学仿真,对应力应变较大的位置进行改进设计。同时利用ANSYS软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系统各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为合理确定定位系统的工作区域提供了依据。为了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通过对现场实验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样机的测试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正确性。

李海超[9](2020)在《基于碳纳米的绿色上光机干燥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目前水性上光机在干燥水性上光油时会消耗大量电能,以及水性上光机的干燥系统参数大多依赖工人经验进行设置,提出一种以碳纳米为热源的水性上光机干燥系统控制方案。碳纳米电热材料相较于传统红外热源具有更高的电热转换效率,通过实验发现碳纳米热源性能稳定具有与金属电热材料相似的特性可以采用相同的控制方式。通过水性上光机的干燥机理实验,得出水性上光机最佳的干燥工艺参数,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控制系统是由STM32单片机作为数据运算处理单元,K型热电偶传感器作为检测反馈单元,固态继电器作为执行机构。使用K型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检测干燥系统热源的温度值并输出模拟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送至MAX6675模数转换器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放大、线性化、数字化处理,得到碳纳米热源温度的数字量。STM32通过比较碳纳米热源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STM32单片机依据模糊PID控制算法发出相应指令控制固态继电器,从而控制碳纳米热源的导通或者断开,实现对碳纳米热源温度的控制。通过调试,系统可以实现对碳纳米热源的温度控制。

路萍[10](2020)在《烟标印刷品VOCs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烟标印刷品中VOCs的排放量逐年递增,溶剂残留被国家烟草局归列为烟用材料安全卫生性的重要监控指标。本文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联用技术,针对当今印刷行业中尚未出现对卷烟烟标印刷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有统一测量方法可循的特点,建立一种适用于烟标印刷品VOCs测定的通用方法。在方法建立的基础上,优化仪器操作条件,顶空进样降低了直接进样造成的误差,将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与质谱的结构鉴定能力有效结合,快速筛查确定印刷品的溶剂残留组分。其次,分别从烟标印刷时印前—印中—印后三阶段考察溶剂残留的产生及变化,实时测定各工艺环节下VOCs的含量。最后通过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和考察结果,为实际烟标印刷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印刷工艺组合、印刷参数确定等方面的VOCs限量控制提供有利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检测方法进行初步建立。结合烟草行业对相关残留控制物安全卫生性要求的标准法规,将烟标印刷品的目标检测组分确定为26种,通过气质联用法对各VOC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获得目标组分的保留时间、定性定量离子、质谱图等特征信息。(2)为实现26种溶剂残留组分的完全分离对检测方法中所用参数进行优化。分别考察顶空进样条件(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色谱分离参数(进样口温度、分离比、载气流速、柱温程序)对VOC组分的峰形、分离度、保留时间、检测器灵敏度的影响。(3)仪器参数优化完成后对检测方法的准确重复性进行验证评估。在外标法定量方式下分别考察线性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定量限、检出限、回收率等可靠性因素。(4)在方法验证可靠准确的基础上,分别从印刷原辅料、印刷工艺组合、印刷参数、成品储存等方面测定VOCs(苯及苯系物、溶剂残留、溶剂杂质)的含量变化。(5)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从印刷油墨(油墨种类、油墨批次、载墨量),承印纸基(纸张种类、纸张定量),印刷参数(印版清洗剂、印版线数、印刷速度、干燥温度),制程工序(印刷—光油—烫金—模切),印刷成品(存储环境、存储湿度、存储时间)等角度深入探究影响烟标印刷品溶剂残留的原因。

二、印刷上光工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刷上光工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印后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书籍装帧设计发展历史简介
2 印后加工工艺介绍
3 书刊装订工艺设计
    3.1 书刊装订工艺设计的影响因素
    3.2 书刊装订工艺流程
4 结束语

(2)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印刷工艺油墨选用研究现状
        1.3.2 丝网印刷工艺研究现状
        1.3.3 组合式印刷工艺及设备改造研究现状
        1.3.4 印刷工艺改进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烟标生产工艺原理及特点
    2.1 烟标生产工艺
        2.1.1 印刷工艺
        2.1.2 烫印工艺
        2.1.3 覆膜与上光工艺
        2.1.4 模切压痕工艺
    2.2 烟标印刷原理
        2.2.1 胶版印刷
        2.2.2 凹版印刷
        2.2.3 丝网印刷
        2.2.4 UV印刷
    2.3 冰花锤纹印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OBST加装UV固化系统改造研究
    3.1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改进
        3.1.1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现状分析
        3.1.2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改进思路
        3.1.3 BOBST LEMANIC820凹版印刷机组调研分析
        3.1.4 樱井丝印机调研分析
    3.2 设备改造的可性分析
        3.2.1 凹印车间及印刷设备调研分析
        3.2.2 墨层厚度的可替代性
        3.2.3 印刷速度的可配合性
    3.3 设备改造方案的拟定
        3.3.1 设备改造思路
        3.3.2 方案一:基于“凹印+丝印”的“塔式”设备连线改造
        3.3.3 方案二:基于“凹印+丝印”的“环形”设备连线改造
        3.3.4 方案三:基于设备加装的“水平式”设备改造
        3.3.5 方案四:基于设备加装的“空间式”设备改造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备改造方案评价
        3.4.1 设备改造方案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3.4.2 方案评价的原则与指标
        3.4.3 设备改造最优方案的分析及评价
    3.5 BOBST加装UV固化系统方案具体实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线控制模型参数分析
    4.1 云龙烟标凹版印刷参数分析研究
        4.1.1 云龙烟标凹印印刷参数分析
        4.1.2 云龙烟标凹版印刷参数分类
    4.2 烟标印刷生产前提——印刷色序
    4.3 印刷套准精度参数——印刷张力
    4.4 油墨转移量相关参数
        4.4.1 印刷速度
        4.4.2 印刷压力
        4.4.3 油墨粘度
        4.4.4 网孔载墨量
    4.5 UV灯的选择与参数拟定
    4.6 烘箱温度
    4.7 环境因素参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烟标印刷工艺改进实验
    5.1 墨层厚度相关实验研究
        5.1.1 实验研究参数的拟定
        5.1.2 墨层厚度实验整体思路
        5.1.3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4 实验步骤
        5.1.5 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5.1.6 油墨粘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5.1.7 网穴深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5.2 UV灯功率对冰花锤纹印刷效果的影响
        5.2.1 印刷效果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5.2.2 最佳UV灯功率的选定
    5.3 烟标印后加工
    5.4 工艺对比分析
        5.4.1 工艺转序次数
        5.4.2 印刷速度与效率
        5.4.3 工艺改进成本
        5.4.4 卫生安全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3)气质联用法测定烟标手工盒VOCs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VOCs概述
        1.2.1 VOCs的定义
        1.2.2 VOCs的来源及危害
        1.2.3 VOCs的限量标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包装印刷领域VOCs的研究现状
        1.3.2 其他领域VOCs的研究现状
        1.3.3 VOCs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烟标手工盒印刷工艺及色谱分析相关基础理论
    2.1 烟标手工盒印刷工艺
        2.1.1 凹版印刷
        2.1.2 胶版印刷
        2.1.3 丝网印刷
        2.1.4 印后加工
    2.2 气相色谱技术
        2.2.1 工作原理
        2.2.2 基本结构
        2.2.3 特点及优势
        2.2.4 定性方法
        2.2.5 定量方法
    2.3 顶空分析技术
    2.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4.1 工作原理
        2.4.2 基本部件
        2.4.3 质谱扫描模式
        2.4.4 测定方法
        2.4.5 定性定量分析
        2.4.6 分析条件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烟标手工盒VOCs测定方法的优化设计及评价
    3.1 烟标手工盒VOCs测定方法的建立
        3.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参数设置
        3.1.3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3.1.4 试样制备
        3.1.5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3.2 仪器参数优化
        3.2.1 顶空平衡时间条件优化
        3.2.2 顶空平衡温度条件优化
        3.2.3 色谱进样口温度条件优化
        3.2.4 色谱程序升温条件优化
        3.2.5 载气条件优化
        3.2.6 分流比条件优化
    3.3 实验过程优化
        3.3.1 取样面积优化
        3.3.2 基质校正剂的使用
        3.3.3 确定样品瓶密封方式
        3.3.4 空白样品检测仪器残留溶剂
        3.3.5 排除实验室交叉污染
    3.4 方法有效性评价
        3.4.1 线性范围
        3.4.2 检测限
        3.4.3 回收率和重复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标手工盒原辅材料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烟标手工盒产品分析
    4.2 纸张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纸张微观结构
        4.2.2 纸张类型
        4.2.3 纸张定量
    4.3 外裱纸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4 胶水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5 油墨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6 皮壳板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烟标手工盒成品VOCs残留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裱盒胶水对烟标手工盒成品VOCs的影响研究
    5.2 丝网目数对烟标手工盒成品VOCs的影响研究
    5.3 组盒的相关备料对烟标手工盒成品VOCs的影响研究
    5.4 后续处理方案对烟标手工盒成品VOCs的影响研究
        5.4.1 摆放时间
        5.4.2 抽湿处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4)广州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VOCs采样及分析
        1.1.2 试剂和仪器
        1.1.3 采样及分析方法
    1.2 VOCs环境影响分析
        1.2.1 臭氧生成贡献分析
        1.2.2 恶臭污染分析
    1.3 VOCs健康风险评估
        1.3.1 致癌风险评估
        1.3.2 非致癌风险评估
2 结果与讨论
    2.1 VOCs排放特征
        2.1.1 车间浓度特征
        2.1.2 排气筒排放特征
        2.1.3 厂界浓度特征
    2.2 VOCs成分分析
    2.3 VOCs环境影响分析
        2.3.1 臭氧生成贡献分析
        2.3.2 恶臭污染分析
    2.4 VOCs健康风险评估
3 结论

(5)“印后加工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设计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印后加工工艺”课程网络教学策略
    1.1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取
    1.2 授课方式的选择
    1.3 教学评价的确定
    1.4 教学资源的准备
2“印后加工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设计
    2.1 课前自主学习
    2.2 课堂深化学习
        2.2.1 任务引入
        2.2.2 任务分析
        2.2.3 任务实施
        2.2.4 任务评价
    2.3 课后拓展学习
3 结语

(6)广州典型印刷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VOCs排放研究进展
        1.2.1 行业VOCs排放特征
        1.2.2 VOCs环境影响分析
        1.2.3 VOCs健康风险评估
    1.3 广州市印刷业基本情况
        1.3.1 广州市印刷业概况
        1.3.2 广州市印刷业VOCs排放情况
        1.3.3 广州市印刷业VOCs控制现状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州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浓度及成分谱特征
    2.1 采样与分析
        2.1.1 典型企业筛选
        2.1.2 排放环节识别
        2.1.3 现场监测
        2.1.4 样品分析
        2.1.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2 VOCs排放浓度特征
        2.2.1 Z1
        2.2.2 Z2
        2.2.3 S1
        2.2.4 S2
        2.2.5 J
        2.2.6 车间浓度特征
        2.2.7 排气筒浓度特征
        2.2.8 环境空气监控点位浓度特征
    2.3 成分谱特征
        2.3.1 车间成分谱
        2.3.2 排气筒成分谱
        2.3.3 环境空气成分谱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典型印刷企业VOCs环境影响评估
    3.1 臭氧生成贡献评估
        3.1.1 评估方法
        3.1.2 结果分析
    3.2 恶臭污染评估
        3.2.1 评估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典型印刷企业VOCs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4.1 风险评估方法
        4.1.1 致癌风险评估方法
        4.1.2 非致癌风险评估方法
    4.2 评估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印刷业VOCs污染控制建议
    5.1 排放标准
        5.1.1 国外印刷业排放标准
        5.1.2 国内印刷业排放标准
        5.1.3 广州市印刷业排放标准建议
    5.2 企业管理
        5.2.1 源头控制
        5.2.2 过程控制
        5.2.3 末端治理
        5.2.4 控制监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论文特色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典型印刷企业车间VOCs成分谱
附录2:典型印刷企业排气筒VOCs成分谱
附录3:典型印刷企业厂界VOCs成分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高精度喷墨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喷墨印刷设备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喷墨印刷技术发展历史
        1.2.2 喷墨印刷设备现状
    1.3 定位装置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喷墨定位系统平台总体设计
    2.1 概述
    2.2 喷墨系统的精度分析
    2.3 喷墨定位系统的技术指标分析
    2.4 喷墨头平台总体结构分析
        2.4.1 定位平台组成分析
        2.4.2 定位系统驱动方案分析
    2.5 定位平台的机械系统分析
        2.5.1 定位平台机械结构分析
        2.5.2 力矩电机驱动分析
        2.5.3 伺服电机驱动分析
        2.5.4 定位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2.5.5 定位平台控制系统分析
        2.5.6 定位平台图像处理系统分析
    2.6 定位平台结构定位误差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喷墨定位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3.1 概述
    3.2 定位平台动力学模型
        3.2.1 Z轴伺服系统建模
        3.2.2 Z轴伺服系统振动模型
        3.2.3 系统固有频率分析
    3.3 定位平台机构的有限元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喷墨定位系统残余振动分析
    4.1 概述
    4.2 定位系统的运动规律分析
    4.3 定位系统残余振动分析
    4.4 喷墨定位系统运动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喷墨定位系统实验分析
    5.1 概述
    5.2 实验设备要求分析
    5.3 测试设备与流程分析
        5.3.1 测试设备
        5.3.2 测试流程
    5.4 振动测试及分析
    5.5 残余振动测试及分析
    5.6 系统共振频率测试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碳纳米的绿色上光机干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碳纳米电加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式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碳纳米热源制备及性能测试
    2.1 碳纳米热源的制备
    2.2 碳纳米热源性能测试
        2.2.1 实验条件与器材
        2.2.2 碳纳米热源电阻测试
        2.2.3 伏安特性测试
        2.2.4 碳纳米热源温升及稳定性测试
    2.3 本章小结
3 水性上光干燥机理研究与分析
    3.1 水性上光干燥系统的工艺流程
    3.2 水性上光油干燥机理研究
    3.3 水性上光油的干燥机理实验
        3.3.1 影响实验的因素及测定指标
        3.3.2 实验条件与器材
        3.3.3 实验方法
        3.3.4 实验样品性能检测
        3.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绿色干燥系统的总方案
    4.1 绿色干燥系统的硬件系统
    4.2 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4.2.1 控制芯片选择
        4.2.2 控制芯片电源电路设计
        4.2.3 控制芯片复位电路设计
    4.3 温度检测模块设计
        4.3.1 温度传感器选择
        4.3.2 模数转换器选择
    4.4 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4.5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5 干燥系统的控制算法设计
    5.1 常规PID控制算法
    5.2 模糊控制理论
        5.2.1 模糊化过程
        5.2.2 建立知识库
        5.2.3 模糊推理
        5.2.4 清晰化方法
    5.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5.3.1 模糊PID控制算法
        5.3.2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与隶属度函数选用
        5.3.3 建立模糊控制规则
    5.4 模糊PID控制系统仿真
        5.4.1 搭建模糊系统
        5.4.2 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及仿真
6 硬件搭建与软件调试
    6.1 硬件系统的搭建
    6.2 软件的调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烟标印刷品VOCs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VOCs概述
        1.2.1 VOCs的定义
        1.2.2 VOCs的危害性
    1.3 烟标印刷中VOCs的产生来源
        1.3.1 原辅料排放源
        1.3.2 印刷生产制程工序
        1.3.3 清洗活动
        1.3.4 印刷设备
    1.4 VOCs研究现状
        1.4.1 国外VOCs研究现状
        1.4.2 国内VOCs研究现状
        1.4.3 烟标印刷行业VOCs研究现状
    1.5 VOCs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5.1 样品前处理方式的种类
        1.5.2 VOCs分析方法的种类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气相色谱法概述
        2.2.1 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2.2.2 气相色谱仪基本组成
        2.2.3 气相色谱仪工作流程
        2.2.4 气相色谱分离种类
    2.3 气相色谱的定性分析
        2.3.1 保留值定性法
        2.3.2 保留指数定性法
        2.3.3 增加峰高定性法
        2.3.4 已知物对照定性法
        2.3.5 化学试剂定性法
        2.3.6 检测器定性法
    2.4 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
        2.4.1 定量校正因子
        2.4.2 色谱峰面积测定
        2.4.3 归一化法定量
        2.4.4 内标法定量
        2.4.5 外标法定量
    2.5 顶空进样技术
    2.6 气质联用分析原理
        2.6.1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2.6.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7 气质联用技术的特点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定烟标印刷中VOCs的方法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1.4 仪器参数条件
    3.2 进样前处理
    3.3 定性定量分析
        3.3.1 定性分析
        3.3.2 定量分析
    3.4 色谱行为考察
    3.5 顶空分析条件优化
        3.5.1 平衡温度的选择
        3.5.2平衡时间的选择
    3.6 色谱分离条件优化
        3.6.1 基质效应考察
        3.6.2 进样口温度选择
        3.6.3 分流比选择
        3.6.4 载气流速选择
        3.6.5 柱温程序选择
    3.7 方法验证与评价
        3.7.1 线性范围
        3.7.2 检出限和定量限
        3.7.3 回收率及准确性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标印刷中VOCs的含量测定
    4.1 印刷油墨中VOCs含量的测定
        4.1.1 油墨种类
        4.1.2 油墨样品预处理
        4.1.3 不同种类油墨VOCs的含量测定
        4.1.4 批次对油墨VOCs含量的影响测定
        4.1.5 载墨量对油墨VOCs含量的影响测定
    4.2 纸张基材中VOCs含量的测定
        4.2.1 印刷纸张的抽取及样品制备
        4.2.2 不同分类纸张VOCs的含量测定
        4.2.3 定量对纸张VOCs含量的影响测定
    4.3 制程工序下VOCs含量的测定
        4.3.1 制程工序下样品的抽取及制备
        4.3.2 烟标A在制程工艺下VOCs的含量测定
        4.3.3 烟标B在制程工艺下VOCs的含量测定
        4.3.4 光油、电化铝中VOCs的含量测定
    4.4 印刷工艺参数下VOCs含量的测定
        4.4.1 印版清洗剂
        4.4.2 印版线数
        4.4.3 印刷速度
        4.4.4 干燥温度
    4.5 成品储存中VOCs含量的测定
        4.5.1 成品的抽取及制备
        4.5.2 不同存储环境下VOCs的含量测定
        4.5.3 不同存储湿度下VOCs的含量测定
        4.5.4 不同存储时间下VOCs的含量测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烟标印刷品VOCs含量的因素分析
    5.1 印刷油墨对VOCs的影响分析
        5.1.1 油墨种类
        5.1.2 油墨批次
        5.1.3 载墨量
    5.2 纸张基材对VOCs的影响分析
        5.2.1 纸张特性
        5.2.2 纸张定量
    5.3 制程工序对VOCs的影响分析
        5.3.1 制程工序
        5.3.2 光油种类
        5.3.3 电化铝烫印
    5.4 印刷工艺参数对VOCs的影响分析
        5.4.1 印版清洗剂
        5.4.2 印版线数
        5.4.3 印刷速度
        5.4.4 干燥温度
    5.5 成品储存条件对VOCs的影响分析
        5.5.1 存储环境
        5.5.2 存储湿度
        5.5.3 存放时间
    5.6 减少VOCs排放的方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四、印刷上光工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印后工艺[J]. 柯书晓,吴丹.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1(02)
  • [2]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D]. 贾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气质联用法测定烟标手工盒VOCs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广州典型印刷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价[J]. 冯旸,刘锐源,刘雷璐,卢诗文,黄皓旻,范丽雅,叶代启.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9)
  • [5]“印后加工工艺”课程网络教学设计与探索[J]. 邱丙中,刘晓丽,李娜,邱文奇,郭博博. 数字印刷, 2020(03)
  • [6]广州典型印刷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D]. 冯旸.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数字印刷工艺的应用探索[J]. 王培学. 印刷杂志, 2020(03)
  • [8]高精度喷墨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赖昌华.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9]基于碳纳米的绿色上光机干燥系统研究[D]. 李海超.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10]烟标印刷品VOCs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路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印刷上光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