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温涂有机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曹军文,张文强,李一枫,赵晨欢,郑云,于波[1](2021)在《中国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二次能源,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制氢规模不断扩大、制氢成本不断降低,氢能将有望与电能共同成为二次能源主体,通过氢电互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降低碳排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氢国,主要有三类工业制氢路线:化石燃料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和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依托清洁能源发展起来的其他制氢新技术,如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核能制氢等也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此外,制氢系统组成复杂,建模和优化难度高,人工智能在制氢系统的预测、评估和优化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上述制氢路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通过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环保性比较,结合国情对我国未来氢气供应结构做出展望。同时,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在制氢系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制氢工艺发展提供新思路。
王金亮,黑悦鹏[2](2021)在《氢的现代分离与纯化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氢分离与纯化技术中分离方法的进展情况,主要介绍氢的单级氢分离过程、多级氢分离过程以及组合分离过程中氢分离与纯化技术的优点及不足。从发展趋势来看,氢的分离技术已开始由单一的分离过程,逐渐过渡为多级分离过程和组合分离过程。未来氢分离技术会逐步走向大众化,向高效率、低成本的组合分离过程不断完善,并帮助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许春平,曲利利,杜欢哲,杨华武[3](2021)在《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的关联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云烟净油成分与卷烟感官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采用GC-MS分析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组分中的香气成分组成,计算ROAV值确定关键香气成分,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建立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组分的关键香味成分与感官指标的PLS模型。【结果】(1)在100 kDa有机膜截留液中,有25种不同的挥发性香味物质,油酸乙酯,癸醛,壬醛,肉豆蔻醛,3,5-二叔丁基-4-羟基苄醇,苯并噻唑为该组分中的关键香气成分,干草香与云烟净油100 kDa有机膜截留液中的油酸乙酯相关性较强;(2)在100 kDa有机膜透过液中,有30种不同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硬脂酸乙酯,癸醛,甲酸辛酯,正辛醛,壬醛,巨豆三烯酮为该组的关键香气成分,清甜香与云烟净油100 kDa有机膜透留液中的壬醛相关性较强。
王婷[4](2021)在《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CO2-EOR驱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O2气体会随着油田伴生气返回地面。如不对产生的CO2气体加以回收,不仅会造成CO2气体的浪费,还会产生温室效应。为响应环保的要求以及增加CO2驱油效益因此需要对采出气中的CO2进行分离捕集,工业上对CO2-EOR采出气中CO2回收利用工艺应运而生。本文围绕气流量为10000Nm3/d的CO2-EOR采出气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油田现场采出气的特性,设计了CO2-EOR采出气CO2膜法提纯工艺,并对前处理流程中使用到的主要设备提供了选型依据;利用COMSOL模拟优化膜丝自身结构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模拟系统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操作参数。利用COMSOL计算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中空纤维膜丝自身结构参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膜丝长度、膜丝半径以及膜厚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膜丝长度的增加膜丝内部压力逐渐降低。在膜丝轴向方向气体CO2浓度随丝长的增加而减小,最终优选中空纤维膜丝长度可取为100~150cm。利用MATLAB模拟计算软件对不同膜材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膜分离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乙酸纤维素和聚砜两种工业常用膜材料相比聚酰亚胺膜对CO2/CH4气体分离具有更佳的分离效果;随进口原料气中被分离气浓度的升高渗透侧分离气的纯度而升高。为降低膜分离系统的使用成本和能耗,还对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分离系统的主要操作参数膜面积和进膜气压力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回收分离气中CO2所需薄膜面积最终优选为350m2,进膜气的操作压力设为1.5MPa,此时渗透侧CO2的浓度和CO2的回收率均可达到处理的要求。
王信众[5](2021)在《树脂基固态胺对沼气中CO2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吕莹[6](2021)在《油田采出水陶瓷膜处理效能优化及膜污染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鹤云[7](2021)在《活性污泥耦合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对工业废水水质及毒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上升,据报道2018年达到了 200亿吨。工业废水由于其本身特性,含有多种化合物,如药物、有机物、重金属、个人护理品理等多种新兴污染物,可能对水环境或人类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但由于缺乏针对废水排放的基于毒性评价指标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对于废水毒性及可能的影响知之甚少。工业废水大量集中在废水处理厂,因此,近年来对于废水处理厂的集中化处理中各个处理阶段的水质毒性及毒性降解、变化情况引起了公众的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采用基于毒理基因组学的全细胞酵母细胞微阵列检测技术来评价某工业废水处理厂进水及进水经各个处理单元出水样本水质的毒性状况(包括水样中有机组分毒性、重金属组分毒性以及非挥发组分(即综合毒性)),此方法能够得到检测目标暴露下所挑选的功能基因的更为详细的蛋白表达效应水平,可以更精确的了解检测样本的毒性机制和作用模式,此外,此毒性评价方法还能够利用细胞的功能基因的应激反应的改变程度采用蛋白表达效应水平指数(PELI值)来定量描述检测样本的毒性水平,这对我们了解工业废水在废水处理厂长流程处理工艺下的毒性变化情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进一步对废水处理厂各个处理阶段的水质的常规参数、水质指纹(如有机碳及有机氮分子量分布、荧光组分物质)、生物处理单元的活性污泥常规参数及生物酶活性、以及活性污泥样本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与胞外聚合物的有机组分含量、有机碳、有机氮分子量分布特征与荧光组分特征等多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水样及活性污泥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丰度,并且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水样与泥样中微生物物种群落组成及丰度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发现,经各项处理单元之后,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与有机物组分等多项污染物质被大量去除,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同时验证活性污泥的生长状态及生物降解能力良好。经综合分析,此工业废水厂的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物和氮污染。但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水质、污泥等各项参数均达标的条件下,其水质毒性却没有被很好的降解掉。并且其水质毒性经生物处理单元与臭氧催化单元后毒性显着升高,二沉池出水毒性也呈现微量升高。采用冗余分析与Spearman两种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它各项指标与水质综合毒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质毒性与碳、氮、磷、各种有机组分、重金属组分、ARGs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多项指标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上结果可能有助于了解工业废水的毒性现状以及目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处理技术对毒性的去除效果。所得结论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结论:1、各项常规水质参数的检测结果表明,此工业废水处理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能够有效处理来水工业废水、达到一级排放。2、各项活性污泥常规参数及主要的生物酶数据表明此废水处理系统中生物处理单元活性污泥生长状态良好,且生物降解能力良好。3、通过酵母菌全细胞阵列得到的水质的毒性结果表明,即使在此工业废水处理厂有效的去除COD、TN、TP等污染物质之后,进水经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后水质毒性仍然出现显着的增加,且无论是高温条件还是低温条件,结果均一致。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处理的复杂性造成的。4、此外,毒性结果还表明进水经二沉池处理单元后水质毒性也会出现显着增加,且温度影响不明显,由此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活性污泥释放污染物造成的。5、臭氧催化高级氧化处理单元会增加水质的毒性,这可能是由于产生了毒性更大的氧化副产物造成的。6、冗余分析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常规水质指标、有机组分、重金属组分、ARGs等多项污染指标均与水质毒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造成水质毒性有一些影响。且这些指标也会通过影响微生物组结构来进一步影响水质的毒性情况。
肖豆鑫[8](2021)在《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农药制剂喷施到田间后,容易通过漂移、滚落、挥发、沉降等途径在环境中流失。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多次施药,导致大量农药在环境中累积,造成了潜在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环境响应性农药控释剂可以响应生物或非生物刺激,“按需”释放农药,从而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因此对于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常规农药制剂高施低效、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大、环境风险较高等问题,探索以天然材料纤维素和碳酸钙为原料制备功能化农药载体,开展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剂型的研究,以期为农药制剂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借鉴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纤维素的氟虫腈改性制剂,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显着降低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将乙二胺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骨架制成胺化羧甲基纤维素载体。以对蜜蜂剧毒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模式农药,利用溶剂挥发法将氟虫腈包封在改性纤维素载体中制成一种环保、安全的氟虫腈新剂型ACMCF。ACMCF在花生和黄瓜叶片的持留量分别是氟虫腈水乳剂的1.57倍和2.79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和较高的叶面持留量。ACMCF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LD50=0.151μg a.i./蜜蜂)远低于氟虫腈水乳剂(LD50=0.00204μg a.i./蜜蜂),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与水乳剂相当。此外,ACMCF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水乳剂弱,表明其可以降低氟虫腈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因此,基于改性纤维素的功能性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正十六烷为温控开关的毒死蜱微囊,可以持效防治害虫、降低毒死蜱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基于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章首次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相变材料正十六烷为囊芯的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CPF@CM。研究了CPF@CM的载药率和粒径分布,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农药释放性能和防治小菜蛾能力,分析了CPF@CM的润湿铺展能力和抗光降解性能,探究了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CPF@CM中毒死蜱载药率为33.1%,粒径为3.99±0.55μm。35°C时,CPF@CM中毒死蜱24 h累积释放率是15°C的2.34倍,微囊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 h胃毒活性是15°C的1.71倍。根据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推测毒死蜱的释放是由囊芯溶解和囊壁溶胀破裂两个过程所控制。CPF@CM在黄瓜和花生叶片上的接触角为46°和60°,而对照毒死蜱水乳液在两种叶片上的接触角为55°和104°,表明CPF@CM具有良好的润湿铺展性。光降解实验中毒死蜱的72 h降解率是CPF@CM的2倍,证明微囊可以减缓毒死蜱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速度,提高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比毒死蜱原药降低了5.6倍,表明微囊可以降低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该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相变材料为开关的温度响应性农药控制释放理论,为控释农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技术支撑。(3)以金属多酚包覆的碳酸钙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后制备的pH响应性微球可提高农药叶片持留量、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基于油菜菌核病菌侵染油菜过程中释放草酸的原理,利用多孔碳酸钙优良的吸附性能、酸瓦解性能以及金属多酚络合物薄膜的黏附特性,以两者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制备出pH响应性控释剂PC@TA/Cu。释放实验表明,PC@TA/Cu在pH=3时,咪鲜胺的48 h释放量是中性条件下的1.63倍。叶片持留性实验表明,PC@TA/Cu在油菜和黄瓜叶片上的持留量分别是Pro@Ca CO3(负载咪鲜胺的碳酸钙)的1.50倍和1.49倍。PC@TA/Cu表面的金属多酚薄膜与叶片表面的基团存在相互作用力,致使其具有较高的持留量。最后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盆栽、静态毒性法等手段探究PC@TA/Cu的抑菌效果和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喷施PC@TA/Cu 7天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咪鲜胺水乳剂高10.9%。此外,PC@TA/Cu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比咪鲜胺低约4倍。本研究首次通过碳酸钙和金属多酚复合载体负载农药,为构建释放时间与剂量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农药新剂型、改善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了思路,对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王海霞[9](2021)在《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缺乏,同时水污染又日益严重,因此利用有效的方法处理水至关重要。膜分离技术作为水处理方法中的一种,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亲水膜强度低、易污染,疏水膜疏水性差等问题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重点以改进膜工艺及膜改性为突破点,从本质上提高膜性能,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分离膜。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聚砜(PSF)为制膜材料,通过相转化法,以聚合物浓度、铸膜液温度、空气浴时间以及凝固浴温度设计四因素五水平正交实验来优化制膜工艺,以膜强度、膜孔、膜通量为响应指标,利用极差及均值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此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各因素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明显不同,综合考虑,平衡各性能的优劣,最终得出膜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浓度为22%,铸膜液温度为60℃,空气浴时间为150 s,凝固浴温度为25℃;并通过验证发现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膜各项性能均优于正交实验所制备膜性能的平均水平。2、利用改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400)以及蔗糖脂肪酸酯(SE)对最佳工艺参数下聚砜膜亲水改性,研究各改性剂对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亲水改性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剂对膜亲水性能均有改善,其中SE最明显,在SE添加量为0.4%时,接触角从86°降低到54°,亲水性能明显增强。同时,SE的添加对聚砜膜的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在添加量为0.2%时,断裂伸长率达到180%。3、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偏氟乙烯(PVDF)以及非溶剂中乙醇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制备疏水性能优良的聚偏氟乙烯膜并与其他商用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VDF所制备的膜,其结构、疏水性能、以及孔径分布均相差较大,机械性能差异较小,在相同聚合物浓度下,型号为PVDF-6020的膜材料配制的铸膜液黏度相比PVDF-1015更小。非溶剂中乙醇浓度对膜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非溶剂中乙醇浓度的增加,膜疏水性明显增强。在乙醇浓度为99%时,膜接触角达到144°,但因膜孔径较大,不利于实际应用;在乙醇浓度为75%时,膜接触角为138.9°,孔径适宜;通过与商用膜对比可知,本研究中以75%乙醇为非溶剂时所制备的膜,疏水性能更好。
张川[10](2021)在《硝基芳烃的一锅法还原串联N-烷基化反应研究》文中认为N-烷基化反应是化工领域中的重要反应,在许多化工产品、生物中间体和药物合成中均有涉及。典型的N-烷基化反应如Ullman C-N偶联反应。随着社会对绿色化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之前催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添加剂对环境的毒害性、反应体系的选择性低以及反应条件苛刻等。近年来,利用借氢策略实现胺的烷基化成为该领域的“亮点工作”。但众所周知,胺类化合物是通过使用价格低廉且易获得的硝基化合物还原得到的,因此一锅法实现硝基化合物还原并串联甲基化有着步骤经济性的优点。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酰胺型铱金属配合物并应用于借氢策略下的N-烷基化反应,分别开发了:在温和条件下一锅法对硝基芳烃底物的还原串联N,N-二甲基化反应体系;在温和条件下水相中一锅法对硝基芳烃底物的还原串联N-苄基化反应体系。对于一锅法将硝基芳烃还原串联N,N-二甲基化反应研究,本文采用甲醇作为绿色廉价易得的碳源,在铱配合物催化下,成功地实现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串联N,N-二甲基化。在该催化反应中甲醇还充当着溶剂和氢源的角色,在微量碳酸钾的助催化作用下,在较低的温度90℃下就可以将硝基化合物高效率、高选择性地转化为N,N-二甲基产物,最高气相检测收率和选择性均可达到100%,最高分离收率达到97%。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此反应体系可以有效地将15种底物转化为相应的N,N-二甲基产物,2种底物转化为相应的N-单甲基产物。此外,利用原位红外发现了可能存在的中间体苯胺、N-甲基苯胺和亚胺结构,并推断出基于借氢策略的催化反应机理。对于一锅法将硝基芳烃还原串联N-苄基化反应研究,本文采用水为绿色溶剂,苄醇为苄基化试剂和氢源,在铱配合物催化下,成功地实现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串联N-苄基反应。该体系在100℃下可以将硝基化合物高效率、高选择性地转化为N-苄基化产物,最高气相检测收率达到93%。本文利用功能化铱配合物开发了基于借氢策略的绿色N-烷基化催化体系,为实现绿色高效的N-烷基化反应奠定了基础。
二、低温涂有机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温涂有机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1 引言 |
2 传统化石燃料重整制氢 |
2.1 煤制氢 |
2.1.1 煤气化制氢 |
2.1.2 煤超临界水气化制氢 |
2.2 天然气制氢 |
2.2.1 SMR的基本原理 |
2.2.2 SMR的催化剂 |
3 工业副产氢 |
3.1 变压吸附法 |
3.2 低温分离法 |
3.3 膜分离法 |
3.4 金属氢化物分离法 |
4 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 |
4.1 碱性电解池 |
4.1.1 关键电极材料 |
4.1.2 电解池结构设计 |
4.1.3 AEC堆的发展现状 |
4.2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 |
4.2.1 关键电极材料 |
4.2.2 电解池关键结构 |
4.2.3 PEMEC堆的发展现状 |
4.3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
4.3.1 关键材料 |
4.3.2 电解池结构优化设计 |
4.3.3 SOEC堆发展现状 |
5 其他制氢新技术 |
5.1 太阳能光解制氢 |
5.2 生物质发酵制氢 |
5.3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氢 |
5.4 热化学循环制氢 |
6 不同制氢方式比较 |
7 人工智能在制氢系统中的应用 |
8 结论及展望 |
(2)氢的现代分离与纯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氢的利用现状 |
2 单级氢分离过程 |
2.1 单级分离过程 |
2.2 氢的分离方法 |
2.2.1 变压吸附法 |
2.2.1.1 高温变压吸附 |
2.2.1.2 低温吸附 |
2.2.2 深冷分离法 |
2.2.3 色谱分离法 |
2.2.4 膜分离法 |
2.2.4.1 膜的分类 |
2.2.4.2 催化膜反应器 |
2.2.4.3 膜制氢的问题及展望 |
2.2.5 吸收法 |
2.2.6 储氢材料逆反应法 |
2.3 小结 |
3 多级及组合氢分离过程 |
3.1 分离过程集成 |
3.2 分离过程种类 |
3.2 .1 多级分离过程 |
3.2.2 组合分离过程 |
3.2.2.1 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的集成 |
3.2.2.2 深冷分离法-膜分离法的集成 |
3.2.2.3 反应-反应偶联 |
4 结语 |
(3)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的关联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膜分离 |
1.2.2 柱层析分离 |
(1)样品预处理。 |
(2)装柱。 |
(3)洗脱。 |
1.2.3 GC-MS分析 |
1.2.4 关键香气成分的确定 |
1.2.5 主成分分析 |
1.2.6 感官分析 |
1.2.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组分的主成分分析 |
2.2 有机膜分离组分的相对含量和ROAV值 |
2.3 感官评价 |
2.4 感官评价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的PLS分析 |
3 结论 |
(4)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CO_2的排放问题 |
1.2 油田CO_2-EOR采出气技术研究现状 |
1.3 油田采出气中分离CO_2方法 |
1.3.1 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技术 |
1.3.2 膜法吸收分离CO_2技术 |
1.3.3 物理吸附法分离CO_2技术 |
1.3.4 低温分馏法分离CO_2技术 |
1.3.5 几种分离方法的对比 |
1.4 膜法分离捕集CO_2研究现状 |
1.4.1 膜分离工艺研究现状 |
1.4.2 膜组件及膜材料研究现状 |
1.4.3 CO_2-EOR采出气CO_2分离工艺模拟研究现状 |
1.4.4 MATLAB在膜分离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
1.4.5 COMSOL在膜分离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油田CO_2-EOR采出气膜分离理论分析 |
2.1 膜分离机理 |
2.1.1 溶解-扩散 |
2.1.2 表面扩散 |
2.1.3 分子筛 |
2.2 工业常用膜材料 |
2.2.1 高分子聚合物膜 |
2.2.2 无机膜 |
2.2.3 金属膜 |
2.3 膜性能评价指标 |
2.3.1 渗透系数 |
2.3.2 溶解系数 |
2.3.3 扩散系数 |
2.3.4 渗透速率 |
2.3.5 分离系数 |
2.3.6 渗透系数与分离系数的关系 |
2.4 工业常用膜组件 |
2.4.1 平板式膜组件 |
2.4.2 螺旋卷式膜组件 |
2.4.3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
2.4.4 膜组件中气体的流型 |
2.4.5 膜组件中气体的分布 |
2.4.6 膜组件的选择 |
2.5 膜分离系统 |
2.5.1 单级膜系统 |
2.5.2 双级膜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3 油田CO_2-EOR 采出气膜分离法工艺流程设计 |
3.1 CO_2-EOR采出气特性分析 |
3.1.1 常见CO_2-EOR采出气的组分分析 |
3.1.2 小规模CO_2-EOR采出气含量以及分离要求 |
3.2 膜分离法工艺流程设计 |
3.2.1 前处理部分流程设计 |
3.2.2 前处理部分主要设备及选型依据 |
3.2.3 膜分离部分工艺流程设计 |
3.3 理论分析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中空纤维膜丝结构对CO_2分离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 数学方程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膜丝长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2 膜内径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4.4.3 膜厚度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小规模CO_2-EOR采出气膜法捕集模拟优化 |
5.1 引言 |
5.2 CO_2分离数学模型 |
5.2.1 文献中的数学模型 |
5.2.2 CO_2/CH_4气体分离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5.3 薄膜法MATLAB仿真模拟流程建立 |
5.4 不同膜材料模拟结果 |
5.4.1 原料气CO_2浓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2 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3 原料气流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4 膜基本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4.1 膜分离系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4.2 膜渗透速率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5 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分离系统 |
5.5.1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 |
5.5.2 膜面积对膜分离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活性污泥耦合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对工业废水水质及毒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工业废水排放现状 |
1.3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发展 |
1.4 废水处理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现状 |
1.5 水质毒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6 16S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 |
1.6.1 16S测序原理 |
1.6.2 宏基因组测序原理 |
1.7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标 |
1.7.3 研究技术框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样样本 |
2.1.2 毒理基因组学测试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2.4 水质指标 |
2.4.1 常规水质指标 |
2.4.2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分析 |
2.4.2.1 EPS提取 |
2.4.2.2 SMP和 EPS成分检测 |
2.4.2.3 SMP和 EPS中荧光物质检测、分析 |
2.4.2.4 SMP和 EPS的分子量分布检测 |
2.4.3 污泥的特性测试 |
2.4.3.1 常规特性测试 |
2.4.3.2 生物酶活性测定 |
2.5 抗性基因 |
2.5.1 实验方法 |
2.5.1.1 水样预处理方法 |
2.5.1.2 水样DNA提取方法 |
2.5.1.3 提取后DNA纯度和浓度鉴定 |
2.5.1.4 反应体系构建方法 |
2.5.1.5 PCR程序设置 |
2.5.2 数据处理方法 |
2.6 毒理基因组学 |
2.6.1 水样前处理方法 |
2.6.1.1 固相萃取 |
2.6.1.2 冷冻干燥 |
2.6.2 实验方法 |
2.6.2.1 实验设计 |
2.6.2.2 最大耐受浓度测试 |
2.6.2.3 酵母菌全细胞微阵列毒理基因组学测试 |
2.6.3 数据处理方法 |
2.7 16S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 |
2.7.1 16S测序的实验程序 |
2.7.2 宏基因组测序的实验程序 |
3 废水处理系统中水质与活性污泥特征研究 |
3.1 废水特性 |
3.1.1 常规水质参数 |
3.1.2 水质指纹 |
3.1.2.1 水样中有机碳分子量分布特性 |
3.1.2.2 水样中有机氮分子量分布特性 |
3.1.2.3 水样中荧光物质特性 |
3.1.2.4 水样中有机组分与重金属组分分析 |
3.2 活性污泥特性 |
3.2.1 活性污泥基本特性 |
3.2.2 微生物酶活性 |
3.3 SMP和 EPS特性 |
3.3.1 SMP和 EPS组分分析研究 |
3.3.2 SMP和 EPS分子量分布分析研究 |
3.3.2.1 有机碳分子量分布特性研究 |
3.3.2.2 有机氮分子量分布特性 |
3.3.3 SMP和 EPS中荧光物质分析研究 |
3.4 小结 |
4 废水处理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分布特征 |
4.1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研究ARGs分布特征 |
4.1.1 抗青霉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
4.1.2 抗万古霉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
4.1.3 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
4.1.4 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
4.1.5 抗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
4.1.6 抗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
4.2 基于宏基因测序研究ARGs分布特征 |
4.3 基于聚类分析法研究ARGs丰度特征 |
4.3.1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q-PCR ARGs相对丰度 |
4.3.2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ARGs相对丰度 |
4.4 小结 |
5 基于毒理基因组学法研究废水处理系统中水质毒性特征 |
5.1 废水中有机组分毒性特征研究 |
5.1.1 高温条件下废水有机组分毒性特征研究 |
5.1.2 低温条件下废水有机组分毒性特征研究 |
5.2 废水中重金属组分毒性特征研究 |
5.2.1 高温条件下废水重金属组分毒性特征研究 |
5.2.2 低温条件下废水重金属组分毒性特征研究 |
5.3 废水中非挥发组分-综合毒性特征研究 |
5.3.1 高温条件下废水综合毒性毒性特征研究 |
5.3.2 低温条件下废水综合毒性毒性特征研究 |
5.3.3 废水水质综合毒性贡献特征研究 |
5.3.3.1 综合毒性与常规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
5.3.3.2 综合毒性与有机物组成相关性分析 |
5.3.3.3 综合毒性与有机物毒性相关性分析 |
5.3.3.4 综合毒性与重金属组成参数相关性分析 |
5.3.3.5 综合毒性与重金属毒性相关性分析 |
5.3.3.6 综合毒性与ARGs相关性分析 |
5.4 废水处理工艺对工业废水毒性的削减特性研究 |
5.5 小结 |
6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6.1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6.2 废水处理单元出水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6.3 微生物多样性与常规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
6.4 微生物多样性与有机组分相关性分析 |
6.5 微生物多样性与重金属组分相关性分析 |
6.6 微生物多样性与ARGs相关性研究 |
6.7 微生物多样性与综合毒性相关性研究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8)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药控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材料 |
1.2.2 高分子材料 |
1.3 农药控缓释制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
1.4 刺激响应性农药控释剂的研究进展 |
1.4.1 非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2 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3 多因子响应性控释剂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改性纤维素的氟虫腈制剂制备及生物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合成 |
2.2.4 胺化羧甲基纤维素(ACMC)的合成 |
2.2.5 氟虫腈纤维素制剂(ACMCF)和氟虫腈水乳剂(Fipronil EW,FE)的制备 |
2.2.6 叶面接触角和持留量测试 |
2.2.7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
2.2.8 生物活性测定 |
2.2.9 土壤淋溶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CMC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3.2 ACMCF的形貌分析 |
2.3.3 叶片铺展和润湿性能 |
2.3.4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 |
2.3.5 生物活性 |
2.3.6 土壤迁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的制备及持效防治小菜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纳米纤维素(NFC)的制备 |
3.2.4 毒死蜱微囊(CPF@CM)的制备 |
3.2.5 CPF@CM载药率测试和体外释放实验 |
3.2.6 释放动力学拟合 |
3.2.7 微囊叶片铺展性实验 |
3.2.8 生物活性 |
3.2.9 斑马鱼急性毒性 |
3.2.10 光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F@CM形貌表征 |
3.3.2 CPF@CM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
3.3.3 体外释放及动力学分析 |
3.3.4 叶片铺展性 |
3.3.5 生物活性 |
3.3.6 斑马鱼急性接触毒性 |
3.3.7 光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响应性咪鲜胺微球的制备及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pH响应性载体的合成及活性物质的负载 |
4.2.4 PC@TA/Cu载药率测试和pH响应释放探究 |
4.2.5 叶片持留量 |
4.2.6 生物活性实验 |
4.2.7 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
4.2.8 载体生物安全性探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制备过程分析 |
4.3.2 结构分析 |
4.3.3 叶片黏附性 |
4.3.4 释放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4.3.5 生物活性 |
4.3.6 生物安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发展历程 |
1.2.2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1.2.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3 制膜材料 |
1.3.1 含氟聚合物 |
1.3.2 聚砜类 |
1.4 制膜技术 |
1.4.1 制膜方法 |
1.4.2 膜改性方法 |
1.5 相转化法制备膜影响因素 |
1.5.1 聚合物浓度 |
1.5.2 溶剂的种类 |
1.5.3 添加剂的种类 |
1.5.4 制备工艺参数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膜制备及表征 |
2.2.1 平板膜制备 |
2.2.2 测试手段 |
3 基于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制备聚砜平板膜 |
3.1 正交实验设计 |
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2.1 膜微观结构分析 |
3.2.2 各因素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2.3 各因素对膜孔的影响 |
3.2.4 各因素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3.3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 |
3.3.1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选择 |
3.3.2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膜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聚砜平板膜亲水改性 |
4.1 改性剂PVP对聚砜膜的影响 |
4.1.1 PVP对膜强度的影响 |
4.1.2 PVP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
4.1.3 PVP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4.1.4 PVP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
4.1.5 PVP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2 改性剂PEG-400对聚砜膜的影响 |
4.2.1 PEG-400对膜强度的影响 |
4.2.2 PEG-400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
4.2.3 PEG-400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4.2.4 PEG-400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
4.2.5 PEG-400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 改性剂SE对聚砜膜的影响 |
4.3.1 SE对膜强度的影响 |
4.3.2 SE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
4.3.3 SE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
4.3.4 SE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
4.3.5 SE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聚偏氟乙烯平板膜制备 |
5.1 PVDF分子量对膜性能影响 |
5.1.1 PVDF原料参数分析 |
5.1.2 分子量对PVDF膜性能影响 |
5.2 非溶剂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 |
5.2.1 非溶剂对膜结构的影响 |
5.2.2 非溶剂对膜机械性能影响 |
5.2.3 非溶剂对膜孔径及水通量的影响 |
5.2.4 非溶剂对膜疏水性能的影响 |
5.2.5 膜性能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硝基芳烃的一锅法还原串联N-烷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传统C-N键构建反应 |
1.2 基于醇脱氢的C-N键构建反应 |
1.2.1 胺类化合物作为反应物 |
1.2.2 硝基化合物作为反应物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1 绿色N,N-二甲基化反应 |
1.3.2 绿色N-苄基化反应 |
2 催化剂的制备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溶剂的除水除氧处理 |
2.2 配体的制备 |
2.2.1 酰胺型配体的制备 |
2.2.2 联吡啶型配体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酰胺型氯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2.3.2 水合物型催化剂的制备 |
3 硝基芳烃还原串联N,N-二甲基化反应研究 |
3.1 硝基芳烃N,N-二甲基化反应的一般过程 |
3.2 甲基化反应气相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收率、选择性计算 |
3.2.1 硝基苯的标准曲线 |
3.2.2 N-甲基苯胺的标准曲线 |
3.2.3 N,N-二甲基苯胺的标准曲线 |
3.2.4 收率及选择性的计算 |
3.3 反应条件优化 |
3.3.1 溶剂种类的筛选 |
3.3.2 反应温度的优化 |
3.3.3 添加碱种类的筛选 |
3.3.4 反应时间的优化 |
3.3.5 添加碱用量的优化 |
3.3.6 催化剂用量的优化 |
3.4 催化剂筛选 |
3.5 硝基芳烃N,N-二甲基化反应底物拓展 |
3.5.1 底物拓展一般过程 |
3.5.2 表征数据 |
3.6 硝基芳烃N,N-二甲基化反应机理研究 |
3.6.1 中间体试验 |
3.6.2 原位红外实验 |
3.6.3 硝基苯的N,N-二甲基化反应机理 |
3.7 小结 |
4 水相硝基芳烃还原串联N-苄基化反应研究 |
4.1 硝基芳烃N-苄基化反应的一般过程 |
4.2 N-苄基苯胺的标准曲线及收率计算 |
4.3 反应条件优化 |
4.3.1 反应温度的优化 |
4.3.2 添加碱种类的筛选 |
4.3.3 添加碱用量的优化 |
4.3.4 反应时间的优化 |
4.3.5 苄醇用量的优化 |
4.3.6 催化剂用量的优化 |
4.4 催化剂的筛选 |
4.5 硝基芳烃N-苄基化反应机理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化合物核磁表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低温涂有机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J]. 曹军文,张文强,李一枫,赵晨欢,郑云,于波. 化学进展, 2021
- [2]氢的现代分离与纯化技术[J]. 王金亮,黑悦鹏. 齐鲁石油化工, 2021(03)
- [3]云烟净油有机膜分离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的关联系分析[J]. 许春平,曲利利,杜欢哲,杨华武. 中国烟草学报, 2021(04)
- [4]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D]. 王婷.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5]树脂基固态胺对沼气中CO2的吸附性能研究[D]. 王信众.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油田采出水陶瓷膜处理效能优化及膜污染控制研究[D]. 吕莹. 济南大学, 2021
- [7]活性污泥耦合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对工业废水水质及毒性的影响研究[D]. 杨鹤云.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D]. 肖豆鑫. 浙江大学, 2021(01)
- [9]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D]. 王海霞.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10]硝基芳烃的一锅法还原串联N-烷基化反应研究[D]. 张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