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一、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璇,李浩鹏,董军,黄思华,贺西京[1](2018)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活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的活体动物模型,探索出适合的手术方式,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依据15套干燥犬寰枢椎标本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人工寰齿关节;18只正常成年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体置换组和Harms钢板融合内固定组,建立犬人工寰齿关节置换以及相关对照组的动物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及影像学检查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实验动物恢复情况。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手术操作简便、不易造成副损伤。术后X线片和三维CT可见假体位置正确,螺钉均位于预先设计好的钉道内,无假体松动和脊髓受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恢复时间与传统Harms钢板融合内固定术相似,同时具有保留寰枢椎运动功能的显着优势。结论我们所设计的非限制型人工寰齿关节能够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寰枢椎进行仿生,达到了兼顾寰枢椎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为寰枢椎疾患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符合颈椎非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臧全金,李浩鹏,贺西京,董军,杨平林[2](2017)在《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的研制与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制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集30例正常寰枢椎CT数据,用Mimcs 15.0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解剖数据设计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在10具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关节置换术,X-ray及CT检查关节及螺钉位置。结果寰椎侧块中点间距离为(32.53±1.38)mm,侧块中点处高度为(13.48±1.60)mm,椎动脉孔内侧缘间距离为(51.12±2.31)mm,侧块横韧带结节间宽度为(16.23±1.01)mm,前结节至齿状突后缘间距离(18.48±1.77)mm;枢椎:齿状突高度(14.82±1.81)mm,基底部横径(9.53±0.65)mm,前后径(10.91±0.91)mm,椎体高度(19.33±1.77)mm,椎体宽度为(18.19±1.59)mm。人工关节由寰椎部件、枢椎部件及螺钉组成;钢板与骨质贴合好,脊髓未受压,螺钉方向准确;关节置换后寰枢椎的屈伸、侧屈及旋转功能得以保留。结论依据解剖学数据设计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匹配性好;寰枢椎在关节置换后不仅能够维持稳定性,还能够保留各方向活动;此关节具有临床置换的可行性。

熊胜,陈希良,王云峰,胡勇[3](2016)在《人工寰齿关节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文中提出背景:有研究表明传统的各种寰枢关节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然而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要求。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拟通过对寰枢椎关节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出一种不仅能预防寰枢关节不稳,而且能使枢椎部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结构,使之更满足人体的需要。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颅颈交界处寰枢椎外侧关节受扭矩后变化,利用静力学分析探讨寰齿关节模型的三维运动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以及安全系数。方法:利用三维造型和有限元软件建立寰齿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优化后的结构在静力学分析里面进行疲劳分析,围绕模型中心轴施加0.5 N·m的转矩,通过对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评估优化后的寰齿关节模型的性能和寿命。结果与结论:传统的寰齿关节模型是通过销钉固定在体内,枢椎不能转动且外形有缺陷,优化后的结构不仅能使寰齿关节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又能使其具有关节运动功能,限位块的添加使其有一定的转动角度且不至于超出限制的旋转角度。由于实际要求,应考虑到操作方便、安置牢固、较少甚至消除副损伤,寰齿关节应选用钛合金材质,各部分零件尺寸的选取都需要达到实际要求。结果说明,优化后的寰齿关节模型实现了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要求,通过实验证明在机械学上是可行的,优化后的结构各项指数均达到要求。

胡勇,袁振山,赵红勇,张美超,顾勇杰[4](2013)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骨性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人工寰齿关节固定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寰枢椎骨性结构的应力特点,并从应力角度探讨改良人工寰齿关节的方向。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人工寰齿关节和颈椎图像信息,应用Mimics软件、Freeform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人工寰齿关节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载荷下固定整体的应力特点,分析人工寰齿关节固定模型中骨性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在前屈状态下,寰椎侧块与后弓交界处最大应力值为0.138×108N/m2,枢椎钉孔处、钢板与枢椎接触处和枢椎椎弓处最大应力值为0.201×108N/m2。在后伸运动状态下,寰椎侧块与椎弓根交界处最高应力值为0.666×107N/m2,枢椎椎弓处应力最高应力值为0.254×108N/m2。寰枢椎钉孔处出现应力集中。在右侧弯状态下,寰椎右侧块钉孔处最高应力值为0.124×108N/m2,枢椎与钢板右侧接触处最大应力值为0.178×108N/m2。在右旋转状态下,寰椎两侧后弓与侧块交界处最大应力值为0.847×107N/m2,枢椎与钢板接触处最大应力值为0.170×109N/m2。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较好地描绘了人工寰齿关节固定的结构特点,共包含28 620个结点、107 441个单元。在不同的工况下,应力主要分布在金属与椎体接触处、钉孔处、寰椎侧块-后弓交界处和枢椎椎弓根处。结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应力分布较其完整状态时发生改变,对应力有一定的分载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可以较完整分析人工寰齿关节固定模型的受力情况。

胡勇,张美超,赵红勇,袁振山,董伟鑫[5](2013)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各寰枢椎部件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各部件的生物力学性能,以便对其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人体正常新鲜寰枢椎尸体标本和人工寰齿关节行薄层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Freeform Plus软件及Ansys软件,模拟临床前路减压术,将人工寰齿关节模型装配于寰枢椎模型上,构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几何模型。对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在网格模型基础上添加相关韧带结构,最终建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的有限元网格模型。给予模型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4种生理载荷,计算分析不同载荷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前屈和后伸状态下,枢椎螺钉钉尾处表现高应力,而寰椎螺钉钉尾未出现高应力;在各种运动状态下,应力集中区分别为人工寰齿关节钢板钉孔处和两部件接触处,枢椎钢板与椎骨接触处也出现应力集中。结论人工寰齿关节钢板钉孔处、枢椎螺钉钉尾和寰枢椎部件接触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人工寰齿关节表面需要涂层处理及其材料硬度和耐磨性有待进一步优化。

胡勇,赵红勇,谢辉,袁振山,董伟鑫,张美超[6](2013)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方法对人体正常新鲜寰枢椎尸体标本和人工寰齿关节进行薄层CT扫描,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寰枢椎椎骨模型和人工寰齿关节三维模型重建,然后将模型数据导入Freeform软件,以临床操作为参考,将人工寰齿关节模型装配于寰枢椎模型,再导入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人工寰枢关节几何模型,网格划分后添加相关韧带结构,最终建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模型中关节面均定为有摩擦系数的表面滑动接触关节。固定C2椎体下缘,在寰椎侧块上关节面施加40 N的垂直向下载荷模拟头颅重力,并分别施加不同方向的1.53 N/m扭矩载荷,计算求解此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状态下的三维活动度,并与尸体标本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对比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具有详细解剖结构的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整个模型有103 053个单元和26 324个节点,在前屈、后伸、右侧屈及右旋转状态下,人工寰齿关节模型的活动度分别为1.6°、5.1°、4.6°和22.0°。结论初步建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

胡勇,赵红勇,袁振山,张美超,徐荣明,顾勇杰[7](2012)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三维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评估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对寰枢关节三维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寰枢椎体及人工寰齿关节三维模型,去除模型中寰椎前弓、齿状突和枢椎部分椎体,模拟前路减原术,将人工寰齿关节模型装配于处理过的寰枢椎模型上。导入Ansys软件分析计算模型的三维活动度。结果人T寰齿关节在前屈、后伸、右侧弯、右旋转状态下的位移分别为1.109、3.310、0.528、9.678mm,活动度分别为1.6°、5.1°、4.6°和22.0°。结论改良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既可稳定寰枢关节又可保留寰枢关节运动。

胡勇,顾勇杰,徐荣明,何贤峰,夏华杰[8](2009)在《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固定钉道的安全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固定螺钉通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经口咽入路置换人工寰齿关节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在10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测量寰椎部件上下位固定螺钉的长度和外倾角,测量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长度,测量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外倾角和下倾角等。结果寰椎部件上下位固定螺钉的长度(Ls、Li)分别为19.3mm±2.2mm和20.4mm±3.5mm;寰椎部件上下位螺钉外倾角(α,β)分别为5.2°±2.5°和14.4°±4.2°;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长度(S)是24.2mm±4.9mm;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外倾角度(θ)是24.8°±4.3°,枢椎部件固定螺钉的下倾角度(δ)是19.2°±4.5°。结论固定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的螺钉通道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可以避开横突孔、椎动脉沟及椎管等重要解剖结构。

胡勇,何贤峰,徐荣明,马维虎,赵卫东,梁栋柱,钟世镇[9](2009)在《人工寰齿全关节置换后对寰枢关节稳定性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对寰枢关节稳定性和三维运动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选用12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包括枕骨基底部和C1~C4颈椎节段)置入1.53Nm载荷下,依次轮流测试其完整状态、前路减压术后、Magerl螺钉固定后、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疲劳实验后C1、C2节段标本的三维运动范围(ROM)。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旋转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接近正常状态,但屈伸和侧屈运动范围较前路减压术后和正常状态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屈伸和侧屈方向上,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同Maged螺钉固定后表现出了最小的ROM(P>0.05),但在控制寰枢关节旋转方向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进行2000次屈伸、侧屈和旋转疲劳实验后对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三维运动范围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研制的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既能重建寰枢关节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又能保留其关节运动功能。

胡勇,何贤峰,徐荣明,马维虎,赵卫东,梁栋柱[10](2009)在《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强度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力强度,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10具正常成年人尸体寰枢关节湿性标本上行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在MTS858 Mini Bionix生物力学实验机上行寰枢椎部件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实验。结果寰椎部件最大拔出力(894.36±102.30)N,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1227.59±143.35)N,寰椎部件钉道长度(20.69±1.43)mm,枢椎部件钉道长度(24.03±1.31)mm,寰椎部件屈服长度(1.51±0.11)mm,枢椎部件屈服长度(1.59±0.12)mm。寰枢椎部件的最大拔出力之间和寰枢椎部件的钉道长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部件的屈服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寰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与钉道长度呈显着正相关(r1=0.880,P<0.05)。寰枢椎部件最大拔出力与屈服长度也呈显着正相关(r2=0.606,P<0.05)。结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具有较好的抗拔出力性能。寰椎部件螺钉采用单皮质固定,枢椎部件螺钉采用双皮质固定,钉道长度是影响寰枢椎部件拔出力的重要因素。

二、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活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犬用非限制性人工寰椎齿状突关节的设计与制造
        1.2.2 犬非限制性人工寰椎齿状突关节置换动物模型的建立
        (1) 动物分组
        (2) 动物模型的建立
        1.2.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1) 一般情况
        (2) 影像学检查
2 结果
    2.1 犬用非限制性人工寰椎齿状突关节的设计与制造
    2.2 犬非限制性人工寰椎齿状突关节置换动物模型的建立
        2.2.1 犬非限制性人工寰椎齿状突关节置换过程 (见图2, 彩图见插页)
        2.2.2 术后一般情况
        2.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3 讨论

(2)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的研制与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及数据采集
        1.1.1 标本采集
        1.1.2 数据采集
    1.2 寰枢椎测量指标
    1.3 数据处理
    1.4 人工寰齿关节
        1.4.1 关节设计
        1.4.2 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
        1.4.3 关节置换术后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寰枢椎解剖测量结果
    2.2 仿生人工寰齿关节设计数据如下:
    2.3 模拟手术结果
3 讨论
    3.1 仿生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特点
    3.2 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置换的可行性
    3.3 人工寰齿关节的适应症
4 结论

(3)人工寰齿关节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分析静力学:
    寰枢关节: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方法
        1.4.1 方案设计
        1.4.2 建模及仿真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寰枢椎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特点
    2.2 寰枢椎关节有限元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
3 讨论Discussion
作者贡献:
利益冲突:
伦理问题:
文章查重:
文章外审:
作者声明:
文章版权:

(5)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各寰枢椎部件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几何模型的建立
    1.2 网格模型的建立和重建韧带及定义关节接触
    1.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约束边界、加载设置条件和验证
2 结果
3 讨论

(8)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固定钉道的安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
    1.2 固定材料和方法
    1.3 观察内容及测量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四、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活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J]. 蔡璇,李浩鹏,董军,黄思华,贺西京.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8(02)
  • [2]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的研制与解剖学研究[J]. 臧全金,李浩鹏,贺西京,董军,杨平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7(03)
  • [3]人工寰齿关节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J]. 熊胜,陈希良,王云峰,胡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48)
  • [4]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骨性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 胡勇,袁振山,赵红勇,张美超,顾勇杰. 中华创伤杂志, 2013(12)
  • [5]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各寰枢椎部件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 胡勇,张美超,赵红勇,袁振山,董伟鑫.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09)
  • [6]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 胡勇,赵红勇,谢辉,袁振山,董伟鑫,张美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07)
  • [7]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关节三维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J]. 胡勇,赵红勇,袁振山,张美超,徐荣明,顾勇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11)
  • [8]人工寰齿关节寰枢椎部件固定钉道的安全因素分析[J]. 胡勇,顾勇杰,徐荣明,何贤峰,夏华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09(05)
  • [9]人工寰齿全关节置换后对寰枢关节稳定性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评价[J]. 胡勇,何贤峰,徐荣明,马维虎,赵卫东,梁栋柱,钟世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9(06)
  • [10]人工寰齿关节置换后寰枢椎部件抗拔出强度的生物力学研究[J]. 胡勇,何贤峰,徐荣明,马维虎,赵卫东,梁栋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9(04)

标签:;  ;  ;  ;  ;  

人工寰齿关节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