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时提出“纸老虎”(论文文献综述)
徐方平,金飞[1](2015)在《蔡和森与恽代英的“纸老虎”理论辨析》文中指出蔡和森、恽代英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纸老虎"理论的重要论述者。学界关于他们在"纸老虎"理论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分歧,甚至误解。就目前能够发现的文献来看,在中国共产党内,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理论家,是第一个提出国外的资产阶级反动派是"纸老虎"的理论家。恽代英是第一个提出国内的反动派是"纸老虎"的理论家。他们关于"纸老虎"论述的内涵不仅是动态的,更是创新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认识论规律及其理论自信。
顾友谷[2](2020)在《工人运动视野下邓中夏“纸老虎”观点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中夏的"纸老虎"观点,源于其认为资本家是"老虎"、工贼背叛革命是为虎作伥。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资本家、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本质,认为这些也是"纸老虎"。在省港大罢工中,邓中夏的"纸老虎"观点包含着认清英帝国主义的真面目、英帝国主义危机论和中华民族反英斗争的实践总结等丰富的内涵。其"纸老虎"观点随着中国工人运动而不断发展,反映了他寻求中国革命之路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
顾友谷,孙元[3](2021)在《恽代英“纸老虎”论断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恽代英的"纸老虎"论断,是在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中和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批判错误思想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论断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包含批判复古的方式,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的乱源需要一个整个的解决,否则如以前约法制宪都像纸老虎一样变成一纸空文;联合工农力量,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打倒帝国主义,两者缺一不可。不仅如此,这一论断还体现了他作为理论探索者的精神风范,即世界眼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爱国精神和科学研究精神相统一,依靠群众和党的领导的辩证关系。
刘先锐,王习胜[4](2021)在《毛泽东政治话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修辞学阐释》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谁在说""说什么""对谁说"的问题,更要关注"怎么说"的问题。"要人家服,就要说服",说服的策略与方法离不开修辞理论的指导。毛泽东政治话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有深刻的修辞意蕴,对这一话语进行修辞学分析与阐释有助于我们准确揭示、深刻理解、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修辞规律,进而构建受众注意听、听得进、有好感的话语体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时文生,杨晓玲[5](2020)在《“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形成过程——以《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的传播为中心考察》文中提出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最初萌芽于1945年8月中旬日本投降问题上就战争胜负与原子弹突袭和苏联出兵东北三者间关系的独特洞见,基本形成于1946年8月21日、31日在延安两次接受斯特朗的独家专访,初次发表于1958年10月下旬志愿军自朝鲜班师回国之际。这一论断又伴随1960年9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收录的《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的公开出版而享誉世界。
孔祥艳[6](2019)在《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文中指出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于,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铸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在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及阶级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独有的特点作出了详细正确的分析。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表明,毛泽东开始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哲学开始初步形成。“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两论”彻底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运动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阐发,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问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和战争的阶段性发展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扩充了毛泽东哲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顺利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毛泽东哲学走向成熟。
徐方平,金飞[7](2015)在《蔡和森与恽代英的“纸老虎”理论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蔡和森、恽代英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纸老虎"理论的重要论述者。学界关于他们在"纸老虎"理论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分歧,甚至误解。从目前掌握的文献看,在中国共产党内,蔡和森是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理论家,第一个提出国外的资产阶级反动派是"纸老虎"的理论家。恽代英是第一个提出国内的反动派是"纸老虎"的理论家。他们关于"纸老虎"论述的内涵不仅是动态的,更是创新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认识论规律及其理论自信,
李永春[8](2015)在《蔡和森的“纸老虎”理论考辨》文中认为蔡和森在《向导》发表的文章中多次使用"纸老虎"概念,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蔡和森"明确地把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看成是经不起群众及其武装打击的纸老虎",他在党内最早提出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理论。其实,蔡和森在中共报刊上最早使用"纸老虎"一词,但并非"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观点的最早提出者。从现存蔡和森文献资料来看,至少有九次关于"纸老虎"的表述,主要指称商团军队或工农势力,但是既没有说明"纸老虎"的由来,也没有阐述"纸老虎"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只是借用当时流行的"纸老虎"一词来形象地说明一种外强中干的政治势力或群体,尚不具有完整明确的理论意义,更谈不上形成一个理论体系,因此不能说已经形成"纸老虎"理论。蔡和森坚决彻底地宣传反帝国主义,但是从未宣传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大致与他密切关注国际帝国主义野蛮酷烈的侵略中国的事实,并运用来宣传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策略有关。
于安龙[9](2020)在《毛泽东“老虎论”的话语建构与传播——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善于运用民间俗语、谚语表达深刻道理,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话语特色,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是党内活用、巧用民谚俗语的高手,在其一生中,他有众多关于"老虎"的话语言说与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虎论",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纸老虎"的话语建构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打老虎"的话语建构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摸老虎屁股"的话语建构与党内民主风气的弘扬等。这些不同维度的"老虎论",意义深刻、影响广泛,成为指引人们进行革命、建设事业的有力思想武器,有的甚至流传至今,展现出了强大的话语生命力和影响力。
赵祥云[10](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二、何时提出“纸老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何时提出“纸老虎”(论文提纲范文)
(2)工人运动视野下邓中夏“纸老虎”观点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知识分子走向工人运动 |
二、工人运动中的“老虎”和“纸老虎” |
三、省港大罢工:英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
(3)恽代英“纸老虎”论断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恽代英“纸老虎”论断的时代背景 |
二、恽代英“纸老虎”论断的思想内涵 |
(一) 批判复古方式,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
(二) 认为中国的乱源需要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否则如以前约法制宪都像纸老虎一样 |
(三) 认为要解决中国军阀内乱,必须对外打倒帝国主义 |
(四) 认为解决中国问题,应该努力宣传组织民众、进行革命运动 |
三、恽代英“纸老虎”论断的精神风范 |
(一) 理论探索的世界眼光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二) 理论探索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研究精神 |
(三) 依靠群众和党的领导的辩证关系 |
(4)毛泽东政治话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修辞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修辞 |
(一)修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
(二)修辞性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在契合性 |
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话语修辞分析 |
(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产生背景 |
(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修辞意蕴 |
(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修辞效果 |
(5)“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形成过程——以《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的传播为中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面对国际舆论大肆渲染美国原子弹实战威力,毛泽东在党内严正指出原子弹并非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为后来提出“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着名论断奠定初步的思想舆论基础 |
(一)美国原子弹突袭日本、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官方传出乞降消息,短短几天内三大突发事件,使远东时局面临极大变数 |
(二)国际舆论极力渲染原子弹爆炸威力和破坏力之大,《解放日报》跟风转载大量消息 |
(三)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倾向已初现端倪,内战危险空前严重,三大突发事件考验着中共领袖的政治智慧 |
二、战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适时提出“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等一系列着名论断,主动引领社情民意,凝聚党心民心军心,有效保证人民解放战争舆情导向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
(一)美苏由战前同盟合作遽变为战后冷战对抗,全国规模性质内战爆发,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 |
(二)大力动员解放区军民,坚决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客观上需要一个准确揭露美蒋反动势力虚弱本质的口号,毛泽东关于“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等一系列着名论断应时而生 |
(三)“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等一系列着名论断在解放区、国统区和海外的广泛传播,正确引导舆论,凝聚战斗士气,科学指导解放战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
三、实践已经一再证明,“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着名论断经受住了无数次核讹诈的严峻考验而成为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帝国主义无数次对我进行核讹诈,因迫于国际舆论影响和我处置应对得当而一次次化险为夷 |
(二)1958年10月在抗美援朝志愿军班师回国之际,《人民日报》集纳发表《毛泽东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有力配合炮击金门持久作战,在国际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原子弹是一只纸老虎”着名论断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
(三)1960年经毛泽东亲自审定,以《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为题,入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
(6)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 |
一、“人心即天命”的世界观 |
二、二元论的世界观 |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一、民主革命基本思想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的形成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 |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的特殊道路 |
一、中国红色政权理论 |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
三、毛泽东对托、陈取消主义的批驳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二、反对本本主义 |
三、从斗争实践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
一、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
二、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
三、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 |
四、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
第四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 |
一、“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 |
二、“两论”创作的理论准备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 |
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头 |
二、认识是随实践逐渐深入的过程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四、对两类错误认识和两类错误倾向的批判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一、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与选择 |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多方面展开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思想在军事方面的系统展开 |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
三、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客观依据 |
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三、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一、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出色运用 |
第一节 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历史唯物主义判断 |
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与革命的两手策略 |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 |
一、坚持彻底的辩证法 |
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哲学意义 |
三、唯物史观的胜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7)蔡和森与恽代英的“纸老虎”理论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蔡和森的“纸老虎”理论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蔡和森使用“纸老虎”一词的时间 |
二、蔡和森使用“纸老虎”词语内涵考析 |
三、蔡和森使用“纸老虎”一词的意义 |
(9)毛泽东“老虎论”的话语建构与传播——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纸老虎”的话语建构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
二、“打老虎”的话语建构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 |
三、“摸老虎屁股”的话语建构与党内民主风气的弘扬 |
四、余论 |
(10)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何时提出“纸老虎”(论文参考文献)
- [1]蔡和森与恽代英的“纸老虎”理论辨析[J]. 徐方平,金飞.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02)
- [2]工人运动视野下邓中夏“纸老虎”观点探析[J]. 顾友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0(03)
- [3]恽代英“纸老虎”论断探析[J]. 顾友谷,孙元.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毛泽东政治话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修辞学阐释[J]. 刘先锐,王习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形成过程——以《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的传播为中心考察[J]. 时文生,杨晓玲. 毛泽东研究, 2020(06)
- [6]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D]. 孔祥艳.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7]蔡和森与恽代英的“纸老虎”理论辨析[J]. 徐方平,金飞. 湘潮(下半月), 2015(03)
- [8]蔡和森的“纸老虎”理论考辨[J]. 李永春. 湖湘论坛, 2015(06)
- [9]毛泽东“老虎论”的话语建构与传播——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J]. 于安龙.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0]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