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第三届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合肥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孙潇洋[1](2019)在《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篮球是一项使用小型篮球的儿童体育活动,采用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设施都根据儿童的特点以形成正确的投篮、传接球及运球技术动作而设计的。小篮球运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吸引更多小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有利于完善篮球训练阶段中的层次衔接,为我国的后备人才储备出力。因此,2017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针对12岁以下少年儿童的“小篮球”计划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立足于小篮球运动开展的可行性,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直观、简洁、清晰与客观的了解国内外的小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推广现状、研究的进度及发展趋势,进而对吉林市昌邑区小学师资、场地、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小篮球开展中的优点与缺点引为借鉴,对小篮球运动在吉林市昌邑区的开展及推广提出有利的建议,以及为今后其他地区开展小篮球运动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符合教学改革方向,顺应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迎合国家政策的需要。2.吉林市篮球文化氛围浓烈,篮球运动在吉林市开展广泛且影响力巨大。3.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教师在数量、年龄、学历、职称及专修项目上能够满足小篮球教学的需要,且体育教师不定期参加篮球教学培训。4.篮球教学并不等同于小篮球教学,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教师有一定篮球教学基础,但进行小篮球专项教学还存在不足。5.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课程,各小学场地、设施条件已经达到一定要求,个别小学具有室内篮球馆,能够满足小篮球教学的需要。6.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有助于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教法。针对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宣传方式上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首先是教委发挥自身的权威作用,组织所在地区的中小学领导进行宣传,使得各个地区的中小学领导者对小篮球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是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更多的渠道(电视、网络、报纸、电梯广告)等让民众有更多接受小篮球运动的信息,从而达到推广目的。2.在小篮球教师的培养上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学校聘请水平较高的老师到学校任教;其次是组织本校老师到其他小篮球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短期学习。第三是采用新型的学习模式,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第四是利用现有师资,进行小篮球培训,发现优秀教师积极培养。3.吉林市昌邑区小学在小篮球项目方面所需的财政支出,除了吉林市政府的经费支持、吉林市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提供的资金之外,需要寻找市场参与和社会援助的小篮球教育资助体系。通过设立小篮球运动的专项基金,对于小篮球运动相关的申报项目执行相关鼓励政策。
赵桃杰[2](2018)在《我国高校空手道的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近8届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赛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1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首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空手道教师培训班开辟了空手道项目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先河。同年4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空手道分会成立,选举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执委等成员。同年10月,在安徽芜湖举办了首届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之后7届在湖北武汉、广东肇庆、湖南衡阳、江苏南京、广州伟伦体校、广州大学、浙江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举办了锦标赛,改变了只有体育院校、专业体训队才能参加全国空手道专项性比赛的局面,这对促进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着积极作用,对我国高校空手道运动的推广和普及起到推动作用。空手道项目在我国高校开展8年来,组织了9次师资培训班和8次裁判员学习班,培训了432名教练员,248名裁判员,基本搭建了全国高校空手道教练员队伍框架,为高校训练和竞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017年有7所体育院校、7所师范类大学、50多所普通综合类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参与人数达559人次,创历史新高。本研究根据“2010-2017年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的参赛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参赛队伍的规模、人数、地域分布、综合成绩、裁判员以及师资等。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整合空手道在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参赛队伍现有的发展资源,并对其在高校空手道运动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制约高校空手道参赛队伍建设的发展因素,找寻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参赛队伍发展的优势及劣势,高校空手道运动发展的可观因素,探寻其发展的机遇及挑战,总结其发展策略,为我国高校空手道运动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为其有序、和谐地发展提出积极性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空手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高校空手道地域分布不均,发展资源不足。以安徽、浙江、上海、广州为广泛开展省份,并逐步向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呈辐射性发展态势。空手道在高校推广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部分学校经费拨款不够充足、专职空手道教师资源不足、场地及器材有限、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等。(2)锦标赛制度逐步完善,执行力应受关注。大学生空手道协会的组委会,逐渐成立了竞赛委员会、交流中心、中学体育发展委员会等机构,使得大学生空手道项目的赛事机制逐渐完善。(3)“体、师、综、职”发展均衡,推广宣传有待加强。各组运动员水平呈上升趋势,集中表现在体育院校的“组手”技术,师范类院校的“型”的技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更注重其组手与型的全面发展,且在2016和2017年的大学生赛的综合得分明显较往年有所提高。(4)“金牌榜”限制高校空手道项目的发展,学生积极性受打击。仅通过比赛的金牌数排名来评判某所高校的空手道综合实力,并不具备完全说服力。(5)师资、裁判队伍稳定,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空手道师资队伍及裁判队伍结构水平呈年轻化发展,并不断壮大。而有关高校空手道的研究内容目前在国内很有限,多围绕其开展现状作分析,并未直击要害,未整合出合理的发展方案。据此对我国高校空手道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赛事机制及资源配置,创新发展路径及模式;(2)调整高校教学目标,建立空手道教学课程体系;(3)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保障力度,创造科研工作环境。(4)丰富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学习信息的途径;(5)完善赛事体系,增加对赛事的宣传力度;在空手道运动进入奥运会的良好发展环境下,在全运会空手道项目成功举办的大好时机下,各阵线的空手道工作者们应总结经验,整合已有发展资源,以改革发展的理念,促进高校空手道项目的发展进入新常态,保护已建立起的发展环境,运用新媒体着力宣传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及相关活动,大力招揽对此项目有信心的公司企业,在赞助商的支持下,规划设计高校空手道的品牌赛事。
史悦[3](2018)在《中国武术段位制九段人物状况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术,是国粹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国武术段位制(以下简称段位制),是有效遴选、管理、评价武术人才的制度。九段,是段位制的最高等级。九段人物,是段位制中最高等级人才的集合,是段位制中评价模式最严格、业绩最突出、知名度最广、实力最强、最具有人格魅力、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别群体,他们在武术事业中的巨大作用,令人敬重。从国家层面来讲,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不仅要有继承性,还要兼具创造性与创新性,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所有九段人物,年龄均在花甲之上。他们或出生在战争年代,或出生在国家发展崛起的初期,是与国家一起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是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同时也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先驱,九段人物的这一特性照应了习近平的文化主张。从社会层面来说,九段人物在武术事业中即是“基石”又是“标杆”,更是武术事业的中流砥柱。古人以“铜镜”正衣冠,以“人镜”明得失,以“古镜”知兴替。九段人物是“活”的武术史,去研究他们,可以彰显民族精神,打造民族精神品牌,不仅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正确定位,更有利于学习借鉴老一辈身上宝贵的精神力量,扭正当下存在的不良风气,利用精神的力量,提炼出一加一大于二,一人带动成千上万人的“武术加”理念。研究九段人物,了解九段人物,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的课题。以研究方法来议。首先,以文献资料法为主。通过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调研实习阶段,取得领导许可获取九段人物的档案资料,作为研究的主要素材与原始数据。此外,以搜集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公开文献、书籍等作为辅助补充。其次,以专家访谈法为辅。在实际整理的原始数据中,出现了不同书籍文件记录相佐、信息不全或缺失等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利用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工作中,能够接触到与九段人物密切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或详细或简洁,具有针对性的访谈,来补充缺失数据,解答相佐问题。最后,利用数理统计法处理数据,逻辑分析法分析数据完成研究。研究结论。本文从段位制概述、九段人物现状与成长历程、不同系列中九段人物业绩状况、不同时代九段人物业绩状况、九段人物的贡献与影响、时代背景对武术人才的影响与要求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要研究九段人物,首先要了解段位制。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存在虽然仅仅只有不到20年的时光,但在大国崛起,时代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经历的曲折不胜枚举。事实告诉我们,无论占有多大的优势,一旦落后于时代,脱离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需求,必将面临严酷淘汰的局面。克服艰难险阻,在曲折中摸索前进,顺应时代需求和人民需求,不断在实践中改革、借鉴、创新、突出自身特色,是段位制没有被废止,依然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显着特征。第二,通过数据处理,研究发现:自1998年段位制实施至2016年18年的时间里共遴选出60位九段人物,在批次数量、地域分布、生活现状、武术生涯、从事行业、业绩状况、年龄层次、贡献与影响等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九段人物在地域上的分布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迁移性、集中性的特征;九段人物在高校中的综合优势与从业趋势突出;九段人物的成才模式呈现出由单一性人才到综合性人才的趋势;九段人物的成才历程与常人并无本质性区别,自身主观因素才是影响成才质变的砝码。第三,通过分析归纳,研究发现:九段人物虽然在不同的武术领域所做出的业绩偏重点不同,不同时代九段人物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同,但九段人物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不同的时代彰显出的敬业精神、奋斗精神、贡献精神、积极乐观精神等高尚的精神特质却是统一的;九段人物体现出的传统民族精神以及榜样楷模作用对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推动武术以及民族精神文化发展均有巨大意义;时代给武术人才提供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武术人才要树立武术自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
赵富学[4](2018)在《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它的内涵在“双基、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和起点,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心和焦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在阐释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课程化问题、解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论架构和预期问题、厘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其课程转化问题、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式与案例等方面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现实预设研究任务,选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引介、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推行的结构体系与经验特征;按照学科结构理论的原理和要求,界定符合我国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探讨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从学生——课程——教师的角度,按照其对应的能力化——课程化——专业化的结构,探寻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落地化处理的方式,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机制和路径。本论文通过严密组建研究结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材料、合理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路径等程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引介和逻辑思辨为主,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多以经验总结或特征分析为主。2.学科结构理论可用于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符号互动理论可用于引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策略。3.发达国家从不同视角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级细化,普遍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视为体育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提倡进行课程转化。重注从社会交际、教育、健康等不同视角观测与设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4.通过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贯穿于整个学段的,适应学生终身体育且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5.运用学科结构理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与设计思路,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分为4个领域,并设15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6.能力化是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7.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联系“学生——能力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介质。通过情境生成、复合需要、规划研制、活动设计、反思评价5个环节,构建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化机制,可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化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8.专业化是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时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指引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开展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式,可以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质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而深入开展。在后续研究中,建议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的体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拓展与更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为基础,在研究的质与量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选取的研究素材要接地气,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必要环节。
郑淞[5](2018)在《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办公厅,国家有关部委及其办公厅署名颁发的学校体育文件和涉及学校体育的文件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梳理10年学校体育文件,揭示10年学校体育文件颁布的思路、脉络和内涵,并分析文件效益得与失,构建国家学校体育重要文件体系,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及后人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如下:2007—2016年颁布的国家学校体育文件,是对建国以来颁布的国家学校体育文件的完善和充实、继承和改革。文件以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突出问题为导向,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一核心,着力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全民健康打下青少年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的文件内涵,形成了以“中央7号文件”为纲领、“三阶段”颁布的发展脉络和以三个指导纲领文件为核心的国家学校体育重要文件体系。通过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调查的26所学校情况来看,各地都能根据国家文件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对应政策,文件在改变薄弱的学校体育现状、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和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文件在颁布上缺乏法律文件和积极的激励政策,且文件政出多门、妥协性较强、行业和学科堡垒严重、政策合力不足,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过重,学校体育受重视不足,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缺失等问题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达到文件制定的改革发展目标所设计的效果。10年颁布上百件文件,出现这样的结果值得反思。
张婧雯[6](2018)在《郑州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郑州市校园足球在国内、国际赛场上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表明校园足球赛事的成功举办和竞赛体系的建立对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校园足球赛事的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在郑州市的发展状况。本文以郑州市2017年度举办的四次校园足球联赛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赛事的组织管理情况、参赛队情况及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找出2017年度郑州市校园足球举办四次赛事开展现状的共同点,以及赛事未来的提升方向,为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在郑州市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赛事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有严密的策划、执行、仲裁等分工,并且在教育部门中设有专门的校园足球办公室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但是赛事缺乏社会力量和商业资本的注入,赛事的经费投入完全依靠政府部门的拨款,赛事影响力、规范和专业化程度都有待加强。二、赛事的赛制设置合理,竞赛分组细致,鼓励不同学级、不同性别、不同训练程度的参赛队都在相应组别内参赛,增加了普通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赛事的机会,扩大了校园足球人口和普及面积。但是赛程安排过于集中,多为学期中间的上课时间开展,在7-10天内一次性结束所有比赛,不利于运动员的足球技能培养和巩固。三、2017年度举行了多次赛事,比赛场次符合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的比例设置,全年竞赛场次达到2200多场,为校园足球队伍积累了大量的比赛经验,为队伍参加更高水平层次的赛事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女足的比赛场次仅占到男足比赛场次的14%,男女参赛比例巨大,女足的发展空间巨大。四、赛事安全保障主要靠现场的医疗急救设施和球队保险来维持,郑州市校足办为校园足球赛事专门联合中国平安设立了特殊险种,在各个赛点也设立了医疗点和救助站,符合赛事安全保障的需要。五、赛事赛点分布较为均衡,郑州市内各区均设置了赛点,缺乏专业的标准场地,郑州市中小学多为11人制或7人制球场,需要五人制比赛的场地不得不依靠设备进行分隔,比赛场地之间容易相互干扰而中断比赛。六、赛事仲裁队伍庞大,能够满足多个赛点同时开赛的需要,但是裁判员流动性过大,大部分青年裁判来自郑州市辖区内的八所高校大学生,随着学生升学和就业,每年都需要不断扩充裁判员队伍。七、赛事球队的分布较为均衡,郑州市辖区内的九个区都有队参赛,但是传统的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的参赛队比重还是远远高于新建的经开区、高新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八、校园足球学校领导层、队伍教练的决策和意见对球队的参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部分学校因为担心参赛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而组织学生参赛,学生运动员基本都是未成年人范畴,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学业压力也是影响他们能够参赛的重要因素。
沈杨[7](2017)在《健康体适能对提高健美操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调查显示,当代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社会进步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减少了人们体育劳动的机会。学生群体体质水平的下降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健美操是一项集健身与舞蹈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配合着充满活力的音乐节奏的活力,在社会群体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由于目前国内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学生体育基础较弱,整体课程的锻炼强度较小,健身锻炼效果的针对性不强。为了达到改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转变学生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同时提高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合肥师范学院健美操选项课中针对性地强化健康体适能内容,以体适能理论基础知识为依据,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论文在安徽省合肥师范学院对选修健美操课程的11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健康体适能教学实验进行研究,通过整理实验所得数据,分析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在合肥师范学院健美操课程中强化健康体适能内容后,实验班学生的心肺耐力适能、肌力与肌耐力适能、柔韧适能的测试指标在实验后均高于对照班,对改善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有促进作用。(2)在健美操教学中强化健康体适能内容,将体适能锻炼原理穿插于健美操技能教学实践,有助于改善健美操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掌握健美操锻炼方法及规律有一定的作用。(3)在合肥师范学院健美操课程中强化健康体适能内容后,实验班学生健美操技能考核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学生3.49分,健康体适能内容应用于健美操课程中对于提高学生健美操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4)在健美操教学中强化健康体适能内容,增加了师生课堂的互动机会,83.45%的同学表示愿意与老师互动教学,15.42%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健美操或体育方面问题的意向上表达出的强烈的意愿,有效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5)教学实验后,44.03%的同学认为自己可以掌握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50.58%的同学表示已经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观念在原有课程教学内容基础上加入了健康体适能锻炼知识原理,有助于改善学生体育观念及方式,推动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
张春合[8](2014)在《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效益目标的流变及组办效益的多元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研究对象,研究运动队效益目标的流变及组办效益,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从流变特征、动力、价值功能、训练效益、层级衔接等方面,以供应链思想、复杂性科学理论、现代训练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以及模糊数学,DEA,AHP、因子分析和AMOS分析等方法,开展深层次的研究。结论为:(1)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初始动力,是在社会改革大背景下,通过体育的政治功能影响;二十三届奥运会促进;以及全球化的趋同效应等动力推进下;国家开拓的一条新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2)在近30年的办队程中,发生了与办队初衷效益目标差异的流变,国家政策、体育系统、教育系统本身以及社会因素,相互影响,使其发展偏离了预设的轨道。其流变根据特征按时间可分为(1987-1990);(1992-1998);(1998—2005);(2005-)等四个阶段,从探索阶段的效益目标的坚持,逐渐偏离了办队初期的定位,流变为专业体制退出机制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来,高校办队的定位目标开始了反思与回归。(3)通过模糊数学评价发现,高校办竞技体育其体育的人文价值,在评价中占权重较大,其次是社会价值和自然价值,高校办竞技体育的效益目标中,在人文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精神道德伦理建设,人的现代化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在社会价值方面,具有教育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娱乐休闲观赏;在自然价值方面,具有竞争价值,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等。高校办竞技体育效益目标中的这种显性和隐性的价值功能,将长期贯穿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4)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训练效益偏低。从影响评价结果的指标来看,投入指标中,运动员数量和训练经费是影响有效性的敏感指标,985/211大学招生的运动员初始水平较高,而经过大学四年训练后,成绩的下降率高于普通大学的总体水平。而在总体成绩增长方面,我国高校总体表现并不理想,许多学校都呈负增长的态势。(5)从SEM方程验证可以看出,训练体系、保障体系、训练主客体等都对训练效益的回归系数较大,且都达到了显着水平,特别是训练体系,因子负荷最高,其次是训练主客体的影响,包含教练员水平和运动员动力二级因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效益的取得,不仅仅需要训练手段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重要是还需要激活训练主体(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从组办效益来看,造成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训练网把精力和财力大多放在高级梯队(高校)上,而忽视了中低梯队的建设,并且在制度整体设计方面没有优化和完善;系统运行缺乏协调化机制,系统内绩效评价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缺乏一个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学校系统内给各个层级学校之间所提供的,能使上下游输送单位衔接的平台或桥梁;学校系统梯队建设纵向衔接断层。(7)基于我国高校办队初始效益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系统训练网建设方面的建议:建立多层次协同机制;从国家层面上建设一种交流平台;加强上游层级(高校)和下游层级单位(中小学)的运动员培养的协同,并且与体育系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以实现共赢的方式进行培养;消除层级单位中的薄弱环节,实现系统的总体平衡,将物力、信息、财力、人力资源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全过程,使层级单位资源扩大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万丽君[9](2011)在《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素质教育在当代的不断推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也在改革与发展中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仍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优化发展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成为了制约与阻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但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悟艺术真谛,发展艺术技能,对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负担沉重的大国来说,却并非易事。农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能否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能否得到提高。2006年在葡萄牙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艺术教育、关注面向弱势人群的艺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当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弱势人群的时候,在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落脚点也应该把艺术教育普及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关注到村小里孩子们的艺术教育,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艺术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理念的落实找到实施方法、途径和解决对策。基于此,本论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艺术教育管理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内容涉及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2、农村学校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包括艺术学科与教学法研究,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外活动研究,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的研究,艺术教学质量的保障及监控的研究等等。3、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培养培训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涵盖农村学校艺术教师教育的模式研究,艺术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研究,农村艺术教师义务与权利的研究,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名、特、优艺术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外聘艺术教师的研究等内容。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逐步解决到位,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渠道、方法及其有效功能的发挥等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引导农村艺术教育管理者、工作人员和教师形成由艺术教育的“素质观”“基础观”“公平观”“普及观”“审美观”“特色观”和“开放观”构成的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第二,构建切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其具体的实施模式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全面覆盖模式——“四个到位”;农村学校艺术教学改革模式——“四个突出”;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四个结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四个吸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模式——“四个机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四个注重”。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的形成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力,希冀由此可以引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现更高的目标——面向全体、实现优质、走向公平。
李品仙[10](2011)在《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民健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的标志,是振兴中华民族体质和促进健康发展的一项伟大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体育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群众体育,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普及群众性体育,增强国民体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2010年安徽省举办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以此为契机,加快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全民健身,健康安徽”的口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产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但由于安徽省的经济水平尚不发达,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安徽省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因此,研究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是符合发展需求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安徽省的全民健身的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安徽省的省域特征,对安徽省全民健身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安徽省群众体育依然存在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国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体质较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2、构建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的模式,要充分的考虑安徽省的省域特征、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推进全民健身工程。3、构建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的模式,是贯彻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迈进的精神、是体现“全民健身,健康安徽”的主题、是体现安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形式、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健康目标、生活方式目标和弘扬文化目标这三个方面的内容。5、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内容体系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的“皖中体育健身竞赛表演区”;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皖南体育旅游休闲区”;以皖江城市带为中心的“皖江体育用品制造业区”以亳州为中心的“皖北民间体育健身娱乐区。6、根据体育社会化的原则和各部门的职能,安徽省要建立政府宏观管、社区具体办,以社区自主管理为主,政府与社区结合型的群众体育组织管理体系。7、在对安徽省的全民健身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的全民健身的实施提出了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提高群众体育意识、扩大健身群体、拓宽经费渠道、发展民间传统体育、注重体育指导员培养、加强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等策略。
二、安徽省第三届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合肥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第三届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合肥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顺应国家政策需要 |
1.1.2 完善体育教学内容 |
1.1.3 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小篮球概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必要性分析 |
3.1.1 迎合国家政策的需要 |
3.1.2 输送后备人才的需要 |
3.1.3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的需要 |
3.1.4 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需要 |
3.2 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宏观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
3.2.2 微观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
3.3 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3.1 面临的问题 |
3.3.2 解决方案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教师问卷提纲 |
附录C 学生调查问卷 |
(2)我国高校空手道的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近8届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赛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空手道的定义 |
1.3.2 关于空手道起源问题的研究 |
1.3.3 关于我国高校空手道赛事的研究 |
1.3.4 关于我国高校开展空手道运动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比较研究法 |
2.2.5 专家访谈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发展概况 |
3.1.1 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组织机构 |
3.1.2 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发展规模 |
3.2 2010 -2017年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参赛情况分析 |
3.2.1 参赛运动员地域分布情况 |
3.2.2 参赛运动员人数及参赛级别分析 |
3.2.3 各省份代表学校分布分析 |
3.2.4 8 届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成绩统计分析 |
3.2.5 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奖牌综合分布情况 |
3.3 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裁判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
3.3.1 裁判员队伍结构情况 |
3.3.2 裁判员执裁情况 |
3.4 我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教练员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
3.4.1 参赛高校教练员年龄情况分析 |
3.4.2 参赛高校教练员的性别结构分析 |
3.4.3 参赛高校教练员知识结构情况分析 |
3.4.4 参赛高校领导对空手道项目支持程度现状 |
3.5 我国高校空手道发展策略相关讨论 |
3.5.1 亟需细化空手道课程内容,因材施教 |
3.5.2 亟待运动等级的审批,打通优秀运动员入学深造之路 |
3.5.3 有待进行高校空手道项目调研 |
3.5.4 融合空手道相关市场资源,促进空手道馆与高校联合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我国高校空手道发展地域分布不均,发展资源不足 |
4.1.2 大学生锦标赛制度逐步完善,执行力应受关注 |
4.1.3 “体、师、综、职”发展均衡,推广宣传有待加强 |
4.1.4 “金牌榜”限制高校空手道项目发展,学生积极性受打击 |
4.1.5 师资、裁判队伍稳定,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4.2 建议 |
4.2.1 完善赛事机制及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模式 |
4.2.2 调整高校教学目标,建立空手道教学课程体系 |
4.2.3 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保障力度,创造科研工作环境 |
4.2.4 丰富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学习途径 |
4.2.5 增加对赛事的宣传力度,建设优化工程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致谢 |
(3)中国武术段位制九段人物状况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段位制研究现状 |
1.2.2 九段人物研究现状 |
1.2.3 现阶段研究不足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武术段位制概述 |
3.1.1 中国武术段位制 |
3.1.2 武术段位制的历史沿革 |
3.1.3 中国武术段位制对于武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3.2 九段人物的现状与成长历程 |
3.2.1 九段人物的现状 |
3.2.2 九段人物的成长历程与规律 |
3.3 不同系列中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3.1 教师、教练系列中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3.2 武术管理系列中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3.3 社会武术与民间拳师系列中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4 不同年龄段(不同时代)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4.1 80—90岁以上年龄段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4.2 70—79岁之间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4.3 60—69岁之间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4.4 已故九段人物的业绩状况 |
3.5 九段人物的贡献与影响 |
3.5.1 九段人物的贡献 |
3.5.2 九段人物的影响 |
3.6 时代背景对武术人才的影响与要求 |
3.6.1 时代背景对武术人才的影响 |
3.6.2 时代背景对武术人才的要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聚焦与研究构想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的缘由 |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意义 |
第2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 核心概念厘定 |
2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第4节 研究框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5 研究中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1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学科结构理论 |
2 符号互动理论 |
第2节 研究的实践基础 |
第3节 理论应用预设与实践路径设计 |
本章小节 |
第二部分 经验引介与体系构建 |
第3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第1节 美国与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美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2节 英国与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英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3节 日本与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日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4节 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及推行的比较分析 |
1 道德品格与社会性维度的比较 |
2 体育观念与态度维度的比较 |
3 运动技术与技能维度的比较 |
4 运动习惯与行为维度的比较 |
本章小节 |
第4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
第1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 |
1 界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依据 |
1.1 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掘 |
1.2 从国际经验比较中推衍 |
1.3 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中总结 |
1.4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中归纳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关涉到的3个基本概念 |
2.2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把握的内在特征 |
第2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思路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程序 |
2.1 人员选定 |
2.2 访谈与调研流程 |
2.3 对调研与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及制定编码方案 |
2.4 编码方案中各级指标被提及的人数百分比 |
2.5 被访人员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所持观点的特征 |
3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选取的其他建议 |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确定 |
4.1 体育品德与修养 |
4.2 运动兴趣与能力 |
4.3 健康行为与习惯 |
4.4 运动品质与意志 |
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
第3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
1 协调专家意见 |
2 评价客观指标 |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
第4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信度 |
2 独立测评者信度检验 |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的构念效度 |
4 案例分析: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策略探讨与实践设计 |
第5章 能力化: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 |
第1节 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
1 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 |
2 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 |
3 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 |
4 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 |
第2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
1 校本研制: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竭动力 |
2 信息构建: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永续助力 |
3 有效教学: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息活力 |
4 分层测评: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恒久展力 |
第3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培育策略 |
1 遵循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展示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力 |
2 优化课程改革层级次序,提升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运行力 |
3 修复课程改革薄弱区域,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整体的组织力 |
4 凸显课程改革中心环节,彰显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命力 |
第4节 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评价构想 |
1 研究与借鉴国际已有经验,掌握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研究能力 |
2 改造与升级国内现有成果,优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设计能力 |
3 解构与重组研究固有模式,强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推衍能力 |
4 整合与改进成熟测评技术,提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应用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课程化: 完善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 |
第1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现状分析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密切结合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之中 |
3 体育课程标准透视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相互影响 |
第2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机制设计 |
1 情境生成 |
2 复合需要 |
3 规划研制 |
4 活动设计 |
5 反思评价 |
第3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制程序 |
1 体育教师个人研制环节 |
2 成员集体研制环节 |
3 改进与修正研制环节 |
4 针对性的有效研制环节 |
第4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修规划 |
1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研修组织 |
1.1 遵循结构变量与情景变量的要求 |
1.2 强化学科意识与重视学科化分工 |
1.3 控制研修规模与优化研修程序 |
2 选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研修主题 |
2.1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注重发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功能 |
2.2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程序的有效性 |
2.3 研修主题的选择需要多角度的考虑各类方法的应用 |
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课程化研修程序的运行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专业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
第1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假设 |
1 具备专业精神 |
2 开展专业交流 |
3 进行专家引领、团队协作与同伴互助 |
4 借鉴与使用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模式 |
第2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
1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2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
3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
4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
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
第3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机制与实体机制 |
1 概念机制 |
2 实体机制 |
第4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策略 |
1 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合作研修 |
2 增强专业敏锐性,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教学反思 |
3 划分教学层次,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行为 |
4 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
5 开展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实践外化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节 研究结论 |
第2节 研究不足及建议 |
1 研究不足 |
2 研究建议 |
第3节 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研究附件与后记致谢 |
附录A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意见征求表 |
附录B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1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附件C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2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D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E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F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课堂观察日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央7号文件出台10年学校体育艰难前行 |
1.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强化学校体育上升为国家战略 |
1.1.3 “健康中国”建设为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学校体育文件的概念界定 |
2.2 学校体育文件研究现状 |
2.2.1 政策文本研究与脉络分析 |
2.2.2 政策文本的解读 |
2.2.3 文件的执行情况分析研究 |
2.2.4 对文件中某一政策热点分析研究 |
2.2.5 中外学校体育政策比较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现状分析 |
4.1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颁布情况分析 |
4.1.1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年度数量变化分析 |
4.1.2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制定主体分析 |
4.1.3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类别与文件主题分析 |
4.1.4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总体思路和脉络分析 |
4.1.5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内涵分析 |
4.2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重要文件梳理与体系构建 |
4.2.1 国家学校体育骏文件梳理的原则 |
4.2.2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重要文件梳理统计 |
4.2.3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重要文件体系构建 |
4.2.4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重要文件的特点 |
4.2.5 中小学应贯彻执行的学校体育重要文件分析 |
4.2.6 高等学校应贯彻执行的学校体育重要文件分析 |
4.3 2007—2016年与1949—200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关系分析 |
4.3.1 完善与充实的关系 |
4.3.2 继承与改革的关系 |
4.4 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分析 |
4.4.1 贯彻落实有关重要文件精神的地方文件颁布情况 |
4.4.2 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文件情况分析 |
4.4.3 基层贯彻实国家学校体育文件现状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获取情况 |
(6)郑州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对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 |
二、对我国校园足球联赛发展情况的研究 |
三、对河南省校园足球联赛发展情况的研究 |
四、对郑州市校园足球联赛发展情况的研究 |
五、对国外校园足球(社区/草根足球)联赛发展情况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四、专家访谈法 |
五、对比分析法 |
第三节 研究优势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郑州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组织管理情况 |
一、组织机构 |
二、赛程赛制 |
三、参赛单位 |
四、赛事传播 |
五、比赛场地 |
六、裁判选派 |
七、安全保障 |
第二节 郑州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参赛队伍情况 |
一、球队构成 |
二、球队分布 |
三、比赛场次 |
第三节 郑州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影响因素分析 |
一、参赛队领导决策因素 |
二、参赛队教练决策因素 |
三、参赛队经费情况因素 |
四、参赛队员学习与参赛矛盾因素 |
五、参赛员家庭环境因素因素 |
六、安全保障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个人简历与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健康体适能对提高健美操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当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下降 |
1.1.2 健康体适能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转变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
1.2.2 丰富健美操课程,改善健美操教学效果 |
2 文献综述 |
2.1 体适能的相关概述 |
2.1.1 体适能的概念 |
2.1.2 体适能的分类 |
2.2 体适能教育的相关研究 |
2.3 中外体适能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外健康体适能指标体系选取研究 |
2.3.3 国内有关健康体适能理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研究现状 |
2.4 健美操运动对健康体适能影响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实验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合肥师范学院健美操课程内等级动作教学及锻炼情况分析 |
4.1.1 心肺功能的锻炼情况 |
4.1.2 肌肉力量的锻炼情况 |
4.1.3 关节部位的锻炼情况 |
4.2 强化健美操运动效果的健康体适能锻炼方法 |
4.2.1 心肺耐力适能的锻炼方法 |
4.2.2 肌肉适能的锻炼方法 |
4.2.3 柔韧适能的锻炼方法 |
4.3 实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比对分析 |
4.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比对分析 |
4.3.3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体适能指标测试结果的比对分析 |
4.3.4 对照班实验前、后体适能指标的比对分析 |
4.3.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技能考核成绩的比对分析 |
4.3.6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4.4 健美操教学实验的不足之处 |
4.4.1 实验结果在校园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 |
4.4.2 实验对象均为女生,不同性别学生的实验效果差异无法体现 |
4.4.3 实验存在一定局限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效益目标的流变及组办效益的多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空间 |
1.1.3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1.2 研究内容的必要性及时代性分析 |
1.2.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标效益流变及其影响因素 |
1.2.2 高校组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效益的价值、成就、及存在问题评价 |
1.2.3.基于效益目标的学校“训练网”建设问题 |
1.2.4.学校竞技体育运行方式或运行机制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目标 |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6.1 国内研究现状前沿与发展动态 |
1.6.2 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 |
1.6.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7.小结 |
2.研究方案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方法论(methodology) |
2.2.2 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
2.3 研究思路和设计方案 |
2.3.1 本文的结构及研究的逻辑主线: |
2.3.2 研究步骤 |
2.3.3 研究的技术关键及难点 |
2.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 |
3.1 办队高校地域分布及项目特征 |
3.1.1 我国教育发展情况与办队高校空间布局关系 |
3.1.2 办队高校的学校类别及其特征 |
3.1.3 办队高校办队项目特征 |
3.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3.2.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取得的成就 |
3.2.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 小结 |
4.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效益目标的历史溯源与流变的时代审视 |
4.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效益目标及动力系统 |
4.1.1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初设效益目标 |
4.1.2 我国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外在推动力 |
4.1.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
4.3 小结 |
4.4 基于效益目标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流变特征及因素分析 |
4.5.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效益目标流变因素评价及分析 |
4.6 小结 |
5.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效益目标中的办队价值评价 |
5.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5.1.1 价值与功能的概念辨析 |
5.1.2 竞技体育价值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价值 |
5.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价值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5.2.1 指标评判依据 |
5.2.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价值评价方法 |
5.3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讨论 |
5.3.1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文价值 |
5.3.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价值 |
5.3.3 个体自然价值 |
5.4 小结 |
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效益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效益评价 |
6.1.1 高校训练效益表象与实质状况 |
6.1.2 小结 |
6.2 影响训练效益因素分析 |
6.2.1 数据来源及检验 |
6.2.2 训练效益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与SEM检验 |
6.2.3 影响运动效益的因素分析 |
6.2.4 小结 |
7.基于效益目标的教育系统“运动训练网”建设 |
7.1 培养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影响教育系统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1.2 教育体系训练网层级关系F1因素分析 |
7.1.3 教育体系训练网层级关系F2因素分析 |
7.1.4 教育体系训练网层级关系F3因素分析 |
7.1.5 教育体系训练网层级关系F4因素分析 |
7.2 基于效益目标发展的解决策略 |
7.2.1 教育体系训练网发展策略探索性因子分析 |
7.2.2 建立大中小学信息互动及交流平台 |
7.2.3 多层级协同机制的建设 |
7.2.4 学校训练网基地建设及协同机制探索 |
7.2.5 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创新耦合的协同机制建构 |
7.3 供应链管理理论视角下教育体系创新模式探索 |
7.4 小结 |
8.本文结论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材料 |
个人简介 |
(9)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界定 |
三、研究问题 |
(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调查 |
(二) 走向公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行动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三) 行动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与过程 |
(一) 研究思路和实施过程 |
六、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一) 研究目的及重点、难点 |
(二) 研究价值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育公平理论的文献综述 |
二、国内外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一) 艺术教育价值的文献综述 |
(二) 外国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三)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
三、农村艺术教育文献研究 |
(一) 农村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研究 |
(二) 农村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
(三) 农村艺术教师的调查与培养研究 |
(四) 农村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研究 |
四、教育公平理念下的农村艺术教育研究 |
第三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调查 |
一、调研方案 |
(一) 调查内容 |
(二) 调研时间 |
(三) 调研地区和对象 |
(四) 调查形式 |
(五) 问卷设计 |
(六) 抽样方案 |
(七) 调研方式 |
二、调查问卷的回收处理与数据整理 |
(一) 技术设计 |
(二)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三) 调查内容的处理 |
(四) 数据统计 |
三、调查情况和问卷质量 |
(一) 调查情况 |
(二) 问卷质量 |
(三) 数据的调整 |
四、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五、调查的关键数据统计结果与比较分析 |
六、开放性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指导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指导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结果 |
(二) 问题分析 |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管理的行动研究 |
(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四川省南部县案例分析 |
(二) 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提高艺术教育管理水平——河南省新密市案例分析 |
(三) 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注重特色——福建省上杭县案例分析 |
(四) 注重分类指导,促进均衡发展——重庆市綦江县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查 |
(一) 课堂教学的调查结果 |
(二) 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
(三) 课外活动的调查结果 |
(四) 课外活动的问题分析 |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
(一)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案例分析 |
(二)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研究——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案例分析 |
(三) 构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江苏靖江市案例分析 |
(四)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上海金山区案例分析 |
三、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行动研究 |
(一)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打造课外艺术活动特色品牌——山西省侯马市案例分析 |
(二) 如春天里的杜鹃花一般绚烂的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案例分析 |
第六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配备与培训问题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
一、农村师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结果 |
(二) 问题分析 |
二、农村艺术教师师资配备和培训的行动研究 |
(一) “归转聘培”四结合,打造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湖南省桃江县案例分析 |
(二) 实施“一把手工程”,推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山西太谷县案例分析 |
(三) 固本培源,整体推进,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江西宜丰县案例分析 |
(四) 建设一支适应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广西北流市案例分析 |
(五) 广开门路拓宽渠道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安徽省砀山县案例分析 |
(六) 健全机制,骨干引领,点面结合的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四川省平昌县案例分析 |
第七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调查与开发农村地方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行动研究 |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调查 |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开发的行动研究 |
(一) 开发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建设富有特色校园文化——云南昆明市石林县案例分析 |
(二) 因地制宜优化资源促进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案例分析 |
(三) 依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拓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云南玉龙县案例分析 |
(四) 依托地方艺术教育资源,深化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江苏建湖县案例分析 |
结论、思考与展望 |
一、结论 |
(一) 公平之基:构建全面宏观的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体系 |
(二) 公平之法:形成确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 |
二、思考 |
三、展望 |
(一) 面向全体 |
(二) 实现优质 |
(三) 走向公平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附件8 |
附件9 |
附件10 |
附件11 |
后记 |
(10)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全民健身基础理论研究 |
1.2.2 全民健身现状的研究 |
1.2.3 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 |
1.2.4 关于全民健身项目的研究 |
1.2.5 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影响研究 |
1.2.6 安徽省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公共供求关系理论 |
1.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
1.3.3 社区发展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逻辑分析法 |
第2章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现状 |
2.1 全民健身不断发展 |
2.1.1 政府重视全民健身的发展 |
2.1.2 全民健身发展成绩显着 |
2.2 农民体育快速发展 |
2.2.1 大力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
2.2.2 加强农民健身工程的管理 |
2.3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
第3章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构建 |
3.1 构建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
3.1.1 安徽省省域特征与构建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理念相契合 |
3.1.2 构建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是安徽省贯彻新的体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
3.1.3 构建全民健身发展模式,体现了"全民健身,健康安徽"的主题 |
3.1.4 构建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是提升安徽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3.1.5 构建全民健身发展模式,贯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3.1.6 构建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2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 |
3.3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目标体系 |
3.3.1 增进健康的目标 |
3.3.2 形成体育生活方式的目标 |
3.3.3 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目标 |
3.4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内容体系 |
3.4.1 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的"皖中体育健身竞赛表演区" |
3.4.2 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皖南体育旅游休闲区" |
3.4.3 以皖江城市带为中心的"皖江体育用品制造业区" |
3.4.4 以亳州为中心的"皖北民间体育健身娱乐区" |
3.5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 |
3.5.1 安徽省全民健身政府管理系统 |
3.5.2 安徽省全民健身的社会管理系统 |
3.5.3 安徽省基层全民健身的组织 |
第4章 安徽省民健身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
4.1 制定体育法规,健全组织机构,使组织管理法制化 |
4.2 完善健身计划,强化健身意识,使体育锻炼终身化 |
4.3 组织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的的体育活动,扩大健身群体 |
4.4 扩建体育设施,注重健身投资,使场地设施利用最大化 |
4.5 将社区体育建设与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
4.6 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管理制度 |
4.7 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 |
第5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安徽省第三届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论文报告会在合肥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市昌邑区小学体育课开展小篮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D]. 孙潇洋. 延边大学, 2019(03)
- [2]我国高校空手道的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近8届全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赛况分析[D]. 赵桃杰. 武汉体育学院, 2018(01)
- [3]中国武术段位制九段人物状况分析研究[D]. 史悦. 河南大学, 2018(01)
- [4]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 赵富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5]2007-2016年国家学校体育文件分析[D]. 郑淞.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6]郑州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张婧雯. 郑州大学, 2018(12)
- [7]健康体适能对提高健美操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D]. 沈杨.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8]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效益目标的流变及组办效益的多元评价[D]. 张春合. 上海体育学院, 2014(05)
- [9]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 万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D]. 李品仙. 安徽工程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