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第 1 部分)

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第 1 部分)

一、烧结过程影响因素(上)(论文文献综述)

张孟豪[1](2016)在《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钢铁行业作为重要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部门,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能耗过大的双重影响,加之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因此,节能减排势在必行。钢铁企业作为能源使用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实施绿色生产管理,可以通过改进管理措施,来提升能源的使用率;借助技术节能手段,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深入调整产品结构,可以进一步挖掘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因此,研究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引导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工业学、最优化理论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并结合质性访谈研究,构建了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随后,借助问卷调研采集的样本数据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外部与内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进而设计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意愿水平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检验。在实证分析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引导钢铁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行为的对策与措施。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以下:(1)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五个工序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进行分析,并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在各工序中的主要措施进行总结。在结合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性与特殊性进行了讨论,并将绿色生产的八个分类归纳为三种改进行为,分别为技术改进行为(改进生产工艺技术、设备更新)、管理改进行为(加强管理、过程控制、提高员工素质)和结构改进行为(减少原辅料和能源消耗、生产绿色产品、减少废弃物)。(2)对影响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市场利益相关者及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理论解读,分析影响机理和博弈关系。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市场利益相关者及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有显着的影响。(3)通过扎根理论质性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访谈,在结合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对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进行维度划分。具体而言,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市场利益相关者。其中,政府管制分为命令控制型管制、市场机制型管制和监督力度三个维度;公众监督分为监督执法和舆论压力两个维度;技术因素分为收益与适用性和成本与易得性两个维度;市场利益相关者分为消费者和供应合作方两个维度。绿色氛围分为社会责任、员工绿色诉求、领导价值观与绿色认知及企业文化四个方面。钢铁特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持续绿色生产状况、工艺流程状况、负债率、外部融资难易度四大类。(4)采用问卷调研数据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技术改进行为、管理改进行为和结构改进行为因持续绿色生产情况、工艺流程情况及外部融资难易度的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技术改进行为因负债情况的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命令控制型管制、收益与适用性和供应合作方部分通过钢铁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技术改进行为。舆论压力、收益与适用性部分通过钢铁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结构改进行为。成本与易得性完全通过钢铁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结构改进行为。市场机制型管制、收益与适用性、成本与易得性和供应合作方部分通过钢铁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管理改进行为。舆论压力完全通过钢铁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管理改进行为。社会责任、员工绿色诉求、企业文化对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管理改进行为和结构改进行为的路径调节效应显着。领导价值观与绿色认知对绿色生产意愿作用于技术改进行为和结构改进行为的路径调节效应显着。绿色生产行为结果对绿色生产意愿和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显着影响。(5)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在不引入任何影响变量的条件下,钢铁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意愿水平在2015到2025年10年内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引入变量后的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意愿水平改变要明显好于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意愿的自然变化;5种变量组合对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提升效果最大;单个影响因素对于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意愿提升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绿色氛围、政府管制、技术因素、公众监督及市场利益相关者。(6)结合实证研究和仿真研究结果,分析并提出了改进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措施与建议。措施建议分为三个部分:基于外部影响因素的措施建议,基于绿色氛围的措施建议和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引导政策的建议。

卢耀勤[2](2020)在《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企业的现状调查,乌鲁木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的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研究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建立职业病预测模型,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及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最终提出乌鲁木齐职业卫生工作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方法:(1)采用普查方法,对新疆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分布与职业卫生现状;(2)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涉及重点职业病职业人群,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使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3)利用倾向性评分、多因素分析及关联规则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建立、筛选、验证职业病预测模型;(5)结合GIS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开发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6)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了解,对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结合乌鲁木齐重点职业病报告、职业病人工伤保险情况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分析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提出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防控工作对策。结果:(1)对全疆12902个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疆14地级行政区与1个直辖县级市;(2)对乌鲁木齐的361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乌鲁木齐七区一县;(3)对乌鲁木齐厂矿企业的34457人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高血压检出率15.32%;血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血红蛋白,异常率为25.99%;尿常规中异常率最高的为尿蛋白,异常率为8.9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异常率为17.04%;接触矽尘作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33.82%;接触煤(矽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13.06%;接触石棉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为6.30%;接触化学性有害因素苯工人中性粒细胞异常率为2.85%;接触噪声的工人听力异常率为4.86%;接触布鲁菌属工人布鲁氏菌阳性率为20.30%;(4)共计发放问卷7500份,回收问卷7315份,回收率为97.5%,对问卷有效性进行排查后,最终确认有效问卷7118份,有效率为97.3%;(5)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发生率为44.21%,不同职业紧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性别、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龄、每周工作天、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发生率为86.53%,不同职业倦怠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噪声、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职称、工作班、月收入、每周工作天、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7.08%。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不同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人群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婚姻、文化程度、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作班、年龄、工龄、月收入、每周工作天、每天工作小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职业紧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16,最小置信度0.65,挖掘出14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每天工作>7小时、有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容易产生职业紧张,有1388条,置信度为65.3%,提升度为1.477;在对职业倦怠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9,最小置信度0.95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职业紧张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2749条,置信度为90.7%,提升度为1.049;在对精神心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时,按照最小支持度0.2,最小置信度0.43挖掘出10条规则,最强的规则为未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职业倦怠的容易产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有1957条,置信度为43.1%,提升度为1.162。(9)结合灰色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建立了五个混合算法模型进行职业病预测,混合模型的结果为:GM-KNN(MAPE:26.89%,RMSE:9155.53),GM-SVM(kernel=linear,MAPE:29.16%,RMSE:8587.02),GM-SVM(kernel=polynomial,MAPE:4.45%,RMSE:1573.30),GM-SVM(kernel=radial,MAPE:14.10%,RMSE:4693.51),GM-SVM(kernel=sigmoid,MAPE:10.79%,RMSE:3422.28),GM-RF(MAPE:6.99%,RMSE:2090.13),GM-GBM(MAPE:8.45%,RMSE:2661.27),GM-ANN(MAPE:3.49%,RMSE:1076.60)。通过对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验证后得出,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实现了模型MAPE和RMSE最低。(10)2019年报告确诊职业病病人26例,主要以为接触粉尘、噪声和布鲁氏菌为主。患者以男性居多,占76.92%;(11)成功开发了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与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并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结论:(1)新疆企业行业类型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5%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32.9%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7.7%人群患有职业病;乌鲁木齐是新疆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地区;(2)乌鲁木齐企业主要以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T国际组织为主,劳动者总人数的2.8%患有职业病,劳动者总人数的26.1%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的10.6%人群患有职业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与米东区是乌鲁木齐企业数、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总人数最多的区域;(3)对乌鲁木齐地区企业34457人进行了健康体检,一般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高血压、血常规及尿常规异常检出者多集中在6069岁年龄段男性;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厂矿企业主要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为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噪声;行业不同易感人群和职业危害因素也不同,制造业、采矿业等应加强对煤(矽)尘、矽尘、石棉尘、苯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建筑业与农、林、牧、副、渔业应分别加强对噪声与布鲁氏菌病的防护;(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石棉尘、苯、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紧张的风险,男性、文化程度越高、昼夜轮班、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紧张成正相关;(5)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和噪声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倦怠的风险,文化程度低、未签订劳动合同、低职称、轮班工作、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职业倦怠,职业紧张、精神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6)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矽尘、石棉尘、苯会增加厂矿企业职工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高学历、低职称、轮班、高工龄、低收入、高强度工作的厂矿企业职工较易发生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与精神心理健康成正相关;(7)倾向性评分与关联规则可以作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精神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比验证,倾向性评分可用于消除问卷调查类研究中存在的偏倚,关联规则可以有效挖掘出研究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8)GM-ANN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可用于职业病的预测研究;(9)乌鲁木齐职业病患病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职业病主要以职业性尘肺和传染病为主;乌鲁木齐职业病网络直报情况良好,但还有改进的空间,但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时率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0)职业卫生信息可视化平台实现了职业卫生调查数据实时、动态、可交互式可视化功能,职业病在线预测平台实现了在线职业病建模预测功能,平台可以辅助职业卫生管理与决策工作。(11)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建议有第一,统筹整合管理机构,架设顶层设计框架;第二,建立联防联控网络,落实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完善规章制度标准,健全工作法制体系;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思维,尝试学科交叉融合;第五,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专业技能队伍;第六,引入前沿科学技术,助力职业卫生防控。

刘伟国[3](2018)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铝及铝合金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汽车、建材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各行业的发展,传统铝合金已逐渐不能满足对材料性能的需求。铝基复合材料既有重量轻,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优异的耐蚀性与阻尼性能又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成分设计以满足不同场合的应用需要。本文分别利用原位烧结法探索Al-TiO2-B2O3体系反应机理和Al-Ti O2-B2O3体系、Al-KBF4-K2TiF6体系原位熔体反应法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性能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原位烧结法中对粉料进行12h的球磨,在850℃并保温30min条件下烧结所得到的烧结块组织致密,基本不存在孔隙,Al2O3颗粒细小且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尺寸约为1μm;少量TiAl3颗粒以短棒状存在,长度也在1μm左右;TiB2颗粒伴生在Al2O3颗粒周围,尺寸在纳米级别;AlB2颗粒则较大,尺寸在48μm。不同体系的反应过程均分步进行,首先产生游离态元素[Ti]或[B],活性元素经过扩散与反应才能生成所需的增强颗粒;这种分步进行的过程受反应动力学支配,游离的活化原子浓度越高,温度越高,越容易突破动力学能障。其中Al-TiO2-B2O3三元反应物体系由于有TiB2相的生成,反应在更低的温度就开始进行,且进行得最为彻底,增强颗粒含量最多。(2)Al-TiO2-B2O3体系原位熔体反应法中,改变预制块压制压力、加料顺序不能促进原位反应的发生,以铝箔包裹Al、TiO2和B2O3粉末加入850℃熔体原位熔体反应能够发生并且可以改善生成的增强相与铝基体的润湿性,使少量增强颗粒能够进入到基体内部,但这种润湿性改善的状况并不是很明显。当铝粉加入量为3/5时,原位反应进行的最为剧烈,铝粉加入量为2/1时,原位反应进行的较为温和。(3)Al-KBF4-K2TiF6体系的原位熔体反应工艺制备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过程中超声振动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材料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抗拉强度达到172MPa,比未经超声处理的A356复合材料强度提升20.3%;摩擦系数和磨损量最低,耐磨性最好。A356合金强度随TiB2颗粒含量增加逐渐增加,当颗粒含量达到12%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86MPa,较之于A356合金提高了30%。当增强相为TiB2+Al3Ti时,随着TiB2+Al3Ti总体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再升高的趋势。当TiB2+Al3Ti含量在2%时材料强度达到最大值173MPa。不同增强颗粒种类TiB2和TiB2+Al3Ti对比,TiB2增强相对A356合金的性能提升效果优于TiB2+Al3Ti共同作用效果。材料的断裂形式均为准解理脆性断裂。随着基体内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从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转向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吕学伟[4](2010)在《炼铁流程中铁矿石评价体系构建》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多数的钢铁企业大量依赖铁矿石的进口,个别企业的进口矿比例甚至达到了80%以上。从2004年开始,进口矿的价格开始飙升;2009年,达到了惊人的150美元/吨。5年的时间,价格增长了5倍多。2004年后,每次铁矿石价格谈判过程都十分艰难。由于我国迫于铁矿石的需求和维持钢铁厂正常生产经营的压力,谈判往往处于被动。即使价格攀升,也只能无奈接受。昂贵的进口矿使得国内的钢铁企业积极的利用国内便宜的低品位矿和含有害元素多的矿石,一些含铁的工业物料和废料也被广泛的利用。混合料的化学成分波动频繁,原料的不稳定性给制粒和烧结带来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一个全面的、准确的铁矿石评价体系,对矿石在全炼铁流程中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配料方案,无疑是每个企业所亟需的。本文围绕铁矿石评价体系这一研究目标,按照工艺流程,分别把铁矿石在混合料制粒、烧结、炼铁中的表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针对混合料制粒过程中加水量的优化问题,提出了湿容量的概念,并开发出了测试设备和测量方法。对数种铁矿粉湿容量的测量和分析表明:随着矿物粒度的减小,湿容量逐渐增大。基于影响矿物湿容量的因素,建立了表征矿物湿容量的数学模型。湿容量的无孔模型合理地解释了矿物的湿容量随颗粒尺寸减小而增加的现象。湿容量的有孔模型考虑了矿石颗粒表面孔隙对于矿物吸水能力的影响,并理论上推导了开孔和闭孔的差别,理论计算表明闭孔对于湿容量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通过实验数据的回归,得到了以矿石的比表面积、孔容、堆密度和真密度之差为自变量的表达式。基于矿物的吸水特性曲线,建立了宏观和微观动力学模型。宏观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铁矿石的吸水过程符合Lagergren一阶动力学方程,并得到了水在不同矿物中的传质系数。研究还发现大颗粒矿物的吸水速率比小颗粒矿物大。矿物的微观动力学模型基于水在颗粒间传输时的受力分析。颗粒间的空隙尺寸和颗粒表面的闭孔体积是影响矿物吸水动力学的主要因素,其中空隙尺寸是主要因素。混料实验表明:湿容量(x)和铁矿粉最佳配水量(y)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对于本研究所涉及的制粒系统而言,这个关系为y = 6 .94+0.12x。说明湿容量越大,料层得到最佳透气性时所需要的最佳配水量也应该越大。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制粒效果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了模型各层节点数、激励函数、训练函数、训练次数等网络参数,最终建立了基于矿物湿容量和实际加水量的多输入单输出的粒度和透气性预测模型,预测效果在样本趋势上取得较好吻合,精度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指导制粒实验及实际生产。采用FACTSage软件对铁矿粉烧结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液相量、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FACTSage计算得到的矿物的物相变化规律、液相量与温度的关系与实验基本吻合,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对铁矿粉的烧结进行优化。由于对矿物的原始物相缺乏准确的表征,FACTSage计算得到的理论热效应和实际差热分析得到的数据数量级一致,但次序吻合较差。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影响烧结矿各项指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对实验数据的极差分析表明,配碳量对烧结矿的物理性能和技术指标影响最大;随着配碳量的增加,烧结速度、利用系数以及烧结强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碱度升高对改善烧结强度也有促进作用。以正交试验的结果为基础,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烧结矿性能的预测模型。并对各烧结矿性能预测子模型的结构及参数进行了优化。经过检验,在误差范围内,还原度和利用系数的预测命中率可以达到75%以上,落下强度、转鼓强度、烧结速度的预测均命中率则达到87.5%以上,且预测趋势吻合,模型能够指导烧结实验及生产。针对烧结过程的配料优化而言,对于关系简单、规模较小的模型,线性规划方便易用,求解效率高。对于大规模复杂问题,当约束条件的重要程度不同时,遗传算法能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随着变量和约束条件继续增多,模型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大,遗传算法能够满足高性能求解优化模型的要求,并且其独有的惩罚函数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约束条件,通过控制惩罚度的大小对约束条件划分优先顺序,使配料过程的优化模型求解更符合烧结操作者的意愿,实现配料的人工智能。为实现对烧结矿矿相的准确表征,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烧结矿的灰度值计算、灰度直方图的分布特征、矿相的纹理特征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其中,矿物的反射率计算模型合理、准确。矿相的灰度正态分布模型与实际矿物的灰度分布特征吻合,利用该模型统计得到了常见矿物的正态分布参数;并结合遗传算法,实现了矿物含量的智能计算。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了灰度共生矩阵的参数如灰度级数、图像窗口尺寸、共生距离和共生角度等与矿物纹理结构的关联性。并利用该方法和兰氏空间距离实现了对矿相的识别。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智能矿相识别处理软件。综上所述,本文对铁矿石在每个工艺环节中的行为都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并且采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了炼铁体系铁矿石评价软件。该软件已经在工业过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刘宝生[5](2018)在《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制备及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其核心部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解决“里程焦虑”的最大贡献者,其中大容量的富镍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简称NCA,下同)备受青睐。然而,NCA的循环容量衰减问题和安全性问题一直是限制其推广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材料设计到衰减机理,针对NCA循环容量衰减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共沉淀方法合成具有振实密度高,形貌规则,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NC前驱体,并探讨了共沉淀工艺对前驱体结构、形貌、振实密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的结晶度和振实密度随p H值和络合剂浓度的提高而先增大后减小,随进料量和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系统优化了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离子混排少、循环性能好的正极材料,研究了各工艺参数(预烧温度、预烧时间、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配锂量及氧气流速)对正极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明确了“工艺-结构-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LiNi0.8Co0.15Al0.05O2结晶度随着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的提高、预烧时间和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先增大后减小,阳离子混排随着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的提高、预烧时间和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先减小后增大。配锂量增大促进反应平衡向正极材料生成方向移动,材料的结晶度随着配锂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阳离子混排随着配锂量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氧气流速增大,传质效率和镍的氧化程度提高,分解失氧反应被抑制,阳离子混排先减小后增大。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元素掺杂改性来提高正极材料结构与表面稳定性,并对比研究了不同掺杂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功能钛修饰NCA,通过掺杂和包覆降低了阳离子混排和电化学阻抗,显着提高了NCA的循环稳定性;选用半径相近但成键电子更多的Nb(Ⅴ)掺杂NCA,通过强化空间电荷效应,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选用与Ti(Ⅳ)具有相同成键电子但半径更大的Ce(Ⅳ)掺杂NCA,电池循环性能提升并不明显;选用电负性更强的氟掺杂NCA,通过提高阴阳离子键能来提高层状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循环稳定性;以离子半径适度但空间电荷效应强的阳离子掺杂能有效提升结构和表面稳定性,拓宽锂离子传输通道;以电负性高的阴离子掺杂能提高“金属-阴离子”键能并提高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化学性能。以工业级铝掺杂Mn3O4和Li2CO3制备高温稳定亚微米级尖晶石LiMn2O4,系统研究了固相烧结工艺条件对LiMn2O4形貌、晶体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以锰酸锂和NCA制备复合电极,制备不同比例的复合电极并测试,探究混合比例对复合电极的物理特性及脱嵌锂动力学的影响机制,从整体层次提升电极稳定性。锰酸锂良好的倍率特性及其在NCA颗粒的间隙填充缩短锂离子扩散传输路径,进而抑制晶格结构的剧烈变化和内应力累积,降低了传荷阻抗,避免了颗粒破碎形成“孤岛”,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降低了容量衰减。

宋闯[6](2016)在《基于双圆柱模型的钛丝烧结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烧结机制是制备钛丝烧结多孔钛的核心科学问题,目前相关的烧结机理是以粉末烧结过程为基础建立的,不适用于钛丝烧结过程,严重制约了钛丝烧结多孔钛产品的研发进程,因此研究钛丝烧结机理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钛丝之间的烧结机制。研究结果如下:建立了钛丝烧结下的双圆柱模型,以双圆柱模型为基础进行了烧结颈生长过程几何机构分析,得到了烧结颈部位的体积和侧面积。对模型进行热力学分析确定了无相变情况下钛丝烧结颈部能够达到的临界值。在双圆柱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了钛丝烧结过程五种可能的控制颈部生长的物质迁移机制使用的表达式,包括:粘性流动机制,蒸发-凝聚机制,体积扩散机制,表面扩散机制和晶界扩散机制及相应的颈长生长公式。利用颈部生长公式以及钛丝的性能参数建立了钛丝烧结的理论烧结图,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颈部生长的主导物质迁移机制发生变化;在烧结颈形成初期(烧结颈的相对尺寸x颈/a小于0.1),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物质迁移机制由晶界扩散转变为蒸发-凝聚,最后转变为表面扩散机制。随着烧结颈部的长大,烧结的物质迁移机制也会发生变化。烧结温度在850℃时,当烧结颈的相对尺寸x颈/a约为0.1时,烧结物质迁移机制由表面扩散逐渐转变为蒸发凝聚。当烧结颈的相对尺寸x颈/a达到约0.5时,烧结物质迁移机制又由蒸发凝聚机制转变为晶界扩散机制。烧结温度在950℃左右时,当烧结颈的相对尺寸x颈/a约为0.2时,烧结物质迁移机制机制由表面扩散逐渐转变为蒸发凝聚,当烧结颈的相对尺寸x颈/a达到约0.6时,烧结物质迁移机制又由蒸发凝聚机制转变为体积扩散机制。对比分析了直径为50,100和150μm的钛丝在850,950和1000℃下烧结0.5h,1h和2小时后形成的烧结颈尺寸。利用Arrhenius曲线拟合得到三种直径钛丝在三种温度下烧结的前两个小时里烧结的主导物质迁移机制应为蒸发凝聚机制。与理论烧结图中对应的烧结机制吻合,验证了双圆柱模型下理论烧结图的正确性。

许忠文[7](2017)在《原料组成对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碳纳米管增强铜基(Carbon nanotubes/copper,CNTs/Cu)复合材料结合了CNTs的高强度以及铜的高电导率的优点,在高速电气化铁路,微电子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高强度高电导率的CNTs/Cu复合材料是世界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CNTs/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粉末冶金法,它具有原料配比灵活,得到的材料成分均匀的优点,因此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即高能球磨-真空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CNTs/Cu复合材料。鉴于有文献报道稀土掺杂和细化基体颗粒粒径可以有效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铜粉粒度的改善和稀土加入对CNTs/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不同铜粉粒度对CNTs/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通过对复合粉体的理论计算和复合材料SEM微观形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铜粉粒度从-200目到-1000目,复合粉体烧结驱动力比值为1:3:5:7,CNTs/Cu复合材料统计平均颗粒尺寸从36.7μm减小到7.2μm。CNTs/Cu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由182.37MPa增加到278.39MPa,提高了 52.75%。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当铜粉粒度小于-600目时CNTs/Cu复合材料电导率从最高的91.85%IACS,降低至 86.12%IACS。然后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镧铈混合稀土加入量对CNTs/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稀土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电导率和抗拉强度。当稀土加入量为0.05%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46.24MPa和92.16%IACS,较不加稀土样品的抗拉强度提高11.4%,电导率提高10.3%。通过球磨粉体XRD计算和复合材料SEM形貌观察及能谱分析发现适量稀土加入的增强作用是细化晶粒,促进CNTs均匀分散于铜基体中。最后采用曲面响应的试验方法得到了 CNTs/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得出的最佳原料组成为:碳管含量1vol%,稀土加入量0.05wt%,铜粉粒度600目,其抗拉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245.31MPa,90.95%IACS。

邬传健[8](2018)在《高性能M型钡铁氧体及在毫米波环行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空间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毫米波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高频化、小型化和低损耗成为未来微波器件的发展方向。基于尖晶石和石榴石铁氧体制备的微波环行器需要外加永磁体提供稳恒磁场,因此难以实现与整机系统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而M型钡铁氧体具有较高的各向异性,可将环行器的工作频率推进到毫米波频段,更可为环行器提供自偏置场,实现环行器的小型轻量化。因而,高性能M型钡铁氧体的研制对微波环行器小型化和高频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紧紧围绕自偏置环行器的应用需求,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M型钡铁氧体。在材料方面,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了M型钡铁氧体的离子占位和交换作用参数,深入探究了M型钡铁氧体的离子取代、掺杂和工艺参数与性能间的作用关系;在器件方面,基于自主研制的低线宽、高剩磁比的M型钡铁氧体材料,设计并研制出自偏置微带环行器。首先,采用固相烧结法分别制备La-、La-Co和La-Cu取代M型钡铁氧体,研究了各组分配方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La-取代可提高M型钡铁氧体的各向异性,但对晶粒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该体系的交换作用参数得出,La-取代会减弱4f1-4f2、4f1-12k、4f2-12k、2f1-2f1、2f2-2f2和4k-8k晶位之间的交换作用,而2a-4f1、2a-12k、2b-4f1和2b-12k之间的交换作用则会增强,当交换关联作用势Ueff=6.7 eV时,采用随机相近似理论计算的居里温度Tc与实验结果较为匹配;(2)通过Rietveld结构精修并结合Raman和XPS分析得出强各向异性Co离子以+3价形式进入M型钡铁氧体晶格,并择优占据2a、4f1和12k晶位,因而适量的La-Co取代可同时提高M型钡铁氧体的剩磁4πMr和各向异性场Ha,但烧结样品的密度d则会降低,通过Néel亚铁磁性分子场理论计算得出La-Co取代会减弱2b-4f2、12k-4f1、2a-4f1、12k-4f2和2b-12k晶位之间的分子场作用,从而使居里温度Tc下降;(3)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并结合Raman分析和Rietveld结构精修证实了Cu2+喜占2b和4f2晶位,且占据比例约为1:2,同时适量的La-Cu取代可显着提升M型钡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4πMs、剩磁4πMr、各向异性场Ha和密度d,减小气孔率p。其次,在明确以Ba0.8La0.2Fe11.8Cu0.2O19为主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Bi2O3和Bi2O3+CuO组合掺杂M型钡铁氧体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并对Bi2O3+CuO组合掺杂的烧结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低熔点Bi2O3可在晶界间形成液相,促进固相反应的进行,因而适量的Bi2O3可减小Ba0.8La0.2Fe11.8Cu0.2O19铁氧体的气孔率p,提高烧结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4πMs、剩磁4πMr和密度d;(2)在Bi2O3+CuO组合掺杂中,晶界处的Bi2O3和CuO在700°C时可形成Bi2CuO4,Bi2CuO4和Bi2O3混合相的熔点低于Bi2O3,因而适量的Bi2O3+CuO组合掺杂可促进晶粒均匀性和致密化生长,进一步提高烧结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4πMs、剩磁4πMr和密度d。然后,研究了制备工艺(预烧温度和二次球磨时间)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磁场成型制备出高性能M型钡铁氧体。结果表明:(1)预烧温度会影响材料的烧结活性,适宜的预烧温度可调控晶粒的生长速率,促进晶粒致密化和均匀性生长,进而提高烧结样品的密度d、饱和磁化强度4πMs和剩磁4πMr;(2)适宜的二次球磨时间可改善M型钡铁氧体的显微结构和性能,但长时间二次球磨则会引入杂质,导致材料性能恶化;(3)采用Ba0.8La0.2Fe11.8Cu0.2O19铁氧体为主配方,Bi2O3+CuO组合为助烧剂,预烧温度为1150°C,二次球磨时间为14 h,通过磁场成型工艺制备的M型钡铁氧体具有高度的c轴取向,材料的铁磁共振线宽ΔH优于目前关于M型钡铁氧体块材的文献报道。最后,基于自主研制的高性能M型钡铁氧体材料,通过HFSS仿真软件对自偏置微带环行器的结构和尺寸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半导体光刻技术和磁控溅射工艺制作环行器实物。结果表明:(1)铁氧体基板厚度h和中心圆盘半径R影响铁氧体与电磁波的耦合强度以及环行器的端口阻抗匹配程度,同时减小中心圆盘半径R会降低“+”模和“-”模的谐振频率,使环行器的中心频率f0移向低频;(2)采用λg/4波长变换器作为大Y结,其尺寸的变化主要影响环行器的回波损耗|S11|和隔离度|S12|,环行器的中心频率f0会随着大Y结长度LY的增加或宽度WY的减小逐渐向低频移动;(3)采用双Y结可增大环行器的带宽,与小Y结的长度Ly不同,宽度Wy对中心频率f0影响不大,同时减小小Y结的尺寸可降低插入损耗|S21|,增大回波损耗|S11|和隔离度|S12|;(4)基于Ba0.8La0.2Fe11.8Cu0.2O19铁氧体制作的自偏置微带环行器的体积较小,在29.529.9 GHz频段内,回波损耗|S11|和隔离度|S12|实测值均大于15 dB,同时插入损耗|S21|<2.8 dB,具有良好的环行功能。

林燕[9](2009)在《LiFePO4/C正极材料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橄榄石结构LiFePO4因低廉的价格、无污染且循环性能、安全性能优良等优点而成为极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但该材料较低的电导率及锂离子扩散能力使其在动力型电池用正极材料上受到极大限制,因而改善LiFePO4的大电流放电能力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也是实现LiFePO4在动力电池上实用化的关键。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FePO4/C材料,采用XRD/Rietveld、SEM、TEM、元素分析、BET、Raman光谱等材料分析方法以及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对合成过程中采用的铁源(Fe3+和Fe2+)、络合剂及碳源(柠檬酸和乙二醇)、溶胶pH值、干凝胶的预处理、烧结的温度、烧结时间和烧结气氛(氮氢混合气中氢气含量)等关键工艺参数对LiFePO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高性能LiFePO4/C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参数,揭示了LiFePO4/C材料的结构和倍率性能的关系及LiFePO4/C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尤其是高倍率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溶胶凝胶法的制备工艺及参数能成功制备适量碳包覆的LiFePO4/C正极材料,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可通过改变相应制备工艺和参数进行调节和优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制备工艺,可获得原位碳包覆量较少(~2 wt.%)、颗粒细小和具有适量高电导率的铁磷化合物含量的LiFePO4/C材料。研究获得的LiFePO4/C正极材料其0.1 C、1 C、5 C和10 C容量可分别达到157、124、92和70 mAh/g。本文研究的LiFePO4/C正极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其倍率性能受材料中LiFePO4活性物质的含量、颗粒尺寸及其分散程度、铁磷化合物含量和LiFePO4的结晶完整性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作用程度还与材料的放电倍率有关。在较低的放电倍率下,LiFePO4的含量、结晶的完整性和颗粒尺寸对其容量起到关键作用,LiFePO4结晶完整、颗粒尺寸较细小及较高的活性物含量是LiFePO4/C材料具有较高容量的关键。随着放电倍率的增加,适量高电导率的铁磷化合物相可显着提高LiFePO4的利用率,对提高其倍率性能起到关键作用。在LiFePO4/C具有较小颗粒尺寸的条件下,少量的Fe2P相(~2wt.%)即可明显提高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即使在样品颗粒尺寸相对较大时,适量的Fe2P也能较明显地改善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在一定范围内,Fe2P相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LiFePO4的倍率性能,但Fe2P含量过高,降低了有效活性物质的质量,使材料的容量降低,其含量宜低于10 wt.%。交流阻抗谱及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材料的动力学性能也随LiFePO4/C颗粒的细化和原位铁磷化合物相的适量增加而明显提高,与其较高放电倍率下的容量特性相一致。

袁楠[10](2016)在《碳化硼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能作为高效、清洁、可持续利用的新型能源,日益受到关注。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飞速发展,核反应堆卸出的乏燃料日趋增多,开发一种乏燃料贮运用的高性能中子吸收材料已成为必然。目前,国内核电站所使用的中子吸收材料基本上都是进口的,因此,中子吸收材料的国产化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粉末冶金技术原理,分别采用冷压-真空烧结法和快速热压法制备中子吸收用B4C/Al复合材料,对冷压-真空烧结法和快速热压法的工艺过程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对最终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取得以下成果:(1)通过冷压-真空烧结法制备B4C/Al复合材料,在冷压过程中,压坯密度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压制过程符合经典压制方程的描述,尤以黄培云方程最为近似。在真空烧结过程中,烧结体密度随着真空烧结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最终趋于平稳,随着真空烧结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在热轧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密度随热轧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2)冷压-真空烧结法制备的B4C/Al复合材料,其物相组成为B4C和Al两相,没有明显的缺陷相A14C3生成。当碳化硼的含量为36wt%时,在400MPa下进行冷压成形,600℃、2h进行真空烧结,500℃C进行道次热轧制备的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达到98.13%,其抗弯强度为284MPa,硬度为71HB。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既有铝合金基体的韧性撕裂,也有碳化硼颗粒的解理断裂,同时还包含着碳化硼颗粒与铝合金基体之间的界面脱粘,是多种断裂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3)采用快速热压法制备的B4C/Al复合材料,其物相组成为Al和B4C两相,B4C颗粒均匀地镶嵌在铝合金基体中,颗粒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紧密。复合材料的密度随预压制压力增大而增大,随B4C含量增加而降低,在热压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铝合金液充分填充压坯孔隙以实现高致密。当B4C含量(质量分数)为30%,在150MPa预压制,530℃、10MPa热压制备的复合材料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87%。经T6态热处理后,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均提高,分别达到123HB和394MPa,在T6热处理前材料的断裂方式是韧性断裂,在T6热处理后有向脆性断裂转变的趋势。(4)冷压-真空烧结法原材料利用率高,后续加工量少,生产成本低,但其工序较为复杂,需要后期致密化工艺,制备的材料尺寸较小,适用于形状精确的零部件生产。相较之下,快速热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更加致密,力学性能更高,且工艺更为简单,能耗更低,结合热轧工艺,可用于大尺寸板材的生产,但对该工艺热压模具有较高的要求。

二、烧结过程影响因素(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结过程影响因素(上)(论文提纲范文)

(1)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绿色生产理论基础
    2.3 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4 企业绿色生产相关政策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其绿色生产状况分析
    3.1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2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状况分析
    3.3 钢铁企业焦化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3.4 钢铁企业烧结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3.5 钢铁企业炼铁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3.6 钢铁企业炼钢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3.7 钢铁企业轧钢工序绿色生产管理
    3.8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案例研究
    3.9 本章小结
4 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 政府管制因素的理论分析
    4.2 公众监督因素的理论分析
    4.3 市场利益相关者因素的理论分析
    4.4 绿色生产技术因素的理论分析
    4.5 企业绿色氛围因素的理论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模型构建
    5.1 基于扎根理论的钢铁绿色生产影响因素选择
    5.2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建
    5.3 本章小结
6 量表的设计与检验
    6.1 量表开发的(理论)原则和流程
    6.2 量表的设计
    6.3 预调研与量表检验
    6.4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6.5 数据正态性检验
    6.6 正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7 本章小结
7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2 钢铁企业特殊因素的差异性检验
    7.3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外部影响因素的全模型检验
    7.4 绿色氛围的调节效应检验
    7.5 绿色生产行为结果与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和绿色生产意愿关系检验
    7.6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修正
    7.7 本章小结
8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对策建议
    8.1 钢铁企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8.2 引导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对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病预测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职业卫生工作对策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铝基复合材料的种类
        1.2.1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2.2 晶须或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2.3 连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2.4 单丝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1.3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主要制备方法
        1.3.1 固相法
        1.3.2 液相法
    1.4 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2.1 实验材料
    2.2 混料工艺
    2.3 差分扫描量热分析(DSC)
    2.4 复合材料的原位烧结合成
    2.5 原位熔体反应制备复合材料
        2.5.1 Al-TiO_2-B_2O_3体系的原位熔体反应工艺
        2.5.2 Al-KBF_4-K_2TiF_6的原位熔体合成工艺
    2.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7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
    2.8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2.8.1 材料抗拉强度及延伸率
        2.8.2 材料显微硬度
        2.8.3 材料摩擦磨损测试
    2.9 实验中热力学计算
第三章 Al-TiO_2-B_2O_3系原位反应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粉料的球磨工艺
    3.3 Al-B_2O_3、Al-TiO_2、Al-TiO_2-B_2O_3体系热力学分析
        3.3.1 Al-TiO_2、Al-B_2O_3、Al-TiO_2-B_2O_3体系差热分析
        3.3.2 Al-B_2O_3体系
        3.3.3 Al-TiO_2体系
        3.3.4 Al-TiO_2-B_2O_3体系
    3.4 反应温度与反应动力学
        3.4.1 B_2O_3-Al体系不同反应温度与动力学研究
        3.4.2 TiO_2-Al体系不同反应温度与动力学研究
        3.4.3 Al-TiO_2-B_2O_3体系不同反应温度与动力学研究
    3.5 Al-TiO_2-B_2O_3体系的原位熔体反应
        3.5.1 压块压力对原位熔体反应的影响
        3.5.2 铝粉加入量对原位熔体反应的影响
        3.5.3 熔炼温度对原位熔体反应的影响
        3.5.4 加料顺序对原位熔体反应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熔盐体系原位熔体反应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
    4.1 引言
    4.2 超声对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2.1 显微组织
        4.2.2 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口分析
        4.2.3 摩擦磨损性能
    4.3 机械搅拌对颗粒增强A356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3.1 显微组织
        4.3.2 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口分析
        4.3.3 摩擦磨损性能
    4.4 机械搅拌、超声振动复合工艺对A356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4.1 复合工艺下的显微组织
        4.4.2 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口分析
        4.4.3 摩擦磨损性能
    4.5 TiB_2和TiB_2+Al_3Ti对A356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5.1 显微组织
        4.5.2 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口分析
        4.5.3 摩擦磨损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4)炼铁流程中铁矿石评价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铁矿粉烧结历史
    1.2 中国铁矿粉烧结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 铁矿粉烧结研究进展
    2.1 混合料制粒
        2.1.1 颗粒的粘接机理
        2.1.2 生球长大机理
        2.1.3 粘接剂
        2.1.4 制粒过程工艺参数优化
        2.1.5 制粒效果预测
    2.2 混合料烧结
        2.2.1 铁酸钙的产生机理
        2.2.2 混合料烧结特性
        2.2.3 化学成分对烧结液相生成特性影响
        2.2.4 烧结配料优化
        2.2.5 烧结效果预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湿容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3.1 湿容量的概念和测量设备
    3.2 矿物湿容量的测试
        3.2.1 原料分析
        3.2.2 矿物湿容量与矿物性质的关系
        3.2.3 小结
    3.3 矿物湿容量的数学模型
        3.3.1 湿容量的加和性
        3.3.2 湿容量的无孔模型
        3.3.3 湿容量的有孔模型
        3.3.4 湿容量的组合模型
        3.3.5 模型验证
        3.3.6 小结
    3.4 矿物吸水动力学
        3.4.1 矿物吸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3.4.2 模型验证和讨论
        3.4.3 小结
    3.5 基于湿容量概念的制粒过程优化
        3.5.1 实验设备
        3.5.2 实验原料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4 小结
4 铁矿石混合料制粒效果预测
    4.1 混合料制粒实验
        4.1.1 实验方案
        4.1.2 制粒效果评价标准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2.1 模型参数
        4.2.2 模型结构
        4.2.3 模型训练
        4.2.4 模型预测
    4.3 小结
5 铁矿石烧结过程中物理化学行为评价
    5.1 热力学计算
        5.1.1 液相量与温度的关系
        5.1.2 烧结过程相变化
        5.1.3 烧结反应热效应
    5.2 热力学计算验证
        5.2.1 熔化特性实验
        5.2.2 热重与差热分析
        5.2.3 相变化验证实验
    5.3 小结
6 混合料烧结效果预测
    6.1 混合料烧结实验
        6.1.1 实验设计
        6.1.2 烧结效果评价指标
        6.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6.2.1 模型参数
        6.2.2 模型结构
        6.2.3 模型训练
        6.2.4 模型预测
    6.3 小结
7 人工智能化的烧结配料方法
    7.1 数学模型
        7.1.1 目标函数
        7.1.2 约束条件
    7.2 模型求解
    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7.3.1 结果比较
        7.3.2 约束条件比较
        7.3.3 应用范围比较
    7.4 小结
8 智能矿相处理系统
    8.1 矿物反射率计算
        8.1.1 颜色模型
        8.1.2 模型转换
        8.1.3 反射率计算模型
        8.1.4 模型应用
        8.1.5 小结
    8.2 灰度直方图与矿物特征的关联性
        8.2.1 灰度直方图寻峰
        8.2.2 关联性验证
        8.2.3 小结
    8.3 基于高斯分布的矿物灰度直方图模型
        8.3.1 单种矿物的灰度分布规律
        8.3.2 多种矿物的灰度分布规律
        8.3.3 模型验证
        8.3.4 小结
    8.4 一种计算矿相含量的新方法
        8.4.1 数学模型
        8.4.2 模型求解
        8.4.3 模型应用
        8.4.4 小结
    8.5 智能矿相识别系统
        8.5.1 灰度共生矩阵
        8.5.2 特征参数与图像纹理的关联性
        8.5.3 模式识别方法
        8.5.4 方法验证
        8.5.5 小结
    8.6 智能矿相系统软件开发
9 铁矿石评价体系软件开发
    9.1 原料管理模块
    9.2 配料管理模块
    9.3 制粒预测模块
    9.4 烧结预测模块
    9.5 实例计算
10 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目录

(5)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制备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组成结构与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 层状富镍材料体系
        1.3.1 结构与反应机理
        1.3.2 富镍材料的问题与挑战
        1.3.3 富镍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1.3.4 其他挑战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主要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2.1.1 主要化学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材料制备方法及过程
        2.2.1 共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镍钴前驱体
        2.2.2 固相烧结制备正极材料
    2.3 材料的结构、组成与形貌
        2.3.1 X射线衍射(常规与Rietveld精修)
        2.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表征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3.4 热重(TG-DSC)表征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SEM)观察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TEM)观察
        2.3.7 粉末材料振实密度测试
        2.3.8 粒度分布测试
    2.4 扣式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池的组装
        2.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3章 高振实LiNi_(0.8)Co_(0.15)Al_(0.05)O_2前驱体合成研究
    3.1 引言
    3.2 共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镍钴前驱体的工艺研究
        3.2.1 合成工艺对结构的影响
        3.2.2 合成工艺对前驱体及正极材料形貌的影响
        3.2.3 合成工艺对振实密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烧结工艺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LiNi_(0.8)Co_(0.15)Al_(0.05)O_2烧结工艺优化
        4.2.1 LiNi_(0.8)Co_(0.15)Al_(0.05)O_2烧结程序的确定
        4.2.2 预烧温度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2.3 预烧时间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2.4 烧结温度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2.5 烧结时间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3 配锂量优化
    4.4 氧气流速优化及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LiNi_(0.8)Co_(0.15)Al_(0.05)O_2修饰及掺杂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钛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研究
        5.2.1 钛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与形貌观察
        5.2.2 钛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
    5.3 铌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研究
        5.3.1 铌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与形貌观察
        5.3.2 铌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氟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研究
        5.4.1 氟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与形貌观察
        5.4.2 氟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电化学性能测试
    5.5 铈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研究
        5.5.1 铈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与形貌观察
        5.5.2 铈掺杂LiNi_(0.8)Co_(0.15)Al_(0.05)O_2电化学性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LiNi_(0.8)Co_(0.15)Al_(0.05)O_2-LiMn_2O_4复合电极体系研究
    6.1 引言
    6.2 铝掺杂亚微晶LiMn_2O_4制备与性能研究
        6.2.0 烧结温度对LiMn_2O_4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6.2.1 烧结时间对LiMn_2O_4材料结构的影响
        6.2.2 烧结时间对LiMn_2O_4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6.2.3 铝掺杂LiMn_2O_4研究
    6.3 LiNi_(0.8)Co_(0.15)Al_(0.05)O_2-LiMn_2O_4复合电极体系研究
        6.3.1 复合电极物理性质表征
        6.3.2 混合比例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双圆柱模型的钛丝烧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2.1 对于钛丝烧结的研究
        1.2.2 双球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引申研究
        1.2.3 烧结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1.2.4 烧结模型研究存在的不足
        1.2.5 烧结模型的研究方向
    1.3 钛烧结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1.3.1 钛烧结多孔材料的制备
        1.3.2 烧结多孔钛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
        1.4.1 研究内容
        1.4.2 课题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的准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
        2.4.1 实验设备
        2.4.2 分析方法
第3章 双圆柱模型理论及钛丝烧结物质迁移机制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双圆柱模型的基本几何关系
    3.3 烧结颈部生长机制
        3.3.1 粘性流动机制
        3.3.2 体积扩散机制
        3.3.3 表面扩散机制
        3.3.4 蒸发凝聚机制
        3.3.5 晶界扩散机制
        3.3.6 钛丝烧结过程中物质迁移机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钛丝烧结物质迁移机制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烧结节点组织形貌
    4.3 确定钛丝烧结的物质迁移机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原料组成对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纳米管简介
        1.2.1 碳纳米管的结构
        1.2.2 碳纳米管的性质
        1.2.3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1.2.4 碳纳米管的纯化
    1.3 CNTs/Cu复合材料
        1.3.1 CNTs/Cu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1.3.2 CNTs/Cu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
        1.3.3 碳纳米管和稀土对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1.3.4 CNTs/Cu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铜粉粒度对CNTs/Cu复合材料拉强度和电导率性能的影响
    2.1 实验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设计及流程
        2.1.4 CNTs/Cu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2.1.5 CNTs/Cu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及形貌分析
    2.2 实验结果分析
        2.2.1 碳纳米管的纯化
        2.2.2 CNTs/Cu复合粉体的性能
        2.2.3 粒度对CNTs/Cu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2.2.4 铜粉粒度对CNTs/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2.2.5 铜粉粒度对CNTs/Cu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
        2.2.6 铜粉粒度对CNTs/Cu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稀土含量对CNTs/Cu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和电导率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设计及流程
        3.1.4 CNTs/Cu复合材料材料性能测试
        3.1.5 微观组织结构及形貌分析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稀土加入量对球磨过程CNTs/Cu复合粉体晶粒尺寸影响
        3.2.2 稀土加入量对球磨过程中CNTs/Cu复合粉体形貌影响
        3.2.3 稀土加入量对CNTs/Cu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和结构影响
        3.2.4 稀土加入量对CNTs/Cu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影响
        3.2.5 稀土加入量对CNTs/Cu复合材料电导率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NTs/Cu复合粉体原料组成的优化
    4.1 响应曲面实验
        4.1.1 实验方案设计
    4.2 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4.2.1 抗拉强度的数学模型
        4.2.2 电导率数学模型
    4.3 响应曲面法的优化
        4.3.1 原料配方对CNTs/Cu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
        4.3.2 原料配方对CNTs/Cu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
    4.4 优化参数的确定与模型的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高性能M型钡铁氧体及在毫米波环行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针对自偏置环行器用钡铁氧体材料的技术要求
        1.2.1 M型钡铁氧体材料的性能要求
        1.2.2 M型钡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1.3 M型钡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离子取代研究
        1.3.2 掺杂改性研究
        1.3.3 工艺优化研究
        1.3.4 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1.4 环行器概述
        1.4.1 环行器基本结构介绍
        1.4.2 微带环行器研究动态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离子取代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La取代M型钡铁氧体的研究
        2.2.1 La取代M型钡铁氧体离子占位分析
        2.2.2 La取代M型钡铁氧体居里温度计算
        2.2.3 La取代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影响分析
    2.3 La-Co取代M型钡铁氧体的研究
        2.3.1 La-Co取代M型钡铁氧体离子占位分析
        2.3.2 La-Co取代M型钡铁氧体布里渊函数温度特性研究
        2.3.3 La-Co取代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影响分析
    2.4 La-Cu取代M型钡铁氧体的研究
        2.4.1 La-Cu取代M型钡铁氧体离子占位分析
        2.4.2 La-Cu取代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添加剂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Bi_2O_3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分析
    3.3 Bi_2O_3/CuO复合掺杂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分析
    3.4 烧结机制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备工艺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预烧工艺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分析
    4.3 球磨时间对M型钡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分析
    4.4 磁场成型M型钡铁氧体性能表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偏置环行器的优化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微带环行器工作原理
    5.3 微带环行器的设计与计算
        5.3.1 微带环行器设计基础
        5.3.2 微带环行器阻抗匹配设计
    5.4 自偏置微带环行器的优化仿真设计
    5.5 自偏置环行器装配与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LiFePO4/C正极材料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
    1.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3.1 LiCoO_2正极材料
        1.3.2 LiNiO_2正极材料
        1.3.3 LiMn_2O_4正极材料
        1.3.4 LiFePO_4等多阴离子正极材料
        1.3.5 V系正极材料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4.1 碳负极材料
        1.4.2 非碳负极材料
    1.5 电解质
第2章 文献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2.1 LiFePO_4的基本性能
        2.1.1 LiFePO_4的结构特性
        2.1.2 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
        2.1.3 LiFePO_4的其它性能
    2.2 LiFePO_4的制备方法及改性
        2.2.1 LiFePO_4的制备方法
        2.2.2 LiFePO_4改性研究
        2.2.3 LiFePO_4的电导率
    2.3 选题背景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3章 实验方法和设备
    3.1 LiFePO_4/C材料的制备
        3.1.1 原材料
        3.1.2 LiFePO_4/C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3.2 LiFePO_4/C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3.2.1 LiFePO_4/C的晶体结构及样品的相组成
        3.2.2 LiFePO_4/C材料的形貌
        3.2.3 LiFePO_4/C材料的粒度和比表面积测试
        3.2.4 热重分析(TG)
        3.2.5 LiFePO_4/C材料中碳的含量和结构的测试
        3.2.6 LiFePO_4/C材料中微量杂质相的检测
    3.3 LiFePO_4/C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3.3.1 电池装配
        3.3.2 电化学容量测试
        3.3.3 循环伏安测试(CV)
        3.3.4 交流阻抗谱测试(EIS)
第4章 柠檬酸为络合剂与不同铁源合成LiFePO_4/C材料
    4.1 引言
    4.2 柠檬酸加入量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2.1 硝酸铁与柠檬酸合成LiFePO_4/C材料
        4.2.2 草酸亚铁与柠檬酸合成LiFePO_4/C材料
    4.3 溶胶pH值对LiFePO_4/C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4 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对LiFePO_4/C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4.1 干凝胶的热重分析
        4.4.2 烧结温度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4.3 烧结气氛对LiFePO_4/C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乙二醇为络合剂与不同铁源合成LiFePO_4/C材料
    5.1 引言
    5.2 乙二醇加入量对LiFePO_4/C材料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2.1 硝酸铁与乙二醇合成LiFePO_4/C材料
        5.2.2 草酸亚铁与乙二醇合成LiFePO_4/C材料
    5.3 溶胶pH值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4 烧结温度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5 过化学计量比铁源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5.1 过化学计量比铁源合成LiFePO_4/C材料的结构
        5.5.2 过化学计量比铁源对LiFe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干凝胶预处理对LiFePO_4/C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干凝胶球磨处理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2.1 LiFePO_4/C材料的结构
        6.2.2 LiFe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6.3 干凝胶预烧结处理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3.1 LiFePO_4/C材料的结构
        6.3.2 LiFe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6.4 干凝胶的球磨和预烧结处理对LiFePO_4/C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4.1 LiFePO_4/C材料的结构
        6.4.2 LiFe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6.4.3 LiFePO_4颗粒尺寸对放电过程中LiPO_4与LiFePO_4相变行为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烧结温度对LiFePO_4/C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LiFePO_4/C材料的结构
    7.3 LiFePO_4/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7.4 LiFePO_4/C材料的交流阻抗谱
    7.5 LiFePO_4/C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影响LiFePO_4/C材料高倍率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
    8.1 引言
    8.2 LiFePO_4的结晶性对LiFePO_4/C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8.2.1 烧结时间对LiFePO_4的结晶性的影响
        8.2.2 LiFePO_4的结晶性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8.3 原位铁磷化合物的生成及其对LiFePO_4/C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8.3.1 不同气氛中合成LiFePO_4/C材料
        8.3.2 乙二醇加入量和烧结温度的协同作用对LiFePO_4/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络合剂、碳源、铁源及溶胶pH值对LiFePO_4/C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9.2 干凝胶预处理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9.3 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对LiFePO_4/C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9.4 LiFePO_4结晶性和Fe_2P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对LiFePO_4/C材料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9.5 对将来研究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碳化硼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中子吸收原理概述
        1.2.1 中子的定义及其分类
        1.2.2 中子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1.2.3 中子吸收
    1.3 中子吸收材料的种类
        1.3.1 硼钢
        1.3.2 硼铝合金
        1.3.3 含硼有机聚合物
        1.3.4 碳化硼/铝
    1.4 碳化硼/铝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
        1.4.1 液态金属浸渗法
        1.4.2 金属熔炼法
        1.4.3 粉末冶金法
    1.5 碳化硼/铝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5.1 国外研究进展
        1.5.2 国内研究进展
    1.6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的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碳化硼粉
        2.1.2 铝合金粉
    2.2 实验仪器
    2.3 碳化硼/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路线
        2.3.1 冷压-真空烧结法工艺路线
        2.3.2 快速热压法工艺路线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物相分析
        2.4.2 显微组织观察
        2.4.3 密度的测试
        2.4.4 硬度的测试
        2.4.5 抗弯强度的测试
第三章 冷压-真空烧结法制备B_4C/Al复合材料及力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冷压行为的研究
        3.2.1 压制压力对压坯密度的影响
        3.2.2 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关系的解释
    3.3 真空烧结行为的研究
        3.3.1 真空烧结温度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
        3.3.2 真空烧结时间对烧结体密度的影响
    3.4 热轧行为的研究
        3.4.1 热轧温度对B_4C/Al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3.4.2 热轧对B_4C/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改善
    3.5 冷压-真空烧结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测试与分析
        3.5.1 物相组成
        3.5.2 硬度与抗弯强度
        3.5.3 断裂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快速热压法制备B_4C/Al复合材料及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快速热压工艺及碳化硼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4.2.1 预压制压力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4.2.2 碳化硼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4.2.3 热压行为的研究
    4.3 快速热压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测试与分析
        4.3.1 物相组成
        4.3.2 硬度与抗弯强度
        4.3.3 宏观形貌
    4.4 T6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T6热处理对微观组织的改善
        4.4.2 T6热处理对硬度的影响
        4.4.3 T6热处理对抗弯强度的影响
        4.4.4 T6热处理前后试样断口形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烧结过程影响因素(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钢铁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张孟豪.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2]乌鲁木齐厂矿企业职业卫生与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 卢耀勤.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刘伟国. 南昌航空大学, 2018(10)
  • [4]炼铁流程中铁矿石评价体系构建[D]. 吕学伟. 重庆大学, 2010(12)
  • [5]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材料LiNi0.8Co0.15Al0.05O2制备及改性研究[D]. 刘宝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基于双圆柱模型的钛丝烧结机制研究[D]. 宋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原料组成对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 许忠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8]高性能M型钡铁氧体及在毫米波环行器中的应用研究[D]. 邬传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18(10)
  • [9]LiFePO4/C正极材料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 林燕. 浙江大学, 2009(12)
  • [10]碳化硼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D]. 袁楠.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