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力学 - 第 1 章力

第 1 部分力学 - 第 1 章力

一、第一篇 力学──第一章 力(论文文献综述)

单衍可[1](2018)在《单分子技术荧光显微平台的开发及其在动力学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分子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定量观察并测量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方式,而且能够提供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信息。单分子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力学的单分子技术,二是基于光学的单分子技术。本研究主要使用基于光学的单分子技术,开发了基于单分子技术的荧光显微成像平台,并探索了其在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分析和便携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首先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全内反射显微成像的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single molecul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smFRET)测量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开展了对ydaO核糖开关及其折叠动力学的研究,探索了ydaO核糖开关的工作机制;之后,开发了基于荧光信号探测的便携式快速单分子检测系统,通过对单个纳米磁珠体系的荧光成像,实现了对汞离子的精确检测,探索了单分子检测技术在现场检测领域的应用。smFRET技术可以对蛋白质及RNA构象开展高精度的定量分析,然而目前尚没有商业化的smFRET系统。为了开展对于ydaO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的分析,本工作结合样品微流通道的制备、单分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构建和单分子荧光信号处理软件的设计,开发了基于全内反射显微成像的smFRET测量平台。该测量平台可以实现对于双波长荧光信号的实时成像与采集,成像分辨率可以达到2.2微米,接近衍射极限;在采集帧率为每秒10幅时,其信噪比可以达到26.8 dB,因此该平台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荧光信号采集。另外结合软件系统,该测量平台可以实现对于双荧光视场的校准、单分子时序信号的提取以及统计与拟合。该平台的成功构建能够为ydaO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使用基于全内反射显微成像的smFRET测量平台,本工作开展了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ubtilis)ydaO核糖开关的折叠动力学机制研究。首先结合ydaO核糖开关荧光标记位点的设计、片段的纯化和连接,实现了全长目的ydaO核糖开关供体及受体荧光的双标记。进而基于smFRET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定量研究了 ydaO核糖开关中三个关键结构域(两个环二腺苷酸(cyclic diadenosine monophosphate,c-di-AMP)结合位点和一个假结)的构象变化对Mg2+,c-di-AMP和配体类似物ATP浓度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当无配体、有配体以及有配体类似物存在时,ydaO核糖开关存在四种关键构象。另外结合动力学分析,证明结合位点1作为可用于第一个c-di-AMP配体的结合支架,进而有利于结合位点2识别第二个c-di-AMP;高浓度的配体促进了假结形成过程中中间FRET状态的形成;有争议的c-di-AMP类似物ATP可诱导不同RNA构象之间的快速转变(时间小于1s),证明ATP可以结合这种核糖开关基序,但不是主要配体。该基于smFRET的ydaO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研究为ydaO核糖开关工作机制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单分子技术不仅能够对核糖开关等生物大分子开展高精度的定量分析,而且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耗样量少和准确性好等优点,在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索单分子技术在便携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本工作结合基于智能手机的显微成像系统和用于荧光信号识别与分析的智能手机应用,开发了基于荧光信号探测的便携式快速单分子检测系统:通过对单个纳米磁珠体系的荧光成像,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高度特异的汞离子检测;而且其检测限仅为1 nM,并在1 nM和1 μM之间单个荧光信号强度之和与汞离子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证明该便携式快速单分子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于汞离子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定量测量。另外,结合3D 打印,该检测系统尺寸仅为170 mm(长)×113 mm(宽)×168 mm(高),并且无需外部电源,因此该便携式快速单分子检测系统有望应用于现场检测中。本工作在开发基于单分子技术的荧光显微成像平台的基础上,分别探索了其在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分析以及便携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本工作相关方法和结论可为基于荧光探测的单分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物大分子机制研究与检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华波[2](2018)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有赖于共同体的发展。共同体是人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共同活动的本性。人们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共同存在性”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存在的根本属性。人是共同体中的人,共同体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及个人实现变革的条件,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共同体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处于中轴线的地位。马克思一生都在认识、研究和探索人类共同体既有存在形式、共同活动方式、依赖关系及其历史进程的问题。他的探索和研究都集中于,何种共同体形式下能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找到了出路,就是致力于通过无产阶级的解放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本文以“史”为线、以“论”为要,系统、整体、规范、严谨地梳理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发展的来龙去脉,按照理论渊源、演变及评论逐步展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具有思想史和科学体系的理论价值,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坚信共产主义理想的需要,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是无产阶级专政走向“真正共同体”的指导。本文是国内外第一篇从“史”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比较完整、系统的全景式的研究,能够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起到较好的补充。全文共十章,以规范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原则,分五个时期(第五章至第十章)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进行了全景式展现。论文的研究思路:首先是对马克思文献中涉及共同体文章和着作进行了细致阅读和深入研究;然后根据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成脉络和不同时期呈现的理论特点,分五个时期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萌芽时期”、“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一)”、“发展时期(二)”、“完善时期”进行了严谨、细致而翔实地梳理;再次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做了论述,对“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与主要范畴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最后对马克思着作中与“共同体”有关的术语运用及特点进行了清理、归类和辨析,并就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构建提供的政治智慧和有益启示进行了探讨。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期依据、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等五个方面对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做了简略论述。第三章对“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与主要范畴做了界定和阐述。第四章对马克思着作中与“共同体”有关的术语运用及特点做了清理、归类与辨析;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分期依据做了说明。第五章对1835年8月—1841年4月这个时期马克思的早期文献进行了研究,探究其萌芽时期的共同体思想。第六章对1842年5月—1845年2月期间的十二篇文献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初创时期的共同体思想。第七章对1845年春—1848年2月期间的六篇文献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形成时期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时期按照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1848年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革命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时间跨度大致是1848年2月—1879年9月),另外一条线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得到发展(时间跨度大致是1857年—1883年),这就是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第十章对马克思晚年(时间跨度大致是1879年秋—1882年底),即共同体思想的完善时期进行了研究。结语部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做了探讨和思考。

苏日娜[3](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赵雷[4](2004)在《断层错动引发基岩上覆土层破裂及其对埋地管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发震断层基岩错动引发上覆土层的破裂是导致埋地管线破坏的主要原因。导致上覆土层的破裂的因素有基岩断层位错类型、断层面倾角、断层位错量及上覆土层的厚度与分布状况等。基岩断层位错类型、断层面倾角和断层位错量等情况与断层的性质及断层上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大小相关,它们可利用地震地质研究成果来估计。而基岩上覆土层的影响则既与地震断层的性质有关也与土层本身的条件有关。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掌握基岩断层错动上覆土层的破裂过程及其对跨断层埋地管线的影响。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单一均匀土质和含有软硬夹层的基岩上覆土层破裂过程;第二部分研究上覆土层破裂对埋地管线的影响。 本文第一部分运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发震断层基岩错动引发上覆土层破裂反应的过程及破裂状态。研究中不但考虑了均匀土质的上覆土层情况,也考虑了上覆土层中含软、硬夹层的情况,以全面了解上覆土层的破裂状态。本部分研究工作得到的主要成果有: a) 建立了考虑土体本构非线性和土体开裂滑移特性的断层基岩错动引发上覆土层破裂状态分析与模拟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计算方法; b) 从理论上首次模拟揭示了土层地表破裂出现并不意味着断层破裂从基岩贯穿土层至地表的地震震害现象; c) 探讨了上覆土层中软、硬夹层对上覆土层破裂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土层中软弱夹层的存在,能延缓上覆土层的破裂,但当软弱层埋置较深时,上覆土层一旦破裂,则其破裂范围较大;软弱夹层的厚度对上覆土层破裂的进程和范围也有影响;上覆土层中的硬夹层对上覆土层的破裂进程和最终破裂状态影响很小,其作用可不予以考虑。 本文第二部分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来计算分析上覆土层破裂对埋地管线产生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 a) 上覆土层存在,可以消耗一部分基岩位错释放出的能量,避免管线遭到突发力的作用而导致的脆性破坏。且其厚度影响埋地管线产生塑性应变的长度。上覆土层的破裂迹线与埋地管线的交汇处是管线最易发生破裂失效的位置。 b) 断层两侧的管线在垂直方向上产生的相对位移基本不随上覆土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基岩位错量的大小是决定管线失效与否的关键因素。 c) 上覆土层的土质不同对埋地管线的变形位置和变形大小有明显影响。 对上覆土层破裂过程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细化了研究内容,统计分析了计算结果,得出了一些新的特性与规律性认识。本文第二部分的工作仅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初步的结论。

董源莉[5](2015)在《自考本科与普通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本,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外都在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和自学成才,而编撰适合广大自学成才者学习的教材就非常必要。在我国三十多年来一直实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中,物理课程一直作为高等教育自考本科工科类多数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此,比较研究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以修订或编撰具有时代性的自学考试的本科物理教材就很有必要。查阅文献可知,关于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研究比较少,而用定量的研究方法讨论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难度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就更少,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现行与旧版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纵向比较及现行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与现行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的横向比较得出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难度值比较数据,同时比较得出内容体系、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层次比例、例习题的设置以及编排风格方面的差异,以期能在修订或编撰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时候,给予参考性建议。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选取自考本科和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现行与旧版的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比较、现行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比较、现行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与现行普通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比较等三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相对旧版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现行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内容模块减少了2个:知识点减少了77个;总难度值减小了124;平均难度值增加0.14;例题数量增加了24个;习题数量减少21个,习题题型增加;编排风格基本一致,均紧扣考试大纲。二、现行普通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共有特征是内容覆盖面广、模块编排顺序自成体系、知识点平均为308.50个、总难度值平均为675.25,平均难度值平均为2.24,学习具有选择性、例题数量平均为169.75个、习题题型少但数量平均为832个、重视思考性、栏目设置多、侧重教学和指导学生自学、印刷排版灵活、教辅资料配套、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等,编排风格各具特色。三、相对现行普通本科工科类代表物理教材,现行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风格迥异:内容覆盖面减小了约50%、知识点少了180个、总难度小了426、平均难度值小了0.16、没有设置选学内容、例题少了42个、习题题型多但数量少了63.23%、栏目少、侧重指导自学和考试辅导、排版印刷传统、网络课堂系统化规范化。最后得到启示,修订或编撰自考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时在定位教材的主要功能为辅助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础上,可略增加整体难度,保持平均难度,可借鉴普通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的编排风格,如设置少量选学内容、适当调整知识模块的编排顺序、适当添加栏目、艺术排版、设置少量的思考题以及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等。

计海庆[6](2005)在《“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 ——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文中认为本文要解决两个问题:“‘机器人’观念是如形成的”和“该观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前一个问题,笔者是通过分析技术的本质来解答的;对后一个问题,是通过考察人和机器(人)的关系来完成的。 技术本质上是人类的制作活动,它和劳动、交往并列为在人的存在过程中必然要从事的三种活动。本文在亚里士多德的“技术作为制作活动”定义基础上,提出:技术是一个有着明确起点和终点的过程,起点是制作者思想中制品的理念,终点是最后生成的制品,当中是运用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艺流程。技术的本质属于一个从人到物的关系结构,即“人→物”。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工具论的和理念论的,并不随着制作过程的结束而终止,当这两种思维模式作用到人身上时,也就是说二者越出了“人→物”的关系结构,作用到“人→人”的关系结构中后,“机器人”的观念产生了。工具论的思维把人当成了工具,把人的存在设定成了一种功能性的存在:而理念论的思维把人的身体和心灵所能实现的功能,进行了数学化和机械化的理解;二者共同作用下,人的存在被还原为一个理念,一个思想中的模型,类似于制作活动中制品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人是机器”的机械论的人类自我认识,“人是机器”提出,实质上就是“机器人”的观念的形成。 “机器人”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和机器(人)的关系上。在“功能等价”思维的作用下,如果把机器的动作和人的(身体)劳动等价,那么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的劳动。产生的后果便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的:大量工人由于机器的应用而丧失了生活资料。在理念论思维的越界作用下,如果把心灵的能力归结为仅仅是数学计算,那么计算机便可以通过功能等价的方式“替代”人的心灵活动,进而在“深蓝事件”的讨论中,转变为关于“计算机是否已经超越了人”的争论。最后,如果在“功能等价”思维的作用下,真的制作出了一个真正的机器人(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那么科幻小说中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又将是怎样。通过考察人和机器的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功能等价”的思维不能越界作用到人身上,否则只会产生扭曲的人和机器(人)关系。这也证明了“机器人”观念本身是不应该产生的,是一种越界的误用。

黄昆[7](2005)在《加压氰化法提取铂族金属新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两类典型的铂族金属资源:云南大理地区金宝山低品位原生铂钯硫化矿浮选精矿(以下简称低品位铂钯浮选精矿)及失效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以下简称失效汽车催化剂),采用加压氰化(或称高温氰化)法新工艺从中高效提取回收铂族金属。 对金宝山低品位铂钯浮选精矿,采用现有的火法工艺无法进行经济有效地处理。本文首次提出了浮选精矿直接加压氧化酸浸预处理→加压氰化→置换富集贵金属的全湿法处理创新工艺。完成了新工艺的实验室小试研究、放大验证及50升高压釜批量处理5kg浮选精矿的扩大试验。新工艺突破了传统火法技术思路的局限,为我国低品位原生铂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高效率、短流程、污染小、操作条件好的新技术途径。 工艺条件试验分别考察了低品位铂钯浮选精矿加压氧化酸浸预处理以及加压氰化浸出过程中各种工艺控制条件及技术参数对铜、镍氧化浸出率以及铂、钯氰化浸出率的影响。试验优选出的加压氧化酸浸工艺条件为:浮选精矿湿磨至粒度98%-200目,反应液固比L∶S=4∶1,硫酸用量20 wt%,最高反应温度200℃,时间8h,体系氧压恒定2.0MPa。Cu、Ni、Co等贱金属加压酸浸出率均达到99%以上。加压氰化浸出条件为:氰化钠用量2.5 wt%,浸出反应温度160℃,恒温1h,空气气氛,压力2.0MPa,矿浆液固比L∶S=4∶1。最佳条件下的批量处理600g浮选精矿的小型放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Pt、Pd二段氰化浸出率可高达98%以上。 用50升高压反应釜进行批量5kg的扩大试验结果重现了小试研究的各项指标。全工艺铂、钯回收率从浮选精矿到贵金属置换富集物达到:Pt 90%~94%,Pd99%。富集物中Pt、Pd的品位高达56.0%~59.3%,与浮选精矿相比富集了六千多倍,加上Rh、Ir、Au、Ag,富集物中贵金属品位达到70%~90%。Cu、Ni、Co金属浸出率也达到99%以上。在扩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金属平衡,就浮选精矿中S、Fe、MgO、SiO2及贵金属等在流程中的走向与传统的火法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讨论。 对失效汽车催化剂,研究发现,为获得较高的铂族金属加压氰化浸出率,必须在氰化浸出前对物料进行预处理。提出了加压碱浸预处理→加压氰化→置换富

徐林荣[8](2001)在《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和加筋垫层处理软基的性状研究》文中认为高等级铁路和公路的建设需要解决①特种土作为路基填料、②工后沉降控制两大技术难题。其中,用土工格栅处理的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被认为缓解路基填料紧张的可行方法之一,而加筋垫层技术与其它的软基处理方法的合理搭配,并考虑填筑速率对沉降影响的施工工艺,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对软基路堤的沉降甚至工后沉降有控制作用。本文以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集中力量开展控制变形的特种土作填料的物理改良技术和加筋垫层在控制沉降软基处理的作用研究,其核心是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关系。为此,进行了为确定土工格栅工程特性和寻找质量控制指标的拉伸试验、筋土界面设计参数合理获取的拉拔试验及其配套土工试验、软基上路堤填筑过程中坡脚的侧向位移及其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室内模拟试验。获取了下列主要成果: 1.提出了将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延伸速率作为土工格栅的质量控制指标,并将士工格栅延伸速率纳入某些工程设计参数;建议土工格栅的延伸率测试试样宽度至少3根,长度至少3节;并发现土工格栅抗拉强度随宽度增加而递增,土工格栅延伸率随拉伸速率、试样长度增加而减小,当拉伸速率较大时,延伸速率与试样长度、宽度均有关;反之则基本无关。 2.用弹簧模拟土体的侧向刚度,用可滑动的特殊抽屉模拟软基填筑路堤坡脚的边桩,并基于对边桩侧向位移速率影响程度室内模型试验测试数据,利用信息矩阵构造原理,构造了总揽全局的、可用于过程分析的三种(因素、层位和荷载)状态矩阵。通过影响因素对侧向位移速率的影响程度与层位位置关系的加载过程分析、与荷载关系的因素矩阵分析和层位矩阵分析得知:影响因素对各层位的侧向位移速率影响程度总规律、各层位处影响因素对侧向位移速率影响程度及其规律;加载过程中影响因素对侧向位移速率影响规律。同时,解释了砂垫层和加筋垫层(作为具体层位)的侧限作用随外载增加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原因;并由此分析了影响因素对加筋垫层、砂垫层影响程度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将剪切变形引起的“附加沉降”计算方法的建立推进了一步。 3.基于正交设计表L9(34)分别安排了影响因素与土工格栅/膨胀土或砂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拉拔试验数据,获悉: 1) 拉拔试验位移特性主要取决于影响因素中拉拔速率;通过分析并获取影响因素对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程度及其在拉拔试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当量拉拔位移(x)的概念,并据此将拉拔试验全过程划分成“主过程(x≤1.0)”和“残余过程(x≥1.0)”;且将影响因素对拉拔力或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程度分成三阶段(静摩擦阻力阶段、滑动摩擦阻力阶段,残余摩擦阻力阶段); 2) 不同(规范)定义的筋土界面摩擦阻力系数数值相差较大,但影响因素对摩擦阻力系数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规律不会因不同(规范)定义而受到影响。 4.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了岩土工程过程分析,考虑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变化及其规律,提出了一套可供岩土工程过程分析中参数选择的分析方法,并在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选取的拉拔试验过程控制中获得实施,为应用有限元法对加筋土结构进行过程 中南大学博士论文摘要 分析提供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选择的新方法;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加筋 土陡边坡状态评定,并提出侧向位移可作为加筋土边坡状态评定的量化指标,而不 同类型边坡的侧向位移允许控制值可仿效此法结合工程经验确定。

翟兰兰[9](2008)在《纳米改性高分子与钢铁附着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乙烯具有优异的耐酸碱腐蚀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耐辐射性能,被广泛用于金属防腐表面涂层,但它是非极性高分子材料,与金属之间的附着力低,涂层容易发生剥离现象,因此需要对聚乙烯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涂膜与金属的附着力。传统的改性方法难于控制,均匀性和重复性较差。另一方面,纳米粒子具有许多优异特性,可明显改善高分子的各项性能,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在初步的应用性研究中首次发现通过在聚乙烯粉末涂料中添加纳米颗粒,可显着提高聚乙烯粉末涂料与金属基体的附着力。同时,也有文献报道纳米颗粒可提高环氧树脂及胶粘剂的附着强度。对涂料和胶粘剂进行纳米改性,既可提高涂层各项性能,又能提高涂层与金属基体的附着力,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处理手段,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然而,对纳米颗粒提高高分子与金属附着强度的机理,目前尚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全面回顾了附着机理的经典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选用非极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粉末涂料和极性的环氧胶粘剂,分两篇分别研究纳米改性LDPE粉末涂料以及纳米改性环氧胶粘剂与钢铁的附着机理,采用的纳米颗粒为纳米Al2O3、纳米CaCO3、纳米SiO2。第一篇中,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纳米改性LDPE粉末涂料,用拉伸机、接触角测量仪、XRD等手段,研究了纳米改性对LDPE本体强度、表面能、结晶度等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压法制备粘接试样,用拉伸机采用拉伸法测量纳米改性LDPE与钢铁的附着强度,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分散方式、种类、含量,钢铁表面粗糙度以及涂层厚度对附着强度的影响;SEM、EDX研究了纳米颗粒对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了解LDPE与钢铁在界面的接触模式,以及二者的物理结合状态;采用EDX、XPS等方法分析表面元素分布和化学性质,研究界面结合的化学状态,揭示了添加纳米颗粒后,聚乙烯与钢铁附着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加入的纳米Al2O3、CaCO3、SiO2含量增加,LDPE的本体强度下降,而表面能的极性部分有提高的趋势;体积变化呈现出先减小,而后略有增加的规律;结晶度先突然减小到最小值后,又稍有增大。LDPE加入纳米颗粒后极性发生改变,这导致含纳米颗粒的LDPE涂层与钢铁基体之间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另外,纳米改性还可阻止LDPE粉末受热压然后冷却成膜时的体积收缩,并使LDPE结晶度降低,从而降低内应力。2.在LDPE中添加纳米Al2O3、SiO2、CaCO3颗粒后,LDPE在150#砂纸打磨钢铁表面的附着强度较纯LDPE的附着强度(5.6MPa)有明显提高,添加三种纳米颗粒后的附着强度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大,分别达到最大值9.6MPa,8.9MPa,9.5MPa后,又逐渐下降,到8 wt%之后又有上升的趋势。3.粗糙度对纯LDPE与钢铁表面的附着强度影响不大,而添加纳米颗粒之后,LDPE在60#和150#砂纸打磨粗糙表面的附着强度明显提高;在抛光表面上,添加纳米SiO2的LDPE附着强度提高较多。说明纳米颗粒改性强化了粗糙度对附着强度提高的作用,这和纳米颗粒通过其他作用机理使LDPE的附着强度进一步提高有关。用外推法的真实附着强度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添加使真实附着强度提高,并且大于相应的表观附着强度,而且二者随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说明真实附着强度改变是表观附着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4.微观界面形貌说明,无论是否添加纳米颗粒,LDPE与钢铁表面紧密接触。断面形貌显示,纯LDPE涂层和钢铁发生界面断裂;而加入纳米颗粒后,发生混合断裂。附着强度测试后钢铁试样粘接面的XPS分析结果表明,在纳米颗粒的作用下,LDPE与钢铁之间的粘接面出现了C、O元素的单键C-O和双键C=O基团。5.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极性基团、本体强度和内应力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不同纳米颗粒种类、不同含量的LDPE的表观附着强度,导致真实附着强度提高的极性基团是表观附着强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在第二篇中,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改性环氧胶,用拉伸机、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纳米改性对环氧胶本体强度、表面能的影响;用拉拔式附着力测试仪测量纳米改性环氧胶与钢铁的附着强度,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分散方式、种类、含量,钢铁表面粗糙度对附着强度的影响;用SEM研究纳米颗粒对界面、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采用EDX、XPS、FTIR等方法分析表面元素分布、化学性质和官能团,研究界面结合的化学状态,揭示了纳米颗粒添加后,环氧胶与钢铁附着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纯环氧胶的本体强度为6.77 MPa,随纳米Al2O3含量增加,环氧胶的本体强度略有增加,含量10 wt%时,环氧胶本体强度为7.85 MPa;纳米CaCO3的加入使环氧胶的本体强度稍有下降,含量3 wt%时,本体强度降低到最小的3.7 MPa。纳米SiO2改性环氧胶的本体强度在含量为2 wt%时最小,为4.44 MPa,并在4 wt%时超过纯环氧胶的本体强度。加入纳米颗粒后,环氧胶的极性都有所提高,并分别在纳米Al2O3、纳米CaCO3含量为2 wt%时取得最大值;对于纳米SiO2体系,在纳米含量为4 wt%时环氧胶表面能极性部分达到最大值。2.未改性环氧胶粘剂与150#砂纸打磨钢片的附着强度为3.8 MPa。加入纳米颗粒,环氧胶和钢铁基体之间的附着强度明显提高,其提高程度与纳米种类和含量有关。当纳米Al2O3、CaCO3含量为2 wt%时,环氧胶和钢铁之间的附着强度达到最大值,添加纳米Al2O3的环氧胶与钢铁的附着强度提高最大,达18.4 MPa,约为纯环氧胶的4倍;纳米CaCO3改性环氧胶的最大附着强度为5.83 MPa;纳米SiO2改性环氧胶在8 wt%达到最大值8.4 MPa,然后略有下降。粗糙度对未改性环氧胶的附着强度影响不大,但对纳米改性环氧胶有明显的影响。3.SEM照片表明纳米颗粒种类和含量对环氧胶和钢铁的界面形貌没有影响,胶粘剂与60#砂纸打磨钢铁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比150#砂纸小。未经纳米颗粒改性的环氧胶与钢铁基体发生界面断裂,表观附着强度为界面附着强度;而纳米颗粒改性后,除抛光表面外,拉拔试样的断面形貌为混合断裂,测量的表观附着强度由环氧胶的本体强度和界面附着强度组成。4.XPS、FTIR检测结果说明在加入纳米颗粒后,环氧胶在粘接界面处形成了新的极性基团羧基,这是纳米改性胶粘剂与钢铁的附着强度的提高决定性因素。本文最后,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目前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穆蕊萍[10](2019)在《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汤姆森作为剑桥数学物理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地球物理、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有显着成就,尤其是在1840s-1860s期间创新地提出并发展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些一般法则和数学方法。如,创新地提出了静电理论和热传导理论之间的同一性;通过几何方法建立电像法则;构建球调和函数等,对19世纪数学物理发展有重要贡献及影响。本文着重关注汤姆森的这几个工作,并对与之相关的重要环节的重要人物的工作进行梳理,追溯各种思想方法的源头。本文在原始文献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为什么数学”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这一历史过程中汤姆森的工作进行探析。与前人研究这段历史的不同,本文细致分析汤姆森各个工作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并系统考察汤姆森在静电理论和热传导理论之间建立数学等价关系的思想方法,电像法则,球调和函数三方面的创新工作的内在关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了汤姆森将电学的数学理论类比到热传导理论的思想起源以及背景。探索出汤姆森为了寻找确定无穷固体内、外任一点处温度的简单方法,将拉普拉斯引力理论中的势函数引入到热传导理论,建立温度势函数,进而将不同物理现象用同一个数学模型统一。简要论述了拉普拉斯、泊松在引力理论及电学理论方面的工作,特别分析了,拉普拉斯、泊松未能完成统一的原因,以及泊松用电学数学理论未能解决确定电荷平衡分布条件的原因,及傅立叶在确定无穷固体中某一点温度时建立热传导方程的过程,这些都是汤姆森完成静电力分布与热运动的线型分布的类比的基础。2.通过细致研究汤姆森用数学模型统一描述不同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发现:汤姆森以傅立叶的热力学思想及数学技巧为指导,提出了“替换面定理”,研究了这一定理在汤姆森建立热学理论与电学理论之间的相似物理关系所起的作用。通过这个定理汤姆森将傅立叶提出的热是通过介质线型传播的思想对应到静电理论中,克服了当时静电力的超距作用说法,与法拉第提出的力线思想吻合。探析到汤姆森是第一位将法拉第思想数学化的人,为麦克斯韦建立场理论做了铺垫。3.挖掘出汤姆森1847年建立电像法的思想方法来源,背景问题及目的。揭示出汤姆森为了确定一定形状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量及其产生的静电场,建立了电像法则。知道了“替换面”定理,格林1828年出版的《关于数学分析应用与电磁理论的一篇论文》中电荷密度的互易关系,及其父亲詹姆森·汤姆森的着作《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第十一卷及第十二卷的注解和插图》中的命题G等结果是1847年汤姆森建立电像法则的思想来源和方法基础。分析了在前人之基础上,汤姆森成功突破未能解决问题的原因。通过解读汤姆森1847年的演讲稿和1848年的主要文章,解析汤姆森电像法则逐步形成的过程。4.研究了汤姆森构造球调和函数目的和创新方法,引发汤姆森考虑球调和函数的具体问题,揭示了电像法中的性质对构造球调和函数所起的作用。梳理了勒让德、拉普拉斯关于球调和函数的前身即勒让德系数及拉普拉斯系数的早期工作,阐述了汤姆森如何学习拉普拉斯的工作,汤姆森的工作与前人的传承关系,及其构造球调和函数的过程,汤姆森的球调和函数解决了哪些类型的物理问题。

二、第一篇 力学──第一章 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篇 力学──第一章 力(论文提纲范文)

(1)单分子技术荧光显微平台的开发及其在动力学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部分缩写中英文对照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单分子技术概述
        1 单分子技术
        2 基于力学的单分子技术
        2.1 原子力显微技术
        2.2 光镊技术
        2.3 磁镊技术
        3 基于光学的单分子技术
        3.1 共聚焦显微技术
        3.2 全内反射显微技术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核糖开关及其基于smFRET的折叠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 核糖开关
        1.1 核糖开关结构
        1.2 核糖开关识别配体
        1.3 核糖开关与配体结合机制
        1.4 核糖开关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调控
        2 YdaO核糖开关
        2.1 YdaO核糖开关的序列
        2.2 YdaO核糖开关的天然配体c-di-AMP
        2.3 YdaO核糖开关的结构
        3 基于smFRET技术的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概述
        3.1 基于smFRET技术的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3.2 基于smFRET技术的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型化单分子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1 小型化单分子检测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 基于显色和荧光强度的小型化检测系统
        3 基于光谱分析的小型化检测系统
        4 基于成像的小型化检测系统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的smFRET平台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核酸序列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单分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构建
        2.2 单分子荧光信号的软件处理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smFRET的ydaO核糖开关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核酸序列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YdaO核糖开关构建
        2.2 基于smFRET的ydaO核糖开关识别并结合配体的动力学研究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单分子技术的便携式快速检测系统的开发及其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核酸序列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磁珠探针信号放大体系的验证与优化
        2.2 基于磁珠探针信号放大系统的Hg~(2+)检测荧光生物传感器的验证与优化
        2.3 基于单分子技术及磁珠探针信号放大的便携式快速检测系统性能测试
        2.4 基于单分子技术及磁珠探针信号放大的便携式快速检测系统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3 讨论
        3.1 汞离子检测方法比较
        3.2 传统荧光检测系统与基于智能手机的单分子荧光显微成像检测平台的比较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本文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1.4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
    2.1 现实依据:社会化大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关系变动
        2.1.1 传统共同体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2.1.2 需要的表现:无产阶级的兴起与构建新共同体的要求
    2.2 理论前提:西方哲学传统及其社会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
        2.2.1 古希腊哲学为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注入了“黄金时代”的哲学底蕴
        2.2.2 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对马克思具有重要的思想熏陶作用
        2.2.3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科学的支撑
        2.2.4 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提出抽象共同体范畴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2.2.5 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理想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
        2.2.6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尤其是虚假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动力机制与主要范畴
    3.1 “共同体”概念的界定
    3.2 “共同体”的特征与功能
    3.3 “共同体”的动力机制与人的解放
    3.4 “共同体”涉及的主要范畴及其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着作中与“共同体”有关的术语运用与历史分期
    4.1 “市民社会”、“社会”与“共同体”的内涵及相关辨析
    4.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内涵及其提出的意义
    4.3 “虚幻的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
    4.4 “抽象共同体”的历史进步价值及其限度
    4.5 “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和共产主义的同一性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6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五个时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萌芽时期
    5.1 选择职业的指针应当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5.2 事物是在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对立和融合中发展的
    5.3 “原子偏斜运动”与“定在中的自由”
        5.3.1 原子运动的三种形式与原子偏斜
        5.3.2 显微镜发现“定在中的自由”
        5.3.3 自由是原子偏斜运动的人文寓意
        5.3.4 人的自由存在于人的社会联系中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创时期
    6.1 对国家形式、等级制和物质利益关系的初步探讨
        6.1.1 国家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6.1.2 “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6.1.3 “合乎伦理和理性的共同体”的要求“应该而且可以在任何国家形式下实现”
    6.2 政治解放、人的解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6.2.1 “政治国家是从市民社会中得出的抽象”
        6.2.2 “政治解放本身并不就是人的解放”
        6.2.3 无产阶级的提出及其历史使命
    6.3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6.3.1 “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6.3.2 “资本是共同体的公认的普遍性和力量”
        6.3.3 “地租是通过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确定的”
        6.3.4 “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形成:“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别消失”
        6.3.5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及其根源探析
        6.3.6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6.3.7 “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6.4 人的本质及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
        6.4.1 货币和信贷是私有制下人的异己的中介
        6.4.2 交换和分工是私有制下人的异化的类活动
        6.4.3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6.5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6.5.1 “国家是建筑在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矛盾上”
        6.5.2 “在社会缺点中看出政治弊病的根源”而不是相反
        6.5.3 “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
    6.6 “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之间必定是存在差别的”
        6.6.1 “地上的粗糙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诞生地”
        6.6.2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6.6.3 现代世界中的每一个人既是奴隶制的成员同时又是共同体的成员
        6.6.4 “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时期
    7.1 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萌芽”:科学实践观的提出
        7.1.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1.2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1.3 “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7.2 共同体是“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存在形式
        7.2.1 “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7.2.2 私有制是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解体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7.2.3 “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的由来及其典型形式
        7.2.4 “真正的共同体”的实现之路
    7.3 在批判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揭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
        7.3.1 对蒲鲁东哲学的和经济学的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和阶级根源的揭示
        7.3.2 对社会历史结构的层次及其运动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7.3.3 “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
        7.3.4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7.3.5 劳动阶级要“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抗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
    7.4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剥削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
        7.4.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资的本质:“工资是一定商品即劳动力的价格”
        7.4.2 资本的实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
        7.4.3 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产生
        7.4.4 “资本的利益和雇佣劳动的利益是截然对立的”
    7.5 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7.5.1 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
        7.5.2 无产阶级:现代资产阶级锻造的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7.5.3 共产主义革命: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时期(一)
    8.1 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
        8.1.1 阶级对立是由特定社会内部的物质关系决定的
        8.1.2 革命是不同阶级之间冲突的突变形式
        8.1.3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同时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机遇
        8.1.4 “超阶级”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8.1.5 打碎国家机器与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8.1.6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8.2 民主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是人自由解放的条件
        8.2.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2.2 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必须遵循与客观和实际条件的一致
        8.2.3 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及其革命局限和不彻底性
        8.2.4 阶级矛盾促使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8.3 巴黎公社是通向“真正共同体”的政治探索
        8.3.1 对资产阶级国家“虚假共同体”的再揭露
        8.3.2 巴黎公社是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8.3.3 巴黎公社“革命的对象”是“国家本身”
        8.3.4 无产阶级专政向“真正共同体”过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8.4 “真正共同体”的预见与错误思潮的批判
        8.4.1 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
        8.4.2 在反对无政府主义中阐述无产阶级国家观
        8.4.3 在反对机会主义中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
        8.4.4 在清算拉萨尔主义中提出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时期(二)
    9.1 “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9.1.1 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9.1.2 追求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9.2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下共同体的历史进步性
        9.2.1 “为人的依赖关系造成普遍的基础”
        9.2.2 “真正的财富源泉打开了”
        9.2.3 时间是度量财富的标准
    9.3 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下共同体的“虚假”与“抽象”
        9.3.1 “资本显然是关系,而且只能是生产关系”
        9.3.2 “货币上共同体只是抽象”
        9.3.3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假共同体本质的揭露
    9.4 “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9.4.1 “原始的形式”和“派生的形式”
        9.4.2 “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
        9.4.3 “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
    9.5 “自由人联合体”是对资本的否定之否定
        9.5.1 “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
        9.5.2 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9.5.3 对“自由人联合体”的假定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完善时期
    10.1 审视资本主义新变化:对“虚假共同体”和“抽象共同体”的再揭露
    10.2 研究世界史:共同体形式演进的拓展
    10.3 研究古代社会史:“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理论的丰富
        10.3.1 农村公社解体与通向“真正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10.3.2 关于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结构理论
        10.3.3 东方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理论
        10.3.4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法制与文明理论
    10.4 本章小结
结语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断层错动引发基岩上覆土层破裂及其对埋地管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篇 断层错动引发基岩上覆土层破裂研究
    第一章 基岩上覆土层破裂机理研究
        1.1.1 研究现状
        1.1.1.1 统计分析方法
        1.1.1.2 实验模拟研究
        1.1.1.3 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
        1.1.1.4 小结
        1.1.2 基岩上覆土层反应的有限元模型
        1.1.2.1 平面应变有限元方程
        1.1.2.2 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1.1.2.3 土体弹塑性刚度矩阵推导
        1.1.2.4 非线性有限元求解方法
        1.1.2.5 模型说明
        1.1.2.6 失效判定准则
    第二章 单一均匀土质的上覆土层破裂研究
        1.2.1 概述
        1.2.2 正断层45度错动粘土质30m厚上覆土层破裂过程
        1.2.3 正断层90度错动粘土质30m厚上覆土层破裂过程
        1.2.4 逆断层60度错动粘土质30m厚上覆土层破裂过程
        1.2.5 逆断层90度错动粘土质30m厚上覆土层破裂过程
        1.2.6 逆断层60度错动粘土质50m厚上覆土层破裂过程
        1.2.7 算例
        1.2.8 结论
    第三章 基岩上覆土层中软硬夹层的影响研究
        1.3.1 概述
        1.3.2 上覆土层含2m厚软土层的反应状况
        1.3.3 上覆土层含5m厚软土层的反应状况
        1.3.4 小结
        1.3.5 含硬夹层的上覆土层的反应过程
        1.3.6 其它算例
第二篇 基岩上覆土层破裂对埋地管线的影响
    第一章 地震作用下埋地管线反应研究综述
        2.1.1 埋地管线失效模式和失效准则
        2.1.2 管土相互作用研究
        2.1.2.1 ASCE有关标准简介
        2.1.2.2 土的等效刚度
        2.1.3 跨断层埋地管线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2.1.3.1 Newmark-Hall方法
        2.1.3.2 Kennedy方法
        2.1.3.3 Wang and Yeh方法
        2.1.3.4 有限元方法
        2.1.3.5 等效弹簧模型
    第二章 管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研究目的
        2.2.2 有限元模型介绍
        2.2.3 接触问题的分析方法
        2.2.4 Goodman接触单元
        2.2.5 接触问题的解法
        2.2.6 大变形壳单元
        2.2.7 三维实体单元简介
    第三章 上覆土层破裂对埋地管线的影响
        2.3.1 分析步骤简介
        2.3.2 跨断层埋地管线应力分布
        2.3.3 基岩断层错动角度对埋地管线的影响
        2.3.4 上覆土层厚度、基岩位错量及错动角度对埋地管线的影响
        2.3.5 砂质上覆土层对埋地管线的影响
        2.3.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自考本科与普通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自考物理课程的现状
    2.1 自考简介
    2.2 全国自考科目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简介
第三章 自考本科工科类统编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
    3.1 《物理(工)自学考试大纲》两个版本的比较和分析
    3.2 自考本科工科类统编物理教材的分析
        3.2.1 丁俊华主编的《物理(工)》的分析
        3.2.2 吴王杰主编的《物理(工)》的分析
    3.3 自考本科工科类统编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
        3.3.1 内容体系的比较
        3.3.2 内容难度值的比较
        3.3.3 认知能力层次的比较
        3.3.4 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3.3.5 编排风格的比较
第四章 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
    4.1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的简介
    4.2 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的分析
        4.2.1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的《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的分析
        4.2.2 马文蔚等主编的《物理学(第六版)》的分析
        4.2.3 张三慧主编的《大学物理学(第三版)C6版》的分析
        4.2.4 严导淦主编的《物理学(第5版)》的分析
    4.3 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
        4.3.1 内容体系的比较
        4.3.2 内容难度值的比较
        4.3.3 学习要求层次的比较
        4.3.4 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4.3.5 编排风格的比较
第五章 自考本科与普通本科工科类代表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
    5.1 本科物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学基本要求的比较
    5.2 自考本科与普通本科工科类代表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
        5.2.1 内容体系的比较
        5.2.2 内容难度值的比较
        5.2.3 学习要求层次的比较
        5.2.4 例习题设置的比较
        5.2.5 编排风格的比较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启示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部分“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工科类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
    附录二 研究选取的自考本科和普通本科工科类典型物理教材书目
    附录三 本科物理教材难度赋值及例习题原始统计样表
    附录四 本科物理教材难度值及例习题分章统计样表
    附录五 本科物理教材难度值及例习题对比样表
致谢

(6)“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 ——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导论
    一 引言:造人的历史
    二 论证内容和选题意义
    三 相关研究概述
第一篇 技术的本质和“机器人”的观念
    第一章 技术本质的反思
        一 人类的三种活动
        二 亚里士多德论“技术之为制作”
        三 劳动(labor)和制作(work)的区分
        四 制作活动本身的规定性
        五 越出过程本身的制作活动的因素
        六 技术理解中的“越界”问题
    第二章 工具论与“机器人”观念
        一 工具论的越界作用与人类中心论
        二 交易市场·商品·“劳动力”
    第三章 理念论与“机器人”观念
        一 理念论·数学化·机械化
        二 从笛卡儿到拉美特利——身体的机械化
        三 从笛卡儿到人工智能——心灵的机械化
第二篇 人和机器(人)关系的考察
    第一章 讨论范围和线索
    第二章 机器的制造和劳动的被“替代”
        一 从工具到机器
        二 被当成工具的人和机器间的“替代”关系
    第三章 “制作活动”能被机器(人)替代吗
        一 人工智能可能吗
        二 “深蓝事件”折射出的人机关系
    第四章 想象中的人机交往活动
        一 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
        二 人和机器人交往的中平等原则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7)加压氰化法提取铂族金属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篇 加压氰化法处理低品位铂族金属硫化浮选精矿
    引言 铂族金属一次矿产资源-含铂族金属的铜镍硫化矿资源及生产概况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含铂族金属硫化矿的传统冶炼提取工艺
        第二节 硫化矿加压氧化浸出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加压浸出工艺在铂族金属提取冶金领域的应用
        第四节 加压氰化的研究进展
        第五节 云南金宝山低品位铂钯硫化矿开发方案的工艺研究现状
    第二章 全湿法加压浸出工艺研究
        第一节 工艺方案的选择
        第二节 加压碱性氧化预处理方案工艺条件试验
        第三节 加压酸性氧化预处理方案工艺条件试验
        第四节 加压碱性氧化与加压酸性氧化工艺方案的对比
        第五节 加压氰化工艺条件试验
        第六节 从加压氧化酸浸液中回收铜、镍、钴的研究
        第七节 小型放大的工艺验证试验
    第三章 中试扩大
        第一节 设备研究
        第二节 试验研究
第二篇 加压氰化从失效汽车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
    引言 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失效汽车催化剂的回收概况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工艺研究
        第一节 加压氰化浸出失效汽车催化剂的预处理研究
        第二节 加压碱浸预处理工艺条件试验
        第三节 加压氰化浸出工艺条件试验
        第四节 小型放大的工艺验证试验
    第三章 中试扩大
第三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加压氰化法处理低品位铂钯浮选精矿
        第一节 浸出过程工艺矿物学研究
        第二节 浮选精矿加压氧化酸浸预处理过程理论分析
    第二章 加压氰化法处理失效汽车催化剂
        第一节 浸出过程工艺矿物学研究
        第二节 失效汽车催化剂加压碱浸预处理过程理论分析
    第三章 铂族金属加压氰化浸出过程理论分析
        第一节 加压氰化浸出过程热力学研究
        第二节 加压氰化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第三节 加压氰化浸出过程机理研究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B:科技查新报告

(8)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和加筋垫层处理软基的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土工合成材料及其工程应用概述
    第二节 土工合成材料的学术研究活动
    第三节 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应用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 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基处理上的应用
        二、 加筋挡墙、加筋路堤和加筋边坡
        三、 土工合成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1 膨胀土作为填料问题的处理
        2 沉降控制为目标的国内外路堤试验的发展现状
        四、 加筋垫层的工程应用及其理论发展现状
        五、 筋土界面相互作用试验和研究概述
    第四节 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篇 筋土界面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第一章 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相互作用的试验和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节 条带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界面相互作用研究阶段
        第二节 平面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界面相互作用概述
        第三节 筋土界面相互作用理论概述
    第二章 土工格栅拉伸试验
        引言
        第一节 土工格栅拉伸强度试验
        第二节 土工格栅延伸率试验
        第三节 土工格栅延伸速率试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筋土界面拉拔试验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拉拔试验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拉拔试验装置、影响因素考虑及安排与试验步骤
    第四章 拉拔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第一节 拉拔试验位移特性分析
        第二节 拉拔试验过程的阶段划分研究
        第三节 影响因素及其对摩擦阻力系数或拉拔力影响程度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与当量拉拔位移关系的拉拔试验过程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加筋垫层在软基处理中性状的室内试验研究
    第五章 加筋复合垫层软基处理的室内试验
        第一节 国内铁路的软基处理及其在铁路工程中应用特点
        第二节 软基路堤坡脚的侧向位移及其速率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第六章 加筋复合垫层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引言(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和信息分配方法应用)
        第一节 影响因素对侧向位移速率影响程度总体评价
        第二节 影响因素对侧向位移速率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规律所因素矩阵分析
        第三节 影响因素对侧向位移速率影响程度及其规律的层位矩阵分析
        第四节 影响因素在加载过程中对侧向位移速率影响规律的荷载矩阵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篇 基于模糊理论的岩土工程过程控制应用方法和加筋土结构状态评估研究
    第七章 加筋土陡边坡状态评定的模糊聚类分析
    第八章 模糊数学在岩土工程过程控制中应用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模糊控制理论在岩土工程过程控制中应用
        第四节 筋土界面摩擦阻力系数的模糊控制规则
        第五节 影响因素对筋土界面摩擦阻力系数的修正系数的隶属函数
    第九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生在读博士期间(待)发表的论文、承担的科研项目一览表

(9)纳米改性高分子与钢铁附着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纳米改性聚乙烯与钢铁附着机理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附着力及其附着机理
        1.2.1 附着力定义
        1.2.2 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1.2.3 附着机理
        1.2.3.1 机械互锁理论
        1.2.3.2 静电理论
        1.2.3.3 吸附理论
        1.2.3.4 扩散理论
        1.2.3.5 化学键理论
        1.2.3.6 弱边界层理论
        1.2.4 附着机理的研究方法
        1.2.4.1 机械互锁理论的研究方法
        1.2.4.2 吸附理论的研究方法
        1.2.4.3 化学键理论的研究方法
        1.2.4.4 其它研究方法
        1.3 附着力研究进展
        1.3.1 利用传统附着机理提高附着力
        1.3.2 仿生学研究中的附着力
        1.3.3 附着力测定方法的进展
        1.4 纳米改性高分子与金属基体附着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
        1.4.1 纳米材料的简介及特点
        1.4.2 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1 纳米Al_2O_3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2 纳米CaCO_3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3 纳米SiO_2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2.4 其它纳米材料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3 纳米改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4.3.1 溶胶-凝胶法
        1.4.3.2 共混法
        1.4.3.3 原位聚合法
        1.4.3.4 插层法
        1.4.4 纳米颗粒改善高分子性能的机理研究现状
        1.4.5 纳米改性高分子与金属附着机理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米改性对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纳米改性LDPE的制备
        2.2.1.1 原料和设备
        2.2.1.2 纳米改性LDPE的制备方法
        2.2.2 纳米改性LDPE的性能检测
        2.2.2.1 本体强度测定
        2.2.2.2 表面能测定
        2.2.2.3 内应力的测定
        2.2.2.4 结晶度的测定
        2.3 结果及讨论
        2.3.1 纳米改性对聚乙烯本体强度的影响
        2.3.2 纳米改性对聚乙烯表面能的影响
        2.3.3 纳米改性对聚乙烯内应力的影响
        2.3.4 纳米改性对聚乙烯结晶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改性对聚乙烯粉末涂料与钢铁附着强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试样制备
        3.2.1.1 原料和设备
        3.2.1.2 制备流程和工艺参数
        3.2.2 附着力测定
        3.2.2.1 拉拔实验法
        3.2.2.2 拉伸试验法
        3.2.2.3 真实附着力的推算
        3.3 结果及讨论
        3.3.1 纳米颗粒的分散方式对LDPE与钢铁附着强度的影响
        3.3.2 不同纳米种类和含量对LDPE与钢铁附着强度的影响
        3.3.3 钢铁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改性LDPE与钢铁附着强度的影响
        3.3.4 涂层厚度对纳米改性LDPE与钢铁附着强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改性聚乙烯粉末涂料与钢铁的附着机理
        4.1 引言
        4.2 试样制备及检测
        4.2.1 界面形貌观察试样的制备
        4.2.2 断面形貌试样的制备
        4.2.3 涂层及界面的XPS分析
        4.3 结果及讨论
        4.3.1 纳米改性对LDPE与钢铁基体界面形貌的影响
        4.3.2 纳米改性对LDPE与钢铁基体断面形貌的影响
        4.3.3 钢铁基体断面的XPS分析检测
        4.3.4 机理分析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第二篇 纳米改性环氧胶粘剂与钢铁附着机理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胶粘剂简介
        1.2 环氧胶粘剂简介
        1.3 环氧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1.3.1 纳米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1.3.2 纳米改性环氧树脂附着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米改性对环氧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纳米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制备
        2.2.1.1 原料
        2.2.1.2 制备流程和工艺参数
        2.2.1.3 纳米颗粒在环氧胶中的分散情况
        2.2.2 纳米改性环氧胶粘剂的性能检测
        2.2.2.1 本体强度
        2.2.2.2 表面能
        2.3 结果及讨论
        2.3.1 纳米改性对环氧胶粘剂强度的影响
        2.3.2 纳米改性对环氧胶粘剂表面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改性对环氧胶粘剂与钢铁附着强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试样制备
        3.2.1.1 原料
        3.2.1.2 试样制备
        3.2.2 附着力测定
        3.2.2.1 剪切实验法
        3.2.2.2 拉伸实验法
        3.3 结果及讨论
        3.3.1 不同纳米种类和含量对环氧胶粘剂与钢铁附着力的影响
        3.3.2 表面粗糙度对环氧胶粘剂与钢铁附着力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纳米改性环氧胶粘剂与钢铁的附着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纳米改性环氧胶和钢铁粘接界面分析
        4.2.2 纳米改性环氧胶和钢铁粘接体断面分析
        4.2.3 粘接面的XPS检测
        4.2.4 环氧胶断面的FTIR检测
        4.3 结果及讨论
        4.3.1 纳米改性对界面的影响
        4.3.1.1 纳米改性对接触界面形貌的影响
        4.3.1.2 纳米颗粒在界面的分布
        4.3.2 纳米改性对断面的影响
        4.3.2.1 纳米改性对断面形貌的影响
        4.3.2.2 断裂形貌分析
        4.3.3 钢铁断裂面的XPS分析
        4.3.3.1 纳米颗粒改性环氧胶的XPS分析
        4.3.3.2 同种纳米颗粒不同含量环氧胶的XPS分析
        4.3.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10)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专题性着作
        1.2.2 专题性论文
        1.2.3 人物传记
        1.2.4 通史类着作
    1.3 本文的目标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人生历程与学术生涯
    2.1 剑桥之前
        2.1.1 出生与家庭
        2.1.2 在格拉斯哥的成长经历
    2.2 剑桥的学习与生活
        2.2.1 导师与教练
        2.2.2 丰富的课外活动
        2.2.3 成果
    2.3 剑桥之后的学术生涯
        2.3.1 巴黎之行
        2.3.2 年轻的教授
    2.4 小结
第三章 汤姆森关于静电力分布与热分布同一性的建立
    3.1 背景
        3.1.1 英国第二代改革者——汤姆森
        3.1.2 数学物理中的类比
    3.2 拉普拉斯与泊松的铺垫
        3.2.1 拉普拉斯关于引力理论和热理论之间的类比
        3.2.2 泊松关于电磁理论与热数学理论之间的类比思想
    3.3 傅立叶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3.4 汤姆森1842 年关于热运动与电学数学理论的关系的文章
        3.4.1 要解决的问题
        3.4.2 势函数引入热理论
        3.4.3 静电力分布与热分布之间同一性的建立
        3.4.4 1842 文章的背景与价值
    3.5 汤姆森类比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3.5.1 法拉第力线思想的数学化
        3.5.2 替换面定理的意义
    3.6 小结
第四章 汤姆森建立电像法的研究
    4.1 背景
    4.2 泊松的工作
        4.2.1 电荷层的假设
        4.2.2 电荷层与保持电荷层平衡的条件矛盾
    4.3 格林的工作
        4.3.1 格林1828 年文章目的
        4.3.2 格林定理的引入
        4.3.3 电荷密度ρ与势函数V之间的关系
        4.3.4 互易关系的产生
    4.4 汤姆森电像法的核心思想
        4.4.1 虚拟电荷的构想
        4.4.2 源电荷与虚拟电荷的数学关系
        4.4.3 电像法的建立
    4.5 汤姆森的反演思想
    4.6 小结
第五章 关于汤姆森在球调和函数方面的工作
    5.1 背景
    5.2 早期来自拉普拉斯与傅立叶的工作的影响
        5.2.1 勒让德多项式
        5.2.2 拉普拉斯系数
        5.2.3 傅立叶级数
    5.3 汤姆森遇到的数学物理问题
        5.3.1 三篇文章
        5.3.2 固体弹性平衡方程的求解
    5.4 潮汐与地球刚性
    5.5 汤姆森的数学工作
        5.5.1 1867 年的着作《自然哲学》
        5.5.2 汤姆森的球调和函数工作
    5.6 物理问题的解决
    5.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四、第一篇 力学──第一章 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单分子技术荧光显微平台的开发及其在动力学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单衍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2]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D]. 张华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3]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断层错动引发基岩上覆土层破裂及其对埋地管线的影响研究[D]. 赵雷.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01)
  • [5]自考本科与普通本科工科类物理教材内容难度的比较研究[D]. 董源莉. 西南大学, 2015(01)
  • [6]“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 ——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D]. 计海庆. 复旦大学, 2005(07)
  • [7]加压氰化法提取铂族金属新工艺研究[D]. 黄昆.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8]筋土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和加筋垫层处理软基的性状研究[D]. 徐林荣. 中南大学, 2001(01)
  • [9]纳米改性高分子与钢铁附着机理的研究[D]. 翟兰兰. 浙江大学, 2008(09)
  • [10]William Thomson在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D]. 穆蕊萍.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第 1 部分力学 - 第 1 章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