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盐溶解度的热力学解释

离子盐溶解度的热力学解释

一、离子型盐类溶解性的热力学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年彬彬[1](2021)在《天然低共熔溶剂-酶协同作用机制及其在脂氨基酸合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脂氨基酸(Lipoamino acid,LAA),也称为N-酰基氨基酸,由天然脂肪酸和氨基酸通过酰化反应而来,被认为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安全、更环保。此外,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s,NADESs),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被证明在多种酶促合成体系都有较好表现。本文对不同NADESs体系中酶的活性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NADESs影响酶活性的机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MD)以及密度泛函计算(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DFT)深入分析了NADESs与酶的协同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探究了NADESs作为酶促合成脂氨基酸介质的潜在可能。不同NADESs体系中的脂肪酶活性以及稳定性的结果显示,脂肪酶CALB在甜菜碱-甘油(B-Gly)和氯化胆碱-甘油(C-Gly)体系中的活性分别被提高了1.68倍和1.25倍,热稳定性也分别提高了115.48±1.36%和108.54±1.26%。圆二色性光谱(Circular dichroism,CD)以及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显示,酶在NADESs中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此外,MD的结果显示,脂肪酶活性的提高可能与酰基结合口袋附近出现的NADESs组分有关。由此,可以推测是NADESs中的Cl-与底物的相互作用激活了底物,并进一步提高了酶活性。(2)通过向NADESs中添加水分子,构成了一种NADESs-H2O二元体系。结果发现,随着水分子的加入,NADESs的粘度以及极性都有明显降低。DFT计算的结果则进一步显示,C-Gly与H2O之间存在形成氢键的趋势。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C-Gly的甲基、亚甲基等基团均出现明显蓝移,而超额红外光谱的出峰位置固定,表明两者之间形成了氢键作用。而1H NMR以及1H-1H NOESY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水分子的加入,C-Gly团簇构型出现四个不同阶段,即当0.1<x(D2O)<0.3时,较大的团簇被分解为小团簇;当0.3<x(D2O)<0.7时,小的团簇逐渐分解为单体;当x(D2O)>0.7时,C-Gly结构被破坏,氯化胆碱和甘油以游离形式存在。此外,酶活性以及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一定量的水分子的加入能够提高酶的活性以及稳定性。这可能跟适宜水分的加入可以降低NADESs自身聚集,使得更多的NADESs组分可以扩散到CALB活性位点附近,从而形成了适宜的氢键作用有关。(3)系统地进行了溶剂以及酶的筛选并最终获得了59.14%的产率。然而,单独的C-Gly以及CALB均不能催化Gemini型脂氨基酸(Lipoamino acid,GLAA)的合成,二者共存的体系却能获得较高的产率。DFT计算以及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toms in molecules theory,AIM)分析结果显示,C-Gly与月桂酸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非键相互作用,且氢键在其中起到主导。此外,我们还发现,除了月桂酸之外,胆碱阳离子以及甘油也同时与Cl-之间存在各种非键相互作用,从而占据了其结合位点,导致月桂酸的结合受限。这可能是限制最终产物得率不能进一步被提高的原因之一。(4)最后,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体系中阴离子含量,本研究通过添加金属氯化物水合物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新型NADESs并应用于GLAA的合成中,使得产率被提高到77.44±1.22%。MD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型NADESs分子间发生了重排,Mg-甘油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并提高了体系的Lewis酸性。此外,非键相互作用分析以及AIM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新型NADESs中Cl-作用位点能够更多的被暴露出来。分子前线轨道分析则表明体系中底物,即月桂酸的亲电性被显着提高。内禀反应坐标(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IRC)计算结果表明,Cl-在反应过程中起到“运输工具”的作用,使得氨基酸氢原子可以首先被Cl-结合,然后再进一步被脂肪酸的羟基结合,从而降低该反应过程中的能垒。综上,本文证明了不同NADESs体系中脂肪酶的活性以及热稳定性有一定程度提高,并发现其分子机制是由于Cl-与底物之间的氢键作用激活了底物,并进一步导致酶活性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系列新型NADESs并显着提高了脂氨基酸的合成效率。本文为绿色、安全的酶促反应体系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月[2](2020)在《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的表面活性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合成方法少、提纯困难等原因,近年来关于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报道较少。本论文通过引入有机合成中的硫代酯-氧化反应、巯烯点击反应、Piers-Rubinsztajn(P-R)反应、格氏反应等,合成了各种具有不同疏水链段、不同亲水基团的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如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通过对这些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张力、电导率、透射电镜、光散射、接触角、荧光稳态猝灭等测试,系统的研究了这些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通过分析可知,有机硅疏水链段的结构变化对各种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可以为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概述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特点及合成方法。第二部分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疏水链段的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四硅氧烷磺酸盐(MeSi4K),三硅氧烷磺酸盐(MeSi3K、EtSi3K、PhSi3K),二硅氧烷磺酸盐(MeSi2K),并用1H NMR、FT-IR、ESI-MS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为目标产物。第三部分探讨了不同疏水链段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电导率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 MeSi4K、MeSi3K、EtSi3K、PhSi3K、MeSi2K五种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及其聚集行为。结果显示疏水链段结构的改变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五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γCAC值大小为:MeSi4K<MeSi3K<MeSi2K<EtSi3K<PhSi3K。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较大疏水链段的MeSi4K表现出最好的叶面铺展性能,其水溶液可以在30秒在叶片表面完全铺展,接触角为0°。第四部分探讨了反离子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 MeSi4K、MeSi4Na、MeSi4Li在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反离子对四硅氧烷类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三种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和单分子占有面积(Amin)关系为:MeSi4K<MeSi4Na<MeSi4Li。具有较小的反离子水合半径的MeSi4K表现出更好的表面活性。这三种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可以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囊泡结构,反离子种类的不同,导致囊泡的尺寸在200nm到400nm之间变化。第五部分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疏水段结构的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即四硅氧烷羧酸盐(Si4O-COONa),三硅氧烷羧酸盐(Si3O-COONa),二硅氧烷羧酸盐(Si2O-COONa),三硅碳烷羧酸盐(Si3C-COONa)以及二硅碳烷羧酸盐(Si2C-COONa)。并用1HNMR、ESI-MS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为目标产物。第六部分探讨不同疏水链段、不同有机硅骨架对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电导率、透射电镜、荧光稳态猝灭等方法研究了 Si3O-COONa、Si2O-COONa、Si3C-COONa、Si2C-COONa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及其聚集行为。研究发现,所有的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表现出了优异的表面活性,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 mN/m,这归因于有机硅结构的特性。硅碳硅类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水稳定性要优于硅氧硅类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水解过程的区别通过质谱和动态稳定性分析加以验证。同时,首次通过荧光稳态猝灭法测定了硅碳硅类羧酸盐表面活性剂Si2C-COONa的聚集数(Nagg)为48.0。

王增资[3](2020)在《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张希院士提出的具有两亲性的超分子(又称超两亲分子),因其易于制备、自组装行为丰富且易于解离的优点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的超分子,一般又称之为离子对,可以通过将阴阳离子直接混合后制成,相比其他超分子制备方法更为简单。聚醚胺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或丙氧基的伯胺,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且己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将其与各种类型的脂肪酸结合形成离子对,预期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相当优秀。另外,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和聚醚胺分子中的烷氧基结构等性质赋予了这些离子对丰富的刺激响应性能。因此研究此类离子对,对于响应型体系的构筑及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原油开采等)具有深刻意义。基于对聚醚胺与脂肪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对的认识,本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研究。(1)是使用这种离子对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其易解离的特性制备响应型泡沫体系;(2)是利用聚醚胺能与原油中脂肪酸原位形成的活性物质的特性,构建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体系;(3)是利用聚醚胺与脂肪酸形成的具有良好流动性与导电性的表面活性剂,将其转而作为离子液使用,并探究该类离子液独特的温度响应相迁移能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介绍了胶体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的基本概念;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超分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由来及应用;脂肪酸与反离子结合后的物化性质,以及构筑得到的复杂聚集体;已有报道的响应型泡沫的主要类型及响应机理;ASP三元复合驱的基本概念,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质子型离子液的基本知识,以及阴阳离子的选用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引出本文的选题依据,内容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聚醚胺-脂肪酸型“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CO2响应型水基泡沫。该部分通过简单混合长链脂肪酸(LCFA)和聚醚胺D 230的方式制备了具有高表面活性的“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为D-LCFA。D-LCFA构筑基元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表明,这种离子对型的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制备CO2响应型水基泡沫。1HNMR和FT-IR的表征证明了 D-LCFA的构筑基元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其通过无溶剂直接混合(Bronsted酸碱结合)的制备方式是简单且环境友好的。“拟双子”结构使得D-LCFA具有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且有利于泡沫的生成。偏光片观察、流变学测试、FF-TEM和Cryo-TEM观察等结果表明D-LCFA水溶液中不同的聚集体会导致不同的泡沫性质。向由D-LCFA稳定的水基泡沫中通入CO2约30秒即可使水基泡沫失稳,而加热并通入N2约10分钟除去CO2又可以重新生成稳定泡沫。其CO2响应性质可以归因为脂肪酸与聚醚胺形成的离子对会随着CO2的通入和排出发生可逆的解离和再结合。预期此CO2响应型泡沫可应用于诸如泡沫压裂、泡沫强化采油或回收含辐射材料等实际生产中。第三部分,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替代用碱。该部分针对传统碱在驱油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聚醚胺D230替代传统用碱的方案。使用诸如NaOH或Na2CO3等传统碱作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用碱,会因其固有缺点而备受限制。例如传统碱会导致驱替液注入含高浓度二价离子地层水后出现结垢现象,还会强化蒙脱土或高岭土等粘土在水中的分散。这些都会对地层造成破坏,并为采出液后处理带来困难。而聚醚胺D230可作为替代用碱来回避上述问题。D230可以中和原油中的酸性组分(主要是脂肪酸)以生成具有界面活性的皂,有助于原油在水中的乳化。接触角测试表明使用D230水溶液清洗被原油污染的石英片,可有效将石英片从油润湿转变为水润湿。填砂管模拟驱油实验表明注入D 230/S/P驱替液可以将约19.23%OOIP的残油从地层中采出。碱/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测试证明D 230对于聚合物水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小。稳态沉淀测试发现将D230注入含有较高Ca2+浓度的地层水后没有沉淀生成,预计D 230不会在地层中产生结垢现象。粘土分散液的胶体稳定性测试表明D230可以抑制粘土的分散性。作为三元复合驱传统碱的替代物,D230不仅提升了强化采油的效率,也解决了传统碱带来的诸如二价离子沉淀、生物毒性高、流体粘度低以及粘土分散性强等问题。第四部分,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的独特性能。该部分探究了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使用的可能性。离子液可作为催化剂的携带剂或活化剂,然而其在反应之后的分离再回用比较困难,因此使用具有可逆相迁移性质的离子液是更好的选择。本文中一系列简称为PEA-FA的室温质子型离子液,是通过简单混合聚醚胺(PEA)和脂肪酸(FA)制得的。1H NMR和FT-IR测试证明了聚醚胺和脂肪酸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PEA-FA可以被认为是质子型离子液。密度和流变学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其符合离子液的一般规律,并且其粘度相对较低。TGA和DSC结果表明PEA-FA的熔点低于室温,并且其热稳定性较弱。分配系数测试表明PEA-FA可以在乙酸乙酯相与水相之间自由迁移。作为一种典型的质子型离子液,PEA-FA可以用作有机反应的携带剂或者活化剂,其温度响应性能使其可以在反应后重新回用。

顾永强[4](2020)在《新型双功能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转化CO2制备环状碳酸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O2不仅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还是丰富、廉价、无毒、可再生的C1资源。以CO2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还可以减少对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在众多CO2资源化利用途径中,催化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可以取代传统有毒光气工艺,满足绿色化学和环保的要求;而且所合成的环状碳酸酯在化工、医药、能源及高分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由于CO2自身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设计高效催化剂实现对CO2活化是将其催化转化的关键。基于CO2活化与催化转化机理,以三乙胺(TEA)、三乙醇胺(TEOA)、溴乙酸、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四甲基胍(TMG)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研究了在催化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中的应用,通过考察不同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性能较优的催化剂结构为[-O2TEA+][Br-][DBUH+]。并系统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CO2压力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在30℃,1.5 Mpa,15 h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5%。同时对催化剂的普适性和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催化剂对不同取代基的环氧化物均具有一定催化活性,并且可以循环使用5次,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对CO2环加成反应可能的催化机理。采用简易的一步法合成出系列氨基酚类低共熔离子液体,研究了其在均相催化CO2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结构、催化反应条件对CO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使用四丁基溴化磷/3-氨基酚(TBPB/3-AP)作为催化剂时,活性最高,主要归因于TBPB中卤素离子与3-AP中羟基和氨基的协同活化能力。卤素离子亲核进攻环氧化物中位阻较小的碳原子,羟基和氨基与环氧化物中氧原子形成氢键作用,进而促进环氧化物的开环。以TBPB/3-AP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 oC,反应1.0 h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6%,选择性为99%。通过考察催化剂对不同环氧化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环氧化物空间位阻的增大,反应活性降低。此外,通过对催化剂TBPB/3-AP循环使用性能进行考察,发现催化剂循环回用5次,活性无明显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回用性能。基于实验结果,推测出了TBPB/3-AP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机理。为进一步降低CO2环加成反应能耗,同时能够表现出对不同环氧化物的催化活性,采用一步法合成出系列胆碱-羟基琥珀酰亚胺类低共熔离子液体。对比研究了不同胆碱阴离子对CO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低共熔离子液体碘化胆碱/羟基琥珀酰亚胺(CHI/NHS)为较佳催化剂。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CO2压力的考察,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 oC、反应时间10.0 h、催化剂用量为6 mol%。在该条件下,环氧丙烷可完全转化,产物碳酸丙烯酯收率达96%以上。以CHI/NHS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与不同取代基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均得到满意的产品收率和选择性;通过对CHI/NHS循环回用性能进行考察,表明离子液体可连续使用5次,催化活性依旧保持稳定。最后,对CHI/NHS催化CO2耦合环氧化物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新型离子液体在温和、无溶剂、无助催化剂条件下,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解决了该反应催化活性低,反应条件苛刻,分离困难等问题。

黄耀辉[5](2020)在《药物共晶的制备和溶解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药物共晶可在不改变药物分子结构的同时,优化活性药物成分(API)的理化性质,克服多晶型、盐和溶剂化合物等其他固态形式的缺点,特别是在改善难溶药物溶解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新药的研发和创制领域的重要课题。药物共晶的制备及其溶解特性的研究关系着难溶性药物的放大生产和生物利用度的改善,同时还可为药物共晶的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本文首先以茶碱-苯甲酸共晶为模型体系,从共晶的固相合成和溶液合成两个方面分别对外界因素对共晶形成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然后以吲哚美辛-糖精共晶为模型体系,研究药物共晶的溶解特性,探究不同溶液环境下共晶溶解过程中热力学性质与动力学行为之间的联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考察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过程中研磨时间、溶剂性质和溶剂量对共晶形成速率的影响。根据干磨法和溶剂辅助研磨法制备共晶过程中共晶形成速率的差异,发现溶剂是研磨过程中的原料分子扩散的媒介,可以明显加速分子迁移率。通过对比不同极性和结构的溶剂对原料辅助研磨所得到共晶产物的纯度,结合共晶自身结构,总结出溶剂辅助研磨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的机理。(2)基于研磨法制备共晶过程中溶剂作用的研究,同时对比API和配体的溶解度数据,筛选出合适的溶剂体系,首次通过溶液合成法制备出纯净的茶碱-苯甲酸共晶;随后为避免共晶制备过程中配体的大量消耗及单组分结晶现象发生,采用混合溶剂体系降低茶碱和苯甲酸的溶解度差异,以1:1摩尔比的原料合成共晶;利用拉曼光谱在线监测茶碱-苯甲酸共晶的悬浮结晶和冷却结晶过程,确定温度和原料悬浮密度对悬浮结晶过程中共晶的形成速率的影响,并对茶碱-苯甲酸共晶悬浮和冷却结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3)通过向水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来降低吲哚美辛-糖精共晶的溶解度优势,削弱共晶向药物转化的驱动力,从而提高共晶溶解过程中药物浓度和过饱和度;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与共晶溶解度优势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一种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方法来调控共晶的溶解和药物的成核行为;通过测定不同共晶溶解度优势下吲哚美辛-糖精共晶的溶解曲线,研究不同溶液环境中共晶的热力学性质对溶解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共晶溶解-药物过饱和-药物沉淀)的影响。

韦瑶瑶[6](2020)在《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熵的计算》文中指出自组装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因素,构筑基元通过分子间非键合相互作用,可以层层组装形成不同复杂功能体,这些构筑基元的基本属性是同时具有亲水亲油基团。表面活性剂就是这样一类两亲物质,可以自组装形成不同形式的聚集体,包括在溶液中聚集形成胶束、囊泡、液晶等聚集体,以及吸附在界面,形成半胶束、单层膜、多层膜等聚集体。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成有别于周围溶剂的微区是自组装体优良性能和应用的关键,研究表面活性剂在聚集微区的堆积状态和堆积结构,有助于深入理解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特别是对这些自组装体分子层次的理解和预测,一方面可以为传统表面活性基本原理注入新科学知识和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推进设计和发展新型功能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MD)是提供自组装体分子水平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分子构型熵可以直接描述不同自组装体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堆积状态,因此,本论文利用MD模拟,结合Quasi-harmonic(QH)近似方法计算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构型熵,对胶束和界面膜这两种典型聚集体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1.利用MD模拟,从分子构型熵角度对表面覆盖度变化引起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气-液界面膜的相变行为展开系统研究。在表面覆盖度很大时,二维(2D)单层膜不稳定,会塌陷进入溶液内部形成三维(3D)聚集体,本工作在分子水平上详细描述了从气液界面单层膜转变成溶液内部胶束的界面膜的塌陷模式。基于分子构型熵-吸附表面积等温线和疏水链相对界面法向偏离角的变化,定义了 SDS单层膜的三种二维(2D)相态,包括气相(L)、液态扩张相(LE)和液态凝聚相(LC)。利用QH近似方法,首次给出2D相变过程中SDS的熵变值,基于不同表面覆盖度下SDS界面膜的动态和结构性质的变化,提出了不同相态下2D界面膜的结构示意图。2.选取具有相同亚甲基数的N-十二烷基甜菜碱(NDB)和正十三烷(C13),研究NDB胶束内部烷基链的堆积状态。这一部分计算并比较胶束内的NDB烷基链与液态下的C13烷基链的构型熵和熵的贡献(平动熵、转动熵和振动熵),同时,研究了 NDB烷基链的局域熵,以及胶束内和C13中烷基链的局域熵的异同。通过这些比较,在分子水平上明确提出,胶束内部碳原子个数不超过2的疏水链段的堆积与纯液态烷烃的相同,而胶束的外核呈类液相状态。胶束内部的详细信息是理解增溶、药物传递和催化等胶束应用的基础。3.结合MD模拟和熵的计算,研究对比了溶液单体、界面单层膜以及胶束内的表面活性剂所处的状态。通过计算不同环境下的NDB分子构型熵和构型熵的分解(平动熵、转动熵和振动熵),提出一个新Born-Haber循环模型来描述NDB在不同环境中所处的状态,并且给出NDB在不同环境间的质量转移过程中其自身的熵变,得到NDB分子本身在界面吸附、体相胶束化、以及表面活性剂从胶束转移到界面单层膜这三个过程中均表现出构型熵减小现象。4.利用MD模拟,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不同摩尔配比对SDS和NDB各自在混合胶束内堆积态的影响,通过计算和比较随摩尔配比变化的SDS和NDB分子的构型熵及熵的分解来表征不同的堆积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SDS和NDB)的堆积态随其在混合胶束内摩尔分数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是不同的,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此外,分析了不同摩尔配比形成的混合胶束的结构性质,总结出两种典型混合胶束模型。5.利用MD模拟,对具有特殊结构或者特殊反离子组合的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位置异构体(xΦ12)的聚集行为,其中,x=1,2,3,4,5,6,主要分析了胶束的溶剂可及表面积、疏水链在胶束内的几率分布和角度分布、链构象、水化数、极性头在胶束表面的分布,以及苯环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表明,这6种异构体形成的胶束均为椭圆形,胶束半径随苯磺酸基团从烷基链的一侧向中间移动而增大。在胶束聚集体中,短烷基链位于胶束的极性层,长烷基链聚集在胶束中心区域。由于苯环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1Φ12胶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结构特征。6.通过MD模拟,研究了两种绿色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胆碱(ChDS)和月桂酸胆碱(ChC12),的自组装结构,从分子水平上直接分析了极性头基和胆碱离子之间的离子对效应,包括抗衡离子结合方式、强度和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在这两种胶束中均存在六种离子间的结合方式,不同的是,胆碱的羟基基团有更大几率指向ChDS胶束内,而在ChC12胶束中,它们更容易暴露在水溶液中。通过分析胶束表面的性质,给出了胶束表面电荷分布的直观描述。进而,研究了增溶吡分子的胶束体系,得到吡分子进出胶束的相关信息。

聂国亮[7](2020)在《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中锂、钾、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揭示该卤水资源的成矿过程及卤水中盐类矿物的溶解和结晶规律,本论文以四川盆地三叠纪富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KCl–Sr Cl2–H2O、Li Cl–Na Cl–Mg Cl2–Sr Cl2–H2O、Li Cl–KCl–Mg Cl2–Sr Cl2–H2O及其部分子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实验相平衡数据和平衡相图,同时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对部分子体系开展了相平衡理论计算。三元体系Li Cl–Na Cl–H2O、Li Cl–KCl–H2O在298 K条件下均为简单共饱和型,体系未发现固溶体和复盐生成,但有相应水合盐的固相结晶区。三元体系Li Cl–Sr Cl2–H2O在298时同样无固溶体和复盐生成,但相图中存在Sr Cl2·2H2O的溶解度曲线,其相图属于水合物相图I型。298 K条件下三元体系Li Cl–Mg Cl2–H2O为复杂体系,未发现固溶体存在,但有复盐Li Cl·Mg Cl2·7H2O生成。上述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发生明显变化,Li Cl、Mg Cl2在溶液中对其他盐类物质均表现出较强的盐析作用。四元体系Na Cl–KCl–Sr Cl2–H2O在298 K时未发现固溶体和复盐生成,其相图属于简单共饱和型,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一致,随温度升高出现了Sr Cl2·2H2O固相结晶区。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Sr Cl2–H2O、Li Cl–KCl–Sr Cl2–H2O中均无固溶体和复盐生成,由于Mg Cl2、Li Cl对Sr Cl2强烈的盐析作用而出现了Sr Cl2·2H2O的固相结晶区,其中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发生改变,373 K时,Sr Cl2·6H2O消失,出现了Sr Cl2·H2O固相结晶区。四元体系KCl–Mg Cl2–Sr Cl2–H2O在298 K时无固溶体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生成,同时还生成了Sr Cl2·2H2O,属于复杂体系,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相图中,相图的构型未变。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Li Cl–Mg Cl2–Sr Cl2–H2O为复杂体系,无固溶体但有复盐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结晶相区,相平衡实验结果表明锂盐的溶解度明显大于其他盐类物质。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Na Cl–K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Na Cl、KCl、Sr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生成,Na Cl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KCl占比最大;Sr Cl2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Na Cl占比最大,Sr Cl2·2H2O占比最小;KCl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相对简单,各固相结晶区的大小按照Na Cl、Sr Cl2·6H2O、KCl·Mg Cl2·6H2O顺序依次递减。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Na 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Li Cl、Na Cl、Mg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生成,但都存在复盐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Li Cl和Mg Cl2分别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类似,Li Cl·Mg Cl2·7H2O在上述两个条件下,溶解度最大;Na Cl饱和时的各盐类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按照Sr Cl2·6H2O、Sr Cl2·2H2O、Mg Cl2·6H2O、Li Cl·Mg Cl2·7H2O、Li Cl·H2O依次增加。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Na Cl–KCl–Sr Cl2–H2O在Li Cl、Na Cl、KCl、Sr Cl2饱和的相图中无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其空间立体图中含有二十三条等温溶解度单变量曲线、五个单固相结晶区和两个五元共饱点。其中Li Cl、Sr Cl2分别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类似,上述两种盐各自饱和时的固相结晶区中,Sr Cl2·2H2O的结晶区占比均最小;Na Cl、KCl各自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同样类似,固相结晶区中均存在Sr Cl2·6H2O、Sr Cl2·2H2O、Li Cl·H2O,其中Li Cl·H2O的相区占比最小。298 K条件下五元体系Li Cl–KCl–Mg Cl2–Sr Cl2–H2O分别在Li Cl、KCl、Mg Cl2饱和时均无固溶体生成,但有复盐光卤石(KCl·Mg Cl2·6H2O)、锂光卤石(Li Cl·Mg Cl2·7H2O)存在,Li Cl、KCl各自饱和情况下的简化干基图构型一致,各固相结晶区中含锂盐的相区占比均最小;Mg Cl2饱和时的简化干基图相对简单,各固相结晶区的大小按照KCl·Mg Cl2·6H2O、Sr Cl2·2H2O、Li Cl·Mg Cl2·7H2O的顺序依次递增。基于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298 K条件下四元体系Na Cl–Mg Cl2–Sr Cl2–H2O、KCl–Mg Cl2–Sr Cl2–H2O、Li Cl–Na Cl–Sr Cl2–H2O、Li Cl–KCl–Sr Cl2–H2O、Li Cl–Mg Cl2–Sr Cl2–H2O进行了相平衡理论计算,并和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讨论,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基本吻合。

韩丹丹[8](2020)在《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的晶习调控》文中认为溶液结晶过程中,很多有机小分子系通过氢键组装成晶体,基于PBC晶体生长机理以及氢键的方向性,晶体往往生长为针状或片状,存在堆密度低、流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后加工处理。本文以D-泛酸钙、硝酸硫胺、盐酸吡哆醇和异烟肼四种有机小分子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工艺参数、添加剂和溶剂对晶习的影响机理,试图解决有机小分子在溶液结晶中晶习难以精准调控的工业难题。首先,针对饲料添加剂D-泛酸钙晶习为针状、易聚结导致产品纯度低等问题,通过对相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溶剂等参数进行控制,开发了一种制备块状D-泛酸钙四甲醇一水合物(D-PC·4Me OH·H2O)的工艺路线,再通过控制D-PC·4Me OH·H2O热转化,制备出了不含溶剂的块状D-泛酸钙产品,对D-泛酸钙工业生产放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针对由于对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机理认识不足而导致晶习优化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具有针状晶习且堆密度低、流动性差的饲料添加剂硝酸硫胺(VB1)为研究对象,发现烷基硫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对VB1晶体轴向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可将VB1从长棒状优化为块状,而烷基磺酸钠对VB1晶习几乎无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烷基硫酸钠和烷基磺酸钠能够通过强的静电和氢键作用定向吸附在VB1的轴向(100)晶面,抑制轴向的生长。接着,为了进一步揭示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规律,本文探究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饲料添加剂盐酸吡哆醇(VB6)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可以通过强的静电作用定向吸附在VB6晶面抑制其生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溶液中Cl-离子在VB6晶面的聚集而促进其生长,从而将VB6从块状调控为针状。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只能通过非特异性聚集在VB6的晶面,轻微抑制VB6生长,且对VB6的晶习几乎无影响。最后,针对传统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往往基于吸附能进行晶习预测,难以直观揭示溶剂对晶体生长影响的问题。本文开发了恒定化学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溶剂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生长的影响,揭示了异烟肼晶体轴向的(110)晶面符合粗糙生长机理,溶质运输是生长的控制步骤,晶面的生长速率从甲醇、乙醇到异丙醇逐渐减小;晶体径向的(002)晶面遵循层生长机制,溶质的表面嵌入是生长的控制步骤,晶面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中的生长速率依次增大。

周雪飞[9](2020)在《两亲性聚芳醚腈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人工合成染料中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的染料污水被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威胁。两亲性聚合物由于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表现出吸附、自组装、絮凝、分散、增稠等多种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对处理染料污水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聚芳醚腈(Polyarylene ether nitriles,PEN)是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阻燃、尺寸稳定性强、加工性和设计性突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基于亲核取代缩聚反应机理可获得多种功能性聚芳醚腈,目前在聚芳醚腈的光、电、磁等功能性开发和研究中已取得丰富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工作将针对不同结构的两亲性聚芳醚腈展开详细探究,揭示其结构与两亲性以及自组装行为之间的联系,并拓展两亲性聚芳醚腈在吸附和催化降解染料中的功能应用。1.通过向聚芳醚腈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获得五种不同结构的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AmPEN-H),并借助氢氧化钠去质子化作用将其转化为离子形式(AmPEN-Na)。研究发现,所有结构的AmPEN都能完全溶解在极性有机溶剂中。相比于AmPEN-H,AmPEN-Na的热稳定性更高且T5%不低于430oC;而且AmPEN-Na的亲水性也更好,主要表现为接触角的下降和吸水率的增加,其中以去质子化的PEN(S-P-7/3)的亲水性最好甚至能在水中溶解。通过对比发现,去质子化的PEN(S-P-7/3)对亚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容量最大且能达到1375.2 mg/g,表明亲水性的提高有助于AmPEN-Na对染料的吸附。2.基于亲核取代缩聚反应机理,分两步合成两种含相同疏水链段和不同亲水链段的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B-b-S和B-b-S-P。利用“水包油”法探究B-b-S和B-b-S-P的自组装行为,分别获得了平均粒径约为0.6μm和0.7μm且形状规整的聚芳醚腈微球。研究发现,在吸附MB的过程中,B-b-S微球和B-b-S-P微球满足相同的吸附规律,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吸附过程中也都伴随着吸热并能够自发进行,两种微球对MB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88.3mg/g和119.1 mg/g。另外,碱性环境更有助于微球活性基团的电离,并促进微球与MB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实现对MB吸附容量的提高;同时,π-π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也促进了MB在微球上的聚集。3.以PEN(S-P-7/3)为研究对象,利用铝离子(Al3+)与其活性基团交联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PEN(S-P-7/3)-Al吸附剂。相对于PEN(S-P-7/3),PEN(S-P-7/3)-Al在高温下或水溶液中的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改善。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含阴离子活性基团的PEN(S-P-7/3)-Al几乎不吸附阴离子染料。然而,PEN(S-P-7/3)-Al对阳离子染料MB的吸附量能达到1721.3 mg/g,并且能够从MB与金橙G(OG)或与甲基橙(MO)组成的二元混合溶液中对MB进行选择性吸附。经过数据分析和模拟,证明PEN(S-P-7/3)-Al与MB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决定PEN(S-P-7/3)-Al吸附容量的主要因素,表明两亲性聚芳醚腈在选择性吸附阳离子染料的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4.为了进一步降低染料的危害,制备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酞菁锌(ZnPc),采用“水包油”法构筑ZnPc/B-b-S杂化微球。合成的ZnPc不仅具有出色的光吸收和光发射性能,其在可见光照射下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单线态氧并用于降解MB。在ZnPc引入B-b-S微球中后,产物ZnPc/B-b-S杂化微球同样具有较强的光电活性。此外,ZnPc/B-b-S杂化微球对MB兼具吸附和光催化降解能力,其中ZnPc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杂化微球对MB的催化降解,而B-b-S含量的增加则有助于其对MB的吸附。经过对比,ZnPc含量为42.9 wt%的杂化微球对MB的去除效率最高,经过60 min吸附和240 min光照后,体系中的MB仅剩0.8%。结果表明,ZnPc/B-b-S杂化微球是一种有效的染料污水处理剂,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在构筑功能性微纳材料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且值得深入研究。5.选择B-b-S-P微球作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原位负载不同含量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TiO2)并构筑四种B-b-S-P/TiO2杂化微球催化剂,用于处理MB染料。随着TiO2负载量的逐渐增加,B-b-S-P/TiO2杂化微球的耐热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随之逐渐升高,同时杂化微球的衍射峰也越来越强,其吸收峰则从300nm红移到400 nm。研究发现,TiO2含量为40.7 wt%的B-b-S-P/TiO2-3杂化微球对MB的处理效率最高,该杂化微球可以在60 min内对MB达到吸附-脱附平衡,并在60 min光照后将体系中剩余42.0%的MB几乎全部降解。此外,经过三次循环使用后,杂化微球对MB依然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总的来说,两亲性聚芳醚腈杂化微球的可设计性强、稳定性好、协同作用突出,这一工作对于开发功能性聚芳醚腈微纳结构具有一些指导意义。

董三宝[10](2018)在《深水油气管道水合物聚集及壁面沉积机理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深水油气开采与传输中,水合物的生成会引起管道堵塞,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水合物形成后颗粒间的聚集及壁面沉积是引起水合物堵塞的两大诱因。影响水合物颗粒聚集和壁面沉积粘附的因素较多,目前对其聚集和壁面沉积机理尚未有定论。注入防聚剂或管道壁面改造是解决水合物堵塞的两个途径。本文借助作用力模型分析、防聚剂测试及壁面改造对水合物的聚集和壁面沉积机理展开系统性研究,分析相关因素对水合物聚集和壁面粘附的影响规律,获得初步的水合物防治理论:为研究水合物微观聚集机理,构建了一套水合物微观力测试装置,实现了水合物微观力的直接测量。建立了考虑液桥固化的作用力模型,对比实测结果,验证了该作用力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液桥轮廓以及水合物颗粒间的作用力,分析了液桥体积、生长速率以及界面张力对作用力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大液桥体积、生长速率及油水界面张力均可增大水合物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同时,建立了考虑水合物分解的作用力模型,研究了液桥体积、水合物分解程度及分解速率等因素对作用力的影响规律。通过自组装的微观力测量仪,考察了防聚剂AA(椰子油酸酰胺丙基二甲胺)浓度、水合物分解等因素对水合物微观聚集过程的影响。借助高压摇摆槽(Rocking Cell),系统研究了防聚剂AA在凝析油/盐水/甲烷高压体系中的宏观作用规律,探索了含水率(10%-100%)及盐浓度对AA防聚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在低含水率时,盐(Na Cl)降低AA的防聚效果,而在高含水条件下盐与A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针AA在低含水条件下防聚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发了AA+Span 80双剂复配体系,研究了两种防聚剂的协同作用机理。构建了一套水合物壁面粘附力测量仪,实现了水合物在壁面粘附力的直接测试,探索了生成时间、过冷度、壁面材质及防聚剂等因素对水合物壁面粘附力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增加过冷度、延长生长时间、增加壁面表面能均可增加水合物壁面粘附力。防聚剂可以有效降低水合物壁面粘附力,防聚剂中AA降低水合物壁面粘附力的能力最强。同时,探索了过冷度、AA浓度等因素对环戊烷中水合物壁面生长过程及外观形貌的影响。实验发现,降低过冷度及加入防聚剂AA均可延缓水合物的生长,低过冷度时水合物表面更平整,防聚剂AA浓度及过冷度的改变可导致不同的水合物生长特点。借助电沉积、水热氧化及表面修饰法在X90管线钢表面制备了超疏水涂层,此涂层具备优异的疏水能力。构建了观测及微观作用力测试装置,观测并分析了含生物防聚剂AA的环戊烷相中环戊烷水合物在壁面的生长现象,测量里水合物在超疏水壁面的粘附力。实验表明,超疏水涂层可以有效降低水合物与壁面接触面积以及壁面粘附力。

二、离子型盐类溶解性的热力学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型盐类溶解性的热力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低共熔溶剂-酶协同作用机制及其在脂氨基酸合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脂氨基酸
        1.2.1 脂氨基酸概述及其应用
        1.2.2 脂氨基酸合成方法
    1.3 低共熔溶剂及其在酶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1.3.1 酶催化及其介质
        1.3.2 天然低共熔溶剂
        1.3.3 低共熔溶剂以及天然低共熔溶剂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量子化学计算
        1.4.1 计算化学
        1.4.2 量子化学以及密度泛函计算
        1.4.3 分子动力学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天然低共熔溶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酶促合成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MD以及DFT硬件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NADESs合成
        2.3.2 脂肪酶的活性以及热稳定性
        2.3.3 NADESs的疏水性以及粘度
        2.3.4 圆二色性光谱
        2.3.5 荧光光谱
        2.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脂肪酶CALB活性以及热稳定性
        2.4.2 NADESs粘度以及疏水性
        2.4.3 圆二色性光谱
        2.4.4 荧光光谱
        2.4.5 不同NADESs对脂肪酶结构以及NADESs-CALB之间氢键的影响
        2.4.6 NADESs组分在CALB活性位点周围的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然低共熔溶剂二元溶剂体系之间的氢键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MD以及DFT硬件配置
    3.3 实验方法
        3.3.1 NADESs混合溶剂的构建
        3.3.2 NADESs量子化学计算
        3.3.3 粘度以及分子极性
        3.3.4 超额红外光谱
        3.3.5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图谱
        3.3.6 NADESs-H_2O二元体系中酶的活性以及稳定性
        3.3.7 分子动力学模拟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Gly-D_2O二元体系基本性质
        3.4.2 纯C-Gly组分的结构优化
        3.4.3 C-Gly-D_2O二元体系的超额红外光谱
        3.4.4 ~1H NMR以及~1H-~1H NOESY分析
        3.4.5 NADESs-D_2O体系中酶活性
        3.4.6 NADESs-D_2O与脂肪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低共熔溶剂-酶体系中多种氢键协同催化脂氨基酸高效合成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MD以及DFT硬件配置
    4.3 实验方法
        4.3.1 传统溶剂中酶促合成GLAA
        4.3.2 NADESs构建
        4.3.3 NADESs的粘度
        4.3.4 酶的筛选
        4.3.5 NADESs体系中酶促合成GLAA
        4.3.6 产物的纯化
        4.3.7 基于田口法的参数优化
        4.3.8 NADESs的循环使用
        4.3.9 量子化学计算
        4.3.10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传统溶剂中酶促合成GLAA
        4.4.2 不同酶合成脂氨基酸效率
        4.4.3 不同NADESs体系中合成脂氨基酸效率
        4.4.4 产物提纯
        4.4.5 基于田口法的条件优化
        4.4.6 NADESs中脂肪酶合成GLAA的重复使用
        4.4.7 酶促合成GLAA的作用位点
        4.4.8 底物结构对酶活性的影响
        4.4.9 C-Gly与脂肪酸分子间相互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天然低共熔溶剂构建及其在脂氨基酸合成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MD以及DFT硬件配置
    5.3 实验方法
        5.3.1 新型NADESs构建
        5.3.2 新型NADESs中脂氨基酸的合成
        5.3.3 新型NADESs中 CALB的稳定性
        5.3.4 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5.3.5 量子化学计算
        5.3.6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新型NADESs的设计及其理化性质
        5.4.2 新型NADESs的 Lewis酸性
        5.4.3 新型NADESs在月桂酰甘氨酸合成中的应用
        5.4.4 新型NADESs在 Gemini月桂酰赖氨酸合成中的应用
        5.4.5 新型NADESs中脂肪酶CALB的结构稳定性
        5.4.6 新型NADESs与 CALB之间的相互作用
        5.4.7 新型NADESs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4.8 底物的反应活性
        5.4.9 基于DFT的 NADESs中酰胺化反应路径研究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代表产物表征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1 接枝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2 AB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3 三硅氧烷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4 环状硅氧烷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3 阳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4 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5 两性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6 糖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7 亲脂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8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合成
        1.8.1 醚交换反应
        1.8.2 硅氢加成
        1.8.3 活性中间体反应
        1.8.4 格氏反应
    1.9 水解稳定性
    1.10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磺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忆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2.2.3 磺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R反应中溶剂、反应时间的选择
        2.3.2 氯丙基前体合成方法的选择
        2.3.3 硫代酯中间体合成中溶剂与反应剂量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性能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3.3.2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热力学函数研究
        3.3.3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
        3.3.4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接触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反离子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能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4.2.3 MeSi_4K、MeSi_4Na、MeSi_4Li的合成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反离子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4.3.2 不同反离子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热力学函数研究
        4.3.3 不同反离子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羧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5.2.3 羧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溶剂、反应时间的选择
        5.3.2 乙烯基氯硅烷反应物类型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6.3.2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热力学函数
        6.3.3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
        6.3.4 疏水链段对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胶体化学
    1.2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1.3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
        1.3.1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2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3 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4 超两亲分子
    1.5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对
        1.5.1 脂肪酸盐型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5.2 中和脂肪酸形成离子对的方法
        1.5.3 基于脂肪酸的离子对具有的刺激响应性
    1.6 响应型水基泡沫
        1.6.1 水基泡沫的概念及稳定性三要素
        1.6.2 响应型泡沫的必要性及类型
        1.6.3 基于脂肪酸的水基泡沫
    1.7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1.7.1 微观驱替效率
        1.7.2 宏观驱替效率
        1.7.3 碱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4 表面活性剂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5 聚合物在三元复合驱中的作用
        1.7.6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的协同作用
        1.7.7 三元复合驱的优点与缺点
    1.8 质子型离子液
        1.8.1 质子型离子液的概念
        1.8.2 评价质子型离子液的方法
        1.8.3 质子型离子液的热力学行为
        1.8.4 质子型离子液的密度
        1.8.5 质子型离子液的粘度
        1.8.6 质子型离子液的电导率
    1.9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聚醚胺-脂肪酸拟双子活性剂稳定的CO_2响应水基泡沫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
        2.2.2 制备D-LCFA的方法
        2.2.3 表面张力测试
        2.2.4 泡沫性能(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测试
        2.2.5 聚集体的表征测试
        2.2.6 pH和电导率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LCFA的结构表征
        2.3.2 D-LCFA稳定泡沫的性质
        2.3.3 CO_2响应型水基泡沫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 聚醚胺作为三元复合驱中的替代用碱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材料
        3.2.2 界面张力测试
        3.2.3 原油的乳化
        3.2.4 接触角测试
        3.2.5 填砂管驱油实验
        3.2.6 流变学性能实验
        3.2.7 稳态沉淀测试
        3.2.8 沉降稳定性的测试
        3.2.9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 230作为碱在ASP驱中的可行性
        3.3.2 D 230作为碱进行ASP驱的优势
    3.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四章 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作为离子液的独特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材料
        4.2.2 离子液PEA-FA的制备方法
        4.2.3 比重瓶法测试PEA-FA的密度
        4.2.4 流变仪测试PEA-FA的粘度
        4.2.5 PEA-FA的热重分析
        4.2.6 PEA-FA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4.2.7 PEA-FA的分配系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A-FA中构筑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4.3.2 PEA-FA的密度
        4.3.3 PEA-FA的粘度
        4.3.4 PEA-FA的热稳定性
        4.3.5 PEA-FA的相行为
        4.3.6 PEA-FA的分配系数和温度响应相转移
        4.3.7 PEA-FA温度响应相迁移的应用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新型双功能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转化CO2制备环状碳酸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
        1.1.1 当前CO_2排放现状
        1.1.2 环状碳酸酯简介
        1.1.3 环状碳酸酯合成机理
    1.2 CO_2环加成反应中离子液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1.2.1 均相离子液体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1.2.2 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课题研究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2 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催化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2.2.4 CO_2环加成反应过程及原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离子液体表征
        2.3.2 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反应参数对CO_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2.3.4 催化剂回用性能考察
        2.3.5 催化剂普适性研究
        2.3.6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
    2.4 本章小结
3 多功能氨基酚类低共熔离子液体协同催化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多功能氨基酚类低共熔离子液体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离子液体表征
        3.3.2 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反应参数对CO_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3.3.4 催化剂回用性能考察
        3.3.5 催化剂普适性研究
        3.3.6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羟基琥珀酰亚胺类低共熔催化剂室温条件高效催化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羟基琥珀酰亚胺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离子液体表征
        4.3.2 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反应参数对CO_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4.3.4 催化剂回用性能考察
        4.3.5 催化剂普适性研究
        4.3.6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药物共晶的制备和溶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药物共晶
    1.2 药物共晶的制备方法
        1.2.1 机械力化学法
        1.2.2 溶液合成法
    1.3 药物共晶的表征和过程分析技术
        1.3.1 药物共晶的表征方法
        1.3.2 药物共晶的合成过程分析
    1.4 药物共晶的溶液化学
        1.4.1 药物共晶的溶解过程
        1.4.2 药物共晶的溶解度优势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研究
    2.1 模型体系和研磨设备简介
        2.1.1 模型体系简介
        2.1.2 研磨设备简介
    2.2 实验研究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过程中研磨时间的影响
        2.3.2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过程中溶剂性质的影响
        2.3.3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过程中溶剂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茶碱-苯甲酸共晶的溶液法合成和表征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通过溶液合成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
        3.1.3 茶碱-苯甲酸共晶的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溶液合成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
        3.2.2 热分析结果(DSC、TGA和 hot-stage polarizing microscope)
        3.2.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4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3.2.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3.3 小结
第4章 茶碱-苯甲酸共晶溶液合成过程的在线监测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拉曼光谱在线监测茶碱-苯甲酸共晶溶液法合成过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悬浮结晶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过程的在线监测
        4.2.2 悬浮结晶过程中悬浮密度和温度对共晶形成过程影响
        4.2.3 冷却结晶法制备茶碱-苯甲酸共晶过程的在线监测
    4.3 小结
第5章 表面活性剂对吲哚美辛-糖精共晶增溶作用影响
    5.1 模型体系简介
    5.2 实验研究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2.2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制备
        5.2.3 静态法测定吲哚美辛在三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溶解度
        5.2.4 吲哚美辛-糖精共晶的制备
        5.2.5 共晶和药物溶解曲线的测定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吲哚美辛和共晶的溶解度模型
        5.3.2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确定和共晶溶解度优势的计算
        5.3.3 表面活性剂对IND-SAC共晶增溶作用的影响
        5.3.4 表面活性剂对活性药物成分的胶束增溶作用
    5.4 小结
第6章 共晶溶解度优势对吲哚美辛-糖精共晶溶解特性影响
    6.1 实验研究
        6.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6.1.2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制备
        6.1.3 静态法测定吲哚美辛在不同浓度Brij99 溶液中的溶解度
        6.1.4 共晶溶解曲线的测定及共晶溶解过程中药物成核过程的观察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表面活性剂增溶能力对共晶溶解度优势的影响
        6.2.2 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对共晶溶解度优势进行定量预测
        6.2.3 两种共晶溶解度优势计算方法结果对比
        6.2.4 不同共晶溶解度优势下IND-SAC共晶和吲哚美辛的溶解特性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熵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自组装行为
        1.1.1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的研究概述
        1.1.2 胶束和界面膜体系的研究概述
        1.1.3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简介
        1.1.4 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堆积状态概述
    1.2 计算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1.2.1 计算化学概述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介绍
        1.2.3 分子力场介绍
        1.2.4 模拟系综介绍
        1.2.5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介绍
    1.3 分子构型熵介绍和计算方法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SDS界面膜的相行为及其结构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模拟方法和细节
    2.3 结果讨论
        2.3.1 SDS单层膜的塌陷
        2.3.2 二维相转变分析
        2.3.3 不同相态的SDS分子的动态和结构性质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DB胶束内部疏水链堆积状态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模拟细节和方法
        3.2.1 模拟参数和构建初始模型
        3.2.2 构型熵的计算方法和技术
    3.3 结果和讨论
        3.3.1 胶束内部疏水链的堆积状态
        3.3.2 烷基链的gauche缺陷几率分布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利用构型熵对比NDB在不同自组装体的堆积状态
    4.1 引言
    4.2 模拟方法和细节
        4.2.1 表面活性剂参数
        4.2.2 模拟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环境中NDB熵的比较
        4.3.2 不同环境中NDB的熵分解
        4.3.3 不同过程中NDB的熵变
        4.3.4 新Born-Haber循环模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SDS和NDB复配对其在混合胶束内堆积态的影响:分子构型熵的角度
    5.1 引言
    5.2 模拟模型和细节
        5.2.1 计算模型
        5.2.2 模拟细节
    5.3 结果讨论
        5.3.1 表面活性剂复配对SDS和NDB聚集堆积状态的影响
        5.3.2 混合胶束结构性质分析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SDBS位置异构体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6.1 引言
    6.2 模拟细节
    6.3 结果讨论
        6.3.1 胶束的形状和大小
        6.3.2 末端甲基的分布
        6.3.3 疏水链的指向和构象分析
        6.3.4 极性头在胶束表面的分布
        6.3.5 胶束的水化作用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两种绿色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7.1 引言
    7.2 模拟方法和细节
    7.3 结果讨论
        7.3.1 胶束结构
        7.3.2 离子对结合分析
        7.3.3 胶束表面性质的分析
        7.3.4 胶束对吡分子的增溶作用
    7.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和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卤水资源概述
        1.2.1 卤水资源的定义
        1.2.2 卤水资源的成因和分类
        1.2.3 卤水资源的分布
    1.3 四川盆地三叠纪地下卤水地球化学特征
    1.4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1.4.1 含钾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2 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3 含锶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5 电解质溶液理论
        1.5.1 发展现状
        1.5.2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及其发展
    1.6 研究内容
        1.6.1 稳定相平衡实验研究
        1.6.2 相平衡理论计算
    1.7 论文创新点
    1.8 研究经费来源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分析方法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第3章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K相平衡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四元体系Na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2.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3.3 四元体系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3.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3.3.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3.4 四元体系Na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4.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3.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3.5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3.5.1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3.5.2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3.5.3 五元体系Na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SrCl_2饱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K相平衡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三元体系LiCl-NaCl-H_2O298 K相平衡
        4.2.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4.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4.3 三元体系LiCl-MgCl_2-H_2O298 K相平衡
        4.3.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4.3.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4.4 三元体系Li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4.1 相平衡研究结果与讨论
        4.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对比和讨论
    4.5 四元体系Li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6 四元体系LiCl-Na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7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4.7.1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4.7.2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4.7.3 五元体系LiCl-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MgCl_2饱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及其子体系298 K相平衡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三元体系LiCl-KCl-H_2O298 K相平衡
    5.3 四元体系Li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5.4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5.4.1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NaCl饱和)
        5.4.2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5.4.3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5.4.4 五元体系LiCl-NaCl-KCl-SrCl_2-H_2O相平衡(SrCl_2饱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298 K相平衡
        6.2.1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LiCl饱和)
        6.2.2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KCl饱和)
        6.2.3 五元体系LiCl-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MgCl_2饱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相平衡理论计算
    7.1 Pitzer方程介绍
    7.2 含锶子体系298K相平衡理论计算
        7.2.1 四元体系Na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2 四元体系K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3 四元体系LiCl-MgCl_2-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4 四元体系LiCl-NaCl-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2.5 四元体系LiCl-KCl-SrCl_2-H_2O相平衡理论计算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计算程序
    B 平衡固相单晶鉴定图谱

(8)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的晶习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晶习与晶体生长
        1.1.1 晶体生长理论
    1.2 晶体结构、添加剂和溶剂对晶习的影响
        1.2.1 晶体结构对晶习的影响
        1.2.2 添加剂对晶习的影响
        1.2.3 溶剂对晶习的影响
    1.3 晶体生长研究手段
        1.3.1 实验方法
        1.3.2 分子模拟方法
    1.4 晶习调控基本思路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D-泛酸钙的晶习调控
    2.1 引言
        2.1.1 D-泛酸钙结晶研究现状
        2.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分析仪器及测试方法
        2.2.3 晶型与晶习筛选
        2.2.4 溶解度的测定
        2.2.5 单晶培养
        2.2.6 相转化过程监测
        2.2.7 转化动力学测定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晶型与晶习筛选
        2.4.2 基于晶体结构的晶习预测
        2.4.3 基于相转化的晶习调控过程与机理研究
        2.4.4 D-泛酸钙脱溶剂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添加剂对于硝酸硫胺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1.1 硝酸硫胺的研究现状
        3.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表征仪器及方法
        3.2.3 溶解度的测定
        3.2.4 冷却结晶实验
        3.2.5 单晶生长实验
    3.3 分子模拟
    3.4 实验结果
        3.4.1 添加剂对VB1 溶解度的影响
        3.4.2 添加剂对VB1 晶习的影响
        3.4.3 过饱和度对VB1 生长的影响
        3.4.4 添加剂种类对VB1 生长的影响
        3.4.5 添加剂浓度对VB1 生长影响
        3.4.6 添加剂链长对于VB1 生长的影响
    3.5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3.6 机理分析
        3.6.1 添加剂种类的影响
        3.6.2 添加剂浓度的影响
        3.6.3 添加剂链长的影响
        3.6.4 添加剂影响VB1 晶习的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对盐酸吡哆醇晶体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1.1 盐酸吡哆醇的研究现状
        4.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表征
        4.2.3 溶解度的测定
        4.2.4 冷却结晶
        4.2.5 单晶生长实验
    4.3 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表面活性剂对VB6 溶解度的影响
        4.4.2 表面活性剂对VB6 晶习的影响
        4.4.3 PXRD分析
        4.4.4 晶面分析
        4.4.5 单晶生长实验
    4.5 机理分析
        4.5.1 晶面结构分析
        4.5.2 添加剂作用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剂对异烟肼晶体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1.1 INH的研究现状
        5.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冷却结晶
        5.2.3 单晶培养
    5.3 分子动力学模拟
        5.3.1 CμMD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建立
        5.3.2 定义集合变量CV(Collective Variable)
        5.3.3 力场选择
        5.3.4 体系建立
    5.4 实验结果
        5.4.1 溶剂对INH晶习的影响
        5.4.2 模拟结果
        5.4.3 INH生长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符号说明
    附录 B D-泛酸钙的溶解度
    附录 C D-泛酸钙红外和拉曼特征峰
    附录 D 异烟肼在不同溶剂中的模拟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两亲性聚芳醚腈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两亲性聚合物概述
        1.1.1 两亲性聚合物的分类
        1.1.2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1.3 两亲性聚合物的性能与应用
    1.2 聚芳醚类聚合物
        1.2.1 聚芳醚酮
        1.2.2 聚芳醚砜
        1.2.3 聚芳硫醚
        1.2.4 聚芳醚腈
    1.3 聚芳醚腈性能介绍
        1.3.1 发展历史
        1.3.2 合成与性能
        1.3.3 功能化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合成
        2.2.3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膜的制备
        2.2.4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对染料的吸附
        2.2.5 表征方法与仪器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2.3.2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2.3.3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溶解性
        2.3.4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热性能
        2.3.5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接触角
        2.3.6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吸水率
        2.3.7 两亲性无规聚芳醚腈共聚物的染料吸附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及其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的合成
        3.2.3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膜的制备
        3.2.4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3.2.5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对染料的吸附
        3.2.6 表征方法与仪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的表征
        3.3.2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微球的形貌表征
        3.3.3 两亲性嵌段聚芳醚腈共聚物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离子交联型两亲性聚芳醚腈对染料的选择性吸附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PEN(S-P-7/3)溶液的配置
        4.2.3 PEN(S-P-7/3)-Al的制备
        4.2.4 PEN(S-P-7/3)-Al对染料的吸附
        4.2.5 表征方法与仪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N(S-P-7/3)的光学性能
        4.3.2 PEN(S-P-7/3)-Al的荧光性能
        4.3.3 PEN(S-P-7/3)-Al的形貌表征
        4.3.4 PEN(S-P-7/3)-Al的结构与稳定性
        4.3.5 PEN(S-P-7/3)-Al对不同染料的吸附
        4.3.6 PEN(S-P-7/3)-Al对亚甲基蓝的吸附
        4.3.7 PEN(S-P-7/3)-Al的氮气等温吸脱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nPc/B-b-S杂化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ZnPc的合成
        5.2.3 ZnPc/B-b-S杂化微球的制备
        5.2.4 单线态氧的检测
        5.2.5 光催化测试
        5.2.6 表征方法与仪器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nPc的表征
        5.3.2 ZnPc/B-b-S杂化微球的形貌表征
        5.3.3 ZnPc/B-b-S杂化微球的热性能
        5.3.4 ZnPc/B-b-S杂化微球的结构表征
        5.3.5 ZnPc/B-b-S杂化微球的光学性能
        5.3.6 ZnPc/B-b-S杂化微球的单线态氧
        5.3.7 ZnPc/B-b-S杂化微球光降解亚甲基蓝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B-b-S-P/TiO_2杂化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TiO_2 的制备
        6.2.3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制备
        6.2.4 B-b-S-P/TiO_2 杂化微球光催化测试
        6.2.5 表征方法与仪器
    6.3 结果与讨论
        6.3.1 TiO_2 的表征
        6.3.2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形貌
        6.3.3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热性能
        6.3.4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结构表征
        6.3.5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6.3.6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6.3.7 B-b-S-P/TiO_2 杂化微球的X射线衍射图谱
        6.3.8 B-b-S-P/TiO_2 杂化微球光降解亚甲基蓝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深水油气管道水合物聚集及壁面沉积机理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合物颗粒聚集机理研究现状
        1.2.2 水合物颗粒微观作用力研究现状
        1.2.3 水合物防聚剂研究进展
        1.2.4 水合物管道沉积机理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水合物微观聚集机理研究
    2.1 微观聚集力测试装置构建
        2.1.1 温度控制系统
        2.1.2 微观操作系统
        2.1.3 微观拍摄录像系统
        2.1.4 环戊烷实时补偿系统
    2.2 微观聚集力测试装置可靠性分析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玻璃纤维弹性系数
        2.3.2 水合物微观作用力测试
    2.4 考虑液桥固化的水合物微观作用力模型
        2.4.1 理论模型
        2.4.2 模型验证
        2.4.3 模型计算与分析
    2.5 考虑水合物分解的水合物微观作用力模型
        2.5.1 理论模型
        2.5.2 模型验证
        2.5.3 模拟计算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合物聚集防治研究
    3.1 防聚剂AA对水合物微观作用力的影响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步骤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水合物聚集防治研究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水合物防聚剂(AA+ Span 80)协同性实验研究
        3.3.1 10%含水率体系
        3.3.2 20%含水率体系
        3.3.3 30%含水率体系
    3.4 水合物防聚剂(AA+ Span80)协同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合物壁面沉积机理研究
    4.1 微观聚集力测试装置的构建
        4.1.1 温度控制系统
        4.1.2 微观操作系统
        4.1.3 微观拍摄/录像系统
    4.2 水合物壁面粘附力测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步骤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合物壁面沉积防治研究
    5.1 防聚剂对水合物壁面粘附力的影响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步骤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防聚剂对水合物壁面生长形态的影响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步骤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壁面超疏水改性对水合物沉积的影响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步骤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离子型盐类溶解性的热力学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低共熔溶剂-酶协同作用机制及其在脂氨基酸合成中的应用[D]. 年彬彬. 江南大学, 2021
  • [2]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月. 山东大学, 2020(04)
  • [3]基于聚醚胺—脂肪酸离子对构筑的响应体系及其应用性能[D]. 王增资. 山东大学, 2020(08)
  • [4]新型双功能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转化CO2制备环状碳酸酯研究[D]. 顾永强.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药物共晶的制备和溶解特性研究[D]. 黄耀辉. 天津大学, 2020(01)
  • [6]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熵的计算[D]. 韦瑶瑶. 山东大学, 2020(08)
  • [7]四川盆地含锂钾锶地下卤水体系298K相平衡[D]. 聂国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的晶习调控[D]. 韩丹丹. 天津大学, 2020(01)
  • [9]两亲性聚芳醚腈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周雪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深水油气管道水合物聚集及壁面沉积机理及防治研究[D]. 董三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标签:;  ;  ;  ;  ;  

离子盐溶解度的热力学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