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活动纪事(续)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活动纪事(续)

一、中国20世纪上半叶音乐活动编年纪实(续)(论文文献综述)

张璇[1](2021)在《重拾边缘记忆 ——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雅丹[2](2021)在《顾西林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丁英英[3](2021)在《报刊、概念与实践: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之互动 ——民国初期两种《美育》杂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美学史、教育史和报刊史为切入点,结合五四前后激荡着的各种教育思潮,如教育救国思潮、国民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等,梳理了两种《美育》刊物的创刊史。并以现代性为理论支撑,对民初美育思潮的特征以及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笔者以探索美育实践为创新点,探寻民初美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实施状况并分析其特征。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先从历史背景入手探究民初美育思潮产生的原因、过程与影响,之后从报刊史入手梳理两种《美育》杂志的创刊历程。中华美育会的《美育》杂志建立在民国艺术教育期刊的“新兴勃发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深刻,对美育的倡导具有启蒙性与实用性特点。李金发的《美育》杂志以对经典艺术品的欣赏和对艺术理论的精研探讨为主,对美育的倡导更加具有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性特征。第二部分,从现代性入手,具体分析了民初美育的内涵和特点。中华美育会的美育以新民、强国为美育实施的目的,具有德性启蒙的特征;李金发的美育以对审美感受的培养为目的,具有心性启蒙的特征。两种刊物,一本以改造后的传统艺术为美育实施的资源,一本以西方艺术,尤其是希腊艺术为提倡美育的审美取向,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具有民族性特征。第三部分,结合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国民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等,探究中国现代美育与社会观念的相互影响。在美育主体的变更以及美育与审美、功利、道德、科学的关系等问题上,民初的美育为当代美育建设提供了范例。第四部分,以美育实践探索为创新点,从三个层面论述了美育实施的具体内容:家庭美育,以儿童美育为中心;学校美育,以艺术技能培养为重点;社会美育,以国民道德培育为基础。美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广泛实施,使得“美育”在国民教育得以真正地落实。

战红岩[4](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张瑞康[5](2021)在《民国时期的军乐教育概况——以陆军军乐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军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国家或军队的阅兵仪式、重大庆典以及外交仪式。关于军乐的教育虽始自现代军队建立的清末,但军乐教育走向专业化与体系化是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军乐教育也历经了几多波折,由最初的设想到军乐训练班,再到最后的军乐学校的成立,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出了一批军乐人才,更为今后的军乐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将梳理现代军乐教育的发展概况,以民国时期陆军军乐学校为例,探讨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具体教学方案及其历史地位与意义。

杨红彦[6](2020)在《邱望湘抗战歌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邱望湘,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作为作曲家,他创作歌曲数量颇丰,其中包括艺术歌曲、古诗词歌曲、儿童歌曲、抗战歌曲等不同类型的作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音乐的发展;作为理论家,他编写了乐理、和声音乐理论教材,为新音乐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作为音乐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学校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后辈,值得后世敬仰。其中,在抗战时期,邱望湘为我国抗战歌曲的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根据文献史料发现邱望湘的抗战歌曲共24首,这些主题鲜明、题材多样的抗战歌曲是抗日战争民族胜利不可或缺的一页,它们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抗战史实与发展历程,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以邱望湘抗战歌曲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邱望湘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梳理出邱望湘一生各个时期主要的音乐活动,从而总结他音乐创作的总体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对邱望湘抗战歌曲的思想来源与实践基础进行分析,从时代背景、师承关系、自身的爱国情怀多个影响因素归纳他创作抗战歌曲思想转变的原因,为本论文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撑。同时,根据邱望湘音乐创作实践基础,从而更为切实全面地研究邱望湘的抗战歌曲。第三部分,通过对邱望湘抗战歌曲音乐本体例证分析研究,从和声、旋律、风格、调式调性等音乐元素对邱望湘抗战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概括出他抗战歌曲创作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对邱望湘以及他的抗战歌曲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其创作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下歌曲创作和历史研究的启示。最后,结语部分总结邱望湘在抗战歌曲创作方面的历史贡献,并指出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该研究的展望,以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进程中能够重新审视和客观定位邱望湘的历史地位。

吴钰[7](2020)在《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及运用 ——以五年级唱歌课《走绛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音乐课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让小学生学习掌握音乐技能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和创造意识。“创设情境”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情境教学法的手段之一,它以教师设置的某种“情境”为依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近年来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唱歌课是小学音乐课本当中的重要模块,将创设情境运用于小学唱歌课中,可以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对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观看了近年来的小学音乐课优质视频后,走访了济南市某所小学进行课堂观察,使笔者更加了解真实的音乐课堂。本文将创设情境这一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以《走绛州》这首五年级的唱歌课为例,结合这首歌曲的自身特点,融入情境教学中的多种创设手段,探讨如何改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希望可以为各位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陈卓[8](2020)在《黄自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对比及演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自、赵季平分别是我国近代和当代杰出的音乐艺术家,二者的创作涉及面较为广泛,在艺术歌曲这一领域更是各领风骚,作品常常出现在高校的各种音乐会上。本文以二者古诗词作为歌词的艺术歌曲为着手点,采用文献、理论、作曲技法分析、演唱实践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歌词内容形式、旋律声部写作、器乐声部写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抽取二者较有名、又较有可比性的三首作品,落实到具体作品的演唱技术和风格处理上,从而归纳出二者以古诗词为歌词的艺术歌曲在风格上的特点以及处理上的技巧。同时,身为两个时代的作曲家,其作品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音乐文化的特点。通过对二者创作风格上的对比研究,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中国音乐近百年来的传承与创新。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艺术歌曲成长的历史,更加细致地学习这些作品,更加积极地传播本土优秀的音乐文化,对于一名声乐学习者来说,义不容辞。

王珊珊[9](2019)在《民国期刊《青年音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作为当时的战时首都,是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青年音乐》期刊则是在这个时代下的产物。目前,我国对民国音乐期刊的研究相对较少,对《青年音乐》期刊的学术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对《青年音乐》期刊的文本内容以及关注重点进行探析,以填补对《青年音乐》期刊研究的空白。

李霖[10](2019)在《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牡丹亭》的各种外文译本相继出现,而其最早被译成的西方文字则是德文:1929年,徐道邻用德文撰写的《中国的爱情故事》中就有关于《牡丹亭》的摘译和介绍;①20世纪30年代德国汉学家洪涛生陆续翻译了《牡丹亭》的《劝农》《寻梦》《写真》等,并于1937年完成了德文全译本,由苏黎世与莱比锡拉施尔出版

二、中国20世纪上半叶音乐活动编年纪实(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20世纪上半叶音乐活动编年纪实(续)(论文提纲范文)

(3)报刊、概念与实践: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之互动 ——民国初期两种《美育》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特色与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报刊、学科与思潮:两种《美育》杂志的创办
    第一节 民国初年激荡的美育思潮
        一 美育思潮的时代背景
        二 “美育”内涵的演变
    第二节 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的创办
        一 第一种美育刊物的创刊
        二 中华美育会学人共同体
    第三节 李金发主编的《美育》
        一 刊物内容及特色
        二 美育思想来源及刊物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多维的“美育”:两种《美育》杂志对“美育”的诠释
    第一节 实用与唯美:“美育”的多元内涵
        一 实用艺术教育观
        二 唯美艺术教育观
    第二节 审美与救国:“美育”的多重目的指向
        一 美育救国论
        二 审美教育论
        小结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间:“美育”的资源重构
        一 传统艺术的再审视
        二 西方艺术的高阶地位
        小结
第三章 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的交织:两种《美育》杂志关于“美育”的论争
    第一节 审美与功利
        一 艺术教育的功利化取向
        二 艺术教育的纯粹审美性
        小结
    第二节 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 美育为道德重建的利器
        二 科学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美育主体的变更
        一 通俗文艺教育下的民众群体之崛起
        二 民主思潮下天才之发展
        小结
第四章 家庭、学校与社会:美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家庭美育的建设
    第二节 学校美育的实施
        一 养成实用能力的图画科
        二 重建国民道德的音乐科
        三 促进工业文明的手工科
    第三节 社会美育的普及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目录
附录B 李金发《美育》杂志目录
附录C 中华美育会《美育》期刊数据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价值
        (二)现实价值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一)傅彦长的演讲
        (二)丰子恺的演讲
        (三)刘质平的演讲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二)丰子恺与画展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二)经费紧张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民国时期的军乐教育概况——以陆军军乐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乐含义及清末军乐教育概况
二、民国时期军乐学校的建设背景
三、陆军军乐学校
    (一)陆军军乐学校教学设置
    (二)陆军军乐学校与陆军军乐团的关系
四、小结

(6)邱望湘抗战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1.邱望湘相关研究
        2.抗战歌曲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邱望湘及其抗战前后的音乐活动
    (一)抗战前的音乐学习(1900-1930)
        1.成长环境
        2.求学与工作经历
        3.组建“春峰乐会”
    (二)抗战期间的音乐活动(1931-1945)
        1.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
        2.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3.“国立”音乐院分院
    (三)抗战后的音乐活动(1946-1977)
        1.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文革时期的遗存
二、邱望湘抗战歌曲创作的思想来源与实践基础
    (一)思想来源
        1.时代因素
        2.师承影响
        3.自身的爱国情怀
    (二)实践基础
        1.教育实践
        2.创作实践
三、邱望湘抗战歌曲音乐分析与创作特征
    (一)合唱抗战歌曲
        1.《献给飞虎队》
        2.《敬爱国旗》
        3.《空军歌》
        4.《少年先锋》
        5.《向前进》
    (二)独唱抗战歌曲
        1.《卖花》
        2.《慰劳将士》
        3.《爱国歌》
        4.《宣誓之歌》
        5.《出征歌》
    (三)邱望湘抗战歌曲的创作特征
        1.创作题材的多样性
        2.艺术性和时代性相融合
        3.民族性特色
四、邱望湘抗战歌曲创作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启示
    (一)历史价值
        1.推动民族抗战精神
        2.为新音乐创作注入活力
        3.创作局限与不足
    (二)当代启示
        1.勿忘历史,继承发扬抗战精神
        2.砥砺前行,指导当下歌曲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邱望湘抗战歌曲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及运用 ——以五年级唱歌课《走绛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1.1 硕博论文类
        1.2 文献期刊类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创设情境相关概述
    1.1 创设情境概念界定
    1.2 创设情境运用于《走绛州》之意义
第二章 创设情境运用于《走绛州》的教学实践难点及解决
    2.1 音乐形象的掌握
    2.2 附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2.3 衬词及方言韵味的掌握
第三章 创设情境运用于《走绛州》的教学实践启示
    3.1 合理创设情境,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2 关注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3.3 关注课堂反馈,重视学科特点
    3.4 完善创编环节,重视二度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 B《走绛州》教学设计

(8)黄自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对比及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黄自、赵季平的音乐人生及其主要创作
    第一节 黄自的生平与主要创作
        一、个人生平与音乐思想
        二、主要创作
    第二节 赵季平的生平与主要创作
        一、个人生平与音乐思想
        二、主要创作
第二章 黄自、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及对比
    第一节 黄自、赵季平的古诗词作品
    第二节 歌词文本选择的异与同
    第三节 旋律声部写作方面的异与同
    第四节 器乐声部写作方面的异与同
第三章 黄自、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探究
    第一节 咬字的处理——以《点绛唇·赋登楼》、《别董大》为例
    第二节 声调的处理——以《花非花》、《峨眉山月歌》为例
    第三节 情绪的处理——以《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怨情》为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附录 I

(9)民国期刊《青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音乐》简介
二、《青年音乐》期刊的外在研究
三、《青年音乐》文本研究分析
    (一)中国歌曲方面研究
    (二)西洋音乐方面
    (三)理论研究方面
四、作用与意义
五、结语

四、中国20世纪上半叶音乐活动编年纪实(续)(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拾边缘记忆 ——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研究[D]. 张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顾西林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陈雅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报刊、概念与实践: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与社会观念之互动 ——民国初期两种《美育》杂志研究[D]. 丁英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民国时期的军乐教育概况——以陆军军乐学校为例[J]. 张瑞康. 中国民族博览, 2021(01)
  • [6]邱望湘抗战歌曲研究[D]. 杨红彦.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及运用 ——以五年级唱歌课《走绛州》为例[D]. 吴钰. 济南大学, 2020(01)
  • [8]黄自与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格对比及演唱研究[D]. 陈卓. 武汉音乐学院, 2020(06)
  • [9]民国期刊《青年音乐》研究[J]. 王珊珊. 北方音乐, 2019(22)
  • [10]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J]. 李霖. 戏曲研究, 2019(03)

标签:;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活动纪事(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