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套灌区如何节水(论文文献综述)
苏利平,张勇[1](2021)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排涝、水土保持、灌溉等多项功能。根据河套灌区地理环境和节水改造工程开展现状,提出建立以项目前期、投入、产出和效益为系统的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业的统计方法,对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展开研究,以合理确定项目绩效管理各项指标,构建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案例研究验证,表明所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适用性。
邢霞[2](2021)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供需矛盾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障碍,倡导农业节水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其用水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但作为有限理性个体,农户的传统农业实践根植于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非环境伦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低效和不合理的用水情况。因此,充分重视微观层面的农业用水行为,探究节水行为影响机制,引导农户自觉主动参与农业节水,对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高用水效率以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农业用水主体行为对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域,旨在挖掘农户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水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相关的节水政策提供研究经验与理论参考依据,以期提升农户的节水积极性,改变粗放灌溉方式,进而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角度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特征和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首先,基于对农户环境行为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界定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概念,并根据农业节水行为表现形式和行为发生动机将农业节水行为划分为习惯型、技术型、社交型和公民型四类。然后,借助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和社会影响理论构建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即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实施取决于其农业节水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农户心理因素,同时农户行为还受到外界情境因素的引导。最后,基于外部性理论,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学分析探讨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政策干预的必要性,为后续政策引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依托所构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通过阐述变量因素间的关系路径,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着重分析、探讨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驱动效应。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对农业节水行为的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心理因素能够显着地直接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和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也是影响农业节水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利用Amos23软件Bootstrap法,验证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和农业节水行为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行为,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最后,考虑到心理因素可能对农业节水行为存在非线性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农业节水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采用RBF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的预测效应。分析表明,心理因素能够有效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节水进行预测判别,同时不同心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存在差异。(3)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引入外部情境因素,重点分析和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首先,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存在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即意愿不一定能有效地转换为可实现水资源保护目的的实际节水行动,这为研究情境因素的引导效应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部情境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节水行为的路径有调节作用,但不同外部情境变量对节水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process插件程序中的Model14对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外部情境因素以及农业节水行为之间存在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政策因素在“心理因素-农业节水行为意愿-农业节水行为”的中介路径中存在调节作用。(4)在实证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基于多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借助Netlogo平台仿真模拟不同政策情形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涌现的动态引导效果。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在社会规范交互和外部政策因素的引导下会趋于稳定,激励型政策、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均能促进农业节水发生,但不同类型政策对不同类型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激励型政策对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最好;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宣传教育型政策对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政策组合效应分析表明,在不同政策组合情形下,四种类型农业节水行为涌现效果存在差异,在政策两两组合的情形下,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在激励型政策和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和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在命令控制型政策和宣传教育型政策的组合引导下实施效果更好。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基于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动机和节水行为表现形式,从多视角开展对农户节水行为的研究,更为细致地刻画并衡量农户节水行为,从实践上扩展了农业节水行为研究内容,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第二,构建了以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为导向,心理因素为影响变量,外部情境因素为调节变量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并探析心理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机理;第三,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尝试运用多主体建模与仿真技术构建基于Agent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动态模拟政策因素对农户行为的长期动态引导效果,分析政策因素在长期以及不同组合下对农业节水行为产生的影响。
范雷雷[3](2021)在《河套灌区地面灌溉灌水质量评价及技术要素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套灌区是我国一首制特大型引黄灌区。受输配水制度影响,灌水不适时特点突出,同时由于地下水可用资源有限,灌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等)应用难度较大,地面灌溉(畦灌、沟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是灌区灌溉主要方式。畦田灌水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河套灌区大畦块导致的灌水效率低等问题,探求变化环境下适宜灌水技术参数是改善当前地面灌溉技术的关键所在。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垄背地膜和秸秆覆盖下沟灌土壤水盐迁移特征,明确沟灌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可为灌区沟灌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借鉴。本文以河套灌区上、中游试验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从灌区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畦灌与沟灌试验,分析不同灌水技术要素对灌水质量的影响,采用WinSRFR模型模拟、数值计算等方法确定最优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并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不同垄背秸秆覆盖量下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确定适宜秸秆覆盖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下畦田规格对农田灌水质量及水分生产效率影响发现,畦田规格由1亩增加至3亩时,灌水时间延长,水流推进过程中渗漏损失增加,造成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下降,尽管产量略有增加(1.87%~5.81%),但水分生产效率降低8.49%~21.05%。结合WinSRFR模型模拟,对影响畦灌灌水质量的入畦流量和灌水时间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不同土壤类型下典型田块规格获得最优灌水效果时所需灌水时间和入畦流量组合。除黏壤土1亩较小田块和砂土3亩较大田块灌水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其余工况均可获得最优灌溉管理参数组合。(2)砂土畦田规格(80m×25m)较大时农田灌水效果较差。利用WinSRFR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变量参数对灌水质量影响发现,采用“改进田块规格+控制灌水时间”灌溉设计方案后灌水效果较典型田块得到显着改善,建议将砂土较大田块按照垂直分割缩块(80m×12.5m),此时在较大流量水平(q=2.08~2.40L/(m·s))下灌水效率可从67%~80%提升至97%~99%,灌水均匀度从0.59~0.79提高至0.84~0.95,储水效率从1.17降低至0.76,可节省灌水时间20%以上。中等流量(q=1.60L/(m·s))情况下在获得更优灌水质量的同时可以节省40%的灌水时间,节水效果显着。(3)通过田间试验发现,农业生产中化肥、种子、地膜等费用占比较大,占总成本的70%以上;畦宽缩小后机械成本较对照增加0.3~4.6倍,尽管水费略有减少,但总成本仍增加2.72%~9.98%。采用模型模拟、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精细畦灌最优单宽流量q为2.81L/(m·s)、灌水时间t为21.21min、畦宽B约为10.7~14.2m。建议灌区推广节水新技术时适当对农民发放节水补贴,用以增加农民积极性。(4)通过构建农机耗油量数学模型,计算不同田块农机耗油量,并与实测值对比,其决定系数R2为0.9824,RMSE为0.32L,结果可靠。考虑农机效率后,灌区砂壤土适宜畦长由90-100m减小为80-100m,单宽流量由2.5-3.5L/(m·s)降为1.5-3.5L/(m·s),畦宽由5.7-8.0m增加为5.7-13.3m。尽管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较未考虑农机效率前分别减小2.21%~6.07%、6.82%~7.08%,但无显着差异。(5)通过模型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3种灌水深度控制目标(即水流恰好推进至尾端时关口(Zmin>0),灌溉水入渗量最小的1/4田块内的平均入渗水深等于计划需水水深时关口(Zlq=Dreq),最小灌水深度等于计划需水水深时关口(Zmin=Dreq))条件下不同沟长、田面坡度以及入沟流量对沟灌灌水质量的影响,确定有坡度且入沟流量较小(S0=1‰、Q=1、2L/s和S0=2‰、Q=1L/s)的100m中沟与零坡度或坡度较小时(S0=0、1‰)的150m长沟最适采用的控制目标为Zmin=Dreq,其他工况建议采用Zlq=Dreq。(6)覆膜和秸秆覆盖均能有效抑制沟灌盐分聚集,生育末期各处理土壤含盐量较对照显着减少42.76%~52.30%。秸秆覆盖量达到1.2kg/m2时,过量秸秆覆盖会造成播期土壤温度偏低,降低玉米出苗,使得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覆膜处理略有减少,但差异不显着(P>0.05)。建议采用0.9~1.2kg/m2的垄背秸秆覆盖量代替常规地膜覆盖,以减少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影响。
郑倩[4](2021)在《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文中指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国家主要粮油生产基地,灌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葵花、小麦,作物呈插花斑状分布,典型作物长势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表征,其作物长势分布变化复杂。灌区水土环境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掌握水土环境因子与农作物NDVI的关系与确定灌区最优灌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节水是灌区必不可少的研究目标,灌水量是水土环境关键因子,灌溉制度的优化尤为重要。当前农业种植区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演变关系研究尚少。值得开展干旱半干旱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的演变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本文利用遥感提取灌区不同作物类型NDVI时序曲线建立决策树划分灌区种植结构并分析典型作物葵花、玉米、小麦、瓜类作物长势变化特点;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克里金插值法分析灌区水土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作物-水土环境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在平原灌区运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通过提高DEM栅格像元精度(水平分辨率提高至10 m×10 m)和栅格像元值的Fortran编码方法、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解决平原灌区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并利用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确定了模拟研究区,添加地下水补给项ETk,解决了模型对浅埋深灌区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不足的关键性问题。完成了河套灌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并将改进后的SWAT模型结合河套灌区优选的作物水模型寻求最优灌溉制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RS、GIS手段得到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及生育期NDVI变化趋势:葵花、玉米、小麦、瓜类在各自生育期的变化随各类作物物候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葵花在苗期(6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玉米在拔节期(5月中旬以后)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小麦在分蘖期(4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瓜类在苗期(5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明显增大。(2)在区域监测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得到作物种植区土壤水盐变化特征: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在区域尺度以过量状态(θ?>67.31%)为主,在整个生育期均偏大。7月底至8月因蒸发和作物耗水出现水分亏缺区。最大轻度盐渍化区域在5月初、6月中旬出现,受地表蒸发和作物耗水影响,该时段盐渍化分级最明显。地下水埋深分布西浅东深,井灌区埋深较大,在3.05 m~6.5 m之间。(3)构建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用在灌区来明确不同类型的作物长势与灌区水土环境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度量程度。其优势在于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可以反映区域作物-土壤环境-地下水-气候之间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提出了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方法。各类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年内的变化与生育期发展过程联系紧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时序特征在试验年表现为波动性和平稳性。波动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相互颉颃为主,未达到良性耦合,有待进一步提升。平稳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良性耦合为主,表明水土环境与作物生长协调发展。(4)改进了平原灌区建立的SWAT模型,并运用改进的SWAT模型与作物水模型结合优化了作物灌溉制度。解决了平原灌区SWAT模型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从SWAT模型外添加地下水补给项弥补了模型对浅地下水埋深灌区潜水蒸发刻画的不足。最终,模型径流量率定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85,NS:0.73,PBIAS:-24,验证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67,NS:0.67,PBIAS:-2.6,达到了模型模拟的基本要求。模型改进后目标变量腾发量ET在典型区域的精度为率定期81.53~99.12%,验证期77.29~97.04%,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WAT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解放闸灌域的实际腾发量ET,解决了模型模拟实际腾发量精度不够的问题。可以进行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最终得到现状条件下优化的灌溉制度结果:葵花最优的灌溉制度为平水年、丰水年、枯水年播前灌130 mm,提前现蕾期5d配水时间灌水80 mm,开花期、灌浆期不灌水。玉米最优的灌溉制度为丰水年、枯水年提前拔节期3d配水时间灌水90 mm,喇叭口期提前3d配水时间灌水83 mm,抽雄期90 mm,灌浆期75 mm。平水年不改变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丰水年、枯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最优的玉米作物水模型。小麦最优的灌溉制度为枯水年、丰水年分蘖期90 mm,拔节期82.5 mm,灌浆期90 mm。平水年提前抽穗期5d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枯水年、丰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小麦最优作物水模型。
王国帅[5](2021)在《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随着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灌区引水量大幅度减少,引水量减少20%以上,排水量显着减少50%左右。灌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灌溉带来的盐分无法排出灌区,仅能在灌区内部进行再分配。河套灌区内土地类型较多,且分布复杂,主要为耕地、非耕地(荒地)、沙丘与海子。灌区内的盐分除在土壤深层与地下水中储存外,主要在这些地类间转化,也是今后灌区土壤盐分控制的主要场所。本文选取灌区典型地类(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灌区不同地类水文过程和盐分重分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成果可为相近灌区盐分控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1)通过氢氧同位素二端元混合模型和水盐平衡模型以及地质统计学、溶质动力学理论揭示了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关系和系统盐分表观平衡。研究发现,在灌溉期,耕地地下水主要受灌溉水补给,占94%,其中渠系灌溉水通过地下侧向径流给耕地地下水贡献76%,农田灌溉水贡献18%,降雨贡献6%。荒地地下水主要受耕地地下水补给,占2/3以上,为71%,降雨占29%。而海子主要受降雨与荒地地下水补给,各占57%和43%。渠系灌溉水通过侧向径流贡献给耕地地下水的水量基本全部迁移给荒地地下水。海子亏水631.2mm~706.3mm。耕地地下水盐分平均增加861kg/hm2,耕地地下水迁移给荒地的平均盐量为3232kg/hm2,荒地地下水迁移给海子的平均盐量为3140kg/hm2。耕地1m土体盐分通过灌溉期淋洗,积盐率仍为56%,秋浇后,脱盐率为44%,土壤深层(100cm)有轻微积盐现象,积盐为871kg/hm2;荒地1m土体积盐率为58%,秋浇后,脱盐率为62%,荒地盐分在全年呈现轻微脱盐趋势,脱盐3870 kg/hm2。(2)基于Hydrus_1D模型模拟了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的运移特征。根据2018和2019年田间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对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不同土层水分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后第5天,耕地0-20cm和20-60cm土层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7%~41%和14%~20%,60-100cm荒地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15%,而海子边界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灌后第87天,耕地0-60cm土层含水量下降幅度分别比荒地和海子边界高11%~14%和24%~44%。在生育期内,耕地深层渗漏量为应用水量的34%~40%。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的毛细上升量分别为其蒸散量的28%、36%~46%和67%~77%。耕地、荒地和海子边界土壤表层积盐分别为13%、37%和48%,深层土壤积盐分别为34%、15%和13%。为控制盐渍化,应降低荒地和海子边界表层的土壤盐分含量和耕地深层土壤盐分含量。耕地、荒地、海子边界1m土层盐分平均增加19%、27%和37%。海子边界毛管上升的盐分是荒地的3倍。(3)通过对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构建水盐均衡模型揭示了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中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关系。研究发现,在生长期,沙丘地下水向海子方向运移,在秋浇期和封冻初期,海子地下水向沙丘方向运移,地下水盐分动态变化受地下水迁移路径的影响。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地下水垂向补给土壤盐量分别为648kg/hm2、575kg/hm2和357kg/hm2。沙丘地下水迁移给荒地-沙丘交界地下水的盐量为481kg/hm2,荒地-沙丘交界地下水迁移给荒地地下水盐量为222 kg/hm2,荒地地下水迁移给海子的盐量为104 kg/hm2。(4)基于Hydrus_1D模型模拟沙丘、荒地和沙丘-荒地交界不同土层水分和盐分运移特征。根据2017和2018年田间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对沙丘、荒地和沙丘-荒地交界不同土层水分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可以维持土壤水分平衡,而沙丘在秋浇后期,仍亏水67~102mm。荒地腾发量是沙丘的2倍,沙丘-荒地交界的介于二者之间,荒地地下水补给量为沙丘的3~5倍。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和荒地1m土体在生育期积盐率分别为34%~51%、14%~17%和25%,秋浇后,沙丘、沙丘-荒地交界积盐率分别为47%~59%和3~6%;荒地脱盐率为0.7~5%,沙丘、沙丘-荒地交界全年处于积盐状态,荒地在秋浇后处于轻微脱盐状态。
李旭强[6](2021)在《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秋浇模式的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是我国主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灌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几乎完全依赖灌溉,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特殊的灌溉制度—秋浇,其具有淋盐保墒、保证翌年作物适时播种、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的水盐条件的重要作用。同时,秋浇所需引黄水量较大,占全年灌溉用水量的三分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黄河水资源紧缺和非农用水量的增加,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讨在农业可调用水指标不断减小的条件下,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适宜秋浇模式尤为关键。本研究首先在五个站点上对SWAP-WOFOST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率定,接着构建区域尺度的分布式SWAP-WOFOST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初步探讨不同秋浇模式下土壤水盐动态及作物生长过程,定量地评价了春小麦的产量和水分生产力(Water Productivity,WP)。进而以提高春小麦的WP为目标,提出灌区尺度相对适宜的秋浇模式。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灌区耕地上作物稳产增收和节约引黄灌溉水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灌区尺度上所构建的SWAP-WOFOST模型的模拟精度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经过率定验证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秋浇模式下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2)不同秋浇模式下,灌区各旗县区秋浇后与秋浇前相比,耕作层0~20 cm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土壤盐分浓度显着降低,分别平均增加和降低31.09%和61.88%。翌年播种前与秋浇前相比,土壤含水量均有所增加,增幅为8.47~13.04%;土壤盐分浓度均降低,降幅为12.07~21.49%。表明秋浇对土壤耕作层洗盐效果明显,能够起到翌年春播蓄水保墒作用。翌年播种前与秋浇后相比,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降幅为12.60~17.67%;土壤盐分浓度均增加,增幅为47.23~51.41%,秋浇后经过土壤冻融期,土壤返盐较为严重。根据降水年型的不同,灌区各旗县区土壤含水量呈现丰水年高于平水年高于枯水年,土壤盐分浓度呈现丰水年低于平水年低于枯水年。随着秋浇定额的增加,或随着秋浇时间的推迟,灌区各旗县区均有土壤含水量增幅越大,土壤盐分浓度降幅越大。(3)不同秋浇模式下,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保持在102~147 cm,其中杭锦后旗和临河区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较大,分别为136和133 cm;五原县和磴口县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较小,分别为122和111 cm;乌拉特前旗的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最小,为103 cm。根据降水年型的不同,灌区地下水埋深呈现枯水年大于平水年大于丰水年。随着秋浇定额的增加,或随着秋浇时间的推迟,灌区地下水埋深越小。(4)不同秋浇模式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和平均WP的空间分布相似,均为杭锦后旗和临河区较高,五原县次之,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较低。相比基本情景,情景四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和WP均最高,分别提高了4.80%和4.39%,情景二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和WP均最低,分别降低了0.83%和0.14%。不同降水年型下,春小麦的产量和WP均整体呈现丰水年高于平水年高于枯水年。相比基本情景,不同秋浇模式下,枯水年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平均WP提高幅度均最大,分别为1.11%和3.42%,丰水年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平均WP提高幅度均最小,分别为1.03%和0.62%。(5)以春小麦的WP最高为目标,河套灌区各旗县区推荐的秋浇模式下,春小麦多年平均产量比基本情景下提高6.13%,多年平均WP比基本情景下提高6.94%,而引黄灌溉水量增加0.41亿m3;在空间尺度上,整个灌区春小麦的WP大多数年份在情景四下均表现最高,多年平均产量和WP分别为4986 kg/ha和1.17 kg/m3,多年平均产量比基本情景下提高4.80%,多年平均WP比基本情景下提高4.39%,而引黄灌溉水量减少2.04亿m3。因此,在提高春小麦WP的同时考虑节约引黄水量,则灌区相对适宜的秋浇模式建议为9月30日灌水125 mm,各旗县区不同降水年型的具体秋浇模式可参考推荐的秋浇模式。
张万锋[7](2021)在《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不高、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盐渍化耕地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优化灌施制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作物根系调控的秸秆覆盖耕作模式的优选;分析了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构建递进水盐嵌入神经网络模型(PSWE)模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产效益,优化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水定额;探究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作物与土壤生境的响应,优化秸秆覆盖的夏玉米施氮定额。“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水盐运移模型,优化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为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的秸秆覆盖与水、氮耦合对作物-土壤系统抑盐-调水肥-降药-增产的调控过程与机理,实现了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的优化,旨在丰富秸秆还田理论体系,为缓解灌区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及节水增产提供依据,同时为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秸秆表覆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夏玉米水平向根长密度,形成“宽浅”型根系,提高表层根长密度24.7%;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大于40 cm土层根长密度,形成“窄深”型根系,提高深层根长密度23.8%。夏玉米根长密度与相对标准化根系下扎深度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关系,可较好描述不同耕作模式的根长密度分布。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32.2%,增产19.5%,为优选耕作模式。(2)秸秆表覆下土壤盐分表聚,成熟期各土层均积盐;秸秆深埋的表层及隔层以下土层均积盐,灌水量为90 mm和120 mm秸秆深埋处理的秸秆隔层持水量分别提高20.3%和17.2%,脱盐率分别为7.6%和7.1%,秸秆隔层起到抑盐蓄水的作用,淡化根系环境。耕作层含盐量、单次灌水量与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相关性,秸秆表覆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当地灌水量135 mm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仅增产1.6%;秸秆深埋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灌水量为90 mm的秸秆深埋处理产量最高,可增产5.2%。秸秆深埋耕作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显着。试验田尺度下理论单次较优灌水定额为82~111 mm,生育期灌溉3次,节水17.8%以上,耕层含盐量调控在1.45~1.48 g·kg-1间,属轻度盐渍化,较试验前耕作层含盐量减小5.7%~10.2%。(3)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PSWE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029,平均绝对误差为0.570,决定系数R2为0.981。基于PSWE模型的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模拟结果有效表征夏玉米自然生长的综合条件、土壤水盐运移与夏玉米生产效益三者间双层递进因果关系,进一步优化盐渍化耕地的夏玉米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为1.38~1.55 g·kg-1。(4)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土壤莠去津残留量随时间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且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半衰期影响较大,以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消解最快,消解率平均提高5.3%,半衰期最短,缩短3.9d。(5)秸秆覆盖-施氮耦合改善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秸秆表覆的土壤养分表聚,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秸秆深埋提高隔层附近土层的养分,随着施氮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夏玉米成熟期,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降低深层硝态氮累积量56.8%,降低铵态氮累积量84.7%,秸秆隔层形成拦截氮素运移的屏障,秋浇前地下水质提升到Ⅱ类,有效降低了地下水氮素污染风险,并促进深层根系生长。相比常规耕作,秸秆深埋与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耦合,可实现减氮增产减污及植株氮利用率协同增长的目标,植株氮素同化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32.1%,植株氮利用效率提高66.8%,增产9.3%。综上分析,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较优的耕作模式为秸秆深埋结合深翻耕作,优化的夏玉米灌施定额为: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调控在1.38~1.55 g·kg-1,属轻度盐渍化,优化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
崔佳琪[8](2021)在《节水改造背景下永济灌域地下水演变规律及土壤盐渍化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影响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环境因子,随着河套灌区大规模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地下水环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论文针对河套灌区大规模节水改造工程对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永济灌域为研究对象,从时空概率分布的角度探明了节水改造背景下永济灌域地下水演变规律,预测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埋深,明确了地下水化学物质来源及咸化成因,探明了不同时期防治土壤盐渍化时的临界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主要结论如下:(1)节水改造工程有效增加了地下水埋深,节水改造后期(2013~2018年)较节水改造前(1998~2000年)平均地下水埋深增加了0.36 m,地下水埋深≥2.0 m的区域扩大了33%,且受城镇化的影响,中南部地区地下水埋深增加明显。应用CAR模型模拟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埋深,冻融期、生育期和秋浇期地下水埋深分别为2.67、2.42和2.16 m。(2)节水改造后期较节水改造前平均地下水矿化度增加了1.37 g?L-1,地下水矿化度<2.5 g·L-1和≥3.0 g·L-1的区域分别扩大了17%和4%,呈现较为极端的变化趋势,即中南部地下水趋于淡化,北部和东西边缘部趋于矿化,且矿化地区多集中于各排干附近,建议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其中,Na++K+和Cl-是决定该区地下水矿化的主要离子,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Na、HCO3-Na和HCO3·Cl·SO4-Na型为主。农业灌溉对土壤盐分的淋洗和强烈的蒸腾蒸发是水环境趋于矿化的重要原因。(3)春灌前,49%的区域为土壤发生盐渍化(轻度以上)的高风险区,35%的区域为浅埋地下水(埋深≤2.2 m)的高概率区,17%的区域为地下水矿化(矿化度≥3.0g·L-1)的高风险区;生育期,32%的区域为土壤盐渍化的高风险区,59%的区域为浅埋地下水的高概率区,30%的区域为地下水矿化的高风险区。春灌前较生育期土壤盐渍化高风险区扩大,浅埋地下水高概率区缩小,地下水矿化高风险区缩小。(4)春灌前,防治土壤发生轻度、中度以上盐渍化时的临界地下水埋深为2.6、2.2 m,临界地下水矿化度为2.0、2.5 g·L-1;生育期,临界地下水埋深为2.2、1.8 m,临界地下水矿化度为2.5、3.0 g·L-1。研究区北、东南和中部小部分区域为地下水小于临界埋深且大于临界矿化度的高概率区,是土壤返盐的高风险区,建议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降低局部盐渍化风险区的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
王青松[9](2021)在《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河套灌区春玉米生长及农田蒸散发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河套灌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灌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土壤盐碱化一直制约着区域农业发展。地膜覆盖作为常见的一种农艺措施,可节水保墒、改善作物耗水结构、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虽然覆膜措施已在西北地区广泛运用,但针对河套灌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作物生长、产量形成的内在机理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研究了两种灌水量下不同颜色覆膜对春玉米生长及农田蒸散发的影响。田间试验于2019-2020在河套灌区曙光试验站进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黑色地膜(M2)、透明地膜(M1)、不覆膜(M0)3个主区,每个主区下设2个灌水量,包括充分灌溉(500 mm,I1)与非充分灌溉(300 mm,I2)。对不同处理下春玉米植株生长、根系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并采用水量平衡法,在玉米生育期内测定并计算土壤含水量、农田蒸散量、棵间蒸发量及其占比。同时,利用双作物系数模型(SIMDualKc)模拟不同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分、作物系数及定量分析根区水量平衡,以了解不同覆膜处理下农田耗水结构、覆膜节水原理,为河套灌区覆膜颜色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覆膜处理农田蓄水保墒效果明显。覆膜提高了0~120 cm的土壤含水率;透明地膜、黑色地膜相比不覆膜分别节水5.59%和6.29%,I1比I2处理增大12.91%;覆膜的保水效果主要体现在生长前期,0~20 cm土层效果显着。不同覆膜与灌溉措施下土壤水垂直分布变化趋势相同。生育前期主要消耗0~20 cm土层含水量,后期主要消耗20~80 cm土层水分。不同覆盖与灌水处理对春玉米农田蒸散量、土壤蒸发量、植株蒸腾量产生显着的影响。透明地膜、黑色地膜覆盖相比于不覆膜的农田蒸散分别减少5.52%和7.93%;主要由于覆膜处理显着降低土壤蒸发,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分别降低28.94%和33.17%,导致不同覆盖方式下E/ET降低;覆膜处理将更多的无效土壤蒸发水分转化为作物蒸腾水分使用。(2)与不覆膜相比,覆膜可显着提高春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但对茎粗却无显着改变。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5.05%和3.10%;I1比I2增加7.45%。透明地膜地上部生物量相比于黑色地膜与不覆膜,分别增加1.8%和14.2%。各处理春玉米根系特征(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变化规律一致且在灌浆期达到稳定。透明地膜、黑色地膜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直径相比不覆膜分别增加23.38%、12.33%、17.69和17.73%、8.43%、12.93%。根长密度相比不覆膜分别增加24.75%和18.88%,尤其在0~40 cm土层中增加显着。根系干重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2a内平均占比在84.55%;覆膜可以显着提升根系干重,透明地膜、黑色地膜相比不覆膜各生育期平均增加18.28%和15.92%。(3)覆膜与灌水可以显着增加穗长、穗粒数和百粒质量,提升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I1M1产量最大,I2M1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透明地膜、黑色地膜下玉米产量相比于不覆膜增加19.19%和10.96%;透明地膜相比于黑色地膜在2a间分别增加9.89%和5.01%。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相比于不覆膜分别增加26.07%和20.34%。(4)SIMDualKc模型可较好模拟500 mm灌水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土壤水分的变化,利用该模型可以估算不同覆盖处理下的作物系数,同时,SIMDualKc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处理下农田渗漏量与毛管上升量的连续变化趋势,研究证明覆膜可以提高作物系数,有效的调整农田水量平衡。综上所述:通过田间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在灌水量300 mm+透明地膜覆盖条件下,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覆膜颜色的选择与灌溉制度的确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罗帅[10](2021)在《河套灌区垄膜沟灌模式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田水盐氮运移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河套灌区降水少且蒸发强烈,引黄配额的减少使得当地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垄膜沟灌是我国西北干旱灌区具有较好节水控盐效果的灌溉方式,但垄膜沟灌系统下不同灌水量对河套灌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春玉米生长是如何影响的,目前尚未系统探讨,其节水增产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9和2020年的4–10月在河套灌区曙光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通过布设5个典型灌水量(T1:200 mm,T2:275 mm,T3:350 mm,T4:425 mm,T5:500 mm),研究垄膜沟灌不同灌水量下土壤水盐氮运移特征及其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量影响垄膜沟灌农田土壤水盐氮的分布和运移各处理在春玉米收获后,土壤积盐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变化。T1和T2灌水量下的土壤根层贮水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储盐量显着地高;T3处理的土壤根层贮水量显着提高且积盐量显着地低;T4和T5的土壤根层贮水量接近,积盐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土壤根层硝态氮贮量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T2和T3处理的土壤保肥能力强。各处理土壤硝态氮主要在表层0–20 cm位置积累;铵态氮在表层发生淋洗而在土壤深层分布较为均匀且处理间无显着差异。(2)不同灌水量影响垄膜沟灌作物生理生长随灌水量的增加,生育期内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株高和光合速率逐渐增加但是处理间的差异随灌水量增加而变得不显着。成熟期干物质重随灌水量增加先增加后稳定,T3–T5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3)水盐淋失对不同垄膜沟灌灌水量的响应特征利用Hydrus-2D模型对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三个降雨年型下的水盐运移进行模拟发现,水分渗漏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呈直线增加,淋盐量随灌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425 mm灌水量处理的淋盐量处于峰值,能显着降低土壤盐分含量。(4)不同灌水量影响垄膜沟灌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随灌水量增加,籽粒产量、籽粒氮浓度和作物吸氮量先增加后减少,水氮淋失量和作物耗水量显着增加,氮素利用效率逐渐减少,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转移速率则先增加后减少。综上,两年灌水量试验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200和275 mm处理水氮利用效率较高,但灌水量小水分和盐分胁迫高,不仅消耗了土壤初始水分,而且导致作物吸氮量、产量和籽粒品质显着地低于其它处理。350 mm处理的春玉米水分损失少,淋盐能力强,保留氮素多且氮素向籽粒转移的能力强,籽粒产量高且品质好。425和500 mm处理虽然作物吸氮量显着地高但是耗水量也显着增加,与350 mm处理相比,土壤水分和硝态氮遭到大量淋洗,不利于土壤水肥环境的保持且并没有起到显着地淋盐效果,积盐量逐渐升高造成胁迫,导致籽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呈逐渐减少趋势。因此,在引黄水量指令性减少和农田环境污染防治要求迫切的背景下,垄膜沟灌下350 mm灌水量能够实现河套灌区春玉米田节水抑盐、增产提质的目标。
二、河套灌区如何节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套灌区如何节水(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二、河套灌区节水项目概况 |
三、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建 |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
1. 科学性原则 |
2. 全面性原则 |
3. 重要性原则 |
(二)指标选取考虑因素 |
(三)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四、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案例应用 |
(一)建立评判集 |
(二)模糊综合评价 |
结语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显农业节水必要性 |
1.1.2 粮食安全隐现催生农业节水迫切性 |
1.1.3 生态文明建设反映推进农业节水必然性 |
1.1.4 农业用水行为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节水行为模式研究 |
1.3.2 农业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业节水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基于农户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3 基于价值-信念-规范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4 基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5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的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2.6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分析 |
2.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介绍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1.4 研究区域水利建设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
3.1.5 研究区域农业节水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
3.2 问卷设计 |
3.2.1 调研方法选择和调研过程 |
3.2.2 调研内容设计 |
3.3 研究变量的设计与测度 |
3.3.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测度 |
3.3.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测度 |
3.3.3 农户心理因素测度 |
3.3.4 外部情境因素测度 |
3.3.5 社会人口学变量测度 |
3.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统计分析 |
3.4.1 农业节水行为现状 |
3.4.2 受访户个人禀赋特征 |
3.4.3 受访户家庭禀赋特征 |
3.4.4 考察量表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检验 |
4.3.1 正态性检验 |
4.3.2 信度检验 |
4.3.3 效度检验 |
4.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2 农户心理因素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效应分析 |
4.4.3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作用于农业节水行为的效应分析 |
4.4.4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农户心理因素对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效应的模拟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RBF神经网络模型 |
5.1.2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5.2.1 农户节水行为识别 |
5.2.2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习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2 技术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3 社交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3.4 公民型农业节水行为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6.1.1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假设 |
6.1.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假设 |
6.2 研究方法 |
6.3 量表检验 |
6.3.1 正态性检验 |
6.3.2 信度检验 |
6.3.3 效度检验 |
6.3.4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农业节水行为意愿——行为差异 |
6.4.2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3 外部情境因素的调节中介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外部情境因素对农户节水行为引导效应的仿真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介绍 |
7.1.2 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流程 |
7.2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7.2.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仿真概念模型构建 |
7.2.2 仿真模型系统设置 |
7.2.3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模拟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无政策引导情形与政策最优情形对比分析 |
7.3.2 单个政策情境因素引导效应分析 |
7.3.3 政策情景因素组合效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引导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政策建议 |
8.1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引导体系构建 |
8.2 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行为促进策略 |
8.3 基于心理因素的行为驱动策略 |
8.4 基于外部情境因素的行为引导策略 |
8.4.1 社会规范引导策略 |
8.4.2 政策因素引导策略 |
8.5 农户农业节水行为强化策略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户农业节水行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河套灌区地面灌溉灌水质量评价及技术要素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激光平地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土壤入渗参数研究进展 |
1.2.3 灌区畦灌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灌区沟灌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述 |
2.1.1 试验区I概况 |
2.1.2 试验区II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土壤类型下畦灌灌水质量评价及优化试验 |
2.2.2 典型砂土田块灌水质量优化及其敏感性分析试验 |
2.2.3 激光平地条件下畦田宽度对灌水质量影响及优化研究试验 |
2.2.4 秸秆覆盖对沟灌土壤水盐迁移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试验 |
2.2.5 沟灌灌水深度控制目标分析优化试验 |
2.3 试验观测项目及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田间微地形 |
2.3.3 灌水量计算 |
2.3.4 地下水位 |
2.3.5 土壤水分和盐分(电导率EC) |
2.3.6 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
2.3.7 供试土壤基本条件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不同土壤类型下畦灌灌水质量评价及畦田规格优化 |
3.1 灌水技术评价 |
3.1.1 入渗参数的估算 |
3.1.2 模型精度验证 |
3.1.3 灌水质量评价 |
3.2 灌水技术参数优化 |
3.2.1 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及求解 |
3.2.2 灌水参数优化 |
3.3 畦田规格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 典型砂土田块灌水质量优化及其敏感性分析 |
3.4.1 改进方案评价及优选 |
3.4.2 最佳方案优选 |
3.4.3 敏感性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激光平地条件下畦田宽度对农田灌水质量影响及参数优化 |
4.1 试验区土地平整变化 |
4.2 灌水技术评价 |
4.2.1 不同畦宽下水流推进与消退 |
4.2.2 各处理土壤入渗水深变化 |
4.2.3 灌水质量评价 |
4.3 畦灌灌水技术参数优化 |
4.3.1 单目标优化模型 |
4.3.2 灌水质量模拟与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激光平地条件下畦田宽度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及多目标综合评价 |
5.1 不同畦宽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
5.1.1 不同畦宽条件下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 |
5.1.2 灌水前后田块首中尾土壤储水量变化 |
5.2 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5.3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5.3.1 节水效果 |
5.3.2 经济效益 |
5.4 综合评价 |
5.4.1 主成分分析 |
5.4.2 多目标综合分析 |
5.5 节水补贴 |
5.6 讨论 |
5.7 小结 |
6 基于农机效率与畦灌灌水质量的灌水技术参数优化 |
6.1 农机耗油量数学模型构建及验证 |
6.1.1 模型构建 |
6.1.2 模型验证 |
6.2 基于农机效率及灌水质量的灌水技术参数优化 |
6.2.1 评价指标 |
6.2.2 农机效率变化 |
6.2.3 灌水质量变化 |
6.2.4 考虑农机效率前后综合灌水性能指标变化情况 |
6.3 讨论 |
6.4 小节 |
7 沟灌灌水质量评价及垄背覆盖技术研究 |
7.1 沟灌灌水质量评价及优化 |
7.1.1 灌水质量评价 |
7.1.2 不同灌水参数组合下灌水深度控制目标优化 |
7.1.3 讨论 |
7.2 秸秆覆盖对沟灌土壤水盐迁移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7.2.1 地下水埋深 |
7.2.2 秸秆覆盖对沟灌土壤水盐迁移影响 |
7.2.3 秸秆覆盖对沟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7.2.4 沟灌秸秆覆盖对农田水土环境及产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7.2.5 讨论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河套灌区现状畦灌灌水技术评价及优化研究 |
8.1.2 激光平地条件下畦田宽度对农田灌水质量影响及效益评价研究 |
8.1.3 河套灌区沟灌灌水质量评价及垄背覆盖技术研究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1 植被与水土环境演变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灌溉制度优化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与地质地貌 |
2.1.1 研究区概述 |
2.1.2 地质地貌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气象采集 |
2.2.2 引水量、排水量、种植结构面积来源 |
2.2.3 地下水埋深资料 |
2.2.4 土壤样本点及作物生长指标的野外采集与试验 |
2.2.5 遥感影像的来源与验证样本点的野外采集 |
3 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变化特征 |
3.1 理论与方法介绍 |
3.1.1 决策树分类方法 |
3.1.2 变异结构分析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法 |
3.2 灌区典型作物长势及种植结构的提取 |
3.2.1 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长势分析 |
3.2.2 解放闸灌域种植结构提取 |
3.3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主要生育阶段NDVI时空变化特点 |
3.3.1 葵花NDVI变化特征 |
3.3.2 玉米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3.3 小麦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3.4 瓜类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4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农田水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点 |
3.4.1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3.4.2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3.4.3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 |
3.4.4 作物种植区引水量、排水量变化特征 |
3.4.5 作物主要生育期气候因子(降雨、ET)变化特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
4.1 耦合度模型理论与构建方法 |
4.2 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1 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分析 |
4.3.2 作物长势-水土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平原灌区的构建 |
5.1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简介与灌区应用的普适性 |
5.1.1 模型简介 |
5.1.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灌区水文过程的模拟及应用普适性 |
5.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
5.2.1 基础资料的调查搜集与数据库构建 |
5.2.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SWAT模型的率定、改进与校准 |
6.1 SWAT模型对径流量的率定与校准 |
6.2 SWAT模型中腾发量的计算原理与改进、校准过程 |
6.2.1 SWAT模型中ET的计算原理 |
6.2.2 SWAT模型改进-潜水蒸发项的添加 |
6.3 模型改进后对ET目标变量的率定与验证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 |
7.1 不同灌溉情景的设置 |
7.1.1 第一种灌溉情景 |
7.1.2 第二种灌溉情景 |
7.2 作物水模型的优选 |
7.2.1 河套灌区典型作物的作物水模型 |
7.3 灌溉制度的寻优 |
7.3.1 第一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
7.3.2 第二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
7.3.3 灌溉制度优化结果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氢氧同位素在不同水体的示踪研究 |
1.2.2 地下水与土壤水盐迁移研究 |
1.2.3 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
1.2.4 干旱区荒漠绿洲水分运移研究 |
1.2.5 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河套灌区概况 |
2.1.1 气候 |
2.1.2 土壤 |
2.1.3 引排水量 |
2.1.4 灌区年际地下水变化 |
2.1.5 灌区海子分布特征 |
2.2 试验区基本资料 |
2.2.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试验区 |
2.2.2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试验区 |
3 基于氢氧同位素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运移转化 |
3.1 利用氢氧同位素研究不同水体的基本原理 |
3.1.1 稳定同位素测试标准物 |
3.1.2 氢氧稳定同位素分馏 |
3.1.3 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分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取样方案 |
3.2.2 样品采集 |
3.2.3 水位量测 |
3.3 试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
3.3.1 试验装置 |
3.3.2 研究方法 |
3.4 结论与分析 |
3.4.1 不同类型水分中δD和δ18O关系 |
3.4.2 不同类型水分特征分析 |
3.4.3 不同类型水分转化比例 |
3.4.4 土壤剖面水分运动 |
3.5 本章小节 |
4 河套灌区耕地—荒地—海子间水盐运移规律及平衡分析 |
4.1 试验布设及数据采集 |
4.2 水盐运移模型构建 |
4.2.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平衡模型构建 |
4.2.2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平衡模型构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不同时期地下水运移特征 |
4.3.2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水分平衡分析 |
4.3.3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重分配 |
4.4 本章小结 |
5 耕地-荒地-海子系统盐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与取样方案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耕地-荒地间典型土壤横剖面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耕地-荒地不同土层盐分时空变化及盐分表观分析 |
5.2.3 耕地地下水、荒地地下水和海子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5.2.4 地下水埋深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
5.2.5 荒地盐分不同来源估算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HYDRUS_1D模型对耕地-荒地-海子系统土壤水盐运移模拟与评估 |
6.1 土壤水盐动态模型 |
6.1.1 土壤水分运移方程 |
6.1.2 土壤盐分运移方程 |
6.1.3 潜在蒸腾和蒸发速率的计算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离散化 |
6.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6.2.3 参数确定 |
6.2.4 模型率定与验证评价参数 |
6.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6.3.1 模型率定 |
6.3.2 模型检验 |
6.4 土壤水盐动态分析 |
6.4.1 典型时期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变化定量评估 |
6.4.2 典型时期土壤不同土层盐分变化定量评估 |
6.5 水盐平衡分析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河套灌区沙丘-荒地-海子系统间水盐运移规律 |
7.1 研究方法 |
7.1.1 裘布依假设 |
7.1.2 地下水波动法 |
7.1.3 沙丘、荒地和海子水分平衡模型 |
7.1.4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地下水盐分迁移模型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不同时期地下水运移特征 |
7.2.2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水分迁移分析 |
7.2.3 沙丘-荒地-海子系统盐分迁移分析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HYDRUS_1D模型对沙丘-荒地-海子系统水盐运移模拟与评估 |
8.1 土壤水盐动态模型 |
8.2 模型建立 |
8.2.1 模拟单元划分 |
8.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8.2.3 土壤参数 |
8.2.4 模型率定与验证评价参数 |
8.3 模型率定与验证 |
8.3.1 模型率定 |
8.3.2 模型验证 |
8.4 土壤水盐动态 |
8.4.1 沙丘土壤水盐动态 |
8.4.2 沙丘-荒地交界土壤水盐动态 |
8.4.3 荒地土壤水盐动态 |
8.5 水盐平衡分析 |
8.5.1 沙丘水盐平衡分析 |
8.5.2 沙丘-荒地交界水盐平衡分析 |
8.5.3 荒地水盐平衡分析 |
8.6 讨论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秋浇模式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套灌区秋浇制度的研究现状 |
1.2.2 水热盐运移模拟研究现状 |
1.2.3 SWAP模型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土壤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作物种植结构 |
2.2.5 作物生育阶段划分 |
2.2.6 作物灌溉制度 |
2.2.7 地下水资料 |
2.3 SWAP-WOFOST模型 |
2.3.1 模型介绍 |
2.3.2 模型的输入 |
2.3.3 模型的输出 |
2.3.4 模型的构建 |
2.3.5 模型模拟精度评价指标 |
第3章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率定及验证 |
3.1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1.1 土壤水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3.1.2 作物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3.2 参数的率定 |
3.2.1 土壤水力学参数 |
3.2.2 土壤热力学参数 |
3.2.3 土壤盐分运移参数 |
3.2.4 作物生长参数 |
3.3 模型的验证 |
3.3.1 作物产量 |
3.3.2 农田蒸散量 |
3.3.3 地下水埋深 |
3.3.4 排水量和排盐量 |
3.3.5 土壤地表温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春小麦的适宜秋浇模式分析 |
4.1 秋浇情景设置 |
4.2 不同秋浇模式下耕作层土壤水盐变化 |
4.2.1 时间尺度分析 |
4.2.2 空间尺度分析 |
4.3 不同秋浇模式下地下水埋深 |
4.4 不同秋浇模式下春小麦的产量 |
4.4.1 时间尺度分析 |
4.4.2 空间尺度分析 |
4.5 不同秋浇模式下春小麦的WP |
4.5.1 时间尺度分析 |
4.5.2 空间尺度分析 |
4.6 相对适宜秋浇模式优选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 |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及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 |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莠去津残留及消解的影响 |
1.2.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理形态的影响研究 |
1.2.6 秸秆覆盖下土壤养分、农药、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 |
1.2.7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基本概况 |
2.1.2 试验区土壤质地 |
2.1.3 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
2.2 试验方案 |
2.2.1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的优选试验 |
2.2.2 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试验 |
2.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施氮制度优化试验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耦合下夏玉米耕作模式优选 |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
3.1.1 夏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
3.1.2 夏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
3.2 不同耕作模式的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 |
3.2.1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
3.2.2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应用 |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夏玉米生长效应的响应 |
3.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4.1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
4.1.1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4.1.2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
4.3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耕作层含盐量与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关系 |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基于PSWE模型的秸秆深埋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 |
5.1 PSWE模型的基本原理 |
5.2 PSWE模型的基本架构 |
5.2.1 HLSTM编码器 |
5.2.2 BMLP解码器 |
5.2.3 构建PSWE模型 |
5.3 PSWE模型模拟条件 |
5.3.1 模型参数选取及样本处理 |
5.3.2 模型参数输入 |
5.4 模型率定与检验 |
5.4.1 模型率定 |
5.4.2 模型检验 |
5.5 基于PSWE模型的土壤水盐运移及夏玉米生产效益模拟 |
5.5.1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5.5.2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
5.5.3 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 |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
5.6.1 讨论 |
5.6.2 小结 |
6 秸秆覆盖-氮耦合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 |
6.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
6.1.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6.1.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
6.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
6.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6.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6.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计损失量的影响 |
6.4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6.5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
6.5.1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响应 |
6.5.2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磷含量的响应 |
6.6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 |
6.6.1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6.6.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6.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地下水质氮污染的响应 |
6.8 本章讨论与小结 |
6.8.1 讨论 |
6.8.2 小结 |
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残留的影响 |
7.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率的影响 |
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
7.3 莠去津消解半衰期与不同土层养分间的关系 |
7.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8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系及植株氮吸收转运率的影响 |
8.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
8.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氮素转运利用的响应 |
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
8.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
8.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8.3 本章讨论与小结 |
8.3.1 讨论 |
8.3.2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节水改造背景下永济灌域地下水演变规律及土壤盐渍化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下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1.2.2 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CAR模型的应用研究 |
1.2.3 地下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研究 |
1.2.4 地下水环境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地下水补给与排泄 |
2.1.5 节水改造工程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经典统计法 |
2.3.2 地统计学法 |
2.3.3 指示Kriging法 |
3 地下水埋深对节水改造的响应研究 |
3.1 地下水埋深时空演变规律 |
3.1.1 指示Kriging模型的构建 |
3.1.2 地下水埋深时间演变特征 |
3.1.3 地下水埋深空间演变特征 |
3.1.4 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地下水埋深的预测研究 |
3.2.1 地下水埋深主要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
3.2.2 多变量时间序列CAR模型原理 |
3.2.3 多变量时间序列CAR模型建立 |
3.2.4 不同时间尺度数据源地下水CAR模型优选 |
3.2.5 不同时期地下水埋深的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水质对节水改造的响应研究 |
4.1 地下水矿化度时空演变规律 |
4.1.1 指示Kriging模型的构建 |
4.1.2 地下水矿化度时间演变特征 |
4.1.3 地下水矿化度空间演变特征 |
4.1.4 地下水矿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地下水化学形成机制及咸化成因分析 |
4.2.1 地下水理化指标特征分析 |
4.2.2 地下水化学物质来源分类 |
4.2.3 地下水化学咸化成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土壤盐渍化风险分析及其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 |
5.1 土壤盐渍化风险分析 |
5.1.1 土壤含盐量的统计特征分析 |
5.1.2 土壤含盐量指示变异函数模型的构建 |
5.1.3 春灌前土壤盐渍化风险分析 |
5.1.4 生育期土壤盐渍化风险分析 |
5.2 地下水埋深空间概率分布规律 |
5.2.1 地下水埋深的统计特征分析 |
5.2.2 地下水埋深指示变异函数模型的构建 |
5.2.3 春灌前地下水埋深空间概率分布特征 |
5.2.4 生育期地下水埋深空间概率分布特征 |
5.3 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与盐渍化土壤类型分布关系 |
5.4 地下水矿化度空间概率分布规律 |
5.4.1 地下水矿化度统计特征分析 |
5.4.2 地下水矿化度指示变异函数模型的构建 |
5.4.3 春灌前地下水矿化度空间概率分布特征 |
5.4.4 生育期地下水矿化度空间概率分布特征 |
5.5 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变化与盐渍化土壤类型分布关系 |
5.6 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值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河套灌区春玉米生长及农田蒸散发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蒸散发的研究方法 |
1.2.2 农田蒸散发的研究进展 |
1.2.3 基于双作物系数法(SIMDualKc)的农田蒸散发研究进展 |
1.2.4 不同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2.5 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研究方法 |
2.3.1 土壤水热状况与土壤棵间蒸发 |
2.3.2 玉米生长发育指标 |
2.3.3 气象数据与田间管理数据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农田耗水的影响 |
3.1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
3.1.1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春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土壤剖面含水率的影响 |
3.1.3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土壤棵间蒸发及农田蒸散的影响 |
3.2.1 不同颜色覆膜对土壤棵间蒸发及其日变化的影响 |
3.2.2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农田蒸散及其比例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春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 |
4.2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4.4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4.4.1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春玉米根系特征参数 |
4.4.2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春玉米生育期根长密度分布 |
4.4.3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
4.4.4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根系干重的影响 |
4.5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春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4.6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7 讨论 |
4.7.1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7.2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IMDualKc模型估算作物系数、量化根区水量平衡 |
5.1 SIMDualKc模型简介 |
5.1.1 双作物系数法 |
5.1.2 田间水量平衡方程 |
5.1.3 模型所需数据 |
5.1.4 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
5.2 SIMDualKc模型参数的率定及验证 |
5.2.1 土壤含水率的变化 |
5.2.2 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 |
5.3 覆膜颜色与灌水量条件下根区水量平衡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河套灌区垄膜沟灌模式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田水盐氮运移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垄膜沟灌下土壤水盐运移及作物生长研究 |
1.2.2 灌水量对土壤水肥盐运移及作物的影响 |
1.2.3 土壤水流溶质运移的模型模拟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指标 |
2.3.1 土壤水分 |
2.3.2 土壤盐分 |
2.3.3 土壤硝铵态氮和植株全氮 |
2.3.4 作物生长及产量 |
2.3.5 水氮利用效率 |
2.3.6 气象参数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不同灌水量对垄膜沟灌土壤水盐氮的影响 |
3.1 不同灌水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 不同灌水量对土壤盐分储量的影响 |
3.3 不同灌水量对土壤硝铵态氮迁移特征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水量对垄膜沟灌作物生长的影响 |
4.1 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
4.2 不同灌水量对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的影响 |
4.3 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干物质重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灌水量对垄膜沟灌土壤水盐淋失的模拟计算 |
5.1 垄膜沟灌土壤水分溶质运移模型的构建 |
5.2 春玉米生育期内水盐淋失模型参数的率定 |
5.3 水盐淋失模型参数的验证 |
5.4 土壤水盐淋失量的计算 |
5.5 讨论和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灌水量对垄膜沟灌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6.1 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2 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河套灌区如何节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苏利平,张勇. 经济研究导刊, 2021(35)
- [2]农户农业节水行为驱动机制及引导政策研究 ——以黄河流域河套灌区为例[D]. 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河套灌区地面灌溉灌水质量评价及技术要素优化[D]. 范雷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D]. 郑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5]河套灌区不同地类间水盐运移规律及盐分重分布研究[D]. 王国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6]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秋浇模式的模拟研究[D]. 李旭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D]. 张万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8]节水改造背景下永济灌域地下水演变规律及土壤盐渍化风险研究[D]. 崔佳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9]覆膜颜色与灌水量对河套灌区春玉米生长及农田蒸散发特征的影响[D]. 王青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河套灌区垄膜沟灌模式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田水盐氮运移特征的影响[D]. 罗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