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优二高”农业种养殖项目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陈世伟[1](2011)在《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乡村社区为对象,考察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的关联,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由相对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经济边界、组织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土地集体产权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运行环境逐步瓦解,居民对村委会等传统组织的认同感下降,关系纽带日益松弛,所有这些都对村社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政策主要围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允许土地流转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以后,进一步强调保障并扩大土地流转,农地流转更加迅速和普遍。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和实践历程,概括并评析几种土地流转的代表性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不同时期镇海的土地流转情况,最后对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第二章考察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重点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进行考察。土地流转和人员流动使传统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社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农村社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子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第四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进行分析。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的需要,镇海把构建具有农村社区化特色的组织网络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之外建立了新兴的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兴组织的出现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主政给村社治理增添了新的变量,改变了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五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进行考察。镇海推行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社区这个平台,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国家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搭建服务平台、建设社工队伍、构建服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自愿者服务、市场商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实践运作中,镇海创造性的形成了“81890”服务模式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运作、社会参与、需求导向的基层合作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第六章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规则是被不断“选择性执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第七章对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变迁的机制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土地制度、产权流动与村治变迁的机制机理;二是认为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使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产权边界、组织边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存在冲突与共生的关系;三是从共产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揭示乡村土地政治的本质。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认为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无法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和民生需要,为此,需要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村社治理模式。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型乡村治理形式,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政权整合乡村社会的平台和载体。要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顺利转型,就要在尊重居民自身需求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在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上下功夫。
苗香雯,王永维,程绍明,姜雄晖,崔绍荣[2](2006)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文中提出浙江大学通过学习邓小平关于农村问题的谈话,经过22年的实践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广义机械化技术基础,集成的科研成果已有条件在农村得以推广;浙江大学科研力量雄厚,并与地方企业、农民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具备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条件,同时还要学习欧盟经验,加强农业大学研究所与企业结合,突出科研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汪自强,宋艳龄[3](2005)在《浙江省粮食安全、土地生产潜力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而粮食安全问题便成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我国这样拥有约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粮食问题更是至关重要的。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粮食总产量自1991年以来,一直徘徊不前,处在八十年代以来的较低水平。如何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解决供给矛盾,能直接影响21世纪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回顾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浙江省近年来粮食生产的供需矛盾,着重探讨发展浙江省粮食生产的对策。着眼于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土壤肥力情况,包括土壤酸性/碱性、施肥、耕作制度(垦殖率、复种指数、熟制、种植方式等)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等方面,并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土壤肥力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为如何发展浙江省的粮食生产提供依据。
蔡月祥[4](2005)在《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基本的经营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然而,超小规模的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如何走向市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难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我们解开了这道难题。盐城东台市蚕桑业十几年来产业化的实践告诉我们,产业化经营是当前我国农村在现行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从分析农村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关系出发,根据我国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国外农业一体化经营成功经验,引证了盐城东台市蚕桑业在家庭经营承包体制下,为什么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市蚕桑业产业化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障碍,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提出解决盐城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盐城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经营现状深入调查,结合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索实现蚕桑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建立和运用合作组织作了一点探讨。
徐森富[5](2005)在《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台州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台州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然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由于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台州市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21世纪台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实际意义。因此,如何认识和把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合实际的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台州市农业园区稳步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而又紧迫的课题。 本文从现代农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调查及典例分析,指出了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实现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讨论了现代农业园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必然性、现代农业园区的内涵、类型、特征、功能及其运作机制探讨。 2 通过对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作者认为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特点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园区硬件档次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体现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了先进适用农机和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农业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初步形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推进了农业和农村协调发展等。 3 对台州市典型的现代农业园区分析表明,企业主导型和农户主导型园区由于运行机制灵活而效益较高,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特别是农民合作社这一新兴的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园区更应值得重视。论文解剖了台州市农业高科技园区,温岭市罗氏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状况,临海市洞林果蔬示范园区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4 作者通过调查认为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存在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滞后;部分园区定位不准,示范效果欠佳;另有部分园区贪大求洋,脱离实际;以及人才短缺,导致园区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针对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台州实际提出了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对策:重新组织制订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整体规划: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围绕
胡永忠,刘红贵[6](1999)在《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徐建良[7](1998)在《适应市场 逐步完善 综合发展——浅谈农职高实习基地建设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实习基地是职高学生的练兵场,是把课堂理论转化为操作技能的试验田。积极发展实习基地,走产教结合之路,是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出特色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农职高(指以农类专业为主地处农村的职校)实践基地缺少生机活力,产教结合薄弱。因此,如何发挥实习基地优势和潜能,提高教学效益和其它功能,增强农类职高自我发展后劲,已成为许多农职高面临的课题。尤其是在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农业回升乏力的严峻形势下,怎样提高实习基地效益,以产养校,以产促教,走出农职高办学低谷,显得更为紧迫。现根据我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结合邻近地区农职校的经验,谈几点浅见。
徐兴法,李勇全[8](1998)在《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种种》文中研究指明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乡镇的成人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施浩岭,孔凡信,徐友军[9](1994)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途径》文中研究指明从江苏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及其有利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途径是:(1)发挥资源优势,综合开发求效益;(2)着力结构调整,多种经营搞突破;(3)提高文化科技素质,科技兴农促效益;(4)发展市场农业,搞活流通增效益;(5)健全服务体系,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提供有效保障。
二、“一优二高”农业种养殖项目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优二高”农业种养殖项目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
(一) 制度和产权的视角 |
(二)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
(三) 土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及改革方向 |
(四) 土地制度改革及对乡村社会政治的影响 |
三、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
第一章 土地流转的政策与实践 |
一、土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1982~1983年底:不允许土地流转 |
(二) 1984~1991年:初步允许土地流转 |
(三) 1993年~至今:土地流转日趋规范化 |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代表性模式 |
(一) 以两田制为特征的山东平度模式 |
(二) 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特征的广东南海模式 |
(三) 以土地换社保为特征的浙江嘉兴模式 |
(四) 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天津模式 |
(五) 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特征的成都温江模式 |
三、镇海土地流转概况 |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土地流转开始起步 |
(二) 20世纪90年代:土地流转加速 |
(三) 本世纪以来:土地流转全面铺开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一) 土地流转是否必然带来规模经营? |
(二) 如何看待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
(三) 为什么地方政府和村干部热衷于土地流转? |
五、几点启示 |
(一) 土地流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利益 |
(二) 土地流转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 |
第二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 |
一、传统农业升级换代 |
二、农民就业日益多元 |
三、产业结构显着优化 |
四、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 |
五、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
第三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 |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建构 |
二、社会结构的艰难转型 |
三、社会阶层变动与形塑 |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诠释 |
(二) 建国后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变迁 |
(三) 个案呈现 |
第四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重构 |
一、镇海的村社组织体系 |
(一) 传统组织 |
(二) 新兴组织 |
二、社区内部组织关系 |
(一) 传统"三驾马车"的相互关系 |
(二) 村民委员会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 |
(三) 村民委员会与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
三、乡村组织关系 |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的关系 |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一) 社区工作站会不会导致村委会虚化和边缘化? |
(二) 如何监督"一权独大"的村党组织书记? |
(三) 如何看待私营企业主主政的能人治理模式? |
第五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 |
一、"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 |
二、"国家单方供给":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困境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模式的路径依赖 |
(二) 农村公共服务"国家单方供给"的制度困境 |
三、"多元合作治理":社区服务体系的重构 |
(一) 社区公共服务 |
(二)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介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
(三) 农村社区化管理: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的有效衔接 |
(四) "81890"服务模式:多元合作治理的范例 |
第六章 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稳定 |
一、土地流转的利益冲突 |
二、土地流转对乡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七章 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 |
一、土地制度、产权流动:村治的变迁 |
(一) 土地改革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建 |
(二) 合作化、集体化与乡村治理体系的重组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变革 |
(四) 土地流转及其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
二、土地流转与村社边界:开放与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
(一) 经济边界开放 |
(二) 社会边界封闭 |
三、土地、农民与国家:乡村土地政治 |
(一) 国家建构与阶级解放:土改时期国家与农民 |
(二) 全面控制与依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
(三) 国家赋权与公民权的生长: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国家与农民 |
结论与展望 |
一、村社治理转型的演进逻辑 |
(一) 村社治理转型的逻辑起点:什么农村与谁在创造? |
(二) 村社治理转型的方向: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 |
二、村社治理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
(一) 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 |
(二)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
(三) 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3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1. 农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1.1 农业产业化基本理论 |
1.1.1 农业产业化理论历史回顾 |
1.1.2 农业产业化理论内涵 |
1.1.3 农业产业化基本特征 |
1.1.4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
1.1.5 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
1.2 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
1.2.1 有利于引导农民走上市场,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
1.2.2 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
1.2.3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
1.2.4 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 |
1.2.5 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
1.2.6 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
1.3 农业产业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
1.3.1 产业化经营中的违约现象 |
1.3.2 产业化经营中的横向一体化 |
2. 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2.1 我国蚕桑产业总体分析 |
2.2 东台市蚕桑业资源优势分析 |
2.3 东台市蚕农合作社形成和效应 |
2.3.1 蚕农合作社形成 |
2.3.2 蚕农合作社运作方式 |
2.3.3 产业化经营效果 |
2.3.4 蚕桑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原因 |
3. 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持续发展障碍分析 |
3.1 思想观念滞后 |
3.2 科技水平落后 |
3.3 蚕茧质量不稳定 |
3.4 乡镇间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转移造成负面影响 |
3.5 经营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
3.6 投入资金缺乏 |
4. 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持续发展对策 |
4.1 观念转变 |
4.1.1 思维导向观念的转变 |
4.1.2 经济收益观念的转变 |
4.1.3 市场竞争观念的转变 |
4.2 经营集约化和规模化 |
4.3 经营管理科学化 |
4.4 实施名牌战略 |
4.5 把握蚕业发展方向 |
4.5.1 蚕桑业经营的发展方向 |
4.5.2 蚕桑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
4.6 规范行业管理 |
4.7 蚕区拓展合理化 |
4.8 蚕业技术发展现代化 |
4.9 推进制度创新 |
4.9.1 经营策略和体制创新 |
4.9.2 法律保障制度创新 |
4.9.3 配套的保障体系创新 |
4.10 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内在融资能力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现代农业园区及其运作机制研究进展 |
引言 |
1.1 现代农业园区的内涵与外延 |
1.1.1 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 |
1.1.2 现代农业园区的内涵 |
1.1.3 现代农业园区的类型 |
1.1.4 现代农业园区的特征 |
1.1.5 现代农业园区的功能 |
1.2 现代农业园区运作模式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1.2.2 企业主导型模式 |
1.2.3 农户主导型模式 |
第二章 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
2.1 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
2.1.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
2.1.2 建设领域不断拓宽 |
2.1.3 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2.1.4 园区硬件档次不断提高 |
2.1.5 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
2.2 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主要成效 |
2.2.1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
2.2.2 推进了先进适用农机和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 |
2.2.3 农业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初步形成 |
2.2.4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
2.2.5 推进了农业和农村协调发展 |
第三章 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典例分析 |
3.1 台州市农业高科技园区 |
3.1.1 基本概况 |
3.1.2 建设进展与运行状况 |
3.1.3 管理模式与效益分析 |
3.1.4 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
3.2 台州市罗氏果业园区 |
3.2.1 基本概况 |
3.2.2 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
3.2.3 社会与生态效益 |
3.3 临海市洞林果蔬示范园区农业园区 |
3.2.1 基本概况 |
3.2.2 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
第四章 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
4.1 存在问题 |
4.1.1 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滞后,影响了园区的健康发展 |
4.1.2 部分园区定位不准,示范效果欠佳 |
4.1.3 部分园区贪大求洋,脱离实际 |
4.1.4 人才短缺,导致园区创新能力较弱 |
4.2 发展对策研究 |
4.2.1 重新组织制订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整体规划 |
4.2.2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
4.2.3 围绕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4.2.4 完善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
4.2.5 建立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机制 |
4.2.6 以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4.2.7 依托农业标准化,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
4.2.8 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园区运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一优二高”农业种养殖项目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基于浙江镇海乡村社区的实证考察[D]. 陈世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A]. 苗香雯,王永维,程绍明,姜雄晖,崔绍荣. 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 2006
- [3]浙江省粮食安全、土地生产潜力分析和对策研究[A]. 汪自强,宋艳龄. 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与论证, 2005
- [4]东台市蚕桑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蔡月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5]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徐森富. 浙江大学, 2005(06)
- [6]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与分析[J]. 胡永忠,刘红贵. 浙江金融, 1999(06)
- [7]适应市场 逐步完善 综合发展——浅谈农职高实习基地建设问题[J]. 徐建良. 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8(02)
- [8]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种种[J]. 徐兴法,李勇全. 上海成人教育, 1998(04)
- [9]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途径[J]. 施浩岭,孔凡信,徐友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