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北京发展竞技体育战略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忠良[1](2012)在《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对国际体育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类城市。本研究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界定为在国际体育事务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各项体育事业比较发达且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本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般理论,是对目前有关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城市体育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创新;其次可以为北京市制定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政策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界定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概念及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影响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建立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建设国家体育中心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评价。针对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实证研究部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文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构建出由八个一级指标、二十九个二级指标和六十九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定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评价标准,我们计算出目前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实现程度为80.51%。由此可以看出,北京距离“具有明显迹象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素养等四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达到了87.97%、87.84%、88.71%、93.18%,均超过了85%,但是其余四个指标实现程度较低,除体育科技达到80.97%,体育产业、职业体育、体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程度均低于80%,距离“具有明显迹象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分析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目标和加快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对策。
李晨峰[2](2011)在《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建国后,随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未能较好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造成了运动员在社会中自我发展能力的不足,不但影响了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借鉴国外部分国家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指出,虽然我国在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方便,但依然存在体育系统学校教学资源少、师资力量弱、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优秀运动员教学目标存在缺陷、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一直难以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为我国体育事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使我国优秀运动员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价值,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社会化理论和社会需求理论,提出了制定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政策建议:建立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保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学习质量;要以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础;在以提高运动员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制定健全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体系,使运动员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技能;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指导、咨询和监督机构,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帮助;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促进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化途径;要加大教育部门的管理力度,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在高校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办成职业导向更强、更具特色的专业。
张新萍[3](2006)在《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经历了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化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中国体育走过了二十多年坎坷曲折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在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体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愈发明显,各种矛盾一触即发,中国体育面临着严峻的改革形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无疑是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但举办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却兼具抑制与促进作用。从短期看,举办奥运会使体育改革趋于保守,减缓进程,但从长远看,北京奥运会将成为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引发中国体育更深入、更彻底地改革。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世纪的头二十年内突破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瓶颈,通过体制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体制,实现中国体育改革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无疑是当前体育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范式为理论基础,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方法论,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改革历程全面回顾,深刻分析体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阐释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发展的关系,世界体育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体育改革的影响,并借鉴前奥运会举办国的经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分析。最后,将时间特征、事件影响和经济社会背景综合分析,推断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从观念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体制到机制,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从总体规模到各子系统间的深刻变化,对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进行全面阐释,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提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推进策略,为新时期体育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广泛、密不可分的关系;政府对体育的定位决定着体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社会发展促使人们体育观念、体育需求的变化是推动体育改革的间接动力。 2.中国体育改革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努
邵玉辉[4](201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决不是有关奥运会其他活动和研究的终结,北京奥运会凝聚了我国几代人的殷切期盼,凝聚了全国各民族、各领域人民的汗水、心血和智慧,申办、筹办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我国、为世界、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异常丰厚的无形遗产。做好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宏伟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依据社会学、文化学、遗产学等基本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的概念、其保护和开发的内容、保护和开发的原则、保护和开发的策略等。对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的分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且不同的奥运无形遗产在划分上也存在交叉,在跟该领域专家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划分为政治遗产、经济遗产、文化遗产、思想遗产、教育遗产、体育遗产和组织模式(或者组织经验)遗产等七部分,在对各种遗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影响和价值,并对每一类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无形遗产具有模糊性、易流失性等特点,如果不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措施,这些宝贵的遗产很快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掉。通过对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论证,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以下建议:建立对北京奥运遗产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北京奥运会遗产观;重视对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必须把北京奥运会的无形遗产和有形遗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奥运纪念馆;制定合理的奥运会遗产管理标准;加强立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和扩大国内外各种奥运会无形遗产的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加大对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建立和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
王传友[5](2010)在《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奥运会不仅对举办城市、举办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日趋明显的社会影响。北京奥运会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一次交流与融合,蕴含在其中的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全面分析与系统研究。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以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理论支撑,综合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及其具体表现进行了探究。导论对所选题目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总体思路进行介绍,并综述了价值、奥林匹克运动、北京奥运会影响和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研究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提供理论参考。第二章概括介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简史,以便理清奥运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从哲学视角讨论了现代奥运会的社会价值。第三、四章是文章的主干部分,根据影响范围对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在国际国内两个维度上进行了考察。北京奥运会对国际社会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全面展示了中国现代而开放的国家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倡导了“和谐世界”理念,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北京奥运会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团结协作的一座桥梁。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意义非凡,主要表现为:北京奥运会促进了中国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了中国体育现代化,加速了中国国民心态的成熟,彰显了中国政府高超的执政能力,并为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产和精神财富。第五章研究者提出了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开发的两种主要途径。第六章则综合前几章的论证,归纳出一些重要见解。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奥林匹克运动与新中国发展密不可分的互动规律,提炼出了北京奥运会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彰显国家形象;北京奥运会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价值;北京奥运会书写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独特的中国篇章等一系列论断。北京奥运会,必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的长久的、全方位的体现。总之,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了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北京奥运会与当代中国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征,提出了北京奥运会有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彰显国家形象;北京奥运会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价值;北京奥运会书写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独特的中国篇章等见解。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依据。
杨桦,任海,王凯珍,熊晓正,黄亚玲,郑国华[6](2007)在《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与研究及其在体育专业类核心期刊刊载社科论文情况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了概况,通过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社会体育学、奥林匹克学、体育法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和体育伦理学7个方向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认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主观诱导性强,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2)宏观、空泛之论占一定比例,微观、深化的研究尚显不足;3)个案研究事实陈述多,深入求证少;4)学科建设研究滞后,学科体系尚待完善。并就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李博[7](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赵波[8](2013)在《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届奥运会比赛表明,不少国外优秀选手对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形成了很大威胁。但从各省对奥运会金牌贡献率和获得奖牌数量来看,东部、中部明显大于西部,发挥西部竞技体育优势和潜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运用了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层次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从贵州竞技体育现状入手,再对贵州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对贵州竞技体育内外环境、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定位等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贵州竞技体育在项目布局过程中对其人文、地理考虑不足;竞技体育实力得到了提高,但竞技综合实力低;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人数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科研水平不高;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2.贵州竞技体育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权重依次是:竞技体育实力表现系统(0.69)、竞技体育的支撑系统(0.23)、环境对竞技体育影响系统(0.08);二级指标权重依次是:运动员资源(0.338)、教练员资源(0.145)、竞赛表现(0.138)、政府重视程度(0.115)、科研支持(0.069)、后备人才(0.057)、裁判和后勤保障(0.023)、经济环境(0.022);三级指标的文化环境和竞赛环境(0.02)、地域环境(0.018)、群众支持(0.012)、与西方竞技体育相似的民族项目利用数量(0.029)、云贵高原地域资源(0.026)等排在前十一之内。3.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内外环境SWOT分析:内部劣势(0.85)略大于优势(0.6),外部机会(0.8)略大于威胁(0.7),体现贵州竞技体育内环境优势、外环境机会并不乐观。但贵州坚持发展优势和变劣势为优势,利用机会,尽量回避威胁,谋求贵州竞技体育的发展。4.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定位应采用争取型战略,实施战略过程中应采用积极、开拓型的战略并举。5.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应在继续实施“精品工程”的发展战略基础上,追求以奥运争光计划、全省争光计划、可持速发展战略并举的发展道路。6.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即走“精品工程”战略,培育“精品项目”的发展模式;重视培养后备人才和培养优秀教练员群;提高训练科技含量;重视运动员、教练员的社会保障措施建设;弘扬“贵州精神”是贵州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建立省运动会为核心的竞赛体系;走贵州竞技体育特色产业的道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及“奥运争光计划”的协调发展。
舒盛芳[9](2010)在《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是大国竞技体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从而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虽然大小强弱国家在这个世界舞台上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大国力量的消长却左右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当今世界大国主导着国际秩序。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里,大国同样主导着世界的秩序,引领着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大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推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都是当今世界的最有影响的4个国家,通过对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战略价值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认识中国竞技体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对比分析和建构主义等研究方法,从国际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以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战略价值作为对象,对日本、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4个大国从竞技体育崛起、崛起动因、崛起战略产生以及战略价值逐项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竞技体育崛起指竞技体育的突起。竞技体育崛起的涵义包括3个方面。2.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包括3个方面涵义:第一,它的意义是就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整个过程的指导和规划而讲的;第二,它的意义是为了实现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目的而制定的;第三,它的意义是关于竞技体育全局的,具有宏观、全面、长期的特征。是对历史的总结、当前的把握、未来的选择。3.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主要标志是大国在奥运会上金牌榜排名进入“前三”。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一般规律表现在:与“国家生命周期”具有一致性;从优先发展到协调发展;在时效上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后基本能维持一定实力水平。4.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必然伴随着崛起战略的产生。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主要动因有:国家经济实力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保障;科学技术发展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先导;国际竞技体育政治化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推动力;大国国民的心理需求。5.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主要有3个方面的体现。(1)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表达国民心理需求和政治要求,这是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基本规律。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受国民政治诉求影响。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在不同时期其国民政治诉求不同。国民政治诉求表现最迫切的时候,往往是经济和社会急速上升时期。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的国民心态和政治诉求具有同步和一致性。大国对竞技体育崛起在政治诉求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程度不同。其战略价值主要表现在:“二战”后,日本通过实现竞技体育崛起,实现重建国家和恢复民族信心的愿望。苏联通过竞技体育崛起体现国民对苏联新政权的拥护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通过竞技体育表露出国家的蓬勃向上,并且与国际环境相抗衡。美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在两极对垒中担当领袖角色,在自由世界树立旗帜,显示社会的优越感。中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满足实现民族国家伟大复兴和在国际社会受到尊重的需要。(2)国家互动建构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而竞技体育全球化又建构了国家身份。在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中,国家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对手。在竞技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追求国家利益。竞技体育全球化建构了大国的国家身份和利益。国家身份是国家利益的基础。由于大国所具有的身份不同,所追求的国家利益也有所区别。政治利益是大国追求的首要利益。其战略价值主要表现在:在政治利益博弈上,日本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谋求国际社会承认和国际地位;苏联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谋求大国体育地位和霸权;美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向世界输出民主价值观;中国通过竞技体育崛起,谋求争取主权与平等,获取国际尊严,加入国际竞技体育组织争取话语权。(3)奥运赛场上的竞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演义。大国都很重视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和呈现的效果。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核心部分是政治要素。其战略价值主要表现在:日本通过提高竞技体育实力,在国际大赛上取得好成绩,提高影响力;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体现出了战后独有的日本精神。苏联在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国际舞台上挑战西方和美国,显示实力。美国的社会体育组织具有强大的活力而产生的吸引力;美国竞技体育实力与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散发出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在奥运会和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说服力与民族的凝聚力;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所产生的政治辐射力。6.对我国的主要启示。大国竞技体育的崛起要遵循“合秩序性”原则。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后要防止过大的波动,否则,会削弱竞技体育崛起的政治影响力。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认识到竞技体育政治功能,但也不能人为地夸大竞技体育的政治作用。中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要考虑全体中国人民对奖牌和金牌的心理需要。大国要主动适应竞技体育全球化变化以谋取自身的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利益。大国在获取国家利益时必须采取“合法性”。要警惕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进行的隐性文化控制,迅速做强我国体育事业,增强我国竞技体育对外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我国要在奥运会和亚运会上保证金牌和奖牌总数领先,增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创新活力,以及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建立国际机制的能力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我国竞技体育核心软实力的增强不受影响。
兰继军[10](2008)在《北京、西安部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在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关注和热情持续高涨。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的锻炼行为、面对北京承办奥运会时的社会态度特点,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以及促进社会态度及态度模型的理论发展,采用问卷测试、行为实验和认知电生理实验等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奥运会为特定背景,探索特定事件社会态度的结构及其特点,为丰富和发展态度的双重模型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据。研究假设是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但在某些领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态度;北京地区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比西安地区大学生的态度更积极;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和对残奥会的态度略有不同,且与其相关知识有关;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有分离现象;大学生对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存在着刻板印象。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资料检索、专家咨询等工作,从调查中提取出大学生及专家对奥运会、残奥会、和谐心理观等的观点,并依据这些观点编制了问卷的基本条目。经过对420名大学生的测试,进行修订形成《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问卷》、《北京残奥会社会态度问卷》和《和谐心理观问卷》。使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知识问卷》、《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问卷》、《北京残奥会社会态度问卷》和《和谐心理观问卷》、《锻炼态度问卷》等对1009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其中来自西安地区的大学生有526人,来自北京地区的大学生有483人。问卷测试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知识得分低于西安地区大学生,而对残奥会知识的得分则高于西安地区大学生。两地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知识的了解都远远高于对残奥会知识的了解程度。在体育价值危机感、自身感受等维度上,北京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西安地区的大学生,而在奥运期望、参与态度、民族素质危机感、消极态度等方面则显著低于西安地区的大学生。在残奥社会价值、残奥体育价值、接纳态度、人文精神、残奥同一性等维度上,西安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两地大学生的奥运会态度与和谐心理观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两地大学生的残奥会态度与和谐心理观也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两地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与对残奥会的态度之间也有一定相关性,但具体表现不同;两地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对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态度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两地大学生奥运期望、参与态度、残奥接纳态度和残奥同一性的因素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实验一对75名大学生进行了内隐联想测验,要求被试按键反应确定某概念词是否与北京奥运会或残奥会有关,再要求被试按键反应,确定某属性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最后将奥运概念词与属性词随机配对并呈现,要求被试按键反应,并记录相应的反应时。实验一结果显示,在内隐联想测验之前,被试能够明确地区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概念词的不同,也能够区分积极词和消极词的属性。在概念词与属性词配对后进行联想,结果显示被试对北京奥运会的积极选择要快于对残奥会的消极选择,表明被试对北京奥运会的内隐态度更积极。实验二采用启动刺激任务,分别以北京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图标作为启动刺激,短时间隔后随机呈现目标刺激,并要求被试尽快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判断,记录反应时。实验二结果显示,不同的属性词在未启动条件下对被试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启动条件下,被试对北京奥运会概念词所做的反应要快于对残奥会概念词的消极态度,表明被试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更为积极。被试在不同启动条件下对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做积极或消极判断时的反应时有一定的差异,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积极反应存在着启动效应,而对残奥会的消极反应不受启动效应的影响。实验三对5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纸笔测验,要求其评定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302个项目上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实验三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着对中国代表团奥运会项目的刻板印象,即对中国队在乒乓球、举重、射击、体操、跳水、羽毛球等大项上存在着优势刻板印象,而对拳击、帆船、游泳、自行车、田径、足球等项目上存在着劣势的刻板印象。实验四使用事件相关电位分析法对20名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国队奥运会成绩刻板印象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依据实验三得到的优势项目和劣势项目各60项,随机呈现项目名称,之后出现成绩好和成绩差的评价语,要求被试确定是否赞同该评价,记录其行为反应和脑电数据。实验四中的行为数据结果显示,被试对中国队的劣势项目反应比对优势项目的反应更快。根据被试的刻板倾向进行分组,发现刻板倾向组比非刻板倾向组在评定优势项目和劣势项目时的反应更快。将刻板情景分为匹配句和不匹配句,结果发现匹配句情景下更容易产生刻板印象,而不匹配句情景下不会产生刻板印象。实验四的脑电数据结果显示,在需要被试进行是否匹配的词语刺激出现300-500ms内,出现比较明显的P300成分,之后在500-800ms出现正慢波。除了在P3点上,刻板组P300成分的波幅均低于非刻板组。除了P7点外,刻板组在匹配条件下的波幅都低于不匹配条件下的波幅。在匹配条件下,刻板组与非刻板组在中线和右半球的ERP波幅有显著性差异,刻板组在匹配与不匹配条件下,在中线和右半球的ERP波幅有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外显态度特点: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态度结构具有多个子成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可以分为期望态度、危机意识和关注动机三个维度,对残奥会的态度可以分为残奥社会价值和残奥体育价值,接纳态度、人文精神和残奥同一性等五个维度。多数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有着较高的关注。两地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消极态度和危机意识,两地大学生都对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表示担忧,北京地区大学生更关注奥运会比赛本身存在的潜在危机;西安地区大学生更关注普通大众参与奥运会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两地大学生对于残疾人奥运会了解程度较低,多数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残奥会的关注。在对残奥会的态度上,西安地区大学生的积极态度高于北京地区大学生。当前北京、西安两地部分大学生锻炼习惯未形成,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都偏低,部分学生对奥运会的某些项目或程序不很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奥运会的态度。个体的心理和谐状态与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有一定关系。良好的适应性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对北京奥运会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积极参与奥运会的有关活动,也有助于改善个体对残奥会的接纳态度,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播,并促进大众增进对残奥会社会价值和体育价值的理解。内隐联想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北京奥运会的内隐态度比对残奥会的态度更为积极。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存在着启动效应,在启动条件下,被试对北京奥运会的内隐态度要比对残奥会的内隐态度更积极;被试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更容易受启动效应的影响,而对残奥会的态度则相对比较稳定。大学生被试对中国队在奥运会项目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刻板印象,即对中国队在乒乓球、举重、射击、体操、跳水、羽毛球等大项上存在着优势刻板印象,而对拳击、帆船、游泳、自行车、田径、足球等项目上存在着劣势的刻板印象。大学生对中国队在奥运会比赛中的劣势项目所做出的反应更快;对中国队奥运会比赛成绩刻板印象倾向越强的大学生对优势或劣势项目所做出的反应也更快;在优势项目的匹配情景下,被试所做出的反应比劣势项目的匹配情景下做出的反应更快。脑电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大学生在对中国在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优势判断上存在一定刻板印象的结论;对中国队奥运会比赛成绩存在刻板印象的大学生,其P300波幅小于非刻板组;在匹配条件下,刻板组的P300波幅小于不匹配条件下的波幅;在本实验条件下,ERP波幅的高低反映了被试信息加工所需付出心理能量的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通过大力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等。
二、对北京发展竞技体育战略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北京发展竞技体育战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路线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阐释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理论基础 |
一、国际城市理论 |
二、竞争力理论 |
三、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与中心城市 |
二、国际化城市与世界城市 |
三、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区位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政治因素 |
四、教育因素 |
五、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 |
一、市场主导型 |
二、政府主导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筛选方法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基础 |
一、指标体系的定义 |
二、指标体系的结构 |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元素 |
四、指标可行性测验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一、反馈和调节的功能 |
二、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
三、比较和评价的功能 |
四、引导和激励的功能 |
第三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四、代表性原则 |
五、以人为本的原则 |
六、动态性原则 |
七、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第四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一、经验选择法 |
二、德尔菲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一、构建的工作流程 |
二、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三、初步建立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四、指标的筛选 |
五、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二、第三轮问卷数据处理及结果 |
第三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释义 |
一、竞技体育 |
二、体育产业 |
三、社会体育 |
四、学校体育 |
五、职业体育 |
六、体育国际化水平 |
七、体育科技 |
八、体育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 |
第一节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与机遇 |
一、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 |
二、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良好机遇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 |
一、确定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标准的依据 |
二、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三节 对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四节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各组成部分实现程度评价 |
一、竞技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二、体育产业实现程度评价 |
三、社会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四、学校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五、职业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六、体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程度评价 |
七、体育科技实现程度评价 |
八、体育素养实现程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基本对策 |
第一节 提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对策的依据 |
一、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实现程度水平(见第五章) |
二、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基本对策 |
一、加快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二、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
三、加快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四、加快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五、加快职业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六、加快体育国际化水平发展的基本对策 |
七、加快体育科技发展的基本对策 |
八、加快市民体育素养提高的基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情况 |
2.1.1 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研究 |
2.1.2 教育教学组织方式研究 |
2.1.3 小结 |
2.2 国外研究情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概念界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调研法 |
3.2.4 统计法 |
3.2.5 历史研究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视角与理论依据 |
4.1 研究视角 |
4.2 研究理论依据 |
4.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2 系统理论 |
4.2.3 社会化理论 |
4.2.4 社会需求理论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建国后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历程及政策制定 |
5.1.1 建国初期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
5.1.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体系的逐步建立 |
5.1.3 以体为主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和矛盾凸显 |
5.1.4 以体教结合为主导优秀运动员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发展 |
5.1.5 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教育的发展 |
5.1.6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开展情况 |
5.2 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教育体系 |
5.2.1 优秀运动员的研究生文化教育 |
5.2.2 优秀运动员的本科和大专文化教育 |
5.2.3 优秀运动员的高中阶段文化教育 |
5.2.4 优秀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文化教育 |
5.3 当前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展状况 |
5.3.1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教学硬件条件较差 |
5.3.2 优秀运动员学习时间较少 |
5.3.3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文化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5.3.4 体育系统所属学校教师数量不足 |
5.3.5 优秀后备人才逐年减少 |
5.4 国外优秀运动员学校文化教育的借鉴 |
5.4.1 国外关于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规章制度 |
5.4.2 部分发达国家优秀运动员学校文化教育经验借鉴 |
5.4.3 部分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状况 |
5.4.4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借鉴 |
5.5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制度存在的问题 |
5.5.1 教育目标的缺陷 |
5.5.2 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控制不严 |
5.5.3 我国管理体制的束缚与制约 |
5.5.4 我国体育事业社会化程度较低 |
5.5.5 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
5.6 制定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的建议 |
5.6.1 建立社会化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目标 |
5.6.2 大力发展体育职业教育 |
5.6.3 建立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 |
5.6.4 建立社会积极参与的、以市场为主导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 |
5.6.5 加强对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指导、咨询、监督 |
5.6.6 调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目标 |
5.6.7 积极发挥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 |
5.6.8 积极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3)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中国体育实践的理论诉求 |
二、丰富与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举办奥运会与举办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相关研究 |
二、2008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 |
三、举办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影响的研究 |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论依据 |
一、结构功能理论 |
二、节事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假设 |
一、思路与方法 |
二、主要见解和假设 |
第五节 本研究的操作概念辨析 |
一、体育 |
二、体育体制、体育管理体制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改革纵览 |
第一节 鼎新未革故—迟滞凝重的中国体育改革历程 |
一、酝酿阶段(1978-1984年) |
二、摸索阶段(1984-1993年) |
三、深化阶段(1993-至今) |
第二节 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阻力分析 |
一、中国体育改革的外部动力 |
二、中国体育改革的内部动力 |
三、中国体育改革动力模型和路径选择 |
四、中国体育改革的阻力分析 |
第二章 现阶段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
第一节 各类体育的不协调发展问题 |
一、各类体育的不平衡发展 |
二、各类体育的相互割裂 |
第二节 各类体育发展中的各自突出问题 |
一、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垄断体制”或“社会化” |
二、群众体育举步维艰 |
三、“健康第一”—学校体育存在与发展理由置疑 |
第三节 体育产业—问题多多的朝阳产业 |
一、体育产业基础薄弱 |
二、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
三、体育产业市场缺乏法律规范 |
四、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 |
五、体育产业人才短缺 |
第四节 中国现行体育体制批判 |
一、现行体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 |
二、封闭僵化的体育人才系统 |
第三章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和发展 |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体育的互动发展 |
一、奥林匹克运动—集现代体育之大成 |
二、奥林匹克主义赋予现代体育新的含义 |
三、奥林匹克运动引领现代体育未来发展 |
第二节 前奥运举办国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 |
一、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启示 |
二、汉城奥运会促使韩国体育政策的变革 |
三、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竞技体育腾飞的平台 |
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分水岭 |
一、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发展的见证 |
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
三、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体育改革的分水岭 |
第四章 世界体育发展对北京奥运会后的中国体育 |
第一节 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和”与“不同” |
一、体育管理体制的类型 |
二、决定体育管理体制类型的因素 |
三、世界各国体育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竞技体育倍受重视—政治、金钱与金牌的博弈 |
一、竞技体育特殊的政治功能 |
二、政府的支持—金牌战略与计划 |
三、金钱的推动—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 |
第三节 “体育为大众”—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 |
一、“第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
二、21世纪大众体育发展趋势 |
三、2008年后中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挑战 |
第四节 体育全球化大趋势—全球体育市场的建立 |
一、体育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体育产业全球化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
三、中国应对体育全球化的措施 |
第五章 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一节 2008年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展望 |
一、科学发展观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
二、政治体制改革加速进行 |
三、2008年后中国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地增长前景 |
四、2008年后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的基本估计 |
第二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体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
二、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政治的协调发展 |
三、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 |
四、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
第三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一、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
二、2008年后中国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与演进方式 |
第一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
一、中国体育发展整体趋势概述 |
二、中国体育发展走向的重大转变 |
第二节 体制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育体制 |
一、调整利益关系 |
二、创新体育产权制度 |
三、转变政府职能 |
第三节 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演进方式分析 |
一、渐进性改革下的体育体制改革 |
二、激进性改革的体育体制改革 |
三、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推进策略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4)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2.2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
1.2.3 中国体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
1.2.4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宏伟目标的需要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有关奥运遗产概念界定和分类方面的综述 |
2.1.2 有关北京奥运会遗产不同分类研究的综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际奥委会在奥运遗产方面的研究综述 |
2.2.2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奥运遗产方面的研究综述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1 理论基础 |
4.1.2 相关概念界定 |
4.2 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内容 |
4.2.1 政治遗产 |
4.2.2 经济遗产 |
4.2.3 文化遗产(这里指的是狭义的文化) |
4.2.4 思想遗产 |
4.2.5 教育遗产 |
4.2.6 体育遗产 |
4.2.7 组织模式遗产(或者说组织经验遗产) |
4.3 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现状 |
4.3.1 把2008年奥运会遗产定位在北京,而非全国 |
4.3.2 对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意识淡薄且缺乏经验 |
4.4 以往奥运会举办国奥运会无形遗产的保护开发措施 |
4.4.1 洛杉矶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 |
4.4.2 汉城奥运会 |
4.4.3 巴塞罗那奥运会 |
4.4.4 悉尼奥运会 |
4.4.5 希腊奥运会 |
4.5 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原则 |
4.5.1 从国家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上认识和开发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 |
4.5.2 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和有形遗产相结合的原则 |
4.5.3 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
4.6 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 |
4.6.1 北京奥运会政治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 |
4.6.2 北京奥运会经济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 |
4.6.3 奥运会后保护和开发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措施 |
4.6.4 北京奥运会思想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 |
4.6.5 北京奥运会教育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 |
4.6.6 北京奥运会体育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5)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支撑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价值”、“社会价值”等概念 |
二、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价值研究进展 |
三、国外奥林匹克运动社会价值研究综述 |
四、国内奥林匹克运动社会价值研究综述 |
五、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四节 理论结构 |
第二章 现代奥运会及其社会价值概述 |
第一节 现代奥运会发展简史 |
一、现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
二、现代历届夏季奥运会发展简况 |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的产生与表现形式 |
一、奥林匹克运动价值的产生 |
二、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表现形式 |
第三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结构体系 |
一、奥林匹克思想体系 |
二、现代奥林匹克组织体系 |
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活动体系 |
第四节 现代奥运会社会价值的哲学思考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原理 |
二、现代奥运会的社会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三、现代奥运会个体层面的社会价值 |
四、现代奥运会整体层面的社会价值 |
五、现代奥运会社会价值特殊性问题 |
第三章 北京奥运会国际社会价值 |
第一节 展示现代中国国家新形象 |
一、国家形象理论与历史上的中国国家形象 |
二、北京奥运会全面展示中国国家形象 |
第二节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
一、北京奥运会提高中国文化全球化的应对能力 |
二、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
三、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文化受到世界广泛关注 |
四、北京奥运会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交融 |
第三节 倡导和谐世界理念 |
一、和谐世界发展观 |
二、北京奥运会积极倡导和谐世界理念 |
三、北京奥运会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贡献 |
第四节 北京奥运会的历史传承与创新 |
一、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 |
二、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 |
三、北京奥运精神丰富人类精神文明 |
第五节 促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
一、北京奥运会广泛弘扬现代奥运精神 |
二、北京奥运会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的普及 |
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奥林匹克运动提供借鉴 |
四、北京奥运会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里程碑 |
第四章 北京奥运会国内社会价值 |
第一节 促进社会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奥林匹克运动 |
二、北京奥运会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
三、北京奥运会促进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建设 |
第二节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
一、竞技体育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表现 |
二、北京奥运会展示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 |
三、北京奥运会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
第三节 淬炼成熟国民心态 |
一、以平常之心筹备北京奥运会 |
二、以友爱之心对待外国运动员 |
三、以宽容之心对待比赛失利者 |
四、以理性之心面对奥运“杂音” |
五、北京奥运会见证国民心态走向成熟 |
第四节 彰显政府高超执政能力 |
一、北京奥运会促进政府更新执政理念 |
二、北京奥运会展现了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 |
三、中国政府高超执政能力成就“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
第五节 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 |
一、体育现代化理论 |
二、北京奥运会促进现代体育大众化 |
三、北京奥运会促进竞技体育现代化 |
四、北京奥运会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 |
五、北京奥运会有利于构建和谐体育 |
第五章 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开发利用 |
第一节 利用北京奥运经验服务社会发展 |
一、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和平 |
二、践行绿色奥运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
三、推广科技奥运成果服务百姓生活 |
四、传承人文奥运理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
第二节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实施体育强国战略 |
一、体育强国的概念及其内涵 |
二、建设体育强国战略关键 |
三、建设体育强国的实施路径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件 |
致谢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家竞技体育及发展战略研究 |
1.1.2 东部竞技体育及发展战略研究 |
1.1.3 中部竞技体育及发展战略研究 |
1.1.4 西部竞技体育及发展战略研究 |
1.1.5 贵州竞技体育研究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SWOT分析法 |
2.2.4 层次分析法(AHP) |
2.3 研究思路 |
3. 讨论与分析 |
3.1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
3.1.1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历程 |
3.1.2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特点 |
3.1.3 研究小结 |
3.2 贵州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贵州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3.2.2 贵州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3 贵州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研究 |
3.2.4 研究小结 |
3.3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内外环境因素的SWOT分析 |
3.3.1 贵州竞技体育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 |
3.3.2 贵州竞技体育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评价 |
3.3.3 研究小结 |
3.4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定位 |
3.4.1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组合 |
3.4.2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选择的SWOT定量分析 |
3.4.3 研究小结 |
3.5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路径 |
3.5.1 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
3.5.2 战略结构 |
3.5.3 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
3.5.4 |
3.5.5 研究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日本竞技体育崛起研究 |
二、苏联(俄罗斯)竞技体育崛起研究 |
三、美国竞技体育崛起研究 |
四、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国释义 |
二、竞技体育崛起及战略价值释义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动因及战略 |
第一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历程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主要标志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历程 |
三、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背景与主要动因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背景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以及崛起战略产生的主要动因 |
第三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 |
一、国民政治诉求 |
二、国家利益 |
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
第三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战略价值之一:国民政治诉求 |
第一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一、日本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二、苏联(俄罗斯)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三、美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四、中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民政治诉求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国民政治诉求的战略价值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的国民政治诉求特征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时在国民政治诉求方面所表现出的战略价值 #86启示 |
第四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之二:国家利益 |
第一节 竞技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利益建构 |
一、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 |
二、国家互动建构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而竞技体育全球化又建构了国家身份 |
三、在竞技体育全球化体系中,国家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对手 |
四、在竞技体育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追求国家利益 |
五、国家身份是国家利益的基础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国家利益博弈 |
一、大国崛起与谋求大国身份 |
二、大国竞技体育崛起与国家利益博弈 |
第三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国家利益博弈的战略价值 |
一、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国家利益博弈的特征比较 |
二、在国家利益博弈方面所体现出的战略价值 |
第五章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的战略价值之三:竞技体育软实力 |
第一节 竞技体育软实力 |
一、竞技体育软实力 |
二、竞技体育软实力构成要素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的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 |
一、日本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二、苏联(俄罗斯)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三、美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四、中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 |
第三节 大国竞技体育崛起过程中软实力建设的战略价值 |
一、大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效果的比较 |
二、在大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与呈现方面所体现出的战略价值 |
第六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北京、西安部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 态度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
1.1 态度的概念 |
1.2 有关态度的理论 |
1.3 态度的测量及其偏差 |
1.4 锻炼态度 |
1.5 奥运会社会态度研究 |
2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研究进展 |
2.1 内隐态度 |
2.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
2.3 内隐态度的测量 |
3 态度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
3.1 社会认知神经研究的新趋势 |
3.2 态度与态度改变的认知神经研究 |
3.3 刻板印象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
1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1 对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态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
1.2 和谐奥运的理念有待于进一步的普及 |
1.3 态度研究中注重外在的态度,忽视内隐的态度 |
1.4 研究方法单一 |
2 研究意义 |
2.1 实践意义 |
2.2 理论意义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假设 |
5 研究思路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系列问卷的编制与修订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工具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结果 |
4.1 区分度分析 |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 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4.4 信度分析 |
5 结论 |
5.1 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问卷的信、效度 |
5.2 北京残奥会社会态度问卷的信、效度 |
5.3 和谐心理问卷的信、效度 |
第四章 北京、西安部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 |
1 研究一 对北京奥运会社会态度的基本特点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工具 |
1.3 研究过程 |
1.4 研究结果 |
1.5 分析与讨论 |
2 研究二 和谐心理与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关系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工具 |
2.3 研究过程 |
2.4 研究结果 |
2.5 分析与讨论 |
3 研究三 两地大学生奥运态度的结构方程建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过程 |
3.4 研究结果 |
3.5 分析与讨论 |
4 结论 |
4.1 北京、西安两地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
4.2 两地大学生对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关注高于对残奥会的关注 |
4.3 锻炼行为、态度与对奥运会的态度有一定关系 |
4.4 和谐心理观影响着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 |
第五章 大学生对奥运会社会态度的实验 |
1 实验一 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内隐态度实验 |
1.1 实验目的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分析与讨论 |
1.5 结论 |
2 实验二 评价启动任务对奥运的内隐态度实验 |
2.1 实验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结论 |
3 实验三 大学生对中国代表团奥运会优势项目的刻板印象的纸笔实验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结论 |
4 实验四 大学生对中国代表团奥运会优势项目的刻板印象ERP实验 |
4.1 实验目的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结论 |
第六章 总讨论与建议 |
1 总讨论 |
1.1 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外显态度特点 |
1.2 两地大学生对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关注度高于对残奥会的关注 |
1.3 大学生锻炼行为、锻炼态度与对奥运会态度的关系 |
1.4 和谐心理观影响着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 |
1.5 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内隐态度存在启动效应 |
1.6 大学生对中国代表团奥运会项目的刻板印象行为与脑电实验结果的比较 |
2 建议 |
2.1 积极面向大学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
2.2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奥运的氛围 |
2.3 重视北京奥运会留给中国的和谐精神 |
2.4 借助奥运之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体和谐的统一 |
2.5 促进公众对北京奥运会态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
3.1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3.2 关于个体对待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态度是否存在着可变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3.3 研究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对北京发展竞技体育战略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D]. 宋忠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12)
- [2]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 李晨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0)
- [3]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 张新萍. 华南师范大学, 2006(12)
- [4]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形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D]. 邵玉辉.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
- [5]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 王传友. 苏州大学, 2010(01)
- [6]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杨桦,任海,王凯珍,熊晓正,黄亚玲,郑国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11)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8]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D]. 赵波.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1)
- [9]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 舒盛芳.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10]北京、西安部分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态度的研究[D]. 兰继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
标签:2008年北京奥运会; 体育; 竞技体育; 北京体育; 奥运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