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将有两千名公费生——跨出国门去深造(论文文献综述)
任慈[1](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陈启文[2](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岳婷婷[3](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陈加林[4](2013)在《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文中指出本文以苏州汪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苏州汪氏的世系源流,梳理各支派系自明清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而尝试将其与苏州地方社会联系起来,探讨国家与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居于国家、地方之间的家族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清这些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及其转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氏作为徽州第一大姓,自唐代伊始,该家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禀赋徽人多外出经商的传统,因商而迁徙各地,而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则是他们迁徙的重要方向。自明末清初以来,以石塘桥汪氏、吴趋汪氏、钱塘寓苏汪氏、娄门汪氏、山塘汪氏、盘门梅家桥汪氏、东花桥巷汪氏等为代表的汪氏陆续因商由徽迁吴,定居苏州后,其业无所不居,在苏州各行各业中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发展,成为苏州商界一大劲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纷纷建立宗族组织,修建祠堂,修族谱,设义庄,不惜重金培养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各支汪氏在科举上也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贾与儒”的迭相为用。而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那些汪氏士人,多能书善文者,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吴中四汪”、“盘溪才子”、“娄门二汪”、“翁门六子之首”、“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章门四子之一”等众多名士,也不乏对书法、诗文、书画、碑版、收藏等有深厚研究者,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提升了汪氏家族整体的文化素养,积淀和形成了“尚文崇儒”的家学传统,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对于一个客居异地的家族来说,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获得移居地的认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社会压力,苏州汪氏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一方面利用婚姻圈,积极主动攀附苏州当地着姓望族,以求迅速完成其土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交游圈,建立交游网络,以保持和提升家族的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来看,苏州汪氏是成功的,各支汪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成为吴门望族。然而,传统社会中家族组织的发展也逃脱不了周期性的社会动乱的影响,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家族的打击是无疑的,但家族组织作为传统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它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地调整。汪氏在战后不久便成功地重建了宗族组织,在商业上也逐步得到恢复,重现了家族的活力。但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涌入,汪氏这些商人举步维艰,不得不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汪氏虽然遭受太平天国战争的巨大打击,但他们并非坐以待毙,特别是那些拥有功名的士绅,积极参与到和太平军的殊死搏斗之中,为清王朝成功扑灭这场灾难起到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肩负了重建战后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为战后恢复民众对地方社会领导权力的认同起到重要作用。在清末的地方自治的浪潮中,他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参与苏州地方自治调查研究会、苏州市民公社、苏州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政治运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塘寓苏汪氏的汪鸣銮、娄门汪氏的汪凤瀛、汪荣宝、汪东宝等其活动对晚清民初的政局具有深远影响。尽管传统家族组织不断受到外来因子的冲击,但他们仍以其灵活的“应变力”对自身加以改造,不断地纳入现代因素,逐步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实际上,苏州汪氏的这种转变在太平天国战乱后的不久就已经发生,到了清末及民国年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汪氏家族组织的近代化趋势更为明显了。一方面表现在:汪氏商人组织由会馆、公所到商会的近代转型,而在抗战前夕又出现了血缘化的回归;其在商业经营方面,与洋商资本缠联,出现买办化趋势,并尝试向新式行业投资,汪氏所从事的传统金融业也向近代银行演变。尽管他们有意识地向近代迈进,但由传统商人而衍变的新兴阶层,因袭着沉重的传统包袱,在新旧杂糅的矛盾中艰难地生长,无法摆脱自身所禀赋的局限,而处于尴尬的两难困境。另一方面,清末科举制度废除,汪氏家族中的士绅们也实现自身的蜕变,一部分人向新式商人转化,一部分人学习新知成为地方新政办理人,一部分人向报人等自由职业者转化,一部分人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而汪氏的这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当中许多都从事教育事业,成为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家族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中突出有汪德章、汪凤瀛、汪家玉、汪懋祖等。正是汪氏家族向教育转向的传统造就了一大批新中国新式教育体制下的院士、工程师、教授及知名学者。
陈涛[5](2013)在《何炳棣的史学成就及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何炳棣是中外驰名的美籍华裔史学家。其史学研究范围广泛,成果也丰富。从西史研究,转入国史领域,发表过许多甚具原创性的考证论文。因此,对其史学研究是一项难度很大,同时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学术课题。本文以何炳棣先生生平及史学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罗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何炳棣先生的生平、学术交往、个性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揭示何炳棣先生在治史上尤其是国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在评述其主要研究成果后,以史论证地总结出何炳棣先生在治史方面自身独特的风格。他尤其关注史学研究动态,独具慧眼地追求第一流的史学创作,既注重传统史学的考据方法,又结合了西方的史学理论及社会科学的方法,以宏观综合的视野,精细严密的论证进行史学研究,对我们今后的史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周文佳[6](2013)在《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从教育政策的各个环节角度包括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价,从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角度包括近现代高等教育政策的萌生、肇始、确立、修正、调整和基本体系化,从教育政策的类别角度包括大学、专门学校、高师学校政策,从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属性角度包括教师政策、财政政策、设置政策、学生管理政策、课程专业政策等等。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能够丰富教育政策史研究内容,梳理北洋政府时期相关高等教育政策接续关系;探索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形成的背景和成因,找寻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互动关系;充实教育政策学知识,提高我国当今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水平。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以下几个维度:以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为线索,梳理和分析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政策的萌生和建立;整理和研究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论述和呈现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修订和调整;评价和总结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成就、局限和其现实借鉴意义。以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级别和类别为线索,将高等教育政策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师范教育政策,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政策涵盖大学教育政策和专门学校教育政策。以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属性为隐性线索,挖掘这一时期各项教育政策的属性,在执行和修订各节次中形成高等教育财政、教师、学校管理、学生管理、专业设置等目次。以上三条线索构成了立体化、逻辑性的章、节、目特色结构。具体的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教育背景。分析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萌生过程中的教育政策,论述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建立的政策作用,论述师从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特点。第二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此章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影响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一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现状的影响,二是政策制定的主体研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沿革和进化。另一方面是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研究。第三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从办学体制、办学主体、教师队伍、办学经费筹集、收费、专业设置、办学设置等方面刻画了国家层面高等教育的执行政策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层面在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方面的表现,包括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研究、校长的遴选、聘用和职责、考核等方面的措施,并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师范教育进行了分类研究。第四章研究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修订。分析了高等教育政策的修订成因,描述了普通和师范高等教育政策的修订过程及其修订内容,说明了高等教育政策修订和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实际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在第五章中阐述了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结论。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作用:基本形成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打下了政策基础,深刻影响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其成就表现为制定过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民主性,政策内容追求适应性,政策的理念精神突出了大学独立性;其局限表现为政策倾向的移植性,属性政策的不完善性和制定过程的某些不合理性;其启示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政策制定要遵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逐步走向法制化,高等教育立法的重点在于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高等教育政策应当保护和促进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等等。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只有立足发展现状,更好地借鉴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才能逐步缩小差距,实现超越式发展。
孙洋[7](2012)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文中认为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美国对华经济、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为使中国在东方战场上努力抗击日本、对华传输自由民主文化价值观,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实行了文化援助计划,主要包括专家学者交流;援助中国留学生;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深造;以书籍和微缩胶片援华等几个方面。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美文化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段,该时段的文化援华计划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二战时期中美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虽为美国主导的文化交往,但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它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转折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文化对华单向辐射的模式,并把中美文化交流全面提高到官方化的层面,标志着中美文化外交的开端。但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美国文化扩张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充分翔实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审视文化援华计划中美国政策转变的历史根源、剖析援华计划实施的真正动机、细致解读文化援助的各个子计划,分析全局进展、解密细枝末节,突出文化计划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历史的因果关系蕴藏在历史过程之中。总结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文化援华的历史,对当代中美文化交流亦有借鉴意义。
王小丁[8](2007)在《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国家的教育只有在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46年间,中美双方在教育上的接触几乎为零。直到183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华,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贝满学校,拉开了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传教士来华的主旨是基督征服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在对中国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教的困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他们转向了教育,借办学传播福音,中国教育的衰落也给传教士办学留下了地盘。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开始了艰难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双向的冲突和回应始终伴随着中美教育关系的发展。美国传教士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掀起了办学的高潮,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发展成了以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为主体的教会教育体系,它为中国教育提供了参照,特别是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参照,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就是最好的样本。但教会学校始终没能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宗教性和教育的“话语权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留学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容闳就是在传教士布朗推举下于1847年1月赴美留学,中国留学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成归国的容闳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斡旋,终于促成了幼童留美,掀起了留美第一次高潮。经过约30年的沉寂之后,留美第二次高潮——庚款留美兴起,其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经过中美双方努力,按照美国的意图,终于达成协议。中国的外交官梁诚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起了关键作用。美国对中国的“文化投资”战略初步实现,但并没出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归国留学生把美国教育思想、大学模式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中国教育模式从指向日本向美国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变革进一步深化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留美学生为主的中国教育界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杜威通过讲演把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介绍给中国,并设计了一幅以实用主义教育为底色的中国教育蓝图。孟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诊断”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两位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当时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实验热潮,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麦柯尔的教育测量等纷纷在中国展开,加快了中国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以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为主的中国教育家群体,开始了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理论并成功运用于实践。胡适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杜威教育哲学中的实用性、科学主义、思维方法等体现在他的高等教育观、文学革命等方面。他对中美教育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纵观中美教育关系的全过程,充满了变数、矛盾,体现出非均衡性的典型特征,这种非均衡特征正是研究中美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以比较的方法,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中美教育关系,正是其价值所在。
时赟[9](2007)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文中认为以农立国的中华民族,到清朝末年已处于内忧外患经济濒临崩溃的境地,在“农为富国之本”的呼声和重农思潮的推动下,实业学堂之一的农业学堂开始创办。从1897年中国第一所农业学堂的建立起,到1937年,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在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基本上完成了近代化的历程。本论文在农业教育史研究相对薄弱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搜集清末民国的相关资料,并借鉴中国农业史、农业科技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展示出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脉络:分析了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动因,划分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其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专题研究了近代农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留学生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文章的落脚点放在了高等农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社会职能上。本文还对近代成立最早具有鲜明特色的直隶农务学堂进行了个案研究,从个案分析的角度展示一所高等农业学堂发展变迁的全貌。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的侵略、农业经济的衰败和中国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是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兴起的内外动因;农科留学教育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准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和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的储备;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推动和引导着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三次学制的变革是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不同阶段的显着标志;农业推广的广泛开展和乡村教育的兴起使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确立并付诸实践;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推动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使农业教育的近代化成为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也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打上了效仿西方的深刻烙印,也成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一个显着特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中国农业服务的过程,从农业推广的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到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的开展,高等农业教育在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愈加明显。尽管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这一过程曲折而缓慢但是同时也取得了诸多显着的成就。如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较快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具备了科学研究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近代农业教育家和农业科技人才,形成了丰富的近代农业教育思想;近代农业科学成果在农业改良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转变,提升了高等农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为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史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得出指导我国当代农业教育实践的现实启示:第一,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第二,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在为“三农”服务中增长其生命力;第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第四,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第五,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吕顺长[10](2007)在《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 ——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注重挖掘和利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考证和论述、宏观和微观相兼顾的方式,着重对清末中国人的对日教育考察、留日学生、日本人的对华教育认识等中日教育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关于清末中国人日本教育考察的研究:在从国内外图书馆收集大量中国人对日教育考察记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方面对中国人日本教育考察的特点、考察者类型以及日本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等,结合各类考察事例进行了研究。在微观方面,《湖南提学使吴庆坻的日本教育考察》一章,主要利用笔者所发现的重要史料《日本东京各学校参观笔记》以及吴庆坻日本考察期间的家书等,着重对尚未被完全究明的清末提学使一行的日本教育考察日程及所听讲义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吴庆坻的日本认识作了介绍;《张大镛及程恩培的日本教育考察》一章,以清末浙江所派遣的教育考察官员张大镛和程恩培所着的考察记《东瀛各校纪略》、《日本武学兵队纪略》和《东瀛观兵纪事》为线索,着重对他们的考察内容和考察经过进行了研究。此外,鉴于多数教育考察者在考察期间都有访书经历,而且他们所访求的书籍大多包含教育类书籍,故在附编中设《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一章,对缪荃孙、罗振玉等人的日本访书内容的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探讨了清末考察官绅日本访书的特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清末的大批赴日考察者,通过对日本教育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近代日本大胆借鉴西方,以教育为本,才使其走向了强盛之路;日本教育考察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刺激,使他们在考察归国后或大声疾呼改革传统教育以兴新学,或通过积极模仿日本近代教育而直接投身教育实践,从而使他们成了日本近代教育影响中国的最重要媒介。 (2) 关于留日学生的研究:本文将这一部分的研究局限于浙江留日学生。在利用留日学生监督处所发行的《官报》等史料制作《清末浙江留日学生名录》(附录二)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方面对清末浙江留日学生人数、生源组成和地区分布、学校和专业分布等进行了研究。在微观方面,《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及其史料价值》一章,除对留日学生研究的重要史料—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的收藏及其利用状况作了介绍外,着重以笔者新近发现的第1、2、4-7期《官报》为例,对《官报》的资料容量、栏目构成和史料价值进行了研究;《从〈官报〉看“五校特约”留学计划的成立过程及实施状态》一章,以《官报》为原始资料,对近代留日学生史的重要内容“五校特约”留学之计划的形成背景、过程、内容、实施状态以及浙江省的对应等进行了考察;《浙江早期留日学生》一章,对向来较少被重视的早期浙江留日学生的人数、派遣经过等进行了考证。《浙江留日学生与教育事业》一章,着重对浙江留日学生在学校教育和教育行政岗位上所作的贡献进行了考察。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甲
二、1998年将有两千名公费生——跨出国门去深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将有两千名公费生——跨出国门去深造(论文提纲范文)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旨 |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
一、“华人问题” |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
小结 |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
二、争夺人才 |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
小结 |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
二、选择留学生 |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
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理论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
一 从汪氏族谱看苏州汪氏之源流 |
二 从《清代朱卷集成》看苏州汪氏 |
三 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概况 |
一 宗族结构 |
二 汪氏义庄 |
三 墓祠祭祀与祖先崇拜——以吴趋汪氏为例 |
第二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的商业活动 |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苏州汪氏的商业发展 |
一 从碑刻资料看太平天国运动前苏州汪氏商业活动 |
二 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商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
三 太平天国运动后苏州汪氏商业活动的继续和初步转向 |
第二节 清末民国苏州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商业经营的近代转向 |
一 汪氏商人组织的近代转向 |
二 汪氏商业经营: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
第三章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及其社会网络 |
第一节 苏州汪氏的科举之路 |
一 石塘桥汪氏 |
二 吴趋汪氏 |
三 钱塘寓苏汪氏 |
四 娄门汪氏 |
五 盘门梅家桥汪氏 |
六 东花桥巷汪氏 |
第二节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 |
一 家学传统 |
二 藏书文化 |
三 文化名人 |
第三节 苏州汪氏的社会网络 |
一 苏州汪氏的婚姻圈——以吴趋汪氏为例 |
二 苏州汪氏士人交游网络 |
第四章 苏州汪氏与近代社会政治变迁 |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与地方社会 |
一 太平天国战乱与苏州汪氏——以吴趋汪氏为例 |
二 苏州汪氏与地方自治 |
三 苏州汪氏参与其他政治活动 |
第二节 汪鸣銮与清流帝党 |
一 从政经历 |
二 为大清择贤纳士,网罗人才 |
三“翁门六子”之首 |
四“公车上书”的幕后指挥 |
五 直谏上书,被革职永不叙用 |
第三节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与晚清民初政局 |
一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外交官世家 |
二 汪凤瀛与《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 |
三 汪荣宝与晚清民初的政治变革 |
四 汪东宝与辛亥革命 |
第五章 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
第一节 科举之废与汪氏士绅的出路 |
一 向商人转化 |
二 向报人转化 |
三 向自由职业者转化 |
四 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 |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
一 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从事文教活动实践 |
二 苏州汪氏后人与新中国的文教事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何炳棣的史学成就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宗旨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生平、交游及个性 |
第一节 何炳棣生平 |
一 身世家族 |
二 求学经历 |
第二节 交游 |
一 良师益友 |
二 学术交流与社团活动 |
第三节 独特个性 |
第二章 何炳棣史学成就与贡献 |
第一节 西洋史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史研究 |
一 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
二 会馆制度的研究 |
三 中国文化研究 |
四 思想史研究 |
五 其他研究 |
第三节 回忆录 |
第四节 史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史学思想与治史风格 |
第一节 注重研究主题的选择 |
第二节 论证的积聚 |
第三节 宏观综合与精细分析 |
第四节 科学与训诂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背景 |
1.1 现代高等教育萌发的政策作用 |
1.1.1 洋务学堂创办政策背景 |
1.1.2 洋务学堂的运行机制 |
1.1.3 现代高等教育萌发的政策特点 |
1.2 现代高等教育初创的政策作用 |
1.2.1 现代高等教育初创背景 |
1.2.2 高等教育建立初期的办学体制 |
1.2.3 《癸卯学制》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
1.3 师从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特点 |
1.3.1 高等教育取径日本的原因 |
1.3.2 高等教育师法日本过程采取的措施 |
1.3.3 高等教育学制取径日本的结果 |
第2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形成 |
2.1 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因素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决策力量 |
2.1.3 决策机构 |
2.2 《大学令》的颁布 |
2.2.1 《学校系统令》的颁布--民国学制体系的建立 |
2.2.2 《大学令》的内容分析 |
2.2.3 《大学规程》的颁布 |
2.2.4 大学院的产生:学位制度的萌发 |
2.3 《专门学校令》的颁布 |
2.3.1 《专门学校令》的颁布背景 |
2.3.2 《专门学校令》的起草和制定 |
2.3.3 《专门学校令》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4 《高等师范规程令》的颁布 |
2.4.1 高等师范教育的沿革 |
2.4.2 《高等师范规程令》的制定 |
第3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 |
3.1 普通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 |
3.1.1 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执行法规 |
3.1.2 学校层面主要执行措施 |
3.2 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执行 |
3.2.1 六大高等师范区的划分 |
3.2.2 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政策 |
3.2.3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管理政策 |
3.2.4 现代女子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 |
3.3 高等教育属性政策执行案例(一)——经费政策 |
3.3.1 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沿革 |
3.3.2 北京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构成 |
3.4 高等教育属性政策执行案例(二)——教师政策 |
3.4.1 大学校长被赋予延聘教师权利 |
3.4.2 现代高等教育教师待遇制度的建立 |
3.4.3 相对自由的教师流动制度 |
第4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修订 |
4.1 高等教育政策修订成因 |
4.1.1 混乱的政治背景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双刃剑 |
4.1.2 经济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需求 |
4.1.3 教育经费拮据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
4.1.4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
4.1.5 教育家办学典范对修订高等教育政策的呼唤 |
4.1.6 教会举办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 |
4.2 高等教育政策的修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
4.2.1 1917 年《修正大学令》的颁布 |
4.2.2 “壬戌学制”和《国立大学校条例》的颁布 |
4.2.3 普通高等教育政策修订的主要内容 |
4.2.4 高等师范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修订 |
4.3 高等教育政策修订的实际效果 |
4.3.1 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4.3.2 高等教育较快发展的政策原因 |
第5章 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评述 |
5.1 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作用 |
5.1.1 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 |
5.1.2 影响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 |
5.1.3 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快速多元发展打下政策基础 |
5.2 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成就和局限 |
5.2.1 成就 |
5.2.2 局限 |
5.2.3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原始档案资料的利用问题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 |
2.1 美国专家援华政策的制定与国民政府的回应 |
2.1.1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专家援华计划的讨论 |
2.1.2 国民政府的需求计划与中美两国的交涉 |
2.2 美国专家在中国 |
2.2.1 农牧业专家 |
2.2.1.1 优秀的水土保持专家沃尔特·罗德米尔克 |
(一)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勘察 |
(二)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工作实践 |
(三) 罗德米尔克对中国水土情况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 |
2.2.1.2 大材小用的遗传学专家拉尔夫·菲利普斯 |
(一) 建议设置文化专员 |
(二) 菲利普斯在中国的贡献 |
2.2.2 医学专家 |
2.2.2.1 广结善缘的哈罗德·劳克斯 |
2.2.2.2 节约成本的楷模约翰·特里普 |
2.2.3 工业专家 |
2.2.3.1 鞠躬尽瘁的冶金学者埃德温·史密斯 |
2.2.3.2 不惧权势的标准化专家迪克森·里克 |
2.2.4 新闻学专家 |
2.2.4.1 董显光与罗斯福的交涉及新闻学院的成立 |
2.2.4.2 新闻审查制度下的美国新闻学专家弗洛伊德·泰勒等人 |
2.2.5 社会科学专家赴华 |
2.2.5.1 专家援华计划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 |
2.2.5.2 地缘政治学家乔治·葛德石 |
(一) “麻烦制造者”葛德石 |
(二) 葛德石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
(三) 葛德石的个性分析:自由民主制度的卫道士 |
2.2.5.3 国际关系学家纳撒尼尔·裴斐 |
(一) 裴斐对远东问题的分析 |
(二) 裴斐对中国战后教育的分析 |
2.3 美国援华专家计划评析 |
2.3.1 美国专家与中美文化的差异 |
2.3.2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的实质分析 |
第3章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 |
3.1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之缘起 |
3.1.1 文化计划之“互惠性”考虑与中国传统外交文化之剖析 |
3.1.2 贫病交加的中国学者 |
3.1.3 对费正清书信的解读 |
3.1.4 费正清对文化计划的建议 |
3.2 中国学者赴美考察的先声 |
3.2.1 对中国大学的遴选:浙江大学取代中山大学的原因及实质 |
3.2.2 四川大学的复杂情况:抵制萧作梁的风波 |
3.2.3 “护照扣留事件”与“中央训练团”:第一批中国学者赴美的阻力 |
3.3 四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1 第一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1.1 初试牛刀:芝加哥大学座谈会 |
3.3.1.2 心系祖国,笔耕不辍的张其昀与金岳霖 |
3.3.1.3 费孝通的美国之行 |
(一) 费孝通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观察 |
(二) 费孝通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2 第二批高校的遴选与赴美学者的贡献 |
3.3.2.1 费正清对第二批中国高校的遴选 |
3.3.2.2 呕心沥血的文化使者萨本栋 |
3.3.2.3 陈序经与《美国文化观》 |
3.3.3 第三批学者在美国的成就 |
3.3.3.1 袁敦礼与陶孟和: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 |
3.3.3.2 “中国鸟类之父”郑作新与《中国鸟类名录》 |
3.3.3.3 林同济的“哲人之路”;严济慈对抗战的贡献;梅贻宝引入美式教育 |
3.3.4 第四批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4.1 张孝骞与中美医学交流 |
3.3.4.2 刘承钊、刘恩兰在美国的科研成就 |
(一) 刘承钊的的科研成就:《华西两栖类》 |
(二) 刘恩兰与人类学比较研究 |
3.3.4.3 竺可桢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及对世界形势的分析 |
3.3.4.4 东西方绘画与舞蹈艺术的交融:叶浅予夫妇的美国之行#157 |
3.3.4.5 东西方文学艺术思想的撞击:曹禺和老舍在美国的经历 |
3.3.4.6 赴美未果的共产党学者 |
3.4 对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计划的分析 |
第4章 美国援助留美生、邀请技术人员赴美 |
4.1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之援助 |
4.1.1 战时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困境 |
4.1.2 美国对留学生数量的统计及提供资金援助 |
4.1.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生的资助 |
4.1.4 美国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
4.2 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 |
4.2.1 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邀请 |
4.2.2 费正清对中央政治学校的调查 |
4.2.3 芝加哥会议的召开 |
4.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计划的态度 |
4.3.1 “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
4.3.2 制定各种法规:对自费留美的严控 |
4.3.3 支持“三青团”成员留美 |
4.3.4 对留学人员的“思想监督” |
4.4 “哈佛小组”与国民政府之间的角力 |
4.4.1 国民政府官员与美国官员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态度 |
4.4.2 “哈佛小组”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抗议和抵制 |
4.4.3 愠怒的蒋介石:留学禁令的悄然颁布 |
4.4.4 陶希圣的辩护与禁令解除后的留学形势 |
4.5 对战时留学计划的评价 |
第5章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 |
5.1 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图书馆的破坏 |
5.2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的援助 |
5.2.1 袁同礼的呼吁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首次援助 |
5.2.2 布朗的访问和计划的制定 |
5.2.3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计划的实施 |
5.2.3.1 资金的筹措与书籍的遴选、购买 |
5.2.3.2 书籍的运输和发放 |
5.3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导下的中美人员交流及图书馆拓展计划 |
5.3.1 美国图书馆员怀特赴华的失败 |
5.3.2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拓展计划 |
5.3.3 袁同礼对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冷落 |
5.4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的实质 |
第6章 其他形式的对华文化援助 |
6.1 美国向中国发送微缩胶片 |
6.1.1 微缩胶片的特点 |
6.1.2 微缩胶片存储、阅读技术的实现 |
6.1.3 微缩胶片的弊端及解决途径 |
6.2 美国对华发送电影及广播信号 |
6.2.1 文化关系司与陆军情报局的合作 |
6.2.2 翁万戈与美国教育电影援华 |
6.2.3 中国百姓对美国科普电影的反应 |
6.2.4 中美相互发送广播信号 |
6.3 复制教科书计划的实行 |
6.4 发表科研成果及互译书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双向的冲击—回应"理论模式的建构 |
二、中美教育关系界说 |
三、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一) 传教士和教会教育研究 |
(二) 留学教育研究 |
(三) 美国教育家与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 |
(四) 中国教育变革与美国教育影响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冲击与应对——美国传教士东来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来华——拉开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 |
一、美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 |
二、美国人的中国观 |
三、美国传教士东来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应对 |
一、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 |
二、中国人的美国观 |
三、寻求中国教育之路 |
第三节 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渗透 |
一、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
二、教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三、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官办学堂 |
四、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全面渗透 |
第四节 双向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美教育关系解读 |
第二章 渗透与媒介——美国在华的教会学校 |
第一节 美国教会初等、中等教育在中国 |
一、教会教育的开创与发展——教会小学、中学在中国 |
二、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
三、从中美教育关系视角看教会教育 |
第二节 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 |
一、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
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
三、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
四、教会大学的归宿 |
第三节 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
一、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中国教育 |
三、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
四、燕京大学的中国化 |
五、司徒雷登与哈佛燕京学社 |
六、对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的评价 |
第四节 教育的"话语权力"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
一、后殖民理论与教会教育研究 |
二、"文化征服"与"教育重构" |
三、"权力与知识"是中美教育关系的焦点之争 |
第三章 出路与选择——留学美利坚 |
第一节 容闳——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
一、对美国文明的认识 |
二、美国文化和教育熏陶下的教育救国理想 |
三、容闳——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丰碑 |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内外因素 |
二、留美幼童在美国 |
三、留美幼童撤回中国 |
第三节 庚款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
一、第二次留学高潮——庚款留美 |
二、梁诚——庚款留美的推动者 |
三、罗斯福——庚款留美的关键角色 |
四、美国介入庚款留美事务 |
第四节 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 |
一、对美国教育理论的传播 |
二、中国大学领导和师资的主要力量 |
三、从留美学生的教育类博士论文看中美教育 |
第五节 留美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 |
二、教会学校——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
三、中国教育潜在的危机 |
第四章 导入与传播——美国教育家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 |
第一节 杜威与中国教育蓝图 |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
二、中国教育蓝图设计的基础 |
三、实用主义教育底色下的中国教育蓝图 |
四、中国教育蓝图与中美教育关系 |
第二节 孟禄与中国教育讨论 |
一、《教育史教科书》论中国教育 |
二、《中国教育讨论》的问题"诊断" |
三、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 |
四、杜威与孟禄对中国教育影响的比较 |
第三节 克伯屈与"设计教学法" |
一、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解读者 |
二、克伯屈来华与中国教育问题讲演 |
三、设计教学法在中国 |
第四节 指向美国——中美教育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政治经济决定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三、教育变革选择了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四、国联考察团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批评 |
五、中国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反思 |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 |
第一节 变革与实践——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 |
一、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二、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国化改造 |
三、职业教育——中美教育比较背景下的实践超越 |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
一、新学制的产生与中美教育关系 |
二、美国教育渗透与课程、教材改革 |
三、美国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
第三节 胡适——中美教育关系人物个案研究 |
一、胡适在美国 |
二、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
三、胡适的大学观 |
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教科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起步的社会背景和动因研究 |
2.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
2.1.1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成就 |
2.1.2 古代农业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2.1.3 向近代农业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
2.2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动因分析 |
2.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2 东西方农学的差异与中国对西方近代农学的认识 |
2.2.3 西方农业科技的传入与晚清农业教育思想的产生 |
2.3 农学会、报刊等对农业教育的宣传介绍 |
2.3.1 创办农业学术团体,倡导学习农业科学 |
2.3.2 创办农业报刊,介绍农业科学 |
2.3.3 农学书籍的译述 |
第3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
3.1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1897-1912) |
3.1.1 晚清兴农思想与兴学措施 |
3.1.2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兴起 |
3.1.3 近代早期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与缺陷 |
3.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转型阶段(1912-1922) |
3.2.1 近代高等农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 |
3.2.2 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与变迁 |
3.2.3 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开始起步 |
3.2.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
3.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922-1937) |
3.3.1 高等农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 |
3.3.2 学科层次得到提高 |
3.3.3 加强了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国际交流 |
3.3.4 本阶段高等农业教育的成绩与不足 |
第4章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专题研究 |
4.1 高等农业教育制度的近代化演变 |
4.1.1 近代第一部学制的颁布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初创 |
4.1.2 "壬子癸丑学制"与农业教育制度变革 |
4.1.3 "壬戌学制"建立,由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 |
4.2 高等农业教育思想的演变 |
4.2.1 张之洞倡导农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
4.2.2 邹秉文改进农业教育的思想 |
4.2.3 杨开道的农业教育思想 |
4.3 农科留学教育与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 |
4.3.1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兴起的动因与留学政策 |
4.3.2 近代农科留学教育的概况 |
4.3.3 农科留学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5章 个案研究-直隶农务学堂与中国农业教育近代化 |
5.1 直隶农务学堂的历史演变 |
5.1.1 直隶农务学堂的创办(1902-1903)时期 |
5.1.2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1904-1911) |
5.1.3 直隶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时期(1912-1921) |
5.1.4 河北大学农科和省立农学院时期(1921-1937) |
5.2 直隶农务学堂的办学特色 |
5.2.1 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和特色的形成 |
5.2.2 管理体制的独特性为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组织保证 |
5.2.3 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特色的实践体现 |
5.3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对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 |
5.3.1 开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 |
5.3.2 对近代农业科研和推广的贡献 |
5.3.3 对我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影响 |
第6章 近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
6.1 高等农业学校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形成 |
6.1.1 近代农业教育家对农业院校职责的认识 |
6.1.2 美国农业教育体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办学体制的引入 |
6.2 近代开展科技推广为"三农"服务的探索 |
6.2.1 农业推广机构的建立和农业推广政策的出台 |
6.2.2 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服务农业经济 |
6.2.3 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把农业技术送往农村 |
6.3 乡村教育运动与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 |
6.3.1 乡村教育运动的目的和途径 |
6.3.2 高等农业教育与乡村教育实践 |
6.3.3 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启示 |
第7章 结语 |
7.1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几点结论 |
7.1.1 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开启了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历程 |
7.1.2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经历了起步、转型、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 |
7.1.3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农业教育经验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
7.1.4 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过程,也是不断寻求高等农业教育如何为改良农业服务的过程 |
7.1.5 农业教育近代化是农业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
7.2 对现代农业教育的启示 |
7.2.1 应加强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与投入 |
7.2.2 高等农业教育应通向农村,加强与"三农"的结合 |
7.2.3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应不断创新,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 |
7.2.4 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实用人才的培养 |
7.2.5 主动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农业教育模式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 ——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要旨 |
绪论 |
上编 清末中国对日教育考察之研究 |
第一章 对日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
第一节 甲午战前的对日教育考察 |
第二节 甲午战后的对日教育考察 |
第三节 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二章 湖南提学使吴庆坻的日本教育考察 |
第一节 吴庆坻履历及其日本教育考察的派遣经过 |
第二节 《日本东京各学校参观笔记》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三节 吴庆坻日本考察期间的家书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三章 张大镛及程恩培的日本教育考察 |
第一节 张大镛及其《东瀛各校纪略》和《日本武学兵队纪略》 |
第二节 程恩培的日本之行 |
第三节 对日考察与浙江学堂的兴办 |
中编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之研究 |
第四章 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及其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官报》的收藏及其利用状况 |
第二节 留日学生监督处成立经过 |
第三节 《官报》的资料容量和栏目构成 |
第四节 新发现《官报》各期目录 |
第五节 《官报》的史料价值 |
第五章 从《官报》看“五校特约”留学计划的成立过程及实施状态 |
第一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形成的背景 |
第二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形成过程及内容 |
第三节 “五校特约”计划的实施状况 |
第四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对浙江省的影响 |
第六章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官费留日学生 |
第二节 1898年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三节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的译书活动 |
第四节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监督孙淦事迹 |
第七章 浙江留日学生的人数及其构成 |
第一节 浙江留日学生人数 |
第二节 浙江留日学生的生源组成和地区分布 |
第三节 浙江留日学生的学校和专业分布 |
第八章 浙江留日学生与教育事业 |
第一节 学校教育岗位上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二节 教育行政岗位上的浙江留日学生 |
下编 近代日本对华教育认识之研究 |
第九章 高田早苗的中国教育考察及其中国教育认识 |
第一节 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的开设和高田的中国教育考察 |
第二节 高田早苗早期有关中国的论说 |
第三节 高田早苗所见的中国教育现状 |
第四节 高田早苗的“同利益论”及其本质 |
第十章 明治时代日本人对中国人留学日本的认识 |
第一节 血与泪之结晶 |
第二节 共同利益之所在 |
第三节 培植势力之长计 |
第四节 “豚尾奴”与佳宾珍客 |
附编 其他 |
第十一章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 |
第一节 清代日籍西渐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记录 |
第三节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日本访书之特点 |
第十二章 从“人类馆”事件看明治时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
第一节 大阪博览会与“人类馆”事件 |
第二节 “人类馆”中国人被展出事件 |
第三节 “人类馆”台湾女子被展出事件 |
第四节 “人类馆”事件所反映出的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
第十三章 罗振玉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引进 |
第一节 罗振玉早年在上海的活动 |
第二节 《教育世界》的创办 |
第三节 《教育世界》对日本近代教育的介绍 |
第四节 《教育世界》日文翻译之特色 |
第五节 《扶桑两月记》和《扶桑再游记》 |
第六节 罗振玉的学校教育实践 |
结语 |
附录一 主要对日教育考察记解题 |
附录二 清末浙江留日学生名录 |
征引文献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后记 |
四、1998年将有两千名公费生——跨出国门去深造(论文参考文献)
- [1]“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4]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D]. 陈加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5]何炳棣的史学成就及思想研究[D]. 陈涛.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北洋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 周文佳. 河北大学, 2013(11)
- [7]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 孙洋. 吉林大学, 2012(09)
- [8]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 王小丁. 河北大学, 2007(03)
- [9]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D]. 时赟. 河北大学, 2007(03)
- [10]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 ——以教育考察记等相关史料为中心[D]. 吕顺长. 浙江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