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77年 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池丽梅[1](2021)在《《福州藏》百年学术史综述》文中提出福州藏包括东禅寺版和开元寺版两种大藏经,属于第三类南方系统刻本大藏经。这两种刻本大藏经,不但开启了私版大藏经的先河,也是我国刻本大藏经的主流系统江南大藏的起源。在汉文大藏经史中,福州二藏肩负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研究二藏的雕造史,有助于理解汉文大藏经从北宋官版向南宋私版转型的过程,也为今后研究其他江南诸藏积累经验和拓宽思路。为了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推动日后的研究发展,本文将首先简要地概括福州藏的定义和特征,然后回顾中日两国学者关于福州藏的百年学术积累。
王孟[2](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臧玉[3](2019)在《《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至今,大量戏剧类期刊相继涌现,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记录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剧本》期刊便是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论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的《剧本》期刊及相关资料,采用整体观照和具体现象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专栏”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来源与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第一章,对《剧本》期刊进行概述,主要从期刊创刊缘起、历史沿革与当下发展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整合。第二章,对《剧本》专栏设置概况进行研究,依托基本构成与风貌、专栏的编排特色与专栏的价值观念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三章则立足刊载剧作品的专栏,对《剧本》专栏中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以及不同刊载戏剧作品专栏,对其中的种类与分布、选材与导向和立意与追求深入分析。第四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刊载剧作家的专栏,对其中“剧作家研究”、“剧作家写真”和专题研讨会三部分专栏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第二、三章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第五章则立足于刊载戏剧评论的专栏,从“新作感觉·剧评”到“每月剧论”,对不同专栏反映出的独白与对话、群策与反思和兼容与抵牾进行分析与解读。第六章论述了《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者是从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两方面,具体探讨其与当下同类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下戏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则从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入手,着重对期刊专栏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以全面探讨其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和通俗而不媚俗的刊物品格。总的来说,2000年至2010年间的《剧本》期刊专栏以其丰富可观的数量、全面详实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理论研究在同类型戏剧期刊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而且,期刊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期刊自身的发展状态异于其他各个时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陈益棠[4](1990)在《《水处理技术》15年总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水处理技术》创刊于1975年,曾名《海水淡化》,1981年起改为现名,至今已有15个春秋。在各方面的热诚鼓励和支持下,共发表了一千一百余篇文章,内容涉及膜科学、脱盐、分离、净化、浓缩、水处理和污
郝斌[5](2021)在《“祖国河山”与1970—80年代之交山水画创作转型》文中认为与毛主席纪念堂兴建同步,国家组织了纪念堂休息厅山水画创作项目,其不仅寄寓了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缅怀,具有浓厚的政治功能性,而且积极开展"推陈出新"的创作探索,发出了新时期艺术转型变革的先声,在1970—80年代之交极具"断裂性"的社会和艺术转型中,揭示了当代山水画具有"内在连续性"的独特发展样态。
冯国栋[6](2004)在《《景德传灯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故《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极广,对教界文坛俱有甚深之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在文人诗歌中,“读《传灯》”几成参禅之同义语。然受近世禅宗研究重前期禅史研究之风气影响,学界对此书少有着意,实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此则为笔者撰述本文之原因。 全文主体共五章,前为引言,后为附录。引言部分对近世禅宗研究及《景德传灯录》研究之状况进行了回顾,并阐明本论文所采用之方法及所持之视角。第一章为《景德传灯录》成书研究。首先论述宋代佛教史学之概况及灯录体制之形成,以见道原编集是书之学术背景。其次对《传灯录》作者承天道原之生平做进一步之考察,并考述其编集此书时所用之资料。《传灯录》编成之后,曾经杨亿、李维、王曙校定,故第三节,对此三人之生平行履及与佛教之关系予以考察,并据史料对三人校订《传灯录》之时间进行推测。第二章为《景德传灯录》的刻印与版本。首先据史书与书目之记载,考定《传灯录》初刻之时间、面貌与入藏等问题。《传灯录》编成之后,历代皆有刻印,故第二节主要考察历代刻印《传灯录》之情况。第三节对现存版本予以介绍,并据现存版本之异同,对《传灯录》版本源流做一系统考察。第三章为《景德传灯录》注文研究。本章将《传灯录》注文分为道原、杨亿原注与后世附注二类,并对注释之体例与内容进行深入之讨究,并对后世附注所引之书予以考察。第四章为《景德传灯录》的文学性研究。首先探讨《传灯录》所表现的记事艺术。第二节主要论述禅语中所用之修辞手法。第三节着重讨论《景德传灯录》中富有文学特色的体裁,即独立成篇的偈颂歌诗。第四节则重点论述夹杂于师资酬对中不成篇的诗歌断句。第五章则为《景德传灯录》对宋人之影响,首先论述宋人对此书的总体接受情况,次以王随为个案,讨论其抄集《传灯录》之作《传灯玉英集》。《传灯录》收禅师一千七百余人,禅家典实几网罗殆尽,此书实有禅家类书之性质,宋人诗注多喜引《传灯录》解释有关佛法、禅宗之语言与典实,故第三节讨论宋人诗注对此书的应用。附录集录历代书目对《景德传灯录》的着录。
华炜州[7](2018)在《过渡时期的《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1976年至1979年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阶段。伴随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旧的文学观念和文艺体制面临瓦解,新的文学规范和制度亟待重建。然而文学的重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期,文学创作和理论论争呈现出波澜起伏的状态。由小心试探到大胆迈进,“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一个犹疑、迂回、波折的过程。在此进程中,《人民文学》等刊物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作为史料,文学期刊具有记述历史的功能,它相对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细节。对文学刊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重返文学现场,更为客观、全面地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状况。建国初期创刊的《人民文学》,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在生产、传播文学的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过《人民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在不同时期的经历不尽相同。不管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出击谋求改变,刊物在各个时期的“遭遇”和转变不仅仅是期刊本身复杂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时代政治、文化与文学复杂关系的集中展示。具体到本文所对应的时间域(即1976-1979年),是《人民文学》在经过了“文革”近十年的停刊之后,迎来了“重生”的阶段。作为当时“文学现场”的一员,《人民文学》恰逢时机地见证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这一历史进程。本文以1976—1979年的《人民文学》为考察中心,借由这一文学刊物,窥探过渡时期国家政策的调整情况,文学环境的改变,以及创作的发表状况等。《人民文学》代表性地展现了从“文革”末期到“新时期”初期这一时间段,时代主题经历了由“四人帮”批判转向“文革”批判、由“路线斗争”转向“现代化建设”的变化过程。与此同时,《人民文学》积极地与当代文学进行互动,以多种方式参与、推进了文学在这一时期的重建和发展,为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贡献了力量。论文的第一部分对《人民文学》内部形态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包括1976年杂志“复刊”开始所引发的争论,以及1976-1979年编辑成员、作者构成的变化情况。在对杂志内部构成的变化进行爬梳和考析之后,第二部分将视线集中于发表内容本身,考察刊载的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并对书写主题、人物形象进行归类,从整体和细节把握作品的审美变化以及潜藏于文本之中的时代内涵。第三部分对《人民文学》的评论、文艺理论部分进行整理,包含刊物组织的文学活动,对伤痕文学等思潮的推动,以及在多个文艺论争中的发声。本文试图从多个方面还原《人民文学》在历史过渡期的整体面貌和变化状况,同时,去寻找、挖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以此解析历史和现实如何作用于《人民文学》,以及《人民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人民文学》重新放置到当时的历史之中,将其与各种政治形势、文学现象勾连起来,试图建立更为丰富、立体的史实,由此展示这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刊物在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王鹏[8](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张琪[9](2017)在《陈祥道《礼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祥道<礼书>研究》从《礼济》之作者、版本、体例和内容、礼制归纳、礼图、影响和评价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分为六章,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礼书》作者陈祥道的仕宦历程进行了考证,发现了陈祥道有任职国子监直讲的经历,是前人研究中所忽略的材料;对余嘉锡、冯莤、苗露等前辈学者相关研究的失误和不足进行了订正;考证清楚了陈祥道仕宦经历中几个官职的迁转过程。其次,探究《礼书》成书背景,指出了学术思潮的转变和政治革新的需求对《礼书》成书的影响。梳理了陈祥道创作《礼书》的大体过程。对《礼书》各版本情况及其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以今所见标注为宋、元刻本之《礼书》相互比较,发现诸本实为同一版本,进而考察了历代学者对《礼书》宋、元版本的判定和争论,通过避讳、刻工及书中重页现象,推断今之所谓元刻本《礼书》实际是宋刻元明递修本。第三,对《礼书》的体例进行了阐发,揭示出其条目实际上是以类编排的。总结概括全书之内容为五个言面:总结归纳先秦礼制,梳理历代礼制沿革,论断个别细节之礼,考证行礼仪节方位,考订名物形制功川。五个方面中以考订名物形制功占全书大部分篇幅,故《礼书》之性质实际上是一部以论名物为主的通礼类着作。同时还分析了全书总目录、分卷目录和正文条目相互不统一的现象,认为其中有陈祥道特别的用意,即分卷目录是对各卷条目的规划,正文条目是实际完成的部分,总目录是最後制定的,三者不统一是陈祥道有意保留。第四,对《礼书》归纳礼制进行了研究。梳理了陈祥道之前学者对於礼制归纳的探索状况,指出《礼记》中有不少关于礼制归纳的内容,说明先秦以至秦汉的学者已经有了归纳礼制的意识。但是後世郑玄以至孔颖达、贾公彦等学者,却囿於注疏之体例,对礼制归纳反而不是很留意。分析了《礼书》归纳礼制的四种方法,总结了其所归纳之礼制的具体内容,并释例阐发。对《礼书》归纳礼制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其注重对礼器制度的总结,归纳礼制往往附带考辨和阐发义理。对《礼书》归纳礼制进行了评价,指出其在治礼方法、顺应学术思潮及辅助现实政治等方面颇有意义。通过分析《五礼通考》对於《礼书》礼制的徵引情况,提示出《礼书》所归纳礼制颇有影响。第五,对“三礼”名物图和仪节图的区别进行了阐发,并梳理了其各自的发展演变过程,尤其阐明了名物类礼图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对《礼书》礼图进行了分类概括,将其名物图与聂崇义《新定三礼图》进行比较,论证了《礼书》对聂崇义之图的沿袭和补正。阐明了《礼书》仪节图的特点和文献价值,推测并论论《礼书》仪节图可能就是最早的仪节类礼图。考察了明代张溥重刻《礼书》时对原书礼图大量改造的情况,分析了其改造原因、所受限制,认为张溥改造後之礼图较之原图更加精审,价值更大。第六,从整体上对《礼书》进行研究,怀疑《礼书》实际上是一部未完成之作。从体例、文字内容、礼图三个方面,论述了《礼书》对後世的巨大影响。梳理了历代学者对《礼书》的评价,分成正反两个方面,且评价差异悬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皮锡瑞、沈钦韩持论不公,故意诋毁。总结全文之研究,指出了《礼书》在体例、礼图等方面尚有不足,但是成就也很突出。揭示其汇编历代文献资料,有类书之功用。从礼学史的角度对《礼书》进行定位,认同黄侃先生的说法,《礼书》“实唐、宋以来言礼者之总略也”。
谢珊妮[10](2016)在《《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概说》文中认为《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1977年由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和美国中文资料中心联合发行,由萧铮主编,共201册,计6000万字,内容包括各省县市田赋、土地整理、农村经济、租佃制度及房租问题、土地制度、地价地税、农业金融、市地问题及土地征收等诸多方面,涉及19个省,180多个县,是研究193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土地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被台湾及海外学者视为“珍宝”,竞相使用。《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涉及云南者有10本,即黄振钺《云南田赋之研究》、吴其荣《云南之土地整理》、王心波《云南省五县农村经济之研究》、轶名《滇南垦殖事业之调查》、林定谷《昆明县租佃制度之研究》、王盘《昆明市房屋问题》、陈人龙《云南财政厅实习调查日记》、黄振钺《滇省调查实习日记》、林定谷《滇省调查实习日记》、王盘《昆明市及滇省财厅实习调查日记》。内容涵盖土地整理、田赋征收、农村经济、垦殖事业、租佃制度、房屋问题,以及贵州地区的城镇发展规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习俗。论文首次对《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的成书背景予以梳理与阐述,及对《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10本论着进行概说,并从“年代”史的角度深入分析《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10本论着的史料价值,认为《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是记录1930年代云南地政、农业、农村及贵州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史与经济史等方面的重要的一手历史文献,对于今人认识和研究1930年代云南地政、农业、农村及贵州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史与经济史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1977年 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77年 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福州藏》百年学术史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州藏》概说——东禅寺版与开元寺版 |
二、《福州藏》的百年学术史综述 |
(一)国内的研究传统和最新动态 |
(二)日本的研究传统和最新动态 |
(2)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
(一)佛教“疑伪经”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
参考文献 |
说明 |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
《宝车经》 |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
《慈教经》 |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
《华严十恶经》 |
《大威仪请问经》 |
《犯戒罪报轻重经》 |
《金刚经纂》 |
《敬福经》 |
《决定罪福经》 |
《善恶因果经》 |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
《五辛经》 |
《像法决疑经》 |
《遗教法律三昧经》 |
《讃僧功德经》 |
《斋法清净经》 |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
(一)三阶教典籍 |
《大乘无尽藏法》 |
《佛性观修善法》 |
《七阶佛名经》 |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
《三阶佛法》 |
《三阶佛法密记》 |
《瑜伽法镜经》 |
《要行舍身经》 |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
《大慈如来告疏》 |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
《佛图澄所化经》 |
《救诸众生苦难经》 |
《劝善经》 |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
《新菩萨经》 |
(三)禅系疑伪经 |
《禅门经》 |
《大辩邪正经》 |
《法句经》(伪经) |
《法句经疏》 |
《法王经》 |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
《金刚三昧经》 |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
《地藏菩萨经》 |
《地藏菩萨十斋日》 |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
《救苦观世音经》 |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
《水月观音经》 |
《四门经》 |
《天公经》 |
《证香火本因经》 |
(五)与禅定有关 |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
《观经》 |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
《十想经》 |
《相好经》 |
《最妙胜定经》 |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
《观世音佛名》 |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
《楼炭经略》 |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
《佛性海藏经》 |
《究竟大悲经》 |
《如来成道经》 |
《太子成道经》 |
《五百梵志经》 |
《照明菩萨经》 |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
《佛母经》 |
《净土盂兰盆经》 |
《须弥四域经》 |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
《安宅神咒经》 |
《佛顶心陀罗尼经》 |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
《护身命经》 |
《救疾经》 |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
《摩利支天经》 |
《七千佛神符经》 |
《三厨经》 |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
《续命经》 |
《延寿经》 |
《呪魅经》 |
五、其他 |
(一)伪经不伪 |
《小法灭尽经》 |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
《现报当受经》 |
(二)情况不详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
《四谛法门经》 |
《天皇梵摩经》 |
索引 |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
经名索引(附卷号) |
卷号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3)《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剧本》期刊概述 |
第一节 创刊缘起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当下发展 |
第二章 《剧本》专栏设置概况 |
第一节 基本构成与风貌 |
第二节 专栏的编排特色 |
一、获奖剧作的品牌化塑造 |
二、新视野下的图文搭配 |
第三节 专栏的价值观念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小结 |
第三章 立足剧作品: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 |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
一、博涉内外,广纳古今 |
二、海纳百川,万类竞妍 |
第二节 选材与导向 |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
第三节 立意与追求 |
一、自成一格:新颖性 |
二、见微知着:思辨性 |
三、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 |
小结 |
第四章 聚焦剧作家:从“剧作家研究”专栏到“剧作家写真”专栏 |
第一节 剧作家研究 |
第二节 剧作家写真 |
第三节 专题研讨会 |
小结 |
第五章 重视戏剧评论:从“新作感觉·剧评”专栏到“每月剧论”专栏 |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 |
第二节 群策与反思 |
第三节 兼容与抵牾 |
小结 |
第六章 《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一、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 |
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指导意义: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 |
二、借鉴意义:通俗而不媚俗的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剧本》期刊开设专栏类目汇总(2000-2010) |
附录二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的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三 :《剧本》期刊剧评与剧论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四 :《剧本》期刊剧作家研究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五 :《剧本》期刊刊载的戏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六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话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七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戏曲作品汇总(2000-2010) |
致谢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5)“祖国河山”与1970—80年代之交山水画创作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山水画的选用 |
二、宾馆画、出口画与1970年代山水画创作的恢复 |
三、山水寄情:塑造“诗书画”缅怀空间 |
四、“推陈出新”:从“纪念堂山水”到“祖国河山” |
余论:1970—80年代中国美术的“断裂”与“连续” |
(6)《景德传灯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景德传灯录》成书研究 |
第一节 《景德传灯录》的成书背景 |
第二节 道原生平的再考察与《景德传灯录》资料之来源 |
第三节 杨亿诸人与佛教之关系及其对《景德传灯录》的改定 |
小结 |
第二章 《景德传灯录》的刻印与版本 |
第一节 《景德传灯录》之初刻与入藏 |
第二节 《景德传灯录》历代之刻印 |
第三节 所见版本叙录与各版本差异之比较 |
小结 |
第三章 《景德传灯录》注文研究 |
第一节 《景德传灯录》原注 |
第二节 《景德传灯录》之后世附注 |
小结 |
后世附注引书表 |
第四章 《景德传灯录》的文学性 |
第一节 《景德传灯录》的记事艺术 |
第二节 《景德传灯录》语言的文学性 |
第三节 偈颂歌诗 |
第四节 以诗证禅 |
小结 |
第五章 《景德传灯录》对宋代文人的影响 |
第一节 宋代文人对《景德传灯录》的阅读与参究 |
第二节 王随及其《传灯玉英集》 |
第三节 宋代诗注对《景德传灯录》的应用 |
小结 |
引用书目 |
附录(历代着录) |
后记 |
(7)过渡时期的《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 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
一、《人民文学》的“复刊”及其演变 |
(一) 背景:《人民文学》的“复刊” |
(二) 编辑成员的更替 |
(三) 作者群体的演变 |
二、1976—1979年《人民文学》发表内容的变化 |
(一) 整体面貌:政治性向文学性倾斜 |
(二) 书写主题:阶级斗争与历史反思 |
(三) 主要人物形象:由单一到多元 |
三、1976—1979年《人民文学》与文学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 组织文学活动 |
(二) 引导文学思潮 |
(三) 调整批评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陈祥道《礼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迷题理由 |
第二节 《礼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与重点 |
第一章 陈祥道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陈祥道家世与生卒年 |
一、 陈祥道之家世 |
二、 陈祥道之生卒年 |
第二节 陈祥道之仕覆 |
一、 陈祥道仕覆诸说分歧 |
二、 陈祥道仕履考证 |
第三节 陈祥道交游及着作 |
一、 陈祥道之交游 |
二、 陈祥道之着作 |
小结 |
第二章 《礼书》成书及版本研究 |
第一节 《礼书》之成书探究 |
一、 《礼书》成书背景及创作原因 |
二、 《礼书》成书过程 |
第二节 《礼书》版本及其源流 |
一、 宋刻元明递修本 |
二、 明代张溥刻本 |
三、 《四库全书》本 |
四、 清嘉庆九年福清郭氏校经堂刻本 |
五、 清光绪三年广州学源堂刻本 |
六、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 |
第三节《礼书》宋元版本考 |
一、 五种藏本《礼书》之比较 |
二、 《礼书》宋、元刻本判定之争论 |
三、 《礼书》宋、元刻本刊刻年代考证 |
小结 |
第三章 《礼书》体例及内容探究 |
第一节 《礼书》体例 |
一、 图文配合之体例 |
二、 全书总体之体例 |
三、 各门类之体例 |
四、 各段之体例 |
第二节 《礼书》内容 |
一、 总结归纳先秦礼制 |
二、 梳理历代礼制沿革 |
三、 论断个别细节之礼 |
四、 考证行礼仪节方位 |
五、 考订名物形制功用 |
第三节 《礼书》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探究 |
一、 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三者差异 |
二、 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产生原因探究 |
小结 |
第四章 《礼书》归纳礼制研究 |
第一节 陈祥道之前学者对礼制归纳的探索 |
一、 《礼记》对礼制的归纳 |
二、 郑玄、孔颖达、贾公彦等对礼制的归纳 |
第二节 《礼书》归纳礼制的方式和具体内容 |
一、 《礼书》归纳礼制的方式 |
二、 《礼书》归纳礼制之内容及释例 |
第三节 《礼书》礼制归纳之特点及评价 |
一、 《礼书》归纳礼制之特点 |
二、 《礼书》归纳礼制之评价 |
小结 |
第五章 《礼书》礼图研究 |
第一节 礼图及礼图着作述略 |
一、 名物类礼图和仪节类礼图的名称及二者区别 |
二、 礼图之名物图与仪节图的发展演变 |
三、 中国古代礼图着作考略 |
第二节 《礼书》礼图统计归类与研究 |
一、 《礼书》礼图体例及统计归类 |
二、 《礼书》名物图对《新定三礼图》之沿袭与补正 |
三、 《礼书》仪节图的特点和文献价值 |
四、 《礼书》仪节图为初创的可能及论证 |
第三节 明张溥重刻本《礼书》对原书礼图改造之探究 |
一、 张溥刻本对原书礼图体例之改造 |
二、 张溥刻本对原书礼图内容之改造 |
三、 张溥改造礼图之原因、所受限制及总体评价 |
小结 |
第六章 《礼书》之评价、影响与定位 |
第一节 《礼书》为未完成之书献疑 |
一、 《礼书》创作过程中相关情况推论 |
二、 《礼书》文本本身的证明 |
第二节 《礼书》对後世的影响 |
一、 《礼书》体例方面的影响 |
二、 《礼书》文字内容方面的影响 |
三、 《礼书》礼图方面的的影向 |
第三节 《礼书》之评价与定位 |
一、 前人对《礼书》评论之巨大分歧及原因 |
二、 《礼书》总体之客观评价与定位 |
小结 |
附录一 《礼书》各版本馆藏信息统计 |
附录二 《礼书》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统计 |
参考文献 |
後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
(10)《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概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创新点与研究思路 |
一、《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的成书背景 |
(一) 中国地政学院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
(二) 《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的主编萧铮 |
(三) 《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的出版 |
二、《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问题资料》云南部分主要内容 |
(一) 云南部分之作者群 |
(二) 主要内容 |
1、《云南之土地整理》概说 |
2、《云南田赋之研究》概说 |
3、《云南省五县农村经济之研究》概说 |
4、《滇南垦殖事业之调查》概说 |
5、《昆明县租佃制度之研究》概说 |
6、《昆明市房屋问题》概说 |
7、《云南财政厅实习调查日记》概说 |
8、黄振钺《滇省调查实习日记》概说 |
9、林定谷《滇省调查实习日记》概说 |
10、《昆明市及滇省财厅实习调查日记》概说 |
三、《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问题资料》云南部分的史料价值 |
(一) 土地整理方面的史料价值 |
(二) 田赋方面的史料价值 |
(三) 租佃制度方面的史料价值 |
(四) 垦殖事业方面的史料价值 |
(五) 农村经济方面的史料价值 |
(六) 房屋问题方面的史料价值 |
(七) 调查实习日记方面的史料价值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1977年 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州藏》百年学术史综述[J]. 池丽梅. 佛学研究, 2021(01)
- [2]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3]《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D]. 臧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4]《水处理技术》15年总目录[J]. 陈益棠. 水处理技术, 1990(01)
- [5]“祖国河山”与1970—80年代之交山水画创作转型[J]. 郝斌.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1(06)
- [6]《景德传灯录》研究[D]. 冯国栋. 复旦大学, 2004(01)
- [7]过渡时期的《人民文学》(1976-1979)与“新时期文学”[D]. 华炜州.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8]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9]陈祥道《礼书》研究[D]. 张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云南部分概说[D]. 谢珊妮. 云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