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渣作为肥料潜力巨大

糠醛渣作为肥料潜力巨大

一、糠醛渣做肥料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1](2017)在《太仓市东林村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太湖流域东北部,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接昆山市,北接常熟市,市域地处北纬31 °20~31°45’、东经120°58’~121°20’之间。太仓市是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常年在95左右。“十二五”期间,太仓市紧扣建设“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的目标任务,着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成为全国第一个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获批国家级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综合保税区、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江苏省首个获得“长安杯”的县级市。本文对太仓市东林村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阐述了中国传统农业的概况及其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并分析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指出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的。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目标,采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先进的循环经济理念,利用畜禽水产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构建符合太仓的现代生态循环产业模式,进一步促进本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的产业化。

王威威[2](2014)在《原糖厂滤泥热压脱水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滤泥是甘蔗糖厂的三大副产物之一。目前大部分滤泥都是作回田处理,这一做法只是做无害化处置,对糖厂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滤泥的滤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泥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开展对滤泥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将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制糖业的国际竞争力,符合广西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长期战略需求,能够显着增加糖厂的经济效益。滤泥的脱水作用不仅能够回收滤液中的糖分,有利于滤泥综合利用的开展,还可以增加滤泥的利用半径,可以对滤泥进行长途运输与长期保存,由此可知,脱水对滤泥的重要性。热压脱水是将机械压强与热力作用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滤泥的特性发生改变,并使其中水分以液态的形式排出滤泥,这种脱水工艺具有脱水效率高,耗能少的特点,本文开展采用热压工艺对滤泥进行脱水的实验研究,以评估滤泥热压脱水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应用奠定基础;为了开发滤泥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本文还对热压脱水后的滤泥进行燃烧特性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其结果如下:1.采用三种常用的方法,即压滤法、热干燥法和TG-DTG-DTA法,来分析滤泥中的结合含水分特性。压滤法测得滤泥的结合水含量约为79.6%,热干燥法测得其结合水含量约为75%,内部结合水为23.1%左右,TG-DTG-DTA法测得其结合水含量约为75%,内部结合水为28.5%左右。滤泥的过滤特性表现为,过虑常数随过滤的压强增加而增加,由5.00×10-6到1.59×10-5;泥的可压缩性指数为0.2601,滤泥的过滤比阻约为2.8×1010。2.利用自行设计安装的滤泥热压脱水装置对滤泥进行热压脱水实验研究,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压强、加热温度、保压时间、滤泥厚度、超声预处理时间以及蔗糠添加量对滤泥热压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压强的增加,热压滤泥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在4~7MP之间,下降速率减缓;随着滤泥温度的升高,热压滤泥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在110~135℃之间,下降速率增大;滤泥随着保压时间的增加,热压滤泥含水量下降迅速,在10min之后,其含水量趋势近乎水平;超声预处理对于滤泥的热压脱水效果没有影响;蔗糠的的添加会增加滤饼体积,从而增大滤泥热压脱水后的含水量。响应面实验的结果表明,拟合模型极显着,加热温度(x1)、活塞压强(x2)和保压时间(x3)三个因素的一次项与二次项对模型都是极显着的,x1·x2的交互作用是显着的。模型的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活塞压强5MPa,加热温度130℃和保压时间15min,最后滤泥含水量为34.59%。实验的拟合方程如下式所示:y=461.3833-5.5725x1-7.31458x2-2.76833x3-0.014167x1x2+0.020167x12+0.85938x22+0.1045x323.研究了热压脱水工艺对滤泥物化性质的影响。通过对热压前后的滤泥进行电镜扫描、分形维数分析、红外图谱观察、接触角测量,复吸水性的测定,发现原滤泥的孔隙较多,孔径主要在100~200μm,结构杂乱松散,分形维数较大,红外图谱峰的强度大,接触角为零,复吸水性差,热压脱水后滤泥的结构紧密,表面光滑整洁,分形维数变小,红外图谱峰的强度减弱,接触角增大,复吸水性变好,这说明热压使滤泥孔隙结构特征整齐有规律,混乱度减小,使滤泥官能团发生分解,使滤泥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其表面的疏水性增强,提高滤泥的脱水效果。4.通过工业分析、发热量的测定以及综合热的分析,对滤泥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工业分析发现,滤泥热压脱水后,其收到基与空干基含水量随着热压脱水的温度或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其灰分与固定碳的含量有所增加,但是其灰分增加较少,其挥发分随着热压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是随着热压压强的升高而变化很小;热压脱水后滤泥的发热量相对较高,在实验范围内,滤泥的发热量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压强则是由于对脱水程度的影响而对发热量产生影响。综合热实验分析了滤泥燃烧过程,得出滤泥热压前后的燃烧参数变化较小。对滤泥的工业分析结果表明,以空气干燥基计,原滤泥和脱水滤泥的挥发分含量分别为60.58%和57.9%、灰分含量分别为19.58%和20.9%、固定碳含量分别为10.78%和13.9%。水分含量为50%的滤泥的低位发热量为8700kJ/kg,高于蔗渣的发热值。脱水滤泥的发热量是含水量为50%滤泥发热量的两倍之多:因此,糖厂滤泥经脱水后不失为一种低灰分、高挥发分的优良固体燃料。5.论文进行了滤泥热压脱水的经济性分析,首先通过理论计算,比较了热压脱水工艺与蒸发式脱水工艺的能耗,结果表明,热压脱水工艺与热力蒸发式脱水工艺相比,每脱水一千克滤泥热压工艺就能节约能量1490.6kJ。最后,按10000吨/日糖厂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滤泥脱水作为甜水返回制糖过程,糖分回收可使糖厂每年收益1800000元,如果脱水后按燃料入炉燃烧,糖厂的收益又可以增加5868000元,项目年成本大约为2632912元,由此,年经济效益约为5035088元。项目经济效益显着。

柴喜荣[3](2011)在《有机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规律和追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基质培是目前园艺作物无土栽培研究的热点和主要方向之一,是克服设施连作障碍和非耕地利用的重要手段,采用合理基质配方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不同地区主要农业生物质来源和数量不同,同种基质的养分含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有机基质培中基质营养管理是有机基质栽培的技术关键和难点。该试验在塑料大棚条件下,采用课题组新筛选的2个优势有机基质配方栽培番茄,配方1为稻壳、玉米芯、菇渣体积比为5:2:3,每隔10 d追施一次消毒鸡粪,分析番茄营养吸收与基质养分释放规律;配方2为麦糠、菇渣、玉米芯体积比5:3:2栽培番茄,设高(H)、中(M)、低(L)施肥水平及每穗果(A)和隔穗果(B)施肥频率,分析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为有机基质培番茄营养管理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主要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稻壳:玉米芯:菇渣=5:2:3的有机基质栽培番茄,追施有机肥料,番茄养分吸收量总体表现为K最多,为7.54 g/株;P最少,仅1.25 g/株。番茄吸收氮磷钾养分最适宜比为1:0.24:1.45。(2)稻壳:玉米芯:菇渣=5:2:3的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基质中速效N、速效P的释放规律基本一致,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波动不大;速效K含量急剧下降,坐果期下降最为明显。基质养分释放量N最多,为819.3 mg/kg;P最少,为364.5 mg/kg。该基质结合有机肥,能够较好的满足番茄对N素和P素的吸收,但需补充较多的K肥,以利于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形成。(3)麦糠:菇渣:玉米芯=5:3:2的有机基质栽培番茄,通过定期、合理的追施复合肥,可以降低和稳定基质EC值基本在适合番茄生长的范围;栽培过程中基质pH值没有显着变化。(4)麦糠:菇渣:玉米芯=5:3:2的有机基质栽培番茄,不同施肥水平及施肥频率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显着性影响。处理B-M和处理A-L长势最好。处理B-M产量最高,比对照(无追肥)增产17.0 %;其次是A-L,比对照增产13.6 %;处理B-L产量最低。处理A-L和B-M番茄品质较好,表现为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较高且糖酸比适中。处理B-H和处理A-H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较高。(5)麦糠:菇渣:玉米芯=5:3:2的有机基质栽培番茄,不同施肥水平及施肥频率处理的番茄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差异较明显。N和P吸收量的顺序均为:A-H>B-H >A-M>A-L>B-M>B-L>CK,K吸收量的顺序为:B-H>A-M>A-H>A-L>B-M>B-L>CK。A-L处理番茄NPK肥料利用率较高;A-H处理K肥利用率较低;B-M处理N肥和P肥的利用率较低,而K肥利用率较高。因此,N肥和P肥应低施,而K肥应每穗果中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6)麦糠:菇渣:玉米芯=5:3:2的有机基质栽培番茄,低肥处理的番茄,根、茎、叶、果实中的全N和全P含量显着低于高肥处理,果实中全K含量显着高于高肥和中肥处理。不同施肥频率对番茄根、茎、叶、果实中全N、全P和全KK的含量没有显着性影响。

徐桂磊,肖华山,李凤玉[4](2004)在《我国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复合基质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 ,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无土栽培中广泛使用的有机型复合基质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申义珍[5](2003)在《红霉素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蔬菜品质、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医学的发展是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联系在一起的,常用抗生素种类有一百多种,其共性是以豆饼、淀粉、玉米粉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与此同时产生大量的生物制药废渣,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本项研究以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红霉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霉素废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理毒性,研究了以红霉素废渣为原料生产蔬菜“生态肥”的生产技术工艺,并在番茄、萝卜、青菜等作物上进行了“生态肥”肥效及适宜用量试验。主要结果如下: 1、红霉素药渣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及锌等大量、中微量元素养分,其中尤以锌的含量最为丰富,相当于化学品七水硫酸锌含锌量的一半,铅、镉、汞、砷等有毒重金属含量远低于肥料中所允许的含量标准,毒理试验为低毒物质。把红霉素药渣与无机肥料合理配伍后制成的蔬菜“生态肥”,既可以对红霉素药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合理利用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培肥地力,促进蔬菜生长,又可以改善无机肥的供肥特性,达到速缓相济、平衡供肥的效果。 2、为防止红霉素药渣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污染空气环境,红霉素药渣在烘干过程中所排出的气体应经多级水吸附后再排入空气,所采用的多级水吸附装置可与过磷酸钙生产过程的装置通用。为防止蔬菜“生态肥”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尿素颗粒直接与蔬菜种子接触而影响发芽,对蔬菜“生态肥”中的尿素颗粒应采用红霉素药渣进行包裹造粒。 3、扬州郊区蔬菜基地有机质含量1.11一1.98%,平均1.49%;速效磷15.7一los.smg/kg,平均44.6mg/kg;速效钾27.5一90.omg/kg,平均so.gmg/kg;为严重缺乏有机质、速效钾土壤,而速效磷各地差异较大,施肥中应优先增加有机肥及钾肥。各蔬菜基地的环境状况大部分符合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标准,少数基地有污染物超标现象。主要污染项目有:氟化物、氯化物和汞。 4、合理施用蔬菜“生态肥”可以促进蔬菜营养生长,全面改善蔬菜品质,提高蔬菜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态肥”后,茄子的株高、茎粗以及V。、含糖量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增加率为13.7%一30.8%和2.2%一9.7%,其产量增幅度为2.8一11.2%,最佳经济施用量为53.38k留667m“;番茄叶色、株高等生物学性状明显改善,单株座果数也有所提高,Vc和总糖分别增加1.2碑.2mg/10og F.W.、2.7一20.5%,不同处理增产率为0.5一19.4%,6okg/667m2效果最佳;甜椒的株高、茎粗及抗倒伏能力也明显增加,Vc含量增加了13.3%一39.1%,并增产2.6一20.2%,试验条件下以55巧0 kg/667m2施用量最佳;萝卜增产率为9.2%16.9%,且甜味增加,空心减少,适口性好,空心率、水分和硝酸盐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75.9一85.7%、0.8一1.75%和13.1一26%,可溶性糖比对照增加了15.9一32.4%,其最佳经济施肥量为40.9k留667m2;小茉菜、扬州青青菜增产分别为23%53.4%和30.1一73.7%,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7 1 .75k留667m,和61.69 kg/667m2。 5、施用蔬菜“生态肥”对蔬菜中重金属及亚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环境中的红霉素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蔬菜品质、产量的形响重金属含量无明显不良影响,红霉素药渣含福o.915m叭g,铅10.75m叭g,汞o.044m叭g,砷1.926m叭g,低于无公害有机肥允许含量,能够满足无公蔬菜生产的要求。

成绍鑫[6](2000)在《面向21世纪的国外腐植酸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文献浏览与思考》文中提出本文对九十年代后期国外农用腐植酸研究与产品开发情况进行了综合性评述,表明腐植酸(HA)与其它生物有机质、微生物肥料、化学刺激素和农药等相互作用及共处理,已成为当今HA肥料的一大特色。新型腐植酸类肥料正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开发高效化、多元化,低耗低污染的功能性肥料品种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开发的方向。本文最后概括了几点启示和建议。

赵振川[7](1982)在《关于河北省化学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 一前言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系统一样,是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以重要,是因为化学工业涉及到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以及国防各个领域。在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轻纺工业中,需要化学工业做出最大贡献。与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化学工业以及我省化学工业,仍然属于落后状态,我省化学工业如何在四化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是“六五”当中,如何确定方向加

朝阳县化工厂朝阳农学院[8](1976)在《糠醛渣肥对主要农作物的肥效试验初报》文中研究表明 糠醛渣是将粉碎的玉米穗轴以4%稀硫酸处理,经加热蒸馏制得糠醛后剩下的废渣。凡以玉米穗轴为原料生产糠醛的工厂,每年都有这种大量废渣排出。以朝阳县化工厂为例,每年排出约5000吨。该厂往年这种废渣主要做为民用燃料廉价处理。根据辽宁省糠醛出口座谈会提供的经验,这种废渣用做肥料大有可为,它不仅对农作物有显着的增产效果,而且对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为了明确这种废渣在朝阳地区主要土类上对

朝阳农学院农学系土肥组[9](1976)在《糠醛渣肥肥效试验初报》文中研究说明 糠醛渣是将粉碎的玉米穗轴以4%稀硫酸处理,经加热蒸馏,制得糠醛后剩下的废渣。凡以玉米穗轴为原料生产糠醛的工厂,每年都有大量这种废渣排出。以朝阳县化工厂为例,每年排出约5000吨,往年这种废渣主要做为民用燃料廉价处理。根据有关单位提供的

二、糠醛渣做肥料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糠醛渣做肥料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太仓市东林村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太仓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3.1. 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利用
        1.3.2 种植业秸秆收集利用
        1.3.3 社会化服务支撑
        1.3.4 清洁化生产发展情况
        1.3.5 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
    1.4 目前太仓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1.4.1 秸秆还田比重偏高
        1.4.2 畜禽养殖管控水平有待提升
        1.4.3 渔业产业尚未构成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1 传统农业
        2.1.1 传统农业的理论内涵
        2.1.2 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2.1.3 传统农业的现状
    2.2 现代农业
        2.2.1 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2.2.2 现代农业的局限性
    2.3 东林村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的架构
第3章 东林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探索
    3.1 现有循环模式
    3.2 稻麦秸秆增值利用型循环农业模式
    3.3 农田流失养分拦截再利用循环农业模式
    3.4 “禽-沼-粮”循环农业模式
    3.5 废弃物收集及综合利用模式
第4章 促进东林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建设
    4.1 秸秆收集体系完善
        4.1.1 技术路线
        4.1.2 建设内容
    4.2 畜牧信息监管平台
    4.3 农渔循环生产体系构建
        4.3.1 技术路线
        4.3.2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
        4.3.3 林下蚯蚓养殖技术
第5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第6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及已发表论文
致谢

(2)原糖厂滤泥热压脱水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滤泥的物质特性
        1.2.1 滤泥的来源与分类
        1.2.2 滤泥的物质成分
    1.3 滤泥的研究与利用
        1.3.1 利用滤泥生产复合肥
        1.3.2 利用滤泥生产饲料
        1.3.3 提取蔗蜡及植物固醇
        1.3.4 利用滤泥制备材料及添加剂
        1.3.5 滤泥作为生物质燃料
    1.4 滤泥脱水的意义
    1.5 泥质脱水的工艺及其原理
        1.5.1 蒸发脱水工艺
        1.5.2 非蒸发脱水工艺
        1.5.3 滤泥热压脱水工艺
        1.5.4 滤泥热压脱水机理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6.1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
        1.6.2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滤泥的脱水特性
    2.1 引言
    2.2 滤泥脱水特性研究机理
        2.2.1 滤泥的间隙-结合水分分布的研究
        2.2.2 滤泥的过滤特性研究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2.4.1 压滤测定结果
        2.4.2 热风干燥实验结果
        2.4.3 TG-DTG-DTA法实验结果
        2.4.4 滤泥过滤常数K
        2.4.5 滤泥可压缩性指数S
        2.4.6 滤泥的过滤比阻R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滤泥热压脱水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
        3.2.1 压强系统
        3.2.2 温度系统
        3.2.3 实验其他装置
        3.2.4 实验装置技术参数
    3.3 热压脱水实验材料与其操作步骤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操作步骤
    3.4 结果讨论与分析
        3.4.1 热压脱水单因素实
        3.4.2 热压脱水的响应面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压脱水对滤泥物化性质的影响
    4.1 热压脱水过程滤泥物化性质的表征
        4.1.1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分析
        4.1.2 滤泥内部结构的分形维数
        4.1.3 有机官能团
        4.1.4 润湿性与疏水性
        4.1.5 滤泥的复吸水性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滤泥扫描电子镜图像的结果与分析
        4.3.2 滤泥结构形态变化的分形维数分析
        4.3.3 滤泥的有机官能团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 滤泥的润湿性与疏水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4.3.5 热压滤泥的复吸水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滤泥的燃烧性质
    5.1 引言
    5.2 燃烧过程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材料
        5.3.2 实验仪器
        5.3.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滤泥的工业分析结果
        5.4.2 滤泥的发热量测定结果
        5.4.3 滤泥的综合热分析
        5.4.4 滤泥燃烧特性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滤泥热压脱水的经济性分析
    6.1 引言
    6.2 热压脱水与蒸发干燥脱水的能耗比较
        6.2.1 滤泥热压脱水过程的动力消耗能E1的确定
        6.2.2 滤泥中水分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E2的确定
        6.2.3 干滤泥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E3的确定
        6.2.4 单位质量滤泥热压脱水理论能耗E的确定
        6.2.5 滤泥蒸发脱水理论能耗分析
    6.3 滤泥脱水的经济效益分析
        6.3.1 回收滤泥糖分收益
        6.3.2 滤泥综合利用收益
        6.3.3 成本估算
        6.3.4 经济效益
    6.4 社会效益评估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有机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规律和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无土栽培基质研究概况
        1.1.1 无土栽培基质研究现状
        1.1.2 无土栽培基质的分类及选用原则
    1.2 有机基质培研究进展
        1.2.1 有机基质培简介
        1.2.2 有机基质培的特点
        1.2.3 有机基质培配方的研究
    1.3 有机基质培的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1.3.1 有机基质培基质的供肥特性
        1.3.2 有机基质培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的研究
        1.3.3 有机基质培固态肥营养类型的研究
        1.3.4 有机基质培作物适宜需肥量的研究
        1.3.5 有机基质培存在问题
    1.4 本研究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基质培番茄营养吸收与基质养分释放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定植前基质的理化性质
        2.2.2 基质pH 和EC 值的变化
        2.2.3 基质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2.2.4 番茄叶片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2.2.5 番茄 NPK 养分吸收量和基质 NPK 养分释放量
    2.3 讨论
第三章 有机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与追肥管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定植前基质理化的性状
        3.2.2 不同追肥处理番茄不同果穗期基质pH 和EC 的变化
        3.2.2.1 不同追肥处理基质pH 的变化
        3.2.2.2 不同追肥处理基质EC 值的变化
        3.2.3 不同追肥处理对番茄营养生理研究
        3.2.3.1 不同追肥处理对番茄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3.2.3.2 不同追肥处理对番茄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
        3.2.3.3 不同追肥处理对基质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追肥处理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2.4.1 不同追肥处理番茄株高和茎粗生长动态
        3.2.4.2 不同追肥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3.2.4.3 不同追肥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追肥与有机基质pH 和EC 的关系
        3.3.2 追肥与有机基质培番茄生长的关系
        3.3.3 追肥与有机基质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3.3.4 追肥与有机基质培番茄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关系
        3.3.5 追肥与有机基质培番茄各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关系
        3.3.6 追肥与有机基质培番茄基质中氮磷钾含量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红霉素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蔬菜品质、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 前言
    一、 菜园土壤的肥力特征
    二、 蔬菜的营养需求与合理施肥
    三、 工农业有机废弃物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四、 无公害蔬菜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2 、 试验一:抗生素药渣合成蔬菜“生态肥”的可行性研究
3 、 试验二:生物药渣--无机肥复配蔬菜“生态肥”生产工艺研究
4 、 试验三:扬州效区蔬菜基地土壤养分状况及环境状况研究
5 、 试验四:番茄应用“生态肥”的效果试验
6 、 试验五:茄子应用“生态肥”效果试验
7 、 试验六:甜椒应用生态肥效果试验
8 、 试验七:萝卜应用“生态肥”增产效果试验
9 、 试验八:小白菜应用“生态肥”效果试验
10 、 结论与讨论
11 、 有关证明材料
12 、 参考文献
13 致谢

四、糠醛渣做肥料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太仓市东林村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D]. 陈璐. 苏州大学, 2017(01)
  • [2]原糖厂滤泥热压脱水及燃烧特性研究[D]. 王威威. 广西大学, 2014(02)
  • [3]有机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规律和追肥技术研究[D]. 柴喜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4]我国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复合基质的应用研究[J]. 徐桂磊,肖华山,李凤玉. 福建农业科技, 2004(06)
  • [5]红霉素药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蔬菜品质、产量的影响[D]. 申义珍. 扬州大学, 2003(04)
  • [6]面向21世纪的国外腐植酸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文献浏览与思考[J]. 成绍鑫. 腐植酸, 2000(04)
  • [7]关于河北省化学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赵振川. 河北化工, 1982(01)
  • [8]糠醛渣肥对主要农作物的肥效试验初报[J]. 朝阳县化工厂朝阳农学院. 林化科技, 1976(05)
  • [9]糠醛渣肥肥效试验初报[J]. 朝阳农学院农学系土肥组. 土壤, 1976(03)

标签:;  ;  ;  ;  ;  

糠醛渣作为肥料潜力巨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