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企业发展新思路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企业发展新思路

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确立企业发展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唐丽娟[1](2006)在《塑造大学品牌 ——一种促进现代大学发展的新思路》文中指出随着大学“从社会经济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经济的中心”的办学趋势不可阻挡,大学与市场经济有了更为紧密的接触,竞争被引入到高校领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引发了高教领域许多的新问题。高教界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多种新思路,塑造大学品牌就是其中一条。它从加强大学自身建设入手,注重大学外部形象建设,突出本校的特色和优势,打出自己品牌的同时十分注重品牌的维护和管理,增强本校的核心竞争力,为自己的品牌发展和本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首先阐述本研究产生的背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应进行品牌塑造这一主张。第二部分分析研究大学品牌产生的背景,以及品牌塑造对促进大学发展的作用。第三部分重点阐述塑造大学品牌的途径,并以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为例,强调大学品牌塑造是一项持之以恒,着眼于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过程。它须具备的几大因素。第四部分提出实施大学品牌的方略就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品牌,做强势品牌、大学名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品牌有三大要素:一是准确定位:二要创新;三要进行品牌管理。最后一部分概括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比较法、个案法等。

徐田[2](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研究(1978—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业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释放我国农业农村生产新动能,不断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贯穿始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情与农情,将马克思主义农业改造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本文所谓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本文研究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是由五个特征——中国农业改革的思想保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相统一、继承创新马克思主义农业改造基本理论、群众路线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一个与时俱进和变革发展的“动态概念”——相互渗透而共同构成的思想整体,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力解放,实现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现代化发展,进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社情农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民族复兴道路的基本理论依据。本文侧重从历史发展层面与理论创新层面,对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核、基本内涵及实践创新开展探究。历史发展层面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为主要线索,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探索阶段,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农业家庭经营经历了“保留——落寂——撤销”的历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改革创举阶段,以新的政治性体制为起点,逐渐替代人民公社经营方式;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市场化衔接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发挥农业生产经营中统与分相结合的作用,实现农户与市场多元化需求主体有机联结;从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大,为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三农”导向阶段,通过取消农业税费等措施为亿万农民群众减负增收,不断拓展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目标;从党的十八大至今,为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变革阶段,在“三权分置”改革推动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借助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外部性支撑作用,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不断得以丰富与完善。本文关于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丰富内涵及理论创新层面的论述,共三章内容,主要阐释了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四个经验”、“三重内涵”与“三点创新”。“四个经验”包括: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与农民群众首创相结合;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赋予农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两项权利;注重党和政府、农民与市场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三重内涵”包括: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自我管理、自愿劳动与自主经营“三重职责”;政治作用、社会作用与经济作用“三效合一”。“三点创新”包括:培育农业家庭经营多元化主体;增强农业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化体系。最后,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理论价值进行了探索,即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重要构成要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

李甘霖[3](2019)在《鹤庆瓦猫传统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十分重视屋顶的装饰元素,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出于驱外邪、保家宅的心理诉求。瓦猫,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图腾文化的延续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迄今仍是云南民居建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镇宅兽,可以说,它在云南民族民俗镇宅兽中一枝独秀,是云南多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民族文化价值。鹤庆瓦猫,因地域位置相对封闭所具的独立性与当地社会风情的独特性而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因多民族文化交融导致了某些变异,可谓兼容并蓄、自成一格。本文以充分体现云南瓦猫文化特色的鹤庆瓦猫为研究对象,追溯其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它作为云南“虎”图腾崇拜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结晶,如何以少数民族虎文化为主体,局部受到了汉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影响。并且,自元、明时期起,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由原来的游牧狩猎逐步走向刀耕火种的农耕生产模式,其中一些少数民族特别是白族,在吸纳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与技术的基础上,糅合本地域的审美风格特点与民俗风情,创造出了多宗教、多文化融合,体现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与精神审美需求的独特的镇宅兽——瓦猫。继而,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本文对鹤庆瓦猫的制作材料、工艺制作流程、装饰手法、造型特点、基本销售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与其他民族瓦猫造型装饰的研究对比,提炼出鹤庆瓦猫的粗犷朴实、野性夸张的艺术审美特征;其次,从瓦猫的习俗文化为出发点,对瓦猫背后的文化特征加以剖析,分析其祭祀安放等习俗背后的宗教人文因素;并且本文分析总结了鹤庆瓦猫现代变迁的现状和原因,探讨出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人们自身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扶持使鹤庆瓦猫向着现代化变迁,并以此为依据希冀能结合鹤庆瓦猫传统手工艺的实际情况,对其传承、保护乃至发展提出一定可行性思路。

秦学[4](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杨燕绥,赵建国,韩军平[5](2004)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文中研究说明 问题的提出如何将学习和贯彻新宪法“三个代表”的原则落在农民利益上,本文研究证明了以下三个悖论: 解决农民养老保障(以下简称“农保”)的关键问题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和制度创新;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养老金不是富裕农民的专利,而是帮助农民脱贫的公共政策手段之一。不要等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后再考虑农村问题,尽早建立可以整合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平台,对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不是扶贫政策,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1.一般议论目前,我国正处于解决农保问题的战略机遇期,前进则一举多得,不进则退,农保制度安排的成本将成倍增

孙树彪[6](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江小容[7](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自农村始,并迅速以渐进、增量的改革方式向前推进,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彻底转变。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时30余年;以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形式为标志,中国的农村改革恰好亦历时30余年。30年的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其本质上即是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不断被市场机制配置的过程。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途径。理论探求和实践证明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各要素有效结合,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和回顾,便于把握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过程及其配置路径,既是对发展经济学、发展政策的理论新释义,对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并化解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困境和体制性障碍,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回顾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目的在于如何进一步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并使之逐步成熟,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本着这一研究目的,论文一方面按照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生的时序为标准,把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细分为5个阶段,系统梳理农村土地、工业品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过程,对不同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背景、路径和基本脉络进行考查和总结。另一方面论文按照文献研究的方法,广泛收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调查数据,以及系列引导要素市场流转的中央核心政策,纵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论文最后一章总结并提炼3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以及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过程中待解的迷题,在此基础上对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未来走向形成前瞻性的认识。以农村改革标志性事件发展的时序为标准,本论文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过程细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家庭承包制改革及其完成为标志,依靠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产生强大内聚力,逐步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阶段以乡村工业的初步振兴和乡镇企业的辉煌崛起为标志,依靠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复苏和发展,逐步化解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的实然困境。第三阶段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依靠中央核心政策的引导推动农业发展机制的变革,稳步应对农村经济市场化转轨的新困境。第四阶段以农村劳动力的跨域流动为标志,依靠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政策等推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农村经济体制的全面变革积极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体制性障碍。第五个阶段是以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为标志,依靠系列一号文件的连续出台,持续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投入力度,在科技支撑和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全方位应对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流转面临的诸多困境,探索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与农村发展道路。透过以上5个阶段的系统梳理,论文得出结论:30年来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发展过程呈现从农地生产力的简单释放,农村工业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复苏与发展,到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全方位统筹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此过程中中央核心政策由初级应对逐步转向体制变革式全方位应对的思路,逐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和合理流动。毫无疑问,至今待解的惠农政策践行效果不佳、农地产权制度“两难”困境、农村教育工作现状不尽人意,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四大迷题,仍然是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瓶颈。基于这种判断论文提出,应从以下三方面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一是通过农业产业体系、科技人才体系和农业基础能力等重点领域建设持续引导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二是以城乡统筹思路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投入机制;三是以科技创新持续发掘并强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内生动力。三条主线将是未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其驱动力仍然是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基础配置作用,和执政党及政府核心政策的引导作用,农业与农村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期”。

涂哲智[8](2019)在《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其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与茶叶种植、生产、贸易有关的传统村落,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了区域地理层面的选址、村落总体布局层面的规划、村落多种空间的具体建设等内容。同时探讨在现代茶业发展下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中对地域特色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提出当代乡村建设中多方参与、多元融合的茶文化保护发展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了茶学、茶文化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并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示解说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对武夷山的传统村落的影响综合全面,是在乡村振兴中值得保护与发展的文化遗产。围绕此中心观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介绍了我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与茶叶主要种植区域、福建茶叶贸易和茶区的特征,分析了茶文化聚落主要在山谷地带聚居。并解析了武夷山茶叶生长环境和水陆贸易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村落。第二部分,主体研究。首先,从武夷山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层面切入,分析茶文化对村落山水环境、选址布局、空间结构、街巷体系等方面的丰富影响,并解析了传统村落中茶文化元素的衍生历程。其次,在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实地调研了武夷山传统村落的码头埠口、商业街巷、庙宇会馆、宗祠、茶园古井等,揭示了公共空间所蕴含的贸易、祭祀信仰、茶俗等文化特征,具有传承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物质空间形式和行为活动方式解析了茶文化元素在建筑场所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茶行的空间功能、茶庄的贸易流线、民居的组合布局、装饰构件以及茶坊的生产器具和窑址的茶具制作等内容。第三部分,启示与策略。反思现代茶业发展下村落建设的不足,梳理传统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的特征规律,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中文化遗产继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乡村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活动,且倡导多方参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思路。

张慧[9](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着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金强[10](2016)在《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政策科学的成熟与发展,对教育政策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键领域,而通过教育政策引导和规范教育发展业已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开启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经由不断的经验总结,逐步确定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明确了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发展中承担着主要职责。这预示着中央高度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分化,原来集中于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权限逐渐向县级政府下移。同时,也预示着县级政府的教育政策行为过程对教育发展产生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发展质量,而在这个政策行为过程当中,政策执行又是其核心环节。当前,对于我国县级政府而言,即便是对本地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进行管理,即便自身也制定一些教育政策,但这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中央政府所制定政策的贯彻执行。这使得县级政府更属于一种“执行型政府”,或者说具有浓厚的“执行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在县级政府执行教育政策的过程中,虽然在央地分权的体制下,赋予了县级政府充分的义务教育管理权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灵活的程度难以把握,以致于许多时候,县级政府所实施的并不是中央政策的“原稿”,而是“翻译稿”,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常出现教育政策执行失真、失效的情况。这之中,除了地方区域性差异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同县级政府的政策执行力有较大差别。可见,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是义务教育领域至关重要的议题,只有更好地认识县级政府的教育政策执行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各种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执行力”(Executive Ability)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行政法学,指的是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随着各学科研究的发展,“执行力”后来也成为工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企业通过有效利用资源来达成预定目标的能力。具体就“政策执行力”来说,则以1973年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T.L.Pressman and A.Wildavsky)的研究报告《执行——联邦的计划在奥克兰的落空》为开端,西方国家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策执行研究运动,众多学者也提出了各种政策执行的理论,从而形成了不完全等同于企业执行力的公共政策执行力概念。在此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以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为主题,以求在理论上拓展教育政策理论研究范围,丰富教育执行理论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促进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增强国家教育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本文在对已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基本理论——现实剖析——原因探究——对策思考”的研究框架。在此逻辑基础上,首先对县级政府及其教育责任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概念、特殊性、意义、来源属性、生成过程、具体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执行刚度、执行向度、执行能力、执行高度、执行速度、执行效度六个维度构建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对其的基本理论认识。在应然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所构建的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出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对样本县教育政策执行力的调查,剖析当前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阐释影响其执行力的因素。在实然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进而阐述提升其政策执行力的具体路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政策执行力指政策主体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共识与意志、方向性、执行能力、宽窄度、轻重缓急等;从狭义角度理解来看,政策执行力指政策主体执行政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政策执行能力。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广义上的概念,认为政策执行力并不能简单地以政策结果为导向进行分析,应侧重从政策执行的过程来分析政策的执行力,突出县级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对各方面资源整合、组织建设、提高执行人员能力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能力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县级政府所展现出来的针对教育政策共识与意志、方向性、能力、宽窄度、轻重缓急正是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具体表现。这也就是说,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是一种“合力”,不是简单的表现为政策执行能力。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是有其特殊性的。相比较其它层级政府的教育政策执行力,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在政策执行的自主权方面,县级政府更表现在执行;在政策执行的资源方面,县级政府汲取和运用能力较低;在政策执行的创新程度方面,县级政府最为积极;在政策执行的价值取向方面,县级政府更偏重“行政”标准。相比较县级政府在其它公共政策上的执行力,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育人”目的的特殊性与教育政策自身的特殊性。此外,就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自身意义而言,它是实现国家教育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是优化县级政府教育职能的重要考量。政府公共权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有其本源的,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决定地方政府的权力更多源自于中央政府的授权,因此,县级政府的公共管理权力也主要源自于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授权。那么,享有教育管理权力的县级政府,要实现其教育权力的运行,要发挥其教育职能,其中一种重要途径就是执行上级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而在这个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县级政府必然需要凝聚自身的意志,把握政策方向,明确政策目标,制定执行方案,整合组织机制,汲取政策资源,运用政策工具,安排执行计划,提升自身教育政策执行能力。据此,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抽象性的来源属性是政府间权力配置,生成过程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同时,在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生成了其执行力的六个构成要素:内核:执行刚度;灵魂:执行向度;关键:执行能力;外延:执行高度;补充:执行速度;结果:执行效度。本文根据县级政府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以及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的特点,选择“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教师交流轮岗政策”作为县级政府执行教育政策的代表政策,并通过对这三个教育政策执行力情况的调查来分析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现状。通过对样本县教育政策执行过程历时18个月的田野考察,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执行刚度松散,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坚决程度;执行向度一般,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方向;执行能力不足,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力度;执行高度不够,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标准;执行速度缓慢,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时效;执行效度不高,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效果。造成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而多重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组织文化观念滞后、政府政策行为偏差、政府能力短缺、监督机制与权力运行机制不完善、政策利益博弈。基于应然分析和实然分析的结果,结合博弈论、人性论、政策执行理论、自组织理论等理论观点,以及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发展趋势,提出提升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五点路径:一是建设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决策机制,包括教育政策本身的性质范畴与特征、教育政策决策标准、决策过程、决策价值取向等;二是建设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合作机制,包括政策执行主体合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与原则;三是完善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包括明确政策执行监督主体、构建政策执行监督标准、健全监督后的“问责—激励”合作机制;四是建设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评价上的多元考核机制,包括教育政策评价的特点与标准建构、教育政策多元评价的价值判断、教育政策评价的多元考核方法与反馈途径;五是优化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的路径建设,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法律法规、文化环境等方面。

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确立企业发展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确立企业发展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大学品牌 ——一种促进现代大学发展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TRACT
第一部分: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品牌
        (二) 大学品牌
        (三) 几组相近词义的辨析
第二部分:大学品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现代大学发展趋势促使大学品牌的生成
        (一) 高等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成为推动教育品牌的内部动力
        (二) 政策导向成为推行大学品牌的催化剂
        (三) 消费者日趋成熟和理性,需求差异越来越明显,对教育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是推行大学重视品牌建设,树立服务意识的原动力
    二、大学品牌是现代大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部分:大学品牌塑造的途径
    一、大学品牌的内在塑造
        (一) 大学精神——铸造大学品牌的核心
        (二) 塑造大学品牌的因素
    二、大学品牌的形象建设
        (一) 大学形象的基本概念
        (二) 塑造大学品牌形象:将CI(企业形象识别)引入到UI(大学形象识别)
    三、案例分析—以华中科技大学发展历程为例
第四部分:实施大学品牌方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品牌
    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品牌的关系
    三、如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学品牌
        (一) 准确定位是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大学品牌的前提和基础
        (二) 创新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大学品牌的特征
        (三) 品牌管理是维护和发展大学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第五部分: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研究(1978—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结论与思考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农业
        1.4.2 农业家庭经营
        1.4.3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改造与农业经营的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小生产方式改造的论述
        2.1.2 考茨基关于农业改造、农业生产与家庭经济密切关联问题的论述
        2.1.3 列宁关于俄国化的小农改造以及农业经营的论述
    2.2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两个层面
        2.2.1 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集体化合作化论述层面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业集体化合作化理论的自主创新层面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历史发展
    3.1 艰辛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业家庭经营
        3.1.1 土地改革运动下农业家庭经营的保留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家庭经营的落寂
        3.1.3 人民公社化时期农业家庭经营的撤销
    3.2 改革创举:以农业生产责任制为特征的农业家庭经营的重新确立
        3.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业家庭经营奠定体制性起点
        3.2.2 以农业家庭经营替代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式的经营
        3.2.3 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业家庭经营的活力释放
    3.3 市场衔接:农业家庭经营的转型升级
        3.3.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家庭经营提出新课题
        3.3.2 农户经营主体与市场需求主体相衔接是农业家庭经营的新方向
    3.4 三农导向: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新目标
        3.4.1 农民减负增收成为农业家庭经营需要突破的难题
        3.4.2 取消农业税后农业家庭经营的新变革
        3.4.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和创新农业家庭经营方式
        3.4.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丰富农业家庭经营的新内涵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理论内核
    4.1 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与农民群众首创相结合
        4.1.1 党的核心领导为农业家庭经营提供组织基础
        4.1.2 农民群众首创为农业家庭经营提供实践路径
    4.2 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4.2.1 农业家庭经营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变革与创新
        4.2.2 农业家庭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力解放与发展
    4.3 赋予农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两项权利
        4.3.1 农业家庭经营激活农民的农业生产自主权
        4.3.2 农业家庭经营盘活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4.4 注重党和政府、农民与市场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4.4.1 农业家庭经营注重党和政府主导性作用的体现
        4.4.2 农业家庭经营注重农民主体性活力的释放
        4.4.3 农业家庭经营注重市场导向性作用的发挥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基本内涵
    5.1 内涵一: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置”
        5.1.1 稳定集体所有权是农业家庭经营的根本
        5.1.2 落实承包权是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
        5.1.3 激活经营权是农业家庭经营的保障
    5.2 内涵二:自我管理、自愿劳动与自主经营“三重职责”
        5.2.1 自我管理增强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的责任感
        5.2.2 自愿劳动调动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5.2.3 自主经营提高农业家庭经营主体的决策力
    5.3 内涵三:政治作用、社会作用与经济作用“三效合一”
        5.3.1 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治作用
        5.3.2 维护城乡稳定的社会作用
        5.3.3 繁荣市场经济的经济作用
第6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家庭经营的实践探索与思想创新特征
    6.1 培育农业家庭经营多元化主体
        6.1.1 规模适度农业家庭农场的新发展
        6.1.2 多功能性庭院经济的新探索
    6.2 增强农业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
        6.2.1 农业家庭经营纵向一体化生产性服务
        6.2.2 农业家庭经营横向多元化经营性服务
    6.3 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化体系
        6.3.1 构建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化体系
        6.3.2 健全农业有效供给的制度化体系
        6.3.3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化体系
    6.4 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创新特征
结束语:在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促进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新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鹤庆瓦猫传统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鹤庆瓦猫概述
    1.2 课题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论文运用的方法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论文整体结构
第二章 鹤庆传统瓦猫
    2.1 鹤庆传统瓦猫产生背景
        2.1.1 鹤庆瓦猫形成的自然因素
        2.1.2 鹤庆瓦猫形成的历史因素
        2.1.3 鹤庆传统瓦猫形成概述
    2.2 鹤庆传统瓦猫的制作过程
        2.2.1 瓦猫制作概况
        2.2.2 瓦猫的制作原料
        2.2.3 瓦猫的形塑过程
        2.2.4 瓦猫的烧制过程
    2.3 鹤庆传统瓦猫造型特点
    2.4 鹤庆传统瓦猫习俗文化与内涵
        2.4.1 鹤庆传统瓦猫的祭祀文化
        2.4.2 瓦猫的安放文化
        2.4.3 瓦猫习俗文化的意义
第三章 鹤庆瓦猫现代变迁
    3.1 鹤庆瓦猫造型的丰富
    3.2 鹤庆瓦猫安放仪式的变化
    3.3 鹤庆瓦猫经营模式的创新
    3.4 鹤庆瓦猫内在文化特质的发展
    3.5 现代鹤庆瓦猫功能的升华
        3.5.1 社会价值
        3.5.2 经济价值
        3.5.3 艺术价值
第四章 解析鹤庆瓦猫变迁的原因
    4.1 社会经济结构转型
        4.1.1 原生空间的缩小
        4.1.2 新生空间的兴起和扩大
    4.2 生活方式的变迁
        4.2.1 思维观念的转变
        4.2.2 需求的转变
    4.3 政府的大力扶持
        4.3.1 政策法规的支持
        4.3.2 收藏记录式保护
        4.3.3 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第五章 鹤庆瓦猫现代发展的新思路
    5.1 尊重鹤庆瓦猫传统文化
    5.2 积极开发旅游纪念品产业
        5.2.1 环保与发展不相平衡
        5.2.2 生产模式制约发展
        5.2.3 产品功能制约发展
        5.2.4 开发鹤庆瓦猫旅游纪念品产业
    5.3 拓展消费市场需求
    5.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4)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 经济学理论
        2 地理学原理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4 系统论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附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致谢

(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划分标准
    2.1 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概述
        2.1.1 官方式直线描述
        2.1.2 时间序列分期法
    2.2 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与进程
    2.3 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基本脉络
第三章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业发展新起点
    3.1 承包制改革前农村生产要素禀赋状况
    3.2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初步确立
        3.2.1 多种承包经营方式出现
        3.2.2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
        3.2.3 农地整合与结构性初调
    3.3 承包制下农村经济超高速增长
        3.3.1 生产力恢复性发展中经济效益初现
        3.3.2 “一号文件”引导要素流动功勋卓着
    3.4 简单应对—家庭承包经营引导农村生产要素重组
第四章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4.1 承包制下农村生产要素亟待流转
    4.2 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市场
        4.2.1 乡镇企业崛起并发展
        4.2.2 农村经济结构市场化调整
    4.3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动因分析
        4.3.1 刚性管理政策对要素流动具有积极效应
        4.3.2 需求层次假说释义生产要素的流转路径
    4.4 初级应对—发展乡镇企业活跃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4.4.1 培植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4.4.2 拾遗补缺充裕农村工业品市场
        4.4.3 吸纳释放开辟农村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向市场转轨
    5.1 市场化转轨前农村经济发展困局
        5.1.1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和矛盾
        5.1.2 农业结构问题与农民增收困境突出
    5.2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5.2.1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结构全面调整
        5.2.2 高层次农业发展机制形成并发展
    5.3 市场化改革中农业发展机制运行动力分析
        5.3.1 现代经营理念引导农业产业化
        5.3.2 连续政策支持推动农业机制运行
    5.4 稳步应对—体制变革适应农村生产要素流转需求
        5.4.1 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
        5.4.2 变革农技推广体制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六章 跨域转移开辟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路径
    6.1 市场化转轨中农村生产要素禀赋不足
        6.1.1 二元体制下“三农问题”凸现
        6.1.2 世贸规则下农业市场困境尽现
    6.2 市场化发展中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探索
        6.2.1 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6.2.2 “民工潮”下农村劳动力跨域转移
        6.2.3 城乡经济梯度转移引导农民工返乡
    6.3 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模式成因分析
        6.3.1 原动力—比较利益驱动务工行为
        6.3.2 牵引力—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松动
        6.3.3 不竭动力—城市低层次就业需求
    6.4 积极应对—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体制性障碍
        6.4.1 “三农”问题三维度解析
        6.4.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
    7.1 免税时代“三农”发展新困境
        7.1.1 农民负担反弹面临潜在压力
        7.1.2 农村基层组织面临双重压力
        7.1.3 利润垄断威胁农产品价值链
    7.2 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初步确立
        7.2.1 “三农”发展推向新境界
        7.2.2 新农村建设高潮兴起
    7.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动力分析
        7.3.1 中共十七大新论明晰要素市场发展方向
        7.3.2 新政解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新路
    7.4 全方位应对—城乡统筹思路引导农村生产要素流转
        7.4.1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7.4.2 持续破解农民工问题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
    8.1 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经验总结
        8.1.1 生产力的释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8.1.2 核心政策牵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
        8.1.3 辩证应对探寻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
    8.2 新时期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发展待解迷题
        8.2.1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两难选择”
        8.2.2 新农村建设四大民生问题遗留待解
    8.3 新阶段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路径展望
        8.3.1 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及未来走向
        8.3.2 生产要素市场化流转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1.2.1 茶文化
        1.2.2 产业文化
        1.2.3 武夷山区域
        1.2.4 茶文化村落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及台湾地区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文化与传统村落相关论述
    2.1 文化与传统村落评价体系
    2.2 生产事业积淀的文化遗产
    2.3 产业文化影响多种村落形态
        2.3.1 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村落
        2.3.2 以渔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2.3.3 以牧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2.3.4 以航运文化为主的村落
        2.3.5 以商贸文化为主的村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茶文化聚落的区域地理概况
    3.1 中华茶文化与茶聚落的区域分布
        3.1.1 我国茶叶发展和主要种植区域
        3.1.2 我国典型茶叶品类的聚落分布
    3.2 福建茶文化聚落的总体分布特征
        3.2.1 福建贡茶溯源与历代外贸
        3.2.2 福建茶区分布与茶树种类
        3.2.3 福建主要茶聚落的地理特征
        3.2.4 闽台茶叶源渊同祖同根
    3.3 武夷山茶文化聚落的地域典型特色
        3.3.1 武夷茶水陆贸易兴村落
        3.3.2 黄冈山脉地理条件与红茶村
        3.3.3 武夷岩韵微气候与岩茶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的影响
    4.1 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方式
        4.1.1 茶山为村落的生态基底
        4.1.2 红茶种植型村落以山谷分布
        4.1.3 岩茶贸易型村落的临水选址
    4.2 村落空间结构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
        4.2.1 水系为贸易型村落的基本结构
        4.2.2 茶叶贸易影响村落的结构变化
        4.2.3 茶叶贸易与村落家族聚集分布
    4.3 茶文化对村落街巷系统的建设作用
        4.3.1 以贸易街巷为主的总体格局
        4.3.2 滨水商贸街巷的设施建设
        4.3.3 街巷系统的多种空间尺度
    4.4 茶文化元素在村落布局中的泛化衍生
        4.4.1 建村之初开基种茶
        4.4.2 茶业兴盛发展水运
        4.4.3 贸易鼎盛村落建设
        4.4.4 近现代衰败闲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
    5.1 茶业水运埠口的商贸兴衰
        5.1.1 埠口的分布与贸易路线
        5.1.2 埠口的兴盛与茶业活动
        5.1.3 近现代埠口与码头的功能变化
    5.2 茶业贸易街市的廊桥空间
        5.2.1 滨水商贸集市与业态分布
        5.2.2 村民生产生活与休憩娱乐
    5.3 庙宇、会馆的祭祀空间
        5.3.1 本土祭祀神明
        5.3.2 茶叶贸易水运的祭祀
        5.3.3 茶客会馆中的外来神明
    5.4 宗祠建造的茶文化底蕴
        5.4.1 邹家的茶业“商”德
        5.4.2 兄弟共守家业训诫
    5.5 传统茶习俗的节点空间
        5.5.1 祭祀茶神与传统茶园
        5.5.2 斗茶活动与天一井
        5.5.3 乾坤井与溯源情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传统村落建筑场所与茶业活动的联系
    6.1 传统茶行的复合空间
        6.1.1 生产贸易与居住的一体融合
        6.1.2 现代村落建筑中的设计转变
    6.2 百年茶庄的贸易空间
        6.2.1 室内外空间结合的动静流线
        6.2.2 商贸与休闲空间的私密性过度
    6.3 一般民居的家庭式茶空间
        6.3.1 家庭式茶作坊的组成形式
        6.3.2 民居建筑的待客品茶
    6.4 茶商建筑中的装饰色彩
        6.4.1 砖雕上的美好期许
        6.4.2 建筑镇宅的文化信仰
    6.5 茶业场所与生产制作
        6.5.1 茶坊中器具的使用
        6.5.2 遇林亭窑址与茶盏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当代茶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7.1 茶业发展后当代村落的反思
        7.1.1 过度种植与村落扩张
        7.1.2 新村建设与选址布局
        7.1.3 村落公共空间文化缺失
        7.1.4 规模化生产与功能分离
    7.2 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特征的梳理
    7.3 当代乡村建设中茶文化保护发展的策略
        7.3.1 现存乡村茶文化遗产的继承
        7.3.2 村落更新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
        7.3.3 倡导村民参与茶文化的传承
        7.3.4 探索村落“文化+”发展新思路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已有研究基础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地方教育政策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
        (三)关于政策执行力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认识
    一、县级政府及其教育责任
        (一)县级政府历史沿革
        (二)县级政府的结构与类型
        (三)县级政府教育责任的体现
        (四)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模式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内涵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概念解析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特殊性的具体表征
        (三)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意义
第二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渊源与构成要素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渊源探析
        (一)抽象性的来源属性——权力配置
        (二)具体性的生成过程——政策执行过程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政策执行力内核:执行刚度
        (二)教育政策执行力灵魂:执行向度
        (三)教育政策执行力关键:执行能力
        (四)教育政策执行力外延:执行高度
        (五)教育政策执行力补充:执行速度
        (六)教育政策执行力结果:执行效度
第三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现状分析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指标信效度的检验
        (四)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的计算方法
    二、样本县考察:X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现状
        (一)调查设计
        (二)样本县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样本县县级政府就近入学政策执行力的评估
        (四)样本县县级政府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策执行力的评估
        (五)样本县县级政府教师交流轮岗政策执行力的评估
        (六)样本县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总体评估
第四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剖析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行刚度松散,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坚决程度
        (二)执行向度一般,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方向
        (三)执行能力不足,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力度
        (四)执行高度不够,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标准
        (五)执行速度缓慢,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时效
        (六)执行效度不高,制约教育政策执行的效果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存在问题的根源剖析
        (一)组织文化观念滞后及其制约分析
        (二)政府政策行为偏差及其制约分析
        (三)政府能力短缺及其制约分析
        (四)制度缺陷及其制约分析
        (五)政策利益的博弈及其制约分析
第五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理论基础
        (一)博弈论与政策执行力提升
        (二)人性论与政策执行力提升
        (三)政策执行理论与政策执行力提升
        (四)自组织理论与政策执行力提升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现实基础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内部要素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提升的路径
    一、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决策机制建设
        (一)厘清教育政策本身的性质范畴及特征
        (二)教育政策决策标准构建
        (三)教育政策的决策程序构建
        (四)突出教育政策决策的公平价值导向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合作机制建设
        (一)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合作机制建设的基础
        (二)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合作机制建设的原则
    三、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的完善
        (一)明确政策执行监督主体以促使形成合力
        (二)健善政策执行监督后的“问责—激励”合作机制建设
    四、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评价的多元考核机制建设
        (一)厘清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评价的特点与标准建构
        (二)抓好教育政策评价多元考核的价值判断
        (三)注重教育政策评价的多元考核方法及反馈途径
    五、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的优化路径建设
        (一)注重经济利益方面优化的均衡博弈
        (二)强化政治利益方面优化的均衡博弈
        (三)推动法律规制方面优化的均衡博弈
        (四)推动文化环境方面的优化建设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理论认识
        (二)调研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确立企业发展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大学品牌 ——一种促进现代大学发展的新思路[D]. 唐丽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06(12)
  • [2]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研究(1978—2017)[D]. 徐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鹤庆瓦猫传统文化变迁研究[D]. 李甘霖.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5]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J]. 杨燕绥,赵建国,韩军平. 战略与管理, 2004(02)
  • [6]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 江小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8]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D]. 涂哲智. 华侨大学, 2019(01)
  • [9]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
  • [10]县级政府教育政策执行力研究[D]. 金强. 西南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企业发展新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