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议新闻摄影中的“组织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放,杨颖,吴林蔚[2](2020)在《政务微信“软文”化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务微信已成为政务新媒体矩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其在内容建设上出现了"标题党"式标题和"花絮文"增多甚至直接推送商业广告等"软文"化的趋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研究使用2×2×2多因素设计控制实验,探索了话题属性、表达风格与标题设置三种与"软文"化倾向高度相关的内容策略要素对政务微信形象构建、信息传达、互动关系等三个层面传播效果的影响,发现了"微软效应"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建议。
侯力铁[3](2019)在《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文中认为科技的发展和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移动图书馆的变革。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用户在享受商业服务的同时,在信息需求方面也渴望智能化,使得移动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无处不在,这也是移动图书馆服务长期以来的理想状态。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应将技术与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开创移动图书馆全新的服务方式创造契机。近年来,智能移动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感知等技术取得快速突破,使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能够对用户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数据收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移动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移动图书馆用户希望通过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与此同时,智慧型图书馆对情景感知技术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情景感知在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从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特征和类型。同时,从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情景感知个性化推荐服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个性化推荐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移动图书馆情景感知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指导。(2)根据移动图书馆的特点和情景的特点,对移动图书馆情景维度进行划分,并将移动图书馆各情景维度有机地结合,采用本体的方法构建移动图书馆情景模型,并推理高级情景。(3)分析了移动图书馆情景感知与个性化服务的关系,并寻找基于情景感知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路径和动力。识别移动图书馆情景要素,以及配置模式,提出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型。(4)在资源情景相似度计算方法、位置情景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及用户情景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情景本体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推荐策略中缺乏有效的语义处理机制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和揭示“用户—情景”之间的关系,实现面向用户多粒度需求的资源精确推荐,解决了移动图书馆对于情景感知功能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5)以移动图书馆移动性和社交性为核心逻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划分为与用户情景、移动情景、资源情景、服务情景四种情景感知维度有关的功能属性,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情景维度与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情景感知视角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该方案阐述了基于用户情景、移动情景、资源情景和服务情景四个维度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策略,帮助用户发现资源之间的内部联系,服务用户进行决策与预测,提高资源的功能性,以此更好得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王鑫[4](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秦璇[5](2019)在《成人儿童化行为背后的意义生产 ——以对小猪佩奇的消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人儿童化指生理上达到成年人标准,却依然保留或重新激活儿童化的语言、行为、观念的文化现象。作为现代化的产物,这种现象自西方出现以来便随着社会结构变动渐次东移。本文主要以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视角切入,采用深度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选取成年人对低龄向卡通形象小猪佩奇的消费与追捧这一从2017年年底逐渐出现并持续至今的现象作为成人儿童化的个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非目标受众的成年人从对动画片《小猪佩奇》原始文本的错位消费中大致延伸出了“精致的猪猪女孩”、鬼畜视频、“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三类新的意义,这三种意义之间看似没有任何关联,但都是将原作品中的能指与所指进行撕裂后重新拼贴而成,具有明显的随意性、解构性和重构性等后现代色彩。其中,“精致的猪猪女孩”不仅是年轻人们乐于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谐梗,更准确地概括了当下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在面对工作、家庭、学业以及外貌评价方面的压力时对外展现的状态——一种外显的精致,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展现出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的角色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前台”的展演。而“社会人”这个原本就存在于日常沟通交流中的词汇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内涵的泛化,这种改变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人们思想认知的逐渐开放有着密切地联系。不过,因为和主流文化的解读存在错位,这种泛化受到了来自官方的整理与管制。面对这种收编,当下的年轻人选择了理解与让步。整体来看,成年人对佩奇的消费主要是一种消费符号价值的浅层儿童化,除了会受到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影响,还与社会交往的具体情境密切相关。通过这种浅层儿童化,成年人在面对社会结构施加的各种压力时的一自我调节与控制,其实质是为了避免最终落入消极的深层儿童化而采取的“去儿童化”应对。
都海虹[6](2018)在《《北洋官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洋官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有待再认识、再评估的问题。由它起,结束了中国古代邸报的历史,开启了现代化官报的历程。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北洋官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创造了诸多第一,例如:它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产生重要影响的政府官报;是我国第一份邮发报纸;是我国最早采用铜板印刷技术的报纸。但目前史学界对该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北洋官报》的整体面貌,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北洋官报》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北洋官报》创办于庚子之变后,大清国势衰微,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之际。清末统治者决定实行新政,继而实行“预备立宪”,开启了中国近代宪政的历史。得益于袁世凯利益集团的支持,《北洋官报》成为直隶新政的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上下,开风气,传播新政新学,促进国家富强,成为报纸的办报目的。从外在形式形态上看,《北洋官报》与古代邸报大大不同。报纸取法日本,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尝试新的编辑形式,探索各种渠道促进发行,实行邮递制度,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乃开新式官报风气之先。该报成为后继创办的官报模仿的典范,甚至影响了民国时期创办的报纸。从内容上来看,《北洋官报》已蜕变成现代化报刊。官报的办报主旨和编辑思想清晰明确。报纸栏目不断调整和完善,内容丰富。创办初期,官报封面刊载《圣谕广训》。除此之外,官报一直刊载“宫门抄”、“上谕”及“辕门抄”。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对于皇权秩序的维护和尊崇。《奏议录要》、《公牍录要》和《文告录要》是《北洋官报》的重要内容,每期要占3到5个版面,刊载直隶本省及中枢各机关及各省各部门的重要奏议、公文及文告。相较于前时代的邸报、京报与同时代的民办报刊,《北洋官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这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的官报性质。另一方面,奏议、公牍、文告属于清政府的行政工作内容,大量政务信息的公开报道,也反映了清政府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一定程度的转型,营造了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北洋官报》大量刊载新闻,实现了新闻纸的基本传播功能。其中,国内新闻覆盖地域广,涉及类别多,重点报道清末新政。它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较为深入;对“经济新政”的报道重在引导社会兴工振商;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充分反映出袁世凯的警政思想,有效协助了直隶警政的建设;1906年后,集中宣传报道“预备立宪”,尤其对立宪知识的普及贯穿始终。国外新闻在《北洋官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创刊之日起,就设有专栏,专门刊载。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是官报刊载国外新闻的重要目的。其刊载的国外新闻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列强,对“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也有报道,由于外交关系,受关注度最高的是日本。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相对来说,《北洋官报》的评论并不突出。其评论随着清政府对新政的重视程度与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进展状况而时有时无。报纸上开过评论专栏,发表过慷慨激越的言辞,为新政和预备立宪摇旗呐喊,也试图寻找符合其利益诉求的思想或观点,加以宣传或推广,为清政府政治改革找到思想支撑和依傍,借以维护中央权威,强化中央意志。通过对《北洋官报》形态与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北洋官报》已脱离古代邸报的样态,具备了现代媒介传播的部分功能。它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清政府实行新政及“预备立宪”过程中,《北洋官报》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能够促进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并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北洋官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仅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报人的地位;而且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陈若萱[7](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张蓓蕾[8](2017)在《媒介传播中的新闻摄影视觉语言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速度飞快,社会结构在调整,各媒介的职责也在调整,新闻摄影传播本身也面临更多的复杂元素,人们阅读文字的时间变少,变得更加偏向于重点展示图片信息的轻量化阅读,而不同传播媒介下的受众接受信息的特点各有不同。新闻摄影本质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是决定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人们共鸣,能否达到预期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新闻内容、思想内涵、时效概念、生动形象必不可少,好的新闻摄影须得将这几个元素融于一体,才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基于这个前提下需要在新闻摄影中要做到保持真实性也能够充分设计自己的视觉语言,使传播效果更为深远。而多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一种非常普及的信息处理和传播技术了,将许多媒介的信息集成在计算机中,相对传统媒介来说,这种手段能够保证人机之间的高效交流。包括高清图像、音频、立体动画等等。在技术越来越提高的现在,人们的期待也在与日俱增,人们希望以一种最为便捷轻松的方式来获取最多的信息。本文结合传播学、新闻学中的理论,站在多方位的角度对新闻摄影特质和媒介传播的关系、受众对于新闻摄影传播的影响、新闻摄影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新闻摄影传播方式展望这四大块进行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新闻摄影议程设置的作用表现、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议程设置对新闻摄影实现有效建构自己的摄影语言发挥的作用,总结出媒介传播多栖化的大环境中的新闻摄影传播特色以及在社会面前的表现和互动特点。本文从传播媒介的特质和新闻摄影议程设置作用机制出发,归纳出在媒介传播中新闻摄影传播效果的特色和发展前景,寻找新闻摄影中更多的可能性,推动新闻摄影朝着更为积极广阔的方向发展。
张斌[9](2016)在《延安时期中共报刊群众路线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取延安时期(1935年10月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至1948年3月毛泽东东渡黄河)这十三年,中共报刊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史实的内容分析和对当事人的访谈,并结合当下的舆论态势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对比来启迪当下党媒的新闻传播实践,纠偏市场化格局中媒介生态的价值错位。延安时期向前链接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学、20年代的五四文学,向后链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且经历了从“外来思潮的被动启蒙”到“民族国家共同体的主动建构”,从个体性启蒙到群体性启蒙的这一特殊过程。在既往的研究中,由于附丽于革命史范式之下且缺乏学术想象力,“延安时期”、“中共报刊”、“群众路线”大致分列于不同领域,并未构成有机结合。就已有成果看,关于中国现代新闻理论源头的延安时期研究仍存在在内容、框架与方法上的“内卷化”,除了对以往材料的缀葺与罗织外,启迪心智、惠泽当下的研究力作尚显单薄。具体来说,第一,革命话语叙述色彩浓厚,对其源流架构、价值养成、理性判定和认知勇气还没有真正进入反思的深度辨析求证阶段,而其它学科先于我们。第二,着眼于微观新闻传播史实材料中人物、事件的个案剖析与主体启示并没有回到历史发生的日常场景,价值判断先入为主,时空联系的“延安分期”被学术隔断;第三,新闻传播学界对延安时期中共新闻传播思想的碎片化拾遗,多表现为不自觉的学术关怀,缺乏理论性与系统性,这种反向求索与学术回流并未在更大范畴上实现“意义赋予”,在群众路线这一视域下已有的关注还并未形成学术研究的断面。“延安话题”走进当代新闻传播学术视界,是传媒学者对待历史记忆的应然使命与必然承担,这就是本研究的起点与归点,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上看,其价值都应是显在的、迫切的、知性的与厚重的。基于此,笔者以当下践行的群众路线为理论指导,回溯延安时期中共报刊践行群众路线的理论驱动、时代现实与历史沿革,从政治传播、群众传播、文化传播、新闻思想建构等基本方式入手,试图擘画群众路线指导下的延安时期党报何以呈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命题和历史担当。而研究发现,此种“延安模式”的新闻传播实践具有三重效果,其使得群众及群众路线作为新闻传播的政治理性实践得到确认;其二,媒介技术使用和新闻政治意义分享重建民族共同体;其三,精英新闻文化与大众新闻文化的话语权利共振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基础上,超越地理空间、时间空间的“延安价值”对于当下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无疑具有重要启示:首先,群众路线是我党办报的理论之源和技术之撑。坚持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是当下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新闻实践圭臬,此为其理论启示。其次,在市场化媒介和新技术适用之下,商业利益、媒介利益和受众利益的角力对抗与权衡对峙中,受众利益必然要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此为价值启示。再次,在国家叙事、精英叙事、大众叙事之间必须找到合理的传播支点,消解对峙、消除对抗、统合分裂的舆论场,此为其技术启示。最后,在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科学教育和大众娱乐之间,必须从传播的纵欲转向传播的适欲,形成具有主流传播引领和舆论导向的传播结构,此为其现实要求。
富雅青[10](2016)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媒介在当今世界社会生活中作用和地位的不断增强,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走向纵深的当下,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对我国新型媒体集团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本应为编辑出版人才的就业提供更多机会,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就业困难、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人才市场的供需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错位现象。同时,现有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现出与媒介融合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值得我们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对我国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现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沿革,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和访谈对我国开设编辑出版专业高校数量、地区分布、院校类型、院系隶属方面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更新,分析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构成、教材建设加以详细分析,结合对媒介融合时期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阐述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通过比较国外先进办学模式和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在媒介融合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由于篇幅和调查条件有限,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和范围为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育。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概况和现状综析。由于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沿革问题各研究学者均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和依据,笔者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编辑出版专业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划分为三个时期;再从开设专业高校数量、地区分布、学校类型和院系分布四个方面分别统计成表格,对编辑出版专业现状加以归纳总结。第二部分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选取部分编辑出版专业办学经验较为典型的院校作为样本,分别从多个维度对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为媒介融合时期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从出版人才市场的供需双方:高校和出版企业作为切入点,分析目前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结合上一章节的研究内容,总结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国外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特征分析。通过对比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分析各个国家在编辑出版人才方面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对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意见。第五部分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针对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重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和与国外高校的交流等具体改革措施。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结语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展望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发展前景,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加以阐释。
二、再议新闻摄影中的“组织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议新闻摄影中的“组织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政务微信“软文”化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
三、自变量设置、因变量测量与研究假设 |
(一)自变量的设置 |
(二)因变量的测量 |
(三)研究假设 |
四、研究方法 |
(一)实验设计 |
(二)目标感知对象与实验刺激材料 |
(三)被试选取与实验程序 |
五、实验结果 |
(一)形象构建效果:形象鲜明度、形象好感度 |
(二)信息传达效果:信息认知度、信息认同度 |
(三)互动关系效果:互动亲密度、互动信任度 |
六、解释与讨论 |
(一)“软文”化对政务微信形象构建效果的影响 |
(二)“软文”化对政务微信信息传达效果的影响 |
(三)“软文”化对政务微信互动关系效果的影响 |
七、研究结论 |
(3)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图书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情景感知的应用研究 |
1.2.3 情景感知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
1.2.4 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研究现状 |
1.2.5 情景感知推荐研究现状 |
1.2.6 情景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移动图书馆 |
2.1.2 移动图书馆服务 |
2.1.3 情景的概念及分类 |
2.1.4 情景感知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技术接受行为理论 |
2.2.2 创新扩散理论 |
2.2.3 感知风险理论 |
2.3 相关技术方法 |
2.3.1 本体及其构建 |
2.3.2 个性化推荐服务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用户需求分析和用户接受行为研究 |
3.1 基于情景感知的用户信息需求 |
3.1.1 基于情景感知的用户信息需求特征 |
3.1.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统计 |
3.1.3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
3.2 情景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用户接受影响因素 |
3.2.1 情景感知功能设计目标以及原则 |
3.2.2 基于情景感知的信息推荐服务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
3.2.3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接受影响因素分析 |
3.2.4 情景感知信息推荐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图书馆情景模型的构建 |
4.1 移动图书馆情景维度的划分 |
4.1.1 移动图书馆用户情景 |
4.1.2 移动图书馆资源情景 |
4.1.3 移动图书馆的移动情景 |
4.1.4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情景 |
4.1.5 移动图书馆情景的多维组合模式 |
4.2 基于本体的情景模型的构建 |
4.2.1 移动图书馆情景模型的构建方法 |
4.2.2 基于本体的情景模型构建过程 |
4.2.3 情景模型的构建与实现 |
4.3 情景本体的推理 |
4.3.1 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 |
4.3.2 基于SWRL的推理 |
4.3.3 基于JESS的推理引擎 |
4.3.4 高级情景的推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型构建研究. |
5.1 移动图书馆情景感知与个性化服务的关系 |
5.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5.2.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型构建的目标 |
5.2.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型构建的原则 |
5.3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型 |
5.3.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型构建思路 |
5.3.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方法 |
6.1 基于本体的资源情景相似度计算 |
6.1.1 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 |
6.1.2 文本资源相似度计算 |
6.2 移动活动情景相似度计算 |
6.2.1 移动位置情景的语义表达 |
6.2.2 移动位置情景相似度计算 |
6.3 用户情景相似度计算 |
6.3.1 用户情景的表示 |
6.3.2 用户情景相似度计算 |
6.4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算法流程 |
6.4.1 算法模型框架 |
6.4.2 算法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7.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维度分析 |
7.1.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维度选择 |
7.1.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题项的生成及优化 |
7.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的生成 |
7.2.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实证分析 |
7.3.1 样本选取 |
7.3.2 评估过程及结果 |
7.3.3 评估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路径与策略 |
8.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8.1.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的必要性 |
8.1.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路径 |
8.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8.2.1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的目标 |
8.2.2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的原则 |
8.3 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的策略.. |
8.3.1 基于用户情景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策略 |
8.3.2 基于移动情景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策略 |
8.3.3 基于资源情景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策略 |
8.3.4 基于服务情景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优化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成人儿童化行为背后的意义生产 ——以对小猪佩奇的消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成人儿童化现象研究 |
1.2.2 有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
1.2.3 意义的生产与解读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重、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设计 |
2.1 概念辨析 |
2.1.1 青年亚文化 |
2.1.2 风格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本分析法 |
2.2.2 深度访谈法 |
2.2.3 参与观察法 |
3 不同文本中的小猪佩奇 |
3.1 初级文本 |
3.2 次级文本 |
3.3 第三级文本 |
3.3.1 精致的猪猪女孩 |
3.3.2 鬼畜视频与方言视频 |
3.3.3 “社会人” |
4 行话中的小猪佩奇 |
4.1 矛盾的社会女青年 |
4.2 内涵泛化的“社会人” |
5 日常还是抵抗?意义扩张背后的社会勾连 |
5.1 表演:日常生活中形象管理的重要方式 |
5.2 社交媒体:推动亚文化迅速扩散 |
5.3 从抵抗到被收编:亚文化难逃的宿命 |
6 儿童化还是“去儿童化”?社会化进程中的自我调节 |
6.1 浅层儿童化消费的是相关产品的符号价值 |
6.2 儿童化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去儿童化”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访谈大纲 |
附录3 访谈对象信息整理 |
(6)《北洋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1章 《北洋官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
1.1 《北洋官报》创办前后中国时局动荡 |
1.2 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
1.2.1 清末新政的实施 |
1.2.2 清末新政中有利于报刊发展的因素 |
1.2.3 晚清新闻事业的发展 |
1.2.4 清末新式官报蜂起 |
1.3 袁世凯与直隶新政 |
1.3.1 直隶新政成绩瞩目 |
1.3.2 创办《北洋官报》是直隶新政重要举措之一 |
1.4 晚清的政治舆论失范与媒介控制 |
1.4.1 晚清社会的言禁受到极大冲击 |
1.4.2 晚清政府对舆论的管控乏力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北洋官报》的定位、形态与运营 |
2.1 《北洋官报》的发展分期与形态确立 |
2.1.1 发展前期形态确立 |
2.1.2 发展中期调整变革 |
2.1.3 发展后期收缩僵化 |
2.2 《北洋官报》的体制 |
2.2.1 组织与运行现代化 |
2.2.2 办报宗旨高远 |
2.2.3 版面设置与栏目安排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2.2.4 附刊注重开民智 |
2.3 《北洋官报》的发行方式与广告 |
2.3.1 发行方式以派销为主 |
2.3.2 阅报社的推行配合官报的发行 |
2.3.3 报纸的寄递受益于大清邮政系统 |
2.3.4 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官报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洋官报》的内容分析——“通上下,开民智” |
3.1 《圣谕广训》与邸报的摘抄 |
3.1.1 篇首刊载《圣谕广训》表达对清朝皇权道统的尊崇 |
3.1.2 刊载上谕维护官场权力秩序 |
3.2 官方文牍的刊载 |
3.2.1 《北洋官报》比邸报、京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 |
3.2.2 刊载大量政务信息是清政府政务有限公开的表现 |
3.2.3 清政府借助新式官报刊载政务信息营造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 |
3.3 国内新闻的报道 |
3.3.1 重视新闻报道,重点报道新政 |
3.3.2 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深入 |
3.3.3 对“经济新政”的报道引导社会兴工振商 |
3.3.4 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协助直隶警政的建设 |
3.3.5 对“预备立宪”的报道声势浩大 |
3.4 外国新闻的选登 |
3.4.1 刊载外国新闻为了看世界、学西方 |
3.4.2 《北洋官报》的外国新闻报道分析 |
3.5 图画的刊载 |
3.5.1 新闻摄影彰显新的报刊理念 |
3.5.2 广告图片突出营销兼顾审美 |
3.5.3 装饰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
3.6 论说的编发 |
3.6.1 清政府试图借官报评论挽回流失的话语权 |
3.6.2 评论随清政府对新政的态度时有时无 |
3.6.3 《北洋官报》评论主题分析 |
3.6.4 以“浅说”的形式普及立宪常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洋官报》的历史作用及其地位 |
4.1 《北洋官报》与舆论引导 |
4.1.1 国际国内要求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舆论呼声高涨 |
4.1.2 大量刊载新政内容,对舆论进行议程设置 |
4.1.3 以亲民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
4.2 《北洋官报》与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 |
4.2.1 近代报刊对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
4.2.2 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是晚清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
4.2.3 《北洋官报》“开官智”的作用较大 |
4.2.4 传播现代化内容和思想 |
4.2.5 正确评价《北洋官报》的“开智”作用 |
4.3 《北洋官报》促进了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 |
4.3.1 促进了清政府的政务公开 |
4.3.2 促进了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 |
4.4 《北洋官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
4.4.1 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 |
4.4.2 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 |
4.4.3 提高了报人的地位 |
4.4.4 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8)媒介传播中的新闻摄影视觉语言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因 |
1.2 研究内容 |
1.3 中外研究成果 |
1.4 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案 |
2 基于媒介传播下的新闻摄影 |
2.1 新闻摄影概述 |
2.2 媒介传播概述 |
2.2.1 媒介传播与社会环境 |
2.2.2 媒介融合传播的核心理念 |
2.2.3 媒介传播在舆论中发挥的作用 |
2.3 新闻摄影对媒介活动的影响 |
2.3.1 新闻摄影的传播特质 |
2.3.2 新闻摄影视觉元素对媒介发展的影响 |
3 传播媒介受众对于新闻摄影视觉呈现的影响 |
3.1 新闻图片的挑选 |
3.2 媒介受众需求对于新闻摄影视觉安排的影响 |
4 媒介传播中新闻摄影议程设置 |
4.1 新闻摄影议程设置和媒介传播 |
4.1.1 新闻摄影议程设置概述 |
4.1.2 媒介传播中的新闻摄影议程设置 |
4.2 新闻摄影议程设置的责任 |
4.3 新闻摄影议程设置的意义 |
4.4 新闻摄影议程设置面临的问题 |
4.5 正确的新闻影像议程设置思维 |
5 新闻摄影视觉发展方式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延安时期中共报刊群众路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述评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关于延安时期的研究 |
1.3.2 关于群众路线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共报刊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办报理论和主导范式 |
2.1 滥觞之源: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报刊”理论 |
2.2 主导范式:群众路线及其流变 |
2.2.1 群众路线之萌芽 |
2.2.2 群众路线之诞生 |
2.2.3 群众路线之成熟 |
2.3 中国特色:“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
第3章 延安之前:中共报刊生存的社会环境和办报图景 |
3.1 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结构性困境 |
3.1.1 政治环境: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 |
3.1.2 经济环境:凋敝的现实和迫切的供给 |
3.1.3 文化环境:落后的农村和“群氓” |
3.2 办报图景:“群众”之先声和未竟的启蒙 |
3.2.1 延安之前中共报刊概览 |
3.2.2 “群众”之先声:共同价值目标的培育和革命宣传的客体 |
3.2.3 未竟的群众启蒙 |
第4章 回到延安:中共报刊践行群众路线的“延安面相” |
4.1 政治传播面向:宣传、鼓动和战斗 |
4.1.1 战时中共报刊的政治传播实践 |
4.1.2 群众路线和战时政治传播 |
4.2 群众传播面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4.2.1 群众之青年 |
4.2.2 群众之工人 |
4.3 文化传播面相:大众文化和话语的改写 |
4.3.1 战斗的文化 |
4.3.2 话语的改写 |
4.4 新闻思想建构:延安成为现代新闻理论源头 |
4.5 小结 |
第5章 回望延安:中共报刊践行群众路线的社会效能 |
5.1 群众路线之于新闻传播的政治理性实践得以确认 |
5.2 媒介技术使用和新闻政治意义分享重建民族共同体 |
5.2.1 媒介技术使用创造价值形式 |
5.2.2 新闻政治意义分享培育价值实体 |
5.3 精英新闻文化与大众新闻文化的话语权力契合成为可能 |
第6章 再议延安:中共报刊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思考 |
6.1 从理论到技术:群众路线织牢新闻舆论工作平面 |
6.2 从对峙到权衡:商业、媒介和受众利益角力下的价值底线 |
6.3 从“博弈”到“耦合”:国家、精英和大众叙事的话语交点 |
6.4 从“禁欲”到“纵欲”:大众传播的“适欲”何以可能 |
6.4.1 媒介禁欲、适欲到纵欲的叠变 |
6.4.2 媒介传播的“适欲”何以可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 |
1.3.3 系统分析法和比较法 |
1.3.4 深度访谈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编辑出版教育发展概况及现状综析 |
2.1 我国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2.1.1 学科形态初成时期(1953 年-1989 年) |
2.1.2 学科体系完善发展时期(1989 年-1998 年) |
2.1.3 人才培养变革转型时期(1999 年至今) |
2.2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开设院校数量、地区分布及院校类型 |
2.2.2 院系隶属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3.1 专业培养目标 |
3.2 课程模块设置 |
3.3 专业课程体系 |
3.3.1 课程数量及分类 |
3.3.2 开设具体课程 |
3.4 实践性教学环节 |
3.4.1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情况 |
3.4.2 实践教学设置分析 |
3.5 师资队伍 |
3.5.1 编辑出版专业教师的年龄结构 |
3.5.2 编辑出版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 |
3.6 教材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媒介融合时期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市场供求分析 |
4.1.1 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
4.1.2 用人单位对专业学生的需求分析 |
4.2 编辑出版专业建设现存问题 |
4.2.1 学科定位不明,培养目标模糊 |
4.2.2 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
4.2.3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全面 |
4.2.4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
4.2.5 建材建设滞后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特征 |
5.1 美国编辑出版教育(以纽约大学、佩斯大学为例) |
5.1.1 美国编辑出版教育现状 |
5.1.2 美国编辑出版教育特征分析 |
5.2 英国编辑出版教育(以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为例) |
5.2.1 英国编辑出版教育现状 |
5.2.2 英国编辑出版教育特征分析 |
5.3 日本编辑出版教育 |
5.3.1 日本编辑出版教育现状 |
5.3.2 日本编辑出版教育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举措 |
6.1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合理调整培养方案 |
6.2 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
6.2.1 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设置应体现学科规范性 |
6.2.2 必修课、选修课比例调配需趋向合理 |
6.3 重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
6.3.1 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
6.3.2 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
6.3.3 拓展其他类型实践平台 |
6.4 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产学研”联动机制 |
6.4.1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
6.4.2 校企共享优势资源 |
6.4.3 校企共建实验室,创办现代教学工厂 |
6.5 优化师资队伍,丰富教学方法 |
6.5.1 建设“双跨”、“双师”型师资队伍 |
6.5.2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
6.6 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交流 |
6.6.1 与国内外高水平专业院校合作办学 |
6.6.2 互派教师进行访问、交流 |
6.7 重视教材建设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展望 |
7.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再议新闻摄影中的“组织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政务微信“软文”化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J]. 张放,杨颖,吴林蔚. 新闻界, 2020(01)
- [3]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D]. 侯力铁. 吉林大学, 2019(10)
- [4]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成人儿童化行为背后的意义生产 ——以对小猪佩奇的消费为例[D]. 秦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北洋官报》研究[D]. 都海虹. 河北大学, 2018(08)
- [7]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8]媒介传播中的新闻摄影视觉语言效果研究[D]. 张蓓蕾.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9]延安时期中共报刊群众路线实践研究[D]. 张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富雅青.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