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实杂交玉米生长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密实杂交玉米生长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一、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虎[1](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朱怡[2](2005)在《贵州省玉米生产技术措施应用与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在我省现有玉米生产基础上,以我省不同生态玉米(黔西玉米区:毕节、六盘水:黔西南玉米区:黔西南的大部分县;黔中及黔北玉米区:包括遵义市、黔南大部分、安顺市、贵阳市等)为研究区域,以各地的玉米生产主体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以及近几年我省玉米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的情况,采用AHP法,对影响产量的不同栽培技术:品种、育苗方式、施肥技术、规范化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五个因子进行产量贡献分析研究,筛选出不同目标产量下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 分析结果表明:1、在指标层排序中,各项技术对产量的影响排序为施肥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品种、合理密植、育苗移栽,影响最小的是病虫害防治。2、对产量提高:从低产变中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品种,品种的更新更换,大幅度地提高单产水平。尤其在80年代,我省杂交玉米的推广应用,使全省杂交玉米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玉米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由中产变高产,施肥技术措施、品种、合理密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即一个有一定产量潜力的品种,在大田生产要有合理的密度,通过施肥技术措施,可以提高产量水平。要实现高产到超高产水平,施肥技术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传统的“一炮轰”施肥方式,使玉米后期生长养分不足,早衰等,通过改变施肥配比,N、P、K配合施用,增施穗粒肥,保证玉米生长后期的养分供应,可达到超高产水平。同时,要选择具有高产潜力耐密植,单株生产力高,后期吸肥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兼顾土壤肥力的改善,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 通过研究结果看出: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因子对产量的贡献率不同,影响产量最大的因子即为在该产量水平下的不可替代的技术。该研究对我省玉米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王冲[3](2016)在《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在普通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筛选出在产量、品质、抗性、农艺性状等方面表现都优良的组合,本文以华农866、锦华50、德育977、吉农大688等近几年来通过国家审定并适合在天津春玉米区种植的3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结合国家玉米品种推荐审定标准,构建出了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对组配的149个新组合进行了评价。本文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国家玉米品种推荐审定标准,构建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产量、抗性、品质、农艺性状和生育期共5个;二级指标包括抗倒性、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外观品质、株型、植株高度、穗位高度、茎秆强度、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成株叶片数、空秆率、雄穗表现和苞叶长短共16个;三级指标包括倒伏率、倒折率、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抗叶斑病、抗玉米螟、容重、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酸含量、赖氨酸含量、果穗形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粒型、果穗整齐度共18个。具体如下:一级指标:产量≥650kg/667m2或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5%;品质优良;抗逆性强;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好;生育期适中(120天左右)。二级指标:各营养成分含量高;外观品质优良;商品品质好;抗倒性、抗病性和抗虫性强;抗旱或较抗旱;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植株高度适中(192-251cm);植株穗位高度适中(59-114cm);无空秆;茎秆强度强或中等;成熟后籽粒含水量低、脱水速率快;雄穗分枝少、花药花粉量足;苞叶长度适当。三级指标:倒伏倒折率之和≤8%;丝黑穗病发病率≤3%;茎腐病发病率为0;瘤黑粉病发病率为0;无叶斑病;玉米螟发病率为0;粗淀粉含量≥69%;粗蛋白含量≥8.0%;粗脂肪含量≥3.0%;赖氨酸含量≥0.40%;容重≥660g/L;筒形果穗;穗长≥17cm;秃尖长<1cm;马齿型或半马齿型籽粒;果穗整齐度一致;无虫咬伤。本研究在对2014年组配的149个新组合的产量、品质、抗性、农艺性状和生育期等性状调查测定的基础上,用上述构建的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了评价,最终筛选出优良组合16个。

佟屏亚[4](2002)在《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史略(1979-2000)》文中认为

朱新洲,尹新娥[5](1991)在《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文中提出 随着紧凑型杂交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为因地制宜,及时准确地指导大面积生产,促进传统种植方式向三高优化模式栽培转化,我们从1985年杂交玉米春播开始,连续进行了5年多的生育观察;近两年又对新引进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掖单4号、6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直至18号新组合,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种。在试种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6](2017)在《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全球也是中国第一大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增地减、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玉米栽培学科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此重要历史关头,回顾中国玉米栽培研究历程和科技进展,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表明,经过60年不懈努力,玉米栽培研究的目标已由产量为主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多目标协同发展,研究内容不断拓宽与深入,形成了具有显着中国特色的玉米栽培科学与技术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玉米栽培研究进入黄金发展期,在栽培理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围绕未来玉米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依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仍将是未来玉米栽培研究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今后20年重点研究的方向与任务:一是继续探索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及突破技术途径,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围绕籽粒生产效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增强玉米市场竞争力;适度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等,促进玉米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抗逆、减灾、稳产理论和技术研究,实施保护性耕作,实现玉米可持续生产;四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栽培技术研究,实现玉米精准生产与管理;五是强化栽培学科基础研究,玉米设计栽培,夯实玉米科技研究和生产发展基础。

李世金,张强,李中华,孙长春,赵相仁,白文华[7](1994)在《紧凑型杂交玉米的生育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我州现行杂交玉米主栽组合及接替组合,连续三年在不同海拔区段进行苗情观察试验,通过与山东研究结果对比,研究了我州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结果表明:我州玉米叶片数、伸长节间数比山东减少,州内随海拔的增高而增产,根层减少,不同海拔无差异,不同组合有差异,拔节叶龄期和灌浆历期提前,叶片功能期缩短,叶向值随海拔增高而减小;全株叶角度比山东小,穗位以上叶角度大,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单株总叶面积缩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生育期低海拔比山东缩短,中海拔和高海拔延长,沿海拔的增高及播期的提前而延长;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由于有效积温与籽粒形成温度的环境因素,中海拔产量高于低海拔和高海拔。

丁希武,吕正文,高玉凤,韩万双[8](1997)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紧凑型玉米增产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4~1995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地研究了紧凑型和平展型两个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密度、肥力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呈显着正相关,干物质积累前期不同密度差异较大,后期干物质积累有相互接近的趋势。紧凑型玉米增产原因是光合势大、光能利用率高、穗数每公顷增加9335穗、穗粒数增加1748%、但百粒重减少1140%。

张宇[9](2009)在《辽宁省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和区试设置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玉米育种和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辽宁省育成及推广的品种中,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三类品种并存。在提高产量的诸多途径中,通过增加密度使群体增产已逐渐被大多数育种家和广大农民所接受。但就辽宁省而言,在不同生态地区选用什么样的品种和相应的种植密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产量潜力,各类品种的区域试验密度如何设置等问题尚缺乏试验依据。本试验于2006年和2007年在辽宁省沈阳、铁岭、朝阳、大连和丹东等五个不同生态地区连续进行两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选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三个不同株型的代表性品种,平展型品种连玉16、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和紧凑型品种郑单958,每个品种设置六种密度。通过统计分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品种间、密度间及品种与密度互作的产量分析比较,获得各个试点适宜种植的品种与密度。(1)沈阳试点三种不同株型品种的共同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品种选用以郑单958为代表的紧凑型品种为主,适宜种植为4500-5000株/667m2;以平展型品种连玉16和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为辅,其适宜种植分别为3200-4500株/667m2和3800-5000株/667m2。(2)铁岭试点三种不同株型品种的共同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4500株/667m2;首选品种是以郑单958为代表的紧凑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3800-5000株/667m2;其次是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和平展型品种连玉16,各自的适宜密度分别为3800-4500株/667m2和2600-3200株/667m2。(3)朝阳试点适宜种植的品种仍然是以郑单958为代表的紧凑型品种为主,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4500株/667m2;其次是半紧凑型品种丹玉39和平展型品种连玉16,各自的适宜密度分别为2600-3200株/667m2和2600株/667m2。三个品种共同的适宜密度为3800-4500株/667m2;(4)大连试点三个品种共同的适宜密度为2600-3800株/667m2;品种选用以丹玉39为代表的半紧凑型品种为主,同时也可大面积推广以连玉16为代表的平展型品种和以郑单958为代表的紧凑型品种,它们各自的适宜密度分别为3800株/667m2、2200-2600株/667m2和3800-4500株/667m2。(5)丹东试点三个品种共同的适宜密度为3200-4500株/667m2;首选品种也是以郑单958为代表的紧凑型品种,其次是以丹玉39为代表的半紧凑型品种和以连玉16为代表的平展型品种,它们各自的适宜密度分别为3800-5000株/667m2、3200-3800株/667m2和2600-3800株/667m2。2.通过对三个不同株型品种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密度下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提出了省级区域试验的设置方法。三个品种在辽宁省同一熟期组不同生态地区的共同适宜密度分别是,平展型品种连玉16为3200株/667m2;半紧凑品种丹玉39为3800株/667m2;紧凑型品种郑单958为4500株/667m2。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三种不同株型(耐密性)品种共同的适宜密度为3200株/667m2、3800株/667m2和4500株/667m2,其中3800株/667m2密度的高产和稳产性的综合表现最佳。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在辽宁省玉米新品种选育程序中,品种比较试验可采用3800株/667m2的密度对不同株型或耐密性的品种进行统一评价。在省级预备试验中,可采用3800株/667m2的统一密度对参试品种进行初选,然后对进入区域试验的品种,再根据育种者提供的资料分成平展型(不耐密植型)、半紧凑型(中度耐密型)和紧凑型(耐密植型)分别按3200株/667m2、3800株/667m2和4500株/667m2的密度进行分组试验。3.通过产量、品质和其它农艺性状的比较,阐明了三个不同株型品种的相对差异。(1)以连玉16为代表的平展型品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为生育期较长,叶片数较多,持绿性较差,株高、穗位高偏高,果穗着生位置偏高;果穗较大,穗粒数多,百粒重较大。在各个密度下有效穗数少,总粒数较少。籽粒粗脂肪含量较高。以丹玉39为代表的半紧凑型品种表现为生育期适中,叶片数适中,持绿性适中,株高、穗位高适中,果穗着生位置适中;果穗较大,穗粒数较多,百粒重高。在各个密度下有效穗数居于中等水平,总粒数同样居于中等水平。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和籽粒赖氨酸含量较高。以郑单958为代表的紧凑型品种表现为生育期较短,叶片数适中,持绿性好,株高、穗位高适中,果穗着生位置适中;郑单958的果穗较小,穗粒数少,百粒重小。在各个密度处理下有效穗数多,总粒数多。籽粒粗淀粉含量和籽粒容重较高。(2)籽粒品质性状的研究表明,玉米在辽中北地区种植对提高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有利,以提高蛋白质含量为生产目的的玉米品种适宜在沈阳和铁岭两地种植;朝阳、大连和丹东试点玉米淀粉含量较高,辽西地区、辽南地区和辽东南地区适宜生产高淀粉玉米。种植高油玉米可以选择朝阳和丹东地区。本文在进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时,在二因素裂区的基础上,将年份和地点视为两个因素,尝试了进行四因素裂区分析的方法,此方法鲜有人使用;根据不同株型和生态条件进行品种密度和品质布局的研究方法,也不多见。本文通过对不同株型品种适宜密度的研究为辽宁省玉米品种布局提出了新的观点,同时也为辽宁省玉米区域试验密度的设置和品种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石德杨[10](2016)在《高产夏玉米密植效应与耐密机理研究及其氮素调控》文中认为增加种植密度是当代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高密度下获得高产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单株产量降低、倒伏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选用耐密型品种可有效降低高密度种植带来的负面效应。本试验于2014-201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玉米科技创新中心及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郑单958(ZD958)及稀植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D981)为试验材料,设置52 500株/ha(D1)及82 500株/ha(D2)两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耐密型夏玉米品种形态学、生理学及差异蛋白质组学特性对增密的差异响应,确定耐密植品种的耐密机理;在此基础上设置0,180及360kg/ha三个施氮量,研究施氮量对高密度下各指标的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增密可以提高两品种子粒产量,但增产幅度不同。2014年及2015年ZD958分别增产33.7%及33.1,而LD981仅增产3.2%及4.9%。增加种植密度两品种穗粒数、千粒重均降低,但千粒重降低幅度较低,说明密度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影响籽粒库容;高密度下两品种籽粒库容差异不显着。因此,倒伏率较高,收获穗数是较低是LD981增产不显着的主要原因。高密度条件下,施用氮肥可以通过提高夏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及公顷穗数,增加子粒产量。增密及施氮均显着提高两品种收获期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高密度下两品种干物重差异不显着,LD981收获指数较低也是其子粒产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2.种植密度及施氮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基部第三茎节长度,并显着降低夏玉米茎粗、茎秆穿刺强度、弯曲性能、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鞘细胞厚度、维管束数目。这些指标的变化导致高密度下倒伏率的升高,以2014年为例,高密度下LD981及ZD958倒伏率分别为42.8%及14.6。与LD981比较发现,ZD958株高、穗位高较低、茎秆穿刺强度及弯曲性能高、维管束细胞数目多,且受密度影响较小是其在高密度下倒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施用氮肥可以显着改善夏玉米茎秆质量,减少倒伏率。另外,经过逐步回归分析,穗位高及硬皮组织厚度是制约玉米茎秆倒伏的关键因素。3.种植密度及施氮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高密度条件下,两品种叶面积指数显着升高、冠层透光率降低,可以显着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酶活性显着降低,说明高密度下容易造成群体内光分布不合理,单株光合性能降低;高密度条件下,适当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夏玉米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酶活性,改善植株光合性能。LD981底层透光率过低,株间郁闭,叶片衰老速度快,并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光合酶活性较低是其在高密度下光合性能较低、增产不显着的重要原因之一。4.种植密度及施氮对夏玉米不同器官13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增加种植密度显着影响13C同化物分配在不同器官分配。吐丝期13C同化物主要分配在茎鞘中,但高密度条件下,13C同化物向茎鞘转运比例减少,且LD981降低幅度较大;适当施氮显着提高13C同化物向各器官转运。随灌浆期的推进,13C同化物逐渐向子粒中转运,增密降低收获期子粒中13C同化物分配比例。5.种植密度及施氮对夏玉米碳氮比及氮素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增密显着降低叶片碳氮代谢酶活性,高密度下,施氮显着降低两品种碳氮比。高密度条件下,两品种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显着升高,较高的转运率是LD981高密度下衰老速度较快的的重要原因;适当施用氮肥尽管氮素转运量显着增加,但转运率减低;增密显着提高两品种氮肥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施氮显着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6.种植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ZD958根系受密度影响较小,高密度下,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根量、根长、根系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且高值持续期长,生育后期衰老缓慢,保证了植株对氮素吸收;根系大小不是影响氮素吸收的限制因素,植株吸氮量同时受地上部生长需求所调控;高密度下ZD958籽粒库容较高、库调节能力较强,使其氮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显着高于LD981的主要原因。7.种植密度对穗位叶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高密度下,夏玉米穗位叶差异蛋白质表达按主要功能可分为光合作用,代谢,胁迫与防御及蛋白合成、组装、降解相关蛋白,LD981受密度影响差异表达的蛋白点显着高于ZD958;两品种均受密度影响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点有12个,功能涉及光合磷酸化、卡尔文循环、C4途径、糖酵解、氮同化及逆境胁迫响应等生理过程;高密度下两品种光合磷酸化、卡尔文循环、C4途径、糖酵解、氮同化相关蛋白表达丰度均显着下调,与高密度下光合性能、碳氮代谢均显着降低结果一致;逆境胁迫响应相关蛋白在高密度下表达丰度上调,减少增密对玉米植株造成的损害;同时高密度下,ZD958各类蛋白表达丰度均显着高于LD981,可能是其耐密植的分子学基础。

二、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贵州省玉米生产技术措施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1 立题依据和背景
        1.1 立题依据
        1.2 立题背景
        1.2.1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1.2.2 中国玉米生产概述及生产技术
        1.2.2.1 生产现状
        1.2.2.2 消费情况
        1.2.2.3 贸易情况
        1.2.2.4 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1.2.2.5 玉米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1.2.3 贵州玉米生产概述
        1.2.4 贵州自然生态条件和玉米生产现状
        1.2.4.1 贵州自然生态条件
        1.2.4.2 贵州玉米生产现状
二、材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与收集
        1.1 历史资料收集
        1.2 问卷调查
        1.3 试验验证
        1.4 原始资料的收集与统计
    2 分析方法
        2.1 趋势产量计算
        2.2 层次分析法
        2.3 最小因子理论应用评价
        2.4 综合指标体系评价
三、结果与分析
    1 玉米栽培各项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1 杂交玉米的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1.1 紧凑型玉米的技术原理
        1.1.2 高产栽培中紧凑型玉米应用情况
        1.2 施肥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2.1 施肥技术原理
        1.2.2 施肥技术应用情况
        1.3 合理密植的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3.1 密植的技术原理
        1.3.2 合理密植的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
        1.4 育苗移栽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4.1 育苗移栽技术原理
        1.4.2 育苗移栽技术应用情况
        1.5 地膜覆盖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5.1 地膜覆盖技术原理
        1.5.2 技术应用情况
        1.6 包衣种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1.6.1 包衣种技术的原理
        1.6.2 包衣种技术的应用情况
        1.7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及应用情况
        1.7.1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1.7.2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情况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评价
        2.1 玉米产量潜力
        2.2 玉米产量趋势的计算
        2.3 玉米栽培技术的AHP应用评价
        2.3.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
        2.3.2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项技术进步贡献率
        2.3.2.1 建立层次结构图
        2.3.2.2 构建判断矩阵
        2.4 结果层次排序
        2.4.1 玉米新技术指标层排序
        2.4.2 玉米新技术指标层总排序
    3 玉米新技术应用的综合评价
    4 玉米栽培技术应用的最小因子评价
四、结果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3 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
致谢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3)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玉米育种的历史与现状
        1.1.1 玉米育种历史
        1.1.2 玉米育种现状
    1.2 玉米高产稳产育种
    1.3 玉米抗性的研究
        1.3.1 丝黑穗病
        1.3.2 茎腐病
        1.3.3 瘤黑粉病
        1.3.4 叶斑病
        1.3.5 玉米螟
        1.3.6 抗旱性
    1.4 玉米品质的研究
        1.4.1 营养品质
        1.4.2 商品品质
        1.4.3 外观品质
    1.5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1.6 玉米新组合评价筛选的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 本研究的整体思路
第二章 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产量指标的确定
        2.2.2 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品质指标的确定
        2.2.3 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抗性指标的确定
        2.2.4 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农艺性状指标的确定
        2.2.5 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生育期的确定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性的评价
        3.2.2 产量的评价
        3.2.3 品质的评价
        3.2.4 农艺性状的评价
        3.2.5 生育期的评价
    3.3 结论与讨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4)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史略(1979-2000)(论文提纲范文)

联产承包制促进农民科学种田
组织建专家组和开展“丰收计划”活动
确立玉米在饲料中的主导地位
发展玉米生产几项重要技术
    一是紧凑型玉米的推广。
    二是覆膜栽培面积的扩大
    三是旱作玉米技术的发展
两作复种吨粮田大面积出现
    1.新疆的南疆地区百万亩小麦玉米两作套种亩产吨粮。
    2.西北地区春小麦、春玉米两作带田亩产吨粮。
    3.南方地区玉米、水稻两作亩产吨粮。
    4.西南地区旱地三熟制亩产吨粮。
建立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
玉米生产格局和地区技术差异

(6)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栽培学科60年发展回顾
2 近年玉米栽培学科取得的重要进展
    2.1 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高产纪录不断刷新
    2.2 玉米资源高效利用与抗逆减灾栽培研究不断深入, 栽培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2.3 创新了一批栽培关键技术, 构筑起中国玉米生产的主体技术
    2.4 集成创新栽培关键技术, 提升玉米大面积生产整体水平
    2.5 重视玉米栽培学科基础研究, 探索栽培技术推广新模式
3 未来作物生产科技需求与玉米栽培学科发展战略
    3.1 探索玉米产量潜力突破途径, 创新高产技术, 持续提高单产水平
    3.2 转变生产方式, 以提高籽粒生产效率、促进多元化发展为目标, 提升玉米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3.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开展抗逆减灾稳产理论和技术研究, 实现玉米可持续生产
    3.4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智能化栽培研究, 实现玉米精准生产与管理
    3.5 强化栽培学科基础研究, 开展跨区域多点联合定位试验, 夯实玉米科技研究和生产发展基础

(9)辽宁省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和区试设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辽宁省的自然条件
    1.2 辽宁省玉米的种植历史
        1.2.1 种植面积
        1.2.2 品种的更替
        1.2.3 种植密度
        1.2.4 玉米产量
    1.3 辽宁省玉米产业区划
        1.3.1 最适宜区
        1.3.2 适宜区
        1.3.3 次适宜区
        1.3.4 不适宜区
    1.4 玉米株型
        1.4.1 玉米株型的发展历史
        1.4.2 株型及其分类
        1.4.3 株型与性状的关系
    1.5 玉米种植密度的发展概况
        1.5.1 穗部性状与密度
        1.5.2 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
    1.6 种植密度与玉米品质
        1.6.1 密度与玉米子粒含水量
        1.6.2 密度与子粒蛋白质含量
        1.6.3 密度与子粒脂肪含量
        1.6.4 密度与子粒淀粉含量
    1.7 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的材料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田间指标测定和室内考种
        2.2.1 田间测定项目和室内考种项目
        2.2.2 室内外调查项目的标准
    2.3 Francis和Kannenberg模型
第三章 沈阳试点品种适宜密度和农艺性状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品种和密度的产量比较
        3.1.2 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3.1.3 气象因素的比较
        3.1.4 品种生育期的比较
        3.1.5 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3.1.6 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分析
        3.1.7 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3.2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铁岭试点品种适宜密度和农艺性状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品种和密度的产量比较
        4.1.2 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4.1.3 气象因素的比较
        4.1.4 品种生育期的比较
        4.1.5 品种株型性状的分析
        4.1.6 品种穗部性状的分析
        4.1.7 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4.2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朝阳试点品种适宜密度和农艺性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品种和密度的产量比较
        5.1.2 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5.1.3 气象因素的比较
        5.1.4 品种生育期的比较
        5.1.5 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5.1.6 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分析
        5.1.7 朝阳试点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5.2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大连试点品种适宜密度和农艺性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品种和密度的产量比较
        6.1.2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6.1.3 气象因素的比较
        6.1.4 品种生育期的比较
        6.1.5 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6.1.6 品种穗部性状的分析
        6.1.7 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6.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丹东试点的产量和农艺性状
    7.1 结果与分析
        7.1.1 不同品种和密度的产量比较
        7.1.2 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7.1.3 气象因素的比较
        7.1.4 品种生育期的分析
        7.1.5 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7.1.6 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分析
        7.1.7 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7.2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产量的全省综合比较
    8.1 结果与分析
        8.1.1 产量的联合方差分析
        8.1.2 地点间的产量比较
        8.1.3 品种间的产量比较
        8.1.4 密度间的产量比较
        8.1.5 年份与地点的互作分析
        8.1.6 年份与品种的互作分析
        8.1.7 年份与密度互作分析
        8.1.8 地点与品种互作分析
        8.1.9 地点与密度互作分析
        8.1.10 品种与密度互作分析
    8.2 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稳定性分析
        8.2.1 连玉16
        8.2.2 丹玉39
        8.2.3 郑单958
        8.2.4 三个品种综合分析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不同株型品种农艺性状的全省综合比较
    9.1 结果与分析
        9.1.1 生育期的比较
        9.1.2 株型性状的比较
        9.1.3 辽宁省不同株型品种穗部性状的比较
        9.1.4 辽宁省不同株型品质性状的比较
        9.1.5 地点间气象因素的比较及气象因素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9.1.6 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9.1.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与密度的关系
    9.2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10.1 三种不同株型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相对表现
    10.2 辽宁省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密度和品质布局与区试设置
        10.2.1 辽中北地区
        10.2.2 辽西地区
        10.2.3 辽南地区
        10.2.4 辽东南地区
        10.2.5 省级品种区域试验的设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10)高产夏玉米密植效应与耐密机理研究及其氮素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耐密性
        1.2.1.1 耐密型品种与耐密性的概念
        1.2.1.2 耐密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1.2.2 玉米耐密性与株型性状
        1.2.2.1 叶型
        1.2.2.2 茎型
        1.2.2.3 穗型
        1.2.2.4 根型
        1.2.3 玉米耐密性与玉米生理特性
        1.2.3.1 玉米耐密性与碳代谢
        1.2.3.2 玉米耐密性与氮代谢
        1.2.4 玉米耐密性与差异蛋白组分
        1.2.4.1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
        1.2.4.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1.2.4.3 玉米蛋白质组学研究
        1.2.5 玉米耐密性与籽粒产量与构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和收获指数
        2.3.2 植株性状和茎秆形态结构
        2.3.3 茎秆机械强度
        2.3.3.1 硬皮穿刺强度
        2.3.3.2 茎秆弯曲性能
        2.3.4 群体透光率
        2.3.5 穗位叶净光合速率
        2.3.6 根系生长发育
        2.3.6.1 取样方法
        2.3.6.2 根系相关指标的测定
        2.3.7 氮素含量测定及氮效率计算
        2.3.8 ~(13)C与~(15)N峰度值测定
        2.3.8.1 不同器官~(13)C同化物
        2.3.9 碳、氮代谢酶活性
        2.3.10 叶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2.3.10.1 蛋白质样品制备
        2.3.10.2 水化与等电聚焦
        2.3.10.3 IPG胶条的平衡
        2.3.10.4 SDS一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SDS-Page)
        2.3.10.5 考马斯亮蓝染色
        2.3.10.6 蛋白凝胶成像与分析
        2.3.10.7 蛋白点的质谱分析
        2.3.10.8 蛋白数据库的搜索鉴定
    2.4 数据分析
3.结果分析
    3.1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1 子粒产量
        3.1.2 产量构成因素
        3.1.3 群体干物质积累
        3.1.4 完熟期干物质分配
    3.2 种植密度及施氮对夏玉米抗倒伏相关指标的影响
        3.2.1 倒伏率
        3.2.2 株高、穗位高及穗位系数
        3.2.3 夏玉米茎秆基部第3节间形态
        3.2.4 茎秆机械性能
        3.2.5 茎秆解剖结构
        3.2.6 相关性分析
        3.2.7 逐步回归分析
    3.3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叶面积指数
        3.3.2 冠层透光率
        3.3.3 叶绿素含量
        3.3.4 穗位叶净光合速率
        3.3.5 光合酶活性
        3.3.5.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
        3.3.5.2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
    3.4 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比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4.1 吐丝期及完熟期不同器官~(13)C同化物分配
        3.4.2 吐丝期叶片及茎鞘碳氮比
        3.4.3 完熟期叶片及茎鞘碳氮比
        3.4.4 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3.4.5 氮素转运效率
        3.4.6 氮代谢酶活性
        3.4.6.1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3.4.6.2 谷氨酸合成酶(GOGAT)
        3.4.6.3 谷氨酸脱氢酶(GDH)
    3.5 根系生长及~(15)N吸收
        3.5.1 根系生物量
        3.5.2 根冠比
        3.5.3 总根长及根长密度
        3.5.4 不同土层根长密度分布
        3.5.5 总根系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
        3.5.6 不同土层吸收面积占总吸收面积比例
        3.5.7 不同土层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占活跃吸收面积比例
        3.5.8 肥料氮与土壤氮吸收
    3.6 增密对不同耐密型夏玉米穗位叶蛋白质组学特性的影响
        3.6.1 增密对ZD958花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3.6.1.1 增密对ZD958花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结果分析
        3.6.2 增密对LD981花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3.6.2.1 增密对ZD958花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结果分析
        3.6.2.2 主要功能分类
        3.6.3 密度相关蛋白
        3.6.3.1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
        3.6.3.2 代谢相关蛋白
        3.6.3.3 胁迫与防御相关蛋白
4 讨论
    4.1 增密及施氮对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 增密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影响
    4.3 增密及施氮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4.4 增密及施氮对夏玉米碳氮比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5 增密对夏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4.6 增密夏玉米穗位叶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4.6.1 光合作用相关蛋白
        4.6.2 代谢相关蛋白
        4.6.3 逆境胁迫响应蛋白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2]贵州省玉米生产技术措施应用与分析[D]. 朱怡. 贵州大学, 2005(12)
  • [3]普通玉米新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王冲. 天津农学院, 2016(10)
  • [4]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史略(1979-2000)[J]. 佟屏亚. 农业考古, 2002(03)
  • [5]紧凑型杂交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朱新洲,尹新娥. 湖北农业科学, 1991(01)
  • [6]中国玉米栽培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少昆,赵久然,董树亭,赵明,李潮海,崔彦宏,刘永红,高聚林,薛吉全,王立春,王璞,陆卫平,王俊河,杨祁峰,王子明. 中国农业科学, 2017(11)
  • [7]紧凑型杂交玉米的生育规律研究[J]. 李世金,张强,李中华,孙长春,赵相仁,白文华. 耕作与栽培, 1994(05)
  • [8]不同栽培条件下紧凑型玉米增产机理的研究[J]. 丁希武,吕正文,高玉凤,韩万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7(04)
  • [9]辽宁省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和区试设置的研究[D]. 张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10]高产夏玉米密植效应与耐密机理研究及其氮素调控[D]. 石德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密实杂交玉米生长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