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师范性(论文文献综述)
金绩磊[1](2021)在《东北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乔安洁[2](2021)在《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研究 ——以六所高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本文关注焦点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群体,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探究。以学生作为研究主体,力图直观呈现出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场景,在了解民国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可以通过他们的学习活动得以窥见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认真汲取与总结民国高等师范师范教育的丰富经验,以便为当今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提供些许历史借鉴。绪论部分探讨了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对相关概念做了介绍,同时介绍国内外学生生活史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六所高师办学概况及师范生招生选拔情况”,分别论述了六所高师办学以及发展概况,并对其招生选拔情况做了相关介绍。第二章“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堂学习生活”,学生“学”与教师“教”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生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使高等师范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颇具意义,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和素养得到了较为直接的提升。第三章“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外学习生活”,主要包括图书馆自主学习,外出修学旅行与实习,以及各种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学生走出课堂,迈出校园,紧密融合于社会发展中。在图书馆扩展课堂知识的不足,外出修学旅行与实习提升了实践能力,各种学术报告等其他活动增广见闻和丰富思想,使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第四章“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及当今启示”,通过对民国时期高等师范生学生生活的梳理,总结出有三方面的特征,即多样化的知识学习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以自主性为主的学习动机。基于以上特征,认为当今高等师范教育以及师范生学习要注重普通文化课程,激发学习的动机,加强教育实践能力和拓展知识获取的渠道。
刘静芳[3](2021)在《“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艺体类课程设置研究 ——以Q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专业为例》文中提出鉴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全科化趋势以及我国农村小学结构性师资短缺的现实,培养具有全科素质的小学教师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艺体类素质是全科教师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体类课程是提高全科教师艺体类素养不可缺少的课程群。在全科教师培养的背景之下,科学合理的构建艺体类课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小学全科教师”和“课程设置”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选取了一所开办小学教育全科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以实践性课程理论和综合课程理论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其艺体类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分析该高校艺体类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及不足之处,提出优化艺体类课程设置的建议。研究发现,Q师范大学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艺体类课程设置具有培养目标注重学科整合、课程结构呈现模块化、课程内容与小学教学紧密联系等特色。同时,由于课程设置参与人员结构相对单一、艺体类课程师资力量的局限、分科课程长期的影响以及多个学院共同培养等因素交叉影响,导致艺体类课程目标缺少“师范性”、目标间缺乏整合、与培养方案耦合不畅,课程结构出现理论和实践比例失调、必修与选修失衡、课时安排失配,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交融性、特色性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应采用“集体审议”的方式;在课程目标上,应凸显课程目标的师范性和整合性、增强目标之间的耦合性;在课程结构上,建立“全程全景”的艺体类实践课程结构、协调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调整艺体类课程的课时安排;在课程内容上,丰富教学的实践性内容、全息浸透综合课程理念、丰富课程内容的特色性;在课程设置的支持条件上,构建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和完善艺体类硬件设备。
古盼辰[4](2020)在《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教育改革事业也不断得到深化,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关注的重点问题,教师质量对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教育问题也成为业界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体育教师教育质量问题对于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决定性作用也在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体育教师教育课程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教育质量评估需要亟待加强等。美国作为体育强国和体育大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被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完善,其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回顾,从体育教师教育理念、体育教师教育相关政策、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并从中找出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改革的启示。结论:(1)“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是指在对体育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的一体化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办事规程、行动准则、思想理念等,且国家政策法规的强制性和约束性也应该作为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一部分。(2)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以教育理念为划分依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注重教师学术研究水平提升阶段(1945-1956年)、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阶段(1966-1993)、注重教师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阶段(1994至今)。(3)注重教师学术研究水平提升阶段教育理念的形成主要受苏联军事科技发展、青少年体质下降和体育教师数量缺口导致的质量下降等因素影响,该阶段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师教育机构由师范学院为主转型为由综合性大学为主;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以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学科为主;体育教师教育质量的认证依托于对教师教育机构水平认证中进行。(4)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阶段教育理念的形成主要受日益暴露的青少年社会问题、实用主义思想下能力本位的出现和体育教师教育内部问题的日益凸显等因素影响,该阶段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师教育学制由4年增加为5-6年;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在增加人文类课程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育教师教育质量认证主要在教师教育质量认证的发展中实现,但缺乏专门的体育认证制度。(5)注重教师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阶段教育理念的形成主要受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持续受到关注、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教育提出新要求以及建构主义思想要求体育教师教育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等因素影响,该阶段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职前体育教师国家标准的确立促进体育教师教育进入标准引领时代;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在公共类与专业类、必修与选修、教育类与体育类等多方面融合中展现体系化;体育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工具和优异体育教师认证标准加强对体育教师教育质量的评估。(6)对我国的启示:(1)加强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政策导向性;(2)重视时代发展对体育教师的需求;(3)科学制定体育教师教育标准;(4)完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5)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6)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的连续性。
王孟[5](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师改大”运动即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掀起的一场旨在将高等师范学校通过改组、合并或升格的形式转型为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运动。这是一场深受国外师范教育思想变革影响的运动,也是我国师范教育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师范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垄断地位,开始实现师范学校和综合大学参与师资培养的开放型模式。本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高等师范学校转型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综合大学、合并或升格为师范大学的转型形式为切入点,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尾声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改大历程的考察,呈现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态势,概括总结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民国“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分别从“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本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高师改大”运动的背景,通过对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以及国内外师范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梳理总结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教育背景。第二部分以“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兴起、展开与尾声三个方面。兴起部分为运动发生的思想酝酿过程与制度落实过程;展开以民国时期全国独立设置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例逐一论述;尾声介绍“高师改大”运动的消退和结果。第三部分探讨“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作为一次教育改革运动,“高师改大”运动的发生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与高等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张超[6](2020)在《廖世承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1897年盛宣怀在南洋公学中设立师范院,标志着我国现代师范教育的开始。到如今,我国的师范教育发展已有一百余年。在这期间,我国的师范教育历经多次起伏波折,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师范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史鉴使人明智。廖世承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着名的教育家、大学校长,其一生投入教育事业,曾先后任国立师范学院、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校长(院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思考中,形成了他丰富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并留给后人宝贵的高等师范教育实践和探索经验。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今天的师范教育改革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廖世承先生的师范教育思想,结合他的师范教育实践,力图从中去探寻他关于师范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思考与认识,进而为当今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一些有参考性的思考和建议。本论文在对廖世承先生的教育生涯及其影响进行挖掘的基础上,从廖世承师范教育思想及其本质、师范教育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师范教育的师资思想和实践三大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廖世承先生的思想和实践对今日师范教育的现实启示。从具体内容看,廖世承先生从教育与战争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国家的强盛等方面对师范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师范教育的六大使命;从师范教育的制度与年限,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师范教育招生保送,师范教育课程与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师范教育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以理想师资标准为核心,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中形成了师范教育的师资思想。通过研究廖世承先生丰富的师范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丰富我国高等教育史、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史的内容,还可以为我国新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的经验借鉴。
李秧[7](2020)在《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专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于实现专业自身发展的诉求和使命,对于实现国家设立专业的初衷和期许,对于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教育学专业的产生背景主要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苏联教育学的引进以及师范院校独立设置。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借鉴模仿阶段(1949-1956年);独立探索阶段(1957-1965年);全面停办阶段(1966-1977年);整顿调适阶段(1978-1997年);稳定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教育学专业的发展体现出从波动性向稳定性发展、从模仿性向自主性发展、从师范性向综合性发展、从独立性向开放性发展以及专业性不断增强五个特征。第二,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现状。从分布现状来说,目前教育学专业分布地区较为全面,且主要开设于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中;从培养目标来说,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从课程设置来说,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一致,又蕴含特色。第三,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目前的发展反思。目前教育学专业分布尚不合理;教育学专业地位不高;教育学培养目标定位仍不准确;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够;教育学专业对口就业率不高。第四,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学专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依据需求灵活调整,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凸显专业优势特色,提升专业普遍认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分类多元培养人才;构建系统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宋林静[8](2020)在《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范教育的改制,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迎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研究如何在变化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挖掘中师优秀的教育传统,探究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与路径。论文主要由引言、核心内容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当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及完善路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理念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二章则是从生源选拔、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几个方面探究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三章则是本研究的借鉴基础。分析了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哪些优良教育传统可为当下小学教师培养提供借鉴。第四章则是以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分析视角,以现在小学教师培养的问题为分析焦点,以在传承中创新的态度,从吸引人才志做教师、坚持孕育师范特色、培养师范生“专广融研”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参考,以期以历史营养滋润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新素养”,从而培养“兼善天下”的卓越小学教师。
胡晓珊[9](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许金凤[10](2020)在《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教育发展”作为第一国策。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事业的不断发展,越南教育界对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也逐渐提高,教师培养模式正处在不断变革之中。本研究基于对越南教师培养相关政策和实践的分析,回顾越南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主要划分为法属殖民地、国家独立至国家统一后和革新开放后至今三大历史阶段。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之下,具体梳理了法属殖民统治时期、国家独立后、北部解放时期、抗美战争时期、国家统一后、革新开放以来和进入21世纪不同时期越南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特点。进入现阶段,越南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鉴于越南传统师范院校封闭型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性问题,越南推行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开放化政策。在新时期,越南面对新的形势,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即:通过师范教育体系和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联合下的补充师范性“学士后”教师教育两条路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前培养。本文以河内国立教育大学对中小学多个学科师范生的培养为案例,结合越南2013年推出的“针对有意向成为高中教师的大学毕业生的培养计划”,分别对其中小学教师两种职前培养路径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以及结业方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探究。综观越南教师培养发展历程和当今教师培养实践现状可知,在教师培养模式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越南对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为实现“社会化、现代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教师教育目标,越南结合本国实际,不断更新其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和体系,其教师培养模式走向开放。越南的教师培养模式在适应本国教育发展需求中进行改革,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推行“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如下特性:以师范教育系统为主,以综合大学教育系统为辅;以本国教育发展需求为基,开放中坚守师范院校师范性特色;兼具师范性的综合化程度弱,走向开放化过程缓慢。越南教师培养模式在探索中求变革,其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些优势和不足。
二、关于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师范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师范性(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研究 ——以六所高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现实的呼唤 |
(二)对教育生活史研究的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学习生活 |
(二)课堂学习 |
(三)课外学习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六所高师办学概况及师范生招生选拔情况 |
一、六所高师的办学概况 |
(一)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二)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三)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 |
(四)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
二、师范生的招生选拔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堂学习生活 |
一、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
(一)倡导“自学辅导”,启发式教学理念 |
(二)选聘高水平教师,开展多样化教学 |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
(一)重视基础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师范性 |
(二)开展选修课程,重视实验教学 |
(三)重视体育活动,强健学生体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师范生课外学习生活 |
一、图书馆的学习活动 |
(一)高师图书馆概况 |
(二)图书馆中的自主学习 |
二、修学旅行与实习 |
(一)收获颇丰的修学旅行 |
(二)学以致用的教育实习 |
三、拓展视野和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 |
(一)参加学术报告与辩论 |
(二)获取校外新思想新观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特征及当今启示 |
一、师范生学习生活特征 |
(一)多样化的知识学习途径 |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
(三)以自主性为主的学习动机 |
二、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的当今启示 |
(一)注重基础课程的学习 |
(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
(三)加强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
(四)拓展知识获取的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艺体类课程设置研究 ——以Q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规定 |
(二)我国农村教育对师资的特殊需要 |
(三)全科教师素养的需求 |
(四)个人的学习经历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小学全科教师相关研究 |
(二)小学全科教师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三)小学全科教师艺体类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小学全科教师 |
(二)课程设置 |
(三)艺体类课程 |
(四)艺体类课程设置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艺体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实践性课程理论 |
二、综合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政策依据 |
一、教师教育相关政策 |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三、教育政策对课程设置的诉求 |
第二章 小学全科教师艺体类课程设置的概况审视 |
第一节 小学全科教师艺体类课程设置现状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程结构 |
四、课程内容 |
第二节 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艺体类课程设置的特色 |
一、培养目标强调学科整合 |
二、课程结构呈现模块化 |
三、课程内容与小学教学紧密联系 |
第三章 艺体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课程目标 |
一、课程目标缺乏“师范性” |
二、课程目标间缺少整合 |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方案耦合不畅 |
第二节 课程结构 |
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失调 |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设置失衡 |
三、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失配 |
第三节 课程内容 |
一、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 |
二、课程内容之间互不交融 |
三、课程内容的地域特色不明显 |
第四章 艺体类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课程设置参与人员结构相对单一 |
第二节 艺体类课程师资力量的局限 |
第三节 分科课程长期的影响 |
第四节 多个学院共同培养 |
第五章 小学全科教师艺体类课程设置的建议 |
第一节 以“集体审议”的方式设置课程 |
第二节 加强课程目标的科学化 |
一、凸显课程目标的师范性和整合性 |
二、增强目标之间的耦合性 |
第三节 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
一、建立“全程全景”实践性课程结构 |
二、协调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关系 |
三、调整艺体类课程的课时安排 |
第四节 完善艺体类课程内容 |
一、丰富教学的实践性内容 |
二、全息浸透综合课程理念 |
三、丰富课程内容的特色性 |
第五节 艺体类课程设置的支持条件 |
一、构建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
二、完善艺体类硬件设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小学教育专业艺体类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2:在校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毕业生访谈提纲 |
附录4:专业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5:艺体类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我国目前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
1.1.3 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值得借鉴之处 |
1.1.4 “二战后”时间节点的选取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历史研究法 |
2.2.3 比较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制度 |
3.1.2 体育教师教育 |
3.1.3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 |
3.2 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 |
3.2.1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注重教师学术研究水平提升阶段(1945-1965) |
3.2.2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阶段(1966-1993) |
3.2.3 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注重教师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阶段(1994至今) |
3.3 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加强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政策导向性 |
3.3.2 重视时代发展对体育教师的需求 |
3.3.3 科学制定体育教师教育标准 |
3.3.4 完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
3.3.5 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 |
3.3.6 增强体育教师教育的连续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高等师范学校转型是当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
(二)“高师改大”运动是高等师范学校转型的历史实践 |
(三)“高师改大”运动为我国高等师范学校转型实践提供启示借鉴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师改大”运动的研究 |
(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转型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一)“高师改大”运动 |
(二)“高师改大”相关概念 |
(三)高等师范学校转型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师改大”运动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师范教育变革的带动性 |
二、国内靠教育求发展的迫切性 |
第二节 运动产生的政策背景 |
一、学制改革与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要求 |
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之学校改革 |
第三节 运动产生的教育背景 |
一、师范教育的困境与“高师改大”的现实需要 |
二、“高师改大”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
第二章 “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 |
一、思想酝酿过程:“高师改大”思想的生成轨迹 |
二、制度落实过程:“高师改大”运动的制度依据 |
第二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展开 |
一、师范区划分与全国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立 |
二、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改大历程 |
三、“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尾声 |
一、“高师改大”运动的消退 |
二、“高师改大”运动的结果 |
第三章 “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影响 |
一、“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师范教育培养层次的提升 |
二、“高师改大”运动开启了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共同参与师资培养的师范教育新模式 |
三、“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
四、“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师范院校师资培养质量的提升 |
第二节 “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高师改大”运动所形成的的机构改革实践丰富了民国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 |
二、“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综合化发展 |
三、“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
结语 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廖世承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章 廖世承的教育生涯及其对师范教育思想的影响 |
2.1 求学时代 |
2.2 战前执教生涯 |
2.3 掌管国师时期 |
2.4 战后高师实践 |
第3章 廖世承对师范教育的理论思考 |
3.1 关于师范教育历史的阶段划分 |
3.2 关于师范教育作用的认识 |
3.3 关于师范教育目标和使命的思考 |
第4章 廖世承师范教育的管理思想及其实践 |
4.1 关于师范教育制度 |
4.2 关于师范学院的独立设置 |
4.3 关于师范教育招生和保送 |
4.4 关于师范教育课程思想及其实践 |
4.5 关于师范教育教学思想 |
第5章 廖世承师范教育的师资思想及其实践 |
5.1 理想师资的标准 |
5.2 严格的师资训练 |
5.3 廖世承在高师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实践 |
第6章 廖世承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
6.1 关于师范教育制度的改革 |
6.2 建立富有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
6.3 加强一流师范大学建设 |
6.4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6.5 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何谓教育学专业 |
1.1.2 教育学专业的构成要素 |
1.1.3 教育学专业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
1.1.4 教育学专业的特征 |
1.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1.2.1 教育学专业产生和发展 |
1.2.2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困境 |
1.2.3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策略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历史法 |
1.4.3 比较法 |
第二章 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 |
2.1 教育学专业的设置背景 |
2.1.1 教育人才培养需要 |
2.1.2 苏联教育学的引进 |
2.1.3 师范院校独立设置 |
2.2 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历程 |
2.2.1 借鉴模仿阶段(1949-1956年) |
2.2.2 独立探索阶段(1957-1965年) |
2.2.3 逐渐停办阶段(1966-1977年) |
2.2.4 整顿调适阶段(1978-1997年) |
2.2.5 稳定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
2.3 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特征 |
2.3.1 从波动性向稳定性发展 |
2.3.2 从模仿性向自主性发展 |
2.3.3 从师范性向综合性发展 |
2.3.4 从独立性向开放性发展 |
2.3.5 专业性不断增强 |
第三章 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现状 |
3.1 教育学专业的分布 |
3.1.1 教育学专业的地域分布 |
3.1.2 教育学专业的院校分布 |
3.2 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
3.3 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
第四章 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目前发展的反思 |
4.1 教育学专业分布尚不均衡 |
4.2 教育学专业的地位不高 |
4.3 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仍不准确 |
4.4 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够 |
4.5 教育学专业的对口就业率还不高 |
第五章 教育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5.1 依据需求灵活调整,合理调整专业布局 |
5.2 凸显专业优势特色,提升专业普遍认同 |
5.3 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分类多元培养人才 |
5.4 构建系统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5.5 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全国开设“教育学专业”情况 |
附录二 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八所院校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 |
2. 教师质量卓越发展的现实诉求 |
3. 学习机缘和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1. 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
2. 关于中师教育的研究 |
3. 现有研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访谈法 |
一、 卓越小学教师的“源”与“析” |
(一) 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变革 |
1. 培养层次:由“中师”到“高师” |
2. 培养目标:由“合格”到“卓越” |
3. 培养理念:由“阶段性”到“终身化” |
(二) 卓越小学教师素质解析 |
1. 专业精神高尚 |
2. 专业知识融通 |
3. 专业能力出色 |
二、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基于现实的分析 |
(一) 生源选拔:师范生质量参差不齐 |
1. 师范改革:生源质量今非昔比 |
2. 卓师探索:师范生择优培养 |
(二) 培养:改进与问题并存 |
1. 培养目标:理念先进,但“小学性”凸显不足 |
2. 校园文化:师范性势微,综合化增强 |
3. 课程设置:模块比重失衡,内容欠整合 |
(三) 实训:“学、践”脱节,指导欠佳 |
1. 见习实习时间不足,后续指导有待完善 |
2. 与实践基地未实现有效联动 |
三、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营养——中师优秀教育传统挖掘 |
(一) 政策优势与师范底蕴,孕育教师情怀坚定化 |
1. “定向”的政策优势,保障师范生的“去向” |
2. 严谨的招生方式,促生源“优质”与“适宜” |
3. 浓郁的师范文化,坚定师范生的“教育志向” |
(二) 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造就教师素养综合化 |
1. 文理兼通的课程设置,造就教师知识全面化 |
2. 体艺兼备的课外活动,孕育教师能力多样化 |
3. 严谨的管理方式,造就教师性格严谨化 |
(三) 教技训练与系统实习,培养教师教学扎实化 |
1. 教技训练日常化,熟习三字一话两表达 |
2. 见习实习多样化,营造教学环境实效化 |
四、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探索——传承与革新并存 |
(一) 生源优质:吸引人才志做教师 |
1. 理念先行:凸显教师社会地位 |
2. 政策驱动: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3. 招生改革:丰富生源选拔方式 |
(二) 目标定位:坚持孕育师范特色 |
1. 培养定位:宏观标杆与学校底蕴相结合 |
2. 文化彰显:凸显校园文化的师范性 |
3. 主体自觉:涵养个体的“师范我” |
(三) 专业塑造:造就“专、广、融、研” |
1. 锤炼教技:加强基本功训练,造就教师职业技能规范化 |
2. 整合视野: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化 |
3. 活动育能:设置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综合化 |
4. 更新实践:落地UGS模式,实现实训、反思、研究一体化 |
结语 —基于传承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越南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 |
(二)关于越南提升中小学教师水平的研究 |
(三)关于越南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越南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培养模式 |
(二)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 |
第一章 从封闭走向开放:越南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法属殖民地阶段的教师培养及其主要特点 |
(一)1858—1945年印度支那大学的教员培养 |
(二)本阶段教师培养的主要特点 |
二、国家独立至国家统一后阶段:封闭式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 |
(一)国家独立后(1945—1954年)师范教育的初创 |
(二)北部解放时期(1954—1965年)师范教育的巩固 |
(三)抗美战争时期(1965—1975年)师范教育的成长 |
(四)国家统一后(1975—1986年)师范教育的扩张 |
(五)本阶段师范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三、革新开放后教师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培养模式开放 |
(一)1986—2000年间师范教育的稳固 |
(二)2001—2010年间教师培养的变革 |
(三)2011年至今教师培养的重新规划 |
(四)本阶段教师培养的主要特点 |
四、越南师教师培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教师培养不断体系化发展 |
(二)教师培养模式逐步开放化 |
第二章 现阶段越南教师培养开放化政策 |
一、越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培养模式变革的要求 |
二、越南传统的封闭式师范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三、越南教师培养开放化发展战略计划与行动规划 |
(一)相关战略计划 |
(二)有关行动规划 |
(三)有关法律条款 |
四、越南走向开放的教师培养模式 |
第三章 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的两条路径 |
一、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师范教育路径 |
(一)对师范院校及师范生源的要求 |
(二)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 |
(三)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教学实践要求 |
(四)师范院校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毕业途径与方式 |
二、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大学教育路径 |
(一)“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培养对象和目标 |
(二)“学士后”教师教育的内容 |
(三)“学士后”教师教育中的实践要求和结业要求 |
第四章 开放式:越南教师培养模式的特性 |
一、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的特性 |
(一)以师范教育系统为主,以综合大学教育系统为辅 |
(二)以服务本国教育发展需求为基,开放中坚守教师培养的师范性特色 |
(三)教师培养模式开放化过程缓慢,其综合化程度较弱 |
二、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一)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越南开放化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小学教育学士课程 |
附录2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英语教育学士课程 |
附录3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物理教育学士课程 |
附录4 :河内国立教育大学化学教育学士课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四、关于师范院校公共体育教育的师范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D]. 金绩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民国时期师范生学习生活研究 ——以六所高师为例[D]. 乔安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艺体类课程设置研究 ——以Q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专业为例[D]. 刘静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二战后美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演变及启示[D]. 古盼辰. 河南大学, 2020(02)
-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D]. 王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廖世承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张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教育学专业在新中国的发展研究[D]. 李秧. 山西大学, 2020(08)
- [8]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D]. 宋林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10]越南开放式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 许金凤.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