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宝肿宁散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红梅[1](2018)在《2006-2015年中国知网膀胱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2006-2015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13692篇关于膀胱癌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膀胱癌领域研究现状,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年代变化、期刊分布、研究机构、作者及基金资助分布和关键词方面,对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膀胱癌相关文献总量达8850篇,近10年来膀胱癌文献量大体上均呈上升的趋势,整体展现出较活跃的状态。泌尿类杂志为膀胱癌文献研究提供一个有效平台;文献合着现象还是十分普遍。文献涉及区域广泛,但整体发展水平不是很均衡。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江苏以及山东、上海对膀胱癌的研究较多,而内地西北地区相对较少。文献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含附属医院)和地方各级医院,多个机构合作发文现象也是越来越普遍。厅局级基金资助比例位居第一,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资金资助相对来说比较均衡。文献多集中于对膀胱癌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护理方面的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占有比重较大。而对于医案文献收录不多,文献综述与学术争鸣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膀胱癌中医药研究的文献收录有限,国家级基金资助对于中医药领域投入较大。结论膀胱癌相关文献数量近年来处于稳步增长状态,科研对膀胱癌的研究仍处于活跃期;膀胱癌研究的地区存在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区分布于集中-离散的状态;膀胱癌作为研究热点也在不断的深入,其切入点也不断地被刷新,这些都将会不断地推动膀胱癌研究的发展。
侯哲[2](2014)在《中药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镜下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进展期由于尿路梗阻、膀胱肿块、下尿路水肿而产生持续疼痛。在这种疾病的中医学医疗记录中可以找到“尿血”、“血淋”、“癃闭”等病。病机主要为正气内虚,气血瘀滞,同时混杂了湿毒与热毒,互相纠缠,日久积滞而成的有形之肿块,本虚以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多见,标实以湿热蕴结、瘀血内阻多见。治疗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口服,还有结合了卡介苗膀胱灌注方式的中药膀胱灌注及药液热疗等。Meta分析是一种集合了多个文献研究的理论,综合分析评价其合并后的效应量的二次研究,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样做达到了增大样本含量、提高检验效能的目的,因此可以用来估计某一干预措施疗效的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可明显提高膀胱癌治疗有效率,降低尿常规异常的发生率。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导致该结果对中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指导意义受限。所以,尚需进一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从提高质量、扩大样本量、增加中心几个方面更完善试验,以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证据,证实中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邹露[3](2009)在《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文中提出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是一种古老孑遗植物,它的叶、枝、种子、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白血病和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又是材用和园林绿化用的优良树种。随着篦子三尖杉的开发利用及其潜在价值的发现,篦子三尖杉的快速繁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在国内外开展极少,更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分别对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和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地区三种三尖杉(普通三尖杉、篦子三尖杉、粗榧)叶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高低为:篦子三尖杉>粗榧>普通三尖杉。(2)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较容易诱导,各种培养基很大范围内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其中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 NAA+0.5 mg·L-1 6-BA+1.0mg·L-1 2,4-D+0.5 mg·L-1KT。篦子三尖杉外植体取材应选择在3-5月间的嫩叶叶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100%,且外植体的污染率低。(3)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基础,研究了蔗糖浓度、愈伤组织接种量、培养基pH值和植物激素对三尖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培养基MS+2.0 mg·L-1 NAA+0.5 mg·L-1 6-BA+1.0mg·L-12,4-D+0.5 mg·L-1KT,蔗糖30g·L-1,接种量2.0g·40mL-1,pH值为5.8的条件下,愈伤组织增值效果最好。研究了愈伤组织培养中培养条件及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对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蛋白胨0.1g·L-1时,愈伤组织鲜重增长率最高达到556.44%,但高三尖杉酯碱含量低,而水解酪蛋白为0.1g·L-1时不仅愈伤组织干重增长率提高到330.62%,而且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也提高到16.8μg·g-1(4)在悬浮细胞培养中,蔗糖浓度低于30 g·L-1时有利于细胞生长;摇床转速为80 r·min-1,pH为5.8的培养条件有利细胞生长;高的接种量(2.0g·30m1-1)有利于细胞生物量合成;以培养基MS+2.0 mg·L-1 NAA+0.5 mg·L-1 6-BA+1.0mg·L-1 2,4-D+0.5 mg·L-1KT,添加蔗糖30g·L-1,每30~35d继代一次,成功地建立了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细胞增长率达到852.93%。(5)研究了培养条件、高三尖杉酯碱代谢前体对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起始pH值为6.2时,高三尖杉酯碱的代谢量最高;添加酪氨酸0.1mg·L-1+苯丙氨酸0.5 mg·L-1的代谢前体能显着提高高三尖杉酯碱的代谢,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比对照提高了77%,为8.5μg·g-1(6)篦子三尖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愈伤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检测:对比了篦子三尖杉固体培养的愈伤组织和篦子三尖杉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后者的高三尖杉酯碱含量明显高于前者。
何仁荣[4](2007)在《恶性骨肿瘤的证候调查及益气活血化痰法干预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骨肿瘤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常造成病人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手术、新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恶性骨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但中医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其在稳定病灶、降低化放疗副作用、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等方面仍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由于各种原因条件的限制,中医药对恶性骨肿瘤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对其证候演变及病因病机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中医药作用疗效及机理还有待实验研究的进一步验证和探讨。据此,本研究通过对MM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探讨恶性骨肿瘤的中医证候及其病因病机特点,并对益气活血祛痰法干预恶性骨肿瘤作用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第一部分恶性骨肿瘤的证候调查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病因病机的特点,为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基础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对MM中医证型的分布、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血红蛋白浓度和尿本周氏蛋白含量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MM各组证型之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以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血瘀证、痰(湿)证(包括痰浊证、湿热证和寒湿证)为主;2.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MM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男性和女性MM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MM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在不同临床分期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5.MM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在不同血红蛋白浓度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6.MM患者所表现的中医证型在不同尿本周氏蛋白含量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在MM中医证型中,气虚证、血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是MM的主要证型,虚、瘀、痰在MM的发病及发展中是主要因素;年龄、性别因素与MM的中医证型无关;临床分期、血红蛋白浓度、尿本周氏蛋白含量等因素与MM的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第二部分益气活血化痰法干预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加味四物汤对恶性骨肿瘤体内浸润生长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KHOS成骨肉瘤原位移植模型,通过加味四物汤灌胃干预动物模型移植瘤的生物学行为,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通过RT-PCR方法定量检测移植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和Flt-1的表达。结果: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抑瘤效果(P<0.01),中、低剂量组无明显抑瘤作用(P>0.05),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27.74%的抑瘤率高于中、低剂量组的3.98%、9.24%;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有明显抑制肿瘤组织VEGF、Flt-1、KDR表达的作用(P<0.05);中、低剂量组抑制肿瘤组织VEGF、Flt-1、KDR表达的作用不明显(P>0.05);中药高剂量组抑制肿瘤组织VEGF、Flt-1、KDR表达的作用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高剂量组可以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通过抑制VEGF、KDR、Flt-1的表达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而达到阻止恶性骨肿瘤体内生长的目的。
杨杰,高锋,孙洋,丁维俊,王米渠[5](2007)在《中药抗癌的分子药效探讨》文中指出通过查阅分析近5年肿瘤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中药的抗癌效应目前存在2种情况,即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存在最适剂量等。同时,中药抗癌也涉及较多的分子靶点,如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调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抗癌途径,因此中药抗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王星,王三虎,郭华[6](2005)在《中药复方抗癌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抗癌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预防、治疗肿瘤的主要途径,明确中医药复方的抗癌机理,则是指导临床用药,发现更有效的抗癌新药的关键。回顾近10年抗癌复方的实验研究,从建立动物模型、提取有效成分、探讨抑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
李穗晖[7](2005)在《仙鱼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论依据 论述了现代医学对于肺癌的研究分析、祖国医学对肺癌的研究分析以及本项研究的立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仙鱼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疗效。 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仙鱼汤组)和对照组(平消胶囊组),其中治疗组病例40例,对照组病例20例,各组均治疗1个疗程(3周),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瘤体大小、生存质量、体重、远处转移、血分析、肝肾功能、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等。 结果:在咳嗽、血痰、气短、乏力等症状缓解方面,仙鱼汤组明显优于平消胶囊组(P<0.05);而发热、胸痛在等症状缓解方面,仙鱼汤组与平消胶囊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仙鱼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仙鱼汤组在治疗后癌灶稳定率达82.5%,较平消胶囊组75%高,但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都具有较好的稳定瘤体的作用,仙鱼汤组略优于平消胶囊组.通过治疗前后对比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得出仙鱼汤组在提升红细胞、血红蛋白,保护肝功能等方面与平消胶囊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仙鱼汤组在这方面优于平消胶囊组。仙鱼汤组在治疗后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方面如自然杀伤细胞(NKC),T淋巴细胞亚群(OKT),淋巴细胞转换率(LBT)等方面均与平消胶囊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表明仙鱼汤在临床可有效地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在增加患者体重上,仙鱼汤组均与平消胶囊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在生存质量方面,仙鱼汤组和平消胶囊组比较Karnosfky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的身体状况、功能状态的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改善患者情绪状况、肺癌特异性状况方面仙鱼汤也较平消胶囊有优势。同时两者都有一定的抗复发与转移的作用,但因例数不足,可应扩大临床观察病历数进一步探讨。在临床中,仙鱼汤组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的发生。 结论:仙鱼汤能够缓解中晚期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加体重,稳定瘤体,提高免疫力,延缓肺癌的发展和转移,与平消胶囊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顺[8](2004)在《苦参素对膀胱癌细胞T24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第一位,易复发,尽管对保留膀胱患者行膀胱灌注治疗,但仍存在高复发率,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药物。中医药在治疗、康复、养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防治膀胱肿瘤的研究尚不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苦参素能抑制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等细胞生长。还未见有对膀胱肿瘤抑制作用的报道。现通过苦参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T24细胞,研究苦参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下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 MTT法研究苦参素不同浓度作用不同时间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苦参素对T24细胞形态学变化,FCM分析T24细胞药物处理前后周期改变及有无凋亡细胞。2.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与T24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P53、 Bcl-2、Bax等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以及凋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3变化,探讨苦参素诱导T24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1. MTT法观察到0.625mg/ml10mg/ml的苦参素对T24细胞作用72h后的抑制率为13.75~91.03%,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IC50为1.82mg/ml。1.25mg/ml苦参素作用72h后,光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胞质浓缩,胞核凝聚,位于核周膜成新月状。电镜下癌细胞核浆比例缩小,核仁减小,与临近细胞的连接丧失,失去微绒毛,细胞膜内陷<WP=7>细胞分割成为多个凋亡小体。苦参素2.5mg/ml作用72h后,见到大量坏死细胞,呈气球样改变,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破坏崩解。FCM检测显示,阴性对照组G0/G1期43.31%,S期54.10%,G2/M期2.59%; 1.25mg/ml苦参素作用72h后分别是54.52%, 44.42%,1.06%,凋亡率是5.37%;2.5mg/ml苦参素作用72h后是52.41%,40.59%,6.99%,未能分析出调亡峰。 2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对照组T24细胞P53阳性率为76.25%,Bcl-2为64.38%,Bax为27.38%,Caspase-3为18.13%;1.25mg/ml苦参素作用72小时后,分别是25.75%,27.13%, 58.25%, 38.5%,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苦参素对T24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从浓度1.25mg/ml起就有明显抑制作用,10mg/ml苦参素的抑制率可达91.03%,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苦参素可诱导T24细胞凋亡,1.25mg/ml苦参素作用72h后,光镜及电镜下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2.5mg/ml苦参素作用72h后见大量坏死细胞。FCM检测到药物处理后T24细胞出现G0/G1周期阻滞, S期细胞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并且有凋亡峰出现。2. 苦参素作用于T24细胞后,P53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 Bax蛋白表达上调,减小Bcl-2/Bax的比值,上调Caspase-3的表达,诱导T24细胞凋亡。
周俊,殷学军,刘德祥,仇东辉,张月明,闫浩[9](2000)在《天宝肿宁散醇提取物对不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天宝肿宁散”方剂对小鼠成纤维细胞 ( 3T3)和人膀胱癌细胞 ( EJ)、人喉癌细胞( Hep- 2 )、人胃癌细胞 ( MGC- 80 3)、人肝癌细胞 ( Q3)以及人肺癌细胞 ( Spc- A- 1)等肿瘤细胞生物学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结果 :显示该方剂具有抑制以上癌细胞的细胞增殖和蛋白质代谢 ,而且可致这些癌细胞的生长形态发生改变 ,但对小鼠 ( 3T3)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该方剂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存在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郭仲之[10](2000)在《养胃合剂减轻荷瘤小鼠化疗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群的第二位死因,死亡率高居各病首位。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杀灭癌细胞,但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因而限制了临床效果。中医认为,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除了药物本身的毒性外,还与机体正气虚弱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扶正培本中药对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发挥了一定优势。 目的:本课题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动物实验以观察养胃合剂对化疗荷瘤小鼠的减毒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养胃合剂减轻肿瘤患者化疗后毒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肉瘤180细胞解冻,经洗涤、离心,以RPMI1640培养液悬浮后接种于小鼠腹腔内行细胞传代培养。10天后于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调配成浓度为1.75×107个瘤细胞/ml的细胞悬液,对40只C57BL小鼠进行肿瘤接种造模,每鼠接种0.2ml于右耳内侧皮下。接种24h后称重、编号,随机将40只小鼠分为5组,分别是荷瘤模型组、荷瘤化疗组、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贞芪扶正胶囊对照组,连同正常空白对照组(8只),共6组。对各组小鼠按要求给药,共14天。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停药24h后测量体重、瘤体积。然后采血、处死小鼠,取左侧股骨干,分别检测外周血象指标,心、肝、肾功能指标及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并无菌取脾,进行体外试验,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结果:1.对化疗小鼠一般状况的影响: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小鼠毛色、摄食量及活动力较荷瘤化疗组强;2.对化疗小鼠移植瘤生长和小鼠体重影响: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荷瘤模型组(P<0.01),而体重则明显高于荷瘤化疗组(P<0.01);3.对化疗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RBC、HGB、WBC与荷瘤化疗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4.对化疗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影响: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均明显高于荷瘤化疗组(P<0.01);5.对化疗小鼠肝、心、肾功能的影响: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的ALT明显低于荷瘤化疗组(P<0.01),其余指标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6.对化疗小 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荷瘤化疗加低剂量养胃合剂组、荷瘤化疗加高剂量养胃合剂组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高于荷瘤化疗组(P<0刀 1)。 结论:1.养胃合剂对荷瘤化疗小鼠具有减毒作用;2.养胃合剂可能是通过促进化疗小~ 鼠的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减轻CTX所致的小鼠肝功损害,促进化疗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 反应,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发挥其减毒作用;3.养胃合剂符合中医“脾为后天之本”及“扶 正培本”的本理论,通过动物实验佐证了中医扶正培本法在化疗减毒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二、天宝肿宁散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宝肿宁散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06-2015年中国知网膀胱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膀胱癌 |
1.现实依据 |
2.现代医学对膀胱癌的认识 |
3.传统医学对膀胱癌的认识 |
(二)中国知网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计量学概述 |
(二)文献计量学应用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资料与统计方法 |
(一)文献纳入标准 |
1.研究对象 |
2.干预措施 |
3.文献类型 |
(二)文献排除标准 |
1.信息不健全 |
2.重复文献 |
3.直接不相关文献 |
(三)检索策略 |
1.检索词 |
2.检索日期 |
(四)主要分析指标 |
(五)统计方法 |
五、结果 |
(一)年代分布 |
(二)期刊分布 |
(三)作者分布 |
1.所有作者 |
2.第一作者 |
3.两者比较 |
(四)作者机构 |
1.文献作者所属机构 |
2.文献作者所属机构所在省份 |
3.硕、博士论文机构 |
(五)基金资助 |
(六)关键词热点 |
(七)膀胱癌的中医药研究文献计量 |
六、讨论与分析 |
(一)数据库的选择 |
(二)文献计量学特征 |
1.文献数量与年代分布 |
2.期刊分布 |
3.作者分布 |
4.作者机构 |
5.科研基金 |
6.关键词热点 |
(三)膀胱癌中医药治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2)中药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资料和方法 |
2.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篦子三尖杉的生物学特性 |
1.1.1 外部形态 |
1.1.2 内部结构 |
1.1.3 化学成分 |
1.1.4 地理分布 |
1.1.5 生态与群落学特点 |
1.1.6 篦子三尖杉的分类位置 |
1.2 篦子三尖杉的研究简史 |
1.2.1 篦子三尖杉的系统分裂学研究 |
1.2.2 篦子三尖杉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1.2.3 篦子三尖杉的孢粉学学研究 |
1.2.4 篦子三尖杉的细胞学研究 |
1.2.5 篦子三尖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6 篦子三尖杉的植物化学研究 |
1.2.7 篦子三尖杉的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
1.2.8 篦子三尖杉的生物生态学和群落学研究 |
1.2.9 篦子三尖杉的其他研究 |
1.3 三尖杉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药用生物碱研究 |
1.3.1 国内外对三尖杉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2 三尖杉属植物药用生物碱的研究简史和现状 |
1.4 生物碱介绍 |
1.4.1 生物碱的性质 |
1.4.2 生物碱的分类 |
1.4.3 生物碱的药用作用 |
1.4.4 生物碱提取与纯化技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试验操作技术 |
2.2.1 三种三尖杉老叶生物碱含量测定 |
2.2.2 愈伤组织培养试验操作技术 |
2.2.3 篦子三尖杉悬浮培养试验操作技术 |
2.3 试验设计 |
2.3.1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
2.3.2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培养和次生代谢物调控试验 |
2.3.3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的优化试验 |
2.3.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中的高三尖杉酯碱次生代谢调控研究 |
2.4 试验分析方法 |
2.4.1 愈伤组织诱导中感染率测定 |
2.4.2 愈伤组织诱导率测定 |
2.4.3 愈伤组织生物量测定 |
2.4.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参数的测定 |
2.4.5 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体内高三尖杉酯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湖南地区三种三尖杉生物碱含量测定 |
3.1.1 高三尖杉酯碱标准品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
3.1.2 回收率计算 |
3.1.3 三种三尖杉中三尖杉总碱类含量测定 |
3.2 愈伤组织诱导 |
3.2.1 外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2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2.3 取材季节和取材部位对外植体感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3.3 愈伤组织培养及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调控 |
3.3.1 蔗糖浓度、接种量和pH值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3.3.2 植物生长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3.3.3 天然有机物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影响 |
3.3.4 愈伤组织生长曲线 |
3.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的研究 |
3.4.1 细胞生长曲线和高三尖杉酯碱含量变化曲线的研究 |
3.4.2 接种量、摇床转速和蔗糖浓度对篦子三尖杉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3 pH值对细胞生长及其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影响 |
3.4.4 前体对细胞生长和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的影响 |
3.5 不同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4.1 湖南地区三种三尖杉叶片中高三尖杉酯碱的含量高低 |
4.2 愈伤组织诱导 |
4.3 愈伤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 |
4.4 篦子三尖杉悬浮细胞培养及高三尖杉酯碱代谢研究 |
4.5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细胞生长周期的研究 |
4.6 篦子三尖杉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中高三尖杉酯碱的检测 |
5 展望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4)恶性骨肿瘤的证候调查及益气活血化痰法干预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恶性骨肿瘤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历史沿革 |
2 病因病机研究 |
2.1 瘀血论 |
2.2 痰邪论 |
2.3 正虚论 |
2.4 癌毒论 |
3 治则治法研究 |
3.1 补益法 |
3.2 攻邪法 |
4 中医药治疗 |
4.1 辨证施治 |
4.2 专方治疗 |
4.3 其他疗法 |
5 实验研究 |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二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
1 VEGF与血管新生 |
2 VEGF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
3 骨肿瘤的抗VEGF治疗 |
4 骨肿瘤的抗VEGF治疗 |
第二部分 恶性骨肿瘤的证候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标准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 临床资料 |
1.4 诊断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中医证型研究 |
2.2 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 |
2.3 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关系 |
2.4 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
2.5 中医证型与血红蛋白的关系 |
2.6 中医证型与尿本周氏蛋白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益气活血化痰法干预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成骨肉瘤 KHOS细胞的复苏、传代培养及冻存 |
2.2 移植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中药对肿瘤体积的影响 |
3.2 中药对肿瘤重量和抑瘤率的影响 |
3.3 RT-PCR检测 |
4 讨论 |
4.1 KHOS肿瘤细胞移植瘤模型的制备 |
4.2 对昆明小鼠接种 KHOS骨肉瘤移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 |
4.3 对 VEGF及其受体影响 |
4.4 加味四物汤作用机理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药抗癌的分子药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对癌细胞生长抑制研究 |
1.1 中药对癌细胞生长抑制呈正相关 |
1.2 中药对癌细胞生长抑制存在最适剂量 |
2 中药抗癌的分子靶点研究 |
2.1 以细胞周期为靶点的抗癌中药 |
2.2 以抑制端粒酶活性为靶点的抗癌中药 |
2.3 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点的抗癌中药 |
2.4 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癌中药 |
3 小 结 |
(6)中药复方抗癌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制作动物模型 |
2 明确有效成分 |
3 抑瘤作用实验 |
4 免疫功能调节 |
5 展望 |
(7)仙鱼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立论依据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分析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立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苦参素对膀胱癌细胞T24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苦参素对膀胱癌细胞T24影响的研究 |
前 言 |
材料与仪器 |
实验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附 图 |
综 述一 |
综 述二 |
致 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撰写的文章 |
(10)养胃合剂减轻荷瘤小鼠化疗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 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天宝肿宁散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06-2015年中国知网膀胱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D]. 徐红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中药对膀胱癌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D]. 侯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2)
- [3]篦子三尖杉的组织培养及生物碱检测[D]. 邹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2)
- [4]恶性骨肿瘤的证候调查及益气活血化痰法干预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D]. 何仁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5]中药抗癌的分子药效探讨[J]. 杨杰,高锋,孙洋,丁维俊,王米渠.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03)
- [6]中药复方抗癌实验研究进展[J]. 王星,王三虎,郭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06)
- [7]仙鱼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D]. 李穗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8]苦参素对膀胱癌细胞T24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顺. 重庆医科大学, 2004(03)
- [9]天宝肿宁散醇提取物对不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J]. 周俊,殷学军,刘德祥,仇东辉,张月明,闫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5)
- [10]养胃合剂减轻荷瘤小鼠化疗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D]. 郭仲之. 暨南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