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画天地·FLASH篇(上)(论文文献综述)
黎晶晶[1](2021)在《初中语文教材宋词选编与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申琳[2](2020)在《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文中提出自从2014年文化部发布的《2013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泛娱乐”这个概念以后,“泛娱乐”这个词就迅速席卷互联网,并发展成为一大浪潮,而IP(Intellectual Property)在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大热,形成井喷现象。文化IP的商业化让更多的资本充实起来,内容产业得到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开发。同样,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新消费观念形成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儿童产业也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巨大,如果用IP将儿童文学、动漫、影视、游戏、教育等多内容形式串联起来,不仅能满足儿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产业打通整个儿童生态链。不过,在对优质内容的海量需求之下,优质儿童IP依旧屈指可数。其实,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我国诞生了许多很好的儿童IP,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我国也具备了很好的讲故事、艺术创意及技术制作等能力,尤其是我国在5G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些对儿童IP发展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优势。但是,一个成功的IP是由IP本身的内涵及其变现形式共同决定的,而我国很多经典的儿童IP由于诸多原因,更多情况是被一次性消费,尤其欠缺儿童IP周边的生产与运营能力,最终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慢慢淡出时代与市场。而有些儿童IP则因为价值本身没有那么高,且缺乏长久生命力,却硬生生地被大资金、大平台强势导流,以商业化的思路运营,甚至为了迎合市场而开始批量“生产”,彻底脱离了IP价值最本质的东西,虽能取得一时的成效,却也终究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与市场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儿童IP在泛娱乐时代的运营模式。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儿童IP开发的内涵。在理清相关重点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泛娱乐”背景下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界定儿童IP与儿童文学的关联,并描述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总结泛娱乐时代我国原创儿童IP的发展状况并重点分析其运营模式。在描述我国逐步形成完善的泛娱乐产业链的基础上,将我国儿童IP的发展纳入泛娱乐产业链进行考察,并特别强调了我国儿童IP意识在历史上的普遍缺失。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儿童IP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儿童IP三大领域——儿童动画IP、儿童漫画IP、儿童游戏IP——的运营模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外优秀的儿童IP运营模式,具体考察了哈利波特、精灵宝可梦、小猪佩奇等全球顶尖的儿童IP,也对迪士尼全产业链运营进行了总结。国外儿童IP运营模式与儿童IP产业链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对我国儿童IP运营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分析我国儿童IP面临的问题,总结我国儿童IP运营模式的三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范旭峰[3](2020)在《徐克奇幻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时代、新的观众群背景下,奇幻电影已然成为当下社会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中国奇幻电影在市场作用的倒逼下紧追猛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奇幻电影相比则仍然存在差距。在中国奇幻电影创作领域里,徐克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导演。早在1983年,徐克就运用西方特效技术完成了《新蜀山剑侠》,近些年又投入到“狄仁杰”系列的创作中,这些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类型电影理论视域下,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明晰徐克奇幻电影遵循的创作规则以及蕴含的魅力。论文以徐克的奇幻电影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观念与范式,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出徐克奇幻电影的创作历程。徐克对电影技术始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与好奇,他的创作历程可以结合电影技术的发展分为开创、繁荣和飞跃三个阶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徐克奇幻电影的形式趣味。徐克奇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趋近于神话中的英雄,武器成为英雄形象的直观外化,明星成为英雄的代言人;格雷马斯符号矩阵将徐克奇幻电影的二元对立归结于价值观念的对抗,由价值观念的对抗派生出正反对立的两大人物阵营;徐克在奇幻世界的架构上,以历史为参照选取,以民间文化为补充,在价值观念塑造上,以儒释道文化为内核;徐克痴迷于电影技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打造出令人惊叹的影像奇观,为中国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徐克奇幻电影的时空建构和类型整合。在电影时空建构上,徐克常用好莱坞经典叙事中的“最后期限”把控电影节奏,并让电影空间参与到叙事中;徐克还对类型模式进行了整合再造,以“破除”“改变”“综合”等手段对奇幻电影中的类型元素进行了更新,从而满足观众不断变换的口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徐克奇幻电影的精神魅力。徐克奇幻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白日梦”,并在其中融入对现实世界的诸多情绪表达,让观众通过投射性认同来处理其内在的冲突,通过认同故事中的角色来享受幻想的实现。
李晓琴[4](2020)在《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打破了形式语言学侧重形式和句法研究的限制,将视野投向超句的篇章和话语结构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换言或称重述现象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标记这种现象的连接成分称为“换言连接成分”或“换言标记”。关于换言标记,就目前研究来看,无论国内外,从语言形式层面上来看,已有研究大多是探讨词项式的,就是由一个固定的词语来充当的,而对由图式构式来充当的的换言标记关注不够;从换言前后项语义关系层面上来看,国外主要借助关联理论探讨换言标记前后项之间的因果推理关系,国内汉语学者主要关注换言前后在语义复杂性方面体现的差别,研究侧重前后项之间客观性语义的描写,而对换言后项语义的主观性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换言标记的来源层面上看,目前尚无人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是如何产生的。因而本文在国内外前人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功能语言学的立场,运用构式语法、篇章语法和话语分析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厘清有关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汉语典型换言标记“换句话说”的语义和功能进行描写,重点选取“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往X里说”“说得X一点”等,从形式与功能以及来源等方面对这三大类共六个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进行全面描写,力求对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得出新的认知。本文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该选题可能的创新点,说明了拟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第一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本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构式研究以及篇章和话语研究,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换言标记的界定、分类、范围、功能等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的相关问题。本章主要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事实,厘清换言关系、换言标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换言关系的界定、换言关系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义属性等问题,讨论了换言标记的范围、形式、功能等问题,对汉语的换言关系与换言标记系统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此章的内容主要是为后面几章的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和概念支撑。第三章讨论了汉语中最典型的换言标记“换句话说”。在参考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了“换句话说”所关联的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其次分析了“换句话说”及其所标记的换言结构的相关语用问题,最后考察了“换句话说”的来源与演变。本章内容主要是为后面换言标记构式的描写提供范例。第四章讨论了“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引述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用X的话说”“按X的说法”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五章讨论了“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视角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从X的角度说”“从X的方面说”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六章讨论了“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首先介绍了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研究,之后从此类构式的不同功能、相关变体、构件解析、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及其语用功能和换言的语用分析几个方面对“往X里说”“说得X一点”两个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第七章为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首先,考察了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与某一换言标记构式相关的表达方式,讨论了这些表达方式与换言标记的关系。其次,分别讨论了三大类六个换言标记构式的具体来源和演变过程。最后,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演变动因和机制。第八章为汉语换言现象相关特点的归结。首先,依据换言结构成分的多少将其分为简单的换言结构和复杂的换言结构。其次,分析了换言关系的语义层次问题。再次,分析了换言标记的分类问题。最后分析了词项式与图式构式形式的换言标记的共同点,并着重分析了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最后为结语。首先对文章的基本框架作出说明。其次,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说明。
史玥然[5](2019)在《清华简《越公其事》集释及其汉字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自2017年4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七1出版以来,这1简文就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七1共收录了四篇简文,分别是《子犯子余》《晋文公入於晋》《赵简子》和《越公其事》,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事,都是传世文献未见之佚籍,其中《越公其事》是本1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全篇共有75简,分为11章,简文详细叙述了越王勾践兵败後,经过十年时间团结百姓官兵,发展壮大军队,积聚力量,休养生息,凝聚民心,最终灭吴的故事。越国通过依次实施农政、刑德、徵人、兵政、民政的“五政”,为该国重新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越王勾践身上表现出来卧薪藏胆、忍辱负重的精神值得後世学习。《越公其事》是由李守奎整理注释,目前对《越公其事》的研究整理尚不完善,本文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七1整理报告发布的释文为基础,将所能收集到的各家观点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地整理,同时对诸家意见进行客观分析并补充我们的意见。本文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越公其事》的基本情况,其次对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做简要论述。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越公其事》集释,首先是凡例,其次是《越公其事》文本概述,以整理者李守奎解读《越公其事》的图版为基础,将全篇释文按照分章列简的形式整体呈现出来。最後是分简释文与集释,集释部分尽可能收集了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七1公布以来相关的考释文章,并按照文章发表时间的早晚顺序分列在每个考释字词之下,最後在各家观点之後以按语形式说明我们的释读意见。第三部分为第三章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设计,以《越公其事》中出现的个别部件和古文字演变规律为基础,将部件在汉字结构中的位置规律和意义作为启发点,通过部件教学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有利於发挥古文字的积极作用,希望能为汉语国际教学和推广提供启发和建议,推动清华简走向国际化。
孙娜[6](2019)在《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性,都是一个有着完整系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固有存在形态也就是这种语言的民族性。本研究以语言接触理论和语言相对论为理论指导,以日本文化厅发布的常用汉字表、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为基本材料,利用专门的统计程序进行整体量化分析,并结合对日语混种词的分析以及个别词汇史的具体研究,最后加以综合、归纳,探讨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语言民族性在两种语言结构互相匹配过程中的体现。汉字词是汉日语言接触研究的关键所在,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给日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带来了影响。论文主体分为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共计四个部分。通过考察中日古代交流的方式和日本文字的产生,辅以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证据,证明了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并且通过汉日核心词的比较,分析了汉日语言接触的深度。语音方面。中古汉语入声韵在日语汉字音中得到了体现;中古汉语的介音、复合韵母、入声、阳声韵的韵尾音等伴随着日语对汉字的借用,带来了日语特殊音节(长音、拗音、促音、拨音)的产生。并且汉语的浊声母汉字和以“1”音开头的汉字的传入,打破了日语ラ行音和浊音不做词头的规则,使原有的语音系统得到了扩充和发展。但是,日语固有的开音节结构、固有词汇音等没有受到影响,这些源于汉字词的语音变化,结果也基本应用于借用到日语里面的具有上述特点的汉字词。词汇方面。基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利用其短单位词汇表,按词类属性讨论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从借用角度来看,词汇方面除了直接借用的汉字词,还有间接借用的汉字词即混种词中的汉字词。在排除掉固有名词和记号等条件下,最终统计出来的日语汉字词占日语词汇量的48%以上,多于国立国语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而且,通过对各词类混种词里面的汉字词与日语词或日语成分结合情况的分析发现,日语所有词类都借用或曾经借用过汉字词,但借用方式各不相同,总体来看,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要以能够实现日语该词类的语法功能为前提,从而对借用的汉字词进行必要的形式上的改造。语法方面。结合个别词汇史的考察,发现汉日语言的接触对日语语法产生的影响仅限于构词法方面。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历史上日语的汉文训读体现出来的。综合来看,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最后是结果与分析部分。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既有广度和深度,又具有局限性;既对日语语言民族性造成了冲击,又受到日语语言民族性的制约。所有自然语言都具有描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人类经验的潜能,而一种语言只能拥有有限的结构形式。日语中大量汉字词的借用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借用,而语言基本结构没有改变,被称为语言内部机制的思维方式也就没有改变。汉日语言接触具有不可重现的历史因素,在这种非自然接触下,两种语言相互协调、形成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的确在日语汉字词方面有明显体现,但是涉及到日语固有结构、或者核心词以及助词和助动词等能体现语法功能的特殊词类方面,日语依然努力坚守着语言接触发生之前的固有样态,依然保留着日语固有的民族性特征。
施瑞婷[7](2018)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情感感受与表达规则失范、社会心态失调等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我国几度社会转型的历史实情来看,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变迁都会深层次地影响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情感,情感社会化研究便发轫于此。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情感社会化不仅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自身的重要机制,对情感社会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创性地在情感体制的研究视角下,历时性地剖析了我国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情感社会化问题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通过选取跨越五十年历史的《中国少年报》上“知心姐姐”相关栏目的全样本作为研究材料,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历时性内容分析法,展开纵向和横向的多角度探讨,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理想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在这一情感体制下建构起了一整套“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主要特征是情感色调以“勇敢”为主,集体主义情感主旋律突出,情感趋向两极化、片面化,许多情感都被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目的在于烘托、强化以及反衬集体主义情感。围绕这套话语有着相应的话语实践,重点在于对个体与集体的情感关系的处理。集体主义情感大于一切,家庭功能政治化。对少年儿童与对成年人的情感社会化的期待并无明显分别。具体的情感教育方式首先是自我反省,接着对有益于情感社会化话语的情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以及采用反衬手法进行强化。对于不符合话语要求的情感,同样采用反衬法凸显其错误性,并利用个体和集体的情感关系,进行集体性的批判以及夸大危害性的后果,直至将其扭转。现实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导性情感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腾飞,对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教兴国”战略使认知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中最受重视的内容。与此相应,“集体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式微,理想主义的狂热回归现实主义的理智。在此历史情境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这套情感社会化话语实践的重点,在于处理个体与互动性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由于核心家庭在情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亲情之爱重新回到情感社会化话语中,情感色调以“爱”为主。少年儿童成为情感教育中最受关注的群体,情感教育方式虽种类繁多,但总体呈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被理智对待的情感若是能够促进认知教育的发展,社会化过程就完成了。若还不能,则需经由自省,辅以采取其他的教育方式重复这一过程,进行情感的再社会化。自我主义情感体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主导性情感体制。这种情感体制建构起了一套系统的“快乐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理智至上”的情感社会化话语由于引起许多负面情感而逐渐式微,社会对正面情感的呼吁加强,因此,这种情感体制的情感色调以“快乐”为主。对“快乐人生三句话”及相应的“快乐人生的36个好朋友”的建构,完整地诠释了这套话语的内涵。随着情感逐渐“被看见”,不再依附于其他,情感指涉个体、回归自身。话语实践所处理的主要是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情感涉及的环境不再局限在日常生活范围内,还涉及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少年儿童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彰显。情感成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对于负面情感往往采取“以情育情”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其转化为有益于“快乐人生”的正面情感。如难以转化,则会选择忽视、忍耐、遗忘、向内归因等方式进行排解。若起初体验到的是正面情感,也要经由自我反省,判断其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如不符合,还需通过情感教育进行再社会化,以达成“快乐人生”的目标。三种主导性情感体制之间是一种交叉渐进的关系。随着情感体制的变迁,情感社会化的话语建构及实践亦在不同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一个时期的情感意涵、情感序列、情感关系以及情感教育等定下基调。情感教育方式从极端化转向人性化,原本受到压制的个体情感日益得到关注,个体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成为情感社会化话语处理的核心关系,代际关系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这些都反映出社会的个体化趋势。但是,鉴于我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情感,即便是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时代,也体现出强烈的试图将情感予以规训的冲动和要求。通过“知心姐姐”形象的创立,促使受众与其产生情感联结,其目的还是为了进行情感教育,强调情感的统一性,强化情感社会化话语。国家意志以及工具理性在每个时期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其对情感规训的影响力,高度简化的情感判断与向内归因的情感教育方式也始终存在。情感社会化话语还具有代际传递效应。研究最后分析了对情感社会化话语的过度内化可能带来的情感问题,指出情感或许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结构性因素之外,引发情感体制本身更迭变化的内在推动力,由此探讨了情感体制转向的新趋势。研究最终落脚于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理解,解释这些变迁及其机制是如何通过曲折的历程影响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生存体验和生活感受的,并试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个体与社会两方面提出处理社会情感问题的建议,且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总体而言,在情感体制视阈下探讨情感社会化问题不仅能够帮助人际沟通与代际间的理解,更有助于将历史照进现实,为洞悉时代的命运与精神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情感社会化是连接看似个体层面的情感与整体层面的社会结构之间的桥梁,唯有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都通过良性循环的方式解决情感问题,才能形成真正的“好社会”。
黄志君[8](2018)在《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逐渐侧重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学。目前,教学过程中大多都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多媒体中使用较多的是PPT的形式或者二维动画的形式进行授课讲解,PPT和二维动画展示的知识都是以平面展示的,没有立体的感觉,视觉上面认知不全面,给人传递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而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教学方面可将学习内容以更加立体感的形式表现,给学习者一个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在一定程度可以辅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现象与抽象的关系,在思维上给学习者一种全新的方式,引导其从更深角度去理解看待事物。但是,目前的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教学方面的资源比较短缺,而现实的教学中对三维模型及其动画的需求较大。针对现阶段三维模型及其动画资源比较短缺的问题,本文编制了一个与高中生物《免疫调节》内容相适应的三维模型及其动画,探究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笔者将以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学习理论和经验之塔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并制作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应用于《免疫调节》一节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在当地中学试用,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评价量表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调查结论是:在高中生物《免疫调节》一节中使用三维模型及其动画进行教学的实验班比普通班对免疫调节一节内容的理解要深刻,课后复习的努力程度也低。说明了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高中生物《免疫调节》教学一章节设计中的应用取得了成功。最后,本文通过评价量表的形式统计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整合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免疫调节》一章中的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做出修改和完善。
潘洌[9](2018)在《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朱磊[10](2018)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不断演化,出现了大量的新形式;在新兴程度副词出现的同时,原有的程度副词的语法性质也在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功能。在两者的基础上,现代汉语也产生了许多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本文认为,程度副词与中心语构成的组合,有充当句子成分或句法成分的可能。当相关组合只能充当句子成分时,该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语用因素,主观性最强;当该语言现象开始在句法成分出现时,就表明该现象已经逐步开始语法化;当该语言现象能够高频充当句法成分时,就表明新的语言现象已经开始被全社会的语言使用群体所接纳。因此,本文以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到句法成分的过渡为主要着眼点,依据语料支持,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采用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个体研究与对比研究等手段,考察程度副词新形式、新功能,以及有关的新构式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第一章具有总论性质,其余各章是个案分析。上编为第一章至第五章,研究程度副词的新形式,也就是对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机制等进行分析。第一章从总体上对新兴程度副词作出考察,文章认为其发展呈现出绝对化和高量性两大趋势。新兴程度副词在演化前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其副词化的方式是通过转喻或者隐喻,建立起源语义与程度义之间的关系,而产生动因的诱因则是因表达需要而在其搭配对象或者源成分自身发生的语类、语义、语用方面的变异。第二章对新兴程度副词“狂”的演化动因和机制作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第三章对程度副词性的“超”和动词性的“超”进行了区分,并考察了“超”和“超级”在表程度义时的竞争及其在语言生活中新的发展变化。第四章考察了“爆/暴”在表程度义时的差异,分析了相关成分在状语和补语位置的不同表现及其成因。第五章研究了“到哭”的程度副词化状况,并与其他作补语的“到X”词语进行了比较研究。中编为第六章至第十章,研究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扩展。第六章总体上考察名词性成分、一般动词,以及状态形容词被程度副词所修饰的情况,探讨出这些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类推途径。第七章对新兴的“很是”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与性状化名词搭配的相关机制。第八章考察程度副词修饰粘宾动词短语“显得+X”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表达功用,并对制约是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低频率留存的机制作出相应分析。第九章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分析了“最”和“很”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并对其成因作出了相关解释。第十章研究“得慌”与状位程度副词叠加的表现和成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类推后的相关语言现象。下编是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研究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第十一章列举当前语言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分析归纳程度副词在构式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十二章探讨“蛮拼的”的构式化问题,分析该构式的形成原因。第十三章对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作出描写,分析了其成因,对其发展趋势也作出了一定的预测。第十四章对构式“有点(儿)小X”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各个构件的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构件与构式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五章对构式“最美X”进行了分析,并从形式、语义等角度将该构式与类似结构进行的对比研究。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对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二、动画天地·FLASH篇(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画天地·FLASH篇(上)(论文提纲范文)
(2)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对本文相关范畴的基本解释 |
1.1.1 泛娱乐与IP |
1.1.2 社交媒体 |
1.1.3 粉丝和粉丝经济 |
1.1.4 社群 |
1.1.5 二次元 |
1.1.6 Z世代和新生代父母 |
1.2 选题背景 |
1.3 选题意义 |
1.4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与IP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文化产业的范畴 |
1.4.2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
1.4.3 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
1.5 国内关于IP问题的研究 |
1.5.1 IP现象早已存在,但IP问题研究是新问题 |
1.5.2 我国关于IP问题的专着 |
1.5.3 我国关于IP问题的其他文献 |
1.5.4 我国关于儿童文学的研究现状 |
1.5.5 我国针对儿童IP运营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学方法 |
1.6.2 数据分析法 |
1.6.3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7.1 研究创新点 |
1.7.2 研究难点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儿童IP开发运营的内涵 |
2.1 IP的内涵和特点 |
2.1.1 IP的内涵 |
2.1.2 从吉祥物IP运营透视IP内涵 |
2.1.3 优秀IP的特质 |
2.2 儿童IP |
2.3 儿童IP与成人IP的关系 |
2.3.1 成人IP的儿童化 |
2.3.2 儿童IP的全年龄层化 |
2.3.3 介于儿童IP和成人IP之间的“儿童IP成人化”IP |
2.4 儿童文学及其与儿童IP的关系 |
2.4.1 发展中的中国儿童文学 |
2.4.2 泛娱乐时代儿童文学出版的大发展与新突破 |
2.4.3 儿童文学是儿童IP内容运营源头之一,但不等于就是儿童IP |
第3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概观 |
3.1 泛娱乐时代我国的泛娱乐产业链 |
3.1.1 腾讯: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娱乐新生态 |
3.1.2 阿里巴巴:打造阿里大文娱 |
3.1.3 百度: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泛娱乐 |
3.2 泛娱乐产业链上的儿童IP发展状况 |
第4章 我国儿童IP运营的历史与现实 |
4.1 动画IP:儿童IP最主要的IP形式 |
4.1.1 中国动画第一个黄金期(1957-1967年) |
4.1.2 中国动画第二个黄金期(1979-1989年) |
4.1.3 中国动画缓慢发展期(1990-2010年) |
4.1.4 动画IP萌芽期(2011-2015) |
4.1.5 动画IP成长期(2015-至今) |
4.2 动画电影IP |
4.2.1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经典IP与国人的“大圣情怀” |
4.2.2 《大鱼海棠》:成功的衍生品周边运营 |
4.2.3 《大护法》:暴力美学与内容硬伤的悲歌 |
4.2.4 《风语咒》:构建“中国超级武侠世界观”IP群的试水运营 |
4.2.5 《白蛇:缘起》:传统IP的创新价值的实现 |
4.2.6 《哪吒·魔童降世》:颠覆经典,衍生新的儿童IP |
4.3 网络漫画IP:二次元文化成主流 |
4.3.1 《狐妖小红娘》:动画热播赋能原着漫画 |
4.3.2 《一人之下》:传统文化灵魂下的消费者认同 |
4.4 游戏IP:机遇和挑战并重 |
4.4.1 《王者荣耀》:现象级游戏IP的荣耀 |
4.4.2 《阴阳师》:“以玩家为本”的衍生开发 |
第5章 国外优秀儿童IP的运营分析 |
5.1 哈利波特:从畅销小说到IP多元化商业开发模式 |
5.1.1 “哈利波特”IP开发的核心:系列小说与系列电影 |
5.1.2 “哈利波特”IP的游戏开发 |
5.1.3 “哈利波特”IP的主题公园建设 |
5.1.4 “哈利波特”IP周边衍生品链建设 |
5.2 精灵宝可梦:从反应平平的游戏到全球第一大儿童IP |
5.2.1 漫画游戏联动,“精灵宝可梦”IP价值显现 |
5.2.2 技术+社交的产品模式激发IP的独特价值 |
5.2.3 IP大电影: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价值进化 |
5.2.4 联名营销:IP商业价值的充分释放 |
5.3 小猪佩奇:中国社交媒体捧红的儿童IP |
5.3.1 《小猪佩奇》的成名史:从儿童IP到全民IP |
5.3.2 《小猪佩奇》IP的核心价值: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挖掘 |
5.4 迪士尼全业产业链运营 |
5.4.1 迪士尼媒体网络 |
5.4.2 迪士尼主题公园 |
5.4.3 迪士尼影视娱乐 |
5.4.4 迪士尼消费品 |
第6章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问题与对策 |
6.1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面临的问题 |
6.1.1 儿童IP产业链不够健全 |
6.1.2 儿童IP全年龄段的开发意识不足 |
6.2 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的对策 |
6.2.1 孵化阶段:打造优质儿童IP内容 |
6.2.2 放大阶段:善用社交媒体宣传 |
6.2.3 变现阶段:跨界运营,进行商业化运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徐克奇幻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奇幻电影的研究 |
1.2.2 关于徐克电影的研究 |
1.3 奇幻电影的概念划分 |
1.3.1 文学研究中的奇幻概念 |
1.3.2 电影研究中的奇幻概念 |
1.3.3 中国奇幻电影与武侠电影 |
1.4 徐克奇幻电影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侠的隐退,幻想的延伸:徐克奇幻电影创作历程 |
1.1 开创 |
1.2 繁荣 |
1.3 飞跃 |
2 徐克奇幻电影的形式趣味 |
2.1 神话复归与英雄形象建构 |
2.1.1 奇幻电影:离神话更近一步 |
2.1.2 武器:英雄的视觉编码 |
2.1.3 明星:视觉神话和英雄的代言人 |
2.2 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谱系与程式化故事 |
2.2.1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价值观念的二元对立 |
2.2.2 两大对峙阵营 |
2.2.3 多层次冲突的设置与解除 |
2.3 东方文化影像呈现与价值观念和声共鸣 |
2.3.1 历史玄想 |
2.3.2 “中国故事”原型挪用 |
2.3.3 儒释道价值观念表达 |
2.4 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
2.4.1 以特技打造影像奇观 |
2.4.2 关于“真实”的再讨论 |
2.4.3 从“观看”到“体验”的美学观念转变 |
3 徐克奇幻电影的时空建构与类型整合 |
3.1 徐克奇幻电影时空建构 |
3.1.1 时间:紧迫的“最后期限” |
3.1.2 空间:叙事的内部要素 |
3.2 类型模式的整合与再造 |
3.2.1 破除 |
3.2.2 改变 |
3.2.3 综合 |
4 徐克奇幻电影的精神魅力 |
4.1 幻想在奇幻世界里游弋 |
4.1.1 弥补修正现实的灵药 |
4.1.2 时空自由的幻觉体验 |
4.2 现实在奇幻世界里回响 |
4.2.1 批判意识的流露 |
4.2.2 悲观情绪的弥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十年(2010-2019)国产电影票房排名前十数据表 |
附录二 中国大陆奇幻电影年表 |
附录三 徐克主要作品年表 |
附录四 徐克奇幻电影年表及获奖记录 |
附录五 徐克“狄仁杰”系列概念图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1 关于话语标记研究 |
1.1.1 国外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
1.1.2 国内话语标记的相关研究 |
1.2 关于构式研究 |
1.2.1 构式的界定 |
1.2.2 构式的分类 |
1.2.3 关于功能性构式 |
1.3 关于篇章和话语研究 |
1.3.1 关于篇章研究 |
1.3.2 关于话语研究 |
1.3.3 篇章和话语的关系 |
1.4 关于换言问题的研究 |
1.4.1 国外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换言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3 换言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换言关系和换言标记 |
2.1 关于换言关系 |
2.1.1 换言关系的界定 |
2.1.2 换言关系的语义分析 |
2.1.3 换言关系的语义属性 |
2.1.4 关于“语义相似性” |
2.2 关于换言标记 |
2.2.1 换言标记的范围 |
2.2.2 汉语的换言标记系统 |
2.2.3 换言标记的功能 |
2.2.4 换言标记的共性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换言标记分析——以“换句话说”为例 |
3.1 “换句话说”的相关变体 |
3.2 “换句话说”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3.2.1 释义关系 |
3.2.2 非释义关系 |
3.3 语用分析 |
3.3.1 着眼于语言语境的换言 |
3.3.2 着眼于交际语境的换言 |
3.4 “换句话说”与“换言之”的产生和发展 |
3.4.1 “换句话说”的产生与发展 |
3.4.2 “换言之”的产生与发展 |
3.4.3 关于“换句话说”“换言之”来源的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 |
4.1 “引述”及相关问题 |
4.1.1 “引述”及其类型 |
4.1.2 与“引述”相关的理论 |
4.1.3 “引述”与“互文” |
4.1.4 “引述”与“换言” |
4.2 “用X的话说” |
4.2.1 “用X的话说”的不同用法 |
4.2.2 “用X的话说”的引述类型 |
4.2.3 “用X的话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4.3 “按X的说法” |
4.3.1 “按X的说法”的不同用法 |
4.3.2 “按X的说法”的引述类型 |
4.3.3 “按X的说法”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
4.4 语用分析 |
4.4.1 人物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4.2 时地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4.3 属性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4.4 其他引述型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倾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 |
5.1 “视角”及其相关问题 |
5.1.1 视角 |
5.1.2 视角类型与视角化的手段 |
5.1.3 语言顺应理论的视角观 |
5.2 “从X的角度说” |
5.2.1 “从X的角度说”的不同用法 |
5.2.2 视角类型 |
5.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5.3 “从X的方面说” |
5.3.1 “从X的方面说”的不同用法 |
5.3.2 视角类型 |
5.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5.4 语用分析 |
5.4.1 视角的延伸 |
5.4.2 视角的转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 |
6.1 “评价”及相关问题 |
6.2 “往X里说” |
6.2.1 “往X里说”的不同用法 |
6.2.2 构件解析 |
6.2.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6.3 “说得X一点” |
6.3.1 “说得X一点”的不同用法 |
6.3.2 构件X的解析与构式变体 |
6.3.3 换言前后项的语义关系 |
6.4 语用分析 |
6.4.1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语用功能 |
6.4.2 换言前后项的语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换言标记构式的来源和演变 |
7.1 “引述”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
7.1.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
7.1.2 “用X的话说”的来源和演变 |
7.1.3 “按X的说法”的来源和演变 |
7.2 “视角”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
7.2.1 古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
7.2.2 “从X的角度说”的来源和演变 |
7.2.3 “从X的方面说”的来源和演变 |
7.3 “评价”类换言标记构式的历时考察 |
7.3.1 近代汉语中的相关构式 |
7.3.2 “往X里说”的来源和演变 |
7.3.3 “说得X一点”的来源和演变 |
7.4 换言标记构式演变的动因 |
7.4.1 语义虚化 |
7.4.2 语境的作用 |
7.4.3 语言接触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汉语换言结构的特点 |
8.1 结构成分 |
8.1.1 简单的换言结构 |
8.1.2 复杂的换言结构 |
8.2 结构关系 |
8.2.1 第一层次的语义关系 |
8.2.2 下位层次的语义关系 |
8.3 结构标记 |
8.3.1 换言标记的分类 |
8.3.2 两类换言标记的共同点 |
8.3.3 换言标记构式的特点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清华简《越公其事》集释及其汉字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文字考释 |
1.3.2 简文排序 |
1.3.3 词句释义 |
1.3.4 史实考证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越公其事》集释 |
2.1 凡例 |
2.2 文本概述 |
2.3 集释 |
第三章 清华简《越公其事》中个别部件的汉字教学设计 |
3.1 整体设计分析 |
3.1.1 教学环境分析 |
3.1.2 教学对象分析 |
3.1.3 课时安排分析 |
3.1.4 教学内容分析 |
3.1.5 教学目标分析 |
3.1.6 教学方法分析 |
3.2 个别部件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设计 |
3.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言学上对汉日语言接触的研究 |
1.2.2 人类学对语言民族性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5.1 研究材料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 |
2.1 日本列岛的人和语言 |
2.1.1 日语的起源假说及谱系分类 |
2.1.2 日语的演变源流与日本人群混合历史的关系 |
2.2 汉日语言接触类型的判定 |
2.2.1 古代中日交流与语言接触 |
2.2.2 日本文字的产生 |
2.2.3 汉日语言的接触类型 |
2.3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和局限性 |
2.3.1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 |
2.3.2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 |
3.1 日语语音结构特点 |
3.2 日语汉字音的现状分析 |
3.2.1 日本人对日语中汉字的态度 |
3.2.2 日本常用汉字音的现状 |
3.2.3 日语常用汉字音的分层 |
3.3 汉字音与日语音的匹配 |
3.3.1 日语对入声汉字音的保留 |
3.3.2 日语特殊音节的产生 |
3.3.3 日语语音学上“拍”的产生与汉字音的关系 |
3.3.4 汉字音带来的同音异义现象 |
3.4 小结 |
第4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 |
4.1 日语中汉字词的数量及分布特点 |
4.2 各种词类中的汉字词及混种词中的汉字词 |
4.2.1 有词尾变化的词类 |
4.2.2 无词尾变化的词类 |
4.2.3 接辞 |
4.2.4 拟声词和拟态词 |
4.3 日语词汇的结构特点以及汉字词引发的改变 |
4.3.1 日语固有词汇的特点 |
4.3.2 汉字词对日语词汇体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
5.1 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的汉文训读 |
5.2 汉文训读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
5.3 汉文训读带来的具体语言现象的考证 |
5.3.1 沿用至今的“ゃむをぇす” |
5.3.2 曾经使用过的“ざるべかちず” |
5.4 其他来自于汉语的语法现象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6.1.1 主要内容 |
6.1.2 创新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文维基百科和日文维基百科的日语核心词对照表 |
附录二: 日语名词中混种词的具体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问题聚焦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材料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一个栏目的几个时代 |
一、“我群”与“他者”:主要受众群体的聚焦 |
二、政策与教育: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三、回到情感:情感色调的年代差异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想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
一、革命的“理想主义” |
二、“集体至上”的话语建构 |
三、“公而忘私”的情感关系 |
四、“爱憎分明”的情感教育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实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
一、生存的“现实主义” |
二、“理智至上”的话语建构 |
三、“亲情回归”的情感关系 |
四、“工具理性”的情感教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我主义情感体制下的情感社会化话语 |
一、发展的“自我主义” |
二、“快乐至上”的话语建构 |
三、“彰显自我”的情感关系 |
四、“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越时期的情感话题 |
一、情感意涵的时代变迁 |
二、“公与私”的消逝与重构 |
三、“男与女”的性别意识 |
四、“贫与富”的对立与感知 |
五、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阶段已发表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8)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
2.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特点 |
3. 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特色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概念解读 |
1. 三维模型与动画 |
2. 教学设计 |
3. Corel Motion Studio 3D |
(四)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调查研究法 |
3. 实验法 |
(六) 研究思路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认知负荷理论 |
1. 认知负荷理论 |
2. 认知负荷理论类型 |
3. 对三维动画和教学设计启示 |
(二) 多媒体学习理论 |
1. 多媒体学习理论 |
2. 对动画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启示 |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概述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 |
(四) “经验之塔”理论 |
1. 理论概述 |
2. 对动画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启示 |
三、《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 |
四、构建《免疫调节》一节的三维模型及动画 |
(一) 软件介绍 |
(二) 模型制作 |
(三) 动画制作 |
(四) 成果展示 |
(五) 动画的生成 |
1. 动画的导出 |
2. 动画可控性的实现 |
五、评价及分析 |
(一) 学生反馈信息 |
1. 整体评价 |
2. 习题检测 |
3. 对动画建议 |
(二) 教师反馈信息 |
(三) 笔者的实践小结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二) 后续研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传统与现代时空分离的危机 |
1.1.2 传统与现代时空压缩的混乱 |
1.1.3 传统与现代时空同质的单一 |
1.1.4 传统与现代时空转换的失语 |
1.1.5 传统与现代时空一体的要求 |
1.2 概念释义 |
1.2.1 广西 |
1.2.2 传统村落及建筑 |
1.2.3 传统空间 |
1.2.4 传承与更新 |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
1.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寻根:理清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中蕴藏着的朴素哲理 |
1.4.2 回归:建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框架 |
1.4.3 出发: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
1.4.4 融合:探索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特性的传承与更新方法与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田野调查 |
1.5.2 分类方法 |
1.5.3 比较方法 |
1.5.4 图解方法 |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内容 |
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建构 |
2.1 传承与更新框架的理论建构 |
2.1.1 框架建构的意义 |
2.1.2 框架建构的方式 |
2.2 目标建构:诗意栖居环境 |
2.3 根基建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叠加 |
2.4 主线建构:理清空间意义脉络 |
2.4.1 空间意义传承与更新的重要性 |
2.4.2 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片段性存在 |
2.4.3 意义认知的多样性——开放性关系 |
2.4.4 意义存在的等级性——等级性位置 |
2.5 节点建构: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 |
2.5.1 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
2.5.2 空间要素的框架构成 |
2.6 关系建构: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 |
2.6.1 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
2.6.2 空间结构的框架构成 |
2.7 形态建构: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 |
2.7.1 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
2.7.2 空间形态的框架构成 |
2.8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 |
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
3.1 广西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
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
3.2.1 山地传统村落地理空间格局 |
3.2.2 滨水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望得见水 |
3.2.3 平原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珍惜土地 |
3.2.4 村落及建筑的气候地理空间格局:气候印记 |
3.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格局 |
3.3.1 保持文化原生态格局:民族村落建筑地理空间分布 |
3.3.2 延续文化交融的格局: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
3.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政治经济多元共存格局 |
3.4.1 土地制度多元化共存 |
3.4.2 政治身份多元化共存 |
3.4.3 产业空间多元化共生 |
3.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场景空间格局 |
3.5.1 人的场景空间 |
3.5.2 自然场景空间 |
3.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建构 |
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意义的理清 |
4.1 传统空间的使用意义激活 |
4.1.1 提高空间使用度 |
4.1.2 改善空间舒适度 |
4.1.3 增强空间复合度 |
4.2 传统空间的安全意义转换 |
4.2.1 唤醒空间归属感 |
4.2.2 强化空间领域感 |
4.2.3 营造空间威慑感 |
4.3 传统空间的社交意义升级 |
4.3.1 升级空间参与度 |
4.3.2 升级仪式空间认同度 |
4.4 传统空间的景观意义发掘 |
4.4.1 调动三种景观感受方式 |
4.4.2 营造风景园林式村落空间 |
4.4.3 营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
4.4.4 营造“三美”聚落及建筑空间 |
4.5 仪式空间的精神意义提升 |
4.5.1 延续民俗性 |
4.5.2 重识风水性 |
4.5.3 提升冥想性 |
4.6 空间意义的价值性转换 |
4.6.1 时空价值认定 |
4.6.2 创作升值 |
4.6.3 体验转换 |
4.6.4 商业利用 |
4.7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的意义脉络建构 |
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再构 |
5.1 空间核心的建构 |
5.1.1 寻找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 |
5.1.2 呼应自然地理空间核心 |
5.1.3 保留场景空间的核心形式 |
5.1.4 重建村落空间中心 |
5.1.5 建筑空间核心再生 |
5.1.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5.2 空间边界的重构 |
5.2.1 空间边界的定义 |
5.2.2 尊重自然边界 |
5.2.3 重建“顶”边界 |
5.2.4 重新定义“墙”边界 |
5.2.5 重造流动的地形 |
5.2.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边界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5.3 空间领域的解构 |
5.3.1 空间领域的定义 |
5.3.2 保留自然领域 |
5.3.3 再现场景氛围 |
5.3.4 营造村落建筑丰富的领域层次 |
5.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领域的传承与更新框架 |
6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结构的营造 |
6.1 营造复合的空间路径 |
6.1.1 空间路径的特性 |
6.1.2 顺应自然隐性路径 |
6.1.3 穿越空间的场景路径 |
6.1.4 营造连续的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 |
6.1.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6.2 营造多变的空间方向 |
6.2.1 空间方向坐标系的定义 |
6.2.2 顺应自然方向 |
6.2.3 复合多种方向需求 |
6.2.4 继承村落及建筑方向设置 |
6.2.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方向框架建构 |
6.3 营造丰富的空间距离感 |
6.3.1 空间距离的定义 |
6.3.2 与自然保持生态距离 |
6.3.3 保持多变的场景距离感 |
6.3.4 营造空间的距离等级 |
6.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距离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7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寻找 |
7.1 空间形态的特性 |
7.1.1 符号性 |
7.1.2 完形性 |
7.1.3 图地性 |
7.2 找寻空间形态原型 |
7.2.1 重构矩形空间 |
7.2.2 寻找三角形空间 |
7.2.3 拓扑圆形空间 |
7.2.4 保持自由形空间 |
7.3 找寻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式 |
7.3.1 拓扑变形 |
7.3.2 重复叠加或削减 |
7.3.3 自组织集聚与扩散 |
7.4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框架 |
8 结语与展望: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
8.1 结语 |
8.2 理想空间 |
8.3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回顾 |
0.4 理论依据 |
0.5 研究方法 |
0.6 内容安排 |
0.7 语料说明 |
上编 程度副词新形式的发展和功用 |
第1章 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式 |
1.1 引言 |
1.2 新兴程度副词的绝对化和高量性 |
1.3 对两种趋势的解释 |
1.4 演化的语义类型 |
1.5 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狂”的表达功用及其程度副词化 |
2.1 引言 |
2.2 搭配倾向与句法特征 |
2.3 表达功能与表义倾向 |
2.4 演化进程及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程度副词的特性及其发展的趋势 |
3.1 引言 |
3.2 “超”的语法意义 |
3.3 与词内成分“超”的区分 |
3.4 “超”与“超级”的竞争及其新的发展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和“暴”的差异与趋同 |
4.1 引言 |
4.2 “爆/暴”的表现形式 |
4.3 表现差异 |
4.4 成分选用与结构差异的互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到哭”的副词性质及与其他“到X”的异同 |
5.1 引言 |
5.2 句法分布与搭配对象 |
5.3 语义特征 |
5.4 语义的演化和语形的类推 |
5.5 与“到X”词语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中编 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显现和作用 |
第6章 程度副词功能扩展的途径与特点 |
6.1 引言 |
6.2 新功能的发展路径 |
6.3 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进一步的类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很是”修饰形容词化名词性成分的特点和成因 |
7.1 引言 |
7.2 “很是”的性质 |
7.3 同形区分 |
7.4 “很是”的成分特点 |
7.5 形成动因和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的功用及留存机制 |
8.1 引言 |
8.2 搭配的差异 |
8.3 表达的功用 |
8.4 留存机制与低频原因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很”与“最”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与原因 |
9.1 引言 |
9.2 程度副词和状态形容词的选取 |
9.3 表现和差异 |
9.4 倾向性差异的成因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状位程度副词与“得慌”的类框式叠加 |
10.1 引言 |
10.2 叠加的语法特点 |
10.3 表义作用 |
10.4 产生机制分析 |
10.5 本章小结 |
下编 含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特性和演化 |
第11章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表现和作用 |
11.1 引言 |
11.2 构式的理解和划定 |
11.3 相关构式的分析 |
11.4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作用 |
11.5 本章小结 |
第12章 “蛮拼的”的构式化及其功用 |
12.1 引言 |
12.2 句法的表现 |
12.3 使用的渗透 |
12.4 语义的表达 |
12.5 演化的实现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的功用及其成因 |
13.1 引言 |
13.2 分布倾向与搭配特点 |
13.3 强调方式与语用特点 |
13.4 相近的联系与同形的区分 |
13.5 构式形成与发展趋势 |
13.6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委婉程度构式“有点(儿)小X”的特性与演变 |
14.1 引言 |
14.2 构式的句法特性 |
14.3 表义功能 |
14.4 构式的成因与发展 |
14.5 本章小结 |
第15章 “最美X”构式的功用与成因 |
15.1 引言 |
15.2 句法分布和内部构成 |
15.3 构式的表义功能 |
15.4 与“最美的X”的关系 |
15.5 与构式“最丑X”的比较 |
15.6 演化分析 |
1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余论 |
本文的主要观点 |
本文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文所收录的新兴程度副词 |
附录2 程度副词“很”修饰名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3 程度副词“很”修饰动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4 “最”和“很”与BA式状态形容词的搭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动画天地·FLASH篇(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教材宋词选编与教学策略研究[D]. 黎晶晶.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2]泛娱乐时代我国儿童IP运营研究[D]. 申琳. 吉林大学, 2020(01)
- [3]徐克奇幻电影研究[D]. 范旭峰.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现代汉语换言标记构式研究[D]. 李晓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清华简《越公其事》集释及其汉字教学设计[D]. 史玥然. 山西大学, 2019(02)
- [6]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D]. 孙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7]情感体制视阈下情感社会化话语的嬗变 ——基于一个情感教育栏目的研究[D]. 施瑞婷. 南京大学, 2018(04)
- [8]三维模型及其动画在《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D]. 黄志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 潘洌. 重庆大学, 2018(04)
- [1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D]. 朱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