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

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

一、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饶曦[2](2015)在《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的考察与研究》文中指出1979年江西省龙虎山崖墓中发掘了两架保存完好的十三弦筝,这两件乐器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筝类乐器,该乐器的出土对研究筝的起源、形制以及演变过程等问题的学术意义,不言而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乐器便引起过音乐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出结论认为该乐器为筝。但迄今仍有诸多文论中对此乐器定性不明,其表述也模棱两可、莫衷一是。基于此,本文拟分为三章,就龙虎山崖墓十三弦乐器到底所属何种乐器做一考探,并根据其结论所引发的相关学术问题重新审视,以求教大方。本文的第一章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概况,对十三弦筝的发掘地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具体分析其是在何种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中孕育而生,以及出土十三弦筝的墓葬主人地位与出土时的形制;第二章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考察报告,笔者通过实地、实物的考察获得了较多的一手资料,再将这些来之不易的一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并将其与所出土的弦类乐器相比较,最终确定该乐器确实属筝,再对之前学者所定义的此器构造加以重新判断;第三章“十三弦筝”对筝源考证的学术意义,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与今人研究所得,认真梳理有关“筝”乐器的起源考证,再将前文中已确认为筝乐器的“龙虎山十三弦筝”纳入其中作为例证,可颠覆诸多筝源之说。最后以二重证据法将文献中记载的筝与考古出土的筝相结合,得出筝在起源过程中是以南、北两地呈平行时空状态各自发展。

齐迹[3](2020)在《中国“古”筝源流初探 ——以出土筝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筝的出土实物、乐器形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为探索“古”筝源流奠定基础。在出土筝与文献和图像互证的部分,笔者运用“二重论证法”的方法,将筝当时所处历史时期的弦数、演奏方式及与历史文化流变密不可分的筝乐组合形式等与出土实物进行逐一比较研究,以充分证明发掘出土实物与史书记载、图像壁画是否能够相互验证,力求还原筝在不同历史时期真实的原貌,进而对筝的源流进行更加科学的阐释与思考。本文将筝的演变和相关出土实物分为三个时段进行分析。第一时段为先秦时期,筝是一种形似船形,尾部略微上扬的形制,本文将其定义为萌芽时期。随着筝的形制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第二时段为两汉至隋唐时期,本文将其定义为筝的发展时期。笔者又通过出土筝与文献、图像之间的互证以及筝乐组合等其它角度的阐述,进一步论述了两汉至隋唐时期筝所经历的变化。第三时段为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则是以传世筝为主,由于筝的形制和演奏效果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本文将其定义为筝的成熟时期。笔者试图以逆向考察的视角对出土筝的研究进行更加有力的佐证。

陆晗昱[4](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付琳[5](2014)在《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文中提出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形制多样,文化因素构成也比较复杂,以往大家虽然意识到这一时期本区的墓葬遗存具有一些共性,却长期缺乏全面的梳理和综合的研究。本文在界定、划分墓葬类型,建立墓葬分期与编年框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墓葬遗存所做的历时性分区研究,初步探讨了本区土着群体在族群构建与国家化进程方面的问题,对于区分吴、越墓葬以及深入认识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历史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项研究的时空范围以及研究对象加以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做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墓葬形制的划分与研究,首先根据墓葬营建理念上的差异,将本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分为土墩墓、土墩石室遗存、竖穴土(岩)坑墓、支石墓(含大石盖墓)和崖葬遗存五大类,对各类墓葬遗存的界定标准加以明确。进而对资料相对充分的前四类墓葬遗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类型划分。而后对各类墓葬的等级差异,以及与墓葬形制相关的一些重点问题做了初步探研。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随葬品进行研究,并对墓葬遗存进行分期、断代。首先通过对墓葬遗存出土典型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依据层位关系归纳其演变逻辑。再根据诸类典型遗物之间的平行演变关系及共出关系,将包含这些遗物的墓葬遗存分为五期9段,比定各期、各段的年代,并考察了各期墓葬遗存在墓葬形制方面与随葬品方面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墓葬遗存进行历时性的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加以推定。首先在墓葬分期的基础上,以葬俗差异作为综合指标,把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划分为9区,进而考察了各区墓葬遗存在不同时期内的分布范围及其文化因素构成情况。之后结合文字史料推定了各期、各区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初步确定了文献中的扬越、于越、干越、“闽越”、“瓯越”等族群的墓葬遗存,并对江南地区战国时期楚墓的分布特征做了简要讨论。第五部分主要是以前文的墓葬研究为基础,对本区两周时期的民族史与政治史问题进行探研。从族群构建和政治组织发展的角度对墓葬遗存的历时性分区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检视,并结合对相关遗址资料及文字史料的分析,指出本区两周时期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对吴、越两国的立国方式、国家形态以及两国间的关系等历史问题做了尝试性的解读。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以上研究的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6](1980)在《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78年至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四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篾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丰富了我们对武夷山地区古越族历史的研究资料。 (一) 春秋战国时期,今江西境分属吴、楚、越管辖,东部地区属越国。而江西的绝大部分都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汉书·地理志》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

饶曦[7](2015)在《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之形制渊源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1979年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中发掘的两架十三弦筝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两件乐器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筝类乐器,该乐器的出土对研究筝的起源、形制以及演变过程等问题的学术意义不言而喻。但迄今仍有诸多文论对此乐器定性不明,其表述也模棱两可。论文就龙虎山崖墓十三弦乐器到底所属何种乐器及其形制做一探究。

张仲淳[8](1983)在《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文中研究指明 1978——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四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蔑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历史文物,为我们探索武夷山地区古民族的历史面貌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程应林,刘诗中[9](1980)在《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文中研究指明 江西贵溪崖墓群是1978年在文物调查过程中发现的。1979年秋冬江西省历史博物馆考古队和贵溪县文物陈列室在县境鱼塘公社仙岩,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历时百天,共清理墓葬十四座,编号为79贵·鱼M1—M14。其中M8、M12、M13三座墓葬位于仙岩,岩下面是陆地,其余十一座墓葬均位于与仙岩相近的水岩,岩下为上清河,俗称泸溪水。这次发掘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表一),保存

张仲淳[10](1989)在《江西贵溪崖墓族属新探—兼对“干越说”质疑》文中提出 1978—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14座墓葬,共发现棺木37具,人骨架16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篾器等2000余件.根据贵溪崖墓的形制和出土文物特征,学术界普遍认为贵溪崖墓为古越族的文化遗存,但究竟属于古越族中的哪一支分支,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综观目前

二、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1.4.1 本文的切入点
        1.4.2 本文的框架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
        1.5.3 未来的展望
    1.6 本章小结
    1.7 本章参考文献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2.3 本章小结
    2.4 本章参考文献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2.1 染料的制作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3.4 本章小结
    3.5 本章参考文献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4.6 本章小结
    4.7 本章参考文献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5.3 本章小结
    5.4 本章参考文献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3 本章小结
    6.4 本章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动机及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与筝乐器相关的史料述略
        2、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论梳理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第一章 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概况
    第一节 江西龙虎山崖墓介绍
        一、地理环境与文献记载
        二、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节 “十三弦筝”的考古出土概况
        一、出土“十三弦筝”墓葬的葬式与结构
        二、墓葬共存器物的文化内涵
        三、与出土“十三弦筝”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等资料记载
第二章 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考察报告
    第一节 江西龙虎山崖墓群实地考察
        一、仿制的龙虎山崖墓“十三弦筝”
        二、M2、M3 崖墓的主人与其地位
    第二节 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原件的考察
        一、关于此乐器是否为筝
        二、关于此乐器是否有码
        三、关于此乐器的首尾、正反问题
        四、关于此乐器是采用何种木材
第三章 “十三弦筝”对筝源考证的学术意义
    第一节 关于“筝”源诸说
        一、筝源秦地说
        二、筝源于筑
        三、筝源于瑟
    第二节 考古出土的筝
    第三节 关于“十三弦筝”出土的学术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古”筝源流初探 ——以出土筝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筝的萌芽时期
    第一节 先秦时期出土筝概述
        一、贵溪仙水岩二号崖墓古筝
        二、贵溪仙水岩三号崖墓古筝
        三、吴县长桥古筝
        四、湖北枝江姚家巷木筝
    第二节 先秦时期出土筝与文献的互证
        一、秦地说
        二、筑源说
        三、瑟源说
    第三节 先秦时期出土筝与图像的互证
        一、筝琴径庭
        二、筝筑并行互鉴
        三、筝瑟近缘
    第四节 先秦时期筝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二、教化功能
    小结
第二章 筝的发展时期
    第一节 两汉至隋唐时期出土筝概述
        一、西汉长沙王后墓五弦筝
        二、广西贵县罗泊湾十二弦筝
        三、隋唐十三弦筝
    第二节 两汉至隋唐时期出土筝与文献的互证
        一、文实互补
        二、文实互证
        三、待考出土筝
    第三节 两汉至隋唐时期出土筝与图像的互证
        一、筝乐图像
        二、奏姿的沿革
        三、图实互应
        四、乐器组合
    第四节 两汉至隋唐时期筝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二、审美功能
        三、对外交流功能
    小结
第三章 筝的成熟时期
    第一节 宋元明清的传世筝
        一、十四弦筝
        二、十五弦筝
        三、明清十六弦筝
        四、诏安古筝
        五、蒙古博物馆馆藏蒙古筝三件
        六、十四弦蒙古筝
        七、十六弦蒙古筝
    第二节 宋元明清时期传世筝与文献的互证
        一、形制互证
        二、弦数互证
        三、装饰互证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期传世筝与图像的互证
        一、筝乐图像
        二、奏姿多样性
        三、形制互应
        四、应用场合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筝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功能
        二、审美功能
        三、教化功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4)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5)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 时空范围
        1.1.2 研究对象
    1.2 发现与研究简史
        1.2.1 第一阶段
        1.2.2 第二阶段
        1.2.3 第三阶段
        1.2.4 既往取得的成果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相关研究方法的说明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相关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墓葬形制的划分及相关问题
    2.1 土墩墓(含祭祀性遗存)
        2.1.1 内涵界定
        2.1.2 形制划分
    2.2 土墩石室遗存
        2.2.1 内涵界定
        2.2.2 形制划分
    2.3 竖穴土(岩)坑墓
        2.3.1 内涵界定
        2.3.2 形制划分
    2.4 支石墓(含大石盖墓)
        2.4.1 内涵界定
        2.4.2 形制划分
    2.5 崖葬遗存
    2.6 墓葬级别划分
    2.7 相关问题讨论
        2.7.1 土墩墓中祭祀性遗存的形式
        2.7.2 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的形式
        2.7.3 “人”字顶木椁的源流与涵义
第3章 随葬品研究与墓葬分期、断代
    3.1 典型遗物的演变序列
        3.1.1 原始瓷器
        3.1.2 印纹硬陶器
        3.1.3 夹砂陶器
        3.1.4 泥质陶器
        3.1.5 青铜器
        3.1.6 层位学依据
    3.2 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编年
        3.2.1 期段划分
        3.2.2 年代推定
    3.3 各期墓葬遗存的总体特征
        3.3.1 第一期墓葬
        3.3.2 第二期墓葬
        3.3.3 第三期墓葬
        3.3.4 第四期墓葬
        3.3.5 第五期墓葬
第4章 墓葬分区与族属、国别推定
    4.1 第一期分区
        4.1.1 A 区
        4.1.2 B 区
        4.1.3 C 区
        4.1.4 D 区
        4.1.5 E 区
        4.1.6 F 区
        4.1.7 G 区
    4.2 第二期分区
        4.2.1 A 区
        4.2.2 B 区
        4.2.3 D 区
        4.2.4 E 区
        4.2.5 G 区
    4.3 第三期分区
        4.3.1 A 区
        4.3.2 B 区
        4.3.3 E 区
        4.3.4 G 区
        4.3.5 H 区
    4.4 第四期分区
        4.4.1 A 区
        4.4.2 H 区
        4.4.3 I 区
    4.5 第五期分区
        4.5.1 A 区
        4.5.2 I 区
    4.6 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
        4.6.1 A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2 B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3 C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4 D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5 E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4.6.6 F 区、G 区墓葬的族属
        4.6.7 H 区墓葬的族属
        4.6.8 I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第5章 墓葬为中心的民族史与政治史探研
    5.1 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
    5.2 吴、越立国方式与国家形态的差异
第6章 结语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7)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之形制渊源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此乐器是否为筝
二、关于此乐器是否有码
三、关于此乐器的首尾、正反问题
四、关于此乐器是采用何种木材

(8)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上的“干越”
二、对贵溪崖墓族属的看法
    1、贵溪崖墓因素非吴文化
    2、贵溪崖墓因素非楚文化
    3、贵溪崖墓是古越族的文化遗存
三、余论

(9)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环境和文献记载
(二)崖墓结构及葬式
(三)出土遗物
(四)结束结

四、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2]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的考察与研究[D]. 饶曦.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3]中国“古”筝源流初探 ——以出土筝为主要研究对象[D]. 齐迹. 沈阳音乐学院, 2020(08)
  • [4]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5]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D]. 付琳. 吉林大学, 2014(09)
  • [6]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J].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 文物, 1980(11)
  • [7]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之形制渊源考[J]. 饶曦. 艺术百家, 2015(04)
  • [8]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J]. 张仲淳. 江西历史文物, 1983(02)
  • [9]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J]. 程应林,刘诗中. 文物, 1980(11)
  • [10]江西贵溪崖墓族属新探—兼对“干越说”质疑[J]. 张仲淳. 东南文化, 1989(01)

标签:;  ;  ;  ;  ;  

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