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一、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永恒,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闫志山[1](2021)在《菜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为明确不同生长类型菜豆花芽分化及生长发育、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以蔓生菜豆‘将军’和矮生菜豆‘热那亚’为材料,比较发育前期菜豆各阶段开始及持续时间,测定绝对生长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光合指标,观察花芽分化规律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热那亚’苗期和花期持续时间分别比‘将军’少15天和10天;‘热那亚’出苗后15天内绝对生长速率是‘将军’的2.14倍,‘将军’的花期是‘热那亚’的2.12倍;‘热那亚’在出苗后15天开始花芽分化,比‘将军’早2~3天,且该品种多数花芽集中在10天完成分化和发育,比‘将军’缩短一半的时间;‘热那亚’花芽分化期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将军’,花期显着高于‘将军’;但‘热那亚’各时期光合指标均显着高于‘将军’。研究发现,矮生菜豆‘热那亚’花芽分化早,花期短,生长速率先高后低,变化速率较快,且光合速率高于同时期蔓生菜豆‘将军’,可为矮生蔓生菜豆合理种植提供参考。

王悦[2](2021)在《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阻隔性能改性研究及田间应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地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物质资料之一,但传统聚乙烯(PE)地膜大量应用造成了残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降解地膜有望成为绿色替代品。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成膜性能优良,是最适宜制备生物降解地膜的主流材料。然而PBAT的水蒸气阻隔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农用地膜上的应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本文选取云母纳米填料复合法和聚碳酸亚内酯(PPC)高分子共混法两种改性途径来提高PBAT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并利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蜡(EVA蜡)解决云母在PBAT中分散性差的问题,制备两种改性生物降解地膜:PBAT/EVA-云母复合地膜、PBAT/PPC共混地膜。同时,对两种改性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矮生菜豆田间应用评价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改性云母(EVA-云母)的加入可以增强PBAT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与其他粒径相比,1250目的EVA-云母对PBAT地膜的改性效果最佳。当1250目的EVA-云母含量为2%时,PBAT/EVA-云母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最佳,该地膜编号为M2-2。M2-2地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19.87 g/(m2·24h),比PBAT地膜低80.09%。M2-2地膜的拉伸负荷和直角撕裂负荷分别为20.00 N和5.10 N,分别比PBAT地膜高26.82%和2.24%。老化100小时后的M2-2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拉伸负荷和直角撕裂负荷分别比老化100小时后的PBAT地膜高72.96%、34.51%、6.75%。EVA-云母呈单层片状,表面有EVA蜡包覆,其热稳定性可满足地膜生产的要求。EVA-云母在PBAT基体中的分散性优于云母,可形成更均匀的阻水片层;同时EVA-云母可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促进结晶,提高阻水性较好的结晶区比例,进一步增强PBAT/EVA-云母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与PBAT地膜相比,PBAT/EVA-云母地膜的微晶尺寸增加156.93%,结晶度提高20.22%。(2)当PPC含量为10%时,PBAT/PPC地膜的综合性能良好,该地膜编号为P2。P2地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为386.31 g/(m2·24h),比PBAT地膜低35.85%。P2地膜的拉伸负荷为11.85 N,直角撕裂负荷为3.55 N。老化100小时后的P2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直角撕裂负荷分别比老化100小时后的PBAT地膜高47.88%和21.33%。PPC呈球状相分布在PBAT/PPC地膜中,可延长水蒸气在地膜中的扩散路径;同时PPC与PBAT不能完全相容,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促进结晶,提高阻水性较好的结晶区比例,进一步提高PBAT/PPC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其中P2地膜的结晶度最高,比PBAT地膜高15.88%;其微晶尺寸比PBAT地膜高97.45%。(3)在矮生菜豆田间应用评价试验中,M2-2地膜和P2地膜的降解速度比PBAT地膜慢,其开始降解的时间分别比PBAT地膜延后10天和15天,达到2级降解的时间分别比PBAT地膜延后5天和20天。M2-2地膜和P2地膜在田间降解过程中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始终优于PBAT地膜,且力学性能的降低幅度更小。田间解铺膜后期的M2-2地膜和P2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分别比PBAT地膜高35.08%和42.42%,其力学性能分别比PBAT地膜高77.38%和30.16%。田间铺膜后期的PBAT地膜、M2-2地膜和P2地膜的力学性能降低幅度分别为69.10%、47.91%和63.76%。M2-2地膜和P2地膜对耕层土壤的增温性能优于PBAT地膜,其土壤积温分别比PBAT地膜高2.42%和2.47%。与PBAT地膜覆盖相比,M2-2地膜和P2地膜覆盖的矮生菜豆幼苗期提前2天,抽蔓期提前9天。铺膜75天时M2-2地膜和P2地膜覆盖的矮生菜豆株高分别比PBAT地膜覆盖高6.13%和9.08%。M2-2地膜和P2地膜覆盖的矮生菜豆单荚重分别比PBAT地膜覆盖高5.65%和6.11%,单株荚数分别比PBAT地膜覆盖高8.11%和8.11%,总产量分别比PBAT地膜覆盖高10.57%和11.43%。与PBAT地膜相比,M2-2地膜和P2地膜可以更好地促进矮生菜豆的生长发育,加快其生育期进程,显着提高矮生菜豆的产量。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纳米填料复合法和高分子共混法制备并筛选得到两种水蒸气阻隔性能良好的改性生物降解地膜:PBAT/2%-1250目EVA-云母复合地膜和PBAT/10%-PPC共混地膜,其水蒸气阻隔性能分别比PBAT地膜高出80.09%和35.85%;阐明提高PBAT地膜水蒸气阻隔性能的改性机理为:分别加入EVA-云母和PPC可增加PBAT地膜中的疏水层并起到异相成核作用提高结晶度,进而降低PBAT地膜的水蒸气透过率;阐明改性生物降解地膜在田间应用中可促进矮生菜豆的生长发育并显着提高其产量。

张东昱,宋学林,王进,赵贾榕,张苗[3](2020)在《4个菜豆品种种子特征特性及活力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4个出口菜豆品种NANO BOBIS SLANDERETTE N.3、NANO BOBIS SLANDERETTE N.1、NANO BOBIS SLANDERETTE N.4、PRODUCER为研究材料,测定种子物理特性、发芽特性和活力表现。结果表明:4个菜豆种子长度>宽度>厚度,且长、宽、厚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4个菜豆种子优良度很高且差异不显着(p>0.05),PRODUCER硬实率高达68%,其他品种无硬实,破除PRODUCER品种硬实最佳措施为浓硫酸处理25min.。发芽试验表明,菜豆幼苗为子叶出土的双子叶植物幼苗,幼苗鉴定分组编码为:A.2.1.2.2,电导率测定结果与标准发芽试验结果相一致,PRODUCER菜豆活力>NANO BOBIS SLANDERETTE N.4菜豆>NANO BOBIS SLANDERETTE N.3菜豆>NANO BOBIS SLANDERETTE N.1菜豆。在生产实践中,为保证全苗并节省种子,NANO BOBIS SLANDERETTE N.3和NANO BOBIS SLANDERETTE N.4应增加10%左右播种量,NANO BOBIS SLANDERETTE N.1增加60%的播种量。通过逆境试验可知,4个菜豆品种对环境水分和温度非常敏感,在逆境条件下存在严重的吸胀损伤、冷害损伤和寒害损伤而导致大部分种子丧失生活力,且表现为对芽的伤害大于根的伤害这一特征。

陈琼,韩瑞玺,唐浩,刘明月,黄科,周义之[4](2018)在《我国菜豆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菜豆营养含量丰富,味道可口,是我国三大主要果菜类之一。菜豆新品种的选育对菜豆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作为菜豆的主要生产国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对近10年来我国在现有的种质资源基础上选育出并通过鉴定和报导的33个优良菜豆新品种(以荚用菜豆为主)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主要育种目标、方向和育种方式,并从我国农业新兴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的角度对今后菜豆新品种选育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菜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红梅,张玉明,陈华涛,刘晓庆,张智民,崔晓艳,袁星星,顾和平,陈新[5](2018)在《矮生菜豆新品种‘苏菜豆7号’的选育》文中指出‘苏菜豆7号’是以‘81-6’为母本,以‘丽水红花’为父本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中熟,花紫色,嫩荚扁棍形,荚绿白色。株高52.9 cm左右,平均荚长15.7 cm,宽0.9 cm,平均单荚质量7.5 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50 d。田间对病毒病、叶霉病和根腐病抗性能力强。种子为扁椭圆形,平均千粒重为345.2 g。每667 m2豆荚产量8001 200 kg。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邢振龙[6](2018)在《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文中认为生物入侵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甚至可能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确定的入侵生物包括约70种微生物、近200种动物和300种植物。入侵动物大部分可危害农林作物(包括100多种害虫),其中有3种重要外来斑潜蝇,它们已成为我国蔬菜园艺作物上的重大害虫。本文以其中两种近缘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在我国入侵扩散和竞争互作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和生物的入侵性角度初步探讨了隐藏在它们在我国发生、扩散和分布差异以及种群演替背后的可能机理,主要结果如下:确定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率远慢于美洲斑潜蝇。通过对24省76市的田间调查(2014~2017),在其中6省13市首次发现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比较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进程发现,美洲斑潜蝇入侵两年多已扩散至我国大部分省市,并在各入侵地暴发成灾;而三叶斑潜蝇已入侵我国十余年,却刚扩散至华北平原地区,发生也相对较轻(仅在东南沿海地区稍重)。本地生物可通过竞争和寄生抑制三叶斑潜蝇种群增长速率(生态系统的生物障碍)。发现两种斑潜蝇存在种间竞争与抑制现象,本地寄生蜂对新入侵的三叶斑潜蝇与其它斑潜蝇有相同的寄生率。美洲斑潜蝇的干扰能显着降低三叶斑潜蝇种群丰度,且竞争越激烈,种群数量降低幅度越大,同样三叶斑潜蝇的存在亦可降低美洲斑潜蝇种群丰度。这种现象表明近缘种间相互干扰可以通过降低种群增长率而限制斑潜蝇种群的局部扩散。通过比较2014至2017年间15省40多个市斑潜蝇的寄生情况,发现不同斑潜蝇种群结构的寄生率无显着性差异,这表明本地寄生蜂亦可寄生后来入侵的三叶斑潜蝇,进而可能在限制其种群暴发扩散中发挥作用。低温环境不是阻挡三叶斑潜蝇快速扩散至西北地区的主要因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障碍)。发现局限分布的三叶斑潜蝇的耐低温能力与广泛分布的美洲斑潜蝇相当甚至更强。越冬试验表明,两种斑潜蝇在我国北方(河北廊坊)田间均无法越冬,而在北方的温室则均可以越冬,但三叶斑潜蝇蛹在冬季的野外存活时间比美洲斑潜蝇更长。耐寒性研究表明两种斑潜蝇蛹在4℃(温室最低温度的平均)下能存活大于10天,-1O℃(田间最低温度的平均)下仅能存活一天左右,而-20℃或-40℃下最多能存活几十分钟,这些温度下三叶斑潜蝇蛹的存活时间均比美洲斑潜蝇更长一些。该部分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亦具有在我国西北低温地区定殖、扩散和分布的潜力。在局部地区,三叶斑潜蝇已经取代或有逐渐取代美洲斑潜蝇的趋势(生物的入侵性)。在新发现入侵的6省13市中的3省6市,三叶斑潜蝇已占据种群优势;海南省三叶斑潜蝇也继续保持种群的主导地位。对新入侵地区的分析表明,三叶斑潜蝇在安徽中南部(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已取代美洲斑潜蝇占据主要生态位,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湖北(黄冈)、河南(信阳)邻近安徽的地方,其它入侵地(如河北、山东等)三叶斑潜蝇种群比例仍较低或处于刚刚入侵的状态。两种斑潜蝇的种间取代结果由它们在寄主上的直接竞争决定,但亦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实验室、温室和田间以不同相对起始比例进行罩笼竞争模拟发现,排除已报道介导两者竞争取代的环境因子如农药、寄生蜂的影响,两种斑潜蝇仍可发生竞争取代,且不同的寄主作物上存在相反的取代方向:在豇豆和菜豆上的大部分处理三叶斑潜蝇取代了美洲斑潜蝇,丝瓜的大部分处理美洲斑潜蝇则取代了三叶斑潜蝇。同一寄主上的各处理虽取代方向基本一致,但取代发生的速率和程度却大不相同,这可能是由不同的种群起始比例或不同竞争环境的温度差异导致。生殖干扰可能包括在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过程之中。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行为存在相似和差异之处,可能分别是两种斑潜蝇产生和抵制种间生殖干扰的行为基础。使用自组装小型昆虫行为监控系统,对两种斑潜蝇近千次交配行为的全程监控与回放观察发现,两种斑潜蝇的求偶交配过程并无明显差别;但三叶斑潜蝇的交配频次显着高于美洲斑潜蝇,且前者的交配持续时间(平均二十多分钟)只是后者(平均四十多分钟)的一半左右;另外,美洲斑潜蝇对交配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三叶斑潜蝇更高,还发现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节律也存在一定差异。本论文明确了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和分布现状,并试图解析了本地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对其发生、扩散和分布的影响;阐明了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在我国各地竞争取代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它们发生竞争取代的内在机制。发现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扩散速度远慢于美洲斑潜蝇,同时与本地生物的互害或偏害互作(也即生物抗性)可能是导致三叶斑潜蝇在我国扩散速率较慢的原因;发现三叶斑潜蝇正在逐渐取代先前入侵的美洲斑潜蝇,且该取代可能是由种间直接竞争和外界环境因子共同导致。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外来斑潜蝇的管理与防控,并可为入侵生态学和近缘种的竞争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案例支持。

陈高,吴华,代祥德,刘彤,陈禅友[7](2017)在《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动态变化》文中认为凝集素、皂苷、植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是菜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以矮生和蔓生两种生长习性的菜豆豆荚为材料,测定了其6个发育时期抗营养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豆荚发育期,植物凝集素含量及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在2128 d达到峰值。矮生及蔓生菜豆凝集素含量分别从0.35 mg/g和0.36 mg/g上升到0.92 mg/g和0.54 mg/g,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别从0.18 TIU/g和0.50 TIU/g上升到5.02 TIU/g和4.68 TIU/g;而皂苷和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矮生和蔓生菜豆皂苷含量分别从55.21 mg/g和43.33 mg/g下降到18.90 mg/g和11.79 mg/g;植酸含量分别从15.07 mg/g和14.57 mg/g下降到14.33 mg/g和12.19 mg/g。综合形态发育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规律发现,花后1421 d豆荚趋于成熟,抗营养因子含量较低,食用较佳;花后28 d籽粒发育饱满,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食用此时期豆荚及籽粒时应充分烹饪,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影响,提高营养价值。

谈敏,于凯然,贾永林[8](2016)在《宜春市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了8个矮生菜豆品种的生育期、果实主要性状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品种生育期相差不大,综合考虑荚长、荚宽、荚厚、单荚质量以及产量,无筋绿地豆王综合性状最优,适宜在江西宜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杨海峰,潘美红,薛萍,惠林冲,缪美华,陈振泰[9](2016)在《矮生菜豆新品种无筋1号的选育》文中提出无筋1号是以沙克巴303为母本,以草原1号为父本杂交后经8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全生育期80.1d(天),花白色,始花节位为第4节。豆荚圆棒形,深绿色,整齐,粗细均匀,无筋,结荚集中,单株荚数29.3,荚长12.3cm,单荚质量5.4g,每667m2平均产量950kg左右。适宜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露地种植。

陈新,崔晓艳,张红梅,袁星星,陈华涛,顾和平[10](2014)在《矮生菜豆新品种1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11-6矮生地豆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矮生菜豆新品种,2013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品种具有不需搭架、高产、抗病、品质优等多种优点,适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参考。

二、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菜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农艺性状测定
        1.2.2 花芽石蜡切片
        1.2.3 光合速率测定
        1.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1.2.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菜豆绝对生长速率
    2.2 菜豆苗期、分化期及花期各阶段持续时间
    2.3 菜豆花芽分化的过程及特征
    2.4 蛋白质含量
    2.5 光合速率
3 结论与讨论

(2)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阻隔性能改性研究及田间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PBAT地膜结构与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关系
        1.2.2 PBAT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改性方法
        1.2.3 云母、聚碳酸亚丙酯的应用进展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纳米填料复合法制备改性生物降解地膜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EVA-云母制备
    2.3 PBAT/EVA-云母地膜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4.1 水蒸气透过率(WVP)
        2.4.2 力学性能
        2.4.3 抗老化性能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6 X-射线衍射图谱(XRD)
        2.4.7 热重分析(TGA)
        2.4.8 示差量热扫描(DSC)
    2.5 结果与讨论
        2.5.1 PBAT/EVA-云母地膜的性能测试
        2.5.2 EVA-云母的微观结构
        2.5.3 PBAT/EVA-云母地膜的微观结构
        2.5.4 PBAT/EVA-云母地膜的热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分子共混法制备改性生物降解地膜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
    3.2 PBAT/PPC地膜的制备
    3.3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3.3.1 水蒸气透过率(WVP)
        3.3.2 力学性能
        3.3.3 抗老化性能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3.6 X-射线衍射图谱(XRD)
        3.3.7 热重分析(TGA)
        3.3.8 示差量热扫描(DSC)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BAT/PPC地膜的性能测试
        3.4.2 PBAT/PPC地膜的微观结构
        3.4.3 PBAT/PPC地膜的热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应用评价
    4.1 试验设计与供试材料
    4.2 观测指标与方法
        4.2.1 田间地膜的降解行为
        4.2.2 田间地膜的性能测试
        4.2.3 田间地膜的结构表征
        4.2.4 耕层土壤温度
        4.2.5 矮生菜豆的生育时期和株高
        4.2.6 矮生菜豆的产量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田间地膜的降解行为
        4.4.2 田间地膜的性能
        4.4.3 田间地膜的微观结构
        4.4.4 生物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4.5 生物降解地膜对矮生菜豆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5.2.1 改性云母对PBAT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
        5.2.2 PPC对 PBAT地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
        5.2.3 改性生物降解地膜对矮生菜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5.3 研究的创新之处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5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4个菜豆品种种子特征特性及活力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形态特征及物理特性测定
        1.2.2 不同处理方法对菜豆PRODUCER种子吸胀的影响
        1.2.3 4个菜豆种子细胞膜完整性比较
        1.2.4 标准发芽试验
        1.2.5 逆境发芽试验
        1.2.6 指标计算
        1.2.7 统计分析
2 结果及分析
    2.1 种子物理特性分析
    2.2 不同处理对菜豆PRODUCER品种吸胀的影响
    2.3 4个菜豆品种细胞膜完整性
    2.4 标准发芽试验条件下4个菜豆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
    2.5 逆境发芽试验条件下4个菜豆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3.1 种子物理特性对种子加工检验的指导意义
    3.2 硬实破除方法选择
    3.3 种子细胞膜完整性与标准发芽实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4 菜豆种子逆境实验对生产实践的启示

(4)我国菜豆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品种选育进展
2 菜豆新品种保护
3 主要育种目标
    3.1 高产
    3.2 优质
    3.3 抗病性
    3.4 设施栽培品种
    3.5 高山栽培以及加工专用品种
    3.6 附加营养价值
4 育种方式和途径
    4.1 杂交育种
    4.2 选种和引种
    4.3 诱变育种
    4.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5 展望

(5)矮生菜豆新品种‘苏菜豆7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的来源及特性
        2.1.1 母本选育及特性
        2.1.2 父本选育及特性
    2.2 选育经过
3 试验结果
    3.1 丰产性
        3.1.1 品系比较试验
        3.1.2 多点试验
        3.1.3 鉴定试验
    3.2 抗病性
    3.3 品质
4 品种特征特性
5 栽培技术要点

(6)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两种斑潜蝇的全球扩张历史和分布现状
        1.1.1 三叶斑潜蝇
        1.1.2 美洲斑潜蝇
    1.2 国内斑潜蝇发生的历史与现状
        1.2.1 其它斑潜蝇
        1.2.2 三叶斑潜蝇
        1.2.3 美洲斑潜蝇
    1.3 斑潜蝇的生物生态学
        1.3.1 生物学特性
        1.3.2 生态学
    1.4 近缘种间竞争互作的研究进展
        1.4.1 物种互作的概念
        1.4.2 昆虫种间竞争
        1.4.3 近缘种间互作效应
    1.5 昆虫种群竞争演替机制研究进展
        1.5.1 内在机制
        1.5.2 外在激发因子
    1.6 本文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立体依据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与美洲斑潜蝇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三叶斑潜蝇扩散追踪及地理分布调查
        2.1.2 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历史回顾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入侵斑潜蝇在我国各省的分布格局现状(2014~2017)
        2.2.2 我国各省三叶、美洲斑潜蝇首次发现时间的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和寄生蜂与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扩散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与植物
        3.1.2 三叶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抑制
        3.1.3 不同地区斑潜蝇寄生蜂寄生率调查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两种斑潜蝇的相互种群抑制
        3.2.2 寄生蜂寄生率
    3.3 讨论
第四章 越冬耐寒能力与三叶斑潜蝇的入侵扩散和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两种斑潜蝇北方越冬能力比较
        4.1.3 两种斑潜蝇蛹耐寒性比较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北方温室与田间冬季温度动态
        4.2.2 越冬能力差异
        4.2.3 两种斑潜蝇蛹的抗寒性差异
    4.3 讨论
第五章 三叶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调查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海南入侵斑潜蝇种群比例变化的连年调查(2006~2015)
        5.1.2 我国各地入侵斑潜蝇种群比例现状调查(2014~2017)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海南省三叶、美洲斑潜蝇种群相对比例的连年变化(2006~2015)
        5.2.2 三叶在新入侵省份与美洲斑潜蝇相对比例现状(2014~2017)
    5.3 讨论
第六章 两种斑潜蝇竞争取代的试验模拟与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6.1.2 实验室罩笼试验设置
        6.1.3 温室罩笼试验设置
        6.1.4 田间罩笼试验设置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室内罩笼竞争
        6.2.2 温室罩笼竞争
        6.2.3 田间罩笼竞争
    6.3 讨论
第七章 两种斑潜蝇交配行为的比较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和植物
        7.1.2 仪器设备
        7.1.3 交配行为实验设置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两种斑潜蝇的交配过程
        7.2.2 两种斑潜蝇交配行为的差异
    7.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植物凝集素含量测定
        1.3.2 皂苷含量测定
        1.3.3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1.3.4 植酸含量测定
2 结果
    2.1 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凝集素的动态变化
    2.2 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动态变化
    2.3 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皂苷的动态变化
    2.4 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植酸的动态变化
3 讨论

(8)宜春市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比较
    2.2 果实性状比较
    2.3 产量比较
3 小结

(9)矮生菜豆新品种无筋1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1.2 区域试验
        2.1.3 生产示范
    2.2 豆荚性状
    2.3 抗病性
3 品种特征特性
4 栽培技术要点

(10)矮生菜豆新品种1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育过程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产量方面
    2.2 品质方面
    2.3 抗病性
    2.4 主要农艺性状
    2.5 综合评价
3 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2-3]
    3.1 忌豆茬
    3.2 平整土地, 施足底肥
    3.3 播种期
    3.4 播种方法
    3.5 科学管理, 运筹水肥
        3.5.1 苗期
        3.5.2 开花结荚期
    3.6 防治病虫, 提高品质
4 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情况

四、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菜豆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研究[J]. 何永恒,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闫志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1(28)
  • [2]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阻隔性能改性研究及田间应用评价[D]. 王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4个菜豆品种种子特征特性及活力比较[J]. 张东昱,宋学林,王进,赵贾榕,张苗. 耕作与栽培, 2020(04)
  • [4]我国菜豆新品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 陈琼,韩瑞玺,唐浩,刘明月,黄科,周义之. 中国种业, 2018(10)
  • [5]矮生菜豆新品种‘苏菜豆7号’的选育[J]. 张红梅,张玉明,陈华涛,刘晓庆,张智民,崔晓艳,袁星星,顾和平,陈新. 中国瓜菜, 2018(05)
  • [6]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入侵扩散及其与美洲斑潜蝇的竞争取代[D]. 邢振龙.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7]菜豆豆荚发育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动态变化[J]. 陈高,吴华,代祥德,刘彤,陈禅友.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8]宜春市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J]. 谈敏,于凯然,贾永林. 长江蔬菜, 2016(20)
  • [9]矮生菜豆新品种无筋1号的选育[J]. 杨海峰,潘美红,薛萍,惠林冲,缪美华,陈振泰. 中国蔬菜, 2016(10)
  • [10]矮生菜豆新品种1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陈新,崔晓艳,张红梅,袁星星,陈华涛,顾和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1)

标签:;  ;  ;  ;  

矮生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