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还元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浩[1](2021)在《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风病与西方医学体系中的脑血管病相似,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科急危重症。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机械取栓能够有效开通闭塞血管,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但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禁忌症、就医不及时等原因未能接受到这些治疗。因此,需要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中风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风病诊断和辨证论治标准。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加深,王永炎院士强调在中风病中应注意毒邪的致病作用,建议在治疗时加入解毒类方药。痰热清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水牛角和熊胆粉组成,长于清热解毒,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伴有肺部感染的中风病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不仅咳嗽、发热等症状得到改善,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较快。痰热清注射液的组方思路与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相似,因此,从毒邪致病的角度推测痰热清注射液解毒开窍的功效,可能对中风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些早期的临床研究也发现,痰热清注射液能够促进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目的:探索痰热清注射对中风病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1.在临床研究中,我们采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已发表的关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检索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截止到2021年1月1日收录的关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同时对文献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2.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痰热清注射液中有效成分治疗中风病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根据已发表的文献收集痰热清注射液中的已检测到的化合物成分,计算这些化合物的QED值,选择其中大于0.18的做为潜在有效成分。检索PubChem中这些有效成分的药物靶标。将这些靶标与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已知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做交集,得到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分析这些药物靶标之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生物学注释。然后,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价不同剂量痰热清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评价梗死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最后,使用WB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从网络药理学得出的apel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共纳入了 11篇文献,涉及955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对降低中风病或伴肺部感染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MD=-5.45,95%CI:-10.82~-0.09。MD=-2.37,95%CI:-3.49~-1.26,P<0.05)。对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MD=14.90,95%CI:8.84~20.96,P<0.05)、肢体运动功能(MD=7.39,95%CI:2.74~12.04,P<0.05)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虽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MD=12.95,95%CI:-1.02~26.92,P<0.05)。纳入研究的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2.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痰热清注射液的81个有效成分共检索到663个药物靶标,在有效成分-药物靶标网络图中,度值最大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度值最大的药物靶标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其中有116个为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这116个药物靶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中重要的靶点有白蛋白、细胞肿瘤抗原p53、白细胞介素-8等。生物学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这些靶点涉及胆汁分泌、药物代谢、化学致癌、肝病和apelin信号通路等227个通路;脂肪酸合成与代谢、外来化学物质代谢和细胞对药物反应等3258个生物过程;核受体活性、血红素结合反应、丝氨酸型肽酶活性等442个分子功能;排名靠前的有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复合物、膜筏、突触后膜等222个细胞组分。在脑梗死大鼠模型中,可见梗死部位水肿,空泡形成,细胞死亡。而腹腔注射液低剂量痰热清注射液(2.5ml/kg,每6小时1次)能够明显减少大鼠脑梗死24小时后的梗死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WB结果显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APJ/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比例显着上升,caspase8蛋白含量显着减少;自噬相关蛋白LC3 Ⅱ/LC3Ⅰ比例显着下降;NeuN蛋白含量显着增加,GFAP蛋白含量显着减少。蛋白改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中风病特别是脑梗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激活apel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有关。但这些研究较为粗浅,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来明确痰热清注射液对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和药理机制。
杨树升[2](2016)在《大承气汤及大黄素对大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对Nrf2/Src/MAPKs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属中医“出血性中风”范畴。历史上,通腑法治疗中风渊源悠久,并曾经广为运用。在现代,以王永炎为代表的通腑化痰治疗急性期中风的学派影响深远。临床中,ICH病人常发病即有大便不通(常持续35天,甚至10余天)等腑实之象。此时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气机升降乖逆,中焦阻塞不通。腑不通则窍不开,热不去必风不熄,平肝潜阳降逆诸法扬汤止沸缓不济急,唯通腑泻热一途釜底抽薪最为适宜。应用通腑法治疗ICH时以大承气汤最为常见,但其对ICH作用的现代医学确切机制尚不很明了。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是ICH后脑损伤最重要的机制。其中,小胶质细胞激活并获得吞噬性,以清除血肿及脑组织和红细胞坏死时产生的碎片。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也表达和释放促炎性因子,从而加重脑损伤。对ICH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究竟该抑制还是该促进的争议在持续。另外,对于如何有效地判断小胶质细胞是否激活及其程度,以及其形态、功能改变有否未尽知之规律等等问题,都值得学界研究。在ICH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Nrf2/Src/MAPKs通路被激活,并对ICH产生影响。那么,大承气汤及大黄素对此是否也有影响?影响如何?阐明这个问题势必将对大承气汤及大黄素作用机制做出深刻揭示。目的:对胶原酶VII诱导ICH模型大鼠给予大承气汤及大黄素灌胃治疗,研究大承气汤及大黄素对ICH的治疗作用,及对N rf2/Src/MAPKs通路的影响及效应,并对ICH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特点、规律进行探讨。方法:本实验对胶原酶VII诱导ICH模型大鼠给予大承气汤及大黄素灌胃治疗,采用组织化学、行为学检测、MRI、免疫组化、多重免疫荧光标记、免疫印迹等技术手段对ICH模型大鼠进行观察及评价。ICH模型复制及其评价:对3月龄SD雄性大鼠脑左侧CPU注射胶原酶VII 0.4U,以复制ICH动物模型。通过MRI结构像、TTC染色、行为学实验(平衡木实验、悬体扭转实验)及一般情况观察等方法来评价胶原酶VII注射后3 d时模型制作效果。大承气汤、大黄素对ICH治疗作用:对胶原酶VII注射大鼠给予大承气汤及大黄素灌胃治疗。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改变,评估其整体疾病状态及恢复程度;行为学实验(平衡木实验、悬体扭转实验)观察ICH后大鼠一侧肌力改变程度,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MRI检测血肿体积以评估ICH后脑组织受损范围;普鲁士蓝染色评估ICH病理改变及恢复;MRI波谱检测出血区域脑组织乳酸水平。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规律:免疫组化(Iba-1)观察ICH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规律;免疫组化(IL-1β、IL-10)及多重免疫荧光标记观察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类型及水平;普鲁士蓝染色观察ICH后小胶质细胞对铁的吞噬及铁沉积,以评价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和铁沉积病理改变。大承气汤、大黄素对ICH后Nrf2/Src/MAPKs通路的影响:免疫印迹观察Nrf2/Src通路的激活及其对下游MAPKs(ERK、JNK、p38)的作用,以及对促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抗炎性因子(Arg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CH模型成功复制胶原酶VII注射后3 d,大鼠一般状况差,体重下降。TTC染色示造模后左侧CPU局部组织结构被破坏。MRI结构像示造模后3 d时,左侧CPU出现高信号区,提示出血。行为学实验示造模后3 d时,大鼠因一侧肌力减退而出现异常行为,表现为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下降,以及悬体摇摆时躯体扭转偏向于出血侧即左侧。无论是整体状态,还是行为异常,均提示大鼠在胶原酶VII注射后3 d时出现类似ICH后的临床表现,而MRI结构像及TTC染色则直接证实ICH的产生及脑组织结构的破坏。由此肯定,胶原酶VII诱导ICH模型成功。大承气汤、大黄素对ICH的治疗作用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大黄素治疗后大鼠一侧肌力减退情况显着改善;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大黄素治疗后普鲁士蓝染色着色程度在ICH后14 d时达到峰值,并且其加重趋势在28 d时得到根本扭转(此时模型组大鼠着色程度加重趋势无改变);MRI出血灶体积测定结果表明大承气汤、大黄素的治疗可以使ICH后出血灶体积减小(与模型组比较);一般情况的观察及体重增加表明大承气汤、大黄素治疗可以促进ICH后整体恢复。ICH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Iba-1染色证明ICH后小胶质细胞激活,Iba-1/GFAP双标表明小胶质细胞更接近于病变位置,提示ICH后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可能更早、更快及更重要。同时发现ICH后,小胶质细胞聚集于出血区域及其周围,并在出血及周围区域间形成条带。对小胶质细胞分支条数、胞体面积的分析发现两者均与离出血中心区域的距离呈负相关。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小胶质细胞激活系数分析方法(MAF),我们能对ICH出血中心及其周围连续区域脑组织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测量。利用MAF,发现在ICH中心区域边缘外400μm范围内,小胶质细胞激活程度与其到出血中心区域边缘的距离呈直线负相关。ICH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变,且两者大致相适应,提示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功能具有可塑性。小胶质细胞吞噬及分泌功能Iba-1染色及Iba-1/普鲁士蓝双重染色表明在ICH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对入脑的红细胞,以及坏死的红细胞和脑组织碎片进行吞噬。尤其是当小胶质细胞在出血区域周围密集形成条带时,这种吞噬功能可以限制血肿扩大,以及铁、血红素等神经毒性物质的扩散。吞噬铁后,小胶质细胞会出现铁过载,铁过载的小胶质细胞会出现特殊的细胞行为以实现铁卸载。多重免疫荧光标记证明ICH 3d时,出血中心区域周围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主要是M1型,且分泌IL-1β,但几乎不分泌TNF-α;在ICH后7 d以前,小胶质细胞M1型激活占主导,而在7 d以后,M2型激活占主导。Nrf2/Src/MAPKs通路的激活、效应及大承气汤和大黄素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注射侧CPU促/抗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发现ICH后14 d时,大承气汤和大黄素能下调促炎性因子IL-1β,但不能下调TNF-α;能上调抗炎性因子Arg1和/或IL-10;通过检测MAPKs水平,发现大承气汤治疗后P-ERK/ERK处于高水平,P-JNK/JNK处于低水平,而P-p38/p38水平无变化;大黄素干预后此三者均处于高水平。上述效应由Nrf2/Src通路上调而引发,但在ICH后14 d时,Nrf2和/或Src呈低水平(其原因为p38对Nrf2的下调和促降解作用)。我们同时对注射侧海马作了观察,发现大承气汤、大黄素的治疗可以上调抗炎性因子Arg1、IL-10分泌水平,下调促炎性因子TNF-α水平,IL-1β水平无改变,并下调p38水平(vs Mod)。结果归纳:⑴ICH后,大承气汤和大黄素的治疗能加速行为异常的恢复(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小出血灶体积(使更多脑组织受到保护而幸存);使铁沉积病理改变更早开始恢复(从而缩短ICH的病理进程)。⑵通过Nrf2/Src信号通路的激活,大承气汤和大黄素的治疗可以上调抗炎性因子Arg1、IL-10(以促进ICH后脑组织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抑制MAPKs(JNK)而下调促炎性因子IL-1β(以降低ICH后炎症反应从而减少脑损伤);Src还促进ICH后小胶质细胞的迁移及吞噬(以限制血肿扩大,以及铁等神经毒性物质的扩散,从而保护周围脑组织)。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变。其吞噬功能可以限制ICH后血肿的扩大,以及铁、血红素等神经毒性物质的扩散(从而保护周围脑组织)。⑷MAF可以对ICH出血中心及其周围连续区域脑组织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测量。⑸铁过载的小胶质细胞进行铁卸载时出现特殊的细胞行为。结论:⑴大承气汤和大黄素的治疗对ICH大鼠具有保护及促进恢复的作用;⑵该作用是经由Nrf2/Src/MAPKs信号通路而实现;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具有形态及功能可塑性,且形态与功能相适应;⑷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可以保护周围脑组织;⑸MAF以定量的方式准确判断小胶质细胞激活程度的高低。
刘玺昌[3](2016)在《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低温灌洗对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目前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出血是约占全部卒中的15—20%,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为200万人;死亡约150万人;存活约600万;且大部分存活者有肢体、言语、吞咽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已往研究结果表明,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域微循环破坏及血肿直接压迫引起的缺血和水肿是脑出血引起脑损伤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研究发现,除血肿压迫外,脑出血后分解释放的多种活性物质参与了脑组织的损伤过程。微创穿刺清除颅内血肿技术是一种将钻颅、穿刺、固定融为一体的血肿粉碎技术,因其创伤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微创血肿清除术创伤小,利用流体力学原理结合生化酶技术,可有效的解除血肿占位效应,迅速降低颅内压,是清除血肿的有效方法,但不能阻断血液分解产物对血肿周围神经细胞的损伤。多项研究已证实,亚低温治疗是当前最有前途的神经保护方法之一,其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亚低温治疗脑出血通过多环节起到脑保护作用,已有人通过人工冬眠疗法降低全身温度进行亚低温治疗,但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说,有抑制呼吸等较大的风险,限制其临床的应用。目前关于亚低温治疗脑出血大部分采用冰帽降低颅外的温度的方法,很难直接对颅内的温度进行直接干预,且亚低温对出血后脑损伤的保护机理也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亚低温对出血后神经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及调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理;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明亚低温对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理;收集临床病例,采用微创血肿清术后联合血肿内低温灌洗的新方法治疗脑出血,观察其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采用C57/BL6J新生小鼠,分离出小鼠海马组织,培养原代神经元。定时更换培养液以便保持细胞活性。采用5-fluoro-2-deoxyuridine(10 μM)和uridine (10 μM)抑制胶质细胞的生长。被用于实验成熟神经元(12-16 DIV)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37℃常温组,33℃亚低温组,25℃低温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神经细胞均采用母体小鼠全血进行干预,损伤神经细胞。1小时后ELISE法监测LDH指标反映细胞坏死程度,应用钙成像方法监测细胞内钙浓度,死亡神经细胞采用Hoechst-33342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用凋亡细胞占神经细胞总数百分比表示。2.用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分为对照(Control)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组、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0)组、微创(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组、MIS+37℃常温灌洗(Normal temperature, NL)组、MIS+33℃亚低温灌洗(Local Cooling Lavage, LCL)组。用尾状核注入Ⅳ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6小时后应用自制大鼠颅内血肿穿刺装置进行血肿抽吸,然后分别给予37℃、33℃生理盐水进行血肿灌洗。实验大鼠被诱导脑出血24h后测定脑出血的的血肿体积;72小时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量表进行大鼠脑出血损伤后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HE染色观察血肿组织周围破坏程度;电镜观察血肿周围损伤神经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监测损伤脑组织的LDH、IL-1β、IL-10和SOD指标;DAPI+TUNEL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监测神经元调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3.纳入临床脑出血患者50例,其中微创手术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组20例;MIS+低温灌洗(Local Cooling Lavage, LCL)组30例。MIS给予单纯手术治疗,MIS+LCL组在微创治疗后予33℃生理盐水行局部低温灌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1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定近期疗效。6个月后,按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评定远期预后。研究结果:1.被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过全血诱导损伤后,LDH水平显着增高,LDH水平在33℃亚低温组较37℃常温组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25℃低温组LDH水平最高,与37℃常温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全血诱导神经元损伤1小时后,在正常对照组中发现较少的调亡细胞。而33℃C亚低温组被损伤的细胞占全部细胞的比例为43±11.1%。37℃常温组受损细胞数所占比例为60±10.5%,较33℃亚低温组明显升高(P<0.05)。25℃低温组细胞损伤最明显,受损细胞数所占比例为83±13.5%,与37℃常温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全血诱导神经元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37℃常温组钙离子浓度较33℃亚低温组明显升高(P<0.05)。25℃低温组的钙离子浓度与37℃常温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用胶原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1)脑内血肿体积测定: MIS能明显减少出血大鼠脑内的血肿体积,与ICH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MIS+NL组与MIS比较血肿体积有减小趋势,但是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MIS组mNSS与ICH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MIS+LCL组的mNSS较MIS组明显减少(P<0.05)。表明LCL在MIS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改善ICH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3)HE染色观察脑内血肿周围炎性细胞的数量。在对照组和S0组炎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别,ICH组炎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MIS组与ICH组比较明显减少了血肿周围的炎性细胞,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MIS+LCL组血肿周围浸润的炎性胞数较MIS组明显减少,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此外,在ICH组大鼠脑内血肿周围的组织结构破坏比较严重,而MIS减轻了这种破坏,LCL组与MIS组相比,LCL对血肿周围组织结构的破坏有进一步的保护作用。(4)SOD,LDH,IL-1β和IL-10的表达:MIS组与ICH组比较SOD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在MIS+LCL组的SO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IS组(P<0.05)。MIS组LDH的表达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MIS+LCL组与MIS组比较,LDH的表达进一步减少(P<0.05);MIS+LCL组LDH的表达较MIS+NL组也明显减少,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ICH组的IL-10和IL-1 β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证明脑出血激活了血肿周围的局部炎症反应。在MIS组,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IL-I0的表达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MIS+LCL组与MIS组相比IL-10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MIS组IL-1 β的表达水平与ICH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MIS+LCL与MIS组比较IL-1 β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MIS+NL组与MIS组的IL-1β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因此,MIS可以通过抑制IL-1β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局部炎症反应;而且MIS联合LCL治疗能进一步降低IL-1β的表达。但是NL对IL-10和IL-1β的影响均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MIS虽不能增加出血后脑组织SOD的表达而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但能够通过降低LDH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还可以通过抑制IL-1β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局部炎症反应。而LCL不仅能够增加SOD的表达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同时也能降低LDH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MIS联合LCL治疗能进一步降低IL-1β的表达。(5)神经细胞调亡检测:在ICH组TUNEL+细胞的表达最多,MIS组的TUNEL+细胞较ICH组明显减少(P<0.05);MIS+ NL组与MIS组比较无明显差异,MIS+ LCL组TUNEL+细胞数较MIS组进一步减少(P<0.05)。表明MIS能够减少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神经细胞的调亡,而MIS联合LCL治疗对出血周围神经细胞的调亡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3.临床疗效观察:MIS+LCL组NIHSS评分较MIS组在治疗后1d、7d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4天,MIS+LCL组NIHSS评分明显较MIS组减少,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2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MIS+LCL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MIS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6个月ADL分级比较,MIS+LCL组良好-中残率(80.0%)显着高于MIS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残疾率(20.0%)明显低于MIS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通过培养小鼠体外神经细胞,证实了亚低温可经减轻出血后损伤的神经元LDH的释放,减少了神经元的死亡。并应用钙成像实验证明了亚低温可能减轻出血损伤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对出血后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2.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明显减少大鼠出血后的血肿体积,减轻血肿周围组织结构的破坏。联合亚低温灌洗后能够抑制出血后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及抗炎水平,减少神经细胞的调亡,从而增强了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3.通过临床试验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亚低温灌洗可以减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可提高近期、远期疗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4](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指明
王君[5](2013)在《虎杖苷对大鼠急性脑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中药治疗脑出血损伤有着独特的疗效。虎杖苷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功效的传统中药虎杖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虎杖苷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的形成、抗氧化、调节一氧化氮、影响离子通道和蛋白激酶等多种活性作用。本研究拟观察虎杖苷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作用以及对大剂量凝血酶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1.虎杖苷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本部分实验旨在观察虎杖苷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给予虎杖苷100、50、25mg/kg(2次/d,3d),通过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和脑系数的测定、红细胞聚集和变形的检测以及脑组织HE染色来观察虎杖苷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脑水肿、血液流变学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通过对脑出血大鼠血清和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检测来观察虎杖苷对大鼠脑出血后氧化性损伤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TUNEL阳性细胞检测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虎杖苷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相关蛋白MMP-9、AQP-4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1.1神经评分结果显示,虎杖苷小剂量(25mg/kg)能显着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损伤(P<0.05);虎杖苷小剂量(25mg/kg)能显着改善脑出血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P<0.05);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显着改善脑出血大鼠红细胞聚集情况(P<0.01或P<0.05),虎杖苷大剂量(100mg/kg)能显着改善脑出血大鼠红细胞变形能力(P<0.05);HE染色后病理形态学显示,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缩小出血面积、修复血肿周围组织、减轻神经细胞肿胀,其中虎杖苷大剂量(100mg/kg)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1.2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显着增加脑出血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或P<0.05);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具有一定的增加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的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1.3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显着降低血肿周围组织MMP-9和AQP-4的表达(P<0.01或P<0.05)。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降低血肿周围组织MMP-9和AQP-4的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1.4TUNEL阳性细胞检测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显着降低血肿周围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及Bax/Bcl-2值,并显着升高Bcl-2的表达(P<0.01或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虎杖苷大、中、小剂量(100、50、25mg/kg)均能降低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并升高Bcl-2的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虎杖苷可能通过抗氧化、改善脑水肿以及抗细胞凋亡来保护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2.虎杖苷对凝血酶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本部分实验旨在观察虎杖苷对凝血酶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采用孕16-17d SD大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分散培养。模型组和给药组在培养第6d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50U/mL的凝血酶诱导神经细胞损伤,并同时在各给药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5.625、31.25、62.5μmol/L的虎杖苷。给药3d后采用MTT法观察虎杖苷对凝血酶致大鼠原代培养神经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虎杖苷31.25μmol/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为84.67%,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表明虎杖苷具有一定程度的干预凝血酶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综上所述,虎杖苷具有一定的抗实验性脑出血作用,能够通过抗氧化、改善脑水肿、抗细胞凋亡以及保护神经细胞来拮抗脑出血后的脑组织损伤。
张轶丹[6](2013)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反应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因子的变化,探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内源性干细胞因子(SCF)为切入点,通过探讨该法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内源性干细胞因子(SCF)的调控机理,研究其对脑出血周围组织损伤修复的机制和对NSC增殖、分化的影响。据此进一步确定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的治疗作用,拓宽了现代医学理论基础,为出血性中风治疗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临床的广泛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从NSC入手研究中医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阐明脑出血后NSC增殖、分化的机制,用中医药疗法加以诱导和加强,发挥NSC的自我修复潜力,以促进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重建受损的神经网络。将脑病发病病机关键学说--髓虚毒损进一步完善,并丰富脑髓理论。方法:本研究选择Wistar大鼠,采用Bederson方法造成实验性脑出血模型,在造模后1、3、7d即症状的急性期分别取材,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等整体动物行为学指标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治法的影响下的变化;实验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内源性NSC增殖分化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治法的影响下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治法对诱导NSC增殖分化的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内源性干细胞因子SCP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设计实验选择观察表达相对明显的蛋白其相应受体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该信号转导通路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给药第3天和7天分别观察对照药、实验方剂药及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各组大鼠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在给药第三天、第七天,对照药组,实验方剂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脑出血面积明显降低,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P<0.001,P<0.001)。(3)在给药第三天后,对照药组、实验方剂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脑含水量明显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4)给药第三天,实验方剂中剂量组Nestin阳性细胞光密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药高剂量组Nestin阳性细胞总而积及光密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第七天,对照组、实验方剂低剂量组Nestin阳性细胞总面积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方剂中、高剂量组Nestin阳性细胞总面积及光密度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1)。(5)给药第一天,与模型组比较,实验方剂高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实验方剂高、低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5)。第七天,实验方剂高、中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6)随着时间的变化,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与实验方剂药物浓度明显关联。在给药第三天,第七天,实验方剂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BrdU/GFAP、BrdU/NSE双标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 P<0.05, P<0.001)。(7)对照组、实验方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BDNF阳性细胞数目在术后第一、三、七天,随时间变化有显着的变化,与第一天比,第三、七天BDN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P<0.01)。(8)在对照组及实验方剂中剂量组大鼠bFGF阳性细胞数在术后第一、三、七天,随时间变化有显着的变化,与第一天比较,第三、七天bFG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1)。实验方剂低、高剂量组大鼠bFGF阳性细胞数数在术后第一、三、七天,随时间变化有显着的变化,与第一天比,第七天bFG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9)对照组、实验方剂中、高剂量组大鼠SCF阳性细胞数目在术后第一、三、七天,随时间变化有显着的变化,与第一天比,第七天SCF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10)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实验方剂各组大鼠的BDNF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证明了无论是在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还是在促进血肿吸收、降低脑含水量方面,应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方剂都有明显的作用;成功的诱导内源性NSC增殖、分化及参与病损的修复;从蛋白水平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证明其可能为促进脑出血灶血肿周围损伤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内源性干细胞因子SCF升高,从而促进内源性NSC增殖、分化及参与病损的修复;并从基因水平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证明其可能为促进脑出血灶血肿周围损伤组织中SCFmRNA表达有关。
李跃[7](2013)在《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BBB及TJ的保护》文中指出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神经功能损伤的难治性等特点,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被循证医学证实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是容易引起出血转化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且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这些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经现代研究证实,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高和完整性的破坏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重要原因。紧密连接是保持血脑屏障完整性的重要因素,由跨膜蛋白和膜相关蛋白共同组成,其功能是将相邻两个细胞连接起来,封闭了细胞间的空隙,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并参与细胞生长分化的信号的传递等。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证实,紧密连接是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的中心环节,Z0-1及Occludin是TJ的主要结构蛋白,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及脑水肿的程度密切相关。黄芪与川芎是临床常配伍运用的益气活血药对,通过前期研究我们发现芎芪有效成分能够改善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使白细胞黏附程度明显减轻,现代研究证明它们都能对血脑屏障产生显着的保护作用,但在对紧密连接的作用方面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探讨了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不同时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以及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然后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证明川芎嗪、黄芪注射液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今后利用中药复方的多组分特点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提高溶栓成功率、预防出血转化、扩大溶栓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溶栓用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的建立将大鼠麻醉,仰卧固定。取颈正中皮肤切口,钝性分离肌肉及皮下组织,暴露右侧颈总动脉,分离迷走神经,将颈总动脉钝性分离至暴露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处。用注射器选大鼠易结扎止血的动脉处取动脉血0.1ml,吸入4U凝血酶,混匀静置10分钟,待血液凝固后将其注入24G静脉留置针管,制成长约1cm的栓子,后接1~2ml的生理盐水注射器。制作过程中注意勿使留置针管内进入空气。将留置针在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的前方穿刺进颈总动脉,并向前内侧进入颈内动脉内10mm,拔出针芯,用吸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快速将栓子冲入颈内动脉内,结扎颈总动脉并缝合肌肉及皮肤。2.实验大鼠给药及分组实验一: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栓组、川芎组、黄芪组及联合治疗组。其中溶栓组、川芎组、黄芪组及联合治疗组又按不同处死时间点(溶栓后3、6、24小时)平均分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于造模3h后经股静脉给予rt-PA,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川芎组大鼠在造模后和溶栓后均立即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黄芪组大鼠在造模后和溶栓后均立即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组大鼠在造模后和溶栓后均立即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实验二: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栓组、治疗组、H7组、治疗加H7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均于造模3h后经股静脉给予rt-PA。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及溶栓后立刻予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H7组在溶栓前30分钟给予H7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3.利用伊文思兰的渗透性评估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4.荧光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蛋白表达及分布。5.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的蛋白量。6.采用RT-PCR、荧光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在有或无H7存在的情况下,检测芎芪有效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及蛋白激酶Cα的mRNA、蛋白表达及分布。结果:实验一:1.对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内EB含量比较:溶栓组大鼠脑内EB含量最高,且EB含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分别可以在溶栓后3h内明显降低大鼠脑内EB含量,而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合用在溶栓后各时间点均可以明显降低EB含量,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显着。川芎组与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不显着。2.Z0-1、Occludin的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在假手术组大鼠,TJ蛋白ZO-1、Occludin均沿血管内皮正常表达。而在溶栓组,ZO-1、Occludin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下调明显,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在川芎、黄芪及联合治疗组,Z0-1、Occludin的表达与溶栓组相比有显着改善。3.Z0-1、Occludin的蛋白半定量检测:溶栓组大鼠脑内Z0-1、Occludin含量最低,且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分别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溶栓后大鼠脑内ZO-1、Occludin的含量,联合治疗组大鼠的Z0-1、Occludin含量在各时间点较其他组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川芎组与黄芪组在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实验二:1.PKCα、ZO-1、Occludin 的 RT-PCR 检测:溶栓组 ZO-1 mRNA 与治疗组、H7+治疗组、H7组相比表达水平最高;溶栓组PKCα最低;OccludinmRNA与治疗组、H7+治疗组相比较高,与H7组相比差异不显着;H7+治疗组与H7组、治疗组相比,PKCαmRNA较低,Occludin及Z0-1差异不显着;H7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着。2.PKCα、Z0-1、Occludin荧光免疫组化检测:在假手术组大鼠,TJ蛋白ZO-1、Occludin、PKCα均沿血管内皮正常表达,而在溶栓组,ZO-1、Occludin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下调明显,PKCα表达明显增多;在H7组、治疗组、H7+治疗组中,ZO-1、Occludin较溶栓组蛋白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多,PKCα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以H7+治疗组变化最为显着。3.PKCα、ZO-1、Occludin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显着;溶栓组中ZO-1、Occludin含量最低,PKCα最高;H7+治疗组与H7组、治疗组相比,PKCα蛋白水平下降,Occludin及Z0-1差异不显着;H7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着。结论:1.川芎及黄芪的中药针剂川芎嗪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配伍应用,不但可以显着降低溶栓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且很好地保护了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0-1和Occludin.2.芎芪有效成分对PKC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对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的主要环节。
刘洋[8](2012)在《醒脑静制剂对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多发。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既往报道中,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即使脱离生命危险,也会伴有不可恢复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为口眼歪斜、肢体功能障碍、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精神抑郁等。这些症状可能一直困扰患者,如不采用适当措施加以治疗和干预,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加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中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其作用靶点广泛,作用持久、温和,毒副作用小,在对症治疗的同时,也可对机体整体状态进行调节。我国医药资源丰富,经典名方、验方,经现代工艺制剂后,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也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得到广泛认可。醒脑静注射液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药物组成,能够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开窍醒脑。临床上用于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如脑卒中、一氧化碳中毒、肝昏迷等急重症,尤其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疗效,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然而,由于其剂型原因,醒脑静注射液不便于病人自行给药,使其不能长期应用于脑缺血恢复期的治疗,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局限性。醒脑静口服制剂是注射液原方提取物,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可延长药物临床应用时间,且便于服用。经过前期筛选,目前制剂工艺已确定。并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具有一定作用保护作用,其对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得到初步肯定。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血栓(MCAT)模型,通过比较两种醒脑静复方制剂(醒脑静注射液和醒脑静口服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明确口服制剂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采用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大鼠模型,观察醒脑静口服制剂在脑缺血恢复早期(14 d)对缺血模型动物肢体运动、平衡能力相关指标,评价药物在缺血性脑损伤恢复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另外,本研究中还采用转基因脑卒中动物模型——自发性脑卒中大鼠(SHRSP),评价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血压、心率及一般体征的影响,并从对抗氧化性损伤的角度评价了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的保护作用。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确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炎、抗氧化、改善能量代谢障碍等作用有关,但其对突触结构、功能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永久性局灶性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大鼠模型,从神经元病理改变、突触结构、功能角度,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急性期神经元病理改变、突触结构改变、及突触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醒脑静口服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和自发性脑卒中大鼠的影响第一节醒脑静口服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实验一两种醒脑静制剂对三氯化铁所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两种醒脑静复方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范围的影响,明确口服制剂在脑缺血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醒脑静注射液3、9mL/kg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9倍、27倍)、醒脑静口服制剂40mg/kg、120mg/kg(每10 mL注射液生药量相当于口服制剂0.1289g,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9倍、27倍)组,另设假手术组。造模前,醒脑静口服制剂组灌胃给药两天2 d,醒脑静注射液组腹腔注射给药,1次/d;第3 d给药1 h后,采用三氯化铁凝闭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MCAT)模型,造模6 h后给药1次。于造模后6h、24 h分别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并于造模24 h后,取脑,冠状切片,进行TTC染色,对白色梗死组织进行称重,以梗塞组织重量占总脑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脑梗塞范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缺血后模型动物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表现为:身体蜷缩,身体平衡能力下降,向左侧旋转、倾倒,不能行走等。术后6 h,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注射液9 mL/kg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醒脑静口服制剂也能够明显减轻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P<0.05);术后24h,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3 mL/kg、9 mL/kg组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减轻(P<0.05,P<0.01),醒脑静口服制剂120mg/kg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减轻(P<0.05)。手术24 h后,缺血组动物脑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白色梗死灶。其中,模型组脑梗死组织可达14.9 g,经给药治疗,给药组脑梗死范围较模型组明显降低,醒脑静注射液3 mL/kg、9 mL/kg组均能够明显减小梗死范围(P<0.05,P<0.01);醒脑静口服制剂40mg/kg、120mg/kg组能够显着减少梗死体积(P<0.01)。结论:醒脑静口服制剂在缺血性脑损伤发生后24 h内能够改善缺血模型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缺血后脑组织梗死范围,且与醒脑静注射液组相比,效果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醒脑静口服制剂对三氯化铁所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实验二醒脑静口服制剂对永久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缺血损伤恢复早期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目的:考察醒脑静口服制剂在脑缺血损伤恢复早期对p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pMCAO大鼠模型。术后3 d,对缺血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醒脑静口服制剂12mg/kg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3.5倍)、醒脑静口服制剂25 mg/kg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倍)、醒脑静口服制剂50 mg/kg (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4倍),以丁苯酞70 mg/kg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组灌胃给服相应药物,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橄榄油。脑缺血后3 d至14 d灌胃给药,1次/d。分别于pMCAO后3d、6d、9d、12 d. 14 d,通过神经功能评分、横木行走实验、前肢触觉刺激实验、前肢抓握力量测试评价药物对缺血模型动物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于14 d末次给药后,取动物脑组织,生化法测定脑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模型大鼠表现出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缺血后14 d,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12 mg/kg,25 mg/kg和50 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降低(P<0.01),横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增加(P<0.05,P<0.01),撕除胶布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P<0.01),前肢抓握力量明显增加(P<0.01)。缺血14 d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且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12 mg/kg,25 mg/kg和50 mg/kg组脑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醒脑静口服制剂在脑缺血恢复早期(14 d)对pMCAO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改善缺血动物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缺血后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第二节醒脑静口服制剂对自发性脑卒中大鼠(SHRSP/Izm)的影响及抗氧化性损伤作用的研究实验一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机体状态的影响目的:采用自发性脑卒中大鼠(SHRSP)模型,观察醒脑静口服制剂对于SHRSP血压、心率及一般体征的影响。方法:SHRSP给予食盐负荷饮食(40 g/kg饮食),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SHRSP组、维生素C组(ascorbic acid, AA)、醒脑静25 mg/kg组、醒脑静50 mg/kg组。AA组每日给予维生素C水溶液(1000 mg/d),醒脑静组灌胃给服相应剂量药物,SHRSP组灌胃等体积饮用水,1次/d,连续给药6周。每周监测大鼠体重变化情况,并于给药前(0周),给药第2、4、6周进行收缩压(SBP)和心率(HR)测定,及一般体征(包括进食量、饮水量、24小时尿量、24小时排便量)的监测。结果:药前(第0周)各组动物体重、一般体征无差异。自给药第2周开始,给予食盐负荷后大鼠饮水量、排尿量、排便量明显增加,但与SHRSP组相比,AA组进食量明显减少(P<0.01),饮水量、排尿量、均显着降低(P<0.01),体重减轻(P<0.01)。给药第6周,各组进食量无差异,但AA组体重仍明显低于SHRSP组(P<0.01)。醒脑静组体重、进食量与SHRSP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给药前,各组大鼠SBP无显着性差异;给予食盐负荷后,第2周,各组大鼠SBP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第4周,AA组、醒脑静高剂量组SBP较SHRSP组有下降趋势,但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第6周此种趋势消失,除AA组SBP仍低于SHRSP组以外,其他各组SBP较模型组有所升高,但结果尚无统计学意义。给药第2周,各组HR有下降趋势,但从第4周至第6周实验结束,HR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 SBP及HR无显着影响,对动物体重增长、进食量、饮水量等一般体征无明显影响。实验二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氧化性损伤的影响目的:观察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氧化性损伤状态的影响,评价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的保护作用。方法:SHRSP给予盐负荷饮食(40 g/kg饮食),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SHRSP组、维生素C组(ascorbic acid, AA)、醒脑静25 mg/kg组、醒脑静50 mg/kg组。AA组每日给予维生素c水溶液(1000 mg/d),醒脑静组灌胃给服相应剂量药物,SHRSP组灌胃给予等体积饮用水,1次/d,连续给药6周。大鼠于给药第2、4、6周采集血浆样本,生化法测定血中总体抗氧化状态(TAS, total antioxidant status);并于第6周给药结束后TBARS法测定脑组织、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尿液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RT-PCR (?)去测定脑组织中SOD、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给药第2周,与SHRSP组相比,AA组及醒脑静给药各组动物表现出自身抗氧化能力增加。醒脑静50 mg/kg组血浆TAS明显提高,抑制过氧化物能力增强(P<0.01):第4周,AA组血浆TAS明显增加(P<0.05),醒脑静各剂量组TAS也较SHRSP组有所增加,但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第6周,与SHRSP组相比,醒脑静50 mg/kg组血浆TAS均显着增加(P<0.01)。给药第6周,与SHRSP组相比,AA组尿液中8-OHdG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他给药组末见统计学差异;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无显着性差异;SHRSP组血浆MDA含量较高,各给药组血浆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醒脑静50 mg/kg组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SHRSP组比较,给药第6周,给药组脑组织中SOD mRNA表达均增加,但至实验结束,尚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醒脑静25 mg/kg组、50 mg/kg组TNF-a mRNA表达出现下降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口服制剂能够降低SHPSP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提高动物体内总体抗氧化能力,这种抗氧化能力的改善或许对SHPSP起保护作用。第二部分醒脑静注射液的作用机制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实验一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在脑缺血急性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pMCAO大鼠模型,缺血6 h后,模型动物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醒脑静1.2 mL/kg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3.5倍)、醒脑静2.5 mL/kg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倍)、醒脑静5 mL/kg(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4倍),以金纳多2.5 mL/kg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组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脑缺血后6 h至7 d给药,1次/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 staining)和尼氏染色(Nissl staining)(?)去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缺血后神经元病理改变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后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缺血2 d后,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皮层神经元细胞形态圆整,排列整齐,神经元胞浆丰富,尼氏小体分布均匀;模型组脑组织皮层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核固缩深染,尼氏小体含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皮层完整神经元数目增加,海马区神经元排列较为整齐,死亡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尼氏小体脱失减轻。电镜下可见假手术组神经元细胞核形态规整,核膜光滑完整,核仁明显,染色质分布均匀,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成椭圆或圆形,脊清晰;模型组神经元核固缩,细胞周围呈现空泡状,细胞器少见;给药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核膜核仁清晰可见,且细胞器较为丰富。缺血7 d后,模型组缺血周围区域仍可见大量神经元缺失,神经元变性死亡,尼氏小体脱失;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注射液组神经元损失数目减少,结构完整、可辨认的神经元数量较多,尼氏体表达增加。电镜下可见缺血至7 d,模型组神经元固缩,核膜形态不规则,核内染色质浓缩、边集;醒脑静注射液组可见神经元形态基本正常,核膜光滑,核仁明显,且染色质均匀分布。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脑缺血急性期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减轻因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死亡、尼氏小体脱失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破坏。实验二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缺血突触结构的影响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在脑缺血急性期突触结构,及突触结构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pMCAO大鼠模型,缺血6 h后,模型动物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醒脑静1.2 mL/kg组、醒脑静2.5 mL/kg组、醒脑静5 mL/kg,以金纳多2.5 mL/kg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组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脑缺血后6 h至7 d给药,1次/d。采用透射电镜观察pMCAO模型大鼠突触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后突触结构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醒脑静注射液的干预作用。结果:缺血2 d后,电镜下可见假手术组突触结构正常,突触前后膜结构清晰;模型组动物突触数量稀少,突触结构不清;给药组可见较多突触结构,形态丰富。缺血7 d后,模型组突触结构少见;给药组可见较为清晰突触结构,突触间隙可见,突触前膜靠近突触间隙一侧偶见突触小泡聚集。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2 d后,模型组动物synapsin-Ⅰ、PSD-95在海马CA1区、CA3区、皮层均明显下降(P<0.01),α-synuclein在海马CA1区、CA3区、皮层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synapsin-Ⅰ在醒脑静1.2 mL/kg组CA3区,2.5 mL/kg组CA3区和皮层,5 mL/kg组CA1区、CA3区、皮层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PSD-95在醒脑静1.2mL/kg组皮层,2.5 mL/kg组CA1区,5 mL/kg组CA1区和皮层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α-synuclein在醒脑静1.2 mL/kg组CA3区,2.5 mL/kg组皮层,醒脑静5 mL/kg组CA1区、CA3区和皮层表达均显着减少(P<0.05,P<0.01)。缺血7d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ynapsin-Ⅰ在海马CA1区、皮层表达仍显着降低(P<0.05,P<0.01), PSD-95在CA1区、CA3区和皮层表达仍显着降低(P<0.01),其中在CA1、CA3区表达略有上升,但与2d表达水平相比无显着性差异,α-synuclein在海马CA1区、CA3区和皮层表达仍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1.2mL/kg、2.5 mL/kg、5 mL/kg组synapsin-Ⅰ在CA3、皮层表达仍有明显增加(P<0.05, P<0.01), PSD-95在醒脑静1.2 mL/kg组CA3、皮层表达有所上升(P<0.05,P<0.01), 2.5 mL/kg组CA1表达增加(P<0.05),5 mL/kg组CA1、CA3、皮层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P<0.01);α-synuclein在醒脑静1.2 mL/kg、2.5 mL/kg、5 mL/kg组CA1区、CA3区、皮层表达均有所下降(P<0.05,P<0.01)。结论:脑缺血急性期,pMCAO模型大鼠突触结构破坏,与突触功能密切相关蛋白synapsin-Ⅰ、PSD-95、α-synuclein表达发生改变,表明突触结构、功能受到损伤。醒脑静注射液在缺血后2 d即能增加皮层、海马部位的PSD-95、synapsin-Ⅰ表达,并减少α-synuclein的积聚,这种作用持续到缺血后7 d仍然存在,表明醒脑静注射液在脑缺血急性期、亚急性期对神经元突触结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实验三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大鼠突触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突触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pMCAO大鼠模型,缺血6 h后,模型动物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醒脑静2.5 mL/kg组、醒脑静5 mL/kg,以金纳多2.5 mL/kg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组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脑缺血后6 h至7 d给药,1次/d。采用Western Blot (?)去观察缺血2 d、7 d后,pMCAO模型大鼠皮层、海马区域PSD-95、p-CaMKⅡ、NR2B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醒脑静注射液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缺血后2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SD-95蛋白在皮层、海马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PSD-95蛋白明显增加(P<0.05,P<0.01)。缺血后7 d,与假手术相比,PSD-95蛋白的表达仍显着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给药组皮层PSD-95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P<0.01),金纳多组、醒脑静5.0 mL/kg组海马PSD-95蛋白表达也有增加,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缺血后2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CaMKⅡ蛋白在皮层、海马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纳多组p-CaMK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缺血后7 d,模型组p-CaMKⅡ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无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p-CaMKⅡ蛋白的表达未见统计学差异。缺血后2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R2B蛋白表达有所下降,其中在海马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给药组NR2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缺血后7 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NR2B蛋白在皮层、海马表达无显着性差异;但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给药组表达水平仍有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缺血损伤急性期能够增加PSD-95、p-CaMKⅡ、NR2B蛋白的表达,对抗缺血引起的突触功能损伤。醒脑静注射液对突触的保护作用在脑缺血急性期(2d)作用较强,这或许是醒脑静注射液对抗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葛秀民[9](2010)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与中医闭证和脱证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在手术直视下于血肿灶周围取材,观察不同证型血肿灶周围脑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出血量、NIHSSP评分及GCS评分,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过程和可能存在的机制,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指标及分子细胞生物学水平的依据,为临床用药和预后评估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为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新途径提供理论指导。资料与方法:临床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人共计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阳闭证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阴闭证9例(男性4例,女性5例),脱证7例(男性4例,女性3例),进行GCS、NIHSS评分,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标本采集在外科手术中肉眼直视下取材;标本制作严格按照电镜标本制作方法制作;标本观察及摄片在日立Hu-12A型透射电镜下完成;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1.电镜观察下:阳闭证组脑组织结构大体正常,部分细胞胞体肿胀,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嵴减少,部分呈空泡样改变;髓鞘板层模糊,轴索内神经微丝基本正常;毛细血管大致正常,内皮细胞吞饮小泡增多,部分肿胀。阴闭证组细胞肿胀较明显,胞浆内细胞器明显减少,呈空泡样改变,部分细胞坏死、崩解;线粒体嵴减少,水肿明显;大量的自吞噬小体形成;胞核固缩;髓鞘水肿,部分板层断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压迫血管内径变窄;脱证组镜下见大片细胞水肿坏死,形成软化灶,部分镜下一片虚无,细胞膜崩解,胞浆内细胞器散落于细胞外,线粒体呈空泡样,嵴断裂,部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核膜内陷,部分核膜破裂,核内染色质凝集,结构及核仁均消失;毛细血管管腔塌陷,内皮细胞胞膜崩解,紧密连接开放,部分管腔堵塞。髓鞘板层断裂、崩解,部分轴索内容物溶解,出现空轴现象;2.脑出血患者中医阴闭证、阳闭证、脱证三组之间的脑组织在电镜下相比较,按损伤程度排序,依次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三组之间的出血量、NIHSS及GCS评分,所有数据经SPSS13.0软件统计后,均有统计学差异,按出血量、NIHSS评分顺序排列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按GCS评分顺序排列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结论:1.脑出血后,阳闭证组脑组织结构大体正常,部分细胞毒性水肿较明显,髓鞘及轴索基本正常;毛细血管大致正常;阴闭证组细胞肿胀较明显,部分坏死、崩解,线粒体部分呈空泡样改变,大量的自吞噬小体形成;核固缩;髓鞘水肿,部分板层断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压迫血管内径变窄;脱证组镜下见大片细胞水肿坏死,部分镜下一片虚无,胞浆内细胞器散落于细胞外;髓鞘板层断裂、崩解,部分轴索内容物溶解,出现空轴现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崩解,部分管腔堵塞。2.脑出血患者中医阴闭证、阳闭证、脱证三组之间的脑组织在电镜下相比较,按损伤程度排序,依次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三组间出血量、NIHSS评分顺序排列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按GCS评分顺序排列为:脱证<阴闭证<阳闭证,说明出血量、NIHSS评分、GCS评分可能作为中医辨证的一个客观依据,同时间接说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程度与出血量及NIHSS评分可能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可能呈负相关。
张海宇[10](2010)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有资料显示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出血所致的细胞凋亡具有较好疗效,但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旨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半暗带区凋亡神经元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将1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术前24 h治疗组、术后0、6、24 h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然后再将各试验组随机分为3 d处死组与7 d处死组。利用Narrow-Alley Test检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指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并对神经元线粒体和神经突触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脑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检测,术后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均出现偏瘫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各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逐渐减轻,到第7 d时各治疗组大鼠的不对称分值已经接近50%。免疫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Bax与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Bcl-2/Bax蛋白比值增高;模型组中Bcl-2阳性表达3 d点较7 d点高。神经元超微结构观察,正常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模型组可见神经元内核固缩,胞质空化;多数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突触水肿,突触结构模糊,数量明显减少。各治疗组神经元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程度明显好于模型组;神经突触形态结构也明显好转;其中7 d点各组的神经元超微结构好于3 d点。神经元线粒体体视学分析,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线粒体的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和比膜面均较模型组增大,且差异有显着性(P<0.01)。神经突触体视学分析显示,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突触小泡数量多,呈圆形,体积、形态及分布均匀,突触间隙明显变窄,突触后致密区(PSD)增厚,突触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着性(P<0.01)。7 d点各组的神经元线粒体与神经突触的各体视学参数好于3 d点。结论①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的不对称分值,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②银杏叶提取物能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神经元的凋亡;③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减轻大鼠脑出血后凋亡神经元线粒体的损伤,保护神经突触;④术前24 h预防用药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各出血后治疗组;而且出血后0、6h组的疗效优于24 h治疗组;用药7 d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3 d处死组。
二、还元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还元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从毒论治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一、中风病中西医论治现状 |
二、从毒论治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三、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当代实践 |
四、常用解毒类方药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宄 |
五、总结和展望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痰热清注射液成分、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一、痰热清注射液出自名家,历经考验,疗效确切 |
二、痰热清注射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
三、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
四、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
五、痰热清注射液从解毒切入治疗中风的研宄现状和展望 |
六、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生物学机制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不同剂量痰热清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三 痰热清注射液对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大承气汤及大黄素对大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对Nrf2/Src/MAPKs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实验一部分 大承气汤、大黄素对大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实验材料 |
1.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见 Table 3) |
1.1.3 实验动物 |
1.1.4 药物制备 |
1.2 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实验时间设计(见 figure 1) |
1.2.3 造模及处理 |
1.2.4 组织化学 |
1.2.5 活体动物MRI检测 |
1.2.6 行为学实验 |
2 数据获取及统计分析 |
2.1 数据获取 |
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ICH后脑组织结构改变 |
3.2.1 MRI结构像 |
3.2.2 TTC染色 |
3.3 ICH后大鼠体重的改变 |
3.4 行为学实验 |
3.4.1 平衡木实验 |
3.4.2 悬体摇摆实验 |
3.5 大承气汤、大黄素对出血中心区域乳酸浓度的影响 |
3.6 大承气汤、大黄素对出血灶体积的影响 |
3.7 普鲁士蓝染色显示的铁沉积病理改变 |
4 讨论 |
4.1 中医对ICH的认识 |
4.2 中医对中风腑实证及其治疗的认识 |
4.3 ICH模型的复制 |
4.4 大承气汤及大黄素对ICH的治疗作用 |
4.4.1 改善IC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
4.4.2 促进ICH病理改变恢复,缩短病程 |
4.4.3 促进ICH后体重增加 |
4.4.4 大承气汤、大黄素对出血灶体积的影响 |
4.4.5 大黄素干预能使ICH中心区域乳酸浓度降低 |
5 实验一部分结论 |
实验二部分ICH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形态及功能改变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实验材料 |
1.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见 Table 6) |
1.2 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同实验一,但仅有 Con 和 Mod 的分组) |
1.2.2 实验时间设计(同实验一,但无 MRI 及行为学实验) |
1.2.3 造模及处理(同实验一) |
1.2.4 组织化学(指普鲁士蓝染色,同实验一) |
1.2.5 免疫组化 |
1.2.6 免疫荧光 |
2 数据获取及统计分析(同实验一) |
3 结果 |
3.1 ICH后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
3.2 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形成条带及激活规律 |
3.3 MAF分析方法及结果 |
3.4 ICH后小胶质细胞形态改变 |
3.5 普鲁士蓝着色的细胞即为小胶质细胞 |
3.6 小胶质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 |
3.7 小胶质细胞吞噬铁后铁沉积的规律 |
3.8 铁在小胶质细胞内的分布 |
3.9 铁过载的小胶质细胞的铁卸载 |
3.10小胶质细胞条带的可能功能 |
3.11 ICH中小胶质细胞的分泌功能 |
3.11.1 ICH中M1型小胶质细胞促炎性因子的释放 |
3.11.2 ICH 3 d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主要是M1型 |
3.11.3 ICH中M2型小胶质细胞抗炎性因子的分泌 |
4 讨论 |
4.1 ICH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判断 |
4.2 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形态与功能具可塑性,且相适应 |
4.3 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吞噬功能 |
4.4 普鲁士蓝染色仅可显示组织内三价铁 |
4.5 ICH后小胶质细胞胞内铁的沉积,过载后的清除 |
4.6 M1、M2型激活的小胶质细胞 |
5 实验二部分结论 |
实验三部分 大承气汤、大黄素对Nrf2/Src/MAPKS通路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实验材料 |
1.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见 Table 10) |
1.1.3 实验动物 |
1.1.4 药物制备(同实验一) |
1.2 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 |
1.2.2 造模及处理 |
2 数据获取及统计分析 |
2.1 数据获取 |
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ICH后 14 d时促炎性及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
3.2 ICH后 14 d时Nrf2、Src等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 |
3.3 ICH后 14 d时MAPKs激酶家族表达水平的改变 |
4.讨论 |
5.实验三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ICH脑损伤及大承气汤机制总结(示意图) |
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综述一 中医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分析及思考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近三十年来大承气汤(通腑法)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 |
参考文献 |
支持材料 |
附录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低温灌洗对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亚低温对出血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调亡的保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低温灌洗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损伤和细胞调亡的保护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统计学分祈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第三部分 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亚低温灌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一篇 |
第二篇 |
附件 |
(5)虎杖苷对大鼠急性脑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脑出血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脑出血损伤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虎杖苷的药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虎杖苷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
实验一 虎杖苷抗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损伤的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虎杖苷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清及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虎杖苷对脑出血大鼠水肿相关蛋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虎杖苷对脑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第二部分 虎杖苷对凝血酶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6)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文献综述一:中药对神经干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
2 文献综述二:中医中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 |
3 文献综述三: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内容一:脑出血大鼠模型通过应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实验方剂干预的血肿、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情况 |
2 实验内容二: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脑出血大鼠模型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3 实验内容三: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脑出血大鼠模型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内源性干细胞因子SCF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实验内容四: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脑出血大鼠模型BDNF基因表达的研究 |
讨论 |
1 “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治疗总则的确定依据 |
2 本实验的立题依据、创新点与切入点 |
3 结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成果及发表的文章 |
(7)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BBB及TJ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血脑屏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及信号调节 |
第三节 中医药对BBB作用的研究 |
第二章 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内EB含量比较 |
二、免疫荧光检测ZO-1、Occludin分布及表达水平 |
三、ZO-1、Occludin的蛋白半定量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
二、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ZO-1及Occludin蛋白的保护 |
第三章 川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PKCαmRNA表达水平 |
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ZO-1、Occludin、PKCα的分布及表达水平 |
三、ZO-1、Occludin、PKCα的蛋白半定量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醒脑静制剂对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醒脑静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突触功能与缺血性脑损伤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醒脑静口服制剂对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大鼠和自发性脑卒中大鼠的影响 |
第一节 醒脑静口服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
实验一 两种醒脑静制剂对三氯化铁所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醒脑静口服制剂对永久性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缺血损伤恢复早期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醒脑静口服制剂对转基因脑卒中模型动物——自发性脑卒中大鼠(SHRSP/IZM)的影响及抗氧化性损伤作用的研究 |
实验一 醒脑静口服制剂对自发性脑卒中大鼠(SHRSP)机体状态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醒脑静口服制剂对SHRSP氧化性损伤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研究小结 |
第二部分 醒脑静注射液的作用机制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模型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实验一 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大鼠神经突触结构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醒脑静注射液对pMCAO大鼠突触功能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研究小结 |
研究总结 |
本课题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9)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与中医闭证和脱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研究对象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作者简历 |
(10)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还元注射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D]. 李中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大承气汤及大黄素对大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及对Nrf2/Src/MAPKs通路的影响[D]. 杨树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低温灌洗对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D]. 刘玺昌. 山东大学, 2016(10)
- [4]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5]虎杖苷对大鼠急性脑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D]. 王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6)
- [6]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D]. 张轶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09)
- [7]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BBB及TJ的保护[D]. 李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05)
- [8]醒脑静制剂对脑卒中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9]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及与中医闭证和脱证的关系研究[D]. 葛秀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0(08)
- [10]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凋亡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D]. 张海宇. 宁夏医科大学, 2010(02)